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返回疾病列表
进行性视网膜萎缩(视杆-视锥细胞发育不良)
本体ID:DDTO:0000787
疾病描述
一种视网膜缓慢退化导致夜盲症的疾病。
疾病基础信息
病因:-
简称:PRA
治疗方法:目前尚无PRA的治疗方案。视力损伤程度因犬种和上述特定视网膜变性类型而异,但多数患病犬最终会完全失明。凭借敏锐的嗅觉和听觉,犬类能很好地适应环境(尤其在熟悉场所),甚至让主人难以察觉其视力丧失程度。可通过建立固定遛狗路线、保持环境稳定、逐步引入必要改变及保持耐心等方式帮助爱犬。
疾病描述:一种视网膜缓慢退化导致夜盲症的疾病。
疾病症状:广义PRA-早发型:最早表现为夜盲症(最早6周龄出现),约1-2岁发展为完全失明。柯利犬可能保留部分视力至2-3岁。迷你雪纳瑞的夜盲症状通常出现较晚(6个月至1岁),3-4岁时视力严重衰退。患病阿拉斯加雪橇犬在8-10周龄出现昼盲症(hemeralopia),但夜视能力不受影响。广义PRA(进行性杆状-锥状细胞退化)-晚发型:通常在2-5岁(因犬种而异)出现夜盲,约1年内发展为全盲,周边视力最先丧失。中央型PRA(CPRA)-视网膜色素上皮营养不良(RPED):视力衰退速度远慢于广义PRA,且无初期夜盲症状,患病犬可能不会完全失明。由于病变位于视网膜中央,患病犬最初在强光下难以定位静止物体。
繁殖建议:不建议对任何罹患PRA的犬只或其父母(推定为携带者)进行繁殖。若考虑繁殖其同胞兄弟,应通过视网膜电流图严格筛查。广义PRA通常可在临床症状出现前至少1年通过视网膜电流图检测。部分疾病(如爱尔兰雪达犬的杆状-锥状细胞发育不良I型)已有血液DNA检测,可区分健康个体、临床正常携带者及尚未出现症状的患病犬。检测结果需通过犬眼注册基金会(CERF)管理的犬类DNA登记处注册。切萨皮克湾寻回犬、拉布拉多犬及葡萄牙水犬也可进行PRA的DNA检测。更多信息参见下文资源。
诊断方法:眼部无显著外观变化。当关闭灯光或夜间外出时,您可能注意到爱犬行动困难。若怀疑视力受损,兽医将通过检眼镜检查异常。PRA也可在视觉障碍显现前通过视网膜电流图(ERG)检测。测量视网膜电活动的视网膜电流图检查通常仅在专业兽医中心提供。(参见下文参考文献中的CERF网站链接。)不同犬种PRA的基因检测正快速普及,其优势在于能识别视力正常但携带致病基因的犬只(杂合子)。
遗传模式:在西伯利亚哈士奇中,PRA是一种X染色体连锁遗传病。在目前已研究的大多数犬种中,PRA以常染色体隐性遗传方式传递。
对应部位
眼睛
收录时间
2025-06-18
相关犬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