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3/A, Miranda City Likaoli Prikano, Dope
+0989 7876 9865 9
+(090) 8765 86543 85
info@example.com
example.mail@hum.com
髌骨脱位必须手术吗?
髌骨先天性发育不良这个病也称为甲-髌骨综合征,是一种非常罕见的常染色体显性遗传病,估计发病率是1/50,000,也就是说5万个人里面有1个人存在这个病,也称为遗传性骨-甲发育不良。
这个病的特征伴有肢体及骨盆的畸形,其中就包括髌骨发育不全,甲和远节手指或者足趾畸形,所以称为甲-髌骨综合征。
由于该病罕见,同时结合这位粉丝脱位的症状,目前考虑应该不是这个病,而是我们称为髌骨脱位的一个病,在此简单科普一下!(如果考虑是前面这个罕见病,必要时可再科普!)
1、首先简单了解一下膝关节的解剖结构
髌骨就是东北人所说的“波棱盖”,膝关节前面的这块骨头,上下连着的两条肌腱,分别是上端的股四头肌肌腱及下端的髌腱。
红色区域标记出来的是大腿骨(股骨)的内外侧髁滑车,屈伸膝关节时,髌骨就在这个红色的凹陷区域顺滑的滑动(记住这张图,后面会反复说到)。
髌骨的内外侧分别起源于大腿肌肉(股四头肌)的两块肌肉,分别称为股内、外侧肌,两者在髌骨左右形成关节囊,并与其他一些韧带共同维持髌骨的位置,内外侧的力量互相抵消,维持髌骨在膝关节屈伸的过程中正常的在红色区域活动。
当内外侧的力量不平衡,或者红色的这个区域发育不良的时候,就容易出现髌骨的脱位,其中以外侧脱位最为常见。
2、关于手术
髌骨脱位最常见于20岁以下年轻人,最多见的脱位方式是向膝关节外侧脱位。
对于初次发作髌骨脱位的16岁以下的小孩子,一般是不建议手术的。
有文献报告表明:早期手术并不会降低再次脱位的复发率【1】,同时也有研究显示:16岁以下髌骨外脱位的儿童复发率可高达70%【2】。
虽然如此,并不意味着手术就没有必要......
由于以下原因造成的髌骨外脱位,频率多发脱位患者,应该有做好手术的觉悟:
①高位髌骨的患者
这一类患者的髌骨相比于正常人高度要高,这会影响到髌骨在股骨滑车(第二张图那个红色区域)上的滑动,容易频发髌骨脱位,这类病人要通过手术来调整髌骨的高度。
②股骨滑车发育不良的患者
还是上图那个红色的区域,滑车发育不良,也就是说:这个本来容纳髌骨的“凹陷”,没那么“凹”了,髌骨在这个“凹陷”上面滑动的时候,就容易脱位出来。
对于这种病人,就可能需要借用手术来加深滑车这个“凹陷”。
③外侧束紧张
这类病人髌骨外侧牵拉的力量较内侧大,因此髌骨会被往外侧牵拉而导致髌骨外侧脱位,外侧髂胫束紧张的患者容易出现。
对于这种病人,可以使用手术松解局部紧张的结构达到治疗目的。
除了外侧束松解之外,还有内侧束的紧缩,最后胫骨结节内移也是处理髌骨外脱位的手术方式之一。
其他有关髌骨外侧脱位、临床特征及诊断、鉴别诊断、以及脱位的复位、复位后需要做什么?等等这些内容都可以点击以下链接阅读:https://www.toutiao.com/i6677071837249143307/
髌骨脱位实际在工作中是很少见的。那我为什么要回答这个问题呢? 因为碰巧前几天,我一位朋友的孩子,在打篮球时发生了髌骨脱位。因为在外地读书,所以就去了当地一家很权威的医院,就诊后,医生当时给他髌骨手法复了位。可是复位后有两位专家却给了不同的意见。一位说必须手术。另一位专家说可以先保守治疗,如果保守后再次脱位或多次复位就需要手术了。我的朋友就打电话问我,希望我给他一个确切的治疗意见。
我今天就跟大家说一说,希望对发生髌骨脱位的患者有一点意义。首先来普及一下髌骨脱位的知识。
右上角关注“骨科姚大夫” 与医生交朋友,成为自己的保健医生!
髌骨脱位就是髌骨失去了正常的位置,一般分脱位和半脱位。在临床中我们所见的髌骨脱位的患者几乎都有自身解剖方面的原因,如髌骨对线不良、髌骨形态变异、高位髌骨等。
1、对于反复发生的髌骨脱位主张手术治疗。
2、首次发生髌骨脱位的行保守治疗再次脱位的主张手术治疗。
3、首次脱位经检查不伴有髌骨存在髌骨对线不良、髌骨形态变异、高位髌骨等原因的单纯髌骨脱位主张保守治疗。
4、髌骨脱位合并开放性伤口的主张手术治疗。
5、对于髌骨存在髌骨对线不良、髌骨形态变异、高位髌骨等原因的首次髌骨脱位更主张手术治疗的。
保守治疗的效果差,容易保守治疗失败。
这个问题提的很笼统,没有任何的病史资料,仅仅问“髌骨脱位必须手术吗?”我尝试通过以下几个方面来回答。
首先我们大概了解髌骨的解剖知识。
髌骨时人体最大的籽骨,它位于人体的股骨下(远)端前面,处于股四头肌腱内,形状是上宽下尖,前面粗糙,后面光滑;与股骨和胫骨共同构成了膝关节,并参与构成伸膝装置功能;具有保护膝关节,传递股四头肌的力量,能够防止膝关节过度内收、外展和伸屈活动的功能,因为它构成伸膝装置,所以人体的行走必须要依赖髌骨的运动。
第二,先天性髌骨脱位
病因上:先天性的髌骨脱位,确切病因尚不明确,一些专家认为是怀孕时股四头肌止于髌骨的胚胎组织没有向内旋转,使股四头肌停留在大腿的前外侧,使髌骨向外脱位。
表现上:先天性髌骨脱位的表现十分明显,当膝关节在伸直时髌骨位于膝关节的外侧,有的不能自主伸膝,小儿学习走路较晚等;严重的是两侧髌骨都发生了脱位,此时可能会出现小儿膝关节屈曲跪着行走!
治疗上:先天性髌骨脱位一旦有了确诊,一般都是手术治疗,手术可以矫正髌骨的脱位,并恢复股四头肌的力线!
病因上:急性髌骨脱位大部分是由于跌倒、体操、舞蹈等导致,也常见于一般的运动活动中,其中很少是由于直接来自膝关节内侧的暴力导致髌骨脱位!
表现上:急性的髌骨脱位作为骨科医生很少会看见,因为髌骨一旦脱位,在自己主动伸膝时,或由他人进行被动伸膝时,会使髌骨复位,所以来医院时仅表现为髌骨的压痛,膝关节的肿胀等。
治疗上:来医院就诊时大部分已经自行复位了,少部分就诊还处于脱位状态时,可行简单的手法复位操作!但是如果发生了股四头肌腱的撕脱,此时闭合复位往往不能成功,只能切开复位,并同时修补股四头肌!
还有一点要注意,如果查体时发现髌骨内侧的股内侧肌附着处有塌陷,此时一定要进一步检查,因为这很可能是股内侧肌发生了撕脱,此时也需要手术治疗!
最后髌骨脱位需要手术治疗吗?
这也是为什么国家虽然提倡互联网医疗,但是禁止在互联网上初诊!
看病要医生看到才行,互联网提供的仅仅是一个科普知识,具体的还是要去医院,医生给你制定的治疗方法,请你充分相信他!
以上内容帮助到您了吗?
如果有疑问可以留言哦~
髌骨脱位的治疗有两种,一种是保守治疗,一种是手术。哪些人适合保守,哪些人只能选择手术?手术和保守都该如何进行康复呢?下面我们一一揭开这些谜底。
首先,我们必须了解维持髌骨稳定的两大类结构。
1
骨性结构
如图,我们可以看到,髌骨的骨面不是平整的,它略略有点凸出来。而股骨下端和它相嵌的滑车是凹进去的结构。有些人先天这个滑车比较浅,髌骨相对正常人也就更容易脱位。据统计,96%的髌骨脱位患者存在滑车发育不良。
软组织结构
髌骨最常见的是向外侧脱位,那么内侧的股内侧肌、内侧髌股韧带、内侧支持带这些在内侧牵拉住髌骨的结构就十分重要了。
髌骨脱位的机制:
作用在髌骨外侧的力远大于内侧,就会发生脱位。
那什么情况下,会造成外侧力大于内侧呢?膝内扣和小腿相对大腿有明显外旋都会造成Q角增大,进而导致作用于髌骨的力不仅向上,还会向外。
参照这一原理,我们看看生活中哪些人更容易髌骨脱位呢?
髌骨脱位最常见的就是青少年女性,多有膝内扣。她们下蹲时也常采取内扣的姿势。另外在弯道跑步急转弯、投掷铅球和篮球过人乃至舞蹈中的很多动作都有明显Q角增大,也就更容易诱发损伤。
因此反过来说,习惯性髌骨脱位的人群应该尽可能避免膝关节屈曲外翻和外旋的动作,避免急转时的剧烈运动,并且加强股四头肌内侧头的练习。
髌骨脱位在什么情况下,可以先采取保守呢?
如果是第一次发生急性髌骨脱位,那么可以不着急手术。
没有骨软骨碎块形成较大的游离体。
没有明显的骨性发育异常。
髌骨内侧软组织损伤不严重。
对于急性髌骨脱位保守治疗的康复,需要注意的是,急性肿胀期一定要多冰敷,每隔2-3小时冰敷15分钟能让你受伤的组织很舒服了~
在髌骨脱位前六周注意要支具0度固定,六周后去掉支具再可以进行弯腿练习。最重要的是,避免再损伤动作!
由于保守治疗的复发率较高,尤其是年轻女性和髌骨关节发育不良的患者。所以很多医生会建议不满足保守条件的患者进行手术治疗。
髌骨脱位的手术治疗有很多,比较常见且效果更好的是内侧支持带重建加外侧支持带松解。内侧支持带是防止髌骨向外侧脱位最重要的韧带,提供了内侧张力的53%-60%。而内侧支持带损伤后张力下降是髌骨脱位复发最重要的因素。
内侧支持带的重建比起紧缩,更为牢固,更受一些手术大夫的支持。当然,具体还得看病人的情况以及手术的条件。
在此基础上,针对一些病人的特殊发育不良,还会加上胫骨结节移位、滑车成型术、髌骨关节置换、经股骨粗隆旋转截骨术这些与髌骨先天发育不良有关的手术。手术复杂,我们在这里就不赘述啦~
术后如何康复
如果取腱的位置在腘绳,那么术后建议支具固定6周。术后的第一天,我们需要做股四头肌收缩、踝泵、以及直抬腿。比较稳妥的进程是:4周75度,6周——8周120度,8周——10周达到正常角度。
如果取腱在大收肌,那么支具需要固定8周,术后第一天踝泵和股四头肌收缩是可以做的,但是直抬腿需要术后1周才可进行。屈膝的角度进程是:4周达到90度,6周达到120度,8周达到正常的屈膝角度。
我就是一位髌骨脱位患者,俗话说久病成医,今天刚好分享一下我的看法。
首先需要搞清楚髌骨脱位的原因,以我了解到的情况,髌骨脱位分为三类,一类是习惯性脱位,这种为先天性疾病,每次屈膝都会发生脱位,第二类是复发性脱位,我就属于这种情况,此类主要是先天力线不正,加之后天创伤导致脱位,进而经常脱位,第三类是创伤性脱位,即先天并没有发育不良,是某一次剧烈运动导致摔跤,进而髌骨脱位,这三类髌骨脱位最常见的还是复发性脱位。
当搞清楚脱位的类型和原因后,我们就可以初步判断是否需要手术了。
一,针对习惯性脱位,肯定是要手术治疗的,因为屈膝是不可避免的,每次屈膝都脱位的话,对软骨会造成严重的磨损,这类脱位常见的术士是截骨及内侧重建,外侧松解,也就是常说的三联术。改变股骨远端,胫骨近端的位置,重建髌骨内侧支持带松解外侧韧带,以达到改变髌骨轨迹的目的,使髌骨轨迹回到正常滑车内。
二,针对复发性脱位,一般需要查体判断内侧支持带松弛到哪种程度,是否撕裂,是否有撕脱骨折等,拍核磁共振可以确定韧带撕裂的程度以及是否有游离体,一般情况下复发性脱位两次以上医生都会建议手术治疗,如果内侧支持带只是轻微撕裂,没有游离体的话也可以选择保守治疗。
三,针对创伤性脱位,一般也是查体判断韧带等,创伤性脱位如果韧带没有严重撕裂的话也可以选择保守治疗,但是后期一定要非常小心,避免再次脱位,发展成复发性脱位。 以上就是我对髌骨脱位的了解,我是第二次髌骨脱位的时候做了二联手术,目前恢复良好。
最后,祝你早日康复。
5人回答
匿名网友
2021-12-13 11:15:16髌骨先天性发育不良这个病也称为甲-髌骨综合征,是一种非常罕见的常染色体显性遗传病,估计发病率是1/50,000,也就是说5万个人里面有1个人存在这个病,也称为遗传性骨-甲发育不良。
这个病的特征伴有肢体及骨盆的畸形,其中就包括髌骨发育不全,甲和远节手指或者足趾畸形,所以称为甲-髌骨综合征。
由于该病罕见,同时结合这位粉丝脱位的症状,目前考虑应该不是这个病,而是我们称为髌骨脱位的一个病,在此简单科普一下!(如果考虑是前面这个罕见病,必要时可再科普!)
1、首先简单了解一下膝关节的解剖结构
髌骨就是东北人所说的“波棱盖”,膝关节前面的这块骨头,上下连着的两条肌腱,分别是上端的股四头肌肌腱及下端的髌腱。
红色区域标记出来的是大腿骨(股骨)的内外侧髁滑车,屈伸膝关节时,髌骨就在这个红色的凹陷区域顺滑的滑动(记住这张图,后面会反复说到)。
髌骨的内外侧分别起源于大腿肌肉(股四头肌)的两块肌肉,分别称为股内、外侧肌,两者在髌骨左右形成关节囊,并与其他一些韧带共同维持髌骨的位置,内外侧的力量互相抵消,维持髌骨在膝关节屈伸的过程中正常的在红色区域活动。
当内外侧的力量不平衡,或者红色的这个区域发育不良的时候,就容易出现髌骨的脱位,其中以外侧脱位最为常见。
2、关于手术
髌骨脱位最常见于20岁以下年轻人,最多见的脱位方式是向膝关节外侧脱位。
对于初次发作髌骨脱位的16岁以下的小孩子,一般是不建议手术的。
有文献报告表明:早期手术并不会降低再次脱位的复发率【1】,同时也有研究显示:16岁以下髌骨外脱位的儿童复发率可高达70%【2】。
虽然如此,并不意味着手术就没有必要......
由于以下原因造成的髌骨外脱位,频率多发脱位患者,应该有做好手术的觉悟:
①高位髌骨的患者
这一类患者的髌骨相比于正常人高度要高,这会影响到髌骨在股骨滑车(第二张图那个红色区域)上的滑动,容易频发髌骨脱位,这类病人要通过手术来调整髌骨的高度。
②股骨滑车发育不良的患者
还是上图那个红色的区域,滑车发育不良,也就是说:这个本来容纳髌骨的“凹陷”,没那么“凹”了,髌骨在这个“凹陷”上面滑动的时候,就容易脱位出来。
对于这种病人,就可能需要借用手术来加深滑车这个“凹陷”。
③外侧束紧张
这类病人髌骨外侧牵拉的力量较内侧大,因此髌骨会被往外侧牵拉而导致髌骨外侧脱位,外侧髂胫束紧张的患者容易出现。
对于这种病人,可以使用手术松解局部紧张的结构达到治疗目的。
除了外侧束松解之外,还有内侧束的紧缩,最后胫骨结节内移也是处理髌骨外脱位的手术方式之一。
其他有关髌骨外侧脱位、临床特征及诊断、鉴别诊断、以及脱位的复位、复位后需要做什么?等等这些内容都可以点击以下链接阅读:https://www.toutiao.com/i6677071837249143307/
匿名网友
2021-12-13 11:15:16髌骨脱位实际在工作中是很少见的。那我为什么要回答这个问题呢? 因为碰巧前几天,我一位朋友的孩子,在打篮球时发生了髌骨脱位。因为在外地读书,所以就去了当地一家很权威的医院,就诊后,医生当时给他髌骨手法复了位。可是复位后有两位专家却给了不同的意见。一位说必须手术。另一位专家说可以先保守治疗,如果保守后再次脱位或多次复位就需要手术了。我的朋友就打电话问我,希望我给他一个确切的治疗意见。
我今天就跟大家说一说,希望对发生髌骨脱位的患者有一点意义。首先来普及一下髌骨脱位的知识。
右上角关注“骨科姚大夫” 与医生交朋友,成为自己的保健医生!
髌骨脱位基础知识
髌骨脱位就是髌骨失去了正常的位置,一般分脱位和半脱位。在临床中我们所见的髌骨脱位的患者几乎都有自身解剖方面的原因,如髌骨对线不良、髌骨形态变异、高位髌骨等。
1、对于反复发生的髌骨脱位主张手术治疗。
2、首次发生髌骨脱位的行保守治疗再次脱位的主张手术治疗。
3、首次脱位经检查不伴有髌骨存在髌骨对线不良、髌骨形态变异、高位髌骨等原因的单纯髌骨脱位主张保守治疗。
4、髌骨脱位合并开放性伤口的主张手术治疗。
5、对于髌骨存在髌骨对线不良、髌骨形态变异、高位髌骨等原因的首次髌骨脱位更主张手术治疗的。
保守治疗的效果差,容易保守治疗失败。
匿名网友
2021-12-13 11:15:16这个问题提的很笼统,没有任何的病史资料,仅仅问“髌骨脱位必须手术吗?”我尝试通过以下几个方面来回答。
首先我们大概了解髌骨的解剖知识。
髌骨时人体最大的籽骨,它位于人体的股骨下(远)端前面,处于股四头肌腱内,形状是上宽下尖,前面粗糙,后面光滑;与股骨和胫骨共同构成了膝关节,并参与构成伸膝装置功能;具有保护膝关节,传递股四头肌的力量,能够防止膝关节过度内收、外展和伸屈活动的功能,因为它构成伸膝装置,所以人体的行走必须要依赖髌骨的运动。
第二,先天性髌骨脱位
病因上:先天性的髌骨脱位,确切病因尚不明确,一些专家认为是怀孕时股四头肌止于髌骨的胚胎组织没有向内旋转,使股四头肌停留在大腿的前外侧,使髌骨向外脱位。
表现上:先天性髌骨脱位的表现十分明显,当膝关节在伸直时髌骨位于膝关节的外侧,有的不能自主伸膝,小儿学习走路较晚等;严重的是两侧髌骨都发生了脱位,此时可能会出现小儿膝关节屈曲跪着行走!
治疗上:先天性髌骨脱位一旦有了确诊,一般都是手术治疗,手术可以矫正髌骨的脱位,并恢复股四头肌的力线!
第三、急性髌骨脱位
病因上:急性髌骨脱位大部分是由于跌倒、体操、舞蹈等导致,也常见于一般的运动活动中,其中很少是由于直接来自膝关节内侧的暴力导致髌骨脱位!
表现上:急性的髌骨脱位作为骨科医生很少会看见,因为髌骨一旦脱位,在自己主动伸膝时,或由他人进行被动伸膝时,会使髌骨复位,所以来医院时仅表现为髌骨的压痛,膝关节的肿胀等。
治疗上:来医院就诊时大部分已经自行复位了,少部分就诊还处于脱位状态时,可行简单的手法复位操作!但是如果发生了股四头肌腱的撕脱,此时闭合复位往往不能成功,只能切开复位,并同时修补股四头肌!
还有一点要注意,如果查体时发现髌骨内侧的股内侧肌附着处有塌陷,此时一定要进一步检查,因为这很可能是股内侧肌发生了撕脱,此时也需要手术治疗!
最后髌骨脱位需要手术治疗吗?
一句话:具体病情,具体对待!
这也是为什么国家虽然提倡互联网医疗,但是禁止在互联网上初诊!
看病要医生看到才行,互联网提供的仅仅是一个科普知识,具体的还是要去医院,医生给你制定的治疗方法,请你充分相信他!
以上内容帮助到您了吗?
如果有疑问可以留言哦~
匿名网友
2021-12-13 11:15:16髌骨脱位的治疗有两种,一种是保守治疗,一种是手术。哪些人适合保守,哪些人只能选择手术?手术和保守都该如何进行康复呢?下面我们一一揭开这些谜底。
首先,我们必须了解维持髌骨稳定的两大类结构。
1
骨性结构
如图,我们可以看到,髌骨的骨面不是平整的,它略略有点凸出来。而股骨下端和它相嵌的滑车是凹进去的结构。有些人先天这个滑车比较浅,髌骨相对正常人也就更容易脱位。据统计,96%的髌骨脱位患者存在滑车发育不良。
软组织结构
髌骨最常见的是向外侧脱位,那么内侧的股内侧肌、内侧髌股韧带、内侧支持带这些在内侧牵拉住髌骨的结构就十分重要了。
髌骨脱位的机制:
作用在髌骨外侧的力远大于内侧,就会发生脱位。
那什么情况下,会造成外侧力大于内侧呢?膝内扣和小腿相对大腿有明显外旋都会造成Q角增大,进而导致作用于髌骨的力不仅向上,还会向外。
参照这一原理,我们看看生活中哪些人更容易髌骨脱位呢?
髌骨脱位最常见的就是青少年女性,多有膝内扣。她们下蹲时也常采取内扣的姿势。另外在弯道跑步急转弯、投掷铅球和篮球过人乃至舞蹈中的很多动作都有明显Q角增大,也就更容易诱发损伤。
因此反过来说,习惯性髌骨脱位的人群应该尽可能避免膝关节屈曲外翻和外旋的动作,避免急转时的剧烈运动,并且加强股四头肌内侧头的练习。
髌骨脱位在什么情况下,可以先采取保守呢?
髌骨脱位大致可以分为两类,急性和陈旧性(复发性、习惯性、持续性)。
如果是第一次发生急性髌骨脱位,那么可以不着急手术。
没有骨软骨碎块形成较大的游离体。
没有明显的骨性发育异常。
髌骨内侧软组织损伤不严重。
对于急性髌骨脱位保守治疗的康复,需要注意的是,急性肿胀期一定要多冰敷,每隔2-3小时冰敷15分钟能让你受伤的组织很舒服了~
在髌骨脱位前六周注意要支具0度固定,六周后去掉支具再可以进行弯腿练习。最重要的是,避免再损伤动作!
关于手术治疗
由于保守治疗的复发率较高,尤其是年轻女性和髌骨关节发育不良的患者。所以很多医生会建议不满足保守条件的患者进行手术治疗。
髌骨脱位的手术治疗有很多,比较常见且效果更好的是内侧支持带重建加外侧支持带松解。内侧支持带是防止髌骨向外侧脱位最重要的韧带,提供了内侧张力的53%-60%。而内侧支持带损伤后张力下降是髌骨脱位复发最重要的因素。
内侧支持带的重建比起紧缩,更为牢固,更受一些手术大夫的支持。当然,具体还得看病人的情况以及手术的条件。
在此基础上,针对一些病人的特殊发育不良,还会加上胫骨结节移位、滑车成型术、髌骨关节置换、经股骨粗隆旋转截骨术这些与髌骨先天发育不良有关的手术。手术复杂,我们在这里就不赘述啦~
术后如何康复
如果取腱的位置在腘绳,那么术后建议支具固定6周。术后的第一天,我们需要做股四头肌收缩、踝泵、以及直抬腿。比较稳妥的进程是:4周75度,6周——8周120度,8周——10周达到正常角度。
如果取腱在大收肌,那么支具需要固定8周,术后第一天踝泵和股四头肌收缩是可以做的,但是直抬腿需要术后1周才可进行。屈膝的角度进程是:4周达到90度,6周达到120度,8周达到正常的屈膝角度。
匿名网友
2021-12-13 11:15:16我就是一位髌骨脱位患者,俗话说久病成医,今天刚好分享一下我的看法。
首先需要搞清楚髌骨脱位的原因,以我了解到的情况,髌骨脱位分为三类,一类是习惯性脱位,这种为先天性疾病,每次屈膝都会发生脱位,第二类是复发性脱位,我就属于这种情况,此类主要是先天力线不正,加之后天创伤导致脱位,进而经常脱位,第三类是创伤性脱位,即先天并没有发育不良,是某一次剧烈运动导致摔跤,进而髌骨脱位,这三类髌骨脱位最常见的还是复发性脱位。
当搞清楚脱位的类型和原因后,我们就可以初步判断是否需要手术了。
一,针对习惯性脱位,肯定是要手术治疗的,因为屈膝是不可避免的,每次屈膝都脱位的话,对软骨会造成严重的磨损,这类脱位常见的术士是截骨及内侧重建,外侧松解,也就是常说的三联术。改变股骨远端,胫骨近端的位置,重建髌骨内侧支持带松解外侧韧带,以达到改变髌骨轨迹的目的,使髌骨轨迹回到正常滑车内。
二,针对复发性脱位,一般需要查体判断内侧支持带松弛到哪种程度,是否撕裂,是否有撕脱骨折等,拍核磁共振可以确定韧带撕裂的程度以及是否有游离体,一般情况下复发性脱位两次以上医生都会建议手术治疗,如果内侧支持带只是轻微撕裂,没有游离体的话也可以选择保守治疗。
三,针对创伤性脱位,一般也是查体判断韧带等,创伤性脱位如果韧带没有严重撕裂的话也可以选择保守治疗,但是后期一定要非常小心,避免再次脱位,发展成复发性脱位。 以上就是我对髌骨脱位的了解,我是第二次髌骨脱位的时候做了二联手术,目前恢复良好。
最后,祝你早日康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