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普通的皮肤瘙痒、毛囊炎、荨麻疹到各种皮炎、湿疹、疣、蛇皮癣以及比较顽固银屑病、白癜风、红斑狼疮等皮肤病哪一个得了都够心烦的。即使治疗好了也会经常的复发。
能提出这个问题的病友应该还是处于迷茫中的一位。皮肤病确实是一件让人头疼的事情,虽然对身体健康没有太大的影响但是影响形象特别是有对皮肤病不了解的人会对你有排斥的心理,对自己的自尊心产生极大的伤害。你有没有想过为何你的皮肤病治不好?皮肤病一般和饮食、作息、环境有很大的关系。治疗过程中和心态、乱治、不忌口都有很大的关系。包括康复后的保养。
饮食方面:尤其是体质偏热性的人群是皮肤病发病几率最大的。当然凉性体质也不能排除。一般都是吃了高热量的食物后上火表现在皮肤上,比如连续喝了几场酒后身上开始发痒、起疙瘩、身上出现一片红色的斑块等。这类皮肤病注意饮食以清淡为主,几天或者半个月后会自动消失。但是如果出现皮炎、癣等比较严重的皮肤病后就需要时间长了,期间再不关心皮肤情况继续喝酒吃高热量的食物就会扩大增加新的皮损,对以后的治疗增加难度。
心态:非常重要,皮肤病如果能自愈的还好,特别是比较顽固的皮肤病治疗周期就比较长,而且皮肤病和其他的病不一样,有增长期,需要几天到2个月之间的稳定。然后才能开始消退。对于那些几天就想见效一晚上就能好的心态是不可能能康复的。皮肤病治疗是个需要耐心的漫长过程。
乱治:刚才说过求快,很多病友就是这个心态,但是不关心以后的事,是否对身体有危害?有副作用?很多皮肤病都是激素治疗比较快,但是不能停药,一旦停药后副作用产生,不光全部爆发出来而且比以前面积更大还更严重。个人推荐中医治疗皮肤病比较好。对身体伤害也小。
康复保养:别以为好了就没事了,就该吃就吃该喝就喝了,皮肤病几乎没有根治的,不注意还会复发。曾经忌口的食物尽量少吃不吃,对于皮肤表皮的保养应该减少外伤,注意休息。讲究卫生等。
有很多保养情况还没写出来,欢迎各位皮肤病病友和我交流。同时也希望有更好的保养方式和大家互相交流
皮肤病之所以不好治,基本上有以下原因:
1、皮肤病的病因复杂
临床上常见的皮肤病有200多种,治疗起来相当复杂,有的需要很长的治疗疗程,必须坚持用药。有些病情复杂的治疗起来比较困难,普通的方法只能暂时缓解,甚至无效。
2、皮肤病反应的问题非常复杂
皮肤病不仅仅是皮肤的问题,更多的是身体内在病变在体表的病理体现。比如,结缔组织病、营养障碍性疾病、免疫系统疾病等,每个人体质存在差异,对药物反应敏感度不同,医生往往根据自己扎实的医学知识及丰富的临床经验选择合适的药物和方法,但这对医生的医术要求很高,普通医生医术很难达到理想的效果。
3、不遵医嘱,患者依从性差,不够重视
许多患者认为皮肤病不要紧,到医院就诊一次后,自觉症状较前好转就不再复诊,自行用药或放任自流,造成治疗不能延续,病情反复发作,继而导致耐药性产生,这是临床最常见的问题,顽固难治甚至反复发作有很大一部分原因是患者自作主张,不遵医嘱,不按时复诊,不按要求治疗。
4、滥用化妆品护肤品
正常皮肤自己就有天然保护屏障,然而在琳琅满目的护肤品市场,广告夸大化妆品效果,而产品的合格性往往被人忽视,乱用化妆品、护肤品的结果就是造成皮肤屏障功能被破坏,皮脂减少,皮肤干燥,继发皮肤病变,或者给已经病变的皮肤雪上加霜,治疗愈加困难。
我记得古话有一句叫做外不治癣,内不治喘。可以看出我们的老祖先在人类发生发展的过程中就发现皮肤病,治疗起来非常的费劲,皮肤病不好治。
皮肤病不好治,并不是说皮肤病不能够治愈。一些皮肤病治疗起来还是挺棘手的,而且好多皮肤病就算你治愈了,他又会复发,反反复复让人头疼。
我们人类的皮肤病,大概有两千多种。每一个皮肤病都有它独特的一个特征,都有它形成的原因和不同的发病机理。只不过,截止到目前为止,绝大多数的皮肤病的病因并不清楚,而且对他们的了解可能还限于一个皮毛。我们很多的皮肤病医生和科学家,正在在深入的进行研究,希望有一天能够掌握更多皮肤病的发病的根本原因,以及有针对性的进行治疗。
就拿我们日常生活中最常见的两个皮肤病来说,一个是湿疹,一个是荨麻疹。可能很多人都有这个经历。这两个都是过敏性疾病,都可能跟衣食住行、环境、药物,感染等都有关系,甚至跟身体内部的一些疾病也可能有关系。遗憾的是,湿疹和荨麻疹目前根治起来都很难,我们现在的治疗手段也只是对症治疗,控制湿疹和荨麻疹的发作,改善患者的瘙痒和皮疹的情况。
湿疹和荨麻疹,都有慢性的说法。慢性湿疹使得局部的皮肤变得非常肥厚,而且有时候剧烈的瘙痒,反反复复的骚抓,让一些人的情绪出现了很大的波动。慢性荨麻疹也一样,一旦不吃药,荨麻疹就会发作,吃上药就会好转,有时候很多人无法脱离药物,但又想根治,花费很多的金钱,但是仍然没有达到他们去根的目的。
但是现在我们有一些药物可以控制湿疹和荨麻疹,而且也有一些国际和国内的指南来指导临床医生治疗这些病。那么我觉得如果出现了皮肤病,还是应该找正规医院的皮肤科医生首先诊断明确,然后根据你的病情调整药物达到一个比较改善的目的。
既然皮肤病很难根治,我觉得改善、控制皮肤病的发作是一个比较合理的选择,不要试图达到去根的目的。
谢谢。
有些朋友可能是常年受皮肤病的困扰,所以可能对医生,甚至是对自己失去了信心,才发出了“皮肤病为什么治不好?”的感叹!皮肤病都治不好吗?也不见得。皮肤病种类繁多,大约有1000多种,不可能都治不好。像是急性荨麻疹,一般用药3天到1周,大部分人就好了。像皮肤上长的软纤维瘤,用激光或是电灼治疗一次就好了。提问者所说的皮肤病总是治不好,可能指的是银屑病、白癜风等。下面咱分析一下,这些皮肤病治不好的原因:
1、是由皮肤病本身的特点决定的。
像是银屑病、白癜风、红斑狼疮等皮肤病,本身病因不是很明确,而且治疗周期长,起效慢。很多人没有坚持下来,所以没治好。
2、病人依从性不好。
在一些皮肤病的治疗过程总是显效比较慢,十天八天见不到效果。病人很着急,病人的亲戚朋友更着急。四处给打听“神医”“偏方”“秘方”,并且拿出治疗成功的案例来劝说病人。病人很快就坚持不住,就被四姑八大姨攻破了。病人重新选择了医生,医生又从头开始治疗。更加延误了治疗时机。
3、病人被洗了脑
有一次一个老头来问,“大夫,你们这里有×××药丸吗?上次我在×××诊所拿的药,效果太好了,一周我的银屑病就好了。”“我们这里没有。像这种自制中成药,本身没批号不合法。再说效果这么好,有可能有激素,长期吃对身体不好。”这时大爷明显有点急了:“你们没本事治不好,别说人家不好!”说罢,扬长而去。这种病人明显已被洗了脑!
4、激素、抗生素滥用,给治疗带来困难。
很多不法机构,为了追求疗效,乱用滥用激素抗生素,当时是效果很好,可是过不多久就恢到原来的水平,甚至更糟。给治疗带来困难。
5、过度宣传,给病人超长预期
很多私营机构为了拉病人,做广告动不动就是“根治”“除根”“×××天治愈”,病人在狂轰乱炸的广告宣传下,形成了思维定势。认为这个病就应该怎样怎样!病人老是拿这个问题问我们,达不到他们的预期,就会造成医患矛盾,不利于疾病治疗。
皮肤病象在皮肤,根在脏腑,少数皮肤病病及多个脏腑,盘根错节,根深蒂固,所以不容易治愈,甚至终身不愈!
运用《伤寒论》六经辨证的理论来分析,皮肤病的丘疹、风团、脓疱、疮疡、结节、痂皮,等等皮损位置在皮肤,在人体最表层,属太阳界面;
如果患者大便干燥,口干口渴,则阳明界面热盛,阳明腑大肠和阳明经都有热;
如果患者有潮热、汗多,舌红裂纹等症,那么少阴界面肾水不足,少阳界面有相火;
如果患者大便溏,食少则太阴寒湿,中气不足;
如果患者手足冷,畏寒,小腹凉,痛经,则少阴、厥阴界面阳气不足,寒邪凝滞;
以上只是简单假设,实际情况要复杂得多,症状千变万化,往往一个患者兼有三四个界面的病气病象,甚至同时在太阳、少阳、阳明、太阴、少阴、厥阴六个界面都有病气病象,治疗又须具体情况具体对待,或数经同治,或抓住重点先治一两经,随着症情好转,渐及其它诸经,总之是六经之病气病象都要得到有效遏制和调整,才能是皮肤病完全治愈!
但是现在中医临床实际并不如此统一,中医流派众多,认识各异,西医治疗则另辟蹊径,治疗千差万别,所以治疗效果或好,或不好,这就是皮肤病不容易治愈的主要原因!
皮肤病有两种,一种是因为营养不良加上微循环不好,导致的湿疹啊,白癜风等问题。还有一种是在此基础上感染了真菌导致的癣类问题,但总归和人体免疫力内环境失调有关系。如果不解决身体营养对皮肤健康的支持问题,靠药膏缓解的只能是症状,那就无法彻底痊愈了。
皮肤病顾名思义是皮肤方面的疾病,指皮肤因内、外因素影响,令形态、结构、功能产生变化,发生病理过程,且相应形成多种临床表现,至今可命名的皮肤病达两千多种。
此病发病率高,且易重复发作,一般较轻,大多对人的生命无碍,但却难根治,会为病人带来身心方面的影响,且还可能有碍生活质量,明显症状为瘙痒、皮肤外观发生变化。
说皮肤病难治愈,即指现今医学在治疗方面还存在难度,不能从根本上治愈一部分皮肤病。一部分人群由于发病原因不清楚、医治时间长、疗效不理想,可能需终生进行医治,如白癜风等;另一方面,病因明确,经治疗有痊愈可能,不过由于病因多重及复杂性,复发率较高,例如慢性湿疹、荨麻疹等。这类病根治,确实还存在难度。
此病致病原因多,种类多,需按不同发病病因,选择医治方法,需由医师进行全面检查,针对具体病情进行治疗。治疗此病,关键为先确诊,然后制定方案,在开始治疗,注意病人不可盲目医治,防止病情变重。
皮肤病需注意事项:
避免皮肤过久在烈日、冷、热、大风等气候下暴露,易令皮肤出现痒、红肿,或造成皮损严重,导致糜烂,特别为急性皮肤病人千万注意。
不可用手抓,易令皮肤患病处加重,严重可导致中毒感染;同时,还不可用太热的水洗患病处;头部发病人群,可枕高些枕头,下肢处要减少行走;躯干处发病人群,宜穿宽松内衣,并防止化纤、皮毛衣料刺激患处;发病于毛发处的,需减掉毛发;急性期要远离潮湿环境,不宜过多喝水、清洗,要不然易造成感染。
【2018-03-11 中华医学科普回答】如题,谢邀,要回答这个问题,需要对皮肤病的类别搞清楚,不同类型的皮肤病治疗的预后不一样,这也和不同患者的体质有关系,诚然,作为人体最大的防线,皮肤病有其独特的发病特点。最好的办法还是预防,避免发作最好。
先说说传染性皮肤病该如何预防 对于有一定传染性的疾病大家听到后总是会相对比较认真对待,毕竟谁也不想被传染,因此不管是患者本身,还是周边的家人朋友应该督促起来,像传染性皮肤疾病如疥疮、麻风、性传播疾病、头廯、脓疱疮等,发现传染源应及时隔离治疗,切断传播途径,避免和这类污染的异物、分泌物等接触,早期发现、早期诊断并早期规范化治疗,同时对周围人群进行卫生宣教,讲究卫生,避免公用毛巾等,改变不良的卫生习惯,还要特别注意向患者宣教防治皮肤传染性疾病的相关知识。
对于瘙痒性皮肤疾病要积极寻找病因,劝诫患者不要过度搔抓或外用刺激性强的药物,笔者见过有些患者瘙痒的难受就自行外购一些药膏,自行涂抹,效果不好,就使劲挠,结果局部破溃感染,严重的有引起全身感染甚至败毒血症死亡。应该及时到医院皮肤科就诊,生活中避免用热水洗烫,禁烟戒酒,避免辛辣食物,防止皮肤病的加重和复发。
还有一类常见的是变态反应性皮肤病,应仔细寻找过敏原,避免再次接触或摄入,禁用有关的致敏药物,包括中成药或含有过敏成分的复合用药,谨慎食用易引起变态反应的蛋白类食物,如鱼虾蟹等,对于慢性荨麻疹等病因较复杂的皮肤病应仔细寻找过敏原并避免再次接触。
希望对您有所帮助,欢迎关注“中华医学科普平台”头条号,获取更多专业原创医学科普知识,本条为原创内容,未经授权谢绝转载。
不论对于我们皮肤科的医生,还是普通患者来讲,皮肤病都是需要审慎面对的疾病,治疗难度也往往要比普通的内科疾病要难一些,以银屑病来举例,原因我认为有以下几点:
首先,就是发病原因、诱因难判断。一般的治疗过程中,我们讲究对症下药,但往往很多细枝末节的内容就会导致银屑病这种皮肤疾病的发生,而且根据每位患者长时间养成的生活习惯有关,不是通过一面之词就能发现的,从而也会影响治疗的方向和进度,甚至于后期恢复都需要一个系统化、个性化的建议。
其次,是它的危害性。以银屑病为代表的的皮肤疾病,初期最多只会有一些发痒、皮屑脱落,在还未发展到相当程度的时候,患者往往不以为然,甚至像腿部、背部这种衣服覆盖的区域,出现了大面积皮疹也不会急着治疗,这就耽误了最佳的治疗时机,待到患者做检查制定治疗方案的时候,就已经进入了一个中后期,甚至出现了加重转型的情况,这样就使治疗的难度一下子提高了很多个档次。
最后,是偏方和激素药的影响,承接上一点,患者在面对银屑病这种皮肤病的时候,要么不采取措施,要么会先到一些非专科医院开一些涂抹的、激素类的药物“挺着”,更有甚者会用一些“偏方”,这些都是会加重病情,对身体百害而难有一利的,对于医生来讲,这类患者相对于没有用过药物的,在治疗方案的选择上会更小心,因为皮肤受过药物的损伤,更加脆弱。
短短几点没有办法彻底的概括皮肤病难治的原由,但大部分皮肤病不好治疗的原因都出在患者在发现初期没有采取及时措施,如果我们在平时就加以重视,及时地到医院检查发现并规范治疗,那么恢复一个正常的皮肤状态并不是很困难。
皮肤病的症状分为自觉症状和他觉症状两种。自觉症状是指患者的主观感觉如瘙痒等;他觉症状是指医生检查所见的各种皮肤损害如皮肤丘疹、糜烂等,是诊断皮肤病的重要依据。
(一) 瘙痒:是最常见的自觉症状,痒的程度轻重不一,有阵发性和持续性,局限性和广泛性。痒的发生机制一般认为: 1.由表皮内真皮浅层的游离感觉神经末稍,接受刺激通过侧脊丘束传至视丘和感觉中枢引起痒感。 2.与机体释放某些化学物质如组织胺、激肽和蛋白酶等有关,尤其是蛋白酶起着重要的化学介质作用。它在表皮、血液、细菌及真菌中都有存在,创伤或某些原因可在组织中释放活化,产生皮肤瘙痒。 瘙痒常见于湿疹、荨麻疹、神经性皮炎、扁平苔藓、外阴肛门部瘙痒等。
(二) 疼痛:有学者认为,痛觉和痒觉可能是同种神经传导。当刺激程度小于痛阈时表现为痒感,大于痛阈时表现为疼痛。疼痛常见于急性感染性皮肤病,如疖、丹毒,病毒性皮肤病,如带状疱疹等。
二、他觉症状
在皮肤表面所程现的各种症状,称为皮肤损害或皮损。原发性皮损是指首先出现的原始性损害;继发性皮损是由原发性皮损经过搔抓、感染和治疗等进一步产生损害或好转的结果。认清主要皮损对皮肤病变的诊断和鉴别诊断颇有帮助。
(一) 原发性皮损
1.斑疹:仅指皮肤的颜色变异,既不隆起,也不凹陷,病理改变多在表皮和真皮浅层。色素增多的有黄褐斑、雀斑等;皮下出血形成的斑疹称紫癜;纹身称人工色斑;色素减少的有白癜风、白化病。
2.丘疹:是高出皮肤表面的坚实隆起,一般直径不超过1厘米。可由炎症浸润、代谢异常或皮肤变性所致。病理改变多在表皮或真皮上层。有的丘疹呈扁平圆状如疣类、色素痣;有的为多角形如扁平苔藓等。
3.水疱:为局限性高出皮肤表面、表皮内含有液体的损害,直径在1厘米内的为小疱,大于1厘米的称为大疱。水疱一般发生在表皮内。水疱常有细菌、病毒、疥虫及变态反应引起,如接触性皮炎、带状疱疹等,愈后不留瘢痕。
4.脓疱:大小、深浅与水疱类似,是含有脓液的疱,周围带有炎性红晕。脓疱大多由于化脓性细菌感染所致,如脓疱疮,毛囊炎和痤疮等。
5.结节:是圆形或类圆形较硬的局限性突起,其位置较丘疹深,位于真皮或皮下组织,常为炎性浸润或代谢产物聚积所致,其大小不一。如皮肤结核、结节性黄色瘤及肿瘤等。
6.囊肿:是真皮内或皮下组织的囊腔样结节,可高出皮肤表面,呈圆形或椭圆形,触之有弹性感。内容物可为液体,也可为半固体如腱鞘囊肿、皮脂腺囊肿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