页面加载中,请稍候...
Preloader
  • 【公益】愿天下宝贝都能有幸福的家
  • v:irenyuwang

Office Address

123/A, Miranda City Likaoli
Prikano, Dope

Phone Number

+0989 7876 9865 9

+(090) 8765 86543 85

Email Address

info@example.com

example.mail@hum.com

img

清华大学最小新生年仅15岁,上幼儿园前识字3000,小学连跳多级是如何实现的?

img
提问者

匿名网友

清华大学最小新生年仅15岁,上幼儿园前识字3000,小学连跳多级是如何实现的?

10人回答

  • img
    匿名网友
    2021-12-17 00:28:25

    2019年清华大学录取新生中,年龄最小的当属这名叫鹿泽宇的同学,年仅15岁。在应试教育的今天,恐怕很多家长都惊讶于人家的孩子是咋培养出来的?他是神童吗?又如何在小学就连跳多级呢?下面我来分析一下鹿泽宇同学的成长之路。

    第一,所谓的神童,实际上是父母给了优秀的基因,家庭给了健康成长的肥沃土壤。

    从鹿泽宇的学生生涯成长道路来看,我们绝不能否认这孩子有着超高的智商,智商越高学习领悟能力才会越强,这已经成为不争的事实。高智商源于他继承了父母的优秀基因,后来父母又给他提供了良好的成长和教育环境,这才使小鹿同学所有的天赋与潜能都得到了完全发挥。可以说,这样的孩子绝对属于特例,极为罕见。

    第二,鹿泽宇早期教育非常成功,这是一般家长根本无法企及的,也根本做不到。

    回顾鹿泽宇的早期教育成长之路,最令家长们羡慕的便是他的父母并没有走寻常路,而是在幼儿期就重视对孩子进行识读培养。进入小学前,鹿泽宇便已经认识了3000多汉字(其父母充分抓了孩子识字和阅读兴趣的敏感期),这一数字是非常惊人的,要知道常用汉字才3500多个啊。试想,认识这么多汉字对于鹿泽宇来说,阅读与理解能力是超级强的,因此,他上小学时学习能力就已经达到三年级水平,便直接上了三年级。

    第三,鹿泽宇父母的家庭教育理念非常出色,他们对儿子的教育营造了宽松式成长氛围。

    当很多家长还穷其一切给孩子报各种兴趣班和补课班的时候,鹿泽宇的父母并没有这样做,他们抛开了这些不切实际的东西,不去跟风,不去盲目从众,只专注于围绕自己孩子的个性特点实施家庭教育。可以说,鹿泽宇之所以能在学业上的骑绝尘,得益于父母给他营造的宽松工的成长氛围,不让孩子受到不必要杂音干扰。因此,才会使孩子的学习吸纳能力特别出色。

    第四,把学习当玩儿,在乐趣中享受学习所带来的乐趣,激励地激发了孩子的学业自尊心。

    鹿泽宇和很多孩子最大的不同,当属于他把学习当玩儿,在玩中感受学习所带来的乐趣。这可能会让很多家长感觉到特别不思议,学习怎么能当成玩儿呢?其实这就是大家对孩子最不了解之处。在知识的海洋里,鹿泽宇属于最自由的那条鱼儿,他由于有丰厚的博学知识基础作为营养,对他学习课本知识极为有益,很多知识看一眼就会,因为知识的串联性极强,只要掌握学习方法,理解能力超级强,就可以轻松拿到优秀的成绩。

    第五,始终处于优秀境界中的孩子,自信会更强,学习会更专注,效率会更高。

    纵观鹿泽宇的学业之路,他始终都在优秀的境界中一路走过来,可以说周围所有的评价都是积极的,正向的,这使小鹿同学内心更加自信,因为他无需向别人学习,他本身就是别人学习的榜样,但是别人又无法超越他。在一路领跑的过程中,鹿泽宇的学业竞争对手只有他自己,他只要专注于超越昨天的自己就可以。因此,鹿泽宇的学习效率非常高,他始终保持着学业的极高专注力,这是一般孩子无法做到的。

    第六,激励孩子找到自己的理想,为自己的理想而去努力拼搏,这点最为难。

    正如鹿泽宇自己讲:“我很小的时候就想到清华,很多人都有远大目标,但真正实现的人并不是很多。所以,虽然小学就想上清华,但是感觉到有机会实现还是在高中的时候。”现在很多家长最缺少对孩子的正向激励与引导,让孩子为自己去学习,让孩子自己为理想而去努力的精神。因为大家都在机械地模仿着别人的育儿观念和做法,都试图把孩子培养成更像那些优秀的孩子。可是这一切都会压抑孩子对学习的自我意识。

    结束语:当我们艳羡别人家的孩子,称其为天才时,其实最应该去向鹿泽宇的父母学习,学习他们超凡脱俗的育儿理念。当然,基因约定着天赋,天赋又决定着孩子的后天发展,有些时候对于像鹿泽宇这样的孩子,是很难在模仿中实现克隆式教育,只能靠家长自己去战胜自我,立足孩子为核心,尽量走属于自己的特色育儿之路。

  • img
    匿名网友
    2021-12-17 00:28:25

    今年清华大学的新生名单中,有很多星光熠熠的名字:柯杰、武亦姝等等。

    今天我们来讲讲另外一位特殊的新生,年仅15岁的鹿泽宇同学。据说鹿泽宇上幼儿园之前就已经认识3000多字,刚上小学就跳级到三年级。

    鹿泽宇是神童吗?应该算。毕竟能够在幼儿园前就认识3000字,这不是一般人能够做到的。鹿泽宇的父母是生意人,但是比较注意家庭教育。在鹿泽宇很小的时候,他们就有意识地培养孩子认字。因为家里面做生意的缘故,鹿泽宇从小就接触算账,所以上学前计算能力已经非常突出。

    我接触过不少的少年大学生,年龄和鹿泽宇差不多的很多,当然还有更小的,比如12岁、13岁就上大学的。这些学生最大的特点是早慧,同时家人及时地把握住了孩子学习的敏感期,所以一般能够领先其他孩子几年的时间。


    这些早慧儿童,有后来发展得特别好的,也有后来因为不适应大学生活而没有太大发展的。单就求学阶段而言,他们都是非常成功的。因为在学校里,学习目标比较明确,简单。而毕业之后的发展,更多的关系到自我的选择,各人的差异比较大。


    在现实中,早慧儿童是有一定比例的。这些孩子除了自身的条件优异之外,还得益于父母小时候的教育方式得当。

    这些孩子学习都是快乐的,内心也比较单纯,学习在他们心目中非常重要,同时他们学习的时候特别放松。所以这也给我们一个启示:天才儿童不是靠逼出来的,更多的是自身天赋和教育条件的结合。


    大部分孩子还是应该按照正常的节奏学习,家长也不要因为看到其他孩子的特殊发展而对自己孩子施加太大的压力。

  • img
    宠来也
    2021-12-17 00:28:25

    欢迎来到“老穆说语文”问答领地,老穆将用最大的热忱和最好的回答回馈您!


    老穆有话说

    作为今年清华大学本科新生年龄最小的学生,鹿泽宇备受人们的关注

    他究竟有多大呢?目前还不满15周岁,出生于2004年

    据说,他幼儿园前就能识字3000个简单的算术也是在店里学会的。因此,他没上一年级直接跳到三年级,厉害吧!

    或许有人就有疑惑,义务教育阶段,不是不让跳级的吗?他怎么实现的呢?

    老穆查阅了相关文件,教育部对此没有统一的文件要求,因此只能参考各省的具体政策了。

    如果孩子确实很优秀、且具备超前学习能力的话,是可以提出申请的。

    【1】由学生父母或其他法定监护人,向学校提出跳级的书面申请。

    【2】学校进行审核,待学校同意并签章后,再上报上级主管教育行政部门,经核准后,可以跳级。

    (一)优秀的孩子,离不开优秀父母的正确引导与教诲。


    (二)优秀的孩子,离不开宽松开明的家庭环境。


    (三)父母要学会根据孩子的性格特点进行培养,万不可把自己的意志强加在孩子身上。

    试想一下,如果朗朗的父母从小就强行让孩子学习文化知识,他还会有现在的音乐成就吗?

    (四)父母平时工作再忙,也要多抽出时间来陪孩子,否则,不利于孩子健康成长。

    鹿泽宇家里就是做生意的,但他的父母并没有因此而冷落孩子,相反,父母还会带着孩子进行识字和简单的“算术”。这也就奠定了孩子实现跳级的基础。


    (五)父母要从小就要激发孩子的学习动力,并帮助孩子确立自己的梦想,然后为之努力!

    “我很小的时候就想到清华,很多人都有远大目标,但真正实现的人并不是很多。所以,虽然小学就想上清华······”


    【结束语】鹿泽宇的事例,固然值得称赞!但老穆认为,每个孩子都有自己的成长特点,我们不可强求。因此,家长万不可以此为“模板”来要求自家孩子,否则,会“揠苗助长”,不利于孩子健康成长。

    你们觉得呢?欢迎大家在下方评论区留言!


    如果您觉得不错,记得关注“老穆说语文”,并点个赞哦!

  • img
    匿名网友
    2021-12-17 00:28:25


    图片中的小豁牙,帅气的小伙,就是人们交口称赞的清华大学大一新生鹿泽宇,他不是新生中最帅的,但他是年龄最小的,不满十五周岁的神童。

    清华大学不是谁想考就能考上的,正常上学的能考上都得费点劲,这么小的年龄,怎么做到的?

    一,孩子的父母一定是有相当高素养的知识分子

    (1)上幼儿班前就学会了3000个汉字。父母知道学汉字最开发孩子的智力,并且一学就是3000个,没有上幼儿园的孩子就扫除文盲了,这样的孩子能没出息吗?

    (2)上幼儿班期间,把一二年级的课程学完,幼儿班毕业直接上三年级。

    这不是普通父母能做到的,开发了孩子的智力,又帮助孩子走在了同龄孩子的前列。

    (3)别说三年级,就是初中的孩子有多少,还得父母看着写作业呢,而直接上三年级的小泽宇,就能坐的住,并能很好的完成老师布置的作业。他的父母是怎么做到的?

    二,孩子本身的素质,智商超人。

    我说他超人并不为过,他的智商除了父母开发的好,先天因素也不能排出,也就是他是个天才。

    我们单位同事家孩子,父母都是老师,孩子上幼儿园之前也学了不少汉字,六岁上一年级,小学上一,三,五年级,二,四年级跳级没上,初中正常上学,初三时明显感觉孩子学习吃力,上课偷着睡觉,中考时压线进的重点高中,后来父母担心孩子太小,上高中吃不消,在初三留了一级,高考时打了635分,走了哈尔滨工业大学,已经不错了,在这个过程中,父母付出了多少,只有他们自己知道。

    我们在羡慕的时候,也在反思,如果所有的家长,都能舍得在孩子身上多投入些精力的话,我们的孩子也能很优秀,考不上清华大学,最低也能比现在要强的多。

  • img
    匿名网友
    2021-12-17 00:28:25

    可以说,鹿泽宇是清华大一新生中一个比较特殊的存在:算周岁的话,鹿泽宇还不满15周岁,他是清华大学这一届新生中年龄最小的同学,用神童来形容鹿泽宇同学,一点也不为过。

    当别人的孩子还没上幼儿园玩橡皮泥、玩玻璃珠或者动不动就嚎啕大哭的时候,鹿泽宇却在父母的陪同下用出“洪荒之力”去识字。上幼儿园之前,鹿泽宇就已经能够认识3000个汉字,直接脱离文盲的范畴。鹿泽宇不仅在识字方面有着得天独厚的优势,他在就读幼儿园之前就把简单的算术学得滚瓜烂熟。这样一来,未进学校的校门,鹿泽宇相当于超额学完了一二年级所有内容。

    基于此,鹿泽宇没有读一年级,而是直接去就读三年级。虽然在三年级的班级中,鹿泽宇的年龄是最小的,但他的成绩绝对不是最烂的。通过“三级跳”上三年级之后,鹿泽宇早早就拥有了自主学习的意识。当大部分三年级的孩子被家长逼着去做作业的时候,小小年纪的鹿泽宇则在自觉性和自律意识方面表现出非同一般的水准:在学习方面他很专注,在学习目标方面他很专一——在鹿泽宇很小的时候就已经定下了考上清华大学的“终极目标”,这为他最后如愿以偿考入清华打下了理想信念的基础。

    虽然鹿泽宇在学习天赋方面有着不可多得的优势,但他在努力程度方面更是让人赞叹。这让我想到我一位学生发在朋友圈的一句话:“我不怕自己不努力,就怕比我还要优秀的同学比我还要努力得多!”天才+努力=清华大学今年年纪最小的本科生鹿泽宇。

    在我看来,鹿泽宇的成长历程是不可复制的,因为在优秀的基因和良好的家庭教育环境方面,鹿泽宇是很多孩子都比不了的。如果是普通的孩子硬是让他(她)在幼儿园之前认识三千个字,学一大堆算术,普通的孩子会受得了吗?如果过度“小学化”让孩子受不了的话,那么孩子一旦产生厌学的情绪,最终在孩子上小学的时候会完全爆发出来。试问:一名厌学的儿童在不久的将来可以考上清华吗?想都别想!

    同时,鹿泽宇的学习专注度也是大部分孩子所比不了的。相信在很多家庭,一些家长对孩子能不能自觉做完作业都相当头疼——“不做作业母慈子孝,一做作业鸡飞狗跳”,这样的情况在很多家庭都出现过,但这样的情况从来没有在鹿泽宇家庭中出现过。这样一来,鹿泽宇的父母就可以自然而然地为孩子创造一个宽松、和谐的成长环境。

    你的孩子和鹿泽宇比起来,相差多少呢?欢迎留言探讨。

  • img
    宠来也
    2021-12-17 00:28:25

    今年清华招收的最下新生叫鹿泽宇,还不满15岁,这是一个标准的神童。但是父母不是学霸,而是开店做生意的,上幼儿园前,父母就教孩子认字。这孩子对汉字和数字都很敏感,汉字一学就会,在上幼儿园前,就已经识了3000汉字。要知道,汉字常用字也就3500字,鹿泽宇在上幼儿园前就基本学了全部的常用字。而数学,就更不用说了,这小家伙,就听听顾客买东西算账就会了。

    有这样的基础,小学直接从三年级开始,直接忽略了小学一二年级,从这些来看,我们可以说真的是“神童”。他的高中是在北京十二中读的,这让我想到,鹿泽宇也幸亏生在北京。

    我们设想一下,如果鹿泽宇生在其它地方,那种一味强调亦步亦趋的地方,即使有这样的天才,也会被拖成废材。比如鹿泽宇只能达到6周岁上一年级,如果是下半年出生,还要等到七周岁。现在实行九年义务教育,不允许跳级,更不可能直接从三年级读书。

    如果这样,鹿泽宇这样的小神童,也得按部就班跟着大多数人一起学习。一起学倒也不要紧,就怕拖久了,学习兴趣也就没有了,厌学了,神童说不定也就成为“方仲永”泯为众人了。

    所以,神童,也要一定的环境支持,包括家庭环境也包括整体的学校教育环境。说到底,因材施教要真正的落实到位才行。提到因材施教,很多人都是认为是教师的事情,其实,因材施教的内容很广泛,并不仅仅是教师的事情。

    再比如,现在不许分快慢班,这种制度是否合理的科学的,其实也是值得探讨的,并非很科学。一些超常的学生,混在一些不学习通过摇号进来的学生之中,恐怕再多的才华也会被拖没了。这也是因材施教的范畴,不过,国家政策是着眼于教育均衡,两害相权取其轻,从宏观上看,是完全正确的。

    但是,可笑的是一些家长,你应该从微观上看,非要从宏观上去看,这完全是两个方面不重叠的事情,可惜,能看懂的人,真的还不少,这就是教育现在很可悲的事情。

  • img
    宠来也
    2021-12-17 00:28:25

    15岁进入清华大学并不稀奇,让我觉得厉害的是上幼儿园之前就认识了3000字,也完成了小学一二年级的语文和数学,这个真的不容易做到。

    这个学生就是清华大学化生大类本科班新生鹿泽宇,出生于2004年,目前还不满15周岁。 据自己说。他小学阶段连跳多级,幼儿园前就能识字3000个,幼儿园之前学完了一年级和二年级的语文数学,说是“神童”不为过啊!开始上学后,鹿泽宇没上一年级,直接跳到三年级。

    我觉得对于这样的牛人肯定有着别人不一样的品质,这孩子自己评价是他有着超强自觉性与自律性,父母都是做生意,也没人怎么管他,这种放养模式没有自觉性真的不行。

    话虽如此,但这孩子说他没有天赋,我实在不太认同,当然与家长的重视也是分不开的,大家觉得呢?

  • img
    宠来也
    2021-12-17 00:28:25

    不得不说,确实有天赋异禀的“神童”存在,只是即便是神童,也需要培养,否则只能像方仲永一样“泯然众人矣”。

    清华大学8月14日开学了,来自全国的3000多名优秀学子齐聚清华,既有网红高考明星“武亦姝”、“刘雨桐”、“林万东”、“科薇”,也有广西2019年高考状元杨晨,围棋高手柯洁……可以说是高手云集,群英荟萃。在诸多清华新生中,还有一个人是比较引人注目的,他就是今年年龄最小的清华新生——鹿泽宇。

    不得不说,这是一个“牛人”,今年还不到15周岁,在这个一般人还刚刚初中毕业生的年龄,人家已经跨进最高学府。据说,鹿宇泽同学在上幼儿园之前就认识3000汉字, 但是父母不是学霸,而是开店做生意的,上幼儿园前,父母就教孩子认字。这孩子对汉字和数字都很敏感,汉字一学就会,在上幼儿园前,就已经识了3000汉字,简单的数学知识也是无师自通,听听父母小卖部的算账就基本掌握。

    我不由得想起王安石笔下的方仲永,我们要相信,天赋异禀的人还是有的,但是再怎么天赋异禀,也需要后天的培养。方仲永也是个神童,由于父母愚昧,生生把一个天赋异禀的神童搞得“泯然众人矣”。

    鹿宇泽的父母虽然不是什么高知分子,家里条件也不是特别好,但是很注重孩子的培养,并且为孩子营造了一个相对宽松自由的学习环境,专注学习,不去跟风,搞那些胡里花俏的兴趣爱好,特别注意家庭教育,有效陪伴,培养孩子的学习兴趣和学习能力。

    其实有很多孩子的理解力,智力超出一般同龄孩子,但是目前的培养机制下,得不到有效的因材施教。

    现在的小学实行的是按照年龄入学,年貌七周岁,不管智力发展如何,都进入一年级学习。学生的智力发展不一样,学习能力不一样,但是教学进度却是一样的,所以即便是你有过人的智慧,也只能慢慢跟着节奏来。

    从教这么多年,其实也发现一些智力比一般孩子高的学生,但是不敢建议家长跳级,怕拔苗助长,怕适得其反。而且跳级的手续也不太好办,需要家长向学校提出书面申请,然后报县级以上教育主管部门审批。大多数家长也不会选择这样冒险的路,万一跳级跟不上,岂不是悔之晚矣?

    被广为诟病的快慢班教学其实在一定程度上能够解决因材施教的问题,现在这样的编班方式,学渣和学霸在一起学习,学渣接受不了,学霸吃不饱。只是分快慢班会带来很多其他问题,所以目前如果确实发现自己孩子优于常人,只能自己申请跳级了。

    总结语:教书这么多年,也发现过有的学生比一般孩子聪明,接受能力强,但是为了整体成绩,不能加快进度,提高难度,只能眼巴巴看着他们在那里玩着拿一百分,为何没有专门针对这些优秀的孩子设立的班级呢?好让他们人尽其才,不要慢慢消磨掉他们的智慧和锐气!

  • img
    匿名网友
    2021-12-17 00:28:25

    孩子在幼年阶段,大脑细胞正在生长、发育、完善。如果极早的过度开发,激活尚未完全成熟的脑细胞,就象苦涩的青果,必然带来不理想的回味!历史上许多“神童”,不是有前车之鉴吗?!

  • img
    宠来也
    2021-12-17 00:28:25

    教育新鲜事

    今年入学的清华大学化生大类本科班新生鹿泽宇,出生于2004年,目前还不满15周岁。 据说,他上幼儿园前就能识字3000个,并且幼儿园之前就已经学完了一年级和二年级的语文数学,说是“神童”也不为过!开始上学后,鹿泽宇没上一年级,直接跳到三年级。

    笔者看法分享

    首先、具有先天优异品质,是孩子出类拔萃的根本,这是现象级,模仿不来的。根据鹿泽宇同学的自我评价,“自己有着超强自觉性与自律性,父母都是做生意,也没人怎么管他”,这完全就是“放养模式”的家庭教育啊!我们整天讨论和批评家庭教育中的“圈养式”和“放养式”,实际上,都是因人而异的,对于极个别先天自觉性和自律性超强的孩子来说,一切真的都不是事儿;他们具有特殊性,不能代表广大孩子的教育状态,绝大多数孩子仍然还是需要科学育儿的,如果盲目地模仿鹿泽宇,也去放养自己的孩子而不管不顾,注定是要失败的,因为你的孩子不具备这样的先天素质!

    其次、为何优秀的人从来都是少数,因为他们天生就与众不同。笔者的邻家孩子黄杰就是这样的孩子,我是看着他长大的,这孩子从小就出类拔萃;同龄的小孩还在撒尿和泥巴玩的时候,人家已经奋发自学了,五岁就能背诵近百首唐诗宋词,并且都是自学的,父母同为高中老师,各忙各的课务,孩子自己无论在家里还是在父母办公室,都是一个人默默地学习,从来不惹是生非。例如,他7岁的时候,看着其他老师假期里围在一起下象棋,其他小孩都是瞎喳喳,他只是默默地在旁边看,看了一段时间后,主动提出来要和某位老师下棋,前两局都是输,从第三局开始,就再也没有输过!这与鹿泽宇同学是何其的相似啊!

    再者、我们要让自己孩子变得优秀,就需要坚决从“根子”上正确抓起。鹿泽宇同学说,“自己没有什么天赋,无非是更自觉、更自律、更勤奋点罢了”!其实,能够做到自觉、自律、和勤奋就是人最大的天赋,是每个人都有的,只是许多孩子没有得到很好的培养和教育而已;这从一个侧面也反映出,科学育儿是多么的必要和重要,身为家长,不能只去羡慕“好孩子都是人家的”,自家孩子不成器,很大程度上都是由于家长自己不争气,所谓“每个熊孩子背后都有两个熊家长”。首先家长要与时俱进,积极学习先进的科学育儿理念,家庭要给孩子最好的教育,而不是推卸责任,花大钱送孩子进了好的学校、好的辅导班,就万事大吉了!

    结束语

    综上所述,笔者认为,鹿泽宇同学的事迹充分表明,科学育儿是非常正确的,是需要每个家庭每个家长好好反思的,在羡慕“好孩子都是别人家的”同时,想想自己做的怎么样,真的尽到家庭教育的义务和责任了吗?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