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貘(学名:Tapirusindicus):
为中大型哺乳动物,前肢有四趾,后肢有三趾。一般而言,亚洲貘体长为1.8至2.2米之间,站立高度有90至105公分高,成体一般重量约在230至310公斤之间;雌性的马来貘通常比雄性的体型来得大,身体浑圆可爱,皮厚毛硬,全身除中后段有如穿着肚兜、包着尿布的白色体毛外,其它部位皆呈黑色。小貘出生时,身体有条纹状的保护色、棕毛。其貌“似猪不是猪、似象不是象”,故也有古书称之“四不像”。亚洲貘分布于东南亚的马来半岛、苏门答腊、泰国、柬埔寨和缅甸,生活在低海拔的热带雨林。低地貘(学名:Tapirusterrestris)
是南美洲是最大的野生陆地动物。呈深褐色,由头顶至颈背有一道短而直立的鬃毛。它们体长达1.8-2.5米,尾巴长5-10厘米,重230千克。肩高达77-108厘米。能游善跑,就算在崎岖的山地也能奔走自如。它们的寿命约25-30岁。草食性。它们利用灵活的吻,来吃叶子、芽、嫩枝及细小的树枝。分布地北临委内瑞拉、哥伦比亚及圭亚那,南至巴西、阿根廷及巴拉圭,西至玻利维亚、秘鲁及厄瓜多尔。山貘(学名:Tapiruspinchaque):
体长180厘米,肩高:75-80厘米,体重150千克。身体大部分长有棕色至黑色的长毛,唇部四周为白色。成年山貘臀部有两块无毛区域。成年貘体长约1.8米,高0.8米,重150~230公斤。幼年貘身体带有伪装性质的条纹。主要栖息于海拔1400~4700米的山地森林中,主要以灌木、蕨类等植物为食。是现存四种貘中最小的一种,栖息于哥伦比亚、厄瓜多尔和秘鲁北部的安第斯山脉地区。中美貘(学名:Tapirusbairdii):
体长通常为2米,身高1.1米,成年中美貘的体重在220-300公斤。与其他的貘一样,它们的鼻子较长,可以灵活伸缩。前肢为四趾,后肢为三趾。脸部、喉部有一块乳白色印记,面颊上则各有一个暗点。身体的其他部分则为深褐色或灰褐色。是三种美洲貘中体型最大的,也是墨西哥到南美地区所见的最大陆生哺乳动物。卡波马尼貘(学名:Tapiruskabomani):
又名小黑貘。是2013年在巴西和哥伦比亚发现的一种貘,与低地貘(Tapirusterrestris)相似但小很多。是貘科中体型最小的一种。平均体重约105千克,体长1.2米,肩高90厘米,四肢比所有的貘种短。体色黝黑,躯体粗壮笨重,皮肤厚韧,毛被稀少;鼻端向前突生,能自由伸缩;耳中等大小,卵圆形;尾极短;有1对乳头。体型似于猪,体被硬毛,有可以伸缩短鼻,它还具有较短的腿,头骨明显,有一道鬃毛在头顶形成不太突出的波峰。
貘也称獏,是现存最原始的奇蹄类,体型似猪,有可以伸缩的短鼻,善于游泳和潜水,植食性。那它是怎么繁殖的?
一、貘怎么繁殖?
貘的繁殖方式是胎生,每胎产1仔,偶而产2仔。另外,貘交配在水中或陆上均可进行,雌性貘的孕期在392-419天,4-5岁时便可性成熟。寿命为20-25年。
二、貘的生活习性是怎样的?
1.生活
貘多半是独居或成对生活,不喜群居。它们在森林中的空地上觅食,也常在水池里打滚以杀死皮肤上的寄生虫。貘也有厚皮,其上生有稀疏而短的细毛。
2.食物
貘在野外主要靠嗅觉觅食,以多汁植物的嫩枝、树叶、野果,特别是水生植物为主要食物,能巧妙地运用它的长鼻子来卷摘食物,每天要吃9千克左右食物。牙齿非常坚硬,能够咬断粗硬的树枝,臼齿的咀嚼面很宽,就像磨盘一样,很适合于磨碎食物,即使纤维粗硬的枝叶,也能磨得粉碎。
三、貘有哪些种类?
1.亚洲貘
亚洲貘亦称马来貘,是貘类中最大的一种,主要以竹子为食,也吃树枝和树叶。现已被列入《世界自然保护联盟》(IUCN)2008年濒危物种红色名录,是濒危物种。
2.低地貘
低地貘栖息在南美洲亚马逊雨林及亚玛逊盆地近水的地方。主要以灌木、藤本植物的树苗和叶子、树皮、芦苇和水果为食,也盗食农田的瓜果和根叶。。
3.山貘
山貘别称安第斯貘、毛貘、山地貘,栖息在海拔2000至3800米的亚热带密林中,昼伏夜出。主要以灌木、蕨类、多汁植物茎、叶和瓜果等植物为食。它们通常每隔一年繁殖一次,没有固定的繁殖期。
除此之外,中美貘、卡波马尼貘也都是貘的品种,繁殖也是胎生,是指繁殖的时间可能会有略微的差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