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3/A, Miranda City Likaoli Prikano, Dope
+0989 7876 9865 9
+(090) 8765 86543 85
info@example.com
example.mail@hum.com
鸡蛋在大气层下落过程温度上升,会把鸡蛋煮熟吗?
这个问题好有意思,既然你问得有意思,我就按照这个思路给你回答。
首先扔这个鸡蛋要看是什么飞机,因为飞机有好多种,我就简单举下三种类型的飞机。
一是航天飞机,就是杨利伟他们乘坐的神舟,航空航天有关部门准许他们做这个实验,在外出行走时扔下来,什么鸡蛋、鸭蛋的你都看不见,即使扔了,也好像什么事情没发生过似的。
二是美国的空天飞机,如果把这个建议给美国人,说不定他们真的会做这样的实验,然后会告诉你实验结果,说:“扔下来的鸡蛋变成了小鸡,最后又被他们抓住吃了,还告诉你味道比酒店的大厨做的都好“。
三是目前大家经常乘坐的航班,首先说这个鸡蛋你未必就能带上飞机,即使带上去了,你也没有办法往下扔,即使你强行往下扔,那就等着被拘留吧,到时会有人给你送到精神病院,让你天天吃烧鸡。
四是正好我这会不忙,来回答你提出个这么扯淡的问题。
话说一个生鸡蛋从飞机上被扔下,由于空气的摩擦作用,鸡蛋表面温度迅速温和增加,正在下落的鸡蛋在接近地面之前刚好下落遇到一个向上飘的气球上,急速下坠的鸡蛋因为气球表面的柔软,产生的弹力又把鸡蛋往上弹起若干高度,然后又重新自由落体,下落到一片海滩旁边,刚好落到了一对正在海边嗮太阳的年轻夫妇用来给他们的小孩睡觉的小气垫床上。穿着比基尼的年轻美貌少妇正在享受着温暖柔和的阳光,看着远处海天一色的美丽景色,海滩周围密密麻麻的嬉闹玩水的人群,再看看带着墨镜躺在沙滩床上的丈夫,原来他已经睡着了。
突然,听到旁边一声“噗通”的响声,她转头看去,依稀看到一个什么掉到了BB的气垫床上,于是起身走过去,哇,原来是一只鸟,刚出生的鸟,还带着壳,看起来还在动,生的!活的!美丽少妇很高兴,于是叫醒了不知是在养神还是在装睡的丈夫,把在海边玩水的女儿也呼唤回来。丈夫听到有人叫他后,也醒了,起来一看,原来是妻子叫醒自己的。问了缘由,移步过来一看,大笑,这哪是鸟,是一只小鸡。于是对身旁的妻子说,把它放回大自然吧。刚被呼唤回来的小公主看到有一只小鸡,觉得很可爱,要带回家去饲养。两夫妇拗不过小公主,于是就任由小公主带回家养了。
回家后,经过几天的饲养,小鸡长的很快,不出半个月,已经长成一个帅气的小公鸡,再过不足半月,小公鸡长成了大公鸡。原来,鸡蛋在高空下落过程的折腾中获得了超强的能量,不但没被摔烂,还孵化成鸡,而且成为了公鸡中的战斗鸡。
以上纯属娱乐虚构,切莫当真。
从飞机上仍下一个生鸡蛋,鸡蛋通过与空气快速的磨擦,而且其速度也越来越快,而产生的热量也越来越大,只要达到80度以上的温度,其落地时的鸡蛋肯定是熟的。但是飞机仍下的高度,也要符合磨擦所产生鸡蛋能熟热量高度!
气温从地面每上升一千米下降约6.7ºC,大型民航机飞行高度约一万米。若地面气温为34ºC,在飞机外向是零下30ºC,鸡蛋从万米高空自由落体,离地面越近空气阻力越大,于是下端压力大,而上端压力小,最终鸡蛋会破裂成为鸡蛋雨。
从飞机上扔下一个鸡蛋,落地时生熟与否,在下不敢妄下结论。没有试验是不能随意下结论的。在此不想考虑诸如质量、初速度、线速度、加速度,以及高度或距离,阻力、摩擦力及冲击力,还有热能等物质能量转化关系情况,只想说说在家乡有一个相传古老的故事,不妨讲给诸位友友们听:相传在豫北大地,太行山脚下矗立着一座高耸入云的明代建筑——望京楼。据说是为当地藩王登高远望北京城而修建的,很高很高。究竟有多高?有人测算过:小鸟若从望京楼顶部飞过,正好下一个鸟蛋,那么这个鸟蛋就会快速垂直下落,在没有碰到地面时,鸟蛋已经孵化成小鸟飞走了。因此,从飞机上向下扔鸡蛋也不知道会是什么样的结果?是否会直接打鸣呢?
请诸位友友们各抒己见,畅所欲言,把讨论的问题弄清楚!
望京楼
这是个很有意思的问题,没有人做过这样的实验,即使去做,实现起来的难度也很大,扔下去应该很容易,由于鸡蛋的体积很小,经过大气层迅速降落之后,找起来估计非常费劲。
大家知道,受万有引力的影响,一些从地外空间转移到近地轨道内的小行星,会有几率坠落进地球的大气层,然后在高速状态下与大气分子产生强烈的摩擦,巨大的压力和高温,会使周围的空气发生电离,并形成反弹激波作用于小行星,使小行星发生剧烈的“燃烧”,或者干脆分裂为众多碎块。绝大多数的小行星在坠落到地面以前,都在穿过大气层的过程中“燃烧”殆尽,只有那些结构非常致密、质量较大的小行星才会坚持到最后,砸到地面后形成陨石。
假如我们从飞机上扔出一个生鸡蛋,也会经历着与小行星相类似的加速、与大气分子剧烈摩擦的过程,那么在此过程中,生鸡蛋会变为熟鸡蛋吗?
要想解释这个问题,生鸡蛋有两个初始条件必须明确,一个是它距离地面的高度,这个很关键。因为不同类型的飞机,其与地面的高度也是不一样的,普通民航飞机的飞行高度,一般都在8000米左右的高度,而那些长途洲际航班飞机的飞行高度,有时会达到12000米的高度,这个高度在大气层中对应的位置,则是对流层的顶部、平流层的底部。而执行太空航行的航天飞机,为了执行任务的需要,至少需穿越100公里的卡门线,有时飞行高度甚至能达到1000公里,像对接国际空间站的航天飞机,就能直接飞到400公里的高度,才能实现与国际空间站的有效对接。
第二个初始条件是鸡蛋的初始速度,这个初始速度是垂直于地面的分速度,并不是绝对速度值。无论是在对流层顶的飞机还是航天飞机,其飞行的方向一般都是平行于地表,其垂直于地面的分速度基本为0。如果从普通飞机上扔鸡蛋,那么它垂直下降的初始速度就为0,然后作抛物线下降。而如果从航天飞机上扔下,如果水平速度达到地球的环绕速度,那么鸡蛋会在较长的时间内围绕地球飞行,而不会坠落下来,然后随着时间的推移,出现轨道衰减,才会以螺旋渐进的方式朝着地面坠落。
所以,从10000米高的普通飞机与从1000公里高的航天飞机上,扔下一个鸡蛋,大气层对鸡蛋的影响可谓天壤之别。如果仅从高度不到10000米的普通飞机上扔下,虽然在鸡蛋下落过程中,会受到密度较大空气的阻力作用,在一定程度上推动鸡蛋温度的升高,但是这个过程的作用时间太短,通过摩擦所产生的热量,作用于鸡蛋本身、被鸡蛋吸收的热量毕竟非常有限。就像从高度几千米的积雨云中落下的雨滴一样,在落到地面后,我们根本感受不到雨滴是热的,鸡蛋同样会如此,虽然摩擦会提升鸡蛋表面以及整体的些许温度,但是在吸收热量的同时,也会有相当一部分热量散发出去。
那么,假如将生鸡蛋从航天飞机1000公里高的散逸层上层扔出去,结果会怎么样呢?大家知道,散逸层是地球大气层的最外缘,是大气层与宇宙空间的过渡带,空气非常稀薄,但受到太阳高能辐射以及宇宙各种射线的影响,这些非常稀薄的大气分子,基本上都呈现出高度电离现象,最离气体所携带的能量基本上内能的方式体现,所以散逸层中上层的温度非常高,可以达到1300摄氏度以上。
推动一个物体燃烧或者温度上升的一个决定性因素,并不是环境温度的高低,而是吸收热量的多少,因此即使在散逸层中,温度高达1300摄氏度,但是单位体积的空间中所蕴含的热能总量还是非常少的,在这样的环境中,如果人体能直接接触的话,感受到的并不是热,反而是寒冷。所以,生鸡蛋在离开航天飞机时,并不会因为“高温”而立即发生什么变化。
接下来,在散逸层中,由于空气密度很小,鸡蛋下落时所受到的阻力也非常小,于是就将在垂直方向上作自由落体运动。由于到达平流层顶之上这段距离,地球大气层的密度都相对很小,所以我们取鸡蛋在1000公里和90公里高度上呈现出的重力加速度进行平均,然后利用公式v=(2gh)^(1/2),计算出鸡蛋在到达较高浓度大气层时(即平流层上层)时的平均速度,结果为4000米/秒左右。
取鸡蛋的质量为80克一枚,这个时候,鸡蛋所具有的动能为E=(m*v^2)/2=64万焦耳,正好相当于一度电能够转换的能量值。在地球上,用一度电煮开水使一颗生鸡蛋变熟,应该是很轻松的事,而在从散逸层向下降落的过程中,由于所经历的时间比较漫长,大家肯定觉得在此过程中,鸡蛋应该早就变熟了,实际上在此过程中,与小行星坠落地球穿越大气层非常相似,只是速度要低不少而已。
随着鸡蛋的逐渐下落,一方面下降的速度会越来越大,另一方面空气的密度会变得越来越高,从而鸡蛋所受到的阻力也会越来越大,直至所受到的重力与空气阻力相平衡,最后速度不再增加。在这种与空气的高速摩擦之下,即使空气分子不像地表那样浓密,鸡蛋所吸收的热量也会成倍地增长,鸡蛋中的有机物,会慢慢发生碳化现象,在气流扰动的冲击下,碳化后的物质将会被分解为细小的颗粒,最终悬浮在空气中,缓慢地漂移和沉降,有一些则会被吸附在细小的雨滴之中,以降雨或者降雪的形式回到地面。
所以,从10000米高的飞机上扔鸡蛋,鸡蛋肯定仍然会是生的,而假如从100公里高的航天飞机上扔下,鸡蛋则还没有掉落到地面前,就已经碳化分解了。要想获得完整的、熟的鸡蛋,就需要在这两个高度之间,再选择合适的高度试验了,几率是存在的。
这个鸡与空气摩擦不等落地已经分解了,如果不分解,飞机升到一定高度鸡蛋会熟的。
问题看着有点荒诞,可以尝试着分析一下。
鸡蛋的比热容大约2.1×10³J/(kg·℃),一个鸡蛋的质量大约50g,鸡蛋的温度需要80℃以上才熟,假设鸡蛋的初温度为20℃,那么,使鸡蛋变熟需要的热量Q吸=cm(t-t0)=2.1×10³J/(kg·℃)×0.05kg×(80℃-20℃)=6.3×10³J
而鸡蛋在飞机(民航客机的速度一般250m/s,飞行高度按10000m计算)上的动能Ek=1/2mv²=1/2×0.05kg×(250m/s)²=1562.5J,重力势能Ep=mgh=0.05kg×10N/kg×10000m=5000J,总的机械能E=Ek+Ep=1562.5J+5000J=6562.5J
这样看来,鸡蛋具有的机械能,在下落过程中全部转化为内能,不仅能提供煮熟鸡蛋的热量,还略有盈余。不过,前提是机械能全部转化为内能,还得全部被鸡蛋吸收,事实上这是不现实的。
物体在下落过程中,不仅转化为内能,还伴有重力势能转化为动能,所以,最初时是速度越老越大,由于受到的空气阻力增大,最终会使物体匀速下落,也就是说,鸡蛋落地时还具有相当大的动能(比在飞机上的动能大得多)。同时,还有一部分内能释放到空气中,去除这两部分能量,最终被鸡蛋吸收的能量,根本不够使鸡蛋变熟。
另外,平时煮鸡蛋,要在沸水中煮4、5分钟,停火后还要闷一会,因为鸡蛋是热的不良导体,将热传到内部需要的时间较长。查阅了一些资料,鸡蛋从万米高空落地的时间只有190s,所以,给鸡蛋提供充足的热量,190s的时间远远不能传到鸡蛋内部,结果表面烫手里面还冰凉。
个人愚见,欢迎指正!
生的!
因为飞机的高度才一万米左右,而且高空都是冷空气,鸡蛋的初始速度也不是很快,等到下面高温层时鸡蛋下降的速度依然不是很快,结果掉地上时只能是一个生的碎鸡蛋[大笑][大笑]
9人回答
匿名网友
2021-12-17 01:07:09这个问题好有意思,既然你问得有意思,我就按照这个思路给你回答。
首先扔这个鸡蛋要看是什么飞机,因为飞机有好多种,我就简单举下三种类型的飞机。
一是航天飞机,就是杨利伟他们乘坐的神舟,航空航天有关部门准许他们做这个实验,在外出行走时扔下来,什么鸡蛋、鸭蛋的你都看不见,即使扔了,也好像什么事情没发生过似的。
二是美国的空天飞机,如果把这个建议给美国人,说不定他们真的会做这样的实验,然后会告诉你实验结果,说:“扔下来的鸡蛋变成了小鸡,最后又被他们抓住吃了,还告诉你味道比酒店的大厨做的都好“。
三是目前大家经常乘坐的航班,首先说这个鸡蛋你未必就能带上飞机,即使带上去了,你也没有办法往下扔,即使你强行往下扔,那就等着被拘留吧,到时会有人给你送到精神病院,让你天天吃烧鸡。
四是正好我这会不忙,来回答你提出个这么扯淡的问题。
宠来也
2021-12-17 01:07:09话说一个生鸡蛋从飞机上被扔下,由于空气的摩擦作用,鸡蛋表面温度迅速温和增加,正在下落的鸡蛋在接近地面之前刚好下落遇到一个向上飘的气球上,急速下坠的鸡蛋因为气球表面的柔软,产生的弹力又把鸡蛋往上弹起若干高度,然后又重新自由落体,下落到一片海滩旁边,刚好落到了一对正在海边嗮太阳的年轻夫妇用来给他们的小孩睡觉的小气垫床上。穿着比基尼的年轻美貌少妇正在享受着温暖柔和的阳光,看着远处海天一色的美丽景色,海滩周围密密麻麻的嬉闹玩水的人群,再看看带着墨镜躺在沙滩床上的丈夫,原来他已经睡着了。
突然,听到旁边一声“噗通”的响声,她转头看去,依稀看到一个什么掉到了BB的气垫床上,于是起身走过去,哇,原来是一只鸟,刚出生的鸟,还带着壳,看起来还在动,生的!活的!美丽少妇很高兴,于是叫醒了不知是在养神还是在装睡的丈夫,把在海边玩水的女儿也呼唤回来。丈夫听到有人叫他后,也醒了,起来一看,原来是妻子叫醒自己的。问了缘由,移步过来一看,大笑,这哪是鸟,是一只小鸡。于是对身旁的妻子说,把它放回大自然吧。刚被呼唤回来的小公主看到有一只小鸡,觉得很可爱,要带回家去饲养。两夫妇拗不过小公主,于是就任由小公主带回家养了。
回家后,经过几天的饲养,小鸡长的很快,不出半个月,已经长成一个帅气的小公鸡,再过不足半月,小公鸡长成了大公鸡。原来,鸡蛋在高空下落过程的折腾中获得了超强的能量,不但没被摔烂,还孵化成鸡,而且成为了公鸡中的战斗鸡。
以上纯属娱乐虚构,切莫当真。
匿名网友
2021-12-17 01:07:09从飞机上仍下一个生鸡蛋,鸡蛋通过与空气快速的磨擦,而且其速度也越来越快,而产生的热量也越来越大,只要达到80度以上的温度,其落地时的鸡蛋肯定是熟的。但是飞机仍下的高度,也要符合磨擦所产生鸡蛋能熟热量高度!
匿名网友
2021-12-17 01:07:09气温从地面每上升一千米下降约6.7ºC,大型民航机飞行高度约一万米。若地面气温为34ºC,在飞机外向是零下30ºC,鸡蛋从万米高空自由落体,离地面越近空气阻力越大,于是下端压力大,而上端压力小,最终鸡蛋会破裂成为鸡蛋雨。
匿名网友
2021-12-17 01:07:09从飞机上扔下一个鸡蛋,落地时生熟与否,在下不敢妄下结论。没有试验是不能随意下结论的。在此不想考虑诸如质量、初速度、线速度、加速度,以及高度或距离,阻力、摩擦力及冲击力,还有热能等物质能量转化关系情况,只想说说在家乡有一个相传古老的故事,不妨讲给诸位友友们听:相传在豫北大地,太行山脚下矗立着一座高耸入云的明代建筑——望京楼。据说是为当地藩王登高远望北京城而修建的,很高很高。究竟有多高?有人测算过:小鸟若从望京楼顶部飞过,正好下一个鸟蛋,那么这个鸟蛋就会快速垂直下落,在没有碰到地面时,鸟蛋已经孵化成小鸟飞走了。因此,从飞机上向下扔鸡蛋也不知道会是什么样的结果?是否会直接打鸣呢?
请诸位友友们各抒己见,畅所欲言,把讨论的问题弄清楚!
望京楼
宠来也
2021-12-17 01:07:09这是个很有意思的问题,没有人做过这样的实验,即使去做,实现起来的难度也很大,扔下去应该很容易,由于鸡蛋的体积很小,经过大气层迅速降落之后,找起来估计非常费劲。
大家知道,受万有引力的影响,一些从地外空间转移到近地轨道内的小行星,会有几率坠落进地球的大气层,然后在高速状态下与大气分子产生强烈的摩擦,巨大的压力和高温,会使周围的空气发生电离,并形成反弹激波作用于小行星,使小行星发生剧烈的“燃烧”,或者干脆分裂为众多碎块。绝大多数的小行星在坠落到地面以前,都在穿过大气层的过程中“燃烧”殆尽,只有那些结构非常致密、质量较大的小行星才会坚持到最后,砸到地面后形成陨石。
假如我们从飞机上扔出一个生鸡蛋,也会经历着与小行星相类似的加速、与大气分子剧烈摩擦的过程,那么在此过程中,生鸡蛋会变为熟鸡蛋吗?
要想解释这个问题,生鸡蛋有两个初始条件必须明确,一个是它距离地面的高度,这个很关键。因为不同类型的飞机,其与地面的高度也是不一样的,普通民航飞机的飞行高度,一般都在8000米左右的高度,而那些长途洲际航班飞机的飞行高度,有时会达到12000米的高度,这个高度在大气层中对应的位置,则是对流层的顶部、平流层的底部。而执行太空航行的航天飞机,为了执行任务的需要,至少需穿越100公里的卡门线,有时飞行高度甚至能达到1000公里,像对接国际空间站的航天飞机,就能直接飞到400公里的高度,才能实现与国际空间站的有效对接。
第二个初始条件是鸡蛋的初始速度,这个初始速度是垂直于地面的分速度,并不是绝对速度值。无论是在对流层顶的飞机还是航天飞机,其飞行的方向一般都是平行于地表,其垂直于地面的分速度基本为0。如果从普通飞机上扔鸡蛋,那么它垂直下降的初始速度就为0,然后作抛物线下降。而如果从航天飞机上扔下,如果水平速度达到地球的环绕速度,那么鸡蛋会在较长的时间内围绕地球飞行,而不会坠落下来,然后随着时间的推移,出现轨道衰减,才会以螺旋渐进的方式朝着地面坠落。
所以,从10000米高的普通飞机与从1000公里高的航天飞机上,扔下一个鸡蛋,大气层对鸡蛋的影响可谓天壤之别。如果仅从高度不到10000米的普通飞机上扔下,虽然在鸡蛋下落过程中,会受到密度较大空气的阻力作用,在一定程度上推动鸡蛋温度的升高,但是这个过程的作用时间太短,通过摩擦所产生的热量,作用于鸡蛋本身、被鸡蛋吸收的热量毕竟非常有限。就像从高度几千米的积雨云中落下的雨滴一样,在落到地面后,我们根本感受不到雨滴是热的,鸡蛋同样会如此,虽然摩擦会提升鸡蛋表面以及整体的些许温度,但是在吸收热量的同时,也会有相当一部分热量散发出去。
那么,假如将生鸡蛋从航天飞机1000公里高的散逸层上层扔出去,结果会怎么样呢?大家知道,散逸层是地球大气层的最外缘,是大气层与宇宙空间的过渡带,空气非常稀薄,但受到太阳高能辐射以及宇宙各种射线的影响,这些非常稀薄的大气分子,基本上都呈现出高度电离现象,最离气体所携带的能量基本上内能的方式体现,所以散逸层中上层的温度非常高,可以达到1300摄氏度以上。
推动一个物体燃烧或者温度上升的一个决定性因素,并不是环境温度的高低,而是吸收热量的多少,因此即使在散逸层中,温度高达1300摄氏度,但是单位体积的空间中所蕴含的热能总量还是非常少的,在这样的环境中,如果人体能直接接触的话,感受到的并不是热,反而是寒冷。所以,生鸡蛋在离开航天飞机时,并不会因为“高温”而立即发生什么变化。
接下来,在散逸层中,由于空气密度很小,鸡蛋下落时所受到的阻力也非常小,于是就将在垂直方向上作自由落体运动。由于到达平流层顶之上这段距离,地球大气层的密度都相对很小,所以我们取鸡蛋在1000公里和90公里高度上呈现出的重力加速度进行平均,然后利用公式v=(2gh)^(1/2),计算出鸡蛋在到达较高浓度大气层时(即平流层上层)时的平均速度,结果为4000米/秒左右。
取鸡蛋的质量为80克一枚,这个时候,鸡蛋所具有的动能为E=(m*v^2)/2=64万焦耳,正好相当于一度电能够转换的能量值。在地球上,用一度电煮开水使一颗生鸡蛋变熟,应该是很轻松的事,而在从散逸层向下降落的过程中,由于所经历的时间比较漫长,大家肯定觉得在此过程中,鸡蛋应该早就变熟了,实际上在此过程中,与小行星坠落地球穿越大气层非常相似,只是速度要低不少而已。
随着鸡蛋的逐渐下落,一方面下降的速度会越来越大,另一方面空气的密度会变得越来越高,从而鸡蛋所受到的阻力也会越来越大,直至所受到的重力与空气阻力相平衡,最后速度不再增加。在这种与空气的高速摩擦之下,即使空气分子不像地表那样浓密,鸡蛋所吸收的热量也会成倍地增长,鸡蛋中的有机物,会慢慢发生碳化现象,在气流扰动的冲击下,碳化后的物质将会被分解为细小的颗粒,最终悬浮在空气中,缓慢地漂移和沉降,有一些则会被吸附在细小的雨滴之中,以降雨或者降雪的形式回到地面。
所以,从10000米高的飞机上扔鸡蛋,鸡蛋肯定仍然会是生的,而假如从100公里高的航天飞机上扔下,鸡蛋则还没有掉落到地面前,就已经碳化分解了。要想获得完整的、熟的鸡蛋,就需要在这两个高度之间,再选择合适的高度试验了,几率是存在的。
宠来也
2021-12-17 01:07:09这个鸡与空气摩擦不等落地已经分解了,如果不分解,飞机升到一定高度鸡蛋会熟的。
匿名网友
2021-12-17 01:07:09问题看着有点荒诞,可以尝试着分析一下。
鸡蛋的比热容大约2.1×10³J/(kg·℃),一个鸡蛋的质量大约50g,鸡蛋的温度需要80℃以上才熟,假设鸡蛋的初温度为20℃,那么,使鸡蛋变熟需要的热量Q吸=cm(t-t0)=2.1×10³J/(kg·℃)×0.05kg×(80℃-20℃)=6.3×10³J
而鸡蛋在飞机(民航客机的速度一般250m/s,飞行高度按10000m计算)上的动能Ek=1/2mv²=1/2×0.05kg×(250m/s)²=1562.5J,重力势能Ep=mgh=0.05kg×10N/kg×10000m=5000J,总的机械能E=Ek+Ep=1562.5J+5000J=6562.5J
这样看来,鸡蛋具有的机械能,在下落过程中全部转化为内能,不仅能提供煮熟鸡蛋的热量,还略有盈余。不过,前提是机械能全部转化为内能,还得全部被鸡蛋吸收,事实上这是不现实的。
物体在下落过程中,不仅转化为内能,还伴有重力势能转化为动能,所以,最初时是速度越老越大,由于受到的空气阻力增大,最终会使物体匀速下落,也就是说,鸡蛋落地时还具有相当大的动能(比在飞机上的动能大得多)。同时,还有一部分内能释放到空气中,去除这两部分能量,最终被鸡蛋吸收的能量,根本不够使鸡蛋变熟。
另外,平时煮鸡蛋,要在沸水中煮4、5分钟,停火后还要闷一会,因为鸡蛋是热的不良导体,将热传到内部需要的时间较长。查阅了一些资料,鸡蛋从万米高空落地的时间只有190s,所以,给鸡蛋提供充足的热量,190s的时间远远不能传到鸡蛋内部,结果表面烫手里面还冰凉。
个人愚见,欢迎指正!
匿名网友
2021-12-17 01:07:09生的!
因为飞机的高度才一万米左右,而且高空都是冷空气,鸡蛋的初始速度也不是很快,等到下面高温层时鸡蛋下降的速度依然不是很快,结果掉地上时只能是一个生的碎鸡蛋[大笑][大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