填空示例如下:懒惰的寒号鸟;得过且过的寒号鸟。《寒号鸟》这篇课文是根据民间传说改编的,最早见于陶宗仪的《南村辍耕录》,讲述了寒号鸟得过且过,不肯盖窝,结果在半夜冻死的故事。通过该故事,旨在教育学生勤劳自勉,抓住大好时光勤奋努力,不要懈怠懒惰,得过且过,荒废大好年华。后人据此引出了“得过且过”这一成语。
寒号鸟也叫复齿鼯鼠
复齿鼯鼠体型较大,成体长400-500毫米,尾圆,其长大于体长,耳基部有长而软的显著毛丛。背毛基部淡灰黑色,上部淡黄色,尖端呈黑色。颈背部黄色比背部明显,腹部毛呈灰白色,具淡橙色毛尖,飞膜色与腹面同,唯边缘为灰白色,可清楚地看出背腹的分界。尾背面色与体背部相近,但较浅,尾端黑色,尾腹面除尾基的毛稍为浅黄外,其余毛梢皆呈黑色,形成一纵纹直至尾端。眼眶四周成黑圈。
牙齿第四上前臼齿比第一上臼齿大,从侧面观时,遮住了第三上前臼齿。生活在海拔1360-2750m的山区。常在陡峭山崖的岩洞或石隙内营巢,洞口一般离地高30m以上。洞间距近者为1-2m,远者可达10余米。洞内有巢窝,以苔草类枝叶构成,通常一巢一鼠。排粪在距洞口10-15m处,粪便集中在一处。夜行性,善攀爬,能滑翔100m以上。复齿鼯鼠的栖息环境多在险峻的山岭森林地带。巢穴多在岩石陡壁的石洞或石缝中营造,洞口光滑,有出入洞时的爬痕。
夜间活动,以清晨和黄昏时活动频繁。白天隐匿巢内睡觉,头部向外,尾负于背,遮向头部,或将尾垫于腹下,呈蜷卧姿式。活动时爬攀与滑翔交替,由高处向低处滑翔数百米。
寒号鸟”实际上是一种哺乳动物,属于啮齿目鼯鼠科,叫橙足鼯鼠。由于它前后肢间生有飞膜,可以借之滑翔。橙足鼯鼠生活于山野,昼伏夜出,滑翔时四肢伸张,在空中飘荡,两侧飞膜外缘呈波状起伏,向后方传动,蓬松的长尾在后面起着舵的作用。实际上,它并不象人们传说的那样“吃自己的粪便”。相反,它很爱清洁,食物被污染后就不吃了,更何况是自己的粪便了。甚至它的“厕所”与“居室”也是分开的。橙足鼯鼠的主要食物是松柏树的树叶,由于寒冷季节它吃的松柏科针叶较多,粪便中含有较多的胶结物质--树脂,因而粪便呈脂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