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3/A, Miranda City Likaoli Prikano, Dope
+0989 7876 9865 9
+(090) 8765 86543 85
info@example.com
example.mail@hum.com
如何有效防治哺乳犊牛“瘤胃进奶”?
新生犊牛的瘤胃是无菌的,即没有细菌、原虫和真菌。犊牛也是在分娩过程中和接触外部环境中首次接种到微生物。起初,肠道内的微生物定植缓慢,但随着时间的推移速度会加快。犊牛具有反刍功能是哺乳期培育的主要目标之一,而且对于成功断奶以及维持生长和降低疾病发病率至关重要。
对于肠道微生物来说,母源初乳是第一主要的启动因子。初乳是一种天然的益生元,促进有益菌的生长,减少大肠杆菌和其他致病菌在小肠内的定植。
初乳饲喂12h后,有益菌群开始建立。通过最大限度的促进有益菌的生长和发育,并降低致病菌的定植风险,对于确保犊牛有个良好开端来说,是至关重要的第一步。
初乳饲喂后,犊牛进入常乳饲喂阶段。牛奶的饲喂量会影响犊牛开食料的采食量,有两种饲喂策略可供奶农选择:高饲喂量(10-12L/d)、中等饲喂量(6-8L/d)。
研究表明,当牛奶的饲喂量达到10-12L/d时,会限制整个哺乳期犊牛开食料的采食量。相比之下,在一项比较每天饲喂6L或8L牛奶对犊牛开食料采食量影响的研究中,发现前者会增加犊牛的开食料采食量,且两组犊牛73日龄的断奶体重相似。
如果犊牛从牛奶中摄入的脂肪超过0.4磅(约0.18kg),那么其开食料采食量就会受到抑制。因此,为了最大限度的增加开食料的采食,适宜的牛奶饲喂流程需与之综合考虑制定。
开食料采食量非常重要
由于犊牛的瘤胃发育不成熟,早期主要依靠液体饲料。除此之外,犊牛还能从瘤胃中开食料发酵产生的挥发性脂肪酸(VFA)中获得葡萄糖,从而增加能量来源。要做到这一点,瘤胃必须发育成熟!这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但越早发生越好。
瘤胃异常发酵可导致犊牛十分虚弱甚至面临死亡威胁。对犊牛瘤胃异常发酵,目前没有简单的治疗手段。幸运的是,如果管理得当,可极大地降低犊牛瘤胃异常发酵发生的风险。
通常情况下,犊牛喝下的牛奶会直接进入真胃。通常,牛奶进入瘤胃的原因有两种:其一是如果食管沟反射受到破坏,牛奶可直接进入瘤胃;其二是若犊牛喝的牛奶过多,或喝奶后饮水过多,则一些牛奶会返流至瘤胃。瘤胃异常发酵会破坏消化进程,几天后可导致瘤胃鼓气和黏土样粪便发生。这也是为什么瘤胃异常发酵有时被认为是“黏土粪便症”。
瘤胃异常发酵的症状
发生瘤胃异常发酵的犊牛,由于瘤胃积气导致身体左侧鼓起。它们食欲下降,且有时会出现疝气样(真胃痉挛)症状。伴有被毛粗糙,目光呆滞。大约5天后,出现黏土样粪便。粪便呈现油灰样——颜色呈灰色且坚硬。
发生瘤胃异常发酵的犊牛,由于消化过程无法进行且瘤胃发育严重终止,因此停止生长。犊牛毛发变得暗沉干燥,且日渐消瘦。
如何避免瘤胃异常发酵?
防止瘤胃异常发酵的关键在于:卫生,管理和正确的饲喂方法。
具体的操作方法有:
不要在喂奶后立即给犊牛喂水,间隔至少1个小时。
若犊牛使用饲喂器自由采食牛奶,则将水放置在离饲喂器数米远的地方。
防止犊牛喝奶时头部位置过低,以头部过低的姿势喝奶对犊牛而言是不自然的喝奶姿势,这种姿势不利于发生食管沟反射。
以正确的比例稀释代乳粉:1公斤代乳粉溶解到6-7升水中,即每升稀释后代乳粉含125-150克代乳粉。
正确地搅拌代乳粉且在固定时间进行饲喂。
确保代乳粉的饲喂温度在40-41℃,一定不能过凉。
保持饲喂器具卫生——在饲喂后及时清洁搅拌及饲喂桶。
当使用饲喂桶时:检查奶嘴并及时更换。
当使用饲喂器时:检查代乳粉用量和温度,及时清理排出口。
如果犊牛生病(例如肺部疾病),则应及时调整饲喂量。
如何治疗瘤胃异常发酵
瘤胃异常发酵的治疗方法包括:
使用软管向瘤胃内灌入温水进行瘤胃冲洗,随后用同一软管清空瘤胃。降低犊牛头部位置并抬高瘤胃。这样做可使瘤胃内容物排出。此方法仅对部分犊牛有效,如果瘤胃内容物过多,则不适用该方法。
如果冲洗瘤胃的方法不奏效,则在两天内仅为犊牛提供清洁的饮水,瘤胃可自行排空。
不要添加电解质补充液,因为糖可被转化并产生气体。
为犊牛提供足够的活动空间。
清空瘤胃后,你可以再次使用饲喂桶饲喂牛奶。更换新的奶嘴,将饲喂桶安放在距离地面80-100厘米的高度,并提供温热的牛奶。重新饲喂牛奶时,应以一天两次,一次1升的量进行饲喂。同时应在下午和晚上提供至少4升洁净的温水。
犊牛在重新喝奶后,如果没有负面状况发生,则应逐步加大牛奶饲喂量。
为犊牛提供优质干草或苜蓿以便瘤胃重新开始工作。在第开始重新提供干草或苜蓿的一周不要饲喂犊牛颗粒料。给犊牛注射维生素和矿物质以加速犊牛免疫系统的发育。
初生犊牛的生理机能通常发育不健全,很难对其进行有效的饲养及管理,导致养殖的过程中非常容易出现各种疾病,那么今天我就来介绍一下哺乳期犊牛的常见疾病及治疗方法。
哺乳期犊牛的常见疾病及治疗方法
1、消化不良
消化不良是哺乳期犊牛较为常见的一种胃肠道疾病,以腹泻为主要特征,该病一旦发生会对犊牛的生长发育造成影响,病情严重的甚至会导致犊牛的死亡。
治疗方法:针对哺乳期犊牛消化不良,首先应结合病牛的体质以及胃内容物的多少禁止其吃奶8~12h;其次,如果病牛吃奶较少,可以为其口服市售的酸奶,剂量为5~10mL/(k克·bw);此外,对于出现脱水症状的病羔,应结合脱水严重程度为其口服补液盐(氯化钠3.5克,碳酸氢钠2.5克,氯化钾1.5克,葡萄糖20克 加入温水1,000mL),轻度、中度以及严重脱水情况剂量依次为20~50、60~90 以及100~120mL/(k克·bw);另外,如果病牛出现了酸中毒的症状,可将浓度为5% 的碳酸氢钠液按照3~5mL/(k克·bw)剂量为病牛静脉注射。
2、腹泻
犊牛在哺乳期较容易出现腹泻,通常是由于母牛在怀孕期间营养不均衡、畜舍内卫生条件差、耐温不稳定或者喂给的时间短及数量少而引起。
治疗方法:针对哺乳期犊牛腹泻可以采用中药方法进行治疗。
方法一:将诃子、草乌叶各5克,藁本、白头翁、黑冰片各2克,银朱、甘松各1克 加清水煎煮后为病犊牛灌服100mL/天 的过滤液,连用3天。
方法二:将滑石7.5克,广藿香5.5克,雄黄2克 加清水煎煮后为病牛灌服100mL/天,连用3天。
3、感冒
哺乳期犊牛的感冒通常是由机体受到风寒的侵袭而引起的一种以上呼吸道炎症为主要特征的全身性疾病,该病通常发生于春季以及秋冬季节,如果没有及时得到治疗,极容易引起喉炎、咽炎以及支气管炎等。
治疗方法:针对哺乳期犊牛感冒,可以将紫苏、桔梗、生姜以及茯苓各30克,前胡24克,陈皮、枳壳各21克,半夏15克,甘草12克,杏仁10克 加清水煎煮,候温后每天早晚为病犊牛各灌服1 次,用3天。
4、肺炎
哺乳期犊牛的肺炎是由病毒、细菌或者支原体感染引起的一种呼吸系统疾病,该病主要发生于每年的秋冬季,一旦发生不仅会对犊牛的生长速度造成影响,还容易使其继发关节炎等其他疾病,是一种发病率以及死亡率均较高的哺乳期犊牛的常见病。
治疗方法:哺乳期犊牛的肺炎可以采用中药方法进行治疗。分别取石膏40克,银花、杏仁、栀子、黄芩、甘草、连翘、沙参以及板蓝根各10克,麻黄、桑皮、桔梗以及麦冬各6克,混合后将其研成粉末,用开水冲调以后分2 次为病犊牛灌服,1 次/天,连续5天,病犊牛基本痊愈。
5、脐炎
哺乳期犊牛的脐炎一般是由犊牛断脐过程中遭到病原菌的感染而引起的一种炎性疾病,绝大多数的牛只一旦患病就会出现明显的下痢现象,如果该病得不到及时有效的治疗,极有可能会导致病牛的死亡。
治疗方法:对于该病,在发病的初期,可以在病牛的脐孔周围注射普鲁卡因青霉素,1次/天,连续3天,将碘酒涂抹于炎症的表面进行消毒,2 次/天;如果患病部位已经形成脓包,可切开排脓,接着用双氧水以及生理盐水进行冲洗,用碘酒进行消毒;如果病牛出现了食欲不振以及中毒的症状,可为其静脉注射葡萄糖酸钙溶液以及VC 等;如果病牛出现了下痢,可为其口服5克 的碳酸氢钠以及5~10 片的酵母片,每天早晚各1 次,连续服用3天。
6、瘤胃鼓气
哺乳期犊牛的瘤胃鼓气多是由于牛奶进入到了犊牛的瘤胃,断奶之前为犊牛饲喂了干草或者因其吞食了草绳、碎塑料纸片或者毛团等导致犊牛的瘤网口堵塞而引起,该病一旦发生,轻者会导致犊牛的生长受到影响,重者会引起犊牛的死亡。
治疗方法:针对哺乳期犊牛的瘤胃鼓气,可以将鱼石脂15克、75% 酒精100mL 以及水100mL 混合后为病牛灌服;如果病牛为急性鼓气,可以通过胃导管进行放气,接着将石蜡油100~200mL、福尔马林5~10mL 以及水200mL 混合后灌入。
以上就是哺乳期犊牛的常见疾病及治疗方法,初生犊牛的抵抗能力弱,而且春季是疾病的高发期,养殖户在这段时间一定要注意管理,尽量避免不必要的损失,希望以上内容能够对你有所帮助。
3人回答
宠来也
2021-12-17 02:30:24新生犊牛的瘤胃是无菌的,即没有细菌、原虫和真菌。犊牛也是在分娩过程中和接触外部环境中首次接种到微生物。起初,肠道内的微生物定植缓慢,但随着时间的推移速度会加快。犊牛具有反刍功能是哺乳期培育的主要目标之一,而且对于成功断奶以及维持生长和降低疾病发病率至关重要。
对于肠道微生物来说,母源初乳是第一主要的启动因子。初乳是一种天然的益生元,促进有益菌的生长,减少大肠杆菌和其他致病菌在小肠内的定植。
初乳饲喂12h后,有益菌群开始建立。通过最大限度的促进有益菌的生长和发育,并降低致病菌的定植风险,对于确保犊牛有个良好开端来说,是至关重要的第一步。
初乳饲喂后,犊牛进入常乳饲喂阶段。牛奶的饲喂量会影响犊牛开食料的采食量,有两种饲喂策略可供奶农选择:高饲喂量(10-12L/d)、中等饲喂量(6-8L/d)。
研究表明,当牛奶的饲喂量达到10-12L/d时,会限制整个哺乳期犊牛开食料的采食量。相比之下,在一项比较每天饲喂6L或8L牛奶对犊牛开食料采食量影响的研究中,发现前者会增加犊牛的开食料采食量,且两组犊牛73日龄的断奶体重相似。
如果犊牛从牛奶中摄入的脂肪超过0.4磅(约0.18kg),那么其开食料采食量就会受到抑制。因此,为了最大限度的增加开食料的采食,适宜的牛奶饲喂流程需与之综合考虑制定。
开食料采食量非常重要
由于犊牛的瘤胃发育不成熟,早期主要依靠液体饲料。除此之外,犊牛还能从瘤胃中开食料发酵产生的挥发性脂肪酸(VFA)中获得葡萄糖,从而增加能量来源。要做到这一点,瘤胃必须发育成熟!这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但越早发生越好。
匿名网友
2021-12-17 02:30:24瘤胃异常发酵可导致犊牛十分虚弱甚至面临死亡威胁。对犊牛瘤胃异常发酵,目前没有简单的治疗手段。幸运的是,如果管理得当,可极大地降低犊牛瘤胃异常发酵发生的风险。
通常情况下,犊牛喝下的牛奶会直接进入真胃。通常,牛奶进入瘤胃的原因有两种:其一是如果食管沟反射受到破坏,牛奶可直接进入瘤胃;其二是若犊牛喝的牛奶过多,或喝奶后饮水过多,则一些牛奶会返流至瘤胃。瘤胃异常发酵会破坏消化进程,几天后可导致瘤胃鼓气和黏土样粪便发生。这也是为什么瘤胃异常发酵有时被认为是“黏土粪便症”。
瘤胃异常发酵的症状
发生瘤胃异常发酵的犊牛,由于瘤胃积气导致身体左侧鼓起。它们食欲下降,且有时会出现疝气样(真胃痉挛)症状。伴有被毛粗糙,目光呆滞。大约5天后,出现黏土样粪便。粪便呈现油灰样——颜色呈灰色且坚硬。
发生瘤胃异常发酵的犊牛,由于消化过程无法进行且瘤胃发育严重终止,因此停止生长。犊牛毛发变得暗沉干燥,且日渐消瘦。
如何避免瘤胃异常发酵?
防止瘤胃异常发酵的关键在于:卫生,管理和正确的饲喂方法。
具体的操作方法有:
不要在喂奶后立即给犊牛喂水,间隔至少1个小时。
若犊牛使用饲喂器自由采食牛奶,则将水放置在离饲喂器数米远的地方。
防止犊牛喝奶时头部位置过低,以头部过低的姿势喝奶对犊牛而言是不自然的喝奶姿势,这种姿势不利于发生食管沟反射。
以正确的比例稀释代乳粉:1公斤代乳粉溶解到6-7升水中,即每升稀释后代乳粉含125-150克代乳粉。
正确地搅拌代乳粉且在固定时间进行饲喂。
确保代乳粉的饲喂温度在40-41℃,一定不能过凉。
保持饲喂器具卫生——在饲喂后及时清洁搅拌及饲喂桶。
当使用饲喂桶时:检查奶嘴并及时更换。
当使用饲喂器时:检查代乳粉用量和温度,及时清理排出口。
如果犊牛生病(例如肺部疾病),则应及时调整饲喂量。
如何治疗瘤胃异常发酵
瘤胃异常发酵的治疗方法包括:
使用软管向瘤胃内灌入温水进行瘤胃冲洗,随后用同一软管清空瘤胃。降低犊牛头部位置并抬高瘤胃。这样做可使瘤胃内容物排出。此方法仅对部分犊牛有效,如果瘤胃内容物过多,则不适用该方法。
如果冲洗瘤胃的方法不奏效,则在两天内仅为犊牛提供清洁的饮水,瘤胃可自行排空。
不要添加电解质补充液,因为糖可被转化并产生气体。
为犊牛提供足够的活动空间。
清空瘤胃后,你可以再次使用饲喂桶饲喂牛奶。更换新的奶嘴,将饲喂桶安放在距离地面80-100厘米的高度,并提供温热的牛奶。重新饲喂牛奶时,应以一天两次,一次1升的量进行饲喂。同时应在下午和晚上提供至少4升洁净的温水。
犊牛在重新喝奶后,如果没有负面状况发生,则应逐步加大牛奶饲喂量。
为犊牛提供优质干草或苜蓿以便瘤胃重新开始工作。在第开始重新提供干草或苜蓿的一周不要饲喂犊牛颗粒料。给犊牛注射维生素和矿物质以加速犊牛免疫系统的发育。
宠来也
2021-12-17 02:30:24初生犊牛的生理机能通常发育不健全,很难对其进行有效的饲养及管理,导致养殖的过程中非常容易出现各种疾病,那么今天我就来介绍一下哺乳期犊牛的常见疾病及治疗方法。
初生犊牛的生理机能通常发育不健全,很难对其进行有效的饲养及管理,导致养殖的过程中非常容易出现各种疾病,那么今天我就来介绍一下哺乳期犊牛的常见疾病及治疗方法。
哺乳期犊牛的常见疾病及治疗方法
1、消化不良
消化不良是哺乳期犊牛较为常见的一种胃肠道疾病,以腹泻为主要特征,该病一旦发生会对犊牛的生长发育造成影响,病情严重的甚至会导致犊牛的死亡。
治疗方法:针对哺乳期犊牛消化不良,首先应结合病牛的体质以及胃内容物的多少禁止其吃奶8~12h;其次,如果病牛吃奶较少,可以为其口服市售的酸奶,剂量为5~10mL/(k克·bw);此外,对于出现脱水症状的病羔,应结合脱水严重程度为其口服补液盐(氯化钠3.5克,碳酸氢钠2.5克,氯化钾1.5克,葡萄糖20克 加入温水1,000mL),轻度、中度以及严重脱水情况剂量依次为20~50、60~90 以及100~120mL/(k克·bw);另外,如果病牛出现了酸中毒的症状,可将浓度为5% 的碳酸氢钠液按照3~5mL/(k克·bw)剂量为病牛静脉注射。
2、腹泻
犊牛在哺乳期较容易出现腹泻,通常是由于母牛在怀孕期间营养不均衡、畜舍内卫生条件差、耐温不稳定或者喂给的时间短及数量少而引起。
治疗方法:针对哺乳期犊牛腹泻可以采用中药方法进行治疗。
方法一:将诃子、草乌叶各5克,藁本、白头翁、黑冰片各2克,银朱、甘松各1克 加清水煎煮后为病犊牛灌服100mL/天 的过滤液,连用3天。
方法二:将滑石7.5克,广藿香5.5克,雄黄2克 加清水煎煮后为病牛灌服100mL/天,连用3天。
3、感冒
哺乳期犊牛的感冒通常是由机体受到风寒的侵袭而引起的一种以上呼吸道炎症为主要特征的全身性疾病,该病通常发生于春季以及秋冬季节,如果没有及时得到治疗,极容易引起喉炎、咽炎以及支气管炎等。
治疗方法:针对哺乳期犊牛感冒,可以将紫苏、桔梗、生姜以及茯苓各30克,前胡24克,陈皮、枳壳各21克,半夏15克,甘草12克,杏仁10克 加清水煎煮,候温后每天早晚为病犊牛各灌服1 次,用3天。
哺乳期犊牛的常见疾病及治疗方法
4、肺炎
哺乳期犊牛的肺炎是由病毒、细菌或者支原体感染引起的一种呼吸系统疾病,该病主要发生于每年的秋冬季,一旦发生不仅会对犊牛的生长速度造成影响,还容易使其继发关节炎等其他疾病,是一种发病率以及死亡率均较高的哺乳期犊牛的常见病。
治疗方法:哺乳期犊牛的肺炎可以采用中药方法进行治疗。分别取石膏40克,银花、杏仁、栀子、黄芩、甘草、连翘、沙参以及板蓝根各10克,麻黄、桑皮、桔梗以及麦冬各6克,混合后将其研成粉末,用开水冲调以后分2 次为病犊牛灌服,1 次/天,连续5天,病犊牛基本痊愈。
5、脐炎
哺乳期犊牛的脐炎一般是由犊牛断脐过程中遭到病原菌的感染而引起的一种炎性疾病,绝大多数的牛只一旦患病就会出现明显的下痢现象,如果该病得不到及时有效的治疗,极有可能会导致病牛的死亡。
治疗方法:对于该病,在发病的初期,可以在病牛的脐孔周围注射普鲁卡因青霉素,1次/天,连续3天,将碘酒涂抹于炎症的表面进行消毒,2 次/天;如果患病部位已经形成脓包,可切开排脓,接着用双氧水以及生理盐水进行冲洗,用碘酒进行消毒;如果病牛出现了食欲不振以及中毒的症状,可为其静脉注射葡萄糖酸钙溶液以及VC 等;如果病牛出现了下痢,可为其口服5克 的碳酸氢钠以及5~10 片的酵母片,每天早晚各1 次,连续服用3天。
6、瘤胃鼓气
哺乳期犊牛的瘤胃鼓气多是由于牛奶进入到了犊牛的瘤胃,断奶之前为犊牛饲喂了干草或者因其吞食了草绳、碎塑料纸片或者毛团等导致犊牛的瘤网口堵塞而引起,该病一旦发生,轻者会导致犊牛的生长受到影响,重者会引起犊牛的死亡。
治疗方法:针对哺乳期犊牛的瘤胃鼓气,可以将鱼石脂15克、75% 酒精100mL 以及水100mL 混合后为病牛灌服;如果病牛为急性鼓气,可以通过胃导管进行放气,接着将石蜡油100~200mL、福尔马林5~10mL 以及水200mL 混合后灌入。
哺乳期犊牛的常见疾病及治疗方法
以上就是哺乳期犊牛的常见疾病及治疗方法,初生犊牛的抵抗能力弱,而且春季是疾病的高发期,养殖户在这段时间一定要注意管理,尽量避免不必要的损失,希望以上内容能够对你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