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3/A, Miranda City Likaoli Prikano, Dope
+0989 7876 9865 9
+(090) 8765 86543 85
info@example.com
example.mail@hum.com
猪价“惊天暴降”,未来猪市还能“雄起”吗?
经历了年后2个月的低迷期,生猪的行情再次迎来了新一轮的上涨,此次的涨幅很是迅猛,明明市场上的生猪消耗量并不是太多,消费者的购买积极性依旧不是太大,按理说无法支撑生猪行情的提升,但猪价却接连7天上涨,且涨幅比较大,这就让人不是太懂了,难道“火箭猪”再次赶来?显然并不是的。
华东地区的生猪涨幅比较大,安徽涨了0.65元每斤,江苏的涨幅为0.55元每斤,福建为0.5元每斤,之所以大涨,还因当地的生猪出栏量降低,屠企只好抬高价格,以促使它能迎来上涨。山东的涨幅为0.3元每斤,上海为0.1元每斤,这两地的白条肉走货量不是太多,因此涨幅不大。
在华东地区,河南、湖北两地的生猪涨幅均超过了0.5元以上,总体的生猪长势比较猛,当地的白条肉也在快速的走动,从而引来了猪价的持续上涨。而在华南地区,涨幅为0.15-0.25元每斤,当地因天气太热,猪肉的消耗量不是太大,但受北方的生猪价格上涨影响,因此当地的猪价自然也在提升中。
华北地区作为生猪的产地,价格普遍上涨了0.3-0.5元每斤,目前的均价也都超过 14元大关,当地的生猪走货量也在加快,猪农们对此次的上涨很是兴奋,不少人都在出栏。而华北的生猪利好,也让养殖人对今后的行情很是重视。
不过到了东北地区就不同了,目前的涨幅均为0.05元每斤,黑龙江均价为13.6元一斤,之所以涨幅趋缓,还因当地前几日的猪价已经迎来了大涨,从11元大关涨到了如今的13元。预计接下来的东北猪价会保持稳定的价格区间。
在西北地区,猪价继续迎来大涨,甘肃地区的涨幅为0.75元每斤,陕西的为0.6元每斤,尽管涨幅比较大,但均价也才刚到达14元大关,毕竟上段时间的跌幅太大。西南地区,云南涨幅为0.75元,主要还是全国的集体看涨局势,让它的价格比较稳定。
后市行情如何?
如今的南北猪价差距越来越小,如此一来北方的生猪调运到南方就没有价格上的优势,到时候北方的猪价可能就会受到影响。而今东北猪价涨幅趋缓,也就有这层意思。
此次的生猪行情再次利好,如同火箭猪再现,但实际上市场的需求量依旧不是太大,消费者的需求不高,下游的走货量不多,猪价短期内或呈现出放缓的状态,因此养殖户一定要警惕接下来可能出现的“大跌”行情,及时的出栏,别有惜售等涨的态度,不然的话到时候可能就危险了。
毕竟如今是5月的消费淡季,很难支撑猪价的反弹上涨,大家怎么看呢?
这几天猪肉的价格虽然有小幅涨跌,但还没达到惊天暴降的地步。经过了将近一年的暴涨,猪肉的价格也达到了前所未有的地步,难道高的价格还不算惊人吗?还想怎么雄起?
——最后总结:关于猪价“惊天暴降”,未来猪市还能雄起吗?的问题。我的回答就到这里了,希望我的回答可以帮助到您。我是明泽美食,感谢大家本文,如有不足之处,请在下方留言栏留言互动,谢谢!
未来不说雄起了!保持稳定都万事大吉了!老百姓天天都想着降价!各大养猪专业户该赚的都赚了!猪肉价格在这么强势下去,就算老百姓放过你们,国家也会当这个价格屠夫的!
想想普通朋友们多久没有吃过满足的红烧肉了?这种想红烧肉的日子可是解放前后才会发生的事情居然在21世重蹈覆辙!想想就觉得不可思议!
天有不测风云,生猪市场也是云诡多变,从2018年开始,经历暴跌、暴涨,从今年2月份开始,猪价开始回归,大价差上由19元降到最低价13元,6元的落差即可以理解为惊天暴降,也可以理解为理性回归。
那么未来的猪市还能雄起吗?在三农广讯看来,远的不敢说,起码在1、2年之内,猪价出现大涨的机率几乎为零,也就是说从现在开始到2021年末,猪价回归到10元以下是大概率事件,猪肉回归到10-15元也应在情理之中。下面是5月28日生猪价格:
可能有些人会认为我的价格预期有些过低,但是这确实是本人的真实看法,至于原因,主要是国家在恢复生猪产能上做出较大扶持,目前已经初见成效。大家知道,受非洲猪瘟影响,2018年10月份开始,猪价下降,引发了生猪抛售潮,生猪存栏一降再降,国家和一些省份在2019年出台了一系的生猪养殖资金补贴、用地、贷款、保险等扶持政策,以及在巨大养殖利润的驱动下,可繁母猪于2019年10触底回升,生猪存栏总量从2020年2月开始环比上涨。
有关部门负责人表示,2020年底前生猪产能有望恢复到80-90%,2021年将完全恢复常年水平。
除此之外,为了让居民吃到平价肉、放心肉,国家通过大量进口猪肉、投放储备猪肉等办法,来提升猪肉的供给能力,并以此来平复居高不下的猪肉价格,目前看成效也比较显著,现在多数地方猪肉价格已经回落到25元一斤以下,黑龙江等部分省份降到了18、19块钱一斤,肉价连续回落的情况下,猪价回落只是个时间问题。
同时,由于疫情因素,部分居民收入下降,各类食堂、餐饮店消费锐减,都将推动猪肉价格、猪价下行,这应是一个趋势性的下跌行情,如果没有象非洲猪瘟这样的大情况,猪价再次大涨的可能性基本不存在。
以上为个人看法,仅供参考。了解更多三农资讯,请点击文章上方关注本号!
现在人们应该感觉到,最近市场上的消费价格开始逐渐回落了,相关部门公布的CPI数据也开始下降,特别是人们比较关注的猪肉价格在这一轮行情变化中,下降的幅度非常大,从2月中旬开始到5月末这段时间,猪肉价格下降了将近30%,所以说猪价“惊天暴降”,还是有道理的,那么未来的猪肉价格将会如何变化?是否还会恢复到以前的高价状态么?这次出现猪肉价格的大幅度下降,主要有以下方面的原因:
首先是从猪肉市场的供需两反面来分析,正是猪肉的供给大于市场的需求,才造成了这次猪肉价格的大幅度下降,不仅有本地猪肉供给猪肉量的上升,同时在过去的1-4月里,我国的进口猪肉数量大幅度增加,一季度的进口猪肉数据是95万吨,同比往年增长了将近180%,这么大的进口猪肉导致了市场猪肉价格的持续回落。
再有就是前段时间受疫情的影响,大量的屠宰场停业和运输中断导致了很多生猪养殖企业大量压栏,很多超过正常出栏体重的大猪只能继续喂养,随着后期疫情的逐步缓解,造成了很多积压的生猪大量出栏,在集中出栏的动作下,市场上的生猪供应短暂期内大幅度上升,这种短期的供应井喷现象制约了猪肉价格的上涨。
还有就是进入5月后,随着市场上的猪肉价格一路下滑,很多养殖户和散养户产生了恐慌情绪,生猪价格的连续下跌彻底打击了养殖户的信心,快速加大了生猪出栏的数量,导致了市场上猪肉的供应暴增,但是在猪肉需求上却没有同步上涨,受疫情的影响,各餐饮企业还没有完全恢复正常的猪肉需求,在供需错位的情况下,猪肉价格在短期内很难有再次上涨的可能。
现在马上就要进入6月份,从猪肉季节的消费喜好上看,随着天气温度的逐渐上升,人们消费猪肉的需求也在逐渐变少,特别是从年后到现在,禽蛋价格一直维持着较低的水平,所以大量的消费者选择吃禽蛋产品,也减少了猪肉的需求。
短时间内猪肉价格很难有大幅度的提升,但是从长远的市场供需关系来看,未来一段时间我国还会继续维持这种猪肉需求大于供应的态势,当养殖户不再恐慌出栏,市场上生猪供应减少的情况下,未来的半年到一年的时间里,猪肉价格还会继续有反弹的可能,但是反弹后的价格不会在达到年后的价格高峰。
猪价“惊天暴降”,未来猪市还能“雄起”吗?猪肉是否还会恢复到以前的价格?欢迎大家交流,更多农村精彩,欢迎关注。
今天5月28日,现在猪价在经历了前段时间的“惊天暴降”后,终于在5月底出现了反弹的现象。但是以现在的生猪价格来看,14元左右一斤的猪价自然不能和13周以前的19元一斤的猪价相比的。
因此来说,现在的生猪价格以“惊天暴降”来说也不为过。在猪价低迷的时候,未来猪市应该怎么走呢,其价格还能“雄起”吗?李子来回答。
我们首先看一下今日5月28日的生猪价格:
根据数据统计,今天全国外三元的的生猪均价为14. 16元/斤,较昨日上涨0.09元/斤。从全国26个省、市统计来看,有7个省市出现下跌,分别是西南四省市,广西湖南和江苏。有9个省市保持不变,另外还有10个省市出现上涨。而上涨的省份多为华北地区,东北地区,呈现7跌9平10涨的局面。
从目前来看,生猪最高价还为海南,目前价格为16.1~16.4元/斤,较昨日上涨0.16元/斤。而全国最低价为黑龙江,目前价格为13.2~13.7元/斤,较昨日上涨0.11元/斤。
从今天的生猪价格来看,至少还有1省份保持上涨,那你猪价在未来还能“雄起”吗,笔者认为出现“雄起”的机会渺茫,具体原因我来分析一下:
第一,未来生猪存栏量增多,制约着猪价的上涨。
在去年的下半年,我国遭遇了非洲猪瘟疫情,而这使得去年生猪存栏大幅下滑,其产能严重出现不足的情况。在此之下生猪价格和猪肉价格也是节节攀升。在2019年10月份,那时候的猪价衣服攀升到21元一斤。
但是随着去年10月份的非洲猪瘟疫情逐渐消失,人们也开始恢复生猪的养殖,而能繁母猪开始止降回升。而截止到现在生猪和母猪存栏已经连续七个月增长,根据数据统计,到本月的时候母猪存栏已经较去年的9月增长了18.7%,而生猪存栏也连续3个月增长。
所以来说,按照这个势头走下去,今年生猪生产虽然不能恢复到正常的水平,但是未来的生猪存栏还是以增多为主的,在此之下自然也就制约着猪价的上涨,而猪价“雄起”的机会也是很渺茫的。
第二,由于今年的进口猪肉不断增加,在大量进口猪肉下,也使得今年的生猪价格上涨有限。
我国即是猪肉生产大国,自然也是猪肉消费大国,而我国居民对猪肉的消费占全球消费的60%左右。所以在国内猪肉价格过高以及出现猪肉供不应求的时候,自然需要从国外进口猪肉来填补空白。
因此而从去年的下半年开始,我国也就进口了大量的猪肉,大约在300万吨左右。而今年我国从国外进口猪肉也是不断的增加。根据最近海关公布数据显示,我国4月进口40万吨猪肉创纪录,较上年同期增长近170%。而今年前四个月共计进口135万吨猪肉,较上年同期增长170.4%。也是创造了近年以来的猪肉的进口记录。
而根据美国农业部称,在今年1~3月,美国对中国的猪肉出口创下纪录高位。除此之外,还有巴西、阿根廷、以及有欧洲的一些国家也是不断的进口到我国,而在以后,进口猪肉和放储肉都将大概率成为常态。
所以来说,随着猪肉的不断进口下,猪肉的进口会源源不断的到来,而猪肉的价格也将一去不复返,猪价雄起的机会并不是很大。
第三,今年猪肉的猪肉需求量减少,也是制约猪价“雄起”的原因。
今年全球的疫情对经济的影响也是很普遍的。在今年2月份的时候,由于疫情原因,一些餐馆还没有开业,在加上各地封村封路等原因,消费者对猪肉的购买需求是下降的。
但是在进入4月份以后,随着复工的复产,其猪肉的的消费量虽然比2、3月份有所上升,可是由于全球疫情的原因,今年的经济也出现困难的情况,因此又导致了今年4、5月份的猪肉需求又呈现低迷的状态。
而进入5月底后,随着餐饮业继续恢复,以及学校开学、机关食堂等集团消费增加,这会带动猪肉消费需求进一步复苏,但是来说今年的猪肉消费量仍低于常态水平,其猪肉价格在未来依然不容乐观,而这也是制约猪价上涨的原因。
虽然这段时间的生猪价格出现猪“惊天暴降”的情况,但是我认为次次的猪价下降是受市场因素决定着。而笔者认为由于后期生猪产能的陆续恢复,还有进口猪肉不断地增加,以及今年疫情原因造成的猪肉需求不振。因此来说,未来猪市“雄起”还是比较困难的,而生猪价格继续以弱势为主。
生猪价格连续10多周的时间下跌,而且下跌的速度非常的快。从2月份生猪最高价格19.5元每斤的行情下跌到目前最低的价格,新疆地区12.2元每斤,这样每斤生猪价格下跌了7.3元,可以说属于暴跌的天价行情直接让每头猪的利润减少了7元多钱。
目前生猪价格总体上来说还是不错的,平均价格维持在14元左右一斤,这个行情利润还是非常好的。目前的生猪养殖成本也就在8~9元钱,现在利润还是非常高的,养猪还是赚钱的。所以不要看到生猪价格下跌,养殖户就会害怕,至少我国今年生猪养殖还是利润丰厚的,还是一个非常赚钱的黄金养殖行业。
先来看一下,今天生猪价格大家都了解了生猪的市场行情,当然这个生猪报价情况是屠宰企业收购生猪的报价与实际的成交价是有一定的悬殊的。可是生猪每天报价更新,对于生猪市场总体上还是有一定了解的,至少能够掌握目前的生猪市场行情。
从今天的生猪报价情况来看,华北东北地区的生猪价格出现了大涨的行情,至少比前两段时间每斤上涨了0.1元左右,行情还是非常不错的,这说明了生猪价格将迎来新一轮的上涨的趋势。目前最高的依旧是海南地区的生猪,价格维持在16元每斤以上,最低的就是西北地区生猪价格,现在新疆降到了12.2元每斤的行情。
由于冠状病毒疫情的影响,使得我国的近期猪肉消费量大幅度的下降,主要是因为人们的收入下降了,所以不得不降低消费的标准,使得猪肉的消费量下降的一个主要原因。当然还有天气比较炎热,而且猪肉价格居高不下,加上养殖行业还在不断的扩大规模养殖,所以现在生猪价格下跌也是可以理解的。
未来的生猪价格会逐渐趋于理性,不会再有大涨的行情了,但是会逐步的向合理化的市场的价格行情调整。也就是说我国出台的国5条鼓励农民养猪,鼓励涉农企业建设标准化的养猪场,并给予政策和资金的支持,这就会使得我国的生猪养殖规模在不断的扩大,会使得生猪的养殖利润在不断的缩小。
生猪价格雄起会在10月份以后,那个时候正是猪肉的消费旺季,而且经过连续10多周的生猪价格的暴跌,也使得存栏的生猪量已经大幅度的下降,所以在10月份以后节日不断的增多,注入的消费量将会大幅度的增加,特别疫情得到彻底的控制,餐饮业恢复学校开学等等都会使得猪肉的消费量增加。当然生猪价格大幅度的雄起的可能性不存在了,已经是一去不复返了,接下来随后1~2年的时间,生猪价格将趋于理性降到10元以内的行情。
生猪均价每公斤28.69元,长期性按年按季度时间周期来看价格明显回落、短期七日内价位来看涨势喜人。所以,在分析猪价时,需要综合考虑。
本次的猪价波动幅度大,超出了很多的预料,比如从2月中旬至今三个月的时间里生猪出栏价从每斤18元一路下滑至每斤12元,一个月内地猪价跌幅超过30%,题干的形容“惊天暴降”也是有科学依据的。不过值得庆幸的是近几日北方各地的猪价连续“ 飘红”态势,让人难免以为猪价难道是再涨回去吗?
编者告诉你的答案:猪价已告别去年哪种疯狂涨价模式,接下来的猪价会是一路平稳回落调整趋势。
为什么编者认为未来猪价不会“雄起”?
至少不会如去年哪种疯狂涨价状态,去年猪价行情太猛烈,生猪出栏价能接近20元,相当于一头250斤重的肥猪按市场价出栏价达到4700元,而从仔猪育养至出栏成本才1200元,按照高价计算利润高达70%。有的基层养猪人士介绍,从事养殖生涯十年来,从未遇到过此种猪市行情,养猪一年的利润能顶前期养猪4-6年。
未来两年,猪价会呈平稳下跌的态势。从去年下半年猪价高涨养猪行情的利润大好,极大的刺激了养殖者扩大育养规模的积极性。比如仔猪交易价处于谷峰状态,每只15-20斤的小仔猪交易价上千元,可以用天价来形容。正是养猪的利润向好,下游养猪者扩大养猪规模,使得养猪的存栏量大幅度增加,现如今养猪规模还在扩大的态势中。从这方面考虑,存栏量大增,养猪积极性增加,猪价后期回落是必然趋势。
上述纯属个人观点,仅供参考!欢迎批评指正。文字原创,图片来之网络!!谢谢
目前全国外三元生猪均价14.87元,现在的生猪价格相比于年前的20多块钱一斤确实算是暴跌了。猪肉价格24元左右,相比于之前的30多元一斤,也是有所下跌。未来猪市场能不能雄起主要决定因素还是看国内生猪出栏量和消费供求关系。下面猪业前沿给大家做一个详细的分析。
一、近期猪价有抬头趋势,但是难以维持
从5月中下旬猪价走势来看,生猪价格从12元/斤上涨到接近15元/斤,对于养猪人来说,确实一个好消息,这主要是受国内疫情防控结果有关,各地有序复工、复产、复学,社会对猪肉需求量增加,再加上猪肉价格适当降低,消费者对猪肉的抵触情绪下降,猪肉消费增加,带动生猪价格上涨,但是猪价长势能否持续下去呢?
二、母猪存栏缓慢增长决定未来猪价走势基调
直接决定猪价的因素主要是母猪存栏和生猪出栏量,其中母猪存栏量官方数据有上升趋势,从去年10月份开始,母猪存栏已经由负转正。但是到目前为止,生猪出栏量并未增加,也就代表生猪恢复速度较慢,但是正在向着好的方向发展。
三、国内复产受非瘟持续影响,延缓猪价下跌态势
生猪恢复速度受非瘟防控情况影响较大,随着环境中病毒载量降低,各地非瘟防控压力降低,复产积极性提高,但是猪场依然没有攻克这一难关,主要精力还是在生物安全建设和猪群健康度提升,非瘟防控依然不能放松。
四、猪肉高价决定消费水平
猪肉供应决定猪价,而高价猪肉又拉低了消费水平,普通老百姓还是非常关注价格的,相比于以前的十几块钱的猪肉,现在翻了一倍,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猪肉消费,也就难以支撑价格上涨。
综上所述,诸多因素决定今年猪价下跌态势,但是下跌速度是相对缓慢的。对于自繁自养的猪场利润还是较高,对于消费者很难吃到十几块钱的猪肉。未来猪市不能“雄起”,但是下跌是比较缓慢的。
最近一段时间猪价并未出现大的下跌行情,题主所于说的惊天暴跌根本不存在。至于未来猪市还能雄起吗?难道现在的猪价还不够高吗?还想雄起到哪种程度?随着生猪产能的不断恢复,猪肉价格只会不断下调,即便下跌通道中会有上涨行情的出现,但生猪价格若想想达到2019年顶峰行情的基本上不可能。
自古以来买卖不同心,深刻理解养殖户都想让猪价一飞冲天。可是猪价过高带来的风险还是非常大的。生猪价格越高,那么后期一旦产能过剩,市场留下的将会是一落千丈,一地鸡毛的局面,到时候一部分养殖人肯定会因为亏不起而被淘汰出局。
我国的猪价至从去年到现在一直是在高位运行,自繁自养的成本并不高,个别地区现在生猪收购价格几乎是养殖成本的两倍以上,只要主场稳定,这样的价格成为金猪年依然不会过分。
本轮猪价上涨从去年年初开始,本轮猪周期高峰上涨的主要因素是因为疫情带来的产能断崖式下滑,现在非洲猪瘟疫情的危害已经慢慢在减小,不少人看准时机纷纷加入养殖大军。所以并不排除,明年下半年或者后年猪肉产能过剩的情况出现。所以目前养殖并不是一劳永逸就能挣大钱其风险还是存在的。
10人回答
匿名网友
2021-12-17 02:58:25《南北猪价齐涨,7天连涨3元,“火箭猪”再次赶来?后市行情如何?》
经历了年后2个月的低迷期,生猪的行情再次迎来了新一轮的上涨,此次的涨幅很是迅猛,明明市场上的生猪消耗量并不是太多,消费者的购买积极性依旧不是太大,按理说无法支撑生猪行情的提升,但猪价却接连7天上涨,且涨幅比较大,这就让人不是太懂了,难道“火箭猪”再次赶来?显然并不是的。
华东地区的生猪涨幅比较大,安徽涨了0.65元每斤,江苏的涨幅为0.55元每斤,福建为0.5元每斤,之所以大涨,还因当地的生猪出栏量降低,屠企只好抬高价格,以促使它能迎来上涨。山东的涨幅为0.3元每斤,上海为0.1元每斤,这两地的白条肉走货量不是太多,因此涨幅不大。
在华东地区,河南、湖北两地的生猪涨幅均超过了0.5元以上,总体的生猪长势比较猛,当地的白条肉也在快速的走动,从而引来了猪价的持续上涨。而在华南地区,涨幅为0.15-0.25元每斤,当地因天气太热,猪肉的消耗量不是太大,但受北方的生猪价格上涨影响,因此当地的猪价自然也在提升中。
华北地区作为生猪的产地,价格普遍上涨了0.3-0.5元每斤,目前的均价也都超过 14元大关,当地的生猪走货量也在加快,猪农们对此次的上涨很是兴奋,不少人都在出栏。而华北的生猪利好,也让养殖人对今后的行情很是重视。
不过到了东北地区就不同了,目前的涨幅均为0.05元每斤,黑龙江均价为13.6元一斤,之所以涨幅趋缓,还因当地前几日的猪价已经迎来了大涨,从11元大关涨到了如今的13元。预计接下来的东北猪价会保持稳定的价格区间。
在西北地区,猪价继续迎来大涨,甘肃地区的涨幅为0.75元每斤,陕西的为0.6元每斤,尽管涨幅比较大,但均价也才刚到达14元大关,毕竟上段时间的跌幅太大。西南地区,云南涨幅为0.75元,主要还是全国的集体看涨局势,让它的价格比较稳定。
后市行情如何?
如今的南北猪价差距越来越小,如此一来北方的生猪调运到南方就没有价格上的优势,到时候北方的猪价可能就会受到影响。而今东北猪价涨幅趋缓,也就有这层意思。
此次的生猪行情再次利好,如同火箭猪再现,但实际上市场的需求量依旧不是太大,消费者的需求不高,下游的走货量不多,猪价短期内或呈现出放缓的状态,因此养殖户一定要警惕接下来可能出现的“大跌”行情,及时的出栏,别有惜售等涨的态度,不然的话到时候可能就危险了。
毕竟如今是5月的消费淡季,很难支撑猪价的反弹上涨,大家怎么看呢?
匿名网友
2021-12-17 02:58:25这几天猪肉的价格虽然有小幅涨跌,但还没达到惊天暴降的地步。经过了将近一年的暴涨,猪肉的价格也达到了前所未有的地步,难道高的价格还不算惊人吗?还想怎么雄起?
如今猪肉的价格已经令人望而却步了,作为一个老百姓来说,真的不希望猪肉的价格雄起了!
——最后总结:关于猪价“惊天暴降”,未来猪市还能雄起吗?的问题。我的回答就到这里了,希望我的回答可以帮助到您。我是明泽美食,感谢大家本文,如有不足之处,请在下方留言栏留言互动,谢谢!
宠来也
2021-12-17 02:58:25未来不说雄起了!保持稳定都万事大吉了!老百姓天天都想着降价!各大养猪专业户该赚的都赚了!猪肉价格在这么强势下去,就算老百姓放过你们,国家也会当这个价格屠夫的!
想想普通朋友们多久没有吃过满足的红烧肉了?这种想红烧肉的日子可是解放前后才会发生的事情居然在21世重蹈覆辙!想想就觉得不可思议!
匿名网友
2021-12-17 02:58:25猪价惊天暴降,未来猪市还能雄起吗?
天有不测风云,生猪市场也是云诡多变,从2018年开始,经历暴跌、暴涨,从今年2月份开始,猪价开始回归,大价差上由19元降到最低价13元,6元的落差即可以理解为惊天暴降,也可以理解为理性回归。
那么未来的猪市还能雄起吗?在三农广讯看来,远的不敢说,起码在1、2年之内,猪价出现大涨的机率几乎为零,也就是说从现在开始到2021年末,猪价回归到10元以下是大概率事件,猪肉回归到10-15元也应在情理之中。下面是5月28日生猪价格:
可能有些人会认为我的价格预期有些过低,但是这确实是本人的真实看法,至于原因,主要是国家在恢复生猪产能上做出较大扶持,目前已经初见成效。大家知道,受非洲猪瘟影响,2018年10月份开始,猪价下降,引发了生猪抛售潮,生猪存栏一降再降,国家和一些省份在2019年出台了一系的生猪养殖资金补贴、用地、贷款、保险等扶持政策,以及在巨大养殖利润的驱动下,可繁母猪于2019年10触底回升,生猪存栏总量从2020年2月开始环比上涨。
有关部门负责人表示,2020年底前生猪产能有望恢复到80-90%,2021年将完全恢复常年水平。
除此之外,为了让居民吃到平价肉、放心肉,国家通过大量进口猪肉、投放储备猪肉等办法,来提升猪肉的供给能力,并以此来平复居高不下的猪肉价格,目前看成效也比较显著,现在多数地方猪肉价格已经回落到25元一斤以下,黑龙江等部分省份降到了18、19块钱一斤,肉价连续回落的情况下,猪价回落只是个时间问题。
同时,由于疫情因素,部分居民收入下降,各类食堂、餐饮店消费锐减,都将推动猪肉价格、猪价下行,这应是一个趋势性的下跌行情,如果没有象非洲猪瘟这样的大情况,猪价再次大涨的可能性基本不存在。
以上为个人看法,仅供参考。了解更多三农资讯,请点击文章上方关注本号!
匿名网友
2021-12-17 02:58:25现在人们应该感觉到,最近市场上的消费价格开始逐渐回落了,相关部门公布的CPI数据也开始下降,特别是人们比较关注的猪肉价格在这一轮行情变化中,下降的幅度非常大,从2月中旬开始到5月末这段时间,猪肉价格下降了将近30%,所以说猪价“惊天暴降”,还是有道理的,那么未来的猪肉价格将会如何变化?是否还会恢复到以前的高价状态么?这次出现猪肉价格的大幅度下降,主要有以下方面的原因:
首先是从猪肉市场的供需两反面来分析,正是猪肉的供给大于市场的需求,才造成了这次猪肉价格的大幅度下降,不仅有本地猪肉供给猪肉量的上升,同时在过去的1-4月里,我国的进口猪肉数量大幅度增加,一季度的进口猪肉数据是95万吨,同比往年增长了将近180%,这么大的进口猪肉导致了市场猪肉价格的持续回落。
再有就是前段时间受疫情的影响,大量的屠宰场停业和运输中断导致了很多生猪养殖企业大量压栏,很多超过正常出栏体重的大猪只能继续喂养,随着后期疫情的逐步缓解,造成了很多积压的生猪大量出栏,在集中出栏的动作下,市场上的生猪供应短暂期内大幅度上升,这种短期的供应井喷现象制约了猪肉价格的上涨。
还有就是进入5月后,随着市场上的猪肉价格一路下滑,很多养殖户和散养户产生了恐慌情绪,生猪价格的连续下跌彻底打击了养殖户的信心,快速加大了生猪出栏的数量,导致了市场上猪肉的供应暴增,但是在猪肉需求上却没有同步上涨,受疫情的影响,各餐饮企业还没有完全恢复正常的猪肉需求,在供需错位的情况下,猪肉价格在短期内很难有再次上涨的可能。
现在马上就要进入6月份,从猪肉季节的消费喜好上看,随着天气温度的逐渐上升,人们消费猪肉的需求也在逐渐变少,特别是从年后到现在,禽蛋价格一直维持着较低的水平,所以大量的消费者选择吃禽蛋产品,也减少了猪肉的需求。
短时间内猪肉价格很难有大幅度的提升,但是从长远的市场供需关系来看,未来一段时间我国还会继续维持这种猪肉需求大于供应的态势,当养殖户不再恐慌出栏,市场上生猪供应减少的情况下,未来的半年到一年的时间里,猪肉价格还会继续有反弹的可能,但是反弹后的价格不会在达到年后的价格高峰。
宠来也
2021-12-17 02:58:25猪价“惊天暴降”,未来猪市还能“雄起”吗?
今天5月28日,现在猪价在经历了前段时间的“惊天暴降”后,终于在5月底出现了反弹的现象。但是以现在的生猪价格来看,14元左右一斤的猪价自然不能和13周以前的19元一斤的猪价相比的。
因此来说,现在的生猪价格以“惊天暴降”来说也不为过。在猪价低迷的时候,未来猪市应该怎么走呢,其价格还能“雄起”吗?李子来回答。
我们首先看一下今日5月28日的生猪价格:
根据数据统计,今天全国外三元的的生猪均价为14. 16元/斤,较昨日上涨0.09元/斤。从全国26个省、市统计来看,有7个省市出现下跌,分别是西南四省市,广西湖南和江苏。有9个省市保持不变,另外还有10个省市出现上涨。而上涨的省份多为华北地区,东北地区,呈现7跌9平10涨的局面。
从目前来看,生猪最高价还为海南,目前价格为16.1~16.4元/斤,较昨日上涨0.16元/斤。而全国最低价为黑龙江,目前价格为13.2~13.7元/斤,较昨日上涨0.11元/斤。
从今天的生猪价格来看,至少还有1省份保持上涨,那你猪价在未来还能“雄起”吗,笔者认为出现“雄起”的机会渺茫,具体原因我来分析一下:
第一,未来生猪存栏量增多,制约着猪价的上涨。
在去年的下半年,我国遭遇了非洲猪瘟疫情,而这使得去年生猪存栏大幅下滑,其产能严重出现不足的情况。在此之下生猪价格和猪肉价格也是节节攀升。在2019年10月份,那时候的猪价衣服攀升到21元一斤。
但是随着去年10月份的非洲猪瘟疫情逐渐消失,人们也开始恢复生猪的养殖,而能繁母猪开始止降回升。而截止到现在生猪和母猪存栏已经连续七个月增长,根据数据统计,到本月的时候母猪存栏已经较去年的9月增长了18.7%,而生猪存栏也连续3个月增长。
所以来说,按照这个势头走下去,今年生猪生产虽然不能恢复到正常的水平,但是未来的生猪存栏还是以增多为主的,在此之下自然也就制约着猪价的上涨,而猪价“雄起”的机会也是很渺茫的。
第二,由于今年的进口猪肉不断增加,在大量进口猪肉下,也使得今年的生猪价格上涨有限。
我国即是猪肉生产大国,自然也是猪肉消费大国,而我国居民对猪肉的消费占全球消费的60%左右。所以在国内猪肉价格过高以及出现猪肉供不应求的时候,自然需要从国外进口猪肉来填补空白。
因此而从去年的下半年开始,我国也就进口了大量的猪肉,大约在300万吨左右。而今年我国从国外进口猪肉也是不断的增加。根据最近海关公布数据显示,我国4月进口40万吨猪肉创纪录,较上年同期增长近170%。而今年前四个月共计进口135万吨猪肉,较上年同期增长170.4%。也是创造了近年以来的猪肉的进口记录。
而根据美国农业部称,在今年1~3月,美国对中国的猪肉出口创下纪录高位。除此之外,还有巴西、阿根廷、以及有欧洲的一些国家也是不断的进口到我国,而在以后,进口猪肉和放储肉都将大概率成为常态。
所以来说,随着猪肉的不断进口下,猪肉的进口会源源不断的到来,而猪肉的价格也将一去不复返,猪价雄起的机会并不是很大。
第三,今年猪肉的猪肉需求量减少,也是制约猪价“雄起”的原因。
今年全球的疫情对经济的影响也是很普遍的。在今年2月份的时候,由于疫情原因,一些餐馆还没有开业,在加上各地封村封路等原因,消费者对猪肉的购买需求是下降的。
但是在进入4月份以后,随着复工的复产,其猪肉的的消费量虽然比2、3月份有所上升,可是由于全球疫情的原因,今年的经济也出现困难的情况,因此又导致了今年4、5月份的猪肉需求又呈现低迷的状态。
而进入5月底后,随着餐饮业继续恢复,以及学校开学、机关食堂等集团消费增加,这会带动猪肉消费需求进一步复苏,但是来说今年的猪肉消费量仍低于常态水平,其猪肉价格在未来依然不容乐观,而这也是制约猪价上涨的原因。
综上所述:
虽然这段时间的生猪价格出现猪“惊天暴降”的情况,但是我认为次次的猪价下降是受市场因素决定着。而笔者认为由于后期生猪产能的陆续恢复,还有进口猪肉不断地增加,以及今年疫情原因造成的猪肉需求不振。因此来说,未来猪市“雄起”还是比较困难的,而生猪价格继续以弱势为主。
匿名网友
2021-12-17 02:58:25生猪价格连续10多周的时间下跌,而且下跌的速度非常的快。从2月份生猪最高价格19.5元每斤的行情下跌到目前最低的价格,新疆地区12.2元每斤,这样每斤生猪价格下跌了7.3元,可以说属于暴跌的天价行情直接让每头猪的利润减少了7元多钱。
目前生猪价格总体上来说还是不错的,平均价格维持在14元左右一斤,这个行情利润还是非常好的。目前的生猪养殖成本也就在8~9元钱,现在利润还是非常高的,养猪还是赚钱的。所以不要看到生猪价格下跌,养殖户就会害怕,至少我国今年生猪养殖还是利润丰厚的,还是一个非常赚钱的黄金养殖行业。
先来看一下,今天生猪价格大家都了解了生猪的市场行情,当然这个生猪报价情况是屠宰企业收购生猪的报价与实际的成交价是有一定的悬殊的。可是生猪每天报价更新,对于生猪市场总体上还是有一定了解的,至少能够掌握目前的生猪市场行情。
从今天的生猪报价情况来看,华北东北地区的生猪价格出现了大涨的行情,至少比前两段时间每斤上涨了0.1元左右,行情还是非常不错的,这说明了生猪价格将迎来新一轮的上涨的趋势。目前最高的依旧是海南地区的生猪,价格维持在16元每斤以上,最低的就是西北地区生猪价格,现在新疆降到了12.2元每斤的行情。
由于冠状病毒疫情的影响,使得我国的近期猪肉消费量大幅度的下降,主要是因为人们的收入下降了,所以不得不降低消费的标准,使得猪肉的消费量下降的一个主要原因。当然还有天气比较炎热,而且猪肉价格居高不下,加上养殖行业还在不断的扩大规模养殖,所以现在生猪价格下跌也是可以理解的。
未来的生猪价格会逐渐趋于理性,不会再有大涨的行情了,但是会逐步的向合理化的市场的价格行情调整。也就是说我国出台的国5条鼓励农民养猪,鼓励涉农企业建设标准化的养猪场,并给予政策和资金的支持,这就会使得我国的生猪养殖规模在不断的扩大,会使得生猪的养殖利润在不断的缩小。
生猪价格雄起会在10月份以后,那个时候正是猪肉的消费旺季,而且经过连续10多周的生猪价格的暴跌,也使得存栏的生猪量已经大幅度的下降,所以在10月份以后节日不断的增多,注入的消费量将会大幅度的增加,特别疫情得到彻底的控制,餐饮业恢复学校开学等等都会使得猪肉的消费量增加。当然生猪价格大幅度的雄起的可能性不存在了,已经是一去不复返了,接下来随后1~2年的时间,生猪价格将趋于理性降到10元以内的行情。
宠来也
2021-12-17 02:58:25猪价“惊天暴降”,未来猪市还能“雄起”吗?
生猪均价每公斤28.69元,长期性按年按季度时间周期来看价格明显回落、短期七日内价位来看涨势喜人。所以,在分析猪价时,需要综合考虑。
本次的猪价波动幅度大,超出了很多的预料,比如从2月中旬至今三个月的时间里生猪出栏价从每斤18元一路下滑至每斤12元,一个月内地猪价跌幅超过30%,题干的形容“惊天暴降”也是有科学依据的。不过值得庆幸的是近几日北方各地的猪价连续“ 飘红”态势,让人难免以为猪价难道是再涨回去吗?
编者告诉你的答案:猪价已告别去年哪种疯狂涨价模式,接下来的猪价会是一路平稳回落调整趋势。
为什么编者认为未来猪价不会“雄起”?
至少不会如去年哪种疯狂涨价状态,去年猪价行情太猛烈,生猪出栏价能接近20元,相当于一头250斤重的肥猪按市场价出栏价达到4700元,而从仔猪育养至出栏成本才1200元,按照高价计算利润高达70%。有的基层养猪人士介绍,从事养殖生涯十年来,从未遇到过此种猪市行情,养猪一年的利润能顶前期养猪4-6年。
未来两年,猪价会呈平稳下跌的态势。从去年下半年猪价高涨养猪行情的利润大好,极大的刺激了养殖者扩大育养规模的积极性。比如仔猪交易价处于谷峰状态,每只15-20斤的小仔猪交易价上千元,可以用天价来形容。正是养猪的利润向好,下游养猪者扩大养猪规模,使得养猪的存栏量大幅度增加,现如今养猪规模还在扩大的态势中。从这方面考虑,存栏量大增,养猪积极性增加,猪价后期回落是必然趋势。
上述纯属个人观点,仅供参考!欢迎批评指正。文字原创,图片来之网络!!谢谢
匿名网友
2021-12-17 02:58:25目前全国外三元生猪均价14.87元,现在的生猪价格相比于年前的20多块钱一斤确实算是暴跌了。猪肉价格24元左右,相比于之前的30多元一斤,也是有所下跌。未来猪市场能不能雄起主要决定因素还是看国内生猪出栏量和消费供求关系。下面猪业前沿给大家做一个详细的分析。
一、近期猪价有抬头趋势,但是难以维持
从5月中下旬猪价走势来看,生猪价格从12元/斤上涨到接近15元/斤,对于养猪人来说,确实一个好消息,这主要是受国内疫情防控结果有关,各地有序复工、复产、复学,社会对猪肉需求量增加,再加上猪肉价格适当降低,消费者对猪肉的抵触情绪下降,猪肉消费增加,带动生猪价格上涨,但是猪价长势能否持续下去呢?
二、母猪存栏缓慢增长决定未来猪价走势基调
直接决定猪价的因素主要是母猪存栏和生猪出栏量,其中母猪存栏量官方数据有上升趋势,从去年10月份开始,母猪存栏已经由负转正。但是到目前为止,生猪出栏量并未增加,也就代表生猪恢复速度较慢,但是正在向着好的方向发展。
三、国内复产受非瘟持续影响,延缓猪价下跌态势
生猪恢复速度受非瘟防控情况影响较大,随着环境中病毒载量降低,各地非瘟防控压力降低,复产积极性提高,但是猪场依然没有攻克这一难关,主要精力还是在生物安全建设和猪群健康度提升,非瘟防控依然不能放松。
四、猪肉高价决定消费水平
猪肉供应决定猪价,而高价猪肉又拉低了消费水平,普通老百姓还是非常关注价格的,相比于以前的十几块钱的猪肉,现在翻了一倍,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猪肉消费,也就难以支撑价格上涨。
综上所述,诸多因素决定今年猪价下跌态势,但是下跌速度是相对缓慢的。对于自繁自养的猪场利润还是较高,对于消费者很难吃到十几块钱的猪肉。未来猪市不能“雄起”,但是下跌是比较缓慢的。
宠来也
2021-12-17 02:58:25最近一段时间猪价并未出现大的下跌行情,题主所于说的惊天暴跌根本不存在。至于未来猪市还能雄起吗?难道现在的猪价还不够高吗?还想雄起到哪种程度?随着生猪产能的不断恢复,猪肉价格只会不断下调,即便下跌通道中会有上涨行情的出现,但生猪价格若想想达到2019年顶峰行情的基本上不可能。
自古以来买卖不同心,深刻理解养殖户都想让猪价一飞冲天。可是猪价过高带来的风险还是非常大的。生猪价格越高,那么后期一旦产能过剩,市场留下的将会是一落千丈,一地鸡毛的局面,到时候一部分养殖人肯定会因为亏不起而被淘汰出局。
我国的猪价至从去年到现在一直是在高位运行,自繁自养的成本并不高,个别地区现在生猪收购价格几乎是养殖成本的两倍以上,只要主场稳定,这样的价格成为金猪年依然不会过分。
本轮猪价上涨从去年年初开始,本轮猪周期高峰上涨的主要因素是因为疫情带来的产能断崖式下滑,现在非洲猪瘟疫情的危害已经慢慢在减小,不少人看准时机纷纷加入养殖大军。所以并不排除,明年下半年或者后年猪肉产能过剩的情况出现。所以目前养殖并不是一劳永逸就能挣大钱其风险还是存在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