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3/A, Miranda City Likaoli Prikano, Dope
+0989 7876 9865 9
+(090) 8765 86543 85
info@example.com
example.mail@hum.com
茶黄螨有何危害怎样防治?
螨虫类的害虫会吸食植物叶片的枝液,能让植物的叶片卷曲,新芽变形或者畸形。植物叶片上也会有类似机油状的油渍,阻碍植物光合作用。是蔬菜上危害较重的害虫之一。像一般的茄子、黄瓜这些常见蔬菜都容易出现这类害虫,茶黄螨和红蜘蛛都是螨虫类的害虫,特性就是繁殖非常快。抗药性强,藏匿能力较强,一般喷药不能特别彻底杀灭。
预防的话建议使用阿维菌素2000倍稀释,一个月左右一次。不要频繁使用,是药三分毒,一般阿维菌素一季也就用3次左右。喷施的时候要均匀,植物叶片背面和土壤也是当喷一下。
也可以用到哒螨灵、金满枝、霸螨灵等等。按照使用说明进行喷施。
另外就是多处理一下作物田地里的杂草,尽可能保持作物环境的干净整洁。
溴甲烷和敌敌畏对茶黄螨也有一定的杀灭作用,病虫害防大于治,危害肯定有的,茶农朋友尽量提前预防,以免影响茶叶的产量和口感。希望能帮到这位朋友。
一、分布与危害
茶黄螨正名侧多食跗线螨,俗名茶嫩叶螨、白蜘蛛、阔体螨等。全国各地普遍发生,是一种食性极杂、寄主广的蜱螨目害螨,长江以南及华北受害较重。原来主要是致害茶树、柑橘等。现已发展危及到蔬菜上,并日趋严重,对塑料大棚和温室蔬菜生产造成一定影响。寄主植物约30科70余种,黄瓜、甜瓜、茄子、番茄、豇豆、菜豆、以及辣椒、苦瓜、丝瓜、苋菜、根用芥菜、芹菜、萝卜、木耳菜等均可受害,一般减产10%~20%。由于茶黄螨危害状酷似病毒病或生理病害,常诊断不准确(或误诊),防治措施不当,造成更大损失。
二、为害特点
成螨和若螨集中在作物幼嫩部分刺吸汁液,造成叶缘下卷,叶片扭曲增厚、植株早衰、生长停止和果实畸形等。特别是黄瓜生长点被害,轻度叶片张开较慢,增厚,浓绿皱缩;严重者瓜蔓顶部叶片变小变硬,叶缘向下翻卷,甚至生长点呈暗褐色枯死,不发新叶,植株停止生长,剩下叶片浓绿,植株幼茎扭曲变形。茄子被害叶片僵硬,叶背呈灰褐色,油浸状,叶缘向下卷曲,花蕾被害,严重者不能开花、坐果,即使坐果,大多在幼果脐部变成淡黄至黄褐色,果皮木栓化或龟裂成开花馒头状,种子裸露,味苦涩,失去商品价值。豇豆受害时,叶变小,扭曲畸形,嫩茎变为黄褐色。
三、发生规律
茶黄螨生长发育温度15~35℃,相对湿度为80%~90%。25℃左右完成一代需12.8天,数量增长31倍,30℃完成一代需10.5天,数量增长13.5倍。平均一年繁殖25~30代。且有明显的世代重叠。超过30℃雌螨生育力开始下降,影响卵的孵化,幼螨和成螨死亡率增加。成螨对湿度要求不严,40%也可保持正常生长和繁殖,但幼螨的发育和卵的孵化,湿度必须保持在80%以上。每头雌螨每天产卵2~4粒,一生产卵100多粒。卵产在嫩芽上、嫩叶背面及瓜凹陷处。2~3天孵化,幼螨、若螨发育阶段均为2~3天。雌螨以两性繁殖为主。发育后代雌性多于雄性,有时也行孤雌生殖,但卵孵化率不高,其后代以雄性为主。茶黄螨活跃,尤以雄螨好动,具有携带雌若螨向植株幼嫩部分转移的习性。茶黄螨远距离传播,主要靠人为携带或气流漂移,近距离扩散以爬行为主。茶黄螨在南方自然条件下和北方温室常年发生。北方露地以雌成螨在越冬作物和杂草根部越冬,翌春出蛰,于5月下旬开始为害,并向塑料大棚迁移。发生初期有明显点片阶段,田间危害往往先形成中心被害点,然后蔓延整块菜地或大棚。露地6月下旬至9月中旬为盛发期,10月以后危害减轻。
四、调查方法.
南方的5月上中旬,北方在6月上中旬选择有代表性的茄子、辣椒田2~3块,每块田采用对角线5点取样,每点固定5株,茄子每株取新生叶1片,辣椒每株取新生叶2片,共查50~100片叶子,用10~20倍放大镜检查叶片正反两面的虫量,记载有螨、卵量。在调查螨和卵的同时,调查卷叶株率,每点查40株,共查200株。防治茶黄螨要早,尽可能将其控制在点片发生阶段,当平均每叶有虫、卵达2~3头,田间卷叶株率达0.5%~1%时应发出防治预报,及时用药喷洒。
五、防治措施
1、农业防治。清理田园杂草,铲除越冬虫源寄主;冬季温室里,仍有生活着的茶黄螨,应喷施药剂控制虫源,防止越冬。
2、育无虫苗移栽。北方春菜菜苗主要来自塑料大棚和温室,这也是虫源扩散的一种途径。育苗时将苗房和生产温室分开,铲除苗房杂草,密封四壁,出苗后随时查看苗情,适时喷药灭虫,菜苗移栽时,基本达到无虫。
3、药剂防治。药剂防治对茶黄螨,仍是举足轻重的措施,关键在于施药适时得当。黄瓜苗期和移栽缓苗后,宜随时查虫情,发现点片及时喷药防治,消灭其在扩大蔓延之前。药剂可选喷45%硫胶悬剂300倍液、20%复方浏阳霉素1000倍液、20%哒嗪硫磷乳油1000倍液、5%尼索朗乳油2000倍液、50%三环锡可湿性粉剂2000~3000倍液、73%克螨特乳油1000倍液、25%灭螨猛可湿性粉剂1000~1500倍液、35%杀螨特乳油1000倍液等。采用几种农药轮换使用。喷药时以作物生长点周围,及其它幼嫩部位,如嫩叶尤以叶背、花器、幼瓜等,要喷施周到均匀。每10~14天喷一次药,连喷2~3次。
,
茶黄螨又名侧多食跗线螨、茶半跗线螨,俗称茶嫩叶螨。该虫杂食性强,可为害茶、果树、瓜类蔬菜等30个科的70多种植物。近年来,随着大棚、温室栽培面积的增加,茶黄螨在我国南北各地均有不断扩大为害的趋势。据安徽、湖南、浙江、山东、河北、北京、黑龙江等省(直辖市)的调査,茶黄螨在大棚和日光温室内以成螨和若蟥为害西瓜、甜瓜的叶片、花蕾和幼果。
(一)形态和习性
成螨身体卵形,长0.19-0.21毫米,淡黄色至橙黄色,半透明,有光泽。足4对,背部有1条白色纵带。雌螨腹部末端平截,雄蟥腹部末端呈圆锥形。卵椭圆形,长约0.1毫米,灰白色而透明。卵面具有5-6行纵向排的瘤状突起。幼瞒椭圆形、乳白色,足3对,体背有1条白色纵带,腹部末端有1根刚毛。若螨菱形、半透明,是发育的一个暂时静止阶段,被幼螨的表皮所包围。茶黄螨1年能繁殖20多代,可在棚室中全年生活。茶黄螨以两性生殖为主,也能进行孤雌生殖,但卵孵化率低。雌成螨将卵散产于西瓜叶背面、幼果或幼芽上。雌成螨寿命最长17天,最短4天,平均10.7天。在不同温度下,其发育历期不同。温暖、髙湿的环境有利于茶黄螨的发生为害,所以在棚室栽培西瓜时发生较重。茶黄螨主要靠爬行和风扩散蔓延,也可通过田间管理、衣物和农具等在棚室内传播。
(二)为害状况
茶黄螨以成螨和若螨刺吸西瓜幼嫩叶片、花蕾和幼果汁液致使幼叶变小,叶片变厚而僵直,叶背呈油溃状,叶缘向背面卷曲。嫩茎表面变成茶褐色%花蕾受害后,不能正常开花或成畸形花。幼果受害后,子房及果梗表面呈灰白色或灰褐色,无绒毛,无光泽,生长停滞,幼果变硬。
(三)防治方法
1.农业防治在西瓜定植前应彻底淸除棚室中的杂草以减少虫源。密闭棚室,用熏蒸法或日光高温消毒法消灭病虫害。
2.药剂防治一旦发现有螨虫为害,应及时喷药防治。可使用1.8%阿维菌素乳油1500倍液,或73%炔螨特乳油1000倍液,或20%甲氰菊酯或双甲脒乳油1500倍液,5%哒螨灵悬浮剂或0.9%阿维菌素乳油3000倍液喷洒。喷药时,如在上述药剂中混加洗衣粉300倍液,效果更好。每隔5-7天喷药1次,连续喷洒2-3次。上述药剂可交替使用。
茶黄螨,又名侧多食跗线螨,茶嫩叶螨.属蜘蛛纲,蜱线螨 科.茶黄螨在近几年危害较重,有发展之趋势.茶黄螨食性很 杂,其寄生植物有3l科7O多种.在蔬菜作物中.以茄子和果 类蔬菜受害最重,其次还危害甜(辣)椒,西红柿,西葫芦,黄 瓜,丝瓜,豇豆,萝b,马铃薯,芹菜,菊芋等.田问危害症状主 要表现在:成螨和幼螨集中在作物细嫩部分刺吸为害.受害 叶片背面呈灰褐或黄褐,具油渍扭曲;受害嫩茎,嫩枝变黄褐 色,扭曲畸形,严重者植株顶部干枯:受害的蕾和花.重者不 能开花坐果,果实受害,果柄,萼片及果皮变为黄褐色.丧失 光泽,木栓化.在茄子上危害时可导致茄子龟裂.呈开花馒头 状,味苦而清涩,不能食用.在辣椒,甜椒受害严重者落叶,落 花,落果,大幅度减产.在蕃茄上危害时,叶片变窄,僵硬直 立,皱缩或扭曲畸形,最后秃尖.由于螨体极小,雄螨仅长约 O.19毫米,雌螨长约O.2l毫米,肉眼难以观察识别,上述危 害症状常常被误以为是病毒病或生理性病害.诊断时一定要 准确,不要误诊.
茶黄螨的每个世代历期很短.温暖多湿的环境有利于它 的系列和发生,室温适度,一年四季都可以发生.6月中,下 旬至9月中旬为盛发期.以两性生殖为主,也能孤雌生殖,茶 黄螨的卵多数产在嫩叶背面和嫩果凹洼处.在温度28—3O摄 氏度及一定湿度下.完成一代需4.5天.
茶黄螨有明显的趋嫩性,成螨和幼螨开始多栖息在嫩叶 背面啃食叶肉,严重时转向嫩果为害.雄成螨具有携带雌成
1/4页
螨向植株上部幼嫩处迁移的能力和习性.
防治措施:
1.清除渠埂和田园周围的杂草.蔬菜类如茄子,甜(辣) 椒结束采收以后及早拉秧,彻底清除田间落果,落叶和残枝, 并集中焚烧.
2.加强冬春季温室大棚药剂杀螨工作.在春季把白天室 温和棚温控制到3O度以下,以减少露地甜(辣)椒,茄子等蔬 菜上的茶黄螨来源.
3.药剂防治.茶黄螨生活周期短,繁殖力极强,所以对于 茶黄螨的防治,要突出"早"字,早发现,早用药.针对茶黄螨 的趋嫩习性.喷药的重点要瞄准嫩茎
4.嫩叶,花和幼果,喷药时要喷头朝上,喷叶背面.一般 发现后7一lO天打一遍药.连续用药2—3次即可控制危害.药 剂防治效果较好的有5%尼索朗2000倍液,1.8%受诺早清 3000倍液,73%克螨特乳油2000倍液,2.5%天王星乳油 3000倍液等喷雾效果均较显着
茶黄螨的危害有刺吸式口器吸取植物汁液危害。可危害叶片、新梢、花蕾和果实。叶片受害后,变小变硬,叶反面茶锈色、油渍状,叶缘向背面卷曲。嫩茎呈锈色,嫩梢顶端枯死。花蕾畸形,不能开花。果实受害后,果面呈黄褐色粗糙、果皮龟裂,种子外落,严重时呈馒头开花状。茶黄螨具有趋嫩性,喜欢在植株的幼嫩部位取食,所以在生长点表现明显,尤其在顶部。
生长点枯死,叶缘向背面卷曲,叶背面油光发亮,茶黄螨危害症状与病毒病很相似,但主要的一点区别是上面一幅图,病毒病叶背面不会有油光,还有其它的如有没有传毒昆虫等,这里不再详述。
防治方法有很多,这些可以在资料查到,我们用的是1.8%阿维菌素2000倍液喷洒两遍,施药间隔一星期,效果明显。施药三天后甜椒植株表现,可以看到侧芽已明显发出,施药一周后表现良好,施药一个月后表现更加好。施药后顶部生长点很少发出,叶腋侧部生长点发生较多。可通过修剪去除上部重新建立植株群体。
茶黄螨的危害:
茶黄螨生活周期短,繁殖能力强,发育适温为18-28度,喜温暖多湿的环境,,此外茶黄螨虫体较小,肉眼常难以发现,并可通过爬行,风力,农事操作等传播蔓延。
防治方法:
1.要保证通风环境,降低湿度,创造不利于茶黄螨的生长环境。
2.药剂防治时,喷药部位要全面,杀虫杀卵配合使用,要选用虫卵皆杀的药剂。
茶黄螨属蛛形纲蜱螨目,主要寄生在茄子、辣椒、番茄等蔬菜及果树上。幼螨集中在植株幼嫩部位刺吸汁液,造成植株畸形、生长缓慢,上部叶片僵直、增厚、变小,叶片受害后背面呈灰褐色或黄褐色,严重时植株顶部干枯,受害重的蕾不能开花结果。为害症状:圆形茄受害时脐部变黄褐色,呈木栓化和不同程度的龟裂,裂纹可深达1厘米,如“开花馒头”状,长形茄受害后症状相对较轻;辣椒受害后叶背变为黄褐色,有油质光泽,叶缘向下卷曲,幼茎也变为黄褐色,受害重的植株矮小丛生,生长停滞,并落叶、落花、落果;番茄受害后,叶片变窄、僵硬直立,有油质状光泽;果皮呈淡褐色。此外,茶黄螨还可为害苦瓜、丝瓜、黄瓜及豆科等蔬菜。
茶黄螨生长繁殖的最适温度是16-23℃,最适相对湿度为80-90%,因此温暖湿润的环境条件有利其生长发育。该害虫体形小,肉眼不易察觉,繁殖能力极强,因此防治起来有一定难度。对茶黄螨,目前仍以化学防治为主,关键要及时用药。必须在茶黄螨初发期用药,喷药的重点是植株上部,尤其是幼嫩叶背和嫩茎,药剂可选用阿维菌素系列品种,每7-10天用药一次,连续用二次。
7人回答
匿名网友
2021-12-16 22:09:45螨虫类的害虫会吸食植物叶片的枝液,能让植物的叶片卷曲,新芽变形或者畸形。植物叶片上也会有类似机油状的油渍,阻碍植物光合作用。是蔬菜上危害较重的害虫之一。像一般的茄子、黄瓜这些常见蔬菜都容易出现这类害虫,茶黄螨和红蜘蛛都是螨虫类的害虫,特性就是繁殖非常快。抗药性强,藏匿能力较强,一般喷药不能特别彻底杀灭。
预防的话建议使用阿维菌素2000倍稀释,一个月左右一次。不要频繁使用,是药三分毒,一般阿维菌素一季也就用3次左右。喷施的时候要均匀,植物叶片背面和土壤也是当喷一下。
也可以用到哒螨灵、金满枝、霸螨灵等等。按照使用说明进行喷施。
另外就是多处理一下作物田地里的杂草,尽可能保持作物环境的干净整洁。
溴甲烷和敌敌畏对茶黄螨也有一定的杀灭作用,病虫害防大于治,危害肯定有的,茶农朋友尽量提前预防,以免影响茶叶的产量和口感。希望能帮到这位朋友。
宠来也
2021-12-16 22:09:45茶黄螨有何危害怎样防治?
一、分布与危害
茶黄螨正名侧多食跗线螨,俗名茶嫩叶螨、白蜘蛛、阔体螨等。全国各地普遍发生,是一种食性极杂、寄主广的蜱螨目害螨,长江以南及华北受害较重。原来主要是致害茶树、柑橘等。现已发展危及到蔬菜上,并日趋严重,对塑料大棚和温室蔬菜生产造成一定影响。寄主植物约30科70余种,黄瓜、甜瓜、茄子、番茄、豇豆、菜豆、以及辣椒、苦瓜、丝瓜、苋菜、根用芥菜、芹菜、萝卜、木耳菜等均可受害,一般减产10%~20%。由于茶黄螨危害状酷似病毒病或生理病害,常诊断不准确(或误诊),防治措施不当,造成更大损失。
二、为害特点
成螨和若螨集中在作物幼嫩部分刺吸汁液,造成叶缘下卷,叶片扭曲增厚、植株早衰、生长停止和果实畸形等。特别是黄瓜生长点被害,轻度叶片张开较慢,增厚,浓绿皱缩;严重者瓜蔓顶部叶片变小变硬,叶缘向下翻卷,甚至生长点呈暗褐色枯死,不发新叶,植株停止生长,剩下叶片浓绿,植株幼茎扭曲变形。茄子被害叶片僵硬,叶背呈灰褐色,油浸状,叶缘向下卷曲,花蕾被害,严重者不能开花、坐果,即使坐果,大多在幼果脐部变成淡黄至黄褐色,果皮木栓化或龟裂成开花馒头状,种子裸露,味苦涩,失去商品价值。豇豆受害时,叶变小,扭曲畸形,嫩茎变为黄褐色。
三、发生规律
茶黄螨生长发育温度15~35℃,相对湿度为80%~90%。25℃左右完成一代需12.8天,数量增长31倍,30℃完成一代需10.5天,数量增长13.5倍。平均一年繁殖25~30代。且有明显的世代重叠。超过30℃雌螨生育力开始下降,影响卵的孵化,幼螨和成螨死亡率增加。成螨对湿度要求不严,40%也可保持正常生长和繁殖,但幼螨的发育和卵的孵化,湿度必须保持在80%以上。每头雌螨每天产卵2~4粒,一生产卵100多粒。卵产在嫩芽上、嫩叶背面及瓜凹陷处。2~3天孵化,幼螨、若螨发育阶段均为2~3天。雌螨以两性繁殖为主。发育后代雌性多于雄性,有时也行孤雌生殖,但卵孵化率不高,其后代以雄性为主。茶黄螨活跃,尤以雄螨好动,具有携带雌若螨向植株幼嫩部分转移的习性。茶黄螨远距离传播,主要靠人为携带或气流漂移,近距离扩散以爬行为主。茶黄螨在南方自然条件下和北方温室常年发生。北方露地以雌成螨在越冬作物和杂草根部越冬,翌春出蛰,于5月下旬开始为害,并向塑料大棚迁移。发生初期有明显点片阶段,田间危害往往先形成中心被害点,然后蔓延整块菜地或大棚。露地6月下旬至9月中旬为盛发期,10月以后危害减轻。
四、调查方法.
南方的5月上中旬,北方在6月上中旬选择有代表性的茄子、辣椒田2~3块,每块田采用对角线5点取样,每点固定5株,茄子每株取新生叶1片,辣椒每株取新生叶2片,共查50~100片叶子,用10~20倍放大镜检查叶片正反两面的虫量,记载有螨、卵量。在调查螨和卵的同时,调查卷叶株率,每点查40株,共查200株。防治茶黄螨要早,尽可能将其控制在点片发生阶段,当平均每叶有虫、卵达2~3头,田间卷叶株率达0.5%~1%时应发出防治预报,及时用药喷洒。
五、防治措施
1、农业防治。清理田园杂草,铲除越冬虫源寄主;冬季温室里,仍有生活着的茶黄螨,应喷施药剂控制虫源,防止越冬。
2、育无虫苗移栽。北方春菜菜苗主要来自塑料大棚和温室,这也是虫源扩散的一种途径。育苗时将苗房和生产温室分开,铲除苗房杂草,密封四壁,出苗后随时查看苗情,适时喷药灭虫,菜苗移栽时,基本达到无虫。
3、药剂防治。药剂防治对茶黄螨,仍是举足轻重的措施,关键在于施药适时得当。黄瓜苗期和移栽缓苗后,宜随时查虫情,发现点片及时喷药防治,消灭其在扩大蔓延之前。药剂可选喷45%硫胶悬剂300倍液、20%复方浏阳霉素1000倍液、20%哒嗪硫磷乳油1000倍液、5%尼索朗乳油2000倍液、50%三环锡可湿性粉剂2000~3000倍液、73%克螨特乳油1000倍液、25%灭螨猛可湿性粉剂1000~1500倍液、35%杀螨特乳油1000倍液等。采用几种农药轮换使用。喷药时以作物生长点周围,及其它幼嫩部位,如嫩叶尤以叶背、花器、幼瓜等,要喷施周到均匀。每10~14天喷一次药,连喷2~3次。
,
匿名网友
2021-12-16 22:09:45茶黄螨又名侧多食跗线螨、茶半跗线螨,俗称茶嫩叶螨。该虫杂食性强,可为害茶、果树、瓜类蔬菜等30个科的70多种植物。近年来,随着大棚、温室栽培面积的增加,茶黄螨在我国南北各地均有不断扩大为害的趋势。据安徽、湖南、浙江、山东、河北、北京、黑龙江等省(直辖市)的调査,茶黄螨在大棚和日光温室内以成螨和若蟥为害西瓜、甜瓜的叶片、花蕾和幼果。
(一)形态和习性
成螨身体卵形,长0.19-0.21毫米,淡黄色至橙黄色,半透明,有光泽。足4对,背部有1条白色纵带。雌螨腹部末端平截,雄蟥腹部末端呈圆锥形。卵椭圆形,长约0.1毫米,灰白色而透明。卵面具有5-6行纵向排的瘤状突起。幼瞒椭圆形、乳白色,足3对,体背有1条白色纵带,腹部末端有1根刚毛。若螨菱形、半透明,是发育的一个暂时静止阶段,被幼螨的表皮所包围。茶黄螨1年能繁殖20多代,可在棚室中全年生活。茶黄螨以两性生殖为主,也能进行孤雌生殖,但卵孵化率低。雌成螨将卵散产于西瓜叶背面、幼果或幼芽上。雌成螨寿命最长17天,最短4天,平均10.7天。在不同温度下,其发育历期不同。温暖、髙湿的环境有利于茶黄螨的发生为害,所以在棚室栽培西瓜时发生较重。茶黄螨主要靠爬行和风扩散蔓延,也可通过田间管理、衣物和农具等在棚室内传播。
(二)为害状况
茶黄螨以成螨和若螨刺吸西瓜幼嫩叶片、花蕾和幼果汁液致使幼叶变小,叶片变厚而僵直,叶背呈油溃状,叶缘向背面卷曲。嫩茎表面变成茶褐色%花蕾受害后,不能正常开花或成畸形花。幼果受害后,子房及果梗表面呈灰白色或灰褐色,无绒毛,无光泽,生长停滞,幼果变硬。
(三)防治方法
1.农业防治在西瓜定植前应彻底淸除棚室中的杂草以减少虫源。密闭棚室,用熏蒸法或日光高温消毒法消灭病虫害。
2.药剂防治一旦发现有螨虫为害,应及时喷药防治。可使用1.8%阿维菌素乳油1500倍液,或73%炔螨特乳油1000倍液,或20%甲氰菊酯或双甲脒乳油1500倍液,5%哒螨灵悬浮剂或0.9%阿维菌素乳油3000倍液喷洒。喷药时,如在上述药剂中混加洗衣粉300倍液,效果更好。每隔5-7天喷药1次,连续喷洒2-3次。上述药剂可交替使用。
宠来也
2021-12-16 22:09:45茶黄螨,又名侧多食跗线螨,茶嫩叶螨.属蜘蛛纲,蜱线螨 科.茶黄螨在近几年危害较重,有发展之趋势.茶黄螨食性很 杂,其寄生植物有3l科7O多种.在蔬菜作物中.以茄子和果 类蔬菜受害最重,其次还危害甜(辣)椒,西红柿,西葫芦,黄 瓜,丝瓜,豇豆,萝b,马铃薯,芹菜,菊芋等.田问危害症状主 要表现在:成螨和幼螨集中在作物细嫩部分刺吸为害.受害 叶片背面呈灰褐或黄褐,具油渍扭曲;受害嫩茎,嫩枝变黄褐 色,扭曲畸形,严重者植株顶部干枯:受害的蕾和花.重者不 能开花坐果,果实受害,果柄,萼片及果皮变为黄褐色.丧失 光泽,木栓化.在茄子上危害时可导致茄子龟裂.呈开花馒头 状,味苦而清涩,不能食用.在辣椒,甜椒受害严重者落叶,落 花,落果,大幅度减产.在蕃茄上危害时,叶片变窄,僵硬直 立,皱缩或扭曲畸形,最后秃尖.由于螨体极小,雄螨仅长约 O.19毫米,雌螨长约O.2l毫米,肉眼难以观察识别,上述危 害症状常常被误以为是病毒病或生理性病害.诊断时一定要 准确,不要误诊.
茶黄螨的每个世代历期很短.温暖多湿的环境有利于它 的系列和发生,室温适度,一年四季都可以发生.6月中,下 旬至9月中旬为盛发期.以两性生殖为主,也能孤雌生殖,茶 黄螨的卵多数产在嫩叶背面和嫩果凹洼处.在温度28—3O摄 氏度及一定湿度下.完成一代需4.5天.
茶黄螨有明显的趋嫩性,成螨和幼螨开始多栖息在嫩叶 背面啃食叶肉,严重时转向嫩果为害.雄成螨具有携带雌成
1/4页
螨向植株上部幼嫩处迁移的能力和习性.
防治措施:
1.清除渠埂和田园周围的杂草.蔬菜类如茄子,甜(辣) 椒结束采收以后及早拉秧,彻底清除田间落果,落叶和残枝, 并集中焚烧.
2.加强冬春季温室大棚药剂杀螨工作.在春季把白天室 温和棚温控制到3O度以下,以减少露地甜(辣)椒,茄子等蔬 菜上的茶黄螨来源.
3.药剂防治.茶黄螨生活周期短,繁殖力极强,所以对于 茶黄螨的防治,要突出"早"字,早发现,早用药.针对茶黄螨 的趋嫩习性.喷药的重点要瞄准嫩茎
4.嫩叶,花和幼果,喷药时要喷头朝上,喷叶背面.一般 发现后7一lO天打一遍药.连续用药2—3次即可控制危害.药 剂防治效果较好的有5%尼索朗2000倍液,1.8%受诺早清 3000倍液,73%克螨特乳油2000倍液,2.5%天王星乳油 3000倍液等喷雾效果均较显着
匿名网友
2021-12-16 22:09:45茶黄螨的危害有刺吸式口器吸取植物汁液危害。可危害叶片、新梢、花蕾和果实。叶片受害后,变小变硬,叶反面茶锈色、油渍状,叶缘向背面卷曲。嫩茎呈锈色,嫩梢顶端枯死。花蕾畸形,不能开花。果实受害后,果面呈黄褐色粗糙、果皮龟裂,种子外落,严重时呈馒头开花状。茶黄螨具有趋嫩性,喜欢在植株的幼嫩部位取食,所以在生长点表现明显,尤其在顶部。
生长点枯死,叶缘向背面卷曲,叶背面油光发亮,茶黄螨危害症状与病毒病很相似,但主要的一点区别是上面一幅图,病毒病叶背面不会有油光,还有其它的如有没有传毒昆虫等,这里不再详述。
防治方法有很多,这些可以在资料查到,我们用的是1.8%阿维菌素2000倍液喷洒两遍,施药间隔一星期,效果明显。施药三天后甜椒植株表现,可以看到侧芽已明显发出,施药一周后表现良好,施药一个月后表现更加好。施药后顶部生长点很少发出,叶腋侧部生长点发生较多。可通过修剪去除上部重新建立植株群体。
宠来也
2021-12-16 22:09:45茶黄螨的危害:
茶黄螨生活周期短,繁殖能力强,发育适温为18-28度,喜温暖多湿的环境,,此外茶黄螨虫体较小,肉眼常难以发现,并可通过爬行,风力,农事操作等传播蔓延。
防治方法:
1.要保证通风环境,降低湿度,创造不利于茶黄螨的生长环境。
2.药剂防治时,喷药部位要全面,杀虫杀卵配合使用,要选用虫卵皆杀的药剂。
宠来也
2021-12-16 22:09:45茶黄螨属蛛形纲蜱螨目,主要寄生在茄子、辣椒、番茄等蔬菜及果树上。幼螨集中在植株幼嫩部位刺吸汁液,造成植株畸形、生长缓慢,上部叶片僵直、增厚、变小,叶片受害后背面呈灰褐色或黄褐色,严重时植株顶部干枯,受害重的蕾不能开花结果。为害症状:圆形茄受害时脐部变黄褐色,呈木栓化和不同程度的龟裂,裂纹可深达1厘米,如“开花馒头”状,长形茄受害后症状相对较轻;辣椒受害后叶背变为黄褐色,有油质光泽,叶缘向下卷曲,幼茎也变为黄褐色,受害重的植株矮小丛生,生长停滞,并落叶、落花、落果;番茄受害后,叶片变窄、僵硬直立,有油质状光泽;果皮呈淡褐色。此外,茶黄螨还可为害苦瓜、丝瓜、黄瓜及豆科等蔬菜。
茶黄螨生长繁殖的最适温度是16-23℃,最适相对湿度为80-90%,因此温暖湿润的环境条件有利其生长发育。该害虫体形小,肉眼不易察觉,繁殖能力极强,因此防治起来有一定难度。对茶黄螨,目前仍以化学防治为主,关键要及时用药。必须在茶黄螨初发期用药,喷药的重点是植株上部,尤其是幼嫩叶背和嫩茎,药剂可选用阿维菌素系列品种,每7-10天用药一次,连续用二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