贫血是指单位容积内血液中红细胞数、红细胞压积及血红蛋白含量低于正常值的临床综合征,患犬表现为食欲不振、四肢软弱无力、黏膜苍白、腹胀、活动后气急、心跳加快等,严重时可引起贫血性心脏病、心力衰竭等 。
1. 常见原因
贫血并不是一种独立的疾病,而是一种临床综合征。 一般包括出血性贫血、溶血性贫血、营养缺乏性贫血、再生障碍性贫血等 。 贫血可由多种原因引起,其中红细胞生成减少或红细胞损失过多是产生贫血的两大原因 。
( 1 )红细胞生成减少
造血原料缺乏,如缺铁性贫血 。 缺乏蛋白质、 B 族维生素、维生素 C 、维生素 E 、烟酸、微量元素铜等,都可引起贫血。 骨髓造血功能减退,可引起再生障碍性贫血 。
( 2 )红细胞损失过多
各种原因引起的红细胞过多、破坏过速,可产生溶血性贫血;外伤或外科手术使犬出血过多,引起失血性贫血 。
( 3 )慢性感染
细菌和寄生虫感染如犬巴贝斯虫、钩端螺旋体、溶血性链球菌等 。
( 4 )中毒
如 TNT 炸药中毒、洋葱和大葱中毒、蛇毒中毒等 。
( 5 )疾病
肿瘤、肾炎、尿毒症、肝病及内分泌功能减退等均可引起贫血症状 。
2. 可能疾病
( 1 )溶血性贫血
如洋葱或大葱中毒、新生仔犬溶血症、蛇毒中毒 。 溶血性贫血的特征是血清胆红素特别是游离胆红素增加,血红蛋白尿症及黄疸指数升高 。
( 2 )出血性贫血
如外伤、肠道出血、外科手术、体内外寄生虫、内脏器官破裂等 。
( 3 )营养不良性贫血
微量元素铁、铜、钴缺乏;维生素如叶酸、烟酸、维生素 B1 、矶、战、 B12 等摄入不足或代谢障碍;蛋白质摄入不足或长期丧失,如出血、蛋白尿等 。
( 4 )再生障碍性贫血
由于骨髓内红细胞产生速度低下或产生不足性贫血。 如过量的 X 线照射,过量使用氯霉素、链霉素等抗生素、雌激素;慢性感染、慢性间质性肾炎、慢性肝病、淋巴肉瘤等肿瘤 。
3. 应对措施
本病的诊断必须根据实验室检验结果才能确定发病的原因和贫血的性质 。确定病因后对因治疗 。
( 1 )保持患犬安静,充分休息和适当运动,注意保温,补充营养,给予高蛋白及含维生素、铁、钴丰富的易消化的食物 。
( 2 )对于急性出血者应立即施救,用绷带结扎止血;或肌内注射安络血 。出血局部喷洒肾上腺素以收缩血管。 注意出血部位的保护,防止呼吸道及泌尿道感染 。
( 3 )若为血液原虫感染,给予杀虫剂 。 如犬巴贝斯虫感染,可用贝尼尔 12毫克/千克,分 2 次肌内注射;溶血严重者可肌内注射地塞米松。 对于因胃肠疾病或寄生虫、结石等引起的胃肠出血、尿血等,要积极对因治疗。
( 4 )补充血容量,静脉滴注 10% 葡萄糖溶液或右旋糖酐,每次 250 毫升,每天 2 次 。
( 5 )补充造血物质,如硫酸亚铁 150 ~ 250 毫克,内服;葡萄糖酸亚铁 100 ~300 毫克,内服;焦磷酸铁 100 ~ 300 毫克,内服 。 对维生素 B12 或叶酸缺乏引起的贫血,可肌内注射维生素 B12,100 ~ 200 微克或叶酸 5 ~ 10 毫克,每天 1 次,连用 2 ~ 3 周 。 小儿生血糖浆口服液,每天 2 支连用 10 天 。
( 6 )对于再生障碍性贫血,目前尚无有效的治疗方法,建议对犬实施安乐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