猫咪如果以前是家养的,很少出门,那建议你不要散养。他会不知所措,不太能接受外面的新世界,并且散养猫咪很容易被人抓,或者被毒死。如果现在只能散养那建议送人,对家猫来讲,家里就是最舒服的地方,没办法让他在家里呆着就等于让他没有安全感。
我的大黄在屋里养了一年,期间一次门也没有出去过 后来成年后发情到处乱尿屡教不改生气就放在院子里养了(农村大院)它还挺高兴,天天不着家什么时候饿了什么时候回来吃饱就跑(田园猫自带野性)有时候还经常叼一些老鼠小鸟的放我门口应该是给我的[呲牙] ,散养快一年了上个月又给它寄养了一只小母猫做伴,俩猫玩的挺好 现在天天也不往外跑了一天到晚在家躺尸,挺好!
谢谢邀请。我认为你的猫要不要散养,最主要的还是看你养的什么猫,以及你之前是如何养猫的,还有你希望以后你的猫是怎样的生活状态?
猫一直是放浪不羁爱自由的家伙。但现在的人大多住楼房,猫通常对自己地盘外的人和动物相当敏感,上下楼必然会近距离与不熟悉的人或狗等接触,这让猫十分紧张,容易抓狂或走丢,所以大多数的铲屎官们会让猫待在家里不出门。
但这并不代表着猫从来就是“家里蹲”。尤其是普通家猫也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中华田园猫,更是身体里住着一个向往自由的灵魂,只是成为宠物之后,环境所迫才不得不让领地局限于家里这几个房间。
所以,如果你的猫是普通家猫,它们的适应性原本就比较强,那么散养应该从猫的角度是没问题的。建议让猫先在家里熟悉一下家里的环境,让它自己去适应。猫科动物的领地意识很强,搬家或到一个陌生的环境会非常紧张。所以一定要给它适应的过程。适应期间最好别让它出门。熟悉家里的环境后,让它自己决定要不要出门去到更广阔的天地里探险。
如果是品种猫,则请留意猫的个性和生理特点,品种猫相对于普通家猫往往比较娇气,所以,如果是品种猫的话,散养需要更加谨慎才行。当然也有适应性很强特别皮实的,所以要根据猫的不同情况,适应新家的过程一定不能少。
猫咪散养主要来自两方面的威胁
首先,猫咪有可能会误食中毒的老鼠,这是很可能会遇到的。这还是要看你的猫平时的喂食习惯,如果猫只吃猫粮其他一概不吃,那问题不大,如果猫对各种食物充满了好奇,那难免会误食中毒的老鼠,这很难避免。有一个经验是可以用仙人掌解毒。就是发现猫咪中毒后,立即用仙人掌捣碎了灌给猫吃下,猫会呕吐(我理解的是相当于人类中毒后洗胃),一般经过一夜后,猫会活下来。但前提是一定要发现得早!以前我家住平房时猫误食中毒的老鼠,有两次都这样抢救回来,但最后一次因为发现得太晚,虽尽了全力,但猫还是回喵星去了。
其次,猫真的可能走丢。你的猫已经绝育,所以因为激素影响而出走的可能性很小。如果猫对家里环境和家里的人已经建立起很好的认同感,而且是自己探索着出门去玩的,这样基本都会自己回家,或者会听从你的召唤回家,正常情况下不用担心猫咪出门后找不到回家的路。但如果你的猫过分美丽(比如名贵的品种猫,那就是一坨行走的人民币啊),出门难免会有人起心把猫偷走,这是不得不防的一个问题。
猫是半驯化动物,灵魂是热爱自由的,如果你的猫可以避免上述散养的威胁,猫一定会喜欢回到自然的。如果你希望你的猫一直都是软萌可爱,嗲嗲地在你和家人的足下卖萌撒娇,全身上下也干干净净(简言之,就是对你的依赖性很大,几乎没什么独立觅食能力),那最好不要散养,还是待在家里比较好。但不要忘了猫科动物可是居于食物链顶端的捕猎者,如果你能接受猫咪自己外出捕猎,全身脏脏的,但有可能成为附近一带威风凛凛的猎食者,那就放心地让它出门吧。
最后,实在不建议把猫关在笼子里养,那样无异于虐猫。
猫咪已成年且绝育的情况下,都是比较恋家的,很少会出现主动外出溜达的情况,自然走丢的几率也很低。
但这里有一个前提,那就是猫咪曾经没有外出过,即散养过或流浪过,同时也没有交配繁殖过后代才行。
否则,这样的猫咪一旦恢复散养状态,容易出现每天外出溜达圈地盘的行为,且由于已绝育,自身气味有变化,还会遭到别的猫咪欺负的情况。
导读:
每个物种都有着繁衍后代的本能,在猫咪的世界里,母猫一般8个月大进入第一次猫生的性成熟,也就是发情阶段。
而公猫则是在母猫散发的荷尔蒙刺激下进入发情期,也就是说公猫属于被动发情,且母猫占据繁殖的主动权。
(1)正常情况:猫咪绝育后出现发情行为的时效性在3个月内。
(2)异常情况:猫咪绝育后出现发情行为的时效性在一年或以上。
【小结】猫咪本身发情时是会分泌雌二醇,在绝育成功后,身体是不会再分泌这物质的,唯有外界影响才会出现异常发情现象哦!
猫咪曾经流浪过或散养过,一旦恢复散养,很容易出现每天外出溜达的行为,且随着对新环境的熟悉,会在外滞留地时间越来越长。
为什么会有这样的情况发生呢?原因有四点:
【小结】永远不要小瞧猫咪对自由的追求,特别是田园猫,恢复散养生活状态是最快的,部分品种猫(即战斗力较强的:缅因猫、孟加拉豹猫等)也能很快适应散养生活。
【小结】猫咪的好奇心可谓是闻名天下,自然也会安耐不住地去悄悄打探外边的环境,这时就需要根据平房附近的环境进行干预,尽量避免猫咪养成外出的习惯。
家养猫咪中途在平房散养的后果,需要结合两种条件,一是猫咪的品种划分,二是猫咪曾经是否散养过。
具体如下:
(1)品种为田园猫,且曾经流浪或散养过。
(2)品种为田园猫,从未散养或流浪过。
(3)品种为品种猫,且曾经流浪或散养过。
(4)品种为品种猫,从未散养或流浪过。
我是宠物达人【汪小弟】,虽然小弟养宠经验不算短,但必有疏漏之处,希望大家能多多交流,一起更好的分享养宠的经验哦!
解答/LUCKY小确幸 II建议阅读时长:2分钟(好回答值得仔细品味喏) II记得点“关注”
对于多数的猫咪,骨子里有种基因:一生不羁放纵爱自由!
因而,散养是可以散养的,只要猫咪不是那种特别胆小的类型。话虽这么说,还是要按照“循序渐进”的原则,对猫咪进行“环境适应”的训练。
『精彩抢先看』
室内饲养的宠物猫,在屋子里表现的非常活泼,可是有一天带到室外去的话就怂的不行。就像大家所说的,窝里横!
再说的浅显点,猫咪在到达陌生的环境中,肯定会有不适应的表现。虽然说适应新的环境,大部分情况下还得靠猫咪自身去探索;但是铲屎官就只能在旁边看着吗?当然不是咯,以下的两件事情必须要做好:
(一)在新环境下,猫咪的短期隔离怎么做?
(1)猫咪隔离措施:关在房间或者猫笼约5-7天
(2)猫咪隔离期需要准备的用品:
(二)猫咪出现强应激反应如何应对?
(1)阻止猫咪接触“应激源”:
▶①什么会成为应激源?
▶②如何隔绝、减轻应激源对猫咪的影响?
(2)及时带猫咪就诊,根据医嘱药物缓解:
倘若凭借猫咪自身的对于环境的适应,不足以减轻猫咪强烈应急反应所带来的消极影响,就必须要通过药物治疗的手段,来使猫咪的精神状态、生理状态恢复正常。
那么带猫咪去宠物诊所/医院治疗的时候应该怎么做呢?
(3)铲屎官的陪伴、安抚不可或缺:
猫咪为什么会产生害怕的感觉?归根结底是在陌生的环境当中,没有熟悉的人或者事物。这也就是为什么,建议铲屎官们把猫咪带到陌生环境之后需要带上一些之前猫咪用过的东西。
除此之外,猫咪在害怕的时候最需要什么?安全感。那么铲屎官的陪伴,无疑是给到猫咪足够安全感最直接的一种做法。
需要提醒的是,铲屎官在尝试去安抚猫咪的时候,也需要注意保护好自己,观察好猫咪的状态。免得被猫咪情绪化的反应所伤害到!
猫咪最喜欢的抚摸部位是哪里呢?
猫咪天生就对周围的环境有满满的探索欲,在好奇心的驱使之下,先是适应新环境,然后就开始大摇大摆地探索周围的世界了。
当猫咪不再显得怯懦,就是可以放它们出去散养的时候了。散养归散养,但并不意味着无边无际。毕竟新环境中很多潜在的危险猫咪并不能够及时预知到。
散养期的猫咪,铲屎官应该做好哪三件事情呢?
(一)猫咪的日常护理怎么做?
(1)洗澡频次:
猫咪度过适应期,就可以每隔1~3个月给猫咪洗一次澡。具体的频次,得根据猫咪的健康状况、皮毛清洁度来确定。对于喜欢在院子里、房顶、田野里撒欢儿的猫咪,就容易把自己弄脏,这种情况就可以适当考虑给猫咪洗澡的间隔缩短一些。
『温馨提示』
(2)用品清洁:
猫咪用品,主要指的是猫砂盆、猫窝、猫碗、猫抓板、各式玩具等等。之前题主考研的时候,在室内养猫倒还行,猫咪用品也脏不到哪里去;猫咪散养就大不一样咯,很有可能在田地里蹦跶一圈回来,身上全是泥巴,然后顺势往猫窝里面一躺……
因此,散养猫咪的用品清洁,需要更加勤快一点。不然,猫咪用品会很快产生难闻的异味,并且影响到猫咪的身体健康。
猫咪用品清洁,通用步骤有哪些?
(二)猫咪生病了怎么办?
(1)症状观察:铲屎官弄清楚这3个问题:猫咪哪里不舒服?严重不严重?具体病症特征是什么?毕竟,医生对猫咪的行为表现等的了解,有可能会出现诊断上面的纰漏。铲屎官如果准确说出猫咪患病的基本情况,能够有助于宠物医生的精准诊断,降低误诊概率。
(2)及时送医:紧急情况下,请不要耽搁、不要犹豫,应该立即把猫咪送到就近的宠物医院。有的猫咪疾病,来的是比较突然的,容不得铲屎官的半点马虎。
(3)病期护理:猫咪处在恢复阶段的时候,身体机能出于低谷阶段,需要铲屎官的精心照料。例如饮食、喂药这些方面,需要遵循专业兽医的诊疗意见,万不可还是停留在正常阶段的照顾方法。
啥?猫咪带回家养还会有危险源?或许,你会产生这样的疑问。
毕竟,散养的开放环境与室内环境有着较大的区别。首先是,空间活动范围扩大了,且显得没有边界的限制;其次,空间的延伸意味着不断有新环境的出现。然而,新环境的探索,对猫咪来说充满着未知,而未知的事物就有着成为危险源的几率。
(1)家里原有宠物、家畜:公鸡、大白鹅、牛这些家畜,还有就是大狼狗,对猫咪的接纳需要时间。平时少让猫咪去招惹它们,免得发生意外。
(2)房屋周围的水坑、水井:顶部长满水草的水坑,或者没有盖住的取水井,对猫咪来说是有危险的。猫咪怕水是出了名的,游泳技巧又没狗子那么熟练,掉进去的后果可想而知。
(3)拌了老鼠药的食物:农村的房屋周边、庄稼地里,为了防止老鼠造成破坏,会放上一些拌有老鼠药的食物。那种毒性程度,猫咪要是出于好奇、嘴馋误食,恐怕就……
(4)蛇等危险动物:猫咪是天生的猎手不假,但是再好的水手也会有翻船的时候。动作稍微慢点,也会存在被蛇咬伤的时候,如果是剧毒的蛇类,后果会如何呢?
(5)寄生虫、病菌的威胁:猫咪散养的过程中,难免会跟各种环境产生接触,一来二去容易沾上各种细菌、寄生虫。这就是为什么,建议散养的猫咪,需要合理安排驱虫的频次。而且,举个例子,要是猫咪被蜱虫寄生,那处理起来可是相当麻烦的。
▶▶亲们:
=◆本期互动问题◆=
散养猫咪你会支持吗?需要注意些啥?
评论区,等你!
【版权说明】:
(1)本回答由LUCKY小确幸原创,未经允许不得擅自转载,更不能有抄袭、洗稿等一系列侵权的行为;
(2)配图来源头条图库,带有“图虫创意”、“版权图片”以及“头条@LUCKY小确幸”水印,在这里表示由衷的感谢!
(3)部分配图来自网络搜索,若有侵权,劳烦私信作者删除,多谢!
记得“关注”LUCKY小确幸,不错过每一次有“温度”的回答!
我家两只喵主子当时捡回来的时候,我家还住平房,直到去年9月份才搬到楼房,我可以说一下我的一点小情况。
我家猫虽然胆子很小,但是好奇心很重,虽然家里有笼子,也不能24小时关着,家里也不能老关着门。所以我家猫从最开始的试探,到后来大摇大摆的出门。有一次我妈住我家,跟我说,我家橘猫上了房顶后跟着流浪猫满房顶的窜,我妈说她都喊破了喉咙,橘猫都不理她,给气够呛。后来基本上很少开门了。
过了一段时间,我们又搬家了,也是平房,这个平房带院子。这院里住的其他居民也养猫,旁边邻居说,他家刚搬来的时候,他家养的橘猫没看住,跑了,就再也没回来。
我家的两只又开始了新一轮的试探,后来只在院子里溜达,不出去,因为院子里老有人走动。所以它俩基本上在外边窗台上呆着。
不过,这其中也发生了一件糟心的事。有家邻居在院子里养兔子,但是他不给兔子打扫卫生,搞的兔子特脏,生了跳蚤,可能而知,我家猫被传染了。那段时间,搞的我头都大了,给它们抹药,家里搞清洁,喷药,,简直了,欲哭无泪。
你家住平房,如果经常开门的话,估计可能会出去,得经常看着点,而且平房院子不干净的话,猫咪容易被传上虫子。如果跑出去,不认家门的话,肯定会丢,而且家养的绝育的猫咪,野外生存能力差。
我养的英短猫以前在城里面一直是养在室内的,差不多室内养了4年,后来因为工作调动原因,把它送回乡里给父母在养,刚开始时养在二楼室内,它听着窗外的鸟叫声,慢慢的开始好奇门外的世界了。后来会抱着它出门转悠,时间久了它也不那么害怕了,也会把它放地上走几步,这样渐渐的它就习惯了外面的世界。到现在它回来两年多了,白天它会自己出去外面玩,但不会离家太远,基本上只会围着屋子周围十米左右的范围转悠,然后每天晚上会自己回二楼睡觉。但是下雨天我会把它关在室内不准出去。
如果是中华田园猫,性格不是太内向,我认为可以在农村散养。
我家本来养了一只橘猫(图片中那个瘦的),天性活泼,好奇心强,过年不在城里,只好带回老家农村,回农村第一天就开始结交猫朋友,村子里窜来窜去,上房下地的,都不愿意回家。玩的不亦乐乎,不过你要是喊它也会不情不愿的回来。
后来又收养了一只流浪橘猫,能吃,还懒,天性胆小,家里来人第一时间先躲床底下,但是看见老鼠,鸟,虫它也很喜欢去抓(没有外人的情况下),这只猫在农村就只能跟我们在屋子里。不过也没太大问题,给它弄好猫粮,猫砂还有水,它自己也不会出去的,能自己照顾好自己。
PS:这个胖菊我估计现在已经抓不了老鼠了,太胖了,有超过二十斤了。那只瘦的,因为被人偷过,在别人家不吃不喝,胃饿坏了,每次吃的都很少,而且运动量也可以,身材都保持的很好。
综合来说田园猫整体生存能力还是比较强的,不用担心它,如果性格开朗的话就更不会有什么问题,除非人为弄死你家猫,这个很难防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