页面加载中,请稍候...
Preloader
  • 【公益】愿天下宝贝都能有幸福的家
  • v:irenyuwang

Office Address

123/A, Miranda City Likaoli
Prikano, Dope

Phone Number

+0989 7876 9865 9

+(090) 8765 86543 85

Email Address

info@example.com

example.mail@hum.com

img

第一只进入太空的狗,在宇宙飘了63年,人类为什么要毒死它?

img
提问者

匿名网友

第一只进入太空的狗,在宇宙飘了63年,人类为什么要毒死它?

2人回答

  • img
    匿名网友
    2021-12-16 21:08:41

    第一个进入太空的并非是人类,而是一只流浪狗,它的名字叫“莱卡”,如今它在宇宙飘了63年,人类为什么要把它毒死呢?死因让人潸然泪下!

    第一只进入太空的生物,一只来自苏联街头的流浪狗——“莱卡”。

    在当时,苏联和美国在航空领域展开较量,都想成为航天第一,苏联是最早进行太空领域探索的国家,苏联有着极其强大的工业生产力和经济水平,国家人才储备力量也相当强大,所以苏联最终赢得了美国,1961年4月12日,加加林乘搭的载人飞船成功升上苏联天空。历时1小时48分钟后,加加林返航回到了地球,成为世界上第一个进入太空的人。

    加加林虽然是第一个进入太空的人,但在他之前就已经有其它的生物进入了太空,它就是苏联街道上的一只流浪狗——“莱卡”。

    由于没有任何载人经验和记载,人类飞行的风险损失非常高,动物实验能够帮助科学家记录动物在太空中的状态,以此更好的应对太空环境,为了载人航天计划的顺利进行,苏联在航天行动中进行了动物实验。

    按道理说,灵长类动物猴子更接近人类的生理指标,但发现猴子在太空的环境下变得异常紧张,甚至暴躁狂怒。于是把目光转向了苏联街道上的流浪狗,狗是人类驯化历史最长的动物之一,是人类的好朋友,而流浪狗比宠物狗能更好的承受各种环境压力。

    “莱卡”和众多流浪狗成功被选入了一个“训练营”,在一系列的训练完成后,“莱卡”从众多流浪狗中脱颖而出,成为了升空首选,并乘坐“斯普特尼克2号”进入太空轨道,成为第一个进入太空的生物。

    为什么要把它毒死呢?

    主要原因是当时的载人航天技术并不成熟。苏联也还没有发展出脱离地球轨道的技术,也就说,这是一张单程票,只能上去,不能回来。

    实验目的主要是为了证明人类或其他活体是否能够承受火箭发射,还有太空失重的环境和生理反应。

    火箭发射这一天,莱卡的身上被装上了各种传感器,以便于地面上的科学家能更好地监控到他的生命体征。然后将它装在一个狭小的太空舱内。并且为它准备了7天的食物,前六天的食物都是对莱卡身体有利的“营养餐”,但是第七天的食物,则是让它丧命的毒药,莱卡只需要吃下有毒的食物就能够安乐死,在太空中长眠。即使“莱卡”没有吃下有毒的食物,太空舱的环境也会因为缺氧,最终让“莱卡”窒息而亡,于其让它窒息而死还不如让它安乐死还好受点。

    真正的死因并非是被毒死。

    虽然苏联官方曾在后续的采访中解释说“莱卡在太空中经历了几天旅行,太空舱氧气耗尽前莱卡吃下了有毒的食物,在窒息前安乐死去。”可是在2002年的时候,在美国的休士顿世界太空会议上,前苏联莫斯科的生物医学研究所主任在现场向世人透露出了一个令人震惊的秘密。

    原来1957年发射的那颗载着莱卡的斯普特尼克2号卫星,通过传感器传回的数据就已经得知,在火箭升空后不久,莱卡就已经牺牲了。在火箭发射的过程中,“莱卡”就一直承受着高强度的加速度,由于航天器的轨道较长,太阳辐射比预期的还要高,因此“莱卡”也在太空舱里不断受到高温的炙烤,进入太空后,斯普特尼克2号在与鼻锥分离后,部分隔热材料也撕裂了。从后续收到的数据里判断,“莱卡”在五小时后完全失去了生命体征的信号,这个死因让人潸然泪下

    “莱卡”的牺牲,当时除了参与项目的人员知道之外,其他人是不得而知的。

    为了纪念“莱卡”,俄罗斯政府在莫斯科为它建立起了一座纪念碑,索尼旗下的PlayStation还出品制作了《莱卡星球》这个游戏表示纪念,还有相关的画作、雕像等等。

    截至目前,莱卡已经在宇宙中飘了63年了,虽然它的尸体仍旧无法重回地球,但是人类不会忘记它为航空事业做出的贡献。

  • img
    匿名网友
    2021-12-16 21:08:41

    太空犬“莱卡”,原本是一条莫斯科街头的流浪狗,短暂训练后就被匆忙送去太空,然而科学家并没有打算让它回来……

    01

    江山代有人才出。

    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之后,世界格局进行了重新洗牌,出现了两个超级大的国家:美国和苏联。

    两个国家当时的军事装备不相上下,尤其都研制出了可以毁灭地球的超级武器,所以谁都不敢轻举妄动。

    但一山难容二虎,既然都不敢在军事行动这个明面上动手,那么就在科技、文化、经济领域暗暗较劲,自然也包括太空这一未知领域。

    苏联一开始就是快人一步、拔得头筹

    1957年10月4日,苏联科学家们成功将一颗人造卫星送入了太空。

    这消息一发布就引起了全球的巨大轰动,各个国家的目光都聚焦在全球第一颗地球卫星——普特尼克1号。

    有人会问,第一颗卫星有什么意义?

    当时两国都处于一个特殊时期,有一个词语来形容他们之间的微妙非常贴切,那就是“冷战”。

    既然双方都手握强大的毁灭武器,那么这里又涉及到了“信息战”的问题,更有随时监视对方一举一动的必要了。

    以往都是秘密派人去窃取情报,风险性特别大,现在可以通过一颗卫星就能轻松获取他国情报,自然成了两国竞赛的焦点。

    谁能发射成功,谁就是标杆。

    苏联的掌舵人看到了这一消息,当时的心情就两个字:痛快。

    既然可以拔得头筹,那就需要乘胜追击,一个月之后就是俄国的十月革命纪念日,掌舵人就亲自去动员这些太空的科学家们。

    在这一历史性的时刻,咱们需要再接再厉,再来一个史无前例的太空创举,最好把人也送去太空,这样一来,就能在太空竞赛中,以绝对的优势压得对手喘不过气。

    科学家们收到这一消息之后,自然也不敢违命,但是时间很紧,只有一个月的准备时间,当时的航天技术,飞船也不足以载人驶入太空。

    这个风险系数太大,弄得不好就是好事没做成,坏事一大推,还得科学家们来背黑锅。

    于是,他们就想了一个折中的办法,挑了一只动物上太空,好歹也是一种生物,创造所谓的史无前例,也算是一个里程碑,好让其他国家羡慕一阵子了。

    为什么会选中“莱卡”,这里还有一段故事。

    当时科学家们也考察了很多的动物,最后拍板选择了让狗代替人类出航。

    • 首先狗很忠诚,比较容易驯化;
    • 其次流浪狗对环境的适应能力、抗压能力、包括能耐力,比平常的宠物狗、猎犬都要更强大;
    • 最后狗对人类非常信任,所以能在短时间内接受较强的训练。

    于是,科学家就把目光瞄向了流浪狗身上

    流浪狗也要符合几个特点:

    1. 首先受限于航天技术,造不出空间大的飞行器,所以不能选大型的狗类,只能选10斤上下;
    2. 最好是雌性流浪狗,这样会比较安静,雄性狗脾气暴躁,抬腿小便的这个习惯也不好。
    3. 短时间内能快速训练出结果。

    最终,有10只狗进入了科学家的终极筛选。

    这些流浪狗被科学家挑选出来了之后,过了一阵子衣食无忧的好日子,每天好生伺候着,科学家还要时刻跟踪它们的健康指标,以确保在失重情况下的承受能力。

    流浪狗莱卡经过一个月时间的过关斩将,表现最为优秀,同时也听话服从命令,最终脱颖而出,通过了终极测试,成为了第一个离开地球飞往太空的生物。

    因为时间紧任务重,一边在制造航天飞行器,一边在训练莱卡,虽然做好了这些准备,但科学家们还是迫于当时的航天技术,没有能力设计出飞行器的返回舱。

    也就是说,莱卡这次是“出来时好好的,结果回不去了”,没打算让莱卡执行完任务之后,再返回地球。

    第一颗卫星斯普特尼克1号重约83公斤,只是一个不太大的球体形状,第二颗卫星斯普特尼克2号,因为要装备莱卡和很多监控的科学仪器,它的重量达到了508公斤,是前一颗卫星的6倍还多。

    02

    1957年11月3日,注定是一个里程碑的日子。

    上午十点多,莱卡连同斯普特尼2号飞船成功发射,并进入了太空的预定轨道,与此同时他们还给莱卡准备了一套宇航服以及一个散热的风扇,和可供15天生存的食物。

    莱卡被安置在一个非常狭窄的空间之内,身上还挂满了很多复杂的传感器,用来监控不同的高度对莱卡的生物反应。

    因为没有让莱卡再返回地球的打算,15天的食物里,有一部分是掺有慢性毒素的,吃下毒素之后,莱卡可以在第七天安静地死去。

    当时运送卫星的火箭早就在大气中摩擦毁灭了,死去的莱卡又伴随斯普特尼克2号卫星在太空继续飞行了162天。

    直到1958年4月14日,卫星重新坠入大气层,连同莱卡一起被大气层剧烈摩擦,而后燃烧消失。

    至此,大家都认为莱卡是航天试验的英雄,为人类航天事业作出了巨大贡献。

    原本这样的定论,已经平稳落地,并载入史册。

    直到2020年,一位参与试验的科学家透露,莱卡并不是在7天之后才死去的,而是飞行器上升5-7个小时内,就因为外力而痛苦离世了。

    都说慢工出细活,一个月的时间对于制造高度精密设备显然是不够的,很难在质量上得到应有的保障。

    所以,进入太空后,巨大的太阳辐射还是让太空舱内的温度瞬间达到了40度以上。

    要知道在密闭的空间里,长时间温度40度以上,危险系数可想而知,即便给莱卡安装了一个电风扇,也很难有效地散热。

    升空后不久,莱卡的心跳是平时的三倍以上,后来又急剧下降,科学家们也尝试了进行远程急救,但后来还是无力回天。

    不过,莱卡的功绩还是被大家记住了,不管是它的照片还是雕塑,莫斯科还专门发行了邮票来纪念它为人类作出的不朽功绩。

    莱卡进入太空的4年之后,1961年4月12日,苏联的加加林才正式进入了太空,并绕着地球旋转一周之后顺利返回地球,这里面就有莱卡的功劳。


    写在最后

    从莱特兄弟发明的飞机开始,人类一直就有一个飞向太空的梦想。

    在实现梦想的过程难免会有挫折,甚至会有人牺牲,只是莱卡的牺牲多少让人有些惋惜,因为当时根本没有做好飞向太空的准备。

    从它被选中的那一刻起,它的生命已经在倒计时了,如果当时两个大国之间没有风起云涌的暗战,又如果像我国一样,一步一个脚印,稳扎稳打地去探索太空的奥秘。

    也许,莱卡就不会被匆匆塞进飞船,草草地结束它短暂的命运了。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