页面加载中,请稍候...
Preloader
  • 【公益】愿天下宝贝都能有幸福的家
  • v:irenyuwang

Office Address

123/A, Miranda City Likaoli
Prikano, Dope

Phone Number

+0989 7876 9865 9

+(090) 8765 86543 85

Email Address

info@example.com

example.mail@hum.com

img

猪蓝耳并发附红细胞体,有救吗?

img
提问者

匿名网友

猪蓝耳并发附红细胞体,有救吗?

9人回答

  • img
    宠来也
    2021-12-17 04:35:38

    很高兴回答这个问题,猪的蓝耳病与附红体的猪体区别与最新的针剂药物治疗方法?还有是什么引起的这两种病?

    一、临床特征:

    ①母猪:发热、厌食,沉郁、昏睡,不同程度呼吸困难,咳嗽。妊娠晚期流产、死胎、弱仔或早产。产后无乳,少数病猪耳部发紫、皮下出现血斑。个别母猪可见神经麻痹等症状。

    ②育成猪:双眼肿胀、结膜炎,有眼屎或脓性分泌物,并出现呼吸困难,耳尖发紫、沉郁昏睡等症状。公猪感染后表现咳嗽、精神沉郁、食欲不振、呼吸急促,暂时性精液减少和活力下降。

    ③仔猪:以一月龄内仔猪最易感染。体温可达40%以上,呼吸困难,有时腹式呼吸,食欲减退或废绝,后肢麻痹,共济失调,眼睑水肿,死亡率高达80%。

    ④猪蓝耳病常继发猪瘟、附红细胞体等病,如果治疗不及时,猪只死亡率较高。

    二、防治措施

    1、无害化处理病死猪尸体:

    养猪地区要及时通过深埋、焚烧等无害化方法处理死胎、死猪,严格控制病猪的流动,防止疫情扩散蔓延。

    2、开展紧急免疫工作:

    蓝耳病疫情中常同时伴有猪瘟发生,有蓝耳病存在的地方猪瘟免疫抗体合格率明显下降。因此,要加强猪瘟的免疫工作,规模饲养场户要按照免疫程序及时接种疫苗。接种疫苗时要保证质量,可适当增加剂量,注意接种消毒,防止免疫失败或人为传播疫源。另外,根据各场实际,积极做好口蹄疫、猪气喘病、猪伪狂犬病等的免疫工作。规模饲养场建议使用猪蓝耳病疫苗对全部母猪和公猪进行免疫,基础免疫进行2次,间隔3周,以后每隔5个月免疫1次。

    3、积极做好对症治疗:

    1)母猪分娩前20天连用数天水杨酸钠或阿司匹林等抗炎性药物,以减少流产;

    2)母猪分娩前后各一周喂服氟甲砜霉素或支原净+金霉素,以减少细菌性继发感染;

    3)对发病母猪,则应推迟一个泌乳期配种;

    4)对初生仔猪可补给电解质、葡萄糖,对仔猪断奶前后、转群等,按预防量适当在饲料中添加氟苯尼考、阿莫西林、金霉素、土霉素等抗菌药物,及时淘汰、无害化处理无治疗价值的病仔猪;

    5)对年龄较大的发病猪,可用安乃近和相应的抗菌药物治疗,防止继发感染。

    4.加强养猪场/个体户的饲养管理:

    加强环境消毒,实行带体消毒,保持饲养用具的清洁,减少饲养密度,通风、降温,改善猪舍环境。调整日粮,对病猪饲喂高能量饲料、青绿饲料,提高维生素含量5-10%(其中维生素E可提高100%,生物素可提高50%),矿物质5-10%(Fe、Ca、I、Se、Mn),注意氨基酸平衡。

    5.防止猪群流动:

    发病期间停止猪只出售,停止从外地购猪,隔离治疗病猪,场内健康猪群应努力做到停止或少移动,减少疫病传播机会。

    三、防治小结

    综合性的防疫措施及疫苗免疫是控制和减少蓝耳病发病的有效途径。在生产过程中,一要加强检疫,杜绝引种及购买仔猪时从疫区带入病毒;二要严格执行隔离和消毒制度,注意建立无病清净猪场;三要实行产房隔离,哺乳仔猪应尽早断奶;四要对育肥猪采取“全进全出”制度,猪出栏后彻底消毒猪舍;五要注意区分弱毒活疫苗和灭活疫苗的不同使用特点,给无病猪场的猪打疫苗时,应该选用灭活疫苗,而给已有猪患上蓝耳病的猪场中的猪打疫苗时,必须选用弱毒疫苗。

    猪蓝耳病往往会继发猪瘟、猪传染性胸膜肺炎、猪肺疫、猪附红小体等疫病。因此,猪场一旦感染蓝耳病,除对死胎、死猪进行无害化处理及清洗消毒猪舍外,还应给病猪投喂高能量饲料、维生素和足够的电解质,母猪临产前宜混饲阿司匹林。治疗病猪时,应使用抗生素防止继发感染,同时,根据不同继发感染病症对症下药。

    针对发病猪用:双黄连注射液,板蓝根注射液,黄芪多糖注射液,干扰素注射液,免疫球蛋白,转移因子,都有很好疗效。为防止继发感染可用:磺胺类,头孢类药物肌肉注射,可有效防止继发感染。

    猪附红细胞体病是由附红细胞体寄生于猪的红细胞表面或游离于血浆、组织液及脑脊液中引起的一种人畜共患病,又称“猪红皮病”。

      本病传播途径多样,猪感染该病可通过摄食血液或含血的物质,如舔食断尾的伤口、互相斗殴或喝被血液污染的水与尿而发生直接传播;通过活的媒介昆虫传播,如猪虱、蚊虫、吸血蝇、疥螨等,以及被污染的注射器,用于断尾、打耳号、去势的器械等发生间接传播。妊娠母猪感染后可通过胎盘传给胎儿,发生垂直传播。

      本病经病理学初步诊断,然后再镜检、血清学诊断、分子生物学技术诊断即可确诊。

      现在国内外治疗猪附红细胞体病大多采用抗生素、磺胺类、砷制剂等药物进行治疗,症状有所缓解,猪皮肤的颜色恢复正常,“治愈”后仍然可以从体内检测出猪附红细胞体,仍可以传染给人或其他动物,达不到标本兼治的目的。

    一、临床症状和诊断

      临床上主要表现黄疸、贫血和高热,并且全身发红。病猪表现精神沉郁,体温在40℃~41.7℃,皮肤发红,耳背青紫色,被毛无光泽,毛孔有铁锈样出血,腹泻,排浅红色尿,啃咬现象较明显,舔食从断尾处流出的血液,眼结膜出现不同程度的苍白黄染,病畜消瘦。

      剖检可见血液稀薄,皮下水肿,粘膜、浆膜、腹腔内的脂肪、肝脏等呈不同程度的黄染。全身淋巴结肿大,肺脏水肿,心包积液,肝脾肿大,胆囊肿大,胆汁充盈。肾脏有出血点或表现为贫血,腹水增多。

      取病猪的肝、脾、淋巴结等经涂片镜检和细菌培养,基本上可排除细菌感染。

      鲜血压片镜检:从耳静脉取病猪血液一滴于载玻片上,加等量生理盐水混合、加盖玻片,在显微镜下观察,若发现猪的红细胞变形,还可以看到在血浆中抖动、转动的原点状病原体,见到变形的血细胞及呈淡绿色荧光的附红细胞体,为阳性。

      血片染色镜检:取死猪血液于载玻片上推片,以姬姆萨染色镜检,可见红细胞边缘不整齐,呈菜花状、星状,红细胞表面有许多圆形、椭圆形紫红虫体,轻轻旋动显微镜微调,可见附红体折光性很强,像一轮轮淡蓝色宝石(红细胞),嵌着一颗颗闪闪发光的珍珠(附红细胞体)一样,以瑞氏染色,可见虫体呈紫蓝色,个别为黄色,为阳性。革兰氏染色呈阴性。

    二、防治对策

      砷制剂新砷凡纳明(914)。内服对胃肠粘膜有刺激,吸收少,必须静注给药。注射后排泄较慢,连续用药须间隔3~4天,以防蓄积中毒。砷剂毒性较大,有局部和全身反应。可在肿胀部位注射10%亚硫酸钠溶液或生理盐水,以减轻刺激;用量过大或静注速度过快,易导致心、肝、肾功能异常,表现为不安、出汗、肌肉震颤、后肢站立不稳、呼吸困难等症,轻者1~2小时可自行恢复。如为减轻疼痛,可在给药前肌注20%樟脑油10~20毫升。临床上常用供静注的粉针剂,用前用灭菌注射用水或生理盐水配成10%溶液缓慢静注,也可直接溶于生理盐水或5%葡萄糖注射液中静注。猪用量为15~45毫克/公斤,治疗时用5%葡萄糖注射液溶解,制成5%~10%注射液,缓慢静脉注射。一般用药2~24小时内,病原体可从血液中消失,3天内可消除症状。

      抗血液原虫类药物。三氮脒(贝尼尔、血虫净)。通过抑制病原基体DNA的合成,阻断在体内的代谢而起到抑制病原的生长繁殖。肌注安全剂量的药物后可在注射部位引起肿胀,数日后可消失。全身反应表现为起卧、频繁排尿、肌肉震颤,呼吸和心跳加快,流泪等。临床常用的剂型为粉针剂,用灭菌注射用水或生理盐水溶解配制成5%~7%的溶液,按5~7毫克/公斤体重深部肌注,间隔48小时重复用药一次。也有水针剂在临床使用的报道,按药物说明书使用,每次肌注50毫升(含药1克),注射2次,每次隔3天。该产品在发病的初期或感染率低时使用效果比较理想。

      抗生素类药物。目前国内主要采用土霉素、四环素、强力霉素来治疗猪附红细胞体病。

      土霉素,广谱抗菌药,除杀细菌外,对衣原体、支原体、各种立克次氏体、螺旋体、放线菌和某些原虫还有抑制作用。临床上常采用注射法和口服给药,不良反应为在注射局部发炎、坏死和消化道紊乱。静注给药时,速度一定要慢,并观察家畜反应,发现异常应立即停药。兽医临床中常用长效土霉素注射液,按药物说明书使用,每天肌注10毫升/次,连续2~3天,或每周注射1次,连续注射4~5次。

      也可在发病初期用土霉素、四环素,剂量按15毫克/公斤体重,分两次肌肉注射,可连续使用一周。或按强力霉素300~400ppm拌料或150~200ppm饮水,连续使用,直至症状消失。或在确认虫体感染后用0.1%~0.2%土霉素拌料,连续投喂10天,停喂7天,然后根据症状决定是否进行第二疗程。对于确诊阳性感染的母猪族群来讲,离乳10天后的小猪可于水中添加水溶性的土霉素来治疗,对于群体的病猪可于每吨饲料中添加150克的土霉素来做治疗。

      强力霉素也是四环素类广谱抗生素,为长效、广谱、高效、半合成四环素族新抗菌素,作用与盐酸四环素相同,但抗菌作用较四环素强,排泄缓慢,维持血浓度时间长,给药后药物分布于全身各组织和体液中,易于渗透于胸腔和乳汁,也易于通过胎盘进入胎儿血液循环,该药是治疗母猪附红细胞体病的首选药物。希望小编黎明山川小勇的回答能给大家有所帮助,欢迎点赞关注,再见!



  • img
    匿名网友
    2021-12-17 04:35:38

    答:猪蓝耳和附红细胞体混合感染时,由于是病毒和细菌混合感染,治疗原则,用抗病毒药+退烧药+抗生素,其次在水里里加强葡萄糖和电解多维给猪饮水。加强饲养管理,隔离等措施。做好消毒工作,坚持每日消毒一到四次。

    建议使用药物:抗病毒的药物:黄芪多糖、白介素或干扰素等。抗生素:头孢、强力霉素、或者长效土霉素等药物。提高免疫力的有电解多维,维生素C等药物。

    但是在这里一定记住要改变观念,养重于防,防重于治,预防为主为原则。选用猪蓝耳疫疫苗做好防疫工作。用要药物做好附红细胞体预防工作。这是前提。只可惜已经发生了,那就尽一切办法做治疗工作,中国有句古话是3分治疗,7分护理,所以在治疗的同时一定要护理好,把经济损失降到最低。以上是我个人临床的见解,希望能帮助到你。随时互动沟通学习。最后祝福你的猪能够早日康复!





  • img
    宠来也
    2021-12-17 04:35:38

    用抗议病毒药+退烧药+抗生素,注意消毒。

  • img
    宠来也
    2021-12-17 04:35:38

    猪蓝耳病又称猪繁殖与呼吸障碍综合征,是由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病毒引起的母猪繁殖障碍和仔猪呼吸系统损伤及免疫抑制和持续性感染的传染性疾病。临床特征以繁殖障碍、呼吸困难、耳朵发紫并继发其他感染病为主要特征。主要表现为母猪流产、早产、死胎、木乃伊等繁殖障碍,未断奶仔猪死亡率高。发病率高,传染率高,死亡率也高。常给猪场造成重大的经济损失。所以专家建议一旦发现,及早治疗。

    目前,由于我国饲养管理条件比较落后,饲 养技术还有待提高,很多恶性的传染疾病在养殖过程中经常爆发,其中发生流产、死胎的现象十分的多,给猪产业造成了严重的而影响。在生猪养殖过程中猪的蓝耳 病和附红细胞体病经常会同时出现,这两疾病在猪养殖过程中流行性和传染性十分的迅速,在较短的时间内就会危害到整个猪场,因此,需要养殖户及时采取措施, 加紧对这两种疾病预防和控制。

  • img
    宠来也
    2021-12-17 04:35:38

    病毒性疾病大部分无药可救,细菌性疾病可以通过抗生素治疗有效。

  • img
    宠来也
    2021-12-17 04:35:38

    猪附红细胞体与高致病性猪蓝耳病的混合感染往往造成生猪的高发病率和高死亡率。但是只要治疗及时、用药得当,同样会收到很好的效果。笔者有3点体会。   (1)猪场发病后,切记不要惊慌,保持清醒的头脑,并根据疾病的症状进行综合判断方能确诊,切忌单凭个别症状和经验判断某病而延误最佳治疗时机。   (2)由于该病病毒能在巨噬细胞内生长繁殖而破坏猪的免疫系统,从而引起各种疾病的综合感染,切不可用一种药物盲目加大剂量使用。从而造成药物对内脏的损害。   (3)在猪场高密度的饲养条件下,疫病的传播会很快,因此,必须对健康的猪群采取药物保健,并做到每天消毒,才能防止疫病的扩散和蔓延

  • img
    匿名网友
    2021-12-17 04:35:38

    一般都会治好。但是病到一定程度了,已经治疗了一定时间了,也就别想着再去继续没完没了的治疗了。抗生素治疗病毒病小心副作用。

  • img
    匿名网友
    2021-12-17 04:35:38

    回答简洁明了,希望能够给予您帮助

    1,隔离病猪,猪舍进行全面消毒,每周不少3次

    2,紧急免疫,进行疫苗注射

    3,药物治疗,用附红灭拌料

    4,密切观察,防止扩散

    5,加强饮水卫生的监管

    希望能帮到您,点赞转发




  • img
    匿名网友
    2021-12-17 04:35:38

    有救,打针,给药吃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