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给大家分享的是:狗狗的挑食、分离焦虑症、神经质攻击人到底是怎么形成的。
主要分为两个原理:狗的大脑明意识、身体潜意识、局部器官意识。
大脑明意识:大脑在后天得来的认知经验,当上一个需求再次出现时,大脑就开始调用原来的经验来指挥身体有明确目标,有了明确行为方式的去重复执行。
明意识是理性层的,明意识下的具体行为是为了让它们活得更好。
身体潜意识:这个比较好理解,就是我们对某些事情身体的具体行为已经不需要再通过大脑的思考和指挥,身体对当前的行为很熟悉,会惯性的去完成某件事。
潜意识是感性层的,潜意识下的身体具体行为是为了身体本身暂时性的舒适感。
局部器官意识:生活中对某个行为太为专注,或是长久,导致这个行为可以让执行它这个行为的局部器官很舒服,身体整体不舒服。局部潜意识一旦形成无法通过狗狗本身的能力来消除或是逆转,必须通过极其严酷的条件来强制改造。
这三种意识是逐步递进的层级关系,每递进一次都是由上一次的具体行为无限重复,量变达到质变的效果。
单从字面意思来看的话,是晦涩难懂的,下面我给大家列举几个例子说明:
1.严重挑食行为
大部分城镇家庭养狗,生怕自己家的狗狗饿着,吃不好,所以一旦狗狗不吃当下的东西,主人就会找来更好的东西替代,久而久之,狗狗的潜意识里就觉得“我只要不吃这个就会有更好的食物”。
可能有些人会说,我家的狗狗就还蛮好,不挑食,还吃得蛮快,其实任何一只两三个月大的狗狗到新主人家时,都是见到什么就吃什么的,原因就是在它断奶以后与其它的兄弟姐妹们一起吃狗粮时老是吃不饱,总是要很快速的抢着吃,才能稍微吃的饱一点。之前的经验告诉它看到食物就要快,就要抢的明意识。
但是在过一段时间后,它会发现并没有其它的同伴来抢它的食物,往往这个时候狗主人又出于好心,对狗也是有求必应,在狗粮里搞一些罐头之类的搅拌在里面,在这些条件因素的影响下,狗的意识也会发生变化,不再是简单的要求吃饱,而是既要在吃饱的同时尽量给自己争取到更好的食物,如何让自己吃的开心的潜意识已经在它身体悄悄的蔓延开了。
往往在这时,我们还没意识到问题的严重性,怕它饿着而去给爱犬寻找更优质更可口食物来替换,到这里狗吃东西的意识被嘴巴和舌头的局部器官所控制,这个时候狗不在为了饱腹而吃东西,而是好不好吃,嘴巴舌头舒不舒服为主了。
2.分离焦虑症
什么叫分离焦虑症了?可能有很多小伙伴不是很了解,分离焦虑症就是狗狗在家里一分钟都不能独立,随时都想让人抱着,人要是在同一个客厅离它远点,它都会叫个不停,有些严重的不能允许有人碰它的主人,户外基本不愿意跟别的狗玩,一般常见于比熊,泰迪等小型犬。
这种狗狗如果你单独想把它放在家里,那它就会叫个不停,一直叫它主人回来,如果你晚上睡觉时把它关在笼子或是阳台,它都会试探性的扒笼子门,开始小声叫,发现还是没效果,就会开始仰天大叫了,这个时候往往大家会出于看狗狗可怜又或是怕邻居投诉,就把狗狗放出来了,其实这才是你的噩梦的开始......
狗狗有了第一个晚上的成功经验,第二天你就更别想让它老老实实在笼子里安静的睡觉了,有了前一次成功的经验,当你关灯进房间以后直接就在笼子里叫,它的明意识已经告诉它,只要它叫,主人就会把它抱进房间,它的目的是消除身体本能的危机感,当时大厅黑布隆冬的,自己还被关着,如果有危险那不是跑都跑不了,这才是狗第一天在笼子里叫的真正原因,而人的做法恰恰误打误撞的证实了它的想法,以后就更不要想狗狗单独在笼子里住了。
人一旦在哪里都带着它,天天年年日复一日,时间久了去的地方多了,人在离开它时,它的叫就不是为了消除危机感的明意识行为了,而是它的身体和心理的整体舒适感的潜意识了,时间久了之后你会发现狗的身体只要不挨着人,就会产生发抖的反应,这个时候的狗离不开人就已经成了局部器官意识,也就是分离焦虑症。
3.神经质的攻击人
这种行为多出现在兴奋型的狗,尤其是在成年之后,比如边牧、马犬等。还有一些小型犬,博美、泰迪等。
神经质攻击人是狗自己都无法控制的,它自己也很纳闷,为什么会出现这些情况了?
狗在小时候玩它喜欢玩的玩具或是吃好吃的东西时,为了本能的占有欲,主人出现在它旁边时,它会用凶主人或是咬主人的明意识来保护这些东西,可能主人觉得狗狗还小,不以为然,甚至还跟狗狗嬉戏打闹。然后狗狗身体长大了,咬合力增加了,这时候的主人往往会觉得非常难受,会立即发火、甚至找东西揍它们,狗狗会为了不疼而反而继续咬,这种一正一反的长期作用下,让狗产生了身体局部器官意识,这时候只要人一靠近,它就会下意识的咬你,这就是大部分城镇家庭的狗神经质咬人的原因。
一般狗在成年以后如果有以上三种情况,就不是普通养狗人能够解决的了,因为这是无意识的行为,只有通过专业的训犬师才能有效解决。
我是远远训犬,专注于狗狗行为习惯养成管理训练,后面会持续更新有关狗狗的驯养内容,欢迎转赞评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