页面加载中,请稍候...
Preloader
  • 【公益】愿天下宝贝都能有幸福的家
  • v:irenyuwang

Office Address

123/A, Miranda City Likaoli
Prikano, Dope

Phone Number

+0989 7876 9865 9

+(090) 8765 86543 85

Email Address

info@example.com

example.mail@hum.com

img

如何知道宝宝肚子里是否有蛔虫?

img
提问者

匿名网友

宝宝肚子里有蛔虫有什么症状?

10人回答

  • img
    宠来也
    2021-12-13 09:50:28

    如何知道宝宝肚子里是否有蛔虫?我是儿科医生,也就是孩子肠道蛔虫症有哪些主要症状?如何鉴别?

    其实,蛔虫是小儿最常见的肠道寄生虫病,孩子感染蛔虫后将会影响孩子的食欲和胃肠道功能,同时,也危害到孩子的生长发育,另外,小儿蛔虫症有很多的并发症并危及孩子的生命,因此,我们必须从源头积极的进行防治。


    蛔虫是怎么爬进孩子的肚子里的呢?

    蛔虫是通过粪-口途径感染进入人体的,一条成熟的雌性蛔虫每天可以产卵20万个。孩子是通过不洁饮食,使蛔虫从宝宝的口进入体内的,经过消化道——血管——肺——咽喉——胃——小肠的一个寄生过程,逐渐发育为成虫。

    一般,雌性虫与雄性虫交配产卵,从感染虫卵——成虫——产卵,一般经过2个半月时间,而成虫的寿命是1~2年。虫卵在不断移行发育成幼虫的过程中,就可以趁机窜入其他临近组织器官,如胆道蛔虫症,是比较复杂的,需要手术治疗。

    当孩子开始添加辅食,就潜在了被蛔虫感染的风险,尤其是夏天,感染的机会最多,而且一旦夏天被感染蛔虫的虫卵,只有2个半月以后的秋天长成成虫后,才能被驱除。

    怎么知道孩子肚子里长了蛔虫呢?

    孩子肚子里有蛔虫看不见、摸不着;那么只能在早期通过一系列症状了解吧:

    1、经常表现的脐周痛:

    孩子会经常告诉爸爸妈妈肚子痛,即不明原因的腹痛。一般是以脐周为中心的出现阵发性隐痛,多可以忍受,喜欢用手按揉后,疼痛会缓解。这是因为寄生在肠道里的灰尘刺激肠粘膜,促使肠蠕动,而出现脐孔周围腹部隐痛或阵痛。

    2、消化道功能紊乱:

    当成虫定居在孩子的肠道内,由于虫体本身对肠道的刺激,以及它所分泌的毒素和代谢产物,可以引起消化道功能的紊乱,比如一段时间引起食欲不振或多食易饥,异食癖等。还可以影响孩子肠道的消化吸收功能,出现面黄形瘦、贫血等表现,以致妨碍了孩子的生长发育

    3、蛔虫性脑病

    在幼儿时较多见,蛔虫分泌物可以作用于大脑神经系统,引起头痛、失眠、智力发育障碍,严重时可出现癫痫样抽搐,频繁呕吐等脑膜刺激症。经驱蛔虫治疗后病情可以迅速好转。

    4、过敏反应

    蛔虫的代谢产物及异性蛋白,可引起孩子荨麻疹(风团样皮疹)、哮喘、结膜和肠粘膜的过敏反应,表现为哮喘发作、反复荨麻疹、眼结膜炎和过敏性腹泻等。


    如何防治孩子的肠道蛔虫症?

    1、首先家长要从自我做起,养成讲究卫生的习惯,尤其是家庭室内卫生、餐饮卫生、孩子卫生及手卫生习惯。

    2、定期将孩子所用一切物品,包括玩具、餐具、衣物清洗消毒。

    3、养成孩子饭前便后勤洗手的好习惯,要定期检查孩子的手、勤剪指甲。

    4、1岁以后的孩子要设法戒掉吸吮手指的坏习惯。

    5、最好一年一次常规检查蛔虫虫卵,及时发现,给予驱虫治疗。


    需要给家长介绍的是,专家建议,2岁以内孩子是禁用驱虫药,而2岁以上孩子是可以进行驱虫治疗(医生处方)。由于目前的驱虫药还不能彻底一次消灭虫卵或幼虫,而残留的虫卵或幼虫在1~3个月后又可以发育为成虫,所以,专家建议驱虫后3~6个月可以再次服驱虫药,以达到彻底消灭蛔虫。

  • img
    宠来也
    2021-12-13 09:50:28

    蛔虫病是小儿时期最常见的一种肠道寄生虫病,是由人蛔虫所致的,在日常生活中是很常见的。蛔虫病容易导致宝宝营养不良、贫血,对宝宝的健康有一定的不利影响,严重的甚至会导致蛔虫性肠梗阻,且蛔虫性肠梗阻有可能发展成绞窄性肠梗阻、肠扭转或套叠而危及生命。因此,及时发现和治疗宝宝蛔虫病是很必要的。

    家长可根据一些异常现象做一个大致判断,看看宝宝肚子里是否有蛔虫,如:


    1.宝宝常喊肚子痛,腹痛多位于脐周或上腹部,痛无定时,反复发作,持续时间不定,常可自行缓解。痛时喜揉按腹部,无压痛亦无腹肌紧张。


    2.宝宝夜间睡眠易惊醒、磨牙和流口水,有时屁股也会痒。


    3.在宝宝的面部、颈部皮肤上常有淡白色近似圆形或椭圆形的斑片,上面会出现细小的灰白色鳞屑,即俗称“虫斑”。


    4.无明显原因,宝宝的皮肤常反复出现“风疙瘩”。


    5.宝宝食欲不振,个别宝宝发生偏食或异食,喜欢吃一些稀奇古怪的东西,如泥土、纸张、布头等。


    6.宝宝吃得多且容易饥饿,爱吃零食,吃得多也总胖不起来,也有的日渐消瘦,还可能伴有腹泻症状。


    如果家长发现宝宝有上述异常表现时,就应怀疑孩子肚里有蛔虫。正确的做法是及时去医院检查粪便内有无虫卵即可确诊,若有虫卵就应该进行驱虫治疗了。另外,需要注意的是要防病于未然,蛔虫病发生原因大部分是由于宝宝吞食了蛔虫卵所致,感染途径主要是通过污染的手或食入不洁的饮食。因此,预防肠道蛔虫病应把住病从口入关,注意饮食卫生,饭前便后洗手,勤剪指甲,不吃未洗净的蔬菜瓜果。


    关注“家庭医生在线”头条号,更多健康问答轻松看~~~

  • img
    宠来也
    2021-12-13 09:50:28

    现在宝宝基本上很少会有蛔虫了,不过也不是绝对的。可以从几个方面去初步判断:

    1、面部,最明显也是最直接判断的方法。肚子里有虫子的宝宝,会有虫斑,一般长在脸部和颈部,淡白色圆形或椭圆形的斑点,上面还有细小的灰色鳞屑。

    2、腹痛,宝宝经常喊肚脐周围部位疼痛,喜欢家长给揉肚子,但不痛时可正常玩耍。3、荨麻疹,无任何原因,宝宝常出现荨麻疹反复。

    4、食欲不振,宝宝没有胃口吃东西,偏食现象严重。有部分患儿还喜欢吃一些不能吃的东西,如布,纸。

    5、睡眠不好,宝宝睡觉常磨牙,流口水或者是睡眠的时候哭闹。

    如果宝宝有这些表现,说明可能有蛔虫了,可以到医院检查确诊。

    希望我的回答,对你有帮助!

  • img
    宠来也
    2021-12-13 09:50:28

    蛔虫是寄生人体肠道内最大的线虫,成虫一般长15~35厘米,横径0.2~0.6厘米,定居于人体小肠,其营养来源是靠偷食肠内容物(也就是我们吃进去的食物)。

    根据它的居住环境、营养摄取,可判断出一些症状

    成虫有游走和钻孔的习性。

    一、当它被刺激或乱动时

    在它被刺激时,比如人体出现发烧、胃肠疾病、饥饿、大量食入辛辣食物或服用驱虫药物剂量不当等。在这些刺激下,蛔虫会移行或钻入开口于肠壁的各种管道:

    最常见症状是腹痛,位于肚脐周围,喜按揉,不剧烈。

    ①、当蛔虫在肠道内扭结成团时,可出现蛔虫性肠梗阻。症状是肚脐周围阵发性疼痛、呕吐。当梗阻完全堵塞肠道时,出现无大便、无排气(屁)。

    ②、当蛔虫钻入胆道时,可出现胆道蛔虫症。典型的症状有右上腹阵发性剧烈绞痛、屈体弯腰、哭叫打滚、恶心呕吐。当并发胆道感染时,可出现发热、黄疸。

    ③、钻入阑尾时,也可引起阑尾炎症,即阑尾炎。此时腹痛出现在右下腹。

    ④、当往上钻时,甚至可上窜阻塞气管、支气管造成窒息死亡。

    二、营养丢失

    少量蛔虫感染,轻者可无任何症状。

    大量感染可引起食欲不振或多食易饥,可造成营养不良,继而可出现异食癖、烦躁易惊或萎靡、磨牙等症状,甚至影响生长发育。

    另外,虫体的异种蛋白可引起荨麻疹、哮喘等过敏症状,也应警惕。

    幼虫阶段危害性也大,如虫子怎么跑到脑、眼睛里?

    一、人体感染蛔虫病的途径是:

    生吃未经洗净且附有感染性虫卵的食物,或者用感染的手取食,这都是感染的主要途径。传染源是蛔虫病者。

    二、从幼虫发育为成虫,一波三折,可引起肺部症状

    当虫卵被吞食后,卵壳在小肠内被小肠液消化掉,幼虫则脱壳而出。幼虫一般长为550μm~650μm,由2~3个细胞组成,其可侵入肠黏膜经毛细血管进入血液循环。

    通常情况下,幼虫会随血流回到肺泡腔,再沿支气管、气管到达咽部,又重新被吞入,再重新到达小肠才逐步发育成熟为成虫。其过程所谓一波三折。

    因为虫卵的移行经过,在肺内可引起肺炎,主要是蛔幼性肺炎和蛔虫性嗜酸粒细胞性肺炎。表现的症状是咳嗽、胸闷、血丝痰或哮喘。在查血常规时可发现血嗜酸性粒细胞增多。

    三、虫子怎么跑到脑、眼睛里?

    因为幼虫在血液移行中,可随血流到达各个器官,一般情况下不发育为成虫。

    但在严重感染时,幼虫可侵入脑、肝、脾、肾、眼睛等器官。

    担心蛔虫感染,看传播途径很重要

    近些年来,蛔虫病的感染率已明显下降,这与生活水平、卫生意识和工业水平提高有关。

    患蛔虫的人排出的粪便有虫卵,部分具有感染性。

    如:在流行区,用新鲜的人粪做肥料和随地大便,是蛔虫卵污染土壤和地面的主要方式。

    人因接触被蛔虫虫卵污染的土壤或农田、庭院地面等,经口吞入感染;

    用人粪施肥的带有泥土的蔬菜常携有蛔虫卵,虫卵附在蔬菜上被带进室内,可污染室内的地面、家具、食具以及人的衣服或手指。

    如何确认被感染

    作为一个感染性疾病,除了传染源外,传染途径很重要。总结起来,如下习惯,感染风险高:饭前饭后不洗手、生吃未洗净的瓜果、蔬菜或饮用生水。

    结合不良习惯,对有临床症状表现并可疑者,可进行粪便检查,在粪便涂片中查到蛔虫卵即可确诊。

  • img
    宠来也
    2021-12-13 09:50:28

    蛔虫病是儿童时期常见的肠道寄生虫病之一,宝爸要学会这样预防和治疗哦!

    蛔虫病以3-14岁儿童发病率最高,夏季是感染蛔虫卵最多的季节,因为宝宝会经常生吃蔬菜和水果。成熟的蛔虫卵进入人体后,先在小肠里孵出幼虫,多数幼虫利用体小的特点,钻进肠壁,经小血管至门静脉,随着血液进入肝脏、心脏,4-5天后大部分移至肺部。幼虫在肺内经过两次蜕皮,发育长大,穿过微血管到达肺泡,再经气管到咽部,在呑咽过程中经胃再次到达小肠,发育成成虫,这一过程约需60-70天时间。

    预防蛔虫感染,首先要让宝宝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饭前便后要洗手,生吃的蔬菜水果一定要彻底清洗干净。宝宝如果患上蛔虫病,大多都无自觉症状,少数有不定时腹痛,疼痛部位在脐周附近,喜揉按,还可能伴有食欲不振、面黄肌瘦、夜晚磨牙等症状,严重的会引起蛔虫性肠梗阻、胆道蛔虫病及肠穿孔,进而危及生命。如果宝宝有吐虫史或大便排出蛔虫史,粪便镜检找到蛔虫卵,即可确诊为蛔虫病,应及时驱虫治疗。

    另外,蛲虫病也是一种常见的儿童肠道寄生虫病,需要注意预防和及时发现治疗。蛲虫病初期没有明显症状,因为蛲虫晚上会爬到肛门处排卵,所以会引起肛门部位搔痒不适。发现宝宝感染蛲虫,应该及时到医院检查,遵医嘱服用杀虫药治疗。



    关注芝麻育儿专注于0-8岁孩子家庭在健康、养育、教育方面的需要。芝麻大的孕育问题,关注我们就有答案!

  • img
    宠来也
    2021-12-13 09:50:28

    宝宝由于没有良好的识别能力,什么东西都往嘴巴里面放,那就是把细菌吃进肚子里面去了,这样很容易滋生蛔虫的。由于蛔虫是在肚子里面的,那么如何判断宝宝肚子里面是不是有蛔虫,又成了家长们的一个问题。家长该如何判断孩子体内是否有蛔虫呢?

    第一,孩子如果经常感觉到肚子痛,并且是肚脐附近的地方,在疼痛的时候很喜欢用手揉肚子,揉完肚子会有所缓解,缓解以后又没有什么感觉了,还是一样的玩耍,那么这个时候家长就要警惕起来,孩子肚子里面会不会是有蛔虫了

    第二,孩子没有什么过敏或者是皮肤病,但是一段时间一段时间的孩子的皮肤经常会出现过敏一样的荨麻疹。

    第三,可能原本食欲好的孩子会突然出现没有食欲或者是吃的很少的情况,还有的孩子会出现吃“异食”的现在,所谓异食就是说有的孩子会吃一些布条或者是纸张的食物。

    第四,蛔虫在孩子的身体里面也是需要生长发育的,蛔虫生长发育就需要营养,蛔虫的营养来源就是孩子吃进去的营养,这就会出现蛔虫和孩子争夺营养的情况。孩子的营养被蛔虫争夺以后的表现就是孩子会面黄肌瘦,影响孩子的营养,会导致孩子出现营养不良或者是贫血的症状。

    第五,蛔虫在孩子肚子里面移动的时候还会使孩子出现咳嗽、胸闷、哮喘、发热、皮肤发红发痒等症状。

    第六,最科学最准确的方法还是去医院寻求医生的帮助,去医院做一下大便化验,那么就可以准确的知道孩子体内是否有蛔虫了。宝宝两岁以后可以常规打一次虫子。

    指导专家:石计朋,主治医师,新乡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儿科。

    三甲医院工作近10年,临床经验丰富。擅长儿科常见病、多发病的诊疗,尤其新生儿常见疾病及危重症的诊疗。

    觉得本文有用,欢迎点赞或推荐给朋友,并关注【医联媒体】。

  • img
    匿名网友
    2021-12-13 09:50:28

    我宝宝小时候的时候脸上长白斑 ,好多老人一看就说我孩子肚子里面有蛔虫 ,让我们吃打虫药

    我去药店看了,只有肠虫清买一粒就可以了 ,但是我没有看到有虫虫哦

    我记得我上小学时 ,学校里面老是发宝塔糖给我们吃 ,那个时候觉得好幸福啊 !

    学校还发糖 ,长大了才知道宝塔糖原来是打蛔虫药的 ,我记得我们小时候好像肚子里面都有蛔虫

    关键拉臭臭的时候,有的时候虫子还卡了一半在屁屁里,家长把它拉出来!哈哈哈

    小朋友开始吃辅食,然后就容易有蛔虫 ,因为什么都抓在嘴里面啃吧,一不小心就可能把蛔虫卵给吃到肚子里面

    所以小孩子肚子周围痛 ,肛门口痒 ,或者脸上有白斑 ,或者消化不良

    最好带去医院检测一下有没有 蛔虫在肚子里面 ,以前小时候我们有蛔虫





    现在的孩子肚子里面还是有蛔虫的 ,所以做家长们要特别注意 !

  • img
    宠来也
    2021-12-13 09:50:28

    很多宝宝在较小的时候由于家长不够注意宝宝的饮食卫生,且宝宝免疫系统较薄弱,因此非常容易将蛔虫卵误食入腹中,从而导致蛔虫病。腹内有蛔虫的宝宝通常会由于蛔虫扰乱消化系统而出现食欲不佳,偏食以及恶心呕吐等症状。宝宝腹内有蛔虫寄生时,由于蛔虫的频繁活动会导致宝宝出现腹痛,尤其是肚脐周围痛感明显。

    同时,腹内蛔虫会与宝宝争抢进入肠道中的营养物质,导致宝宝营养不良、贫血、销售等。蛔虫在宝宝腹内寄生还会存在一些皮肤表现,如大部分宝宝会出现面部椭圆形或圆形白斑,表面有鳞屑。并且,腹内有蛔虫还会导致宝宝出现一些过敏免疫的症状,如发荨麻疹,咳嗽,哮喘发作,轻微发热等。在晚上,附中有蛔虫寄生的宝宝还会出现容易惊醒和磨牙等症状。

    因此,若宝宝出现如上症状,家长们应及时带宝宝就医驱虫。

  • img
    匿名网友
    2021-12-13 09:50:28

    “孩子偶尔说肚子疼,特别能吃,但是不是很胖,体重好几个月不怎么长了,最近几个月老爱感冒发烧。”

    在门诊经常会遇到着急的家长向我询问此类问题~很多家长很担心孩子长不高是不是就和蛔虫有关系。

    蛔虫是一种寄生于人体小肠内常见的大型线性寄生虫,及繁殖能力极强,一条雌性成虫,每天产卵量多达20多万。

    (图片来源网络)

    目前在发展中国家中,这是学龄儿童最常见的寄生虫寄生虫病之一。如果孩子的每克粪便中便含有1000例以下蛔虫卵为轻度感染,而每克粪便中含有蛔虫卵1000到5000例为中度感染超过5000里。

    有的孩子每克粪便中蛔虫卵的含量可达到2万例,则属于极重度感染。我国儿童感染蛔虫病,绝大多数为轻症,中重度感染少见。

    尤其这些年社会经济迅速发展,社会卫生状况有了,明显的改观,一般孩子在三岁左右及活动能力明显明显增强,由此也导致蛔虫感染几率机制增加;5到9岁为最高。

    蛔虫在孩子们的小肠内主要吸收半消化的食物,大量消耗孩子们体内的营养素。据世界卫生组织公布的数据显示,寄生在人体小肠内的蛔虫成虫,平均每26条可使人每天丢14克蛋白质。

    患儿可出现食欲不振、瘦弱、睡眠不安、磨牙等轻度消化不良的症状。同时蛔虫可损害人小肠结构,引起腹泻腹痛,严重时可出现肠梗阻和贫血等,严重影响孩子们的生长发育,导致个矮。

    另外,蛔虫可以在体内移行,可进入患儿小肠外的器官。如胆囊,肝脏,心脏,气管等部位,则可出现严重的并发症,如肝脏心肺等疾病,严重的甚至可危及患儿的生命。

    家长在怀疑孩子有蛔虫时,要注意孩子大便里面是否会有蛔虫拉出。并且去医院进行科学检查。

    想了解更多育儿知识,欢迎关注悟空问答号“协和胖大夫潘慧”。

  • img
    匿名网友
    2021-12-13 09:50:28

    现在的孩子很少会有蛔虫了吧。

    大夫说现在卫生状况比以前好很多,所以蛔虫就少多了。一方面现在的食物清洗比较彻底,加工比较精细,食物中夹杂蛔虫卵的可能性就降低了。另一方面,饭前洗手等卫生习惯的普及,也让孩子长蛔虫的几率大大降低。

    如果家长因为孩子肚子疼或者夜里磨牙等现象,进而怀疑孩子肚子里有蛔虫,建议还是带孩子去医院看看比较踏实。

    另外,现在市面上买到的那些驱虫药,一般吃完也看不到活体。即使有虫子,可能只是显得便量比平时多了。所以家长也不要靠买药让孩子吃来判断肚子里是否有虫子。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