症状
1. 幼虫移行引起的症状:
①蛔虫卵移行至肺使细支气管上皮细胞脱落、肺部出血而造成肺蛔虫病,表现为咳嗽、胸闷、血丝痰、血嗜酸性细胞增多,肺部体征不明显,X线胸片可见肺部点状、片状或絮状阴影,病灶易变或很快消失,称为蛔幼性肺炎或蛔虫性嗜酸性细胞性肺炎,即Loftier综合征,症状1-2周消失。
②严重感染时,幼虫可侵入脑、肝、脾、肾、甲状腺和眼,引起相应的l晦床表现,如癫痫、肝肿大、腹痛等
2. 成虫引起的症状:
成虫寄生于空肠,以肠腔内半消化食物为食。临床表现为食欲不振或多食易饥,异食癖;常腹痛,位于脐周,喜按揉,不剧烈;部分患者烦躁易惊或萎靡、磨牙;虫体的异种蛋白可引起荨麻疹等过敏症状。感染严重者可造成营养不良,影响生长发育。
体征
注意腹部有无包块、压痛、反跳痛,注意肠呜音是否亢进,Murphy 征是否阳性,有无发热、荨麻疹、肺部干啰音或哮鸣音、肠型或肠蠕动波、营养不良等。
检查
血常规:幼虫在体内移动可致白细胞总数增高,嗜酸性粒细胞增高。
粪便检查:可查到蛔虫卵,必要时也可用饱和氯化钠溶液漂浮法查虫卵。
皮内试验:用成虫抗原做皮内试验或皮肤划痕试验,阳性者提示蛔虫感染。
其他:胆管蛔虫病患儿的B超检查可发生胆管中蛔虫样物。蛔虫性肺炎患儿的X线胸片可见肺点状、片状或絮状阴影,病灶易变或很快消失。蛔虫性肠梗阻患儿腹部X线检查可见气液平面,肠穿孔者可见膈下游离气体。
诊断要点
脐周不固定部位的阵发性腹痛,不剧烈,喜按揉;或有食欲不振、异食癖、恶心、呕吐,有时可出现烦躁或萎靡、磨牙、易惊等,严重时可造成小儿营养不良,影响生长发育。
并发胆管蛔虫病时,有右上腹阵发性剧烈绞痛,右上腹可有局限性压痛。并发蛔虫性肠梗阻时有阵发性脐周或右下腹绞痛,腹部X线检查有气液平面。并发蛔虫性肺炎时,有咳嗽、咳痰、可有血丝痰,气喘。并发蛔虫性阑尾炎、肝脓肿时,可出现相应器官的表现。
鉴别诊断
蛔虫性肺炎并发嗜酸性细胞增多须与非寄生虫性疾病,如哮喘、酸性细胞增多性肺炎等相鉴别。
蛔虫引起的肠梗阻、胆管蛔虫病、胰腺炎、阑尾炎和急性腹膜炎等应与这些组织的其他病变,如肠套叠、胆石症、胆囊炎、化脓性阑尾炎等相鉴别。
蛔虫是我们肠道内最常见的一种寄生虫,曾经在我国非常高发,最高时,有近八成的中国人体内有这种寄生虫的存在。大家是不是还有记忆,我们小时候常常肚子痛,然后就要吃打虫药。
蛔虫,是一种线虫,长长的,细细的,寄生在我们的肠道,通过吸收我们身体的营养来存活。
蛔虫头端有三个呈品字形排列的唇瓣,可以帮助它们固定在感染者的肠道内。
蛔虫在人体内,要蠕动,要交配,要产卵,要吸收人体的营养,所以,当儿童感染蛔虫之后,会有如下症状表现。
1.出现哮喘、咳嗽、荨麻疹等过敏症状。
当蛔虫进入人体之后,作为一种 异物,它们会引起我们免疫系统的异常激活,引起超敏反应。孩子就会出现过敏症状,表现为哮喘和身上起皮疹。
2.腹痛
蛔虫成虫寄居在儿童的肠道中,当它们蠕动时,可以引起肚脐周围或者肚脐上部反复出现的阵发性疼痛。
3.呕吐
患儿可以出现呕吐,有的时候甚至能吐出蛔虫来
4.引起肠梗阻
如果肠道内的蛔虫过多,可以导致肠道被阻塞,引起肠梗阻。患儿会频繁剧烈呕吐,无法排便。
5.蛔虫有打洞的习惯,甚至可以从我们肠道内钻到其他地方。
比如,蛔虫经常经肠道往患者的胆囊钻,引起胆囊部位(右上腹)的剧烈疼痛,痛的打滚的那种痛,同时还会出现黄疸、发热的症状。
另外,蛔虫还可以从我们身体的薄弱部位钻出来,比较少见,但是非常可怕。
6.患儿还可以出现厌食、挑食或者是异食癖
有些感染了蛔虫等寄生虫的孩子,喜欢吃一些奇奇怪怪的东西,比如墙灰、泥土等。
7.发育不良
由于蛔虫是靠吃我们人类的营养来过活,小孩子又处于生长发育的关键期,营养需求旺盛,如果感染了蛔虫,势必会影响发育。
感染蛔虫的孩子面黄肌瘦,身材较同龄人瘦小。
8.少数孩子还会有夜惊、抽搐等情况发生。
如何确诊孩子是否有蛔虫
检查孩子是否感染蛔虫的方法也很简单,到医院去检查一个大便,如果在大便中查到了蛔虫卵,那么就可以确诊是感染了蛔虫
治疗蛔虫的方法
治疗主要采用驱虫药物,阿苯达唑片、阿苯达唑等药物是常用的驱虫药。
如何预防蛔虫
蛔虫主要靠粪口途径传播,蛔虫卵经人粪便排出感染的体内,然后粪便会被用来浇菜,也可以污染水源。当吃了被这些粪便污染的食物、水,就会感染蛔虫。所以,一定要教育孩子讲卫生,饭前便后要把手洗干净,不要吃没有洗干净的水果、蔬菜,不要饮用生水等。
蛔虫病是儿童期最常见的肠道寄生虫病,成虫成圆柱形,乳白色或者粉红色,雌雄异体。雌虫每日可以产卵20万枚。
成虫可在人体内存活1年,吞入的虫卵可能侵入小肠粘膜,经过淋巴和微血管进入肺泡,沿小支气管和气管逆行到达咽喉部,被吞入胃部后进入小肠发育为成虫。
人群对蛔虫普遍易感,3-10岁儿童的感染率最高,从4-5月份开始,持续到10月份都可能感染,以6-8月份感染最多。环境卫生和个人卫生差,是感染的主要原因,虫卵主要经过被污染的手、食物、生水、尘土、公共游戏区感染儿童。
由于成虫不仅吞食肠道食物,还会分泌物质抑制小肠内消化酶,导致患者消化不良、食欲下降、厌食,蛔虫游走、钻孔、扭转成团,会引发肠梗阻、胆道蛔虫病、阑尾炎和胰腺炎。
对于有厌食、食欲不振、不明原因腹胀、脐周腹痛(阵痛、绞痛)的学龄儿童,要十分警惕是蛔虫搞的鬼!
获取更多健康知识,欢迎关注我的头条号“倩Sur”!
孩子肚里长蛔虫有哪些症状表现呢?
1、怎么吃都不胖,胃口好的很,也不挑食,就是瘦瘦的长不胖,很有可能长蛔虫了,吸走了本来属于孩子的营养;
2、睡觉磨牙还伴有流口水,小时候父母辈的就总是告诉我,小孩子磨牙就可能是肚子里长虫子了,就会带我去村医那里拿药打虫子;
3、脸上长“白斑”,孩子如果脸上出现白斑,通俗说的花脸,基本确定肚里有虫子了;
4、总是在夜里肚子疼,这个时候父母要注意了,这种在夜间肚子疼情况,很有可能就有虫子了;
5、孩子总是说肛门痒痒,不自觉的用手去挠,典型长虫子了。
怎么预防孩子体内的寄生虫呢?
1、帮助孩子养成饭前饭后勤洗手的好习惯,尤其是上完厕所后。
2、不吃不干净的瓜果,生喝凉水等。
3、定期带孩子到医院检查,根据医生指导定期打虫。
此外,日常还要给孩子补充营养素α-亚麻酸,医学研究表明,α-亚麻酸是“脑黄金”DHA的基础物质,是构成胎儿智力、视力发育的必备营养素。如果准妈妈孕期充分补充α-亚麻酸,孩子的智商将能提升20%-30%。
DHA被称作“脑黄金”,它在促进脑细胞发育、脑神经纤维延伸、增加脑容量、提升大脑的信息处理速度方面拥有不可取代的优势。
更有研究资料为证:出生后4个月内补充了DHA+ARA的婴儿,1岁半时的智力分数比没有补充DHA的同龄婴儿高7分,此种优势可一直保持到4岁!
苏子油含有丰富的α-亚麻酸,被称为“陆地上的深海鱼油”,日常可以做为孩子α-亚麻酸的来,可以拌菜、煲汤、蒸鸡蛋羹、油淋菜等多种吃法!
蛔虫是人体最常见的寄生虫,感染率可达70%以上,小孩极易感染。蛔虫是一种很常见的寄生虫疾病,容易影响孩子的食欲以及肠消化吸收功能,甚至还会影响孩子的生长发育。
那么,孩子肚子里有蛔虫,有哪些症状?
1、晚上睡觉磨牙流口水,很多的宝妈可能都比较苦恼,自己的孩子为什么睡觉会磨牙,甚至睡觉的时候容易惊梦,总之睡眠质量相当的差,如果自己家的宝宝出现了晚上睡觉的时候磨牙或者是睡觉的时候不自然的流口水这其实也是肚子里面长虫了。
2、眼白有异物,如果小孩子肚子里面长虫情况比较严重的话,很有可能眼白上面会发现有一些异物,像是有一些半月形的斑点,或者有一些呈现出蓝色的物质,观察自己家的孩子,如果出现这些现象一定要及时的就医,这是肚子里面有虫子了。
3、饭量大,有一些小孩子可能食量特别的大,而且不到吃饭的时间就会饿,甚至总是喜欢吃一些零食之类的,虽然吃的很多但是这样的孩子看起来却越来越瘦,如果是这种情况的话,宝妈一定要带孩子去医院看一下,这往往就是肚子里面长虫才导致的。
4、皮肤出现风疙瘩,小孩子的皮肤比较娇嫩,往往会由于过敏引起皮肤长风疙瘩的情况,但是除了这种原因之外,如果宝宝在没有任何外在因素下反复的长风疙瘩,那么很有可能就是肚子里面有虫子了。
5、情绪暴躁,有一些小孩子白天的时候情绪特别的暴躁,而且容易激动过度的紧张,甚至容易出现出虚汗的情况,而晚上睡觉总是翻来覆去,睡不安稳,这也是有虫子的表现。
6、偏食,在日常的生活中很多的小孩子偏食不太喜欢吃东西,甚至有的时候会喜欢吃一些泥巴、纸张之类的东西,这让宝妈们非常的苦恼,其实这是一种肚子长虫的表现,一定要足够的重视。
其次,如何预防蛔虫病?
1、培养儿童养成讲卫生的好习惯,不生吃未洗净的瓜果蔬菜,不喝生水,饭前便后勤洗手,不随地大小便,家长要给儿童修彻底洗晒衣服和被褥。
2、儿童的指甲缝中很容易藏有蛔虫卵。家长要经常给儿童修剪指甲,教育他们不咬指甲,不吮手指,以免造成感染。
3、消灭苍蝇、蟑螂等,不让儿童吃被它们爬过的食物。这些昆虫会把蛔虫卵、细菌等带到食物表面,从而传播消化道疾病。
4、积极发现、治疗蛔虫病,控制传染源。特别是在幼儿园,可以采取集体服用驱虫药物来进行普遍治疗,预防儿童互相传染。
由于蛔虫病的重复感染率极高,家长要预防孩子重复感染。同时,家里也要定期消毒,注意环境卫生。
点击页面下方【了解更多】可查看更多医师解答或免费向医师提问
关注“家庭医生在线”头条号,更多健康问答轻松看~~~
其实,经常有家长带孩子来门诊:
医生:我孩子经常突然喊肚子疼、夜里睡觉老磨牙,是不是有蛔虫啊?
医生:听说孩子手指甲有白斑、白眼珠有黑点,是不是虫斑啊?
医生:别人家孩子说是要打虫,我们孩子从小到大也没打过虫,是不是要“补打”?
关于孩子肚子里的虫虫,已经让家长疑虑重重了,恨不得自己两只眼睛就能是X光机,具有透视功能。
由蛔虫的幼虫在人体内移行至各器官如胃肠道、胆道、肺、脑等成为成虫,或成虫直接寄生在人的小肠,所致的疾病,称蛔虫病,是儿科寄生虫病最常见的疾病。
一般儿童蛔虫症在幼虫期与成虫期具有不同的症状和表现,而危害最大、致病性最强的就是成虫期。
由于蛔虫产生的溶血素、致敏性反应、内分泌毒素、神经毒素的作用,加之机械及化学性刺激,蛔虫症虫体分泌,引起机体内一系列炎症反应,产生的症状。我们看看蛔虫症究竟有哪些症状?
1、消化道症状:
蛔虫症先出现的症状,孩子一段时间以来食欲不振、恶心呕吐,经常喊腹痛,但具体孩子说不出疼痛部位,一般在脐周或上腹部绞痛,腹痛间隙又跟没事人一样,到成虫期可见大便排出蛔虫和虫卵。
2、呼吸道症状:
如果幼虫移行至肺部会出现相应症状如咳嗽、干咳、大孩子觉得胸闷,有时伴发热、痰中有血丝及莫名其妙出现过敏性皮炎,这可能是肺蛔虫。
3、神经系统症状:
蛔虫产生的溶血素及神经毒素的作用,可以出现抽搐、夜里发惊、孩子激惹、磨牙、吸吮手指、吃土等异嗜症表现。
4、过敏反应:
经常皮肤瘙痒、荨麻疹、血管神经性水肿、结膜炎、且有嗜酸性粒细胞症如粒系增多。
重度蛔虫症可以导致孩子生长发育迟缓,体瘦弱小。
其实如果可疑孩子感染蛔虫,除了找到传染源外,就是在医生建议下驱虫治疗。
但是,首先应该是预防蛔虫感染。有道是“病从口入”,那么加强日常的饮食卫生就尤其重要了。
1、加强粪便管理: 现在我国公厕卫生已经优化、智能,家长平时要给孩子养成不随地大小便的习惯,且对粪便要及时清理和消毒。
2、依然加强手卫生教育: 家长还是包括自己在内,勤洗手,勤消毒,养成饭前便后都洗手的好习惯。
同时,要勤剪指甲,勤漱口刷牙。
要不饮生水,不吃不干净或腐败食物,尤其新鲜蔬菜水果要清洗、浸泡干净,预防虫卵吃进孩子肚子里。
您好,感谢您的邀请!我是高级育婴师、母婴KOL福林妈咪,很高兴能回答您的问题。
1、肚脐周围痛。很多孩子会吵吵着肚子疼,但是却又不愿上厕所。一般早上起来,半夜睡醒或者饭后会出现肚脐周围痛的现象。而妈妈绕着宝宝肚子周围揉揉又会好很多。
2、磨牙、流口水。虽然孩子出现磨牙、流口水的症状,不能直接说明就是生蛔虫了。但是,根据孩子的表现和除虫的频率,妈妈要把长虫考虑在内。
3、出现皮肤问题。孩子肚子长虫了,最明显的表现就是:孩子面部出现淡白色斑片,且上面有灰白色鳞屑,或是面部出现很痒的疙瘩。
4、吃不胖。那种不挑食,食欲好,怎么吃都不长肉,孩子依旧很清瘦的,大多就是肚子长虫了;营养直接被蛔虫吸收掉了。
如果我的回答对您有帮助,请关注@福林妈咪,每天为您推荐落地实用的育儿知识,陪伴孩子一起健康快乐的成长。
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在儿童中,肠道寄生虫病(如蛔虫,蛲虫等),几乎有95%的儿童都有不同程度感染。儿童肚子有虫一般的表现是偏食消瘦,脸上出现蛋白色斑点,肛门附近瘙痒,睡觉磨牙流口水,不定时下腹部肚脐周围疼痛,如果有以上症状,大概率情况是肚子有虫。
孩子肚子有蛔虫怎么办?
打虫药,估计很多父母都知道,无论是我们的上一辈还是年轻一代都有过服用打虫药的经历。以前的生活条件和卫生水平达不到,很多孩子肚子里面有虫,就会使用吃药打虫。就是现在只要宝宝肚子痛,不好好吃饭,老人也会说吃点打虫药,估计肚子有虫了,但是我建议打虫药不要乱吃。
打虫药有副作用吗?
临床驱虫类药物,成人和儿童都可以使用。此类药物有西药中成药多种,多数有影响肝功能的成分。2岁以下的儿童肝肾功能不全,如果必须服药,应在医生指导下服用,不要自行随意拿药喂孩子。因为有的家长会定期为孩子打打虫,这是不可取的。
关于如何预防,说起来其实并没有什么,主要是注意让宝宝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饭前便后洗手,注意生活卫生。吃的水果等东西要清洗干净。
蛔虫,是肠道寄生虫之一,解放前,由于我国的医疗技术落,卫生条件差,肠道寄生虫病很多见;解放后,由于我国医疗、卫生水平不断提高,现在肠道寄生虫病已经很少见到,但在偏远的农村还可以见到。孩子肚子如果有蛔虫,会有以下几种临床表现:
1、脸上蛔虫斑;
2、下腹,特别是脐周疼痛;
3、夜晚磨牙;
4、夜间肛门周围瘙痒难忍;
5、纳差、消瘦。
关注歧黄中医,请点击我头像右上角的“关注”,我会定期为你发送靠谱的中医药知识,为你和家人的健康保驾护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