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3/A, Miranda City Likaoli Prikano, Dope
+0989 7876 9865 9
+(090) 8765 86543 85
info@example.com
example.mail@hum.com
死刑犯生命最后几个小时都在干什么?
为了不给即将执行死刑的死刑犯带去较大的心理负担,一般具体执行日期和地点都是保密的,只有在决定执行之前死刑犯方知大限已至!一个人知道自己会死,但不知道具体时间,想来叶挺可悲可怜的。可是回过头想想“可怜之人必有可恨之处”,也罢!法律已经给了他铭记一生的惩罚。相比那些男死刑犯而言,即将执行死刑的女死刑犯反而更淡定一些。即便在生命的最后时光里,依然心怀感恩的服从看守所警官的管理,和同监室狱友的照应,人之将死其言也善,自己的衣物、用品和吃食,能留的悉数留给狱友,叮嘱关系不错的狱友“想开点,别担心”。忽然,某一个雾霭漫天的秋晨,死刑犯被带出监室,走向他人生最后的归宿——刑场,结束罪恶又可悲的一生......
死刑犯自羁押之日起,就会有别他犯加带上繁重的械具,其实从那一刻起,不光同监室狱友,死刑犯自己也已知道未来的结局。没错,看守所的一切将会陪伴死刑犯过完余生!一般一审判处死刑的死刑犯,几乎都会上诉,只有等省高院终审结果下达,死刑犯最会彻底“死心”,最终经过一个月左右的最高人民法院的复核,然后发回终审单位进行执行。有些死刑犯运气好不到一年就能走完全部过程,而有些案情复杂或影响恶劣的死刑犯,要走完这一遭甚至要在看守所过上好几个冬夏。对于死刑犯的执行,看守所作一般都是前一天接到法院的《执行通知》,并且有看守所民警在场,法官当场向死刑犯宣布《执行通知》,至此,死刑犯的“终结马拉松”也就落幕了。虽然拿到《执行通知书》心里是轻松的,但也莫名的恐惧。以至于整完都彻夜难眠毫无睡意,只有一根接一根的抽着烟,等待铁栅栏门响起的那一刻!
执行死刑的法警和武警一般是次日凌晨来提人,当然也有下午或中午的,各地都不相同。法警会先向死刑犯本人验明正身,同时向看守所干警的确认,随后送上“见面礼”——绳刑,也就是大家常说的五花大绑,一根长绳束缚主肩膀和手臂,柄向后牢牢固定在身躯上,看似不紧反松,实则死刑犯根本动弹不得。一根短绳固定在双膝之间,用来约束下肢行动以外,还能防止执行时死刑犯的粪便不会飞溅。绳刑执行完毕以后,看守所干警会找来死刑犯平日里关系不错的同监室犯人,为其洗漱、梳头、换衣服甚至喂“断头饭”,一般死刑犯根本无心吃饭,只是听同犯说死也不能当做“饿死鬼”,所以会象征性的吃上几小口,接着就是一根接一根的“吞云吐雾”。终于听到家人的声音了,最后看守所会安排家属和死刑犯进行最后一次会面,当然会面全程是在看守所、法警和武警的监视下完成,自相视那一刻起,家人和死刑犯就哭成了泪人,肝肠寸断痛不欲生!
脸上带着没干的泪水,额头前的血红是刚刚向父母辞行磕头留下的,在法警和武警的簇拥下,死刑犯鱼贯进了厢式押解车。一般死刑犯都会被要求低头俯身,就算押解车没有窗户。押解途中车厢里静的可以听到大家的呼吸。此刻的死刑犯脑子早已空白,车子行驶了45分钟左右到达了终点站——西山刑场,此刻,东方的天际刚刚出现鱼肚白,树冠四周还被一片薄雾笼罩。刑场法警会收取死刑犯的《死刑执行通知书》,并且为其进行常规体检,没错,这就是人道主义的体现。体检完毕身体健康,符合执行条件。法警再次对死刑犯验明正身,两名法警将其拖至行刑处,没错,执行的前一秒在狂傲的人也已是烂泥一滩,左右法警扶持死刑犯两肩,一名持枪法警来到死刑犯背后,枪口对着死刑犯后脑近距离果断设计,枪响,执行完毕!法医上前验尸,确认死亡,死刑执行完毕!
美国曾经播出了一个41的分钟揭秘纪录片,讲述了死刑犯生命中的最后24个小时,这24小时里具体到每分钟该做的事情,都被监狱方安排的明明白白。但是我国的死刑犯的处理过程,不同于美国,接下来我主要分享我所知道的国内死刑犯的最后24小时。
死亡是人畏惧又永远不可避免的话题,作为一个正常人,你遵循自然规律生老病死,任何人都无法干涉你的生命权;但是死刑犯就不一样,他们的生命权已经被法律剥夺,只要时间一到,立即执行。这可以和古人的“秋后问斩”联系起来,一般死刑犯都是要服一段时间刑后才被提审送去枪毙。
以前死刑犯一般最后一两个月都待在看守所等待枪决。最后24小时的时候,监狱方会派人去陪着他,尽量满足他最后的要求,毕竟他的生命都快要终止了,满足你一点要求是应该的,这是对死刑犯最后的尊重。很多看守所会问死刑犯还想吃什么,或者想买什么,然后用尽全力都会去买来。听闻大多数死刑犯临死前想吃妈妈做的饭菜,还有一些是什么也不吃,仅仅连续抽了几包烟,一句话也不说,愿做黄泉路上饿死鬼。
死刑犯枪决之前,监狱方会让他交待遗言,并提前告知家属来探望。这24小时内,要是家属没有来,那么就把遗言写成遗嘱交付给家属手中。大多数死刑犯还是希望见到亲人的最后一面,罪该万死但是骨子里还留着亲人的血。
枪决之前,死刑犯要接受法医法警的体检,因为要确保执行死刑的人身份信息对的上,以免误杀。检查完之后就戴上头套,送往枪决场地。在这过程中,死刑犯的头套始终带着,身边由武警看押,法医也紧随其后。
在枪决的时候,武警或者法医会要求他们跪下,因为站立会影响射击的准确性,以免加大死刑犯的痛苦。因为对于死刑犯的处理原则是干净利落,朝太阳穴一枪毙命。这个过程大都由2名武警来执行,一个人负责第一枪,如果没有死透第二个人负责补上。最后法医确认死刑犯已经死亡后,在外等待的殡仪馆运走火化,之后把骨灰交给家属。是的,就是这么残酷,还没开始枪决,殡仪馆都给联系好了。
很多人会问为什么枪决不打心脏?1.不同人心脏位置存在偏差不好预判,预判失误会造成死刑犯巨大痛苦,不符合人道主义。2.心脏会造成大量出血,影响现场处理
所以别说生命的最后几个小时了,他们最后的24小时的人生已经被安排好了。尽管最后一天,教官和心理医生会对他们进行开导,但是不同的人面对枪决心态还是不一样:
有的人看的透彻,心如止水。
有的人翻然悔悟,后悔莫及。
有的人沉默不语,悲痛欲绝。
我曾经设想过,如果我生命只有几个小时了,我会去做什么?但是我大脑一片空白,因为我不愿意面对死亡。我觉得他们也是一样,但是无论是什么心情,唯一确定的是没有谁能拯救他们,之前犯下的滔天大罪就被该料到被审判的命运。如果有来世,愿他们做个好人。
谢谢邀请!
如果以电视上的来说的话,肯定是非常和谐人道的,但是以现实来说的话,区别很大了。
首先,死刑犯大多是不知道自己什么时候死的,死刑犯只是知道自己快了,因为一般来说,法院安排家属会见后,就快执行了,有可能一个星期内就执行了,有可能几个月都执行不了,我曾经看过一个死刑犯在会见家属后,等了3个月都还没执行的。
死刑任务的时间、线路、场所都是保密的,所以一般来说,家属是不知道的,一般来说在把犯人送到执行地点后再通知家属,或者执行完毕后再通知家属。
之所以这样,主要是怕出事了比如事先让死刑犯什么时候执行,很可能会让犯人情绪激动,不安,崩溃或者有其他过激行为,比如看守所总会有看的不爽的人,有仇报仇拉个垫背的,都要死了还怕什么?
而不通知家属,主要是怕家属在路上堵路,劫车什么的。
毕竟法警在意的事执行过程的顺利,至于其他考虑都是次要的。
所以问“死刑犯最后几个小时在干嘛?”,该干嘛干嘛,可能还在和其他犯人有说有笑,外面忽然管教叫门喊“上路了”。
听到要上路了,都是懵逼的。腿软的也不少,因为执行的时候,是需要脱下囚服换上自己的便服的,我看过几个在换衣服的时候,手抖,腿软瘫坐在地上,爬不起来的。
被带出监室后,会被解除“脚镣”,然后管教会送上一份“盒饭”,每个管教手里都有一包烟,烟管够,一般来说,没几个死刑犯有胃口吃饭的,大多是抽烟,也有的不吃也不抽,直接上路。
当然,这里只是说我看过呆过的情况,看守所2年,看到过送过差不多15个上路的,觉得看的麻木了。
死刑执行后,看守所会安排其生前所在的监室,清理几件其生前穿的衣服给其家属带走,尘归尘土归土,下辈子做个好人,或者别做人了,累。
现在为了防止意外,基本上都不会头一晚通知死刑犯了,所以行刑前他们都是该干嘛干嘛,一般这种重型犯只要不主动闹事,相对于其他嫌疑人要管得宽松。有的还在练钢笔字,突然外面干部喊到名字,还以为平时关照出去放风呢,结果一出监舍才发现门两头还站着持枪的武警,才知道大限到了。然后立马安排见家属最后一面,交代后事,押往刑场。
至于之前的心态,只要是存在缓刑可能的,大多数还是抱有二审改判的期望。特别是干部为了稳定他们的情绪,往往会宽慰他们,说他们的事情哪里哪里具有从轻的可能。这些人等待宣判的时间反而非常煎熬。而情节特别恶劣的,自然是希望终审结果下来的慢一点。
至于得到结果那一刻的反应,就因人而异了,有的直接就全身瘫软(这种比较多),被两个武警架出去的,也有非常镇定昂首阔步走出去的,甚至有,出监舍后,看到两边站着武警,还有勇气开玩笑的(这种我只见到一个,并非十恶不赦之人,贩毒,原本死不了,为保他老婆,自己扛了,为人非常义气)。林林总总。
看了几个别人的回答觉得有人说的不对,不知是不是各地不一样,我因为欠税曾被关押在看守所里,死刑犯在法院宣判死刑后即被戴上脚镣和背铐,晚上有两人在监号值班,会重点监看死刑犯,死刑犯一般都会上诉,所以都抱着侥幸的心理,不会胡来。等到执行的那天早上,会有狱警来到监号突然用一根白色的细绳子套到死刑犯的脖子上,然后拉出去对他宣布二审法院的决定,驳回上诉维持原判,接着押上囚车开赴宣判会场,会上宣布最高法院的执行令,最后游街押赴刑场执行枪决。现在没有宣判大会了,则直接在看守所宣布高法的执行令,然后押赴刑场执行枪决。所以死刑犯在临死前是不知道自己将死的,不存在怎么过的问题,他知道以后就会被五花大绑押上囚车等待执行了。我们监号的一个杀人犯刚刚十八岁,看着还是个孩子,被拉出监号的时候边哭边喊,你们骗人,说临死以前让我吃肉,为什么不给我吃。说明死刑犯在临死前并不知道自己就要死了,所以和平时是一样的。
或许有些地区对待死刑犯的最后时光处置的方式是不同的,我说说我们安徽这边吧。
死刑犯会提出号,在最高法送达宣读的死刑裁定书上签字,也就在时间内,管教看守会带着劳动号搬着绳眼床进号房,告诫号里所有人在这几天内要保证死刑犯不能出任何意外,否则的话,哼哼。
然后死刑犯会回房,或主动,或被强行按在床上,四肢会生铁铐加铁丝固定在床沿不能动弹,从这时候起,一直到执行死刑那天一直就是这种状态了,一般不会超过七天。
吃饭,是号友喂的,小便,把床站立起来,帮他掏出小弟弟,大便,把他身下的凉席抽出来,半欠身从绳网间排泄。
这几天死刑犯的伙食还是有改善的,一般都被同号的人吃了,死刑犯会请号友代写遗书,这些食物做为答谢。
上路那天,劳动号和武警进号,用老虎钳剪短铁丝,卸掉脚镣,换上绊脚绳,也会给死刑犯换衣服的短暂时间,那是在身体被绝对控制的情况下。
再然后,对于死刑犯而言,就永远没有然后了。
一个监狱的朋友说,最后几个小时很多死刑犯都是在哭,有的吓得都走不动了。
这个朋友在监狱里工作了很多年了,他见过了形形色色的犯人在执行前都是什么样的情况。有的是所谓的老大,但是死前同样是痛哭流涕,后悔自己犯下的事情。有的是错手犯了错,这样的更是哭得站都站不住,眼睛都哭肿了。还有的本是穷凶极恶的犯人,犯下了不可饶恕的罪行,犯罪时非常狠,但是到自己执行的时候,却怂了,胆小如鼠,直接尿裤子了。可见在死亡面前,真的是人人平等。
其实这个时候,很多死刑犯会得到特殊的待遇,这个待遇不是他们争取的,而是监狱会正常给予。监狱会让犯人提一些简单的要求,毕竟马上就要走了,如果能满足他们也是可以满足的。这个朋友就经历过几个,他说有一次一个犯人在执行前突然想吃糖葫芦,而且说这是她小时候妈妈离开他的时候给他买过一次。于是这朋友就出去给他买了一个,他是哭着吃完了这个糖葫芦,吃了2个小时。这朋友也苦了。还有一次,他说有个死刑犯突然想看电影,想看媳妇陪自己看过的大话西游。于是,也满足了他,这个犯人也是看着电影,一眨不眨眼的一个多小时,最后哭的自己都没声音了。
其实生活有时候就是这样捉弄人。当你一切都明白了的时候,恰恰是一切都晚了的时候。这些死刑犯在行刑的时候才懊悔,这样真的晚了。
死刑犯最后的要求,一般都是有特殊意义的,他们有的会要求大吃一顿,因为以后不会有机会了。有的会要求洗个澡,想洗干净走。不管怎么样,他们还是留恋这个世界的。早知现在,何必当初呢?
大家说呢?
死刑是针对那些罪恶深重,民愤极大的犯罪分子。虽然有些专家呼吁废除死刑,但中国目前真的不适合,只有死刑的存在,才能让那些犯罪分子在作恶时有所忌惮。
执行死刑要报经最高人民法院核准后,七天内执行,至于具体是哪一天,有地方法院决定,一般会在执行前一天告知犯人与其家属。大多数死刑犯在听到这个消息后会感到恐惧,这是人的天性。但反应的程度不一样,有的会绝望、麻木,有的会精神崩溃,瘫坐在地上。
在执行死刑前,都会安排罪犯与家属见上一面,这叫临刑会见。这是最后一次见面,大部分死刑犯会控制自己的情绪,佯装平静的向家人交代后事,如果见的是父母,他们会最后给父母磕三个头,表示不能最后尽孝了。父母这时候都会哭的撕心裂肺,毕竟这是生死离别,儿女再不好,也是自己身上掉下的肉。当然,也有家人不来见面的,就是因为家人觉得他犯的罪太伤天害理了。
最难熬的就是最后一晚,死刑犯都会彻夜不眠。他们会和监狱其他罪犯道别,会整理自己衣物,刮刮胡子,理理头发,女死刑犯还会刻意打扮一下,在离开世界前,保持一个美好的形象。然后,眼睁睁的等着明天上路。只有这时候,他们才理解时间的宝贵,生命的重要,可惜一切都晚了。
第二天早饭,有肉有菜很丰盛,俗称断头饭。大多数死刑犯是没有心思享受最后美食的,只有少数抱着死也要做个撑死鬼的态度大吃大喝。这时狱警会开导犯人,让他们安心上路,争取来世托生一个好人。还会给他们吸上三支烟。
一般罪犯上刑车前,都会吓得两腿无法挪动,甚至大小便失禁,由狱警架到刑车上。
世间事,除了生死,哪一件不是闲事。人不求锦衣玉食,只愿平平安安。做个懂法守法的好人,即使对自己负责,也是对妻儿的负责,更是对父母最大的孝顺。善待他人,就是善待自己。
过去我有个表哥贩毒也吸毒,后来被抓了,因为贩毒数量大就被判了死刑,最后直系亲属可以见最后一面,我听说家里人问他有什么事要拜托家人的吗?他说什么事情都没有了,活着的好好活着就可以。虽然他犯了死罪,可是在他走的那天家里人见面,大家还是流了好多泪。
犯罪嫌疑人从被判决到执行死刑,经过的时间比较长,这个过程中基本已经调整好了心态,但真正到被执行死刑的日子,还是很彷徨不安的。
在一审被判死刑后,看守所的警察会给犯人(判决前都是犯罪嫌疑人)带上脚镣,限制其行为,相应的号衣(一般称改皮)也会变成独特的有别他人的颜色。另外,为了防止发生意外(主要是自残或伤害别人),警察会安排监舍内比较稳定的其他犯罪嫌疑人二十四小时陪着死刑犯,吃在一起,睡时挨着睡!
一审判死刑后,警察都会找死刑犯谈心,稳定他们的情绪,说些开导的话,尽快让他们平复下来。被判死刑后,在允许的情况下,死刑犯可以得到一些便利,比如说吃。
接下来,绝大部分的死刑犯都会上诉,毕竟还有一丝希望。他们开始不厌其烦的为自己找不死的理由,写上诉书,会见律师,和同监舍的人述说,然后焦急的等待二审判决。
这个过程中,他们的心态十分复杂,既有对死亡的恐惧,也有对生存的希望!
一般不超过三个月,二审判决就会下达。如果是改判,基本都是死缓或者无期,即使这样,死刑犯们也会欣喜若狂,毕竟保住了性命,警察也会把他们的脚镣卸掉,解除危险。不过如果是二审维持原判,情况就不一样了,这意味着他们活的希望已经很渺茫。
看守所方面会加强监督和疏导思想,死刑犯自己也变得消沉和低落,虽然有的人强打精神装出无所谓的样子,但也明显的外强中干,心理极度不稳定!
这时,所差的只是最高法的死刑复核了!
其实很多死刑犯都清楚,最高法复核,改判的可能很小,但那是他们最后残存的希望。
最高法核准后,就是下达死刑执行命令,这意味着在七天内,死刑犯就要上路了!
这几天是最难熬的,死刑犯的情绪波动很大,时而亢奋时而低沉,每天早上警察例行点名后,只要监舍外有什么动静,他们都会很紧张,害怕自己要被执行!
他们会给家人写信,留下最后的话,会准备好自己上路穿的衣服,会把自己的日常用品分给平时关系好的犯罪嫌疑人,会低沉不语也会谈笑风生,但这一切都掩盖不住内心对死亡的恐惧。
看守所是没有“断头饭”的,但有的警察会自己掏钱给死刑犯买些吃的东西。
真正上路的时候,一般都是警察和武警共同来到监舍,这时候他们知道了大限已到,反而会很平静地和监舍内的人告别,甚至说些“下面见”之类的话,他们被带出监舍,也会和沿途监舍的人打招呼。
现在死刑执行已经很人性化了,都是注射执行,没什么痛苦。没亲眼看过死刑犯被执行,就不妄加猜臆测了!
最后想说的是,别犯罪,别触碰法律的红线,自由和生命都很宝贵!
欢迎关注支持!
(图片来源网络,侵权联删)
10人回答
宠来也
2021-12-16 22:47:26看守所作为死刑犯的羁押场所,一般都是前一天接到《执行通知》,并且由看守所和法院共同向死刑犯宣读,至此,随后最轻松也最恐惧的时间降临,基本上是彻夜难眠毫无睡意
死刑犯自羁押之日起,就会有别他犯加带上繁重的械具,其实从那一刻起,不光同监室狱友,死刑犯自己也已知道未来的结局。没错,看守所的一切将会陪伴死刑犯过完余生!一般一审判处死刑的死刑犯,几乎都会上诉,只有等省高院终审结果下达,死刑犯最会彻底“死心”,最终经过一个月左右的最高人民法院的复核,然后发回终审单位进行执行。有些死刑犯运气好不到一年就能走完全部过程,而有些案情复杂或影响恶劣的死刑犯,要走完这一遭甚至要在看守所过上好几个冬夏。对于死刑犯的执行,看守所作一般都是前一天接到法院的《执行通知》,并且有看守所民警在场,法官当场向死刑犯宣布《执行通知》,至此,死刑犯的“终结马拉松”也就落幕了。虽然拿到《执行通知书》心里是轻松的,但也莫名的恐惧。以至于整完都彻夜难眠毫无睡意,只有一根接一根的抽着烟,等待铁栅栏门响起的那一刻!
执行的法警和武警一般是次日凌晨来提人,先用法绳对死刑犯进行绳刑(也叫五花大绑),随后叫来同监室的犯人为其洗脸、梳头、换衣服和喂饭,最后与家人进行诀别
执行死刑的法警和武警一般是次日凌晨来提人,当然也有下午或中午的,各地都不相同。法警会先向死刑犯本人验明正身,同时向看守所干警的确认,随后送上“见面礼”——绳刑,也就是大家常说的五花大绑,一根长绳束缚主肩膀和手臂,柄向后牢牢固定在身躯上,看似不紧反松,实则死刑犯根本动弹不得。一根短绳固定在双膝之间,用来约束下肢行动以外,还能防止执行时死刑犯的粪便不会飞溅。绳刑执行完毕以后,看守所干警会找来死刑犯平日里关系不错的同监室犯人,为其洗漱、梳头、换衣服甚至喂“断头饭”,一般死刑犯根本无心吃饭,只是听同犯说死也不能当做“饿死鬼”,所以会象征性的吃上几小口,接着就是一根接一根的“吞云吐雾”。终于听到家人的声音了,最后看守所会安排家属和死刑犯进行最后一次会面,当然会面全程是在看守所、法警和武警的监视下完成,自相视那一刻起,家人和死刑犯就哭成了泪人,肝肠寸断痛不欲生!
尽管现在的死刑有了多样选择,但是枪毙仍是首选的执行方式,这样死刑犯几乎没有痛苦,执行前一秒再狂傲的人也是烂泥一滩,两名法警左右扶持,一名法警死刑犯后脑近距离射击,执行完毕
脸上带着没干的泪水,额头前的血红是刚刚向父母辞行磕头留下的,在法警和武警的簇拥下,死刑犯鱼贯进了厢式押解车。一般死刑犯都会被要求低头俯身,就算押解车没有窗户。押解途中车厢里静的可以听到大家的呼吸。此刻的死刑犯脑子早已空白,车子行驶了45分钟左右到达了终点站——西山刑场,此刻,东方的天际刚刚出现鱼肚白,树冠四周还被一片薄雾笼罩。刑场法警会收取死刑犯的《死刑执行通知书》,并且为其进行常规体检,没错,这就是人道主义的体现。体检完毕身体健康,符合执行条件。法警再次对死刑犯验明正身,两名法警将其拖至行刑处,没错,执行的前一秒在狂傲的人也已是烂泥一滩,左右法警扶持死刑犯两肩,一名持枪法警来到死刑犯背后,枪口对着死刑犯后脑近距离果断设计,枪响,执行完毕!法医上前验尸,确认死亡,死刑执行完毕!
宠来也
2021-12-16 22:47:26美国曾经播出了一个41的分钟揭秘纪录片,讲述了死刑犯生命中的最后24个小时,这24小时里具体到每分钟该做的事情,都被监狱方安排的明明白白。但是我国的死刑犯的处理过程,不同于美国,接下来我主要分享我所知道的国内死刑犯的最后24小时。
死亡是人畏惧又永远不可避免的话题,作为一个正常人,你遵循自然规律生老病死,任何人都无法干涉你的生命权;但是死刑犯就不一样,他们的生命权已经被法律剥夺,只要时间一到,立即执行。这可以和古人的“秋后问斩”联系起来,一般死刑犯都是要服一段时间刑后才被提审送去枪毙。
满足吃喝要求
以前死刑犯一般最后一两个月都待在看守所等待枪决。最后24小时的时候,监狱方会派人去陪着他,尽量满足他最后的要求,毕竟他的生命都快要终止了,满足你一点要求是应该的,这是对死刑犯最后的尊重。很多看守所会问死刑犯还想吃什么,或者想买什么,然后用尽全力都会去买来。听闻大多数死刑犯临死前想吃妈妈做的饭菜,还有一些是什么也不吃,仅仅连续抽了几包烟,一句话也不说,愿做黄泉路上饿死鬼。
交代遗言立下遗嘱,通知家属
死刑犯枪决之前,监狱方会让他交待遗言,并提前告知家属来探望。这24小时内,要是家属没有来,那么就把遗言写成遗嘱交付给家属手中。大多数死刑犯还是希望见到亲人的最后一面,罪该万死但是骨子里还留着亲人的血。
行刑前
枪决之前,死刑犯要接受法医法警的体检,因为要确保执行死刑的人身份信息对的上,以免误杀。检查完之后就戴上头套,送往枪决场地。在这过程中,死刑犯的头套始终带着,身边由武警看押,法医也紧随其后。
枪决时
在枪决的时候,武警或者法医会要求他们跪下,因为站立会影响射击的准确性,以免加大死刑犯的痛苦。因为对于死刑犯的处理原则是干净利落,朝太阳穴一枪毙命。这个过程大都由2名武警来执行,一个人负责第一枪,如果没有死透第二个人负责补上。最后法医确认死刑犯已经死亡后,在外等待的殡仪馆运走火化,之后把骨灰交给家属。是的,就是这么残酷,还没开始枪决,殡仪馆都给联系好了。
所以别说生命的最后几个小时了,他们最后的24小时的人生已经被安排好了。尽管最后一天,教官和心理医生会对他们进行开导,但是不同的人面对枪决心态还是不一样:
有的人看的透彻,心如止水。
有的人翻然悔悟,后悔莫及。
有的人沉默不语,悲痛欲绝。
我曾经设想过,如果我生命只有几个小时了,我会去做什么?但是我大脑一片空白,因为我不愿意面对死亡。我觉得他们也是一样,但是无论是什么心情,唯一确定的是没有谁能拯救他们,之前犯下的滔天大罪就被该料到被审判的命运。如果有来世,愿他们做个好人。
宠来也
2021-12-16 22:47:26谢谢邀请!
如果以电视上的来说的话,肯定是非常和谐人道的,但是以现实来说的话,区别很大了。
首先,死刑犯大多是不知道自己什么时候死的,死刑犯只是知道自己快了,因为一般来说,法院安排家属会见后,就快执行了,有可能一个星期内就执行了,有可能几个月都执行不了,我曾经看过一个死刑犯在会见家属后,等了3个月都还没执行的。
死刑任务的时间、线路、场所都是保密的,所以一般来说,家属是不知道的,一般来说在把犯人送到执行地点后再通知家属,或者执行完毕后再通知家属。
之所以这样,主要是怕出事了比如事先让死刑犯什么时候执行,很可能会让犯人情绪激动,不安,崩溃或者有其他过激行为,比如看守所总会有看的不爽的人,有仇报仇拉个垫背的,都要死了还怕什么?
而不通知家属,主要是怕家属在路上堵路,劫车什么的。
毕竟法警在意的事执行过程的顺利,至于其他考虑都是次要的。
所以问“死刑犯最后几个小时在干嘛?”,该干嘛干嘛,可能还在和其他犯人有说有笑,外面忽然管教叫门喊“上路了”。
听到要上路了,都是懵逼的。腿软的也不少,因为执行的时候,是需要脱下囚服换上自己的便服的,我看过几个在换衣服的时候,手抖,腿软瘫坐在地上,爬不起来的。
被带出监室后,会被解除“脚镣”,然后管教会送上一份“盒饭”,每个管教手里都有一包烟,烟管够,一般来说,没几个死刑犯有胃口吃饭的,大多是抽烟,也有的不吃也不抽,直接上路。
当然,这里只是说我看过呆过的情况,看守所2年,看到过送过差不多15个上路的,觉得看的麻木了。
死刑执行后,看守所会安排其生前所在的监室,清理几件其生前穿的衣服给其家属带走,尘归尘土归土,下辈子做个好人,或者别做人了,累。
匿名网友
2021-12-16 22:47:26现在为了防止意外,基本上都不会头一晚通知死刑犯了,所以行刑前他们都是该干嘛干嘛,一般这种重型犯只要不主动闹事,相对于其他嫌疑人要管得宽松。有的还在练钢笔字,突然外面干部喊到名字,还以为平时关照出去放风呢,结果一出监舍才发现门两头还站着持枪的武警,才知道大限到了。然后立马安排见家属最后一面,交代后事,押往刑场。
至于之前的心态,只要是存在缓刑可能的,大多数还是抱有二审改判的期望。特别是干部为了稳定他们的情绪,往往会宽慰他们,说他们的事情哪里哪里具有从轻的可能。这些人等待宣判的时间反而非常煎熬。而情节特别恶劣的,自然是希望终审结果下来的慢一点。
至于得到结果那一刻的反应,就因人而异了,有的直接就全身瘫软(这种比较多),被两个武警架出去的,也有非常镇定昂首阔步走出去的,甚至有,出监舍后,看到两边站着武警,还有勇气开玩笑的(这种我只见到一个,并非十恶不赦之人,贩毒,原本死不了,为保他老婆,自己扛了,为人非常义气)。林林总总。
宠来也
2021-12-16 22:47:26看了几个别人的回答觉得有人说的不对,不知是不是各地不一样,我因为欠税曾被关押在看守所里,死刑犯在法院宣判死刑后即被戴上脚镣和背铐,晚上有两人在监号值班,会重点监看死刑犯,死刑犯一般都会上诉,所以都抱着侥幸的心理,不会胡来。等到执行的那天早上,会有狱警来到监号突然用一根白色的细绳子套到死刑犯的脖子上,然后拉出去对他宣布二审法院的决定,驳回上诉维持原判,接着押上囚车开赴宣判会场,会上宣布最高法院的执行令,最后游街押赴刑场执行枪决。现在没有宣判大会了,则直接在看守所宣布高法的执行令,然后押赴刑场执行枪决。所以死刑犯在临死前是不知道自己将死的,不存在怎么过的问题,他知道以后就会被五花大绑押上囚车等待执行了。我们监号的一个杀人犯刚刚十八岁,看着还是个孩子,被拉出监号的时候边哭边喊,你们骗人,说临死以前让我吃肉,为什么不给我吃。说明死刑犯在临死前并不知道自己就要死了,所以和平时是一样的。
匿名网友
2021-12-16 22:47:26或许有些地区对待死刑犯的最后时光处置的方式是不同的,我说说我们安徽这边吧。
死刑犯会提出号,在最高法送达宣读的死刑裁定书上签字,也就在时间内,管教看守会带着劳动号搬着绳眼床进号房,告诫号里所有人在这几天内要保证死刑犯不能出任何意外,否则的话,哼哼。
然后死刑犯会回房,或主动,或被强行按在床上,四肢会生铁铐加铁丝固定在床沿不能动弹,从这时候起,一直到执行死刑那天一直就是这种状态了,一般不会超过七天。
吃饭,是号友喂的,小便,把床站立起来,帮他掏出小弟弟,大便,把他身下的凉席抽出来,半欠身从绳网间排泄。
这几天死刑犯的伙食还是有改善的,一般都被同号的人吃了,死刑犯会请号友代写遗书,这些食物做为答谢。
上路那天,劳动号和武警进号,用老虎钳剪短铁丝,卸掉脚镣,换上绊脚绳,也会给死刑犯换衣服的短暂时间,那是在身体被绝对控制的情况下。
再然后,对于死刑犯而言,就永远没有然后了。
宠来也
2021-12-16 22:47:26一个监狱的朋友说,最后几个小时很多死刑犯都是在哭,有的吓得都走不动了。
这个朋友在监狱里工作了很多年了,他见过了形形色色的犯人在执行前都是什么样的情况。有的是所谓的老大,但是死前同样是痛哭流涕,后悔自己犯下的事情。有的是错手犯了错,这样的更是哭得站都站不住,眼睛都哭肿了。还有的本是穷凶极恶的犯人,犯下了不可饶恕的罪行,犯罪时非常狠,但是到自己执行的时候,却怂了,胆小如鼠,直接尿裤子了。可见在死亡面前,真的是人人平等。
其实这个时候,很多死刑犯会得到特殊的待遇,这个待遇不是他们争取的,而是监狱会正常给予。监狱会让犯人提一些简单的要求,毕竟马上就要走了,如果能满足他们也是可以满足的。这个朋友就经历过几个,他说有一次一个犯人在执行前突然想吃糖葫芦,而且说这是她小时候妈妈离开他的时候给他买过一次。于是这朋友就出去给他买了一个,他是哭着吃完了这个糖葫芦,吃了2个小时。这朋友也苦了。还有一次,他说有个死刑犯突然想看电影,想看媳妇陪自己看过的大话西游。于是,也满足了他,这个犯人也是看着电影,一眨不眨眼的一个多小时,最后哭的自己都没声音了。
其实生活有时候就是这样捉弄人。当你一切都明白了的时候,恰恰是一切都晚了的时候。这些死刑犯在行刑的时候才懊悔,这样真的晚了。
死刑犯最后的要求,一般都是有特殊意义的,他们有的会要求大吃一顿,因为以后不会有机会了。有的会要求洗个澡,想洗干净走。不管怎么样,他们还是留恋这个世界的。早知现在,何必当初呢?
大家说呢?
宠来也
2021-12-16 22:47:26死刑是针对那些罪恶深重,民愤极大的犯罪分子。虽然有些专家呼吁废除死刑,但中国目前真的不适合,只有死刑的存在,才能让那些犯罪分子在作恶时有所忌惮。
执行死刑要报经最高人民法院核准后,七天内执行,至于具体是哪一天,有地方法院决定,一般会在执行前一天告知犯人与其家属。大多数死刑犯在听到这个消息后会感到恐惧,这是人的天性。但反应的程度不一样,有的会绝望、麻木,有的会精神崩溃,瘫坐在地上。
在执行死刑前,都会安排罪犯与家属见上一面,这叫临刑会见。这是最后一次见面,大部分死刑犯会控制自己的情绪,佯装平静的向家人交代后事,如果见的是父母,他们会最后给父母磕三个头,表示不能最后尽孝了。父母这时候都会哭的撕心裂肺,毕竟这是生死离别,儿女再不好,也是自己身上掉下的肉。当然,也有家人不来见面的,就是因为家人觉得他犯的罪太伤天害理了。
最难熬的就是最后一晚,死刑犯都会彻夜不眠。他们会和监狱其他罪犯道别,会整理自己衣物,刮刮胡子,理理头发,女死刑犯还会刻意打扮一下,在离开世界前,保持一个美好的形象。然后,眼睁睁的等着明天上路。只有这时候,他们才理解时间的宝贵,生命的重要,可惜一切都晚了。
第二天早饭,有肉有菜很丰盛,俗称断头饭。大多数死刑犯是没有心思享受最后美食的,只有少数抱着死也要做个撑死鬼的态度大吃大喝。这时狱警会开导犯人,让他们安心上路,争取来世托生一个好人。还会给他们吸上三支烟。
一般罪犯上刑车前,都会吓得两腿无法挪动,甚至大小便失禁,由狱警架到刑车上。
世间事,除了生死,哪一件不是闲事。人不求锦衣玉食,只愿平平安安。做个懂法守法的好人,即使对自己负责,也是对妻儿的负责,更是对父母最大的孝顺。善待他人,就是善待自己。
宠来也
2021-12-16 22:47:26过去我有个表哥贩毒也吸毒,后来被抓了,因为贩毒数量大就被判了死刑,最后直系亲属可以见最后一面,我听说家里人问他有什么事要拜托家人的吗?他说什么事情都没有了,活着的好好活着就可以。虽然他犯了死罪,可是在他走的那天家里人见面,大家还是流了好多泪。
宠来也
2021-12-16 22:47:26犯罪嫌疑人从被判决到执行死刑,经过的时间比较长,这个过程中基本已经调整好了心态,但真正到被执行死刑的日子,还是很彷徨不安的。
在一审被判死刑后,看守所的警察会给犯人(判决前都是犯罪嫌疑人)带上脚镣,限制其行为,相应的号衣(一般称改皮)也会变成独特的有别他人的颜色。另外,为了防止发生意外(主要是自残或伤害别人),警察会安排监舍内比较稳定的其他犯罪嫌疑人二十四小时陪着死刑犯,吃在一起,睡时挨着睡!
一审判死刑后,警察都会找死刑犯谈心,稳定他们的情绪,说些开导的话,尽快让他们平复下来。被判死刑后,在允许的情况下,死刑犯可以得到一些便利,比如说吃。
接下来,绝大部分的死刑犯都会上诉,毕竟还有一丝希望。他们开始不厌其烦的为自己找不死的理由,写上诉书,会见律师,和同监舍的人述说,然后焦急的等待二审判决。
这个过程中,他们的心态十分复杂,既有对死亡的恐惧,也有对生存的希望!
一般不超过三个月,二审判决就会下达。如果是改判,基本都是死缓或者无期,即使这样,死刑犯们也会欣喜若狂,毕竟保住了性命,警察也会把他们的脚镣卸掉,解除危险。不过如果是二审维持原判,情况就不一样了,这意味着他们活的希望已经很渺茫。
看守所方面会加强监督和疏导思想,死刑犯自己也变得消沉和低落,虽然有的人强打精神装出无所谓的样子,但也明显的外强中干,心理极度不稳定!
这时,所差的只是最高法的死刑复核了!
其实很多死刑犯都清楚,最高法复核,改判的可能很小,但那是他们最后残存的希望。
最高法核准后,就是下达死刑执行命令,这意味着在七天内,死刑犯就要上路了!
这几天是最难熬的,死刑犯的情绪波动很大,时而亢奋时而低沉,每天早上警察例行点名后,只要监舍外有什么动静,他们都会很紧张,害怕自己要被执行!
他们会给家人写信,留下最后的话,会准备好自己上路穿的衣服,会把自己的日常用品分给平时关系好的犯罪嫌疑人,会低沉不语也会谈笑风生,但这一切都掩盖不住内心对死亡的恐惧。
看守所是没有“断头饭”的,但有的警察会自己掏钱给死刑犯买些吃的东西。
真正上路的时候,一般都是警察和武警共同来到监舍,这时候他们知道了大限已到,反而会很平静地和监舍内的人告别,甚至说些“下面见”之类的话,他们被带出监舍,也会和沿途监舍的人打招呼。
现在死刑执行已经很人性化了,都是注射执行,没什么痛苦。没亲眼看过死刑犯被执行,就不妄加猜臆测了!
最后想说的是,别犯罪,别触碰法律的红线,自由和生命都很宝贵!
欢迎关注支持!
(图片来源网络,侵权联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