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3/A, Miranda City Likaoli Prikano, Dope
+0989 7876 9865 9
+(090) 8765 86543 85
info@example.com
example.mail@hum.com
为什么很多公司都是在15号左右发工资?
曾经有人根据发工资的时间,将公司分为了三种:
一种是1-10号发工资的公司。这种公司是最好的,一般为高科技公司,实力强,不差钱,根本不担心员工流失,所以早早的就把工资发到员工手里了。
第二种是11-20号发工资。一般为国企、事业单位等,运行平衡,波澜不惊,按部就班,说不上好,也谈不上坏。
第三种是月底发工资的。一般为劳动密集型企业,运营能力差,效益不好,财产状况需要改善。
从上面看来,15号发工资的单位,是一般的单位,不好也不坏,中规中矩。我们也是15号发工资的,但发的是当月的工资,其实很多单位都是当月发当月的工资,而不是拖到下个月。公司为什么要在15号左右发工资呢?
首先,人力资源部要进行各项数据的统计。比如考勤,大的单位考勤非常繁琐,还要根据请假情况计算工资的扣除,牵涉到每们员工的利益,必须核对清楚。
其次,个税的扣除。
在实行新的个税之后,我们是每个月的15号之前要与税务专员核对个税,因为现在的个人所得税刚改为年综合所得的计税方法,有些员工的个人专项扣除一直变来变去的,导致每个月的计算都非常麻烦,财务与税务的核对需要一定的时间来完成。
第三,15号发工资不早不晚。
正好中旬发工资,既不早也不晚,挑不出来毛病。发的早了财务上有压力,发的晚了职工不乐意,这个时间正好。
不管几号发工资,比起那些拖延不发的单位,能按时开工资的公司都是好公司。大家都是几号工资的?
因为一旦超过了15号才发工资,就会有不小的风险。前段时间深圳一家公司因为20号发工资被员工起诉,法院判公司赔偿员工5.4万经济补偿。
深圳某设备有限公司,其员工莫某已经在公司工作多年了,在他当初入职时与公司签订的劳动合同是约定每个月的20号发上个月的工资。刚开始的时候莫某也没觉得这有啥问题,但越到后面,他就越觉得不合理,上一个月的工资为什么要拖到下个月的20号才发?于是他就以此为由,将公司起诉至法院,并要求公司解除劳动关系并给予经济补偿。
深圳市中级人民法院在受理此案后,判决莫某胜诉,这家设备有限公司赔偿5.4万元作为经济补偿。而法院的判决理由是什么呢?是这家设备公司违反了《劳动合同法》法中关于及时发放员工工资的内容,20号才发上个月的工资,可视为拖欠工资的行为。
起初公司看到这个判决结果,表示不服并上诉到了广东省高级人民法院,他们在上诉中称,该劳动合同是与莫某约定后签的,而且20号发上个月的工资,符合深圳市企业的实际运行情况,法院在审判时根本就没有考虑到本地的实际运行情况,因为很多公司都经营困难,无法将工资及时发放到位。
但对于这家设备公司的上诉,广东省高级人民法院给予了霸气驳回,根据《深圳市员工工资支付条例》第九条、第十二条的规定,法院认定公司和员工在劳动合同中约定每月20号发放上月工资,是违反了相关规定,属于无效条款。
关于这个案子,除了认定公司20号支付员工上个月工资属于违反行为外,还有一个争议点就是公司是否应该向员工支付经济赔偿金。但法院认为因为公司在20号发上月工资,是属于违反法律规定的行为,所以员工莫某以此为由要求公司解除劳动关系,是符合法律规定的。
所以广东省高级人民法院支持深圳中级人民法院的判决,根据莫某在公司的工作年限和平均工资,认定公司应当支付解除劳动关系的经济补偿为54481.7元。
很多网友看到这一消息,都纷纷表示“这消息得让自己的老板看到,最好是不经意间看到”。还有的网友甚至吐槽“我们也是20号发工资,要不要去投诉一下?”
其实员工莫某之所以能够胜诉,主要源于《深圳市员工工资支付条例》确实有这样的规定,在其中的第十一条规定:工资支付周期不超过一个月的,约定的工资支付日不得超过支付周期期满后第七日;工资支付周期超过一个月不满一年的,约定的工资支付日不得超过支付周期期满后的一个月;工资支付周期在一年或者一年以上的,约定的工资支付日不得超过支付周期期满后的六个月。
在其中的第十二条中又规定:用人单位因故不能在约定的工资支付日支付工资的,可以延长五日;因生产经营困难,需延长五日以上的,应当征得本单位工会或者员工本人书面同意,但最长不得超过十五日。
从这两条规定来看,工资按月薪算的,发工资的日期不能超过干满一个月后的第7天,如果按时支付,可以延长5天,而要是需要延长5天以上的,就需要员工本人的书面同意,而且延长日期最多也不能超过15天。这家设备公司20号才发上月的工资,显然是已经违反了相关规定了。
很多网友看到这则消息,就想着自己要不要去投诉一下?这其实要看你的公司是否在深圳,或者你所在的地区有没有同样的相关规定,不然你去投诉也不一定能够胜诉。
国家《劳动法》对于发工资时间的规定是,工资的具体支付日期由企业和员工协商一致确定,但这个约定也不能违法一月支付一次的原则。从这一点来看,上个月的工资最晚是可以拖到月底才发放的。如果你所在的地区,没有像深圳这样的工资支付条例,那就是按《劳动法》来。
关于发工资的日期,网上有这样的一种说法:10号以前发上月工资的,通常为高科技公司、上市公司、外资公司、国企。10号到15号发工资的,有部分A股上市公司,和一些效益比较好的、制度比较健全的、注重管理的公司,而15号发公司的,多为小企业,特别是一些社会服务业、劳动密集型企业较多。
但其实,什么时候发工资跟公司性质没有太大的关系,而跟公司的实力和格局有很大的关系。这个实力主要是公司的财力,财力雄厚可能就能尽早地将工资发给员工。这个格局则是公司对自己员工的态度,也就是想不想在员工身上占便宜,要是他想占员工的便宜,他就算有能力尽早地将工资发给你,也要故意拖着你的工资。
工资是每个打工人拼命工作的动力,发工资的那一天也是所有打工人最期盼的一天。作为员工来说,肯定是希望工资越早发越好的,有的人恨不得刚干满一个月就能马上拿到工资。
但作为老板来说,未必就是这么想的。对于实力弱的公司来说,晚一天给员工发工资,资金周转的压力就会相对小一些。而对于格局小的公司来说,就算没有资金周转的压力,晚一天给员工发工资,这笔钱就能在自己的账户里多躺一天,这样就算是赚纯利息也是一笔不小的收入。
所以说公司发工资的日期,其实主要体现的是公司的财力和格局,据说ucloud是15号发当月的工资,这就属于预付工资,你一个月的活还只干了一半,他就把整个月的钱都给你了。这就是既有财力又有格局的公司,员工都是死心塌地地拼命干。
15号以后发工资的风险,主要有两方面,一方面是法律上的,一方面是人心上的风险。
法律法规上的风险,主要就是像深圳这样的,有着特定的《工资支付条例》的地方,就以深圳的《工资支付条例》来看,正常规定是发工资的日期不能超过7天,要是有特殊情况可以延长5天,总共就是12天,这其中再算上周末,差不多就是15天的样子,超过了15天,基本上就属于违规了。
而一旦出现这样的违规行为,就很容易被员工抓住把柄起诉,像深圳这家设备公司就是最好的例子。其实深圳并不是所有公司都遵守这个《工资支付条例》,但他们或许是没有碰到像莫某这样的刺头,绝大部分员工都是不会同时具有莫某这样的意识和胆量的。但只要有人愿意去闹,公司就容易出事。
人心上的风险,就是15号之后发工资,可能会导致员工人心涣散,没有安全感。15号作为一个月的中节点,15号之后发工资和15号之前发工资给人的感觉是完全不一样的,15号可以说是员工能理解的发工资的最后期限。
根据发工资的流程来看,在上个月过完之后,公司就会对每个员工的业绩进行考核。考核完之后还要走审批流程,这样下来,快的一个星期能搞完,慢的两个星期应该也差不多了,这也是很多公司不能在上月底或者月初发上月工资的原因,毕竟走流程也是要时间的,这一点员工也是能够理解的。
但如果到了15号还不能发工资,公司就会有故意拖时间发工资的嫌疑了,毕竟半个月过去了,不可能绩效考核和审批流程还没搞完。这个时候再不发工资,员工要么怀疑公司资金短缺,要么怀疑公司抠门,故意拖工资。
这样员工在公司上班就没什么安全感了,甚至还会影响公司的口碑,从而就会导致员工流失。所以超过15号之后才发工资,就会有导致人心涣散、员工流失的风险,这一点相信是每个老板都不愿意看到的。
从公司发工资的日期,确实可以看出公司的一些情况,越是财力雄厚的公司,可能就越早给你发工资,越是格局大的公司,也可能是越早给你发工资。
至于为什么很多公司会将发工资的日期定在15号,主要还是因为15号是个很特别的时间点,15号之前发工资都是属于可以理解的范围,但超过15号,那就意味着会有负面影响了。而给员工心理上的感觉也是如此,下半个月发工资和上半个月发工资的感觉差太多了。
你好,我从事十几年公司人力资源管理工作,对于公司的工资发放日,实际上五花八门,有早早于15日发的,有月底发的,甚至还有拖延一个月以上发的。但貌似15号发工资的公司占大多数,为什么呢?那我们要知道工资发放的相关规定,以及公司这样做的目的和实际情况是怎样的!那就不难理解!
这里只说按月发工资的情形,其他特殊发放薪资的方式这里不提。
一、根据相关法律规定,在大部分城市,原则上当月底之前发完上个月工资就是合法的。但超过1个月以上还不发放工资,那肯定就不行,属于未及时发放工资,员工能以此为由被迫解除劳动关系,并要求公司支付经济补偿金,
二、少部分城市,在这个基础上,对于工资支付日期更加严格。比如说深圳,规定每月7日前发放上个月工资,如果遇到一个特别的问题,可以在每月12日发放上个月工资,若遇到经营困难等因素,可以最晚在每月22日前发放上个月工资。
一、公司资金周转和存款利息问题。这个不难理解,对公司来说,肯定是越晚发越好,特别是对人数多一点的企业,这部分钱在银行多放一点时间,都是有利的。所以很多公司在法律规定的范围内选择最晚的。
二、每月月底到次月初几天,是公司财务结账的时间,再加上公司的考勤打卡统计、计算工资,和员工核对等需要花费一定的时间。比如月初第一个星期用来处理考勤异常,并和员工核对,第二周计算工资、发放工资的,这样很快就只能到15号才发工资。
不过大一点的企业,有比较全面完善的考勤系统,那么就会快很多,所以有些工资12号就发放工资,还有的真的可以7号就发放工资。一些政府单位,甚至有当月月底和月初1号就能发工资的,这个我们只能羡慕。
三、很少有公司每月7号前发放工资的,为什么呢?因为对于员工多的工资,经常会出现自动离职,晚发工资,相当于是间接弥补员工自离对公司造成的损失。
特别是工厂一线工人来说,经常会出现领完工资就直接走人不来上班了,因为很多人等不来那么久辞职。因为如果是7号前发工资,可能有些员工根本就不在乎这7天工资,而选择直接自离,而且7号之前基本上就只能上5-6天班,这点工资员工不在乎,也不足以弥补给公司带来的损失。但如果公司是15号甚至更久发工资,员工在要想不进行工作交接就自离,那真的需要慎重考虑了。
实际上,能够15号发上个月工资的公司,算是比较正常,甚至说是还行的公司了,因为这个比较符合实际情况,既考虑了工作量本身,也考虑了员工自离的问题。各种公司久而久之就形成了习惯这样去执行了。以上回答,希望可以帮到您!
我是公司的人事经理,恰好我女朋友又是公司的财务,对于公司几号发工资的套路,我是非常清楚里面的小九九的。
看到许多朋友对这个问题感到好奇,下面我就简单给大家说下,为什么大部分公司都是15号左右发工资。
说原因之前,先说一段往事,关于我是怎么和我女朋友在一起的。
记得当时我还在公司做人事的时候,公司里的财务小姐姐到了月初要做账,而各个部门的员工考勤数据,以及KPI的完成又做的相对混乱。
没有准确的数据,财务也不敢随便做工资表,就怕哪个多了哪个少了,于是帮助她把数据理清楚的艰巨任务就交给我了。
记得有一次,为了赶在15号之前把工资表做好,我俩连续三个晚上下班以后都在公司里面加班,每晚都忙到了晚上11点钟,下班以后顺便一起去吃个宵夜,慢慢的就是这样认识了。
之所以说这段往事,是因为这里面就包含着为什么大部分公司都是15号发工资的一个原因
从财务的角度来考虑
01.财务比较忙
在一个公司里,月初和月尾都是财务部门最忙的时候,这个时候的财务人员需要进行财务核算,包括银行对账等很多繁杂的事务。
除此之外,很多数据和工资不明朗的工作人员,财务还需要跟员工进行一对一的核算,比如说考勤,KPI,发票报销等事情。
这些事务计算下来往往需要一定的时间,因此,每个月的月中,基本就是财务最不忙的时候,这时候才有时间给大家发工资。
02.缓解企业压力
大部分工资都是次月发,也就是说你上个月的工资是在第2个月的15号左右发放,这样的话就等于是工资延后发放。
对于整个企业来说,这等于是可以无偿的先占用你半个月工资的时间,这样对于企业的现金流,能够起到一个缓冲作用,同时如果有需要的话,公司还可以先挪用这半个月的工资去应付企业比较紧要的事情。
在公司里做人事,不仅仅只是招聘,帮员工办理社保之类的那么简单,有时候,如何降低公司的员工流失率,以及提高员工工作积极性也在人事的工作范围内,把工资定在15号发,是管理员工的一种手段。
01.公司可以因此来约束员工
给大家打个比方吧,如果公司的发薪日是在次月7号以前,那么很多员工在拿完工资的那一天起。
会想着,反正也只有一周的工资压在公司,大不了直接就不要了,很多人可能会工作也不交接,离职报告也不打,直接就走人。
这一点,在销售这个人员流失率高的行业里经常出现,而如果是次月15号发,那就还有半个月的工资压在公司,员工如果想离职的话,突然就走,成本就会高一点。
因此,往往为了这半个月的工资,许多员工多熬一下,可能就不想离职了,就算要离职,大部分也会好好的跟公司打申请,做好交接工作。
02.帮员工做好工资计划。
这一点可能是大家都容易忽略的,大多数人都是在月初的时候比较需要资金,现如今,大城市里的青年基本都是月光族。
如果在月初就给大家发工资了,可能很多没有规划的人在10号之前就能把钱全花光了,剩下的20几天里,日子可能都过的紧巴巴。
而把工资设在月中发的话,一定程度上可以变相的帮大家做好一个规划,延迟大家对于工资的急迫心情,这样可以使得大家能够再使用工资时,能够提前有一个计划。
以上就是许多公司为什么喜欢在15号发工资的原因了,不过大部分企业的主要原因还是一点,缓解公司的现金流压力。
对于很多中小企业而言,现金流可能都不太充足,延迟个半个月,公司的经营状况可能就不一样了。
虽然万事没有绝对,并不是说工资发的越早,公司实力就越强,但从整个社会来看,发薪日可以说是一个公司生态的缩影,可以作为判断公司好坏的一个依据。
下面我按照公司的发薪日期,给大家做了三个时间段,以及时间段后面对应的公司规模。
1-10号之前发工资,多为实力较强的大企业。
发薪日在次月10号以前的,多为规模较大,管理规范的大企业,往往这些公司多为高科技公司,上市公司,外资企业,或者国有企业。
不仅仅是高薪,公司的管理制度也会比较完善,各项福利待遇也会更好,往往这一类企业里面,拖欠工资的事情基本不会发生,不仅这样,什么加班补助,过节礼品,带薪年假,年终奖之类的通通都有。
如果遇到发薪日与节假日、休息日冲突,多数企业往往会提前发放。
像我两个朋友,一个在外企,一个在国企。
据外企的朋友说,外资企业中,尤其是欧美企业,是遵守中国法律的典范,基本很少加班,即使加班也会有较高的加班补助。
法定节假日都是休息,工资很少有超过次月10以后发的,有的甚至不压工资,入职的当月月底,就给你把这个月的工资给发了。
而国有企业,因为是国字打头,所以更加不用担心发不出工资的问题,在执行国家政策上也是绝不打折扣,双休日,节假补贴,高温费,带薪年假这一块绝对不会少。
10-15号发工资的公司
这一类公司,虽然整体比不上第一类公司,但也相对正规,差不到哪里去,一般来说制度都会比较健全,管理也规范,一些上市公司也包含在里面。
双休日,节假福利之类的该有的也都有,但是年终奖,还有节日福利,以及社保缴存基数相对于第一类公司来说,可能会差一点。
在现如今所有的企业里面,这一类公司是占的最多的,在大城市里观察一下就知道了,有个非常有意思的点。
那就是每个月的15.16号,很多CBD附近的小餐馆就会变得比以往热闹许多,大家花钱好像也比较自然,晚上路边喝星巴克撸串的朋友也明显多了。
大概就是因为许多人都在这两天发工资的原因吧。
15号以后发工资的公司
15号以后发工资的公司,整体上来说,这一类公司多为小企业,往往都聚集在社会服务业,劳动密集型的公司里面。
这一类公司之所以这么晚发工资,很多时候是因为公司现金流不稳定,经济比较紧张,而这样一来,公司的各项福利待遇也上不去,员工的幸福感也会下降。
因为现金流紧张,企业又容易加大对员工的压榨力度,比如延长工作时间,无偿加班之类的,这样一来,员工的稳定性差,流动频繁,往往刚入职没多久就准备离职了。
为了让员工待久一点,企业只能用较晚发工资的策略来圈住员工,使得员工无论在任何时候都处于被公司压着20几天的工资。
关于几号发工资代表着公司实力的这一个说法,是从整体的角度来考虑的,可能在现实生活中也会有一些偏差。
在这里,只是给一些刚出社会的朋友找工作时的一些判断依据,有的选的话,大家尽量找发薪日比较排前的企业,对自己的职业生涯可能会更有帮助。
好了,就先说到这里了,大家如果对文章有疑惑,或者企业发工资这个问题不懂的,也可以在评论区里留言哦。
——END——
为什么很多公司都是在15号左右发工资?作为职场人士,大家最为关心的就是能不能按时发工资,多少号发工资。以前我们在政府机关上班时发工资是非常准时的,都是每月8号发当月的工资,但下海以后,才发现企业发工资的和机关事业单位存在很大的差距。
按时发工资看似一个非常简单的概念,其实做起来是非常不容易的。我刚下海时是在一家房地产公司,房地产公司在项目没有启动之前,其实发工资都是非常准时的,因为当时的工资结构也是非常简单的,工资就是工资,并没有分什么基础工资、绩效工资之类的,造工资表也非常简单,就职时说好的是多少工资就是多少工资直接造上工资花名册,然后每月按时打钱就就可以了。
后来公司因为项目陆续建成,开始销售房子了,工资结构发生了变化,要和当月的房屋销售量挂钩,每月就需要核算每一个岗位要提多少绩效工资,这就增加了人力资源部门核算工资的难度,比如销售人员提成多少,财务岗位提成多少,办公室岗位提成多少,甚至司机提成多少,就要按照公司制定的提成比例来对照,每个月销量不一样的,提成的比例也不一样,由于工资核算过程的不断复杂化,人力资源部门要在8号之前核算出结果难度加大了,所以每月8号工资都要拖到12号左右。
后来我到一家摩托车制造企业,这家公司可谓是财大气粗,都是每月的8号发上个月的工资,由于我们是在总部,工资结构也比较简单,总部的工作人员的工资没有和经营绩效挂钩,但由于审批环节复杂,如果时间控制不好也会出现不按时发工资的现象,后来老板强行规定,如果不按时发工资就要考核人力资源部的负责人和工资专员。
所以到了每月初,人力资源部和财务部门这个时候就不敢马虎了,几乎都要加班加点核算工资,对于有生产任务的子公司,对于不按时报表影响工资发放的,也要对子公司负责人和人力资源部门进行考核,这样终于确保每月按时在8号发工资。对不按时发工资要考核人力资源部门我只看到了重庆的这家摩托车制造公司。
后来我到了退休前所在的这家化工企业,这家公司规定的发薪日期也是每月8号,但我在这个公司工作了15年,这个公司从来没有一个月是在8号能够准时发工资的,最早也要拖到每月的16号左右或是20号之前,这样实际上公司规定的每月8号发工资的日期就形同虚设。你说公司没有钱也不是,因为在化工行业火爆那几年,这家公司每天要赚300万元,可能是生意太好的原因,老板的重点没有放在员工发工资的日期上,重点去关注生产经营方面的事情去了。
这家公司的结算日期是每月的25号,也就是等到各类报表收集齐全,先是运营部门收集上个月的生产报表,要核算出每个工厂的各项消耗指标,安全指标,原材料采购成本,平均毛利率、财务部门要核算资金成本、利息支出、人力资源部门核算出人工成本,企管部门再来核算现金流、管理成本,除去扣罚的资金,增加奖励的资金,然后核算当月的职工绩效总额。最后这些指标在返还到人力资源部,按照每个人的系数核算工资。在这个过程中只要一个部门拖了一天或是两天,这个月就不能按时发工资,拖过七八天也是正常不过的了。
由于这些环节这家公司不像我说的上家公司那样有严格考核措施,所以各个部门协调不好,最终影响的就是公司不能按时发放工资。公司不差钱的尚且如此,如果差钱的公司可能就更加麻烦了。最后由于不能按时发工资,最后只有逼迫将发工资的日期修订为每月15号左右。15号左右发工资,由于结算日期是每月的25号,即使哪一个部门拖几天,因为有20来天核算时间,如果再拖肯定是说不过去了。
综上所述,现在很多公司选择每月15号左右发工资,我认为还是比较合理的,特别是制造型的企业工资都要与生产成本、消耗,利润等经营指标挂钩,越大的公司核算起来越复杂,加上工人的工资还要和自己车间班组的产量、消耗、安全、环保等指标挂钩,每一项指标涉及到不同的部门,这些指标最后归集到人力资源部门才能变成工资的数据,这也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所以规定的15号左右发工资,便于相关的核算部门有更加充裕的时间,而员工也能够接受这样的发薪日期,这大概就是大多数公司为什么要规定15号发工资的具体原因。
工资发放时间的早晚体现了公司的综合实力、价值理念、人文关怀,不少HR在招聘时还把工资发放早作为体现公司福利好的一项来吸引应聘者。
从企业角度来说越晚发放越有利,可缓解资金压力和赚取一定的利息,从员工角度来说,越早发放越有利,尤其是还贷压力比较大的员工。
发放工资前的准备工作有:统计考勤,有绩效的计算绩效工资,与公司收入和回款挂钩的还需等财务部门提供数据,工业企业还要计算工时、件数等,然后制作工资表,个税实行专项扣除以后,计算上比以前要复杂很多,还需为离职风险管控和公司支付流程审批预留时间。
一般企业主要有四个发放工资的时间段:1、次月10号发上个月,一般在高科技公司、外资、大型国企等经济实力强的公司,曾经遇到的最早发放工资的一家公司是当月28号发当月工资;
2、次月10-15号或次月16-20号发放上个月,大部分企业都在这个区间内,这两个时间段并没有严格的界限,有的公司实力很好,但审批流程特别复杂,有的公司会先个税系统中预校验是否有计算错误再发放,而个税一般是每月15号前申报;
3、次月21-25号,一般在企业效益不是很好,资金紧张,规模小的公司,甚至是拖欠工资.........
因为越晚发工资对企业越有利,而对员工来说是越晚发风险越高。
那为什么要压这么久的工资呢?
1、财务统计工资报表需要时间,走程序时间长。
2、压一段时间的工资能够稳住员工,套住员工。因为不管什么时候辞职/跳槽,员工总有一部分的工资是在公司手上。这会让员工当心损失工资,而不敢随意走人。
3、公司资金可能是周转紧张。
4、赚利息。
所以说,从发工资的日期就能看出一个公司靠不靠谱。
A类/10号以前:多为高科技公司、上市公司、外资公司、国企。
B类/10-15号:部分A股上市公司和效益比较好的、制度比较健全的、注重管理的公司。
C类/15号以后:多为小企业,尤其是社会服务业、劳动密集型公司。
你呢?你的工资是几号发的
15号应该是大部分企业的发工资日期吧,这个日期其实也是一个分水岭。实力雄厚而又福利待遇好的金融,科技等公司,就会选择提前5天左右发放;劳动密集型企业,又特别是私营企业,就会推迟5-10天发放工资;因为大部分企业经营的都属于中规中矩,所以都选择15号发工资了。
(图片来源于网络,侵必删)
国营企业以及大型集团上市公司都家大业大,公司规章制度福利措施健全。多久发工资也是按章行事。主要就是一些民营的劳动密集型企业,多久发放工资那就弹性比较大了。效益好时,基本可以做到按时发放。效益不好时,推个10天半个月也是再正常不过了。
首先就是工资核算需要一定的时间,像员工的考勤登记,旷工请假,迟到早退等;每位工人各批次各型号的产量单价统计;诸如每位员工的基本工资,绩效工资,加班加点工资;还有五险一金,水电费,个税的扣除。还要到税务部门去报税,核算申报个人所得税。这些都需要一定的时间。
再加上有些公司出于节约人力成本的考虑,导致财务人员的人手不足。而公司人数又比较多的话,这个工资核算确实就要延长一段时间。加上有些公司的效率本来就不高,又要经过层层的审核。最后还要经过老板签字,这一套工资流程才算走完。估计这样子下来也差不多15天了吧。
其次,就是某些企业为了留住员工,防止员工自离的一种措施。工资越往后压,员工自离的成本越高。这其实是民营企业,特别是一些小私营企业惯用的套路。绝大部分的小企业的工资都是15号以后发放,像有些的小厂,小作坊。所有人加起来也就是几十个甚至10几个的都有,就算不请专门的财务人员,工资核算几天之内也可以轻松搞定。
工资有越多在公司手里,员工就越不敢随意跳槽。特别是一些效益不太好的公司,员工的工资待遇不算好。但苦于辞工又很难获批,自离又要损失一些钱。如果狠心自离的话,公司又可以少付出一笔开支。
更有些的公司发放工资的日期确实是15号,但却是压了一个半月工资。我就遇到过,2003年的时候在某市,比如2月份的工资,要等到3月15号才发放。依次类推,4月15号发3月份的工资。
这就好比本来是5天8小时的工作制,有些企业却变成了两班倒12小时制。而且也没有双休日之类的说法;而更那个的是,如果真的实行五天八小时双休制,很多工人还不乐意,因为只有多加班,收入才越高。
我是执行律师,下面用实务经验告知大家,为什么公司在15号左右发放工资
第一,为了符合劳动法的规定
根据《劳动法》和《工资支付条例》的规定,工资的支付必须以货币形式,工资的支付周期不得超过30天。
其实,很多公司尤其是老公司都想压员工工资,能拖长支付周期就拖长支付周期,但是既然法律规定不能超过30天,所以很多公司选择月中发放。
第二,为了获得充足流动资金
大部分公司都有现金流不足的情况,往往越大的公司现金流需求越大。公司通过推迟发放工资可以有效减轻现金流压力,甚至可以节省很多贷款利息。
比如:公司每月发放工资总计500万元,但公司这500万元需要贷款,月利息2分(即每月10万),公司推迟发工资单利息就能省一大笔。
第三,为了变向留住员工
如果月初,尤其是1-2号就发工资,有些想离职的员工在领完工资后就马上辞职而且要求马上走人,公司会非常被动。
公司推迟到15号发工资,员工已经上班半个月了,如果要求立马辞职立马走人,公司可以以不发工资要挟,从而达到留住员工或者有足够时间另招新员工的目的。
第四,为了财务核算的需要
公司发工资往往涉及绩效、奖金、加班费、报销款等等。公司想在月初发放工资的话,就必须以很好的财务制度和财务人员,否则很难达到要求。
因此,公司在15号左右发放工资有自保的目的,也有财务核算的客观原因。
专业HR来回答下这个问题。
我所在的公司也是15号发工资,从行政人事的角度出发,我支持15号发工资主要是以下几个原因:
1、给行政或财务人员预留工作时间:收集考勤和绩效考核数据,并据此核算工资需要时间;
2、给审核流程预留时间:工资表做出来后,不是马上就能发放,需要走流程,相关负责人签完字才能执行,这个流程根据不同公司的情况,可长可短;
3、给离职风险管控预留空间:特指离职人员,尤其是不打招呼自离的那种,万一有特殊情况,工资延后半个月发放,可以做一定的补偿。当然,这个发生的几率其实很小。
劳动法规定,薪资超过一个月发放属于违规,15号刚好是兼顾法规和企业实际运作需要的一个选择,所以很多公司都是这个日期发工资。
资深HR,多年深耕行政人事领域,欢迎加关注,共同探讨职场人生。
10人回答
匿名网友
2021-12-17 02:53:19曾经有人根据发工资的时间,将公司分为了三种:
一种是1-10号发工资的公司。这种公司是最好的,一般为高科技公司,实力强,不差钱,根本不担心员工流失,所以早早的就把工资发到员工手里了。
第二种是11-20号发工资。一般为国企、事业单位等,运行平衡,波澜不惊,按部就班,说不上好,也谈不上坏。
第三种是月底发工资的。一般为劳动密集型企业,运营能力差,效益不好,财产状况需要改善。
从上面看来,15号发工资的单位,是一般的单位,不好也不坏,中规中矩。我们也是15号发工资的,但发的是当月的工资,其实很多单位都是当月发当月的工资,而不是拖到下个月。公司为什么要在15号左右发工资呢?
首先,人力资源部要进行各项数据的统计。比如考勤,大的单位考勤非常繁琐,还要根据请假情况计算工资的扣除,牵涉到每们员工的利益,必须核对清楚。
其次,个税的扣除。
在实行新的个税之后,我们是每个月的15号之前要与税务专员核对个税,因为现在的个人所得税刚改为年综合所得的计税方法,有些员工的个人专项扣除一直变来变去的,导致每个月的计算都非常麻烦,财务与税务的核对需要一定的时间来完成。
第三,15号发工资不早不晚。
正好中旬发工资,既不早也不晚,挑不出来毛病。发的早了财务上有压力,发的晚了职工不乐意,这个时间正好。
不管几号发工资,比起那些拖延不发的单位,能按时开工资的公司都是好公司。大家都是几号工资的?
匿名网友
2021-12-17 02:53:19因为一旦超过了15号才发工资,就会有不小的风险。前段时间深圳一家公司因为20号发工资被员工起诉,法院判公司赔偿员工5.4万经济补偿。
深圳某设备有限公司,其员工莫某已经在公司工作多年了,在他当初入职时与公司签订的劳动合同是约定每个月的20号发上个月的工资。刚开始的时候莫某也没觉得这有啥问题,但越到后面,他就越觉得不合理,上一个月的工资为什么要拖到下个月的20号才发?于是他就以此为由,将公司起诉至法院,并要求公司解除劳动关系并给予经济补偿。
深圳市中级人民法院在受理此案后,判决莫某胜诉,这家设备有限公司赔偿5.4万元作为经济补偿。而法院的判决理由是什么呢?是这家设备公司违反了《劳动合同法》法中关于及时发放员工工资的内容,20号才发上个月的工资,可视为拖欠工资的行为。
起初公司看到这个判决结果,表示不服并上诉到了广东省高级人民法院,他们在上诉中称,该劳动合同是与莫某约定后签的,而且20号发上个月的工资,符合深圳市企业的实际运行情况,法院在审判时根本就没有考虑到本地的实际运行情况,因为很多公司都经营困难,无法将工资及时发放到位。
但对于这家设备公司的上诉,广东省高级人民法院给予了霸气驳回,根据《深圳市员工工资支付条例》第九条、第十二条的规定,法院认定公司和员工在劳动合同中约定每月20号发放上月工资,是违反了相关规定,属于无效条款。
关于这个案子,除了认定公司20号支付员工上个月工资属于违反行为外,还有一个争议点就是公司是否应该向员工支付经济赔偿金。但法院认为因为公司在20号发上月工资,是属于违反法律规定的行为,所以员工莫某以此为由要求公司解除劳动关系,是符合法律规定的。
所以广东省高级人民法院支持深圳中级人民法院的判决,根据莫某在公司的工作年限和平均工资,认定公司应当支付解除劳动关系的经济补偿为54481.7元。
很多网友看到这一消息,都纷纷表示“这消息得让自己的老板看到,最好是不经意间看到”。还有的网友甚至吐槽“我们也是20号发工资,要不要去投诉一下?”
其实员工莫某之所以能够胜诉,主要源于《深圳市员工工资支付条例》确实有这样的规定,在其中的第十一条规定:工资支付周期不超过一个月的,约定的工资支付日不得超过支付周期期满后第七日;工资支付周期超过一个月不满一年的,约定的工资支付日不得超过支付周期期满后的一个月;工资支付周期在一年或者一年以上的,约定的工资支付日不得超过支付周期期满后的六个月。
在其中的第十二条中又规定:用人单位因故不能在约定的工资支付日支付工资的,可以延长五日;因生产经营困难,需延长五日以上的,应当征得本单位工会或者员工本人书面同意,但最长不得超过十五日。
从这两条规定来看,工资按月薪算的,发工资的日期不能超过干满一个月后的第7天,如果按时支付,可以延长5天,而要是需要延长5天以上的,就需要员工本人的书面同意,而且延长日期最多也不能超过15天。这家设备公司20号才发上月的工资,显然是已经违反了相关规定了。
很多网友看到这则消息,就想着自己要不要去投诉一下?这其实要看你的公司是否在深圳,或者你所在的地区有没有同样的相关规定,不然你去投诉也不一定能够胜诉。
国家《劳动法》对于发工资时间的规定是,工资的具体支付日期由企业和员工协商一致确定,但这个约定也不能违法一月支付一次的原则。从这一点来看,上个月的工资最晚是可以拖到月底才发放的。如果你所在的地区,没有像深圳这样的工资支付条例,那就是按《劳动法》来。
为什么很多发工资的日期都不一样?
关于发工资的日期,网上有这样的一种说法:10号以前发上月工资的,通常为高科技公司、上市公司、外资公司、国企。10号到15号发工资的,有部分A股上市公司,和一些效益比较好的、制度比较健全的、注重管理的公司,而15号发公司的,多为小企业,特别是一些社会服务业、劳动密集型企业较多。
但其实,什么时候发工资跟公司性质没有太大的关系,而跟公司的实力和格局有很大的关系。这个实力主要是公司的财力,财力雄厚可能就能尽早地将工资发给员工。这个格局则是公司对自己员工的态度,也就是想不想在员工身上占便宜,要是他想占员工的便宜,他就算有能力尽早地将工资发给你,也要故意拖着你的工资。
工资是每个打工人拼命工作的动力,发工资的那一天也是所有打工人最期盼的一天。作为员工来说,肯定是希望工资越早发越好的,有的人恨不得刚干满一个月就能马上拿到工资。
但作为老板来说,未必就是这么想的。对于实力弱的公司来说,晚一天给员工发工资,资金周转的压力就会相对小一些。而对于格局小的公司来说,就算没有资金周转的压力,晚一天给员工发工资,这笔钱就能在自己的账户里多躺一天,这样就算是赚纯利息也是一笔不小的收入。
所以说公司发工资的日期,其实主要体现的是公司的财力和格局,据说ucloud是15号发当月的工资,这就属于预付工资,你一个月的活还只干了一半,他就把整个月的钱都给你了。这就是既有财力又有格局的公司,员工都是死心塌地地拼命干。
为什么说公司发工资的日期超过了15号,就会有不小的风险?
15号以后发工资的风险,主要有两方面,一方面是法律上的,一方面是人心上的风险。
法律法规上的风险,主要就是像深圳这样的,有着特定的《工资支付条例》的地方,就以深圳的《工资支付条例》来看,正常规定是发工资的日期不能超过7天,要是有特殊情况可以延长5天,总共就是12天,这其中再算上周末,差不多就是15天的样子,超过了15天,基本上就属于违规了。
而一旦出现这样的违规行为,就很容易被员工抓住把柄起诉,像深圳这家设备公司就是最好的例子。其实深圳并不是所有公司都遵守这个《工资支付条例》,但他们或许是没有碰到像莫某这样的刺头,绝大部分员工都是不会同时具有莫某这样的意识和胆量的。但只要有人愿意去闹,公司就容易出事。
人心上的风险,就是15号之后发工资,可能会导致员工人心涣散,没有安全感。15号作为一个月的中节点,15号之后发工资和15号之前发工资给人的感觉是完全不一样的,15号可以说是员工能理解的发工资的最后期限。
根据发工资的流程来看,在上个月过完之后,公司就会对每个员工的业绩进行考核。考核完之后还要走审批流程,这样下来,快的一个星期能搞完,慢的两个星期应该也差不多了,这也是很多公司不能在上月底或者月初发上月工资的原因,毕竟走流程也是要时间的,这一点员工也是能够理解的。
但如果到了15号还不能发工资,公司就会有故意拖时间发工资的嫌疑了,毕竟半个月过去了,不可能绩效考核和审批流程还没搞完。这个时候再不发工资,员工要么怀疑公司资金短缺,要么怀疑公司抠门,故意拖工资。
这样员工在公司上班就没什么安全感了,甚至还会影响公司的口碑,从而就会导致员工流失。所以超过15号之后才发工资,就会有导致人心涣散、员工流失的风险,这一点相信是每个老板都不愿意看到的。
总结
从公司发工资的日期,确实可以看出公司的一些情况,越是财力雄厚的公司,可能就越早给你发工资,越是格局大的公司,也可能是越早给你发工资。
至于为什么很多公司会将发工资的日期定在15号,主要还是因为15号是个很特别的时间点,15号之前发工资都是属于可以理解的范围,但超过15号,那就意味着会有负面影响了。而给员工心理上的感觉也是如此,下半个月发工资和上半个月发工资的感觉差太多了。
匿名网友
2021-12-17 02:53:19你好,我从事十几年公司人力资源管理工作,对于公司的工资发放日,实际上五花八门,有早早于15日发的,有月底发的,甚至还有拖延一个月以上发的。但貌似15号发工资的公司占大多数,为什么呢?那我们要知道工资发放的相关规定,以及公司这样做的目的和实际情况是怎样的!那就不难理解!
工资发放日期的规定
这里只说按月发工资的情形,其他特殊发放薪资的方式这里不提。
一、根据相关法律规定,在大部分城市,原则上当月底之前发完上个月工资就是合法的。但超过1个月以上还不发放工资,那肯定就不行,属于未及时发放工资,员工能以此为由被迫解除劳动关系,并要求公司支付经济补偿金,
二、少部分城市,在这个基础上,对于工资支付日期更加严格。比如说深圳,规定每月7日前发放上个月工资,如果遇到一个特别的问题,可以在每月12日发放上个月工资,若遇到经营困难等因素,可以最晚在每月22日前发放上个月工资。
公司为什么喜欢越晚发工资越好?
一、公司资金周转和存款利息问题。这个不难理解,对公司来说,肯定是越晚发越好,特别是对人数多一点的企业,这部分钱在银行多放一点时间,都是有利的。所以很多公司在法律规定的范围内选择最晚的。
二、每月月底到次月初几天,是公司财务结账的时间,再加上公司的考勤打卡统计、计算工资,和员工核对等需要花费一定的时间。比如月初第一个星期用来处理考勤异常,并和员工核对,第二周计算工资、发放工资的,这样很快就只能到15号才发工资。
不过大一点的企业,有比较全面完善的考勤系统,那么就会快很多,所以有些工资12号就发放工资,还有的真的可以7号就发放工资。一些政府单位,甚至有当月月底和月初1号就能发工资的,这个我们只能羡慕。
三、很少有公司每月7号前发放工资的,为什么呢?因为对于员工多的工资,经常会出现自动离职,晚发工资,相当于是间接弥补员工自离对公司造成的损失。
特别是工厂一线工人来说,经常会出现领完工资就直接走人不来上班了,因为很多人等不来那么久辞职。因为如果是7号前发工资,可能有些员工根本就不在乎这7天工资,而选择直接自离,而且7号之前基本上就只能上5-6天班,这点工资员工不在乎,也不足以弥补给公司带来的损失。但如果公司是15号甚至更久发工资,员工在要想不进行工作交接就自离,那真的需要慎重考虑了。
实际上,能够15号发上个月工资的公司,算是比较正常,甚至说是还行的公司了,因为这个比较符合实际情况,既考虑了工作量本身,也考虑了员工自离的问题。各种公司久而久之就形成了习惯这样去执行了。以上回答,希望可以帮到您!
宠来也
2021-12-17 02:53:19我是公司的人事经理,恰好我女朋友又是公司的财务,对于公司几号发工资的套路,我是非常清楚里面的小九九的。
看到许多朋友对这个问题感到好奇,下面我就简单给大家说下,为什么大部分公司都是15号左右发工资。
说原因之前,先说一段往事,关于我是怎么和我女朋友在一起的。
记得当时我还在公司做人事的时候,公司里的财务小姐姐到了月初要做账,而各个部门的员工考勤数据,以及KPI的完成又做的相对混乱。
没有准确的数据,财务也不敢随便做工资表,就怕哪个多了哪个少了,于是帮助她把数据理清楚的艰巨任务就交给我了。
记得有一次,为了赶在15号之前把工资表做好,我俩连续三个晚上下班以后都在公司里面加班,每晚都忙到了晚上11点钟,下班以后顺便一起去吃个宵夜,慢慢的就是这样认识了。
之所以说这段往事,是因为这里面就包含着为什么大部分公司都是15号发工资的一个原因
好多公司为什么15号发工资?
从财务的角度来考虑
01.财务比较忙
在一个公司里,月初和月尾都是财务部门最忙的时候,这个时候的财务人员需要进行财务核算,包括银行对账等很多繁杂的事务。
除此之外,很多数据和工资不明朗的工作人员,财务还需要跟员工进行一对一的核算,比如说考勤,KPI,发票报销等事情。
这些事务计算下来往往需要一定的时间,因此,每个月的月中,基本就是财务最不忙的时候,这时候才有时间给大家发工资。
02.缓解企业压力
大部分工资都是次月发,也就是说你上个月的工资是在第2个月的15号左右发放,这样的话就等于是工资延后发放。
对于整个企业来说,这等于是可以无偿的先占用你半个月工资的时间,这样对于企业的现金流,能够起到一个缓冲作用,同时如果有需要的话,公司还可以先挪用这半个月的工资去应付企业比较紧要的事情。
从人事的角度来考虑
在公司里做人事,不仅仅只是招聘,帮员工办理社保之类的那么简单,有时候,如何降低公司的员工流失率,以及提高员工工作积极性也在人事的工作范围内,把工资定在15号发,是管理员工的一种手段。
01.公司可以因此来约束员工
给大家打个比方吧,如果公司的发薪日是在次月7号以前,那么很多员工在拿完工资的那一天起。
会想着,反正也只有一周的工资压在公司,大不了直接就不要了,很多人可能会工作也不交接,离职报告也不打,直接就走人。
这一点,在销售这个人员流失率高的行业里经常出现,而如果是次月15号发,那就还有半个月的工资压在公司,员工如果想离职的话,突然就走,成本就会高一点。
因此,往往为了这半个月的工资,许多员工多熬一下,可能就不想离职了,就算要离职,大部分也会好好的跟公司打申请,做好交接工作。
02.帮员工做好工资计划。
这一点可能是大家都容易忽略的,大多数人都是在月初的时候比较需要资金,现如今,大城市里的青年基本都是月光族。
如果在月初就给大家发工资了,可能很多没有规划的人在10号之前就能把钱全花光了,剩下的20几天里,日子可能都过的紧巴巴。
而把工资设在月中发的话,一定程度上可以变相的帮大家做好一个规划,延迟大家对于工资的急迫心情,这样可以使得大家能够再使用工资时,能够提前有一个计划。
以上就是许多公司为什么喜欢在15号发工资的原因了,不过大部分企业的主要原因还是一点,缓解公司的现金流压力。
对于很多中小企业而言,现金流可能都不太充足,延迟个半个月,公司的经营状况可能就不一样了。
如何从发薪日来判断一个公司的实力
虽然万事没有绝对,并不是说工资发的越早,公司实力就越强,但从整个社会来看,发薪日可以说是一个公司生态的缩影,可以作为判断公司好坏的一个依据。
下面我按照公司的发薪日期,给大家做了三个时间段,以及时间段后面对应的公司规模。
1-10号之前发工资,多为实力较强的大企业。
发薪日在次月10号以前的,多为规模较大,管理规范的大企业,往往这些公司多为高科技公司,上市公司,外资企业,或者国有企业。
不仅仅是高薪,公司的管理制度也会比较完善,各项福利待遇也会更好,往往这一类企业里面,拖欠工资的事情基本不会发生,不仅这样,什么加班补助,过节礼品,带薪年假,年终奖之类的通通都有。
如果遇到发薪日与节假日、休息日冲突,多数企业往往会提前发放。
像我两个朋友,一个在外企,一个在国企。
据外企的朋友说,外资企业中,尤其是欧美企业,是遵守中国法律的典范,基本很少加班,即使加班也会有较高的加班补助。
法定节假日都是休息,工资很少有超过次月10以后发的,有的甚至不压工资,入职的当月月底,就给你把这个月的工资给发了。
而国有企业,因为是国字打头,所以更加不用担心发不出工资的问题,在执行国家政策上也是绝不打折扣,双休日,节假补贴,高温费,带薪年假这一块绝对不会少。
10-15号发工资的公司
这一类公司,虽然整体比不上第一类公司,但也相对正规,差不到哪里去,一般来说制度都会比较健全,管理也规范,一些上市公司也包含在里面。
双休日,节假福利之类的该有的也都有,但是年终奖,还有节日福利,以及社保缴存基数相对于第一类公司来说,可能会差一点。
在现如今所有的企业里面,这一类公司是占的最多的,在大城市里观察一下就知道了,有个非常有意思的点。
那就是每个月的15.16号,很多CBD附近的小餐馆就会变得比以往热闹许多,大家花钱好像也比较自然,晚上路边喝星巴克撸串的朋友也明显多了。
大概就是因为许多人都在这两天发工资的原因吧。
15号以后发工资的公司
15号以后发工资的公司,整体上来说,这一类公司多为小企业,往往都聚集在社会服务业,劳动密集型的公司里面。
这一类公司之所以这么晚发工资,很多时候是因为公司现金流不稳定,经济比较紧张,而这样一来,公司的各项福利待遇也上不去,员工的幸福感也会下降。
因为现金流紧张,企业又容易加大对员工的压榨力度,比如延长工作时间,无偿加班之类的,这样一来,员工的稳定性差,流动频繁,往往刚入职没多久就准备离职了。
为了让员工待久一点,企业只能用较晚发工资的策略来圈住员工,使得员工无论在任何时候都处于被公司压着20几天的工资。
最后总结:
关于几号发工资代表着公司实力的这一个说法,是从整体的角度来考虑的,可能在现实生活中也会有一些偏差。
在这里,只是给一些刚出社会的朋友找工作时的一些判断依据,有的选的话,大家尽量找发薪日比较排前的企业,对自己的职业生涯可能会更有帮助。
好了,就先说到这里了,大家如果对文章有疑惑,或者企业发工资这个问题不懂的,也可以在评论区里留言哦。
——END——
宠来也
2021-12-17 02:53:19为什么很多公司都是在15号左右发工资?作为职场人士,大家最为关心的就是能不能按时发工资,多少号发工资。以前我们在政府机关上班时发工资是非常准时的,都是每月8号发当月的工资,但下海以后,才发现企业发工资的和机关事业单位存在很大的差距。
按时发工资看似一个非常简单的概念,其实做起来是非常不容易的。我刚下海时是在一家房地产公司,房地产公司在项目没有启动之前,其实发工资都是非常准时的,因为当时的工资结构也是非常简单的,工资就是工资,并没有分什么基础工资、绩效工资之类的,造工资表也非常简单,就职时说好的是多少工资就是多少工资直接造上工资花名册,然后每月按时打钱就就可以了。
后来公司因为项目陆续建成,开始销售房子了,工资结构发生了变化,要和当月的房屋销售量挂钩,每月就需要核算每一个岗位要提多少绩效工资,这就增加了人力资源部门核算工资的难度,比如销售人员提成多少,财务岗位提成多少,办公室岗位提成多少,甚至司机提成多少,就要按照公司制定的提成比例来对照,每个月销量不一样的,提成的比例也不一样,由于工资核算过程的不断复杂化,人力资源部门要在8号之前核算出结果难度加大了,所以每月8号工资都要拖到12号左右。
后来我到一家摩托车制造企业,这家公司可谓是财大气粗,都是每月的8号发上个月的工资,由于我们是在总部,工资结构也比较简单,总部的工作人员的工资没有和经营绩效挂钩,但由于审批环节复杂,如果时间控制不好也会出现不按时发工资的现象,后来老板强行规定,如果不按时发工资就要考核人力资源部的负责人和工资专员。
所以到了每月初,人力资源部和财务部门这个时候就不敢马虎了,几乎都要加班加点核算工资,对于有生产任务的子公司,对于不按时报表影响工资发放的,也要对子公司负责人和人力资源部门进行考核,这样终于确保每月按时在8号发工资。对不按时发工资要考核人力资源部门我只看到了重庆的这家摩托车制造公司。
后来我到了退休前所在的这家化工企业,这家公司规定的发薪日期也是每月8号,但我在这个公司工作了15年,这个公司从来没有一个月是在8号能够准时发工资的,最早也要拖到每月的16号左右或是20号之前,这样实际上公司规定的每月8号发工资的日期就形同虚设。你说公司没有钱也不是,因为在化工行业火爆那几年,这家公司每天要赚300万元,可能是生意太好的原因,老板的重点没有放在员工发工资的日期上,重点去关注生产经营方面的事情去了。
这家公司的结算日期是每月的25号,也就是等到各类报表收集齐全,先是运营部门收集上个月的生产报表,要核算出每个工厂的各项消耗指标,安全指标,原材料采购成本,平均毛利率、财务部门要核算资金成本、利息支出、人力资源部门核算出人工成本,企管部门再来核算现金流、管理成本,除去扣罚的资金,增加奖励的资金,然后核算当月的职工绩效总额。最后这些指标在返还到人力资源部,按照每个人的系数核算工资。在这个过程中只要一个部门拖了一天或是两天,这个月就不能按时发工资,拖过七八天也是正常不过的了。
由于这些环节这家公司不像我说的上家公司那样有严格考核措施,所以各个部门协调不好,最终影响的就是公司不能按时发放工资。公司不差钱的尚且如此,如果差钱的公司可能就更加麻烦了。最后由于不能按时发工资,最后只有逼迫将发工资的日期修订为每月15号左右。15号左右发工资,由于结算日期是每月的25号,即使哪一个部门拖几天,因为有20来天核算时间,如果再拖肯定是说不过去了。
综上所述,现在很多公司选择每月15号左右发工资,我认为还是比较合理的,特别是制造型的企业工资都要与生产成本、消耗,利润等经营指标挂钩,越大的公司核算起来越复杂,加上工人的工资还要和自己车间班组的产量、消耗、安全、环保等指标挂钩,每一项指标涉及到不同的部门,这些指标最后归集到人力资源部门才能变成工资的数据,这也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所以规定的15号左右发工资,便于相关的核算部门有更加充裕的时间,而员工也能够接受这样的发薪日期,这大概就是大多数公司为什么要规定15号发工资的具体原因。
宠来也
2021-12-17 02:53:19工资发放时间的早晚体现了公司的综合实力、价值理念、人文关怀,不少HR在招聘时还把工资发放早作为体现公司福利好的一项来吸引应聘者。
从企业角度来说越晚发放越有利,可缓解资金压力和赚取一定的利息,从员工角度来说,越早发放越有利,尤其是还贷压力比较大的员工。
发放工资前的准备工作有:统计考勤,有绩效的计算绩效工资,与公司收入和回款挂钩的还需等财务部门提供数据,工业企业还要计算工时、件数等,然后制作工资表,个税实行专项扣除以后,计算上比以前要复杂很多,还需为离职风险管控和公司支付流程审批预留时间。
一般企业主要有四个发放工资的时间段:1、次月10号发上个月,一般在高科技公司、外资、大型国企等经济实力强的公司,曾经遇到的最早发放工资的一家公司是当月28号发当月工资;
2、次月10-15号或次月16-20号发放上个月,大部分企业都在这个区间内,这两个时间段并没有严格的界限,有的公司实力很好,但审批流程特别复杂,有的公司会先个税系统中预校验是否有计算错误再发放,而个税一般是每月15号前申报;
3、次月21-25号,一般在企业效益不是很好,资金紧张,规模小的公司,甚至是拖欠工资.........
匿名网友
2021-12-17 02:53:19因为越晚发工资对企业越有利,而对员工来说是越晚发风险越高。
那为什么要压这么久的工资呢?
1、财务统计工资报表需要时间,走程序时间长。
2、压一段时间的工资能够稳住员工,套住员工。因为不管什么时候辞职/跳槽,员工总有一部分的工资是在公司手上。这会让员工当心损失工资,而不敢随意走人。
3、公司资金可能是周转紧张。
4、赚利息。
所以说,从发工资的日期就能看出一个公司靠不靠谱。
A类/10号以前:多为高科技公司、上市公司、外资公司、国企。
B类/10-15号:部分A股上市公司和效益比较好的、制度比较健全的、注重管理的公司。
C类/15号以后:多为小企业,尤其是社会服务业、劳动密集型公司。
你呢?你的工资是几号发的
宠来也
2021-12-17 02:53:1915号应该是大部分企业的发工资日期吧,这个日期其实也是一个分水岭。实力雄厚而又福利待遇好的金融,科技等公司,就会选择提前5天左右发放;劳动密集型企业,又特别是私营企业,就会推迟5-10天发放工资;因为大部分企业经营的都属于中规中矩,所以都选择15号发工资了。
(图片来源于网络,侵必删)
国营企业以及大型集团上市公司都家大业大,公司规章制度福利措施健全。多久发工资也是按章行事。主要就是一些民营的劳动密集型企业,多久发放工资那就弹性比较大了。效益好时,基本可以做到按时发放。效益不好时,推个10天半个月也是再正常不过了。
我觉得15号发工资,主要有两个方面的原因。
首先就是工资核算需要一定的时间,像员工的考勤登记,旷工请假,迟到早退等;每位工人各批次各型号的产量单价统计;诸如每位员工的基本工资,绩效工资,加班加点工资;还有五险一金,水电费,个税的扣除。还要到税务部门去报税,核算申报个人所得税。这些都需要一定的时间。
再加上有些公司出于节约人力成本的考虑,导致财务人员的人手不足。而公司人数又比较多的话,这个工资核算确实就要延长一段时间。加上有些公司的效率本来就不高,又要经过层层的审核。最后还要经过老板签字,这一套工资流程才算走完。估计这样子下来也差不多15天了吧。
其次,就是某些企业为了留住员工,防止员工自离的一种措施。工资越往后压,员工自离的成本越高。这其实是民营企业,特别是一些小私营企业惯用的套路。绝大部分的小企业的工资都是15号以后发放,像有些的小厂,小作坊。所有人加起来也就是几十个甚至10几个的都有,就算不请专门的财务人员,工资核算几天之内也可以轻松搞定。
(图片来源于网络,侵必删)
工资有越多在公司手里,员工就越不敢随意跳槽。特别是一些效益不太好的公司,员工的工资待遇不算好。但苦于辞工又很难获批,自离又要损失一些钱。如果狠心自离的话,公司又可以少付出一笔开支。
更有些的公司发放工资的日期确实是15号,但却是压了一个半月工资。我就遇到过,2003年的时候在某市,比如2月份的工资,要等到3月15号才发放。依次类推,4月15号发3月份的工资。
这就好比本来是5天8小时的工作制,有些企业却变成了两班倒12小时制。而且也没有双休日之类的说法;而更那个的是,如果真的实行五天八小时双休制,很多工人还不乐意,因为只有多加班,收入才越高。
(图片来源于网络,侵必删)
匿名网友
2021-12-17 02:53:19我是执行律师,下面用实务经验告知大家,为什么公司在15号左右发放工资
第一,为了符合劳动法的规定
根据《劳动法》和《工资支付条例》的规定,工资的支付必须以货币形式,工资的支付周期不得超过30天。
其实,很多公司尤其是老公司都想压员工工资,能拖长支付周期就拖长支付周期,但是既然法律规定不能超过30天,所以很多公司选择月中发放。
第二,为了获得充足流动资金
大部分公司都有现金流不足的情况,往往越大的公司现金流需求越大。公司通过推迟发放工资可以有效减轻现金流压力,甚至可以节省很多贷款利息。
比如:公司每月发放工资总计500万元,但公司这500万元需要贷款,月利息2分(即每月10万),公司推迟发工资单利息就能省一大笔。
第三,为了变向留住员工
如果月初,尤其是1-2号就发工资,有些想离职的员工在领完工资后就马上辞职而且要求马上走人,公司会非常被动。
公司推迟到15号发工资,员工已经上班半个月了,如果要求立马辞职立马走人,公司可以以不发工资要挟,从而达到留住员工或者有足够时间另招新员工的目的。
第四,为了财务核算的需要
公司发工资往往涉及绩效、奖金、加班费、报销款等等。公司想在月初发放工资的话,就必须以很好的财务制度和财务人员,否则很难达到要求。
因此,公司在15号左右发放工资有自保的目的,也有财务核算的客观原因。
宠来也
2021-12-17 02:53:19专业HR来回答下这个问题。
我所在的公司也是15号发工资,从行政人事的角度出发,我支持15号发工资主要是以下几个原因:
1、给行政或财务人员预留工作时间:收集考勤和绩效考核数据,并据此核算工资需要时间;
2、给审核流程预留时间:工资表做出来后,不是马上就能发放,需要走流程,相关负责人签完字才能执行,这个流程根据不同公司的情况,可长可短;
3、给离职风险管控预留空间:特指离职人员,尤其是不打招呼自离的那种,万一有特殊情况,工资延后半个月发放,可以做一定的补偿。当然,这个发生的几率其实很小。
劳动法规定,薪资超过一个月发放属于违规,15号刚好是兼顾法规和企业实际运作需要的一个选择,所以很多公司都是这个日期发工资。
资深HR,多年深耕行政人事领域,欢迎加关注,共同探讨职场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