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3/A, Miranda City Likaoli Prikano, Dope
+0989 7876 9865 9
+(090) 8765 86543 85
info@example.com
example.mail@hum.com
一发烧,医生为什么就要求检测C-反应蛋白?
一发烧,医生为什么就要求检测C-反应蛋白?这个问题提得好,这也的确是现在很多朋友特别关注的问题。之所以有这样的问题,其背后的主要原因是因为很多人平时感冒发烧了,一到医院就诊,医生就会给开两个检查,一个是血常规,另外一个就是C反应蛋白。那么,为什么医生们会要查C反应蛋白呢?
其实,主要是C反应蛋白是一个炎症标志物,如果你的身体有炎症反应,无论这种炎症反应是因为什么发生的,最终绝大多数人都会表现为C反应蛋白升高,而医生检查这个项目,主要是通过这个项目配合血常规明确患者的炎症状态。同时,很多时候C反应蛋白升高的程度也能反映出炎症状态的严重程度,所以说医生就习惯于查这个项目。
其实,C反应蛋白还有一个升级版就是超敏C反应蛋白,这个炎症标志物,除了用于感染性疾病的诊疗,其实很多时候还用于对于身体无菌性炎症状态的监测。比如说,如果一个人平时超敏C反应蛋白长期升高,同时能够排除感染性原因,这时候这种情况很可能就是无菌性的炎症,这种状态的人后期是容易发生心脑血管疾病的,容易发生动脉粥样硬化性的改变。这也是这些年有经验的心血管医生为什么给大家检查超敏C反应蛋白的原因所在。
总之,C反应蛋白是一个炎症标志物,它既能反映细菌、病毒等感染性炎症反应存在,又能反应无菌性炎症状态,这都是需要大家注意的事情。希望张大夫今天的介绍能够帮到大家。
一发烧,医生就要求检测C反应蛋白?提问者是基于自己经常在某位或者某家医院看病的体验,并不代表所有的医生都会这么做。
龙大夫的看病过程中,如果患者是普通感冒引起的发热,除了发热之外,可能会有打喷嚏、鼻塞、流鼻涕、流眼泪、轻微咳嗽等症状。这种情况下,除非持续高热不退,或者有其他并发症,否则是不会懂不懂就给患者监测C反应蛋白的,很多医生也是这么做的。
C反应蛋白是一种炎症反应的标志物,在感染、创伤、炎症,或自身免疫性疾病和肿瘤等疾病过程中,都有可能产生增多。产生C反应蛋白的作用是抗炎,实际上是人体的一种防御反应。C反应蛋白和血液中的淋巴细胞、中性粒细胞等,都是人体的一道防线,“众志成城”抵抗外来物的入侵。
C反应蛋白的高低有一定的辅助诊断意义,但并不能说明具体的病原体是什么。从临床经验上来看,C反应蛋白越高,细菌感染的可能性越大,但还不足以断定一定是细菌的。
通常在发热无法确定原因的情况下,会做血常规和C反应蛋白检查,这只是一个初步的筛查手段。通过结果,医生能够判断疾病的大致方向,这对于用药治疗能提供更多的参考。
如果是一个简单的发烧,C反应蛋白可查可不查。如果是有一些复杂的情况,比如发热超过一周以上,则不但要查C反应蛋白和血常规,还需要做其他检查,以确定发烧的病原体。
对于患者来说,有时候自己没法判断病情的轻重以及复杂程度,医生这个时候要求患者做一些辅助检查,可能会无所适从或者抗拒。因为,有些患者认为,做了检查医生好像也无法确定,这里面就存在一个认识的不对等。
医生看到C反应蛋白的结果之后,心里应该会更有治疗的依据,而患者可能认为你查了这个东西,好像也没说啥。所以,针对这个问题,一方面医生应说明检查的目的,解除患者的一些顾虑,另一方面患者应该予以理解。
当然,也不排除有些医生动不动就检查,这种情况确实是存在的。在现在这个医患不太和谐的社会,希望医生在做每项检查之前,心里要明白做检查的目的是什么,对患者有没有好处。
回答最用心,靠谱龙医生!欢迎留言、讨论、点赞、转发并关注!
作为一个在三甲医院工作的临床外科医生,我想尝试回答一下这个问题,因为C-反应蛋白是我在临床上非常关注的一个指标.
感染一直是临床上重点关注的问题,也是难点问题.除了患者自身感染,还有很多医院性因素,比如手术等等.如何明确病毒感染还是细菌感染,感染指标变化的波动?都需要CRP这个指标来提示.同时我们所熟知的白细胞、中性粒细胞等等感染指标,有时候受到的影响和波动较大.
C-反应蛋白是我在临床上非常关注的一个指标.
C-反应蛋白(C-reactive protein,CRP)是在机体受到感染或组织损伤时血浆中一些急剧上升的蛋白质(急性蛋白),激活补体和加强吞噬细胞的吞噬而起调理作用,清除入侵机体的病原微生物和损伤,坏死,凋亡的组织细胞。
对于术后区别细菌感染还是病毒感染有非常好的作用
细菌性感染时常常导致CRP浓度升高,而病毒感染时其血清浓度变化并不大或基本保持不变,且CRP浓度增高的程度与细菌感染程度成正比,而且不受性别、年龄、贫血、妊娠、体温等因素的影响,因此在临床常用于鉴别诊断细菌或病毒感染的首选诊断指标.
临床目前除了对于普通发热区别病毒感染的应用以外,在我们外科对于术后出现发热的患者,可以动态观察CRP指标的变化,可以作为判断抗生素疗效和预后的一项重要指标.
同时在目前抗生素使用率和抗生素使用等级都严格受限的诊疗条件下,CRP也可以作为选用抗生素的一项依据.
可以动态观察CRP指标的变化,可以作为判断抗生素疗效和预后的一项重要指标.
总结一下,CRP区别于白细胞、降钙素原等一些临床反应感染的指标来说,CRP有助于区别病毒和细菌感染.同时由于其影响因素少,能较为稳定的反应患者感染情况的变化.
我是韶云鹏,一个专注泌尿外科科普的医生,如果回答对您或身边人有用,感谢点赞关注转发,谢谢!
发热在日常门诊很常见,尤其是我们基层医院的门诊,有可能是患者来诊的第一主诉。发热既是症状还是体征,发热的定义简单的说就是体温升高(正常的腋下温度36-37度),发热的原因是各种致热因子产生的致热原使体温调定点上移而使体温升高。引起发热的原因可以是细菌、病毒、支原体、衣原体、寄生虫等生物因素,免疫因素、内分泌因素、物理化学因素、环境因素都可以引起发热,所以引起发热的原因复杂,在医院医生根据发热的伴随症状去做一下针对性的检查很必要,找到病因,针对性治疗事半功倍。C-反应蛋白(CRP)是我们临床医生常说的感染性疾病‘’感染三剑客‘’其中之一,另外两个是血清淀粉样蛋白A(SAA)和降钙素原(PCT)。C-反应蛋白是急性时相反应蛋白,在急性炎症期、恶性肿瘤、局部缺血、组织损伤时,是炎症状态的敏感性指标,炎性控制后,迅速下降,同时也是鉴别细菌感染与病毒感染的指标,一般>10mg/L为异常。SAA在病毒感染时上升显著。钙素原(PCT)主要用于败血症及脓毒血症的诊断和预后,与血常规一样,是临床使用抗菌药物的参考重要指标。CRP、SAA还是心脑血管疾病、免疫性疾病、恶性肿瘤等一些疾病的重要标志物,今天在这里就不多分享了。谢谢大家阅读,不足之处欢迎指正。
现代医学属于循证医学,就是说凡事要讲证据,医生的医疗行为要经得起考验和查证,不能凭猜靠估,对于一些特殊的病例,尤其是如此。
发烧,在医学上叫做发热,指的是人体在各种致热因素的作用下体温调节中枢功能紊乱能引起的主动性的体温升高(被动性的体温升高不属于发热,比如中暑),一般以超过正常体温的0.5摄氏度为正,比如腋下体温大于等于37.5摄氏度即为发热。
引起发热的原因非常多,大致可以分为两种情况:一种为感染性发热,一种为非感染性发热。其中感染性发热大约占到90%以上。
那么既然发热分为这两类,如何区分就需要有一定的指标,仅凭肉眼观察或者进行体格检查,并不能判断。
因此,在临床上,区分是否存在感染的,最简单的检查就是血液分析,俗称血象,比如血象中白细胞计数升高大致可以判断存在细菌感染可能性较大,白细胞计数降低则存在病毒感染的可能性较大。但是血液分析存在着很大的局限性,有相当大一部分人存在感染并没有血像的变化,尤其见一些极重度的感染,由于白细胞出现附壁的现象,导致测量血液中的白细胞计数,并不是实际白细胞的总数。
而c反应蛋白恰恰就能够解释这个问题。C反应蛋白由肝脏产生的一种急性期蛋白物质,是一种比较敏感的炎症指标,并不会产生附壁的现象。炎症的水平呈正相关,严重程度也厉害,C反应蛋白数值越高。
所以,在实际临床中往往可以看到,一些感染很严重的病例血液分析基本上是正常的,但c反应蛋白数值非常高,这为医生的治疗方案提供了有力的依据。当然c反应蛋白也有它的局限性,它特异性并不是很强,除了感染炎症的情况下会升高,其他一些非特异性的炎症也会升高,比如发生急性心肌梗塞、风湿类风湿等结缔组织病也会升高。
总之,任何一项检都有它的局限性,一些检查指标之间不能互相替代,具体检查是否有必要性,医生应根据实际情况作出抉择,而不应当做大包围、浪费式的大检查。
自由呼吸、健康生活,我是呼吸科笔墨医生,更多健康科普知识,敬请关注,欢迎留言,交流讨论!
并不是所有的医生都是要求检测C-反应蛋白,而检测检测C-反应蛋白的目的有两个:一个是判断是病毒性感染引起的发烧还是细菌性感染引起的发烧,另一个是判断感染的严重程度。
感染性发热与非感染性发热在临床中均比较常见,准确鉴别和区分患者发热原因及感染类型,对于疾病的治疗非常关键,其中C-反应蛋白就是快速而有效的,判断是否感染及感性类型的指标之一。
C-反应蛋白主要是由肝脏与上皮细胞产生 的一种急性期反应蛋白,其含量和组织损伤后修复的程度存 在非常密切的关系,感染早期C-反应蛋白升高并不明显,但若患者为 某些免疫性疾病或正处于急性感染其,血清中C-反应蛋白浓度可提升千倍左右。
C-反应蛋白是人体急性时相蛋白 中最灵敏的反应指标, 在正常人体内含量低, 通常低于 10 μg / mL。 当机体受到感染或组织损伤时, 血内C-反应蛋白水平可在 48 h 内迅速上升 1000 倍。 因此 C-反应蛋白可作为明确炎症指标, 辅助诊断新生儿败血症 、脓毒血症、代谢疾病、荨麻疹、抑 郁、肿瘤(除白血病外) 等炎症相关性疾病的诊疗工作; 或用于判断呼吸道感染来源, 避免抗生素 的滥用 。
这是由于绝大多数的病毒感染主要是细胞内发生相应的改变,并不会引起C反应蛋白 结合的情况出现,因此C-反应蛋白可以判断是病毒性感染还是细菌性感染。
总结:C-反应蛋白 作为炎症与感染指标, 可用于多种疾病诊断治疗, 具有重要的临床应用价值。发烧检测C-反应蛋白,一方面是为了判断发烧是不是感染引起的,再者还可以判断是病毒引起的发烧还是细菌引起的发烧,而且检测快,不受年龄,性别等因素影响,是一种较为理想的检测手段。
作为一名儿科医生,我从儿童相关疾病的角度来谈谈我的看法。对于发烧的患儿,我们门诊医生通常会开血常规和C反应蛋白,通常C反应蛋白升高会提示炎症反应,经常结合血常规里面的白细胞计数一起看,如果都升高通常会提示细菌感染的存在。但是检验只是辅助我们的一些手段,还应该结合患儿的临床症状,比如咳嗽,皮疹,淋巴结肿大等等临床表现,只有临床症状结果辅助检验结果,才能使我们的临床诊断更加的精准。
除此之外,C反应蛋白对于诊断某些特殊的疾病会有很好的提示作用。例如川崎病是我们儿童常见的一种免疫性疾病,通常也是以发热起病,该病通常C反应蛋白会明显升高,这个时候完善该项检查对于确诊有很大的意义。对于一些泌尿系感染的患儿,通常临床症状不明显,也可能只表现为发热,有的患儿C反应蛋白会明显升高。因此,C反应蛋白对于临床诊疗有很重要的意义,要相信医生每开立一项检查都具有其相应的目的及意义,只有充分的信任医生,积极的配合相关的诊疗,疾病才能得到更好的诊治,医患关系才能更加融洽。希望我的回答能够帮助到大家!
小孩发烧,尤其是40摄氏度的高热,家长经常是既心疼又心力交瘁,在去医院检查的时候,医生经常会让查血,做个血常规。在看检查结果时,C-反应蛋白、血清淀粉样蛋白A、降钙素原这3个指标是很多医生观察的重点,那么检查这几项指标有什么意义呢?
C-反应蛋白是一种症性刺激时肝细胞合成的急性相蛋白。在健康人的血清中,其浓度不会超过5mg/L。如果是新生儿的话,C-反应蛋白浓度一般要低于0.6mg/L,分娩后的母亲一般不超过47mg/L。
如果C-反应蛋白偏高,说明可能存在细菌感染等引起的急慢性炎症、自身免疫疾病、组织坏死和恶性肿瘤、髓质性疾病等。如果是细菌感染引起的CRP浓度升高,一般在24-48小时左右达到峰值,感染被消除后可在一周内逐渐恢复到正常水平。
血清淀粉样蛋白A是一种急性时相反应蛋白,广泛应用在疾病感染疾病的检查中。如果患者出现的是病毒性感染,这个指标一般是轻微升高或者不升高;如果发生的是细菌性感染,这个指标会在短时间内迅速上升。
降钙素原(PCT)是一种蛋白质,它的水平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反应患者全身的炎症反应活跃程度,通常情况下,存在严重细菌、真菌以及寄生虫感染、脓毒症和多脏器功能衰竭时,降钙素原会升高;如果是过敏、病毒感染或者自身免疫问题的话,降钙素原不会升高。
因此,在判断儿童的高烧是细菌性还是病毒性感染,进行降钙素原(PCT)、血清淀粉样蛋白A(SAA)、C-反应蛋白(CRP)检查,都是很有必要的。这些检查有助于医生判断高烧的原因,根据检查结果针对性地选择治疗药物。如果是细菌性感染的话,则需要及时使用抗生素。
很多发烧的病人,尤其是宝宝,做C-反应蛋白(CRP)的目的,就是为了避免不合理的抗生素使用。CRP是鉴别细菌感染和病毒感染的常用指标。
常见的感冒发烧,即上呼吸道感染,90%以上的病原体都是病毒,不到10%是细菌感染,治疗这种发烧是不需要抗生素的,不能单凭体温的曲线变化和病人的主观感觉来判定是否需要抗生素。这个时候检查CRP有助于临床医生初步定性发烧的原因。
CRP在小于20mg/L时,属于正常或轻度升高,临床意义不大。
CRP在20-30mg/L时,常见病毒感染。
CRP在40-99mg/L时,主要见于细菌感染,常见革兰氏阳性菌和寄生虫的感染。
CRP大于99mg/L,常见与革兰氏阴性菌的感染。
还有肿瘤、风湿、类风湿、血液系统及败血症等疾病,出现活动或进展时,也很容易出现发烧,检测CRP也能提示增高。
另外,一些手术后的病人,常因感染出现发烧,我们医生常把CRP用于手术后感染的监测,以及作为抗生素后使用疗效的观察指标之一。
C-反应蛋白(CRP)是在人体受到感染或组织损伤时血浆中一些急剧上升的蛋白质,
C反应蛋白的临床意义
1、 CRP的检查,用于鉴别区分细菌感染和病毒感染
2、CRP的检查,用于脑膜炎治疗效果监测
3、CRP的检查,用于尿路感染的辅助诊断
4、 CRP的检查,用于监控病情变化及术后感染
5、 CRP的检查,用于器官移植的早期排异反应监测
10人回答
宠来也
2021-12-17 00:42:51一发烧,医生为什么就要求检测C-反应蛋白?这个问题提得好,这也的确是现在很多朋友特别关注的问题。之所以有这样的问题,其背后的主要原因是因为很多人平时感冒发烧了,一到医院就诊,医生就会给开两个检查,一个是血常规,另外一个就是C反应蛋白。那么,为什么医生们会要查C反应蛋白呢?
其实,主要是C反应蛋白是一个炎症标志物,如果你的身体有炎症反应,无论这种炎症反应是因为什么发生的,最终绝大多数人都会表现为C反应蛋白升高,而医生检查这个项目,主要是通过这个项目配合血常规明确患者的炎症状态。同时,很多时候C反应蛋白升高的程度也能反映出炎症状态的严重程度,所以说医生就习惯于查这个项目。
其实,C反应蛋白还有一个升级版就是超敏C反应蛋白,这个炎症标志物,除了用于感染性疾病的诊疗,其实很多时候还用于对于身体无菌性炎症状态的监测。比如说,如果一个人平时超敏C反应蛋白长期升高,同时能够排除感染性原因,这时候这种情况很可能就是无菌性的炎症,这种状态的人后期是容易发生心脑血管疾病的,容易发生动脉粥样硬化性的改变。这也是这些年有经验的心血管医生为什么给大家检查超敏C反应蛋白的原因所在。
总之,C反应蛋白是一个炎症标志物,它既能反映细菌、病毒等感染性炎症反应存在,又能反应无菌性炎症状态,这都是需要大家注意的事情。希望张大夫今天的介绍能够帮到大家。
宠来也
2021-12-17 00:42:51一发烧,医生就要求检测C反应蛋白?提问者是基于自己经常在某位或者某家医院看病的体验,并不代表所有的医生都会这么做。
龙大夫的看病过程中,如果患者是普通感冒引起的发热,除了发热之外,可能会有打喷嚏、鼻塞、流鼻涕、流眼泪、轻微咳嗽等症状。这种情况下,除非持续高热不退,或者有其他并发症,否则是不会懂不懂就给患者监测C反应蛋白的,很多医生也是这么做的。
C反应蛋白是一种炎症反应的标志物,在感染、创伤、炎症,或自身免疫性疾病和肿瘤等疾病过程中,都有可能产生增多。产生C反应蛋白的作用是抗炎,实际上是人体的一种防御反应。C反应蛋白和血液中的淋巴细胞、中性粒细胞等,都是人体的一道防线,“众志成城”抵抗外来物的入侵。
C反应蛋白的高低有一定的辅助诊断意义,但并不能说明具体的病原体是什么。从临床经验上来看,C反应蛋白越高,细菌感染的可能性越大,但还不足以断定一定是细菌的。
通常在发热无法确定原因的情况下,会做血常规和C反应蛋白检查,这只是一个初步的筛查手段。通过结果,医生能够判断疾病的大致方向,这对于用药治疗能提供更多的参考。
如果是一个简单的发烧,C反应蛋白可查可不查。如果是有一些复杂的情况,比如发热超过一周以上,则不但要查C反应蛋白和血常规,还需要做其他检查,以确定发烧的病原体。
对于患者来说,有时候自己没法判断病情的轻重以及复杂程度,医生这个时候要求患者做一些辅助检查,可能会无所适从或者抗拒。因为,有些患者认为,做了检查医生好像也无法确定,这里面就存在一个认识的不对等。
医生看到C反应蛋白的结果之后,心里应该会更有治疗的依据,而患者可能认为你查了这个东西,好像也没说啥。所以,针对这个问题,一方面医生应说明检查的目的,解除患者的一些顾虑,另一方面患者应该予以理解。
当然,也不排除有些医生动不动就检查,这种情况确实是存在的。在现在这个医患不太和谐的社会,希望医生在做每项检查之前,心里要明白做检查的目的是什么,对患者有没有好处。
回答最用心,靠谱龙医生!欢迎留言、讨论、点赞、转发并关注!
宠来也
2021-12-17 00:42:51作为一个在三甲医院工作的临床外科医生,我想尝试回答一下这个问题,因为C-反应蛋白是我在临床上非常关注的一个指标.
感染一直是临床上重点关注的问题,也是难点问题.除了患者自身感染,还有很多医院性因素,比如手术等等.如何明确病毒感染还是细菌感染,感染指标变化的波动?都需要CRP这个指标来提示.同时我们所熟知的白细胞、中性粒细胞等等感染指标,有时候受到的影响和波动较大.
C-反应蛋白是我在临床上非常关注的一个指标.
什么是C反应蛋白?
C-反应蛋白(C-reactive protein,CRP)是在机体受到感染或组织损伤时血浆中一些急剧上升的蛋白质(急性蛋白),激活补体和加强吞噬细胞的吞噬而起调理作用,清除入侵机体的病原微生物和损伤,坏死,凋亡的组织细胞。
对于术后区别细菌感染还是病毒感染有非常好的作用
C-反应蛋白的意义
细菌性感染时常常导致CRP浓度升高,而病毒感染时其血清浓度变化并不大或基本保持不变,且CRP浓度增高的程度与细菌感染程度成正比,而且不受性别、年龄、贫血、妊娠、体温等因素的影响,因此在临床常用于鉴别诊断细菌或病毒感染的首选诊断指标.
临床目前除了对于普通发热区别病毒感染的应用以外,在我们外科对于术后出现发热的患者,可以动态观察CRP指标的变化,可以作为判断抗生素疗效和预后的一项重要指标.
同时在目前抗生素使用率和抗生素使用等级都严格受限的诊疗条件下,CRP也可以作为选用抗生素的一项依据.
可以动态观察CRP指标的变化,可以作为判断抗生素疗效和预后的一项重要指标.
总结一下,CRP区别于白细胞、降钙素原等一些临床反应感染的指标来说,CRP有助于区别病毒和细菌感染.同时由于其影响因素少,能较为稳定的反应患者感染情况的变化.
我是韶云鹏,一个专注泌尿外科科普的医生,如果回答对您或身边人有用,感谢点赞关注转发,谢谢!
宠来也
2021-12-17 00:42:51发热在日常门诊很常见,尤其是我们基层医院的门诊,有可能是患者来诊的第一主诉。发热既是症状还是体征,发热的定义简单的说就是体温升高(正常的腋下温度36-37度),发热的原因是各种致热因子产生的致热原使体温调定点上移而使体温升高。引起发热的原因可以是细菌、病毒、支原体、衣原体、寄生虫等生物因素,免疫因素、内分泌因素、物理化学因素、环境因素都可以引起发热,所以引起发热的原因复杂,在医院医生根据发热的伴随症状去做一下针对性的检查很必要,找到病因,针对性治疗事半功倍。C-反应蛋白(CRP)是我们临床医生常说的感染性疾病‘’感染三剑客‘’其中之一,另外两个是血清淀粉样蛋白A(SAA)和降钙素原(PCT)。C-反应蛋白是急性时相反应蛋白,在急性炎症期、恶性肿瘤、局部缺血、组织损伤时,是炎症状态的敏感性指标,炎性控制后,迅速下降,同时也是鉴别细菌感染与病毒感染的指标,一般>10mg/L为异常。SAA在病毒感染时上升显著。钙素原(PCT)主要用于败血症及脓毒血症的诊断和预后,与血常规一样,是临床使用抗菌药物的参考重要指标。CRP、SAA还是心脑血管疾病、免疫性疾病、恶性肿瘤等一些疾病的重要标志物,今天在这里就不多分享了。谢谢大家阅读,不足之处欢迎指正。
匿名网友
2021-12-17 00:42:51现代医学属于循证医学,就是说凡事要讲证据,医生的医疗行为要经得起考验和查证,不能凭猜靠估,对于一些特殊的病例,尤其是如此。
发烧,在医学上叫做发热,指的是人体在各种致热因素的作用下体温调节中枢功能紊乱能引起的主动性的体温升高(被动性的体温升高不属于发热,比如中暑),一般以超过正常体温的0.5摄氏度为正,比如腋下体温大于等于37.5摄氏度即为发热。
引起发热的原因非常多,大致可以分为两种情况:一种为感染性发热,一种为非感染性发热。其中感染性发热大约占到90%以上。
那么既然发热分为这两类,如何区分就需要有一定的指标,仅凭肉眼观察或者进行体格检查,并不能判断。
因此,在临床上,区分是否存在感染的,最简单的检查就是血液分析,俗称血象,比如血象中白细胞计数升高大致可以判断存在细菌感染可能性较大,白细胞计数降低则存在病毒感染的可能性较大。但是血液分析存在着很大的局限性,有相当大一部分人存在感染并没有血像的变化,尤其见一些极重度的感染,由于白细胞出现附壁的现象,导致测量血液中的白细胞计数,并不是实际白细胞的总数。
而c反应蛋白恰恰就能够解释这个问题。C反应蛋白由肝脏产生的一种急性期蛋白物质,是一种比较敏感的炎症指标,并不会产生附壁的现象。炎症的水平呈正相关,严重程度也厉害,C反应蛋白数值越高。
所以,在实际临床中往往可以看到,一些感染很严重的病例血液分析基本上是正常的,但c反应蛋白数值非常高,这为医生的治疗方案提供了有力的依据。当然c反应蛋白也有它的局限性,它特异性并不是很强,除了感染炎症的情况下会升高,其他一些非特异性的炎症也会升高,比如发生急性心肌梗塞、风湿类风湿等结缔组织病也会升高。
总之,任何一项检都有它的局限性,一些检查指标之间不能互相替代,具体检查是否有必要性,医生应根据实际情况作出抉择,而不应当做大包围、浪费式的大检查。
自由呼吸、健康生活,我是呼吸科笔墨医生,更多健康科普知识,敬请关注,欢迎留言,交流讨论!
匿名网友
2021-12-17 00:42:51并不是所有的医生都是要求检测C-反应蛋白,而检测检测C-反应蛋白的目的有两个:一个是判断是病毒性感染引起的发烧还是细菌性感染引起的发烧,另一个是判断感染的严重程度。
C-反应蛋白为何物?
感染性发热与非感染性发热在临床中均比较常见,准确鉴别和区分患者发热原因及感染类型,对于疾病的治疗非常关键,其中C-反应蛋白就是快速而有效的,判断是否感染及感性类型的指标之一。
C-反应蛋白主要是由肝脏与上皮细胞产生 的一种急性期反应蛋白,其含量和组织损伤后修复的程度存 在非常密切的关系,感染早期C-反应蛋白升高并不明显,但若患者为 某些免疫性疾病或正处于急性感染其,血清中C-反应蛋白浓度可提升千倍左右。
C-反应蛋白检测的价值
C-反应蛋白是人体急性时相蛋白 中最灵敏的反应指标, 在正常人体内含量低, 通常低于 10 μg / mL。 当机体受到感染或组织损伤时, 血内C-反应蛋白水平可在 48 h 内迅速上升 1000 倍。 因此 C-反应蛋白可作为明确炎症指标, 辅助诊断新生儿败血症 、脓毒血症、代谢疾病、荨麻疹、抑 郁、肿瘤(除白血病外) 等炎症相关性疾病的诊疗工作; 或用于判断呼吸道感染来源, 避免抗生素 的滥用 。
为什么C-反应蛋白可以判断是病毒性感染还是细菌性感染?
这是由于绝大多数的病毒感染主要是细胞内发生相应的改变,并不会引起C反应蛋白 结合的情况出现,因此C-反应蛋白可以判断是病毒性感染还是细菌性感染。
总结:C-反应蛋白 作为炎症与感染指标, 可用于多种疾病诊断治疗, 具有重要的临床应用价值。发烧检测C-反应蛋白,一方面是为了判断发烧是不是感染引起的,再者还可以判断是病毒引起的发烧还是细菌引起的发烧,而且检测快,不受年龄,性别等因素影响,是一种较为理想的检测手段。
匿名网友
2021-12-17 00:42:51作为一名儿科医生,我从儿童相关疾病的角度来谈谈我的看法。对于发烧的患儿,我们门诊医生通常会开血常规和C反应蛋白,通常C反应蛋白升高会提示炎症反应,经常结合血常规里面的白细胞计数一起看,如果都升高通常会提示细菌感染的存在。但是检验只是辅助我们的一些手段,还应该结合患儿的临床症状,比如咳嗽,皮疹,淋巴结肿大等等临床表现,只有临床症状结果辅助检验结果,才能使我们的临床诊断更加的精准。
除此之外,C反应蛋白对于诊断某些特殊的疾病会有很好的提示作用。例如川崎病是我们儿童常见的一种免疫性疾病,通常也是以发热起病,该病通常C反应蛋白会明显升高,这个时候完善该项检查对于确诊有很大的意义。对于一些泌尿系感染的患儿,通常临床症状不明显,也可能只表现为发热,有的患儿C反应蛋白会明显升高。因此,C反应蛋白对于临床诊疗有很重要的意义,要相信医生每开立一项检查都具有其相应的目的及意义,只有充分的信任医生,积极的配合相关的诊疗,疾病才能得到更好的诊治,医患关系才能更加融洽。希望我的回答能够帮助到大家!
匿名网友
2021-12-17 00:42:51小孩发烧,尤其是40摄氏度的高热,家长经常是既心疼又心力交瘁,在去医院检查的时候,医生经常会让查血,做个血常规。在看检查结果时,C-反应蛋白、血清淀粉样蛋白A、降钙素原这3个指标是很多医生观察的重点,那么检查这几项指标有什么意义呢?
C-反应蛋白(CRP)
C-反应蛋白是一种症性刺激时肝细胞合成的急性相蛋白。在健康人的血清中,其浓度不会超过5mg/L。如果是新生儿的话,C-反应蛋白浓度一般要低于0.6mg/L,分娩后的母亲一般不超过47mg/L。
如果C-反应蛋白偏高,说明可能存在细菌感染等引起的急慢性炎症、自身免疫疾病、组织坏死和恶性肿瘤、髓质性疾病等。如果是细菌感染引起的CRP浓度升高,一般在24-48小时左右达到峰值,感染被消除后可在一周内逐渐恢复到正常水平。
血清淀粉样蛋白A(SAA)
血清淀粉样蛋白A是一种急性时相反应蛋白,广泛应用在疾病感染疾病的检查中。如果患者出现的是病毒性感染,这个指标一般是轻微升高或者不升高;如果发生的是细菌性感染,这个指标会在短时间内迅速上升。
降钙素原(PCT)
降钙素原(PCT)是一种蛋白质,它的水平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反应患者全身的炎症反应活跃程度,通常情况下,存在严重细菌、真菌以及寄生虫感染、脓毒症和多脏器功能衰竭时,降钙素原会升高;如果是过敏、病毒感染或者自身免疫问题的话,降钙素原不会升高。
因此,在判断儿童的高烧是细菌性还是病毒性感染,进行降钙素原(PCT)、血清淀粉样蛋白A(SAA)、C-反应蛋白(CRP)检查,都是很有必要的。这些检查有助于医生判断高烧的原因,根据检查结果针对性地选择治疗药物。如果是细菌性感染的话,则需要及时使用抗生素。
我是王药师,坚持用简单易懂的文字传播心脑血管疾病知识,为健康中国奉献自己的微薄之力。如果您觉得我的回答对您有帮助,请留下一个赞吧!另外,如果您还有相关问题,欢迎留言,我们共同探讨!
匿名网友
2021-12-17 00:42:51很多发烧的病人,尤其是宝宝,做C-反应蛋白(CRP)的目的,就是为了避免不合理的抗生素使用。CRP是鉴别细菌感染和病毒感染的常用指标。
常见的感冒发烧,即上呼吸道感染,90%以上的病原体都是病毒,不到10%是细菌感染,治疗这种发烧是不需要抗生素的,不能单凭体温的曲线变化和病人的主观感觉来判定是否需要抗生素。这个时候检查CRP有助于临床医生初步定性发烧的原因。
CRP在小于20mg/L时,属于正常或轻度升高,临床意义不大。
CRP在20-30mg/L时,常见病毒感染。
CRP在40-99mg/L时,主要见于细菌感染,常见革兰氏阳性菌和寄生虫的感染。
CRP大于99mg/L,常见与革兰氏阴性菌的感染。
还有肿瘤、风湿、类风湿、血液系统及败血症等疾病,出现活动或进展时,也很容易出现发烧,检测CRP也能提示增高。
另外,一些手术后的病人,常因感染出现发烧,我们医生常把CRP用于手术后感染的监测,以及作为抗生素后使用疗效的观察指标之一。
匿名网友
2021-12-17 00:42:51C-反应蛋白(CRP)是在人体受到感染或组织损伤时血浆中一些急剧上升的蛋白质,
C反应蛋白的临床意义
1、 CRP的检查,用于鉴别区分细菌感染和病毒感染
2、CRP的检查,用于脑膜炎治疗效果监测
3、CRP的检查,用于尿路感染的辅助诊断
4、 CRP的检查,用于监控病情变化及术后感染
5、 CRP的检查,用于器官移植的早期排异反应监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