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3/A, Miranda City Likaoli Prikano, Dope
+0989 7876 9865 9
+(090) 8765 86543 85
info@example.com
example.mail@hum.com
万分感谢
求大神告诉,下图我家这鱼是什么病,用什么药,鱼还活着?
从你照片上来看这条草鱼的尾柄处有出血斑,并且鱼的部分鳞片脱落,鱼鳞的基部出现松动并有水肿的情况。鱼头部有部分表皮出现坏死。可惜的是没有看到鱼的鳃部,如能看到鳃部的情况则更好判断一些,因此只能从你所发的照片及个人的经验来分析下。
如果塘里的鱼只有这一条或少数几条的鱼出现这种情况,而且鱼的鳃部没有问题的话,那不用紧张,这只是松鳞病,虽然是一类细菌生的鱼病,但是治疗起来也还不是很麻烦,通常情况下只要将水质养好,同时用一次杀菌类的药物之后可以起到很好的防治作用。
另外,如果最近有拉过网或是刚放下去的鱼出现这种情况则要小心了,这种就是在操作过程中鱼的体表出现了擦伤,现在已细菌感染。对于这种情况通常都是有很多鱼同时出现这种情况,而且部分鱼的体表会出现明显的伤口,对于因伤引起的则可以通过用杀菌类的药物和调水来处理好。
如果最近没有拉网之类的操作,而且一个鱼塘只有草鱼出现这种情况则要小心了。这种要么是草鱼出血病要么是赤皮病,但是出血病一般出现在温度较高的季节里,而且内脏会有明显的病变。以踏火个人经验来说现在这个季节出现赤皮病的可能性更大一些,这一种病严重的会出现烂鳃和烂鳍条或者鳍条基部也出现充血的情况,体两侧的鳞片充血脱落等情况。这一种病也是细菌性病原,因此可以用杀菌药物来防治,但同时也要将水质调好才行。个人建议先用一次杀菌药之后换水和调水之后再用一次杀菌药物,三天后用药来改底、调水。如果鱼吃食话的可以在饲料中拌一些大蒜素或多维来提高鱼的体质和抗病力,从而起到辅助治疗的作用。
以上仅为踏火个人经验、见解,仅供参考用,更多的水产、水族类经验分享敬请关注踏火逍遥说鱼,谢谢!
还是找相关部分,治疗鱼病
你这就是买的鱼受伤了的赤皮病。赤皮病由荧光假单胞菌感染,引起鱼体两侧皮肤充血发炎、鳞片脱落的疾病。赤皮病是常见的细菌性疾病之一。常在运输、拉网等操作或寒冬鱼体表皮损伤后发病。赤皮病又称出血性腐败病,赤皮瘟、擦皮瘟等。常与肠炎病、烂鳃病同时发生,形成并发症。
(一)病原
病原是荧光假单胞菌。短杆状,两端圆形,单个或两个相连,有动力,极端1-3根鞭毛;无芽孢,杆状,革兰氏阴性。广泛存在于水中,土壤中。
琼脂培养基上菌落呈灰门色,半透明,24小时左右开始产生绿色或黄绿色的色素,弥漫培养基;肉汤培养生长丰盛,均匀浑浊,微有絮状沉淀,表面有光滑柔软的层状菌膜,一摇即散,24小时后,培养基表层产生色素;明胶穿刺24小时后杯状液化,72小时后层面形液化,液化部分现色素;马铃薯培养中等生长、微凸、光滑、湿润,菌落呈绿色,培养基2天呈绿色。兔血琼脂β型溶血。
(二)流行情况
传染源是被荧光假单胞菌污染的水体、工具及带菌鱼。鱼的体表完整无损时,病原菌无法侵入鱼的皮肤;只有当鱼因捕捞、运输、放养。鱼体受机械损伤,或冻伤,或体表被寄生虫寄生而受损时,病原菌才能乘虚而入,引起发病。
草鱼、青鱼、鲤、鲫、团头鲂等多种淡水鱼均可患此病。在我国各养鱼地区,一年四季都有流行,尤其是在捕捞、运输后,及北方在越冬后,最易暴发流行。但以水温25—30℃时为流行盛期。尤其是在捕捞、运输后。发病往往与鱼体受伤有关,是条件致病菌。
(三)症状
病鱼行动缓慢,反应迟钝,衰弱、离群独游于水面,体表出血发炎,鳞片脱落,尤其是鱼体两侧及腹部最为明显。
头部颜色明显变深;鳍的基部或整个鳍充血,鳍条末端腐烂,常烂去一段,鳍条间的软组织也常被破坏,使鳍条呈扫帚状,称为“蛀鳍”。
肠道无食,肠壁充血发炎,肠腔中充满黏液。
有时鱼的上、下颌及鳃盖也充血发炎,呈块状红斑。
鱼的上下颚及鳃盖部分充血,鳃盖内表面的皮肤常被腐蚀成一个圆形或不规则形的透明小窗,俗称“开天窗”。
在体表病灶处常继发水霉感染。
(四)诊断
根据症状及流行情况进行初步诊断。确诊需分离、鉴定病原菌。
诊断方法:根据外表症状及病理变化即可诊断。本病病原菌不能侵入健康鱼的皮肤,因此病鱼有受伤史,这点对诊断有重要意义。
因放养、捕捞、体表寄生大量寄生虫等原因造成鱼体受伤后,给病原造成可乘之机是发病的基础。同理,冬季由于冻伤,饲养的草、青鱼也容易发生赤皮病。
注意该病与疖疮病相区别,疖疮病的初期体表也充血发炎,鳞片脱落,但局限在小范围内,且红肿部位高出体表。
(五)预防措施
(1)在捕捞、运输、放养等操作过程中,尽量避免鱼体受伤。。
(2)选择优质健壮鱼种,鱼种下塘前用每立方米水体放15-20克高锰酸钾水溶液药浴15-30分钟或用其杀菌药泡浴以及食盐浸泡。
(3)加强饲养管理,保持优良水质,严防鱼体受伤;在北方越冬池应加深水深,以防鱼体冻伤;投喂优质颗粒饲料,增强鱼体抵抗力。
(4)发现鱼体表有寄生虫寄生,要及时将寄生虫杀灭。
(5)在运输、拉网等操作后及时用药消毒。发现鱼体受伤后,应立即全池遍洒1-2次消毒药。如果一旦发病,就要立即治疗。
(六)治疗方法
疾病早期,全池外泼消毒药1-3次,即可治愈,同时须使用杀虫剂和调水剂。疾病严重时,则需同时内服药饲。
1.外用药
(1)全池泼洒消毒杀菌剂。比如:苯扎溴铵,溴氯海因等。或二氧化氯150-200g/亩(严重时用到250g/亩),或聚维酮碘250ml/亩,或底质差的塘用强氯精(1公斤/5亩)+戊二醛(125ml/亩)一起外泼,底质好的塘只需要用戊二醛(125ml/亩)外泼即可。
(2)使用杀虫药剂。比如:敌百虫,硫酸铜等等。
(3)二氯异氰尿酸钠(含有效氯60%) 每立方米水体放0.5-0.6克。
(4)三氯异氰尿酸(含有效氯85%) 每立方米水体放0.4-0.5克。
(5)五倍子。每立方米水体放2-4克。先将五倍子磨碎后用开水浸泡。
(6)乌桕叶。每立方米水体放3.7克干的乌桕叶(新鲜乌桕叶4千克折合1千克干乌桕叶)。先将乌桕叶用20倍重量的2%石灰水浸泡过夜,再煮沸10分钟,进行提效,然后连水带渣全池遍洒。
(7)大黄。大黄对预防和治疗鱼类赤皮病、病毒性出血病、细菌性烂鳃病、肠炎病有显著效果,且用药成本低。
a、每立方米水体放2.5-4.0克。先将大黄用20倍重量的0.3%氨水(可在化工试剂店购买)浸泡提效后,再连水带渣进行全池均匀遍洒。购买氨水不便的,按500克大黄加10公斤碳酸氢铵的比例混合,加水浸泡12小时后全池泼洒,使池水药液浓度为3ppm,对治疗赤皮病、细菌性烂鳃病有效。
b、用大黄、硫酸铜(各0.5ppm)全池泼洒,对草鱼“四病”有较好的预防治疗作用。
c、用大黄、黄柏、黄芩(俗称“三黄”)混合治疗草鱼出血病、赤皮病有疗效。每百公斤吃食鱼用大黄250克、黄柏150克、黄芩100克,研碎后加入1公斤食盐,用水和匀后再拌入面粉粘在嫩叶草上,晾干后喂草鱼,也可以拌在饲料里投喂吃食性鱼类,连续喂5-7天。
d、以出血病为主,烂鳃、肠炎、赤皮病并发的,每万尾鱼用研碎的大黄、捣烂的鲜大蒜、食盐各500克,拌入适量精饲料做成药饵喂鱼,每天1次,连续喂3-5天。
(8)市售用于赤皮病的专用鱼药和调水剂。
2.内服药
(1)每千克饲料中加复方新诺明2-3克搅拌均匀后,制成水中稳定性好的颗粒药饲投喂,连喂3-5天,每天上、下午各投喂1次。
(2)每千克饲料中加鱼用肠炎灵3-4克拌饲,制成水中稳定性好的颗粒药饲投喂,连喂3-6天,每天投喂2次。
(3)当繁殖用亲鱼患赤皮病严重时,已停止摄食,应进行肌肉注射硫酸链霉素,每千克鱼每次注射20毫克一般注射1次即可治愈;如在3天内尚未治愈,可以再注射1次。
(4)每千克饲料中加氟苯尼考2~3克,拌匀后制成水中稳定性好的颗粒药饲投喂,连喂4~6天,第一天用药量加倍。每天投喂1-2次。
(5)市售用于赤皮病内服治疗的专用鱼药。
水产实践人士,共谋渔业繁荣!更多精彩内容敬请关注@渔人刘文俊。如有不同见解或者内容补充请留言或评论分享!
可能是鱼鳞病!
主要是因为水温低 造成的细菌感染 最有效的办法是 按水的比例下二氧化氯消毒 然后将病鱼捞出 放在 湿润的纳米毛巾上 把发病的鱼鳞拔掉 在患处涂抹高浓度的高锰酸钾 最后涂抹碘伏 整个过程要轻而且快
希望是这样病,看着像
【病原体】病毒。诱因是用低于原箱水温的水,直接冲到了鱼体受凉而引起的。
【症状】鱼的鳞片都竖起来,是因为皮下有水肿而引起。严重时鳞片脱落而死。发病率不高,死亡率高。
【治疗】无特效药。但可用1A3~2A3的海水养浴数日,可恢复健康。也可用抗生素、食盐及呋喃林干粉消炎,有一定疗效。患处涂抹皮炎平有较好效果。 7、水霉病:又称白毛病,是霉菌性传染病;水霉菌从鱼体的伤口侵入,开始寄生于表皮,逐渐深入肌肉,吸取鱼体营养,大量繁殖,向外生出灰白或青白色菌丝(肉眼可见棉丝状)。寄生部位伤口发炎充血、坏死、溃烂;病鱼常利用缸壁、石砾或水草摩擦患处,最后衰竭死亡。本病一年四季都可发生,早春晚秋最易流行。碰伤、冻伤的幼鱼易患;未受精和胚胎活力差的鱼卵也易寄生。
竖鳞病,病鱼早期鱼体发黑,离群独游,游动缓慢,对外界刺激失去反应,浮于水面。体表粗糙,鱼体前部的鳞片竖立,向外张开象松球,严重时全身鳞片竖立,鳞囊内积有含血的渗出液。病鱼常伴有鳍基、皮肤轻微充血,眼球突出, 治疗:第一天:“旺碘”3亩.米水体全池泼洒进行水体消毒,第三天:菌毒双杀+暴血停合剂3亩.米水体全池泼洒,再次对水体消毒,第六天:菌毒双杀+暴血停合剂3亩.米水体全池泼洒,再进行一次巩固治疗
水质有问题了,水太肥,可以尝试一下漂白粉消毒,但是要注意漂白粉的用量,量大鱼会受不了的
起`蚤了
根据我养鱼的经验,是细菌性出血病。应该在天气晴好的上午用精制敌百虫杀虫一次,注意按标准用量,隔天用苯扎溴铵和戊二醛消毒治疗,隔天再用苯扎溴铵和戊二醛一次。病情稳定下来后配合改底调水。
图片拍的不够详细,仅从图片观察,粗略可得以下结论:
图二鳃盖呈透明,此为烂鳃症状。
图一和图三应是虫造成!具体无法判断。
开以下药单仅供参考:
弗本尼考拌料内服三日
第一天下杀锚头鳋的药
第二天下杀车轮虫指环虫的药套碘制剂
第三天消次毒
10人回答
宠来也
2021-12-16 21:13:25求大神告诉,下图我家这鱼是什么病,用什么药,鱼还活着?
从你照片上来看这条草鱼的尾柄处有出血斑,并且鱼的部分鳞片脱落,鱼鳞的基部出现松动并有水肿的情况。鱼头部有部分表皮出现坏死。可惜的是没有看到鱼的鳃部,如能看到鳃部的情况则更好判断一些,因此只能从你所发的照片及个人的经验来分析下。
如果塘里的鱼只有这一条或少数几条的鱼出现这种情况,而且鱼的鳃部没有问题的话,那不用紧张,这只是松鳞病,虽然是一类细菌生的鱼病,但是治疗起来也还不是很麻烦,通常情况下只要将水质养好,同时用一次杀菌类的药物之后可以起到很好的防治作用。
另外,如果最近有拉过网或是刚放下去的鱼出现这种情况则要小心了,这种就是在操作过程中鱼的体表出现了擦伤,现在已细菌感染。对于这种情况通常都是有很多鱼同时出现这种情况,而且部分鱼的体表会出现明显的伤口,对于因伤引起的则可以通过用杀菌类的药物和调水来处理好。
如果最近没有拉网之类的操作,而且一个鱼塘只有草鱼出现这种情况则要小心了。这种要么是草鱼出血病要么是赤皮病,但是出血病一般出现在温度较高的季节里,而且内脏会有明显的病变。以踏火个人经验来说现在这个季节出现赤皮病的可能性更大一些,这一种病严重的会出现烂鳃和烂鳍条或者鳍条基部也出现充血的情况,体两侧的鳞片充血脱落等情况。这一种病也是细菌性病原,因此可以用杀菌药物来防治,但同时也要将水质调好才行。个人建议先用一次杀菌药之后换水和调水之后再用一次杀菌药物,三天后用药来改底、调水。如果鱼吃食话的可以在饲料中拌一些大蒜素或多维来提高鱼的体质和抗病力,从而起到辅助治疗的作用。
以上仅为踏火个人经验、见解,仅供参考用,更多的水产、水族类经验分享敬请关注踏火逍遥说鱼,谢谢!
宠来也
2021-12-16 21:13:25还是找相关部分,治疗鱼病
宠来也
2021-12-16 21:13:25你这就是买的鱼受伤了的赤皮病。赤皮病由荧光假单胞菌感染,引起鱼体两侧皮肤充血发炎、鳞片脱落的疾病。赤皮病是常见的细菌性疾病之一。常在运输、拉网等操作或寒冬鱼体表皮损伤后发病。赤皮病又称出血性腐败病,赤皮瘟、擦皮瘟等。常与肠炎病、烂鳃病同时发生,形成并发症。
(一)病原
病原是荧光假单胞菌。短杆状,两端圆形,单个或两个相连,有动力,极端1-3根鞭毛;无芽孢,杆状,革兰氏阴性。广泛存在于水中,土壤中。
琼脂培养基上菌落呈灰门色,半透明,24小时左右开始产生绿色或黄绿色的色素,弥漫培养基;肉汤培养生长丰盛,均匀浑浊,微有絮状沉淀,表面有光滑柔软的层状菌膜,一摇即散,24小时后,培养基表层产生色素;明胶穿刺24小时后杯状液化,72小时后层面形液化,液化部分现色素;马铃薯培养中等生长、微凸、光滑、湿润,菌落呈绿色,培养基2天呈绿色。兔血琼脂β型溶血。
(二)流行情况
传染源是被荧光假单胞菌污染的水体、工具及带菌鱼。鱼的体表完整无损时,病原菌无法侵入鱼的皮肤;只有当鱼因捕捞、运输、放养。鱼体受机械损伤,或冻伤,或体表被寄生虫寄生而受损时,病原菌才能乘虚而入,引起发病。
草鱼、青鱼、鲤、鲫、团头鲂等多种淡水鱼均可患此病。在我国各养鱼地区,一年四季都有流行,尤其是在捕捞、运输后,及北方在越冬后,最易暴发流行。但以水温25—30℃时为流行盛期。尤其是在捕捞、运输后。发病往往与鱼体受伤有关,是条件致病菌。
(三)症状
病鱼行动缓慢,反应迟钝,衰弱、离群独游于水面,体表出血发炎,鳞片脱落,尤其是鱼体两侧及腹部最为明显。
头部颜色明显变深;鳍的基部或整个鳍充血,鳍条末端腐烂,常烂去一段,鳍条间的软组织也常被破坏,使鳍条呈扫帚状,称为“蛀鳍”。
肠道无食,肠壁充血发炎,肠腔中充满黏液。
有时鱼的上、下颌及鳃盖也充血发炎,呈块状红斑。
鱼的上下颚及鳃盖部分充血,鳃盖内表面的皮肤常被腐蚀成一个圆形或不规则形的透明小窗,俗称“开天窗”。
在体表病灶处常继发水霉感染。
(四)诊断
根据症状及流行情况进行初步诊断。确诊需分离、鉴定病原菌。
诊断方法:根据外表症状及病理变化即可诊断。本病病原菌不能侵入健康鱼的皮肤,因此病鱼有受伤史,这点对诊断有重要意义。
因放养、捕捞、体表寄生大量寄生虫等原因造成鱼体受伤后,给病原造成可乘之机是发病的基础。同理,冬季由于冻伤,饲养的草、青鱼也容易发生赤皮病。
注意该病与疖疮病相区别,疖疮病的初期体表也充血发炎,鳞片脱落,但局限在小范围内,且红肿部位高出体表。
(五)预防措施
(1)在捕捞、运输、放养等操作过程中,尽量避免鱼体受伤。。
(2)选择优质健壮鱼种,鱼种下塘前用每立方米水体放15-20克高锰酸钾水溶液药浴15-30分钟或用其杀菌药泡浴以及食盐浸泡。
(3)加强饲养管理,保持优良水质,严防鱼体受伤;在北方越冬池应加深水深,以防鱼体冻伤;投喂优质颗粒饲料,增强鱼体抵抗力。
(4)发现鱼体表有寄生虫寄生,要及时将寄生虫杀灭。
(5)在运输、拉网等操作后及时用药消毒。发现鱼体受伤后,应立即全池遍洒1-2次消毒药。如果一旦发病,就要立即治疗。
(六)治疗方法
疾病早期,全池外泼消毒药1-3次,即可治愈,同时须使用杀虫剂和调水剂。疾病严重时,则需同时内服药饲。
1.外用药
(1)全池泼洒消毒杀菌剂。比如:苯扎溴铵,溴氯海因等。或二氧化氯150-200g/亩(严重时用到250g/亩),或聚维酮碘250ml/亩,或底质差的塘用强氯精(1公斤/5亩)+戊二醛(125ml/亩)一起外泼,底质好的塘只需要用戊二醛(125ml/亩)外泼即可。
(2)使用杀虫药剂。比如:敌百虫,硫酸铜等等。
(3)二氯异氰尿酸钠(含有效氯60%) 每立方米水体放0.5-0.6克。
(4)三氯异氰尿酸(含有效氯85%) 每立方米水体放0.4-0.5克。
(5)五倍子。每立方米水体放2-4克。先将五倍子磨碎后用开水浸泡。
(6)乌桕叶。每立方米水体放3.7克干的乌桕叶(新鲜乌桕叶4千克折合1千克干乌桕叶)。先将乌桕叶用20倍重量的2%石灰水浸泡过夜,再煮沸10分钟,进行提效,然后连水带渣全池遍洒。
(7)大黄。大黄对预防和治疗鱼类赤皮病、病毒性出血病、细菌性烂鳃病、肠炎病有显著效果,且用药成本低。
a、每立方米水体放2.5-4.0克。先将大黄用20倍重量的0.3%氨水(可在化工试剂店购买)浸泡提效后,再连水带渣进行全池均匀遍洒。购买氨水不便的,按500克大黄加10公斤碳酸氢铵的比例混合,加水浸泡12小时后全池泼洒,使池水药液浓度为3ppm,对治疗赤皮病、细菌性烂鳃病有效。
b、用大黄、硫酸铜(各0.5ppm)全池泼洒,对草鱼“四病”有较好的预防治疗作用。
c、用大黄、黄柏、黄芩(俗称“三黄”)混合治疗草鱼出血病、赤皮病有疗效。每百公斤吃食鱼用大黄250克、黄柏150克、黄芩100克,研碎后加入1公斤食盐,用水和匀后再拌入面粉粘在嫩叶草上,晾干后喂草鱼,也可以拌在饲料里投喂吃食性鱼类,连续喂5-7天。
d、以出血病为主,烂鳃、肠炎、赤皮病并发的,每万尾鱼用研碎的大黄、捣烂的鲜大蒜、食盐各500克,拌入适量精饲料做成药饵喂鱼,每天1次,连续喂3-5天。
(8)市售用于赤皮病的专用鱼药和调水剂。
2.内服药
(1)每千克饲料中加复方新诺明2-3克搅拌均匀后,制成水中稳定性好的颗粒药饲投喂,连喂3-5天,每天上、下午各投喂1次。
(2)每千克饲料中加鱼用肠炎灵3-4克拌饲,制成水中稳定性好的颗粒药饲投喂,连喂3-6天,每天投喂2次。
(3)当繁殖用亲鱼患赤皮病严重时,已停止摄食,应进行肌肉注射硫酸链霉素,每千克鱼每次注射20毫克一般注射1次即可治愈;如在3天内尚未治愈,可以再注射1次。
(4)每千克饲料中加氟苯尼考2~3克,拌匀后制成水中稳定性好的颗粒药饲投喂,连喂4~6天,第一天用药量加倍。每天投喂1-2次。
(5)市售用于赤皮病内服治疗的专用鱼药。
水产实践人士,共谋渔业繁荣!更多精彩内容敬请关注@渔人刘文俊。如有不同见解或者内容补充请留言或评论分享!
匿名网友
2021-12-16 21:13:25可能是鱼鳞病!
主要是因为水温低 造成的细菌感染 最有效的办法是 按水的比例下二氧化氯消毒 然后将病鱼捞出 放在 湿润的纳米毛巾上 把发病的鱼鳞拔掉 在患处涂抹高浓度的高锰酸钾 最后涂抹碘伏 整个过程要轻而且快
希望是这样病,看着像
匿名网友
2021-12-16 21:13:25【病原体】病毒。诱因是用低于原箱水温的水,直接冲到了鱼体受凉而引起的。
【症状】鱼的鳞片都竖起来,是因为皮下有水肿而引起。严重时鳞片脱落而死。发病率不高,死亡率高。
【治疗】无特效药。但可用1A3~2A3的海水养浴数日,可恢复健康。也可用抗生素、食盐及呋喃林干粉消炎,有一定疗效。患处涂抹皮炎平有较好效果。 7、水霉病:又称白毛病,是霉菌性传染病;水霉菌从鱼体的伤口侵入,开始寄生于表皮,逐渐深入肌肉,吸取鱼体营养,大量繁殖,向外生出灰白或青白色菌丝(肉眼可见棉丝状)。寄生部位伤口发炎充血、坏死、溃烂;病鱼常利用缸壁、石砾或水草摩擦患处,最后衰竭死亡。本病一年四季都可发生,早春晚秋最易流行。碰伤、冻伤的幼鱼易患;未受精和胚胎活力差的鱼卵也易寄生。
匿名网友
2021-12-16 21:13:25竖鳞病,病鱼早期鱼体发黑,离群独游,游动缓慢,对外界刺激失去反应,浮于水面。体表粗糙,鱼体前部的鳞片竖立,向外张开象松球,严重时全身鳞片竖立,鳞囊内积有含血的渗出液。病鱼常伴有鳍基、皮肤轻微充血,眼球突出, 治疗:第一天:“旺碘”3亩.米水体全池泼洒进行水体消毒,第三天:菌毒双杀+暴血停合剂3亩.米水体全池泼洒,再次对水体消毒,第六天:菌毒双杀+暴血停合剂3亩.米水体全池泼洒,再进行一次巩固治疗
匿名网友
2021-12-16 21:13:25水质有问题了,水太肥,可以尝试一下漂白粉消毒,但是要注意漂白粉的用量,量大鱼会受不了的
匿名网友
2021-12-16 21:13:25起`蚤了
匿名网友
2021-12-16 21:13:25根据我养鱼的经验,是细菌性出血病。应该在天气晴好的上午用精制敌百虫杀虫一次,注意按标准用量,隔天用苯扎溴铵和戊二醛消毒治疗,隔天再用苯扎溴铵和戊二醛一次。病情稳定下来后配合改底调水。
宠来也
2021-12-16 21:13:25图片拍的不够详细,仅从图片观察,粗略可得以下结论:
图二鳃盖呈透明,此为烂鳃症状。
图一和图三应是虫造成!具体无法判断。
开以下药单仅供参考:
弗本尼考拌料内服三日
第一天下杀锚头鳋的药
第二天下杀车轮虫指环虫的药套碘制剂
第三天消次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