兔子为什么得 球虫病-兔子为什么会得球虫病?

发布于 2021-07-19 07:40:10

兔子球虫病的预防与治疗?

方法如下:

防治兔球虫病应采取综合性防治措施

  1. 养兔场应建于高燥向阳处,保证兔舍通风dao向阳,保持干燥。
  2. 保持兔舍环境清洁卫生。每天清扫兔场、粪便;饲槽、饮水器及草架应设置在兔笼外,防止粪便污染饲料和饮水,笼底板的网眼应便于粪尿排出;消灭球虫卵囊的机械性传播者鼠类、蝇类及害虫;经常刷洗饲槽、饮水器等;兔舍、用具等定期消毒。
  3. 幼兔与成年兔分开饲养,断奶仔兔及早隔离,以免传染幼兔。
  4. 日粮配合应营养全面,给予碳水化合物类饲料,添加维生素和盐类,以增强兔体的抵抗力,减少球虫病的发生。同时,可添加适当的抗球虫药预防。
  5. 发现球虫病兔应及时隔离、治疗,对尸体和内脏要深埋或焚烧。



治疗方法:

  1. 首选使用可以直接口服的球虫药,或者打球虫针。如果没有的话,可以使用混饮的球虫药,但是因为混饮是把球虫药加在兔子饮水中让其自由饮用。
  2. 用球虫药有可能带给兔子肠道刺激,导致兔子出现诸如粪便大小不一,一头尖,粪球变软这样问题。

兔子为什么会得球虫病?

1、仔兔在吃奶时,将母兔乳头上的球虫吃到肚里,潜伏起来,当断奶后,环境条件发生巨大变化,使幼兔的抵抗力降低,球虫则乘机大肆增殖起来,引起球虫病大发作。

2、球虫没有中间宿主,可以直接发育,随粪便排出的卵囊,在条件适宜的情况下,经2-3天发育,就成为感染性卵囊,被兔吞食后,重新在兔体内生殖,所以流行甚广,很难将球虫彻底清除。

3、土壤、饲料或饮水中的感染性卵囊被畜禽吞入后,子孢子在消化道内脱囊逸出,进入上皮细胞吸取营养,长成第一代裂殖体,经分裂而成为第一代裂殖,从而得病。

兔子的球虫病是什么意思?

球虫病是家兔最常见且危害严重的寄生虫病,本病病原是兔艾美尔球虫。

球虫属于单细胞原虫,寄生于兔的有14种。球虫在兔体内寄生、繁殖,卵囊随粪便排出,污染饲料、饮水、食具、垫草和兔笼,在适宜的温度、湿度条件下变为侵袭性卵囊,易感兔吞食有侵袭力的卵囊后而致感染。

卵囊对外界环境的抵抗力较强,在水中可生活2个月,在湿土中可存活一年多。它对温度很敏感,在60℃水中20分钟死亡;80℃水中10分钟死亡;开水中5分钟就死亡。在-15℃以下卵囊就会冻死,但一般的化学消毒剂对其杀灭作用很微弱。依球虫寄生的部位,可将它分为两类:寄生于肝脏、胆管上皮细胞内的称为肝球虫;寄生于肠道上皮细胞内的叫肠球虫。

但在临床上所遇到的往往是这两类混合感染的球虫病。

1。流行特点本病一年四季均可发生,在南方梅雨季节常呈现发病高峰;在北方以夏、秋季多发,均呈地方性流行。各品种的家兔均易感,断奶后至3月龄的兔最易感,发病死亡率可达50%以上。

一般成年兔感染后带虫,极少发病死亡,但能排出卵囊。

2。症状球虫病的潜伏期为2~3天或更长。肝球虫病症状为精神委顿、食欲减退,发育停滞、贫血、消瘦,肝区有压痛,可视粘膜苍白,部分出现黄疸。

肠球虫病大多呈急性经过,幼兔常突然歪倒,四肢痉挛划动,头向后仰,发出惨叫,迅速死亡,或可暂时恢复,间隔一段时间,重复以上症状,最终死亡,部分兔死后口中仍有草或饲料。

慢性肠球虫病表现为体质下降,食欲不振,腹胀,下痢,排尿异常,尾根部附近被毛潮湿、发黄。

3。病理变化肝球虫病死兔剖检可见肝脏明显肿大,上有黄白色小结节,内有大量卵囊;胆囊胀大,胆汁浓稠,在胆管、胆囊粘膜上取样涂片,能检出卵囊。

肠球虫病的病理变化主要在肠道,肠壁血管充血,肠腔臌气,肠粘膜充血或出血,十二指肠扩张、肥厚,粘膜有充血或出血性炎症,小肠内充满气体和大量粘液。急性病例有时肉眼不能发现病变。慢性时,肠壁呈淡灰色,有许多针帽大的黄白色结节和小的化脓性、坏死性病灶,结节内含大量球虫卵囊。

4。防治:

⑴兔舍建筑应选择向阳、干燥的地方,并要保持环境的清洁卫生。

⑵食具要勤清洗消毒,兔笼尤其是笼底板要定期用火焰消毒,以杀死卵囊。

⑶断奶以后至3月龄的兔应用药物控制球虫病的发生,且不分季节。

为防止产生抗药性,可采用几种抗球虫药物轮换使用。

常用预防球虫病的药物及用法:

抗球星广谱苯乙腈类抗球虫药,以每百公斤饲料混药100克饲喂。

氯羟吡啶以每百公斤饲料混药20~25克饲喂。

兔球灵每日每公斤体重50毫克口服或每百公斤饲料50克混饲。

氯苯胍每日每公斤体重15毫克拌料。

上述药物也可用于治疗,一般用预防剂量的2~3倍,毒性强的药物除外。

不完全喂料时应在料中增加用药量。在众多抗球虫药中,含有马杜霉素的各种剂型的药,不能用于兔,否则会发生中毒死亡。

0 条评论

发布
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