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3/A, Miranda City Likaoli Prikano, Dope
+0989 7876 9865 9
+(090) 8765 86543 85
info@example.com
example.mail@hum.com
黑木耳螨虫危害特点?有什么防治技巧?
螨虫特点
菌螨俗称“菌虱”,属节肢动物门,蛛形纲,蜱螨目,是食用菌制种栽培中危害大的菌害,而且对人员亦有危害。其危害情况分三个方面:一是菌螨直接取食菌丝,造成接种后不发菌或发菌后出现“退菌”现象,导致培养料变黑腐烂。二是污染子实体,当出耳阶段即子实体生长阶段发生螨害时,大量的菌螨爬上子实体,取食菌褶中的担孢子,并躲藏栖息于菌褶中,不但影响鲜耳品质,而且危害人体健康。若吃下一定量的菌螨以后,即可引起腹泻等肠道疾患。三是直接危害工作人员,菌螨爬到人体身上与皮肤接触后,将引起皮肤搔痒等症状。
二、螨害种类
危害菇类的螨类较多,主要有蒲螨和粉螨。其形态特征及发生规律为:①蒲螨:雌虫身体呈椭圆形,两端略长,黄白色或淡褐色,扁平,长0.2毫米左右,头部较圆,具有可以活动的针状螯肢。雄螨体较短,近似菱形,第4对足末端向内弯曲,附节末端有一粗爪。蒲螨行动较缓慢,喜群体生活。蒲螨主食菇类菌丝,制种、发菌、出菇期都可受其危害。大量发生后,犹如撒上一层土黄色药粉,几天内就能毁灭料瓶、料袋或料床上的全部菌丝。②粉螨:体形比蒲螨大,圆形,白色,单个行动,吞食菌丝。大量发生时,可使培养料菌丝衰退,但不造成毁灭性危害。
三、防治方法
1.药剂拌料配料时,每100公斤干培养料中添加克霉灵80-150克予以拌和,可起到防治和将菌螨拒之生产门外的良好效果。
2.把好菌种关,接种前严格把握好菌种质量,挑选不带害螨的菌种接种,使菌种纯洁纯净。
3.注意环境卫生,菇房培养室和出菇场地要远离禽舍和粮食、饲料仓库。
4.清除污染源,对于污染或为害严重的培养料要及时处理并清除,同时对污染的环境进行清洁和消毒。
5.烟叶诱杀法,将新鲜烟叶平铺在菌螨为害的培养料面上,待烟叶上菌螨聚集较多时,轻轻将烟叶取下,用火烧掉。
6.猪骨诱杀法,将新鲜猪骨头间隔10-20厘米排放在菌螨为害的床面上,待诱集到一部分菌螨时,将猪骨轻轻拿离,用沸水烫死。如此反复直到杀完为止。
7.糖醋纱布诱杀法,取沸水1000毫升、醋1000毫升、蔗糖100克,混匀,搅拌溶解后,滴入2滴敌敌畏拌匀即为糖醋液。把纱布放入配制好的糖醋液中浸泡湿透,再把浸泡湿透的糖醋纱布铺放在菌螨为害的培养料上或菇床上,诱集菌螨到纱布上后,取下纱布用沸水将菌螨烫死。
8.油香饼粉诱杀法,取适量菜籽饼研成饼粉,入热锅内,用微火炒至饼粉散发出浓郁的油香味时出锅。在菌螨为害的培养料面上或床面上盖上湿布,湿布上面再铺放纱布,将油香饼粉撒放于纱布上,待菌螨聚集纱布后,取下纱布用沸水烫死。连续诱杀几次,即可达到彻底根治的目的。
9.喷药杀螨法,用0.6%海正灭虫灵3000倍液或克螨特500倍液喷雾杀螨。用洗衣粉400倍液连续喷雾2—3次,也有很好的杀螨效果。
特点有以下几个:1、菌丝发黄并渐渐的消退,从而引发退菌;2、大量产生成堆时呈淡黄褐色;3、严重时菌丝全被吃光,菌户损惨重。
防冶方法:1、选用无螨虫的菌种是关键;2、栽培过程灭菌要彻底。如把栽培袋内冷空气彻底排干净;3、号灭菌温度和时间达到要求;4、栽培环境清洁及时清除废料。 用磷化铝(以二到三立方米空间放药一片为宜)进行熏蒸。熏蒸时人需立即离开,隔两天后门窗通气后才能进入。5、菌袋搬运和摆放过程中,轻拿轻放,改进周转箱,避免造成菌袋破损。6、发菌过程中应科学调控环境指标。菌种萌发、菌丝旺盛生长和菌丝生长后期应执行阶段性变温控制,前期24度至25度、中后期19度至20度,避光。遇环境高温必须强化通风;环境过于干燥需向地面喷水保湿,相对湿度一般不低于50%。7、发菌期间。到袋两次,定期检查菌丝生长情况,受杂菌感染菌带及时处理,避免交叉感染。8、发现带螨菌袋应立即清除,带离耳房二房焚烧掉。
黑木耳虫害各类很多,危害食用菌的不只是螨类,线虫类,还有菇蚊类,菇蝇类,菇蛾类,甲壳虫类,跳虫,蛞蝓,蜗牛,白蚁,鼠妇,马陆,金龟子,蓟马,蠼螋,茯苓喙扁蝽,灵芝造桥虫,地老虎,猪苓钻心虫……下面讲一下关于黑木耳螨虫综合防治办法,首先我们要学会判断黑木耳菌棒是否遭遇螨虫危害,目前主要辨别方法就是根据“红水”来判断,简单易学,但是,红水不是判断是否遭遇螨虫危害的唯一标准,有红水不代表一定有螨虫,没有红水未必没有螨虫。
螨虫危害的黑木耳菌包症状照片大家可以做为对照参考。
一、形态特征
螨类体形小,要用放大镜才能看清楚。体呈圆形或卵圆形,体长约0.2-0.7毫米,体色多样。体躯分领体和躯体两部分,有足,有肛门和生殖孔。
二、生活习性
卢西螨取食菌丝和子实体,在木耳栽培整个 阶段均可为害,无论是母种,原种还是栽培袋,耳 片均可见害.为害主要特点是:在菌袋内或耳片 处,肉跟可见大量晶莹剔透的白色颗粒,球形,大小不一,形似鱼仔,尿素.而这些颗粒是交配后的 雌螨后半体膨大而成的球形体,卵就在其内发育为 成螨.当卢西螨为害菌丝时,造成退菌,培养基发 黄发粘,松散,最后成褐色的菌渣,没有养分也没有菌丝,整个菌袋报废.出耳期间,卢西螨聚集在 耳背基部的皱褶里,耳片被取食后变薄发黄,生长 缓慢,最后萎焉死去.
木耳卢西螨在毛木耳,黑木耳,金针菇的菌丝和子实体上都能膨腹和繁殖,而 在茶树菇,蛹虫草,秀珍菇的菌丝体及子实体上也 有取食迹象,但未见膨腹体.
三、发生规律
卢西螨在20-35℃下能生长繁殖,以25-30℃为适宜.在20-25℃30-35℃下,一代历期分别 为2l-33天,lO-l5天,7-l0天,6-9天.该螨营卵胎生,每只雌螨产卵量为80-160粒,卵在雌 螨的膨腹体内孵化成成螨后,成螨可在内交配之后 从膨腹体内钻出,取食菌丝或直接形成膨腹体繁殖 下一代.因此,一般我们看到的都是聚集在一起数量很多的白色颗粒.雌螨喜高湿环境,但其在干燥 的环境中也可以存活1个多月,这是因为雌螨的膨 腹体内有丰富的养料可以提供成螨生活一段时间, 并且在于燥失水时膨腹体的体壁会变厚,能防止水分散失,使膨腹体内的子代滞留于母体中以渡过不 良环境.残存于废料上的膨腹体会随着昆虫,风雨和人的传播进人其他耳房,造成黑木耳产区大规模发生为害.螨类采食木耳菌丝,使菌丝发生萎缩,变色,甚至消失,严重时培养料中菌丝被全部吃光,造成栽培失败。而且还传播木霉、黑孢霉、镰刀菌等,菌种感染后,使菌丝稀少,退化,常给制种和栽培带来很大损失。
四、防治措施
(1)拌料时每1000斤干料用1袋(500克)黑木耳拌料专用防虫灵,对黑木耳菌丝生长期间的螨虫危害,黑木耳耳片生长期间的线虫危害都有防效。标本兼治效果好,用过的朋友都相互推荐!
(2)畦床场地要选择远离仓库、饲料间,禽舍等地方,杜绝虫源侵入;
(3)菌丝培养期间可用哒螨灵烟雾剂每7天薰一次,预防螨虫传播;黑木耳种植户也非常认可的杀螨烟雾剂
(4)菌袋有螨类发生侵害时,发现后,摆袋前可用海绵蘸少许50%的敌敌畏,塞入袋内进行熏杀,螨类危害严重的菌捧要及时予以废弃,以免螨虫繁殖增多。
(5)其它杀螨剂:阿维菌素(风雷激1 200倍液),具有强烈的杀卵力和杀成螨力;2. 5%华光霉素可湿性粉剂(400~1 200倍液),具有杀螨、杀真菌作用; 28. 3%尼克螨乳油(1 500~2 000倍液),具有强烈的杀卵力和杀成螨力,对害螨击倒迅速,残效期长;三氯杀螨醇(800~1 200倍液),具有强烈的杀卵力和杀成螨力(已禁用)。
喷药前可将培植室关灯黑暗1-2 小时 ,利用螨虫的避光性以刺激螨虫的活动。另外,如果螨虫发生面积较大,要注意喷药同一时间进行,以利于彻底杀死螨虫
害虫和杂菌一样,也是以防为主,治为辅,能物理防治的就不用生物防止治,能生物防治的就不用化学防治。大家不要谈药色变,合理使用杀虫剂,正确使用用除草剂,利用生物防治、物理防治、化学防治相结合的方法防治食用菌生产过程中的病虫害是必要的。感谢好朋友们声援与支持!有更好的办法,欢迎大家探讨。
木耳是栽种比较广泛的一种菌类,管理不得当就容易长螨虫。 一,螨虫就是喜欢吃这类的食用菌,特别是原基部分,啃食最严重,在木耳实体里面可以看到长筒形的膨腹体,这就是螨虫。它可以通过面塞进入菌种的瓶子里,然后带一些杂菌,感染菌种,自然就减产了 二,防治方法 1 做好菌种的生产场所的卫生,把没用的瓶子处理好。2在制作菌种的时候,要将棉塞塞紧,防止害螨爬入 3引种时必须严格,做好定时检查
浩哥浅谈:与你共同分享,希望能帮助你。
从以下几个方面介绍下:
在黑木耳生产过程中由于环境和操作流程的原因会发生杂菌感染和虫害的侵染,由于黑木耳菌丝生长慢,菌丝细弱的特性常常会给菇农的生产造成非常大的损失,甚至会全军覆没。本文将介绍一下黑木耳生产中一种非常棘手的虫害—螨虫。
一:危害黑木耳螨虫的介绍
危害黑木耳菌丝的螨虫主要是粉螨和蒲螨两种,粉螨个体较大,成淡白色,一般情况下单独行动,发生数量多时会在菌袋表面和培养架上产生锯末色或浅白色的粉末。蒲螨个体比较小呈黄色或褐色,喜欢成群的活动,危害严重时会在菌袋表面和培养架上留下淡黄色粉末,严重时棉塞口也会出现粉末。
二:螨虫对黑木耳的危害性
螨虫在黑木耳生产中的危害及其严重,可以说是毁灭性的,有很多菌包厂和菇农因为螨虫造成了很大的经济损失,有的甚至全军覆没,其危害性主要体现在一下几个方面
(1) 取食黑木耳菌丝造成退菌或菌种不萌发,螨虫主要是以微生物的菌丝作为食物,螨虫侵入菌袋内部后会吸食黑木耳菌丝内部的汁液造成黑木耳菌丝的死亡,当螨虫达到一定数量的时候会在很短的时间内(3—7天)把菌袋内部的菌丝吃尽,只是菌袋报废。如果在接种环节或菌种本身携带螨虫会造成菌种不萌发然后绿霉感染的情况。
(2) 传染速度快造成整个培养室或整场菌袋报废,因螨虫个体比较小和活动迅速的特点,在有少许螨虫感染的养菌室得不到及时有效控制的情况下会随着空气的流动和人员的走动迅速的传播,在几天到十几天的时间会迅速的扩散到整个厂区,然后会顺着棉塞口爬入菌袋内部吸食菌丝。
(3) 传播霉菌和细菌造成菌袋感染,因螨虫具有活动性的特点在活动的过程中会把一部分细菌和霉菌带到菌袋内部,在黑木耳菌丝死亡后可以使菌袋迅速的变绿,造成整个菌袋变绿变软而报废。
(4) 取食耳芽和耳根的菌丝,造成烂耳严重的影响木耳的产量。在黑木耳的出耳期间,螨虫会继续为害,取食黑木耳的耳芽,和耳根部分的菌丝,造成黑木耳的烂耳,严重的还会继续吸食菌袋内部菌丝的营养造成菌丝死亡,菌袋变绿。06年我们曾经在3万代发生螨虫的菌袋上做过测产,平均每袋仅产木耳三钱左右。
三:螨虫感染的判别方法
黑木耳菌袋发生疑似螨虫感染后要快速的做出判断,以便于下一步的灭杀和控制。所以能准确的掌握螨虫感染的特征和判断方法特别重要,一下我就介绍下螨虫感染的菌袋特征和判断的方法
特征一:菌袋迅速退菌,而且退菌后会发生绿霉感染,并且绿霉的颜色比较弱,霉味也不是特别明显,并且菌袋变软。发生这一情况的菌袋大多集中在同一部位。将菌袋刨开后会看见明显的菌丝生长然后死亡的痕迹。
特征二:长满菌丝的菌袋在棉塞口或菌袋尾部有红水出现,红水成水泡状,靠近红水部位的菌丝明显变弱或退菌,剖开菌袋后会在接种的菌种周边也发现红水,并且有红色的菌皮发生。菌袋内部黑木耳菌的特有香味变弱,还会有淡淡的腥臭味。
特征三:菌袋表面或培养架的隔板上面发现有黄色或淡白色的粉末,这种粉末多集中在菌袋和菌袋之间的地方,通风良好或有阳光照射的部分一般没有,用50倍的放大镜可以发现有红色或白色类似蜘蛛的小虫在爬动。有时在菌袋棉塞口的部位也会发现类似的粉末。一般是粘在棉塞露出的棉花丝上面。
特征四:已经开口下地的木耳菌袋出芽迟缓,菌袋逐渐变软,耳芽不明原因的腐烂。然后菌袋逐渐从地面开始向上变绿,菌袋散发出恶臭味,直至整个菌袋报废。
发现以上几个条件的一种或几种我们就可以判断是螨虫感染,就要立即采取有力的措施,迅速的杀灭或控制住螨虫的蔓延发展。
四:螨虫的防治
在黑木耳的生产中螨虫的危害要远远大于杂菌,所以一定要充分重视螨虫的预防和治疗工作。螨虫的防治的重点在于防,如果预防不到位一旦发生很难完全杀灭。下面就介绍下螨虫的防治方法。
一:黑木耳的养菌和出耳场所要远离畜禽养殖场,和畜禽的粪便堆积场所。因为自然界的螨虫多数栖息于畜禽的粪便中。
二:生产中所需要的麦麸或稻糠等精料尽量当年用尽,不要在厂区储存时间过长,精料要远离培养室和接种室储藏。防治螨虫在精料种滋生。
三:培养室接种室要定期喷洒灭螨药物,使用之前要彻底灭螨。尤其是老厂区更要重视。
四:尽量自己制作二级菌种,坚决不从螨虫高发区引进菌种。
五:黑木耳出耳场地在使用之前要彻底喷洒或施用灭螨药物。
五:养菌期间要经常观察菌丝生长情况,发现螨虫危害要及时采取措施隔离杀灭。
五:常用杀螨药物以及使用方法
(1) 噻螨酮:噻螨酮具有较强的杀灭成螨,幼螨,和螨卵的作用,具有触杀的作用,没有熏蒸的效果,一般情况下用5%含量的200倍液喷施作为厂区环境养菌室养菌架的预防杀螨来使用有较好的效果。
(2) 阿维菌素:阿维菌素是神经性杀虫剂对螨的成虫,幼虫都有杀灭作用,而且残留低,可以200倍液喷施作为养菌室和接种室的预防杀虫剂使用,也可以作为出耳期螨虫预防来使用。还可以用来拌料防螨。
哒螨灵:哒螨灵为广谱、触杀性杀螨剂,可用于防治多种害螨。对螨的整个生 长期即卵、幼螨、若螨和成螨都有很好的效果,对移动期的成螨同样有明显 的速杀作用。该药不受温度变化的影响,无论早春或秋季使用,均可达到满 意效果。可以用500倍液来作为作为厂区环境养菌室养菌架的预防杀螨来使用有较好的效果。也可以用来处理出耳场地。
三唑锡:三唑锡又名1-(三环己基甲锡烷基)-1-氢-1,2,4-三氮杂茂 ,无色粉末。 不溶于水,可溶于二氯甲烷、异丙醇中。属触杀性杀螨剂,可杀灭幼螨、若螨、成螨和夏卵等螨虫。200倍液喷施作为厂区环境养菌室养菌架的预防杀螨来使用有较好的效果。
蚜虱螨:蚜虱螨是以异丙威、哒螨灵加适宜的助剂复配而成的农用杀虫、杀菌剂。内有独特发烟助剂,军工技术、发烟量大、提高棚温、省时省工,无硫、无药害、适用于养菌室养菌期间的螨虫预防。
磷化铝:磷化铝是用赤磷和铝粉烧制而成。因杀虫效率高、经济方便而应用广泛。用作养菌室发生螨虫后的急救处理,一般情况下用熏蒸含量为56.0%~58.5%磷化铝,每立方米用1~2片熏蒸。磷化铝毒性主要为遇水、酸时则迅速分解,放出吸收很快、毒性剧烈的磷化氢气体。
辛硫磷:辛硫磷杀虫谱广,击倒力强,以触杀和胃毒作用为主,无内吸作用,对螨虫很有效。该药施入土中,残留期很长,适合于防治出耳场地和环境螨虫。 剂型 50%,45%辛硫磷乳油,5%颗粒剂。
六:杀螨药物使用注意事项
(1) 多种药物交替使用,以避免螨虫产生抗药性。
(2) 喷施和熏蒸交替使用,避免留下杀虫死角。
(3) 分次间隔杀灭,避免留下螨卵隐患。
5人回答
宠来也
2021-12-16 22:09:39螨虫特点
菌螨俗称“菌虱”,属节肢动物门,蛛形纲,蜱螨目,是食用菌制种栽培中危害大的菌害,而且对人员亦有危害。其危害情况分三个方面:一是菌螨直接取食菌丝,造成接种后不发菌或发菌后出现“退菌”现象,导致培养料变黑腐烂。二是污染子实体,当出耳阶段即子实体生长阶段发生螨害时,大量的菌螨爬上子实体,取食菌褶中的担孢子,并躲藏栖息于菌褶中,不但影响鲜耳品质,而且危害人体健康。若吃下一定量的菌螨以后,即可引起腹泻等肠道疾患。三是直接危害工作人员,菌螨爬到人体身上与皮肤接触后,将引起皮肤搔痒等症状。
二、螨害种类
危害菇类的螨类较多,主要有蒲螨和粉螨。其形态特征及发生规律为:①蒲螨:雌虫身体呈椭圆形,两端略长,黄白色或淡褐色,扁平,长0.2毫米左右,头部较圆,具有可以活动的针状螯肢。雄螨体较短,近似菱形,第4对足末端向内弯曲,附节末端有一粗爪。蒲螨行动较缓慢,喜群体生活。蒲螨主食菇类菌丝,制种、发菌、出菇期都可受其危害。大量发生后,犹如撒上一层土黄色药粉,几天内就能毁灭料瓶、料袋或料床上的全部菌丝。②粉螨:体形比蒲螨大,圆形,白色,单个行动,吞食菌丝。大量发生时,可使培养料菌丝衰退,但不造成毁灭性危害。
三、防治方法
1.药剂拌料配料时,每100公斤干培养料中添加克霉灵80-150克予以拌和,可起到防治和将菌螨拒之生产门外的良好效果。
2.把好菌种关,接种前严格把握好菌种质量,挑选不带害螨的菌种接种,使菌种纯洁纯净。
3.注意环境卫生,菇房培养室和出菇场地要远离禽舍和粮食、饲料仓库。
4.清除污染源,对于污染或为害严重的培养料要及时处理并清除,同时对污染的环境进行清洁和消毒。
5.烟叶诱杀法,将新鲜烟叶平铺在菌螨为害的培养料面上,待烟叶上菌螨聚集较多时,轻轻将烟叶取下,用火烧掉。
6.猪骨诱杀法,将新鲜猪骨头间隔10-20厘米排放在菌螨为害的床面上,待诱集到一部分菌螨时,将猪骨轻轻拿离,用沸水烫死。如此反复直到杀完为止。
7.糖醋纱布诱杀法,取沸水1000毫升、醋1000毫升、蔗糖100克,混匀,搅拌溶解后,滴入2滴敌敌畏拌匀即为糖醋液。把纱布放入配制好的糖醋液中浸泡湿透,再把浸泡湿透的糖醋纱布铺放在菌螨为害的培养料上或菇床上,诱集菌螨到纱布上后,取下纱布用沸水将菌螨烫死。
8.油香饼粉诱杀法,取适量菜籽饼研成饼粉,入热锅内,用微火炒至饼粉散发出浓郁的油香味时出锅。在菌螨为害的培养料面上或床面上盖上湿布,湿布上面再铺放纱布,将油香饼粉撒放于纱布上,待菌螨聚集纱布后,取下纱布用沸水烫死。连续诱杀几次,即可达到彻底根治的目的。
9.喷药杀螨法,用0.6%海正灭虫灵3000倍液或克螨特500倍液喷雾杀螨。用洗衣粉400倍液连续喷雾2—3次,也有很好的杀螨效果。
匿名网友
2021-12-16 22:09:39特点有以下几个:1、菌丝发黄并渐渐的消退,从而引发退菌;2、大量产生成堆时呈淡黄褐色;3、严重时菌丝全被吃光,菌户损惨重。
防冶方法:1、选用无螨虫的菌种是关键;2、栽培过程灭菌要彻底。如把栽培袋内冷空气彻底排干净;3、号灭菌温度和时间达到要求;4、栽培环境清洁及时清除废料。 用磷化铝(以二到三立方米空间放药一片为宜)进行熏蒸。熏蒸时人需立即离开,隔两天后门窗通气后才能进入。5、菌袋搬运和摆放过程中,轻拿轻放,改进周转箱,避免造成菌袋破损。6、发菌过程中应科学调控环境指标。菌种萌发、菌丝旺盛生长和菌丝生长后期应执行阶段性变温控制,前期24度至25度、中后期19度至20度,避光。遇环境高温必须强化通风;环境过于干燥需向地面喷水保湿,相对湿度一般不低于50%。7、发菌期间。到袋两次,定期检查菌丝生长情况,受杂菌感染菌带及时处理,避免交叉感染。8、发现带螨菌袋应立即清除,带离耳房二房焚烧掉。
宠来也
2021-12-16 22:09:39黑木耳虫害各类很多,危害食用菌的不只是螨类,线虫类,还有菇蚊类,菇蝇类,菇蛾类,甲壳虫类,跳虫,蛞蝓,蜗牛,白蚁,鼠妇,马陆,金龟子,蓟马,蠼螋,茯苓喙扁蝽,灵芝造桥虫,地老虎,猪苓钻心虫……下面讲一下关于黑木耳螨虫综合防治办法,首先我们要学会判断黑木耳菌棒是否遭遇螨虫危害,目前主要辨别方法就是根据“红水”来判断,简单易学,但是,红水不是判断是否遭遇螨虫危害的唯一标准,有红水不代表一定有螨虫,没有红水未必没有螨虫。
螨虫危害的黑木耳菌包症状照片大家可以做为对照参考。
一、形态特征
螨类体形小,要用放大镜才能看清楚。体呈圆形或卵圆形,体长约0.2-0.7毫米,体色多样。体躯分领体和躯体两部分,有足,有肛门和生殖孔。
二、生活习性
卢西螨取食菌丝和子实体,在木耳栽培整个 阶段均可为害,无论是母种,原种还是栽培袋,耳 片均可见害.为害主要特点是:在菌袋内或耳片 处,肉跟可见大量晶莹剔透的白色颗粒,球形,大小不一,形似鱼仔,尿素.而这些颗粒是交配后的 雌螨后半体膨大而成的球形体,卵就在其内发育为 成螨.当卢西螨为害菌丝时,造成退菌,培养基发 黄发粘,松散,最后成褐色的菌渣,没有养分也没有菌丝,整个菌袋报废.出耳期间,卢西螨聚集在 耳背基部的皱褶里,耳片被取食后变薄发黄,生长 缓慢,最后萎焉死去.
木耳卢西螨在毛木耳,黑木耳,金针菇的菌丝和子实体上都能膨腹和繁殖,而 在茶树菇,蛹虫草,秀珍菇的菌丝体及子实体上也 有取食迹象,但未见膨腹体.
三、发生规律
卢西螨在20-35℃下能生长繁殖,以25-30℃为适宜.在20-25℃30-35℃下,一代历期分别 为2l-33天,lO-l5天,7-l0天,6-9天.该螨营卵胎生,每只雌螨产卵量为80-160粒,卵在雌 螨的膨腹体内孵化成成螨后,成螨可在内交配之后 从膨腹体内钻出,取食菌丝或直接形成膨腹体繁殖 下一代.因此,一般我们看到的都是聚集在一起数量很多的白色颗粒.雌螨喜高湿环境,但其在干燥 的环境中也可以存活1个多月,这是因为雌螨的膨 腹体内有丰富的养料可以提供成螨生活一段时间, 并且在于燥失水时膨腹体的体壁会变厚,能防止水分散失,使膨腹体内的子代滞留于母体中以渡过不 良环境.残存于废料上的膨腹体会随着昆虫,风雨和人的传播进人其他耳房,造成黑木耳产区大规模发生为害.螨类采食木耳菌丝,使菌丝发生萎缩,变色,甚至消失,严重时培养料中菌丝被全部吃光,造成栽培失败。而且还传播木霉、黑孢霉、镰刀菌等,菌种感染后,使菌丝稀少,退化,常给制种和栽培带来很大损失。
四、防治措施
(1)拌料时每1000斤干料用1袋(500克)黑木耳拌料专用防虫灵,对黑木耳菌丝生长期间的螨虫危害,黑木耳耳片生长期间的线虫危害都有防效。标本兼治效果好,用过的朋友都相互推荐!
(2)畦床场地要选择远离仓库、饲料间,禽舍等地方,杜绝虫源侵入;
(3)菌丝培养期间可用哒螨灵烟雾剂每7天薰一次,预防螨虫传播;黑木耳种植户也非常认可的杀螨烟雾剂
(4)菌袋有螨类发生侵害时,发现后,摆袋前可用海绵蘸少许50%的敌敌畏,塞入袋内进行熏杀,螨类危害严重的菌捧要及时予以废弃,以免螨虫繁殖增多。
(5)其它杀螨剂:阿维菌素(风雷激1 200倍液),具有强烈的杀卵力和杀成螨力;2. 5%华光霉素可湿性粉剂(400~1 200倍液),具有杀螨、杀真菌作用; 28. 3%尼克螨乳油(1 500~2 000倍液),具有强烈的杀卵力和杀成螨力,对害螨击倒迅速,残效期长;三氯杀螨醇(800~1 200倍液),具有强烈的杀卵力和杀成螨力(已禁用)。
喷药前可将培植室关灯黑暗1-2 小时 ,利用螨虫的避光性以刺激螨虫的活动。另外,如果螨虫发生面积较大,要注意喷药同一时间进行,以利于彻底杀死螨虫
害虫和杂菌一样,也是以防为主,治为辅,能物理防治的就不用生物防止治,能生物防治的就不用化学防治。大家不要谈药色变,合理使用杀虫剂,正确使用用除草剂,利用生物防治、物理防治、化学防治相结合的方法防治食用菌生产过程中的病虫害是必要的。感谢好朋友们声援与支持!有更好的办法,欢迎大家探讨。
宠来也
2021-12-16 22:09:39木耳是栽种比较广泛的一种菌类,管理不得当就容易长螨虫。 一,螨虫就是喜欢吃这类的食用菌,特别是原基部分,啃食最严重,在木耳实体里面可以看到长筒形的膨腹体,这就是螨虫。它可以通过面塞进入菌种的瓶子里,然后带一些杂菌,感染菌种,自然就减产了 二,防治方法 1 做好菌种的生产场所的卫生,把没用的瓶子处理好。2在制作菌种的时候,要将棉塞塞紧,防止害螨爬入 3引种时必须严格,做好定时检查
宠来也
2021-12-16 22:09:39浩哥浅谈:与你共同分享,希望能帮助你。
从以下几个方面介绍下:
在黑木耳生产过程中由于环境和操作流程的原因会发生杂菌感染和虫害的侵染,由于黑木耳菌丝生长慢,菌丝细弱的特性常常会给菇农的生产造成非常大的损失,甚至会全军覆没。本文将介绍一下黑木耳生产中一种非常棘手的虫害—螨虫。
一:危害黑木耳螨虫的介绍
危害黑木耳菌丝的螨虫主要是粉螨和蒲螨两种,粉螨个体较大,成淡白色,一般情况下单独行动,发生数量多时会在菌袋表面和培养架上产生锯末色或浅白色的粉末。蒲螨个体比较小呈黄色或褐色,喜欢成群的活动,危害严重时会在菌袋表面和培养架上留下淡黄色粉末,严重时棉塞口也会出现粉末。
二:螨虫对黑木耳的危害性
螨虫在黑木耳生产中的危害及其严重,可以说是毁灭性的,有很多菌包厂和菇农因为螨虫造成了很大的经济损失,有的甚至全军覆没,其危害性主要体现在一下几个方面
(1) 取食黑木耳菌丝造成退菌或菌种不萌发,螨虫主要是以微生物的菌丝作为食物,螨虫侵入菌袋内部后会吸食黑木耳菌丝内部的汁液造成黑木耳菌丝的死亡,当螨虫达到一定数量的时候会在很短的时间内(3—7天)把菌袋内部的菌丝吃尽,只是菌袋报废。如果在接种环节或菌种本身携带螨虫会造成菌种不萌发然后绿霉感染的情况。
(2) 传染速度快造成整个培养室或整场菌袋报废,因螨虫个体比较小和活动迅速的特点,在有少许螨虫感染的养菌室得不到及时有效控制的情况下会随着空气的流动和人员的走动迅速的传播,在几天到十几天的时间会迅速的扩散到整个厂区,然后会顺着棉塞口爬入菌袋内部吸食菌丝。
(3) 传播霉菌和细菌造成菌袋感染,因螨虫具有活动性的特点在活动的过程中会把一部分细菌和霉菌带到菌袋内部,在黑木耳菌丝死亡后可以使菌袋迅速的变绿,造成整个菌袋变绿变软而报废。
(4) 取食耳芽和耳根的菌丝,造成烂耳严重的影响木耳的产量。在黑木耳的出耳期间,螨虫会继续为害,取食黑木耳的耳芽,和耳根部分的菌丝,造成黑木耳的烂耳,严重的还会继续吸食菌袋内部菌丝的营养造成菌丝死亡,菌袋变绿。06年我们曾经在3万代发生螨虫的菌袋上做过测产,平均每袋仅产木耳三钱左右。
三:螨虫感染的判别方法
黑木耳菌袋发生疑似螨虫感染后要快速的做出判断,以便于下一步的灭杀和控制。所以能准确的掌握螨虫感染的特征和判断方法特别重要,一下我就介绍下螨虫感染的菌袋特征和判断的方法
特征一:菌袋迅速退菌,而且退菌后会发生绿霉感染,并且绿霉的颜色比较弱,霉味也不是特别明显,并且菌袋变软。发生这一情况的菌袋大多集中在同一部位。将菌袋刨开后会看见明显的菌丝生长然后死亡的痕迹。
特征二:长满菌丝的菌袋在棉塞口或菌袋尾部有红水出现,红水成水泡状,靠近红水部位的菌丝明显变弱或退菌,剖开菌袋后会在接种的菌种周边也发现红水,并且有红色的菌皮发生。菌袋内部黑木耳菌的特有香味变弱,还会有淡淡的腥臭味。
特征三:菌袋表面或培养架的隔板上面发现有黄色或淡白色的粉末,这种粉末多集中在菌袋和菌袋之间的地方,通风良好或有阳光照射的部分一般没有,用50倍的放大镜可以发现有红色或白色类似蜘蛛的小虫在爬动。有时在菌袋棉塞口的部位也会发现类似的粉末。一般是粘在棉塞露出的棉花丝上面。
特征四:已经开口下地的木耳菌袋出芽迟缓,菌袋逐渐变软,耳芽不明原因的腐烂。然后菌袋逐渐从地面开始向上变绿,菌袋散发出恶臭味,直至整个菌袋报废。
发现以上几个条件的一种或几种我们就可以判断是螨虫感染,就要立即采取有力的措施,迅速的杀灭或控制住螨虫的蔓延发展。
四:螨虫的防治
在黑木耳的生产中螨虫的危害要远远大于杂菌,所以一定要充分重视螨虫的预防和治疗工作。螨虫的防治的重点在于防,如果预防不到位一旦发生很难完全杀灭。下面就介绍下螨虫的防治方法。
一:黑木耳的养菌和出耳场所要远离畜禽养殖场,和畜禽的粪便堆积场所。因为自然界的螨虫多数栖息于畜禽的粪便中。
二:生产中所需要的麦麸或稻糠等精料尽量当年用尽,不要在厂区储存时间过长,精料要远离培养室和接种室储藏。防治螨虫在精料种滋生。
三:培养室接种室要定期喷洒灭螨药物,使用之前要彻底灭螨。尤其是老厂区更要重视。
四:尽量自己制作二级菌种,坚决不从螨虫高发区引进菌种。
五:黑木耳出耳场地在使用之前要彻底喷洒或施用灭螨药物。
五:养菌期间要经常观察菌丝生长情况,发现螨虫危害要及时采取措施隔离杀灭。
五:常用杀螨药物以及使用方法
(1) 噻螨酮:噻螨酮具有较强的杀灭成螨,幼螨,和螨卵的作用,具有触杀的作用,没有熏蒸的效果,一般情况下用5%含量的200倍液喷施作为厂区环境养菌室养菌架的预防杀螨来使用有较好的效果。
(2) 阿维菌素:阿维菌素是神经性杀虫剂对螨的成虫,幼虫都有杀灭作用,而且残留低,可以200倍液喷施作为养菌室和接种室的预防杀虫剂使用,也可以作为出耳期螨虫预防来使用。还可以用来拌料防螨。
哒螨灵:哒螨灵为广谱、触杀性杀螨剂,可用于防治多种害螨。对螨的整个生 长期即卵、幼螨、若螨和成螨都有很好的效果,对移动期的成螨同样有明显 的速杀作用。该药不受温度变化的影响,无论早春或秋季使用,均可达到满 意效果。可以用500倍液来作为作为厂区环境养菌室养菌架的预防杀螨来使用有较好的效果。也可以用来处理出耳场地。
三唑锡:三唑锡又名1-(三环己基甲锡烷基)-1-氢-1,2,4-三氮杂茂 ,无色粉末。 不溶于水,可溶于二氯甲烷、异丙醇中。属触杀性杀螨剂,可杀灭幼螨、若螨、成螨和夏卵等螨虫。200倍液喷施作为厂区环境养菌室养菌架的预防杀螨来使用有较好的效果。
蚜虱螨:蚜虱螨是以异丙威、哒螨灵加适宜的助剂复配而成的农用杀虫、杀菌剂。内有独特发烟助剂,军工技术、发烟量大、提高棚温、省时省工,无硫、无药害、适用于养菌室养菌期间的螨虫预防。
磷化铝:磷化铝是用赤磷和铝粉烧制而成。因杀虫效率高、经济方便而应用广泛。用作养菌室发生螨虫后的急救处理,一般情况下用熏蒸含量为56.0%~58.5%磷化铝,每立方米用1~2片熏蒸。磷化铝毒性主要为遇水、酸时则迅速分解,放出吸收很快、毒性剧烈的磷化氢气体。
辛硫磷:辛硫磷杀虫谱广,击倒力强,以触杀和胃毒作用为主,无内吸作用,对螨虫很有效。该药施入土中,残留期很长,适合于防治出耳场地和环境螨虫。 剂型 50%,45%辛硫磷乳油,5%颗粒剂。
六:杀螨药物使用注意事项
(1) 多种药物交替使用,以避免螨虫产生抗药性。
(2) 喷施和熏蒸交替使用,避免留下杀虫死角。
(3) 分次间隔杀灭,避免留下螨卵隐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