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3/A, Miranda City Likaoli Prikano, Dope
+0989 7876 9865 9
+(090) 8765 86543 85
info@example.com
example.mail@hum.com
母猪胀气可以用醋来治疗吗?
猪胀气在猪场是比较常见的,主要母猪胀气居多,很多养殖户不引起重视,一旦发病没有特效药,不治疗就会死亡,猪胀气我们应该如何预防和治疗呢?小洋总结如下,希望对你有所帮助!
主要临床表现为,发病初期没有任何症状,随着时间推移腹部迅速长大,有腹痛、呼吸困难、卧地不起等症状,如果不采取措施死亡率高达100%,
肠胃充血,胃扩张、扭转,粘膜出血,随时可以见胃溃疡,肠充血和粪便干燥,脾脏肿大等症状。
治疗方案可以使用阿莫西林配合甲硝唑注射液静注,口服藿香正气水30-40毫升的方法,连续使用三天即可,能够有效得到较好的治疗效果。
特别注意,引起母猪胀气有两种情况,一是肠胃有胃溃疡,肠胃蠕动迟缓,另一个产气梭菌,所以甲硝唑使用剂量不宜过大,会导致猪抽搐,共济失调等,建议大家10毫克/1000体重。
补充维生素,可以提供每日充足青饲料饲喂,同时确保运动量,增强抵抗力,减少胀气发生,提高猪场生产效益。
饲料粗纤维在饲料中比尤为关键,特别母猪饲料中添加4%植物油,搭配青饲料一起饲喂,减少便秘。
以上是小洋个人观点,欢迎大家来交流和学习,你也可以关注@天府农人刘洋 我每天会更新养殖技术信息!
最近咨询猪胀气问题的养猪户实在是太多了,今天我把治疗方案发出来供所有养猪户参考!
案例:5月5日晚上10点多河南焦作养殖户打来电话咨询断奶仔猪胀气的原因和治疗方法,叙述该仔猪断奶有20多天了,突然肚子胀大,走路困难,也不拉稀。这个症状死亡了4头仔猪了,问该怎么办?
病因分析:本病是由C型产气荚膜梭菌引起的育成猪的胀气性,出血性,坏死性肠炎,仔猪和怀孕母猪最易发病,主要表现仔猪和母猪突然胀气。救治不及时,致死率高达100%。
引发原因:
哺乳仔猪:C型产气荚膜梭菌主要感染出生1-7日龄内仔猪,来源主要母猪的排泄的粪便中含有病原体,母猪不表现症状,仔猪接触含有病原体的母猪粪便而感染。
保育阶段仔猪:由于刚断奶小猪肠道免疫功能差,断奶仔猪饲料中或者环境中有少量C型产气荚膜梭菌通过仔猪口腔进入肠道,病原体能够超越其他细菌而大量增殖并且产生大量β毒素,最终导致疾病的发生。
怀孕母猪:C型产气荚膜梭菌是母猪肠道内正常微生物,正常时候不会引起发病,但是在母猪怀孕期,患病母猪肠道免疫力低下,饲料中或者环境中有少量C型产气荚膜梭菌通过口腔进入肠道,肠道内正常微生物菌群平衡被打破,使得C型产气荚膜梭菌增殖,病原菌能够很快超越其他细菌,母猪体内抗体不能起到防御作用,母猪就会发病。
症状:急性型 慢性型
哺乳仔猪:持续时间2-3天,发病仔猪腹泻,粪便呈现红褐色,有肠道黏膜碎片,并含有气泡,味道腥臭味,死亡率较高。
保育仔猪:肚子胀大,不拉稀,也不吃食,体温正常。
母猪:主要表现就是肚子胀大,敲击有鼓声,母猪由于胀肚死亡。
慢性型:发病猪持续时间长,出现间歇式腹泻和胀肚。
防治措施:
清洗:母猪上产床前清洗身体
消毒:产前注意母猪乳头和产床的消毒工作
药物保健:
仔猪出生后3天注射头孢噻夫钠保健,
育肥猪和母猪使用地美硝唑100g拌料200斤+阿莫西林粉100g拌料100斤拌料连用7-10天预防。
治疗:针对出现症状猪:植物油10ml+地美硝唑4g+阿莫西林10g灌服。
我是兽医师老徐,从医十六年,是一名执业兽医师,平时大家在养殖方面有任何的疑问都可以私信我,做良心好兽医,有喜欢养殖的朋友也可以点下关注,每天都会给大家分享最新的养殖技术,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母猪胀气可以用醋治疗。醋能加快血液循环,并且能够促进食物消化的作用。在中医中,食醋味酸、性温、微苦咸,有散瘀、消胀、杀菌和消炎至功效。有时候用醋治病的效果甚至优于使用头孢、氟苯尼考等抗生素。因此,用醋喂母猪能健胃,并且加强抗病能力,让猪少生病,在最短的时间内使猪迅速增重。具体用法是用250毫升的醋拌在饲料里喂猪,一次喂完,一天两顿,一般连续使用两天。
可以的…醋是用各种酵后产生的酸味调味剂,但醋可不仅仅只是一味调味料,民间的许多治病偏方里都提到过用醋,尤其在养猪方面,食醋在养猪业上用途广泛。有着散淤、消胀、杀菌、消炎的作用
一、临床症状
病猪往往无发病征兆,腹围迅速膨大,有腹痛表现,呼吸急促,卧地不起,伴有体温升高症状。有些猪发病在晚上也正常吃料,早晨死亡身体僵硬,腹胀隆起,口鼻流白沫。
二、发病原因
1、饲喂管理不当:尤其是在夏季气温高,猪喝水的次数多,会把水带到猪槽里,饲料就容易酸败发霉,猪采食后就会加快魏氏梭菌在肠道内大量繁殖,产生大量有害气体不能及时排出,造成胃肠胀气,压迫内脏导致血液循环障碍,造成脑部供血不足缺氧窒息而死。有些饲喂量过多,造成消化功能减弱,使大量气体排不出去也会造成胀气。
2、便秘:由于母猪运动不足,饲喂青绿饲料较少,或猪群因一些热性疾病,造成采食量降低,都可造成便秘,从而导致胀气。这些猪通过通便就可缓解胀气。
3、疾病:如魏氏梭菌病没有任何征兆突然死亡,腹部臌胀明显,耳尖,蹄部,鼻唇部发绀,主要发生种猪和育肥猪呈零星散发,病程极短,死后猪皮肤苍白。
三、临床处理
(简易方法:胃导管放气)
1、将胃导管插入猪胃中,见有气体排出则停止。放气完毕,可见猪腹围大减。通过胃导管向猪胃中灌入0.1%高锰酸钾溶液2~3升,随后把患猪取后高前低体位,尽量让胃内容物呕吐排出。取甲硝唑25克,溶于500毫升水中,搅匀,灌入胃中,以杀灭魏氏梭菌。然后禁食1日。禁食期间静脉注射10%葡萄糖液1000毫升加维生素C注射液10毫升。
(稍微复杂:针头放气)
2、胀气很明显的,可以在病猪左侧倒数第二三肋骨间,与背部平行位置用长针头扎入放气,等到猪肚子小后在放气的位置推注10%林可霉素(每公斤体重0.1毫升)和10%丁胺卡那(每公斤体重0.1毫升),甲硝唑和碳酸氢钠静脉滴注。
(不用放气)
3、针对胀气轻微、起卧不安的病猪,可使用甲硝唑和碳酸氢钠静脉滴注,同时肌肉注射林可霉素(每公斤体重0.1毫升)和丁胺卡那(每公斤体重0.1毫升),每天1-2次,饲料中添加[鱼肝油]复合多维,病猪每次饲喂5成饱左右即可。群体预防用林可霉素和甲硝唑拌料连用7天。
4、对于便秘引起的胀气,灌服硫酸钠或者硫酸镁50-100毫升;也可肛门灌入植物油或石蜡油,待母猪干结的粪便排出,猪胀肚就慢慢恢复正常了。
(后续工作)
5、对发病猪栏用2%烧碱水浇泼,饮水器、料槽用30%漂白粉水溶液消毒。
6、愈后预防:饲料中加入10%~15%米糠或麦麸,或投喂与配合料同样重量的青饲料以保持软便。每吨配合饲料中加入小苏打3公斤防止呼吸性酸中毒。
四、如何预防
猪胀气有些是饲养管理不当造成的,有些是病原微生物引起的。猪胀气具有发病急、病程短、死亡快,一般抗生素治疗效果差,所以应以预防为主的原则,做好生物安全措施:
1、做好日常饲养管理工作,检查饲料是否霉变,发现后及时清除干净;2、母猪补充青绿饲料,有条件的猪场可以通过增加饲喂次数,适当的增加母猪运动量;3、做好日常环境卫生消毒工作,发现有发病猪,及时用大观-林可霉素和甲硝唑拌料进行群体预防。
五、腹泻病例导致的几种猪的肠胀气
1.大肠杆菌感染:
幼龄猪在出生后3周以内极易感染大肠杆菌,其感染无季节限制。病原性大肠杆菌具有多种毒力因子,使猪只发生腹泻和脱水,由于肠道的消化功能丧失,营养物质在肠道中发酵产生气体,引起肠道的臌气。
黄痢常波及一窝以内90%以上的仔猪发病,有的达100%,病死率很高;白痢发生时窝发病率可达30%~80%。
防治仔猪一旦发生臌气常无好的治疗方法,故死亡率极高,运用敏感抗生素如头孢噻呋可抑制或杀灭病原,但对臌气却无作用,所以更重要的是预防。
2.产气荚膜梭菌感染:
出生12小时至7日龄的仔猪易感染,更多见于3日龄,窝感染率为9%~l00%,病死率为5%~59%,平均死亡率为26%。
大部分猪会发生血痢,腹部皮肤变黑,精神衰弱,不愿走动。小肠严重出血,肠壁出现气肿,在其他肠管也会出现血样液体。
防治母猪产前注射C型魏氏梭菌疫苗,以及仔猪出生后即灌服或注射敏感药物,配合改善环境和管理。
3.传染性胃肠炎病毒感染:
一般发生于冬、春季,可通过猪的接触传播,多呈地方性和周期性流行性。病毒感染小肠上皮细胞后,使其迅速脱落,难以分解乳糖和其他必要的养分,由于渗透压的作用,从而引起水分的停留,甚至从身体组织中吸收体液,产生腹泻和失水。同时营养物质在肠道中发酵,产生大量气体,造成胃肠臌气。
解剖尸体,脱水明显,胃内充满凝乳块,肠管扩张呈半透明状,肠系膜充血。类似病变也可见于流行性腹泻。
防治对腹泻病例运用支持疗法和控制继发感染效果很明显。
一方面补充体液和防止酸中毒,应用口服补液盐进行喂服。另一方面使用敏感抗生素防制继发感染,可选择头孢噻呋、小诺霉素等。
六、便秘病例导致的几种猪的肠胀气
某些传染病、寄生虫病及其多病原混合感染例如猪瘟、蓝耳病、链球菌病、猪副嗜血杆菌病、慢性肠结核病、肠道蠕虫病等,能引起严重便秘,从而导致臌气,此外常伴发其它症状及病变。
缓解便秘即能缓解臌气,在所谓无名高热的病例中,一些猪场进行通便、散结,缓解臌气,从而提高了治愈率。
这位朋友你好,母猪突发性胀气死亡是目前导致规模化猪场长期存在的一种散发现象,其发病数量偏少,不太引起重视,但其发病急,病程很快,往往不容易发现,给猪场造成一定的经济损失。
一、造成母猪胀气的原因有自然原因、疾病等因素 1、自然原因 季节交替,母猪的胃肠蠕动功能下降,导致厌氧菌快速繁殖,而产生大量的气体排不出去,气体压迫心肺,影响血循环,就会导致急性的死亡。 2、疾病原因 2.1、产气荚膜梭菌 典型的特征就是肠道鼓气,腹部膨大如球,感染率和死亡率都是极高,都在90%以上,表现为血痢,血尿,皮肤灰白,行动迟缓,张口呼吸继而倒地死亡。 2.2、大肠杆菌感染 病原性大肠杆菌具有多种毒力因子,使猪只发生腹泻和脱水,由于肠道的消化功能丧失,营养物质在肠道中发酵产生气体,引起肠道的臌气。 2.3、传染性胃肠炎病毒感染 病毒感染小肠上皮细胞后,使其迅速脱落,难以分解乳糖和其他必要的养分,由于渗透压的作用,从而引起水分的停留,甚至从身体组织中吸收体液,产生腹泻和失水。同时营养物质在肠道中发酵,产生大量气体,造成胃肠臌气。
二、治疗母猪胀气的措施 1、口服二甲硅油片,每次50~75mg,一日3次,用于消除胃肠道中的泡沫,同时也可服用医用炭片增强排气的速度,以达到解表的目的。 2.使用甲硝唑和碳酸氢钠静脉滴注,同时肌肉注射林可霉素(每公斤体重0.1毫升)和丁胺卡那(每公斤体重0.1毫升)。 3、大群使用林可霉素和甲硝唑拌料连用7天。 4、个别便秘严重的,可以使用食用油通便。
三、预防母猪胀气的措施 1、减少季节变化对母猪胃肠道功能的影响。 2、加强运动,多饲喂青绿饲料,促进胃肠蠕动,减少厌氧菌滋生。 3、冬春季节或者气温频繁变化时,根据自己猪场的发病规律,可以预防性在猪的饲料中添加甲硝唑,连喂7天。
有许多偏方,在针对一些特定的家畜疾病时确有疗效。且成本低,如果母猪胀气用醋治疗,效果甚微。
两大长用验方,①甲硝唑拌料预防。同时添加部分益生菌。②临床发生时:甲硝唑滴注或林可霉素肌肉注射。同时,停饲一餐。
母猪胀气,俗称“母猪猝死症”,哺乳期和妊娠前期的母猪多发。另外,季节和气候变化也可诱导发生,该病呈散发出现,病死率在2%-3%。
发病原因
一、胃肠消化道
一方面是刺激导致的肠道紊乱,像:冰冷的水、霉变的饲料都容易造成猪只消化紊乱,导致猪胀气;另一方面,母猪食入过多干料而饮水不足,且胃蠕动不足时,厌氧细菌迅速繁殖,产生大量有害气体,使胃肠胀气,压迫心脏和肺部,导致血液循环障碍,致使病猪窒息死亡。
二、产气荚膜梭菌
主要是由A、D型魏氏梭菌,以及引起仔猪红痢C型细菌。在饲料、气候、环境等发生突变时,导致猪只抵抗力下降,肠道菌群失调,使得肠道内原有的魏氏梭菌大量繁殖所致。
三、肠道扭转
胃肠炎或结肠炎、腹膜炎、饮食不当引起的肠道菌群失调、水电解质潴留引起的低血钾症、维生素B1缺乏、机械性肠硬阻等,导致胃肠功能紊乱,引起胃扭转。
产气荚膜梭菌
从外观看表现为全身苍白,口角张开,口鼻流出红色或白色的泡沫,腹部极度膨大,肛门外翻。轻症者,发病初期不食、常有呕吐现象,排便黑、外观像牛粪,内观暗红色,严重者转为酱色。个别肛门排出长约一尺多长的绒毛膜坏死物,排血严重,腹部逐渐增大,口角张开,流涎或泡沫,精神低沉不安,体温稍高或正常,皮肤逐渐变白,如不及时救治,表现呼吸困难,共济失调、狂躁,腹部极度膨胀大,皮肤发绀后衰竭死亡,死后皮肤苍白,口鼻流血水样泡沫。
肠扭转剖检变化
可见胃肠道充气,胃扭转或扩张,胃粘膜呈较严重的出血性炎症,部分病例可见胃溃疡;肠系膜充血,小肠见有轻重不一的卡他性炎症;心、肝、肺、肾及淋巴结等脏器基本正常;脾移位、肿大几倍。胃扭转是该病的一个特征性病变。
治疗
对于消化不良引起的胀气
1、饲料中添加人工盐、酵母片、小苏打或添加一些微生态制剂;
2、肌注氯化氨甲酰甲胆碱,调理胃肠道;
3、从管理上就需要增加母猪的运动,增加饮水等措施。
如何应对产气荚膜梭菌导致的胀气
原则:放气,消沫止酵,通肠利便,强心补液。
1、口服二甲硅油片,每次50~75mg,一日3次,用于消除胃肠道中的泡沫,同时也可服用医用炭片增强排气的速度,以达到解表的目的;
2、发病猪肌肉注射头孢噻呋钠30mg/kg,同时肌注维生素C10ml+维生素 B10ml,每天2次;
3、未发病群用70%阿莫西林400g、10%强力霉素2000g、电解多维500g、葡萄糖粉2000g拌料1t,连喂7d。
肠扭转导致胀气该怎么处理?
1、对仔猪应加强饲养管理,不喂给有刺激性饲料,轻度的肠套叠可能自行恢复;严重的肠套叠常在数小时内死亡;
2、慢性的常伴发肠壁坏死,预后不良,早期确诊后施行手术整复有治愈希望。
预防
01、怀孕及哺乳母猪要严格分时段、分餐、定量饲喂,防止吃得过饱引起消化不良。
02、猪舍要做好清洁卫生及饲料存储工作,防止霉变。
03、适当提高冬季妊娠舍的温度,尽量避免饮水、饲料霉变对母猪胃肠道的刺激,从而避免胃肠胀气。
04、加强运动,多饲喂青绿饲料,促进胃肠蠕动,减少厌氧菌滋生。
05、添加维生素和益生菌,提高胃肠消化能力和抗应激能力。
06、冬春季节或者气温频繁变化时,在猪的饲料中添加甲硝唑硝唑,1000-2500g/吨,连喂7天;阿莫西林+强力霉素季节性预防。
希望对你有帮助!!谢谢
家家户户都有醋,但醋并不仅仅只是一味调味料,民间的许多治病偏方里都提到过用醋,尤其在养猪方面,食醋在养猪业上用途广泛。有着散淤、消胀、杀菌、消炎的作用,巧用食醋治疗多种猪病 病猪往往无发病征兆,腹围迅速膨大,有腹痛表现,呼吸急促,卧地不起,伴有体温升高症状。有些猪发病在晚上也正常吃料,早晨死亡身体僵硬,腹胀隆起,口鼻流白沫。二、发病原因 1、饲喂管理不当:尤其是在夏季气温高,猪喝水的次数多,会把水带到猪槽里,饲料就容易酸败发霉,猪采食后就会加快魏氏梭菌在肠道内大量繁殖,产生大量有害气体不能及时排出,造成胃肠胀气,压迫内脏导致血液循环障碍,造成脑部供血不足缺氧窒息而死。有些饲喂量过多,造成消化功能减弱,使大量气体排不出去也会造成胀气。 2、便秘:由于母猪运动不足,饲喂青绿饲料较少,或猪群因一些热性疾病,造成采食量降低,都可造成便秘,从而导致胀气。这些猪通过通便就可缓解
不知道用醋是是什么原理?求答案
10人回答
匿名网友
2021-12-17 05:34:23猪胀气在猪场是比较常见的,主要母猪胀气居多,很多养殖户不引起重视,一旦发病没有特效药,不治疗就会死亡,猪胀气我们应该如何预防和治疗呢?小洋总结如下,希望对你有所帮助!
主要临床表现为,发病初期没有任何症状,随着时间推移腹部迅速长大,有腹痛、呼吸困难、卧地不起等症状,如果不采取措施死亡率高达100%,
肠胃充血,胃扩张、扭转,粘膜出血,随时可以见胃溃疡,肠充血和粪便干燥,脾脏肿大等症状。
治疗方案可以使用阿莫西林配合甲硝唑注射液静注,口服藿香正气水30-40毫升的方法,连续使用三天即可,能够有效得到较好的治疗效果。
特别注意,引起母猪胀气有两种情况,一是肠胃有胃溃疡,肠胃蠕动迟缓,另一个产气梭菌,所以甲硝唑使用剂量不宜过大,会导致猪抽搐,共济失调等,建议大家10毫克/1000体重。
补充维生素,可以提供每日充足青饲料饲喂,同时确保运动量,增强抵抗力,减少胀气发生,提高猪场生产效益。
饲料粗纤维在饲料中比尤为关键,特别母猪饲料中添加4%植物油,搭配青饲料一起饲喂,减少便秘。
以上是小洋个人观点,欢迎大家来交流和学习,你也可以关注@天府农人刘洋 我每天会更新养殖技术信息!
宠来也
2021-12-17 05:34:23最近咨询猪胀气问题的养猪户实在是太多了,今天我把治疗方案发出来供所有养猪户参考!
案例:5月5日晚上10点多河南焦作养殖户打来电话咨询断奶仔猪胀气的原因和治疗方法,叙述该仔猪断奶有20多天了,突然肚子胀大,走路困难,也不拉稀。这个症状死亡了4头仔猪了,问该怎么办?
病因分析:本病是由C型产气荚膜梭菌引起的育成猪的胀气性,出血性,坏死性肠炎,仔猪和怀孕母猪最易发病,主要表现仔猪和母猪突然胀气。救治不及时,致死率高达100%。
引发原因:
哺乳仔猪:C型产气荚膜梭菌主要感染出生1-7日龄内仔猪,来源主要母猪的排泄的粪便中含有病原体,母猪不表现症状,仔猪接触含有病原体的母猪粪便而感染。
保育阶段仔猪:由于刚断奶小猪肠道免疫功能差,断奶仔猪饲料中或者环境中有少量C型产气荚膜梭菌通过仔猪口腔进入肠道,病原体能够超越其他细菌而大量增殖并且产生大量β毒素,最终导致疾病的发生。
怀孕母猪:C型产气荚膜梭菌是母猪肠道内正常微生物,正常时候不会引起发病,但是在母猪怀孕期,患病母猪肠道免疫力低下,饲料中或者环境中有少量C型产气荚膜梭菌通过口腔进入肠道,肠道内正常微生物菌群平衡被打破,使得C型产气荚膜梭菌增殖,病原菌能够很快超越其他细菌,母猪体内抗体不能起到防御作用,母猪就会发病。
症状:急性型 慢性型
哺乳仔猪:持续时间2-3天,发病仔猪腹泻,粪便呈现红褐色,有肠道黏膜碎片,并含有气泡,味道腥臭味,死亡率较高。
保育仔猪:肚子胀大,不拉稀,也不吃食,体温正常。
母猪:主要表现就是肚子胀大,敲击有鼓声,母猪由于胀肚死亡。
慢性型:发病猪持续时间长,出现间歇式腹泻和胀肚。
防治措施:
清洗:母猪上产床前清洗身体
消毒:产前注意母猪乳头和产床的消毒工作
药物保健:
仔猪出生后3天注射头孢噻夫钠保健,
育肥猪和母猪使用地美硝唑100g拌料200斤+阿莫西林粉100g拌料100斤拌料连用7-10天预防。
治疗:针对出现症状猪:植物油10ml+地美硝唑4g+阿莫西林10g灌服。
我是兽医师老徐,从医十六年,是一名执业兽医师,平时大家在养殖方面有任何的疑问都可以私信我,做良心好兽医,有喜欢养殖的朋友也可以点下关注,每天都会给大家分享最新的养殖技术,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匿名网友
2021-12-17 05:34:23母猪胀气可以用醋治疗。醋能加快血液循环,并且能够促进食物消化的作用。在中医中,食醋味酸、性温、微苦咸,有散瘀、消胀、杀菌和消炎至功效。有时候用醋治病的效果甚至优于使用头孢、氟苯尼考等抗生素。因此,用醋喂母猪能健胃,并且加强抗病能力,让猪少生病,在最短的时间内使猪迅速增重。具体用法是用250毫升的醋拌在饲料里喂猪,一次喂完,一天两顿,一般连续使用两天。
宠来也
2021-12-17 05:34:23可以的…醋是用各种酵后产生的酸味调味剂,但醋可不仅仅只是一味调味料,民间的许多治病偏方里都提到过用醋,尤其在养猪方面,食醋在养猪业上用途广泛。有着散淤、消胀、杀菌、消炎的作用
宠来也
2021-12-17 05:34:23一、临床症状
病猪往往无发病征兆,腹围迅速膨大,有腹痛表现,呼吸急促,卧地不起,伴有体温升高症状。有些猪发病在晚上也正常吃料,早晨死亡身体僵硬,腹胀隆起,口鼻流白沫。
二、发病原因
1、饲喂管理不当:尤其是在夏季气温高,猪喝水的次数多,会把水带到猪槽里,饲料就容易酸败发霉,猪采食后就会加快魏氏梭菌在肠道内大量繁殖,产生大量有害气体不能及时排出,造成胃肠胀气,压迫内脏导致血液循环障碍,造成脑部供血不足缺氧窒息而死。有些饲喂量过多,造成消化功能减弱,使大量气体排不出去也会造成胀气。
2、便秘:由于母猪运动不足,饲喂青绿饲料较少,或猪群因一些热性疾病,造成采食量降低,都可造成便秘,从而导致胀气。这些猪通过通便就可缓解胀气。
3、疾病:如魏氏梭菌病没有任何征兆突然死亡,腹部臌胀明显,耳尖,蹄部,鼻唇部发绀,主要发生种猪和育肥猪呈零星散发,病程极短,死后猪皮肤苍白。
三、临床处理
(简易方法:胃导管放气)
1、将胃导管插入猪胃中,见有气体排出则停止。放气完毕,可见猪腹围大减。通过胃导管向猪胃中灌入0.1%高锰酸钾溶液2~3升,随后把患猪取后高前低体位,尽量让胃内容物呕吐排出。取甲硝唑25克,溶于500毫升水中,搅匀,灌入胃中,以杀灭魏氏梭菌。然后禁食1日。禁食期间静脉注射10%葡萄糖液1000毫升加维生素C注射液10毫升。
(稍微复杂:针头放气)
2、胀气很明显的,可以在病猪左侧倒数第二三肋骨间,与背部平行位置用长针头扎入放气,等到猪肚子小后在放气的位置推注10%林可霉素(每公斤体重0.1毫升)和10%丁胺卡那(每公斤体重0.1毫升),甲硝唑和碳酸氢钠静脉滴注。
(不用放气)
3、针对胀气轻微、起卧不安的病猪,可使用甲硝唑和碳酸氢钠静脉滴注,同时肌肉注射林可霉素(每公斤体重0.1毫升)和丁胺卡那(每公斤体重0.1毫升),每天1-2次,饲料中添加[鱼肝油]复合多维,病猪每次饲喂5成饱左右即可。群体预防用林可霉素和甲硝唑拌料连用7天。
4、对于便秘引起的胀气,灌服硫酸钠或者硫酸镁50-100毫升;也可肛门灌入植物油或石蜡油,待母猪干结的粪便排出,猪胀肚就慢慢恢复正常了。
(后续工作)
5、对发病猪栏用2%烧碱水浇泼,饮水器、料槽用30%漂白粉水溶液消毒。
6、愈后预防:饲料中加入10%~15%米糠或麦麸,或投喂与配合料同样重量的青饲料以保持软便。每吨配合饲料中加入小苏打3公斤防止呼吸性酸中毒。
四、如何预防
猪胀气有些是饲养管理不当造成的,有些是病原微生物引起的。猪胀气具有发病急、病程短、死亡快,一般抗生素治疗效果差,所以应以预防为主的原则,做好生物安全措施:
1、做好日常饲养管理工作,检查饲料是否霉变,发现后及时清除干净;2、母猪补充青绿饲料,有条件的猪场可以通过增加饲喂次数,适当的增加母猪运动量;3、做好日常环境卫生消毒工作,发现有发病猪,及时用大观-林可霉素和甲硝唑拌料进行群体预防。
五、腹泻病例导致的几种猪的肠胀气
1.大肠杆菌感染:
幼龄猪在出生后3周以内极易感染大肠杆菌,其感染无季节限制。病原性大肠杆菌具有多种毒力因子,使猪只发生腹泻和脱水,由于肠道的消化功能丧失,营养物质在肠道中发酵产生气体,引起肠道的臌气。
黄痢常波及一窝以内90%以上的仔猪发病,有的达100%,病死率很高;白痢发生时窝发病率可达30%~80%。
防治仔猪一旦发生臌气常无好的治疗方法,故死亡率极高,运用敏感抗生素如头孢噻呋可抑制或杀灭病原,但对臌气却无作用,所以更重要的是预防。
2.产气荚膜梭菌感染:
出生12小时至7日龄的仔猪易感染,更多见于3日龄,窝感染率为9%~l00%,病死率为5%~59%,平均死亡率为26%。
大部分猪会发生血痢,腹部皮肤变黑,精神衰弱,不愿走动。小肠严重出血,肠壁出现气肿,在其他肠管也会出现血样液体。
防治母猪产前注射C型魏氏梭菌疫苗,以及仔猪出生后即灌服或注射敏感药物,配合改善环境和管理。
3.传染性胃肠炎病毒感染:
一般发生于冬、春季,可通过猪的接触传播,多呈地方性和周期性流行性。病毒感染小肠上皮细胞后,使其迅速脱落,难以分解乳糖和其他必要的养分,由于渗透压的作用,从而引起水分的停留,甚至从身体组织中吸收体液,产生腹泻和失水。同时营养物质在肠道中发酵,产生大量气体,造成胃肠臌气。
解剖尸体,脱水明显,胃内充满凝乳块,肠管扩张呈半透明状,肠系膜充血。类似病变也可见于流行性腹泻。
防治对腹泻病例运用支持疗法和控制继发感染效果很明显。
一方面补充体液和防止酸中毒,应用口服补液盐进行喂服。另一方面使用敏感抗生素防制继发感染,可选择头孢噻呋、小诺霉素等。
六、便秘病例导致的几种猪的肠胀气
某些传染病、寄生虫病及其多病原混合感染例如猪瘟、蓝耳病、链球菌病、猪副嗜血杆菌病、慢性肠结核病、肠道蠕虫病等,能引起严重便秘,从而导致臌气,此外常伴发其它症状及病变。
缓解便秘即能缓解臌气,在所谓无名高热的病例中,一些猪场进行通便、散结,缓解臌气,从而提高了治愈率。
宠来也
2021-12-17 05:34:23这位朋友你好,母猪突发性胀气死亡是目前导致规模化猪场长期存在的一种散发现象,其发病数量偏少,不太引起重视,但其发病急,病程很快,往往不容易发现,给猪场造成一定的经济损失。
一、造成母猪胀气的原因有自然原因、疾病等因素 1、自然原因 季节交替,母猪的胃肠蠕动功能下降,导致厌氧菌快速繁殖,而产生大量的气体排不出去,气体压迫心肺,影响血循环,就会导致急性的死亡。 2、疾病原因 2.1、产气荚膜梭菌 典型的特征就是肠道鼓气,腹部膨大如球,感染率和死亡率都是极高,都在90%以上,表现为血痢,血尿,皮肤灰白,行动迟缓,张口呼吸继而倒地死亡。 2.2、大肠杆菌感染 病原性大肠杆菌具有多种毒力因子,使猪只发生腹泻和脱水,由于肠道的消化功能丧失,营养物质在肠道中发酵产生气体,引起肠道的臌气。 2.3、传染性胃肠炎病毒感染 病毒感染小肠上皮细胞后,使其迅速脱落,难以分解乳糖和其他必要的养分,由于渗透压的作用,从而引起水分的停留,甚至从身体组织中吸收体液,产生腹泻和失水。同时营养物质在肠道中发酵,产生大量气体,造成胃肠臌气。
二、治疗母猪胀气的措施 1、口服二甲硅油片,每次50~75mg,一日3次,用于消除胃肠道中的泡沫,同时也可服用医用炭片增强排气的速度,以达到解表的目的。 2.使用甲硝唑和碳酸氢钠静脉滴注,同时肌肉注射林可霉素(每公斤体重0.1毫升)和丁胺卡那(每公斤体重0.1毫升)。 3、大群使用林可霉素和甲硝唑拌料连用7天。 4、个别便秘严重的,可以使用食用油通便。
三、预防母猪胀气的措施 1、减少季节变化对母猪胃肠道功能的影响。 2、加强运动,多饲喂青绿饲料,促进胃肠蠕动,减少厌氧菌滋生。 3、冬春季节或者气温频繁变化时,根据自己猪场的发病规律,可以预防性在猪的饲料中添加甲硝唑,连喂7天。
匿名网友
2021-12-17 05:34:23有许多偏方,在针对一些特定的家畜疾病时确有疗效。且成本低,如果母猪胀气用醋治疗,效果甚微。
两大长用验方,①甲硝唑拌料预防。同时添加部分益生菌。②临床发生时:甲硝唑滴注或林可霉素肌肉注射。同时,停饲一餐。
宠来也
2021-12-17 05:34:23母猪胀气,俗称“母猪猝死症”,哺乳期和妊娠前期的母猪多发。另外,季节和气候变化也可诱导发生,该病呈散发出现,病死率在2%-3%。
发病原因
一、胃肠消化道
一方面是刺激导致的肠道紊乱,像:冰冷的水、霉变的饲料都容易造成猪只消化紊乱,导致猪胀气;另一方面,母猪食入过多干料而饮水不足,且胃蠕动不足时,厌氧细菌迅速繁殖,产生大量有害气体,使胃肠胀气,压迫心脏和肺部,导致血液循环障碍,致使病猪窒息死亡。
二、产气荚膜梭菌
主要是由A、D型魏氏梭菌,以及引起仔猪红痢C型细菌。在饲料、气候、环境等发生突变时,导致猪只抵抗力下降,肠道菌群失调,使得肠道内原有的魏氏梭菌大量繁殖所致。
三、肠道扭转
胃肠炎或结肠炎、腹膜炎、饮食不当引起的肠道菌群失调、水电解质潴留引起的低血钾症、维生素B1缺乏、机械性肠硬阻等,导致胃肠功能紊乱,引起胃扭转。
产气荚膜梭菌
从外观看表现为全身苍白,口角张开,口鼻流出红色或白色的泡沫,腹部极度膨大,肛门外翻。轻症者,发病初期不食、常有呕吐现象,排便黑、外观像牛粪,内观暗红色,严重者转为酱色。个别肛门排出长约一尺多长的绒毛膜坏死物,排血严重,腹部逐渐增大,口角张开,流涎或泡沫,精神低沉不安,体温稍高或正常,皮肤逐渐变白,如不及时救治,表现呼吸困难,共济失调、狂躁,腹部极度膨胀大,皮肤发绀后衰竭死亡,死后皮肤苍白,口鼻流血水样泡沫。
肠扭转剖检变化
可见胃肠道充气,胃扭转或扩张,胃粘膜呈较严重的出血性炎症,部分病例可见胃溃疡;肠系膜充血,小肠见有轻重不一的卡他性炎症;心、肝、肺、肾及淋巴结等脏器基本正常;脾移位、肿大几倍。胃扭转是该病的一个特征性病变。
治疗
对于消化不良引起的胀气
1、饲料中添加人工盐、酵母片、小苏打或添加一些微生态制剂;
2、肌注氯化氨甲酰甲胆碱,调理胃肠道;
3、从管理上就需要增加母猪的运动,增加饮水等措施。
如何应对产气荚膜梭菌导致的胀气
原则:放气,消沫止酵,通肠利便,强心补液。
1、口服二甲硅油片,每次50~75mg,一日3次,用于消除胃肠道中的泡沫,同时也可服用医用炭片增强排气的速度,以达到解表的目的;
2、发病猪肌肉注射头孢噻呋钠30mg/kg,同时肌注维生素C10ml+维生素 B10ml,每天2次;
3、未发病群用70%阿莫西林400g、10%强力霉素2000g、电解多维500g、葡萄糖粉2000g拌料1t,连喂7d。
肠扭转导致胀气该怎么处理?
1、对仔猪应加强饲养管理,不喂给有刺激性饲料,轻度的肠套叠可能自行恢复;严重的肠套叠常在数小时内死亡;
2、慢性的常伴发肠壁坏死,预后不良,早期确诊后施行手术整复有治愈希望。
预防
01、怀孕及哺乳母猪要严格分时段、分餐、定量饲喂,防止吃得过饱引起消化不良。
02、猪舍要做好清洁卫生及饲料存储工作,防止霉变。
03、适当提高冬季妊娠舍的温度,尽量避免饮水、饲料霉变对母猪胃肠道的刺激,从而避免胃肠胀气。
04、加强运动,多饲喂青绿饲料,促进胃肠蠕动,减少厌氧菌滋生。
05、添加维生素和益生菌,提高胃肠消化能力和抗应激能力。
06、冬春季节或者气温频繁变化时,在猪的饲料中添加甲硝唑硝唑,1000-2500g/吨,连喂7天;阿莫西林+强力霉素季节性预防。
希望对你有帮助!!谢谢
宠来也
2021-12-17 05:34:23家家户户都有醋,但醋并不仅仅只是一味调味料,民间的许多治病偏方里都提到过用醋,尤其在养猪方面,食醋在养猪业上用途广泛。有着散淤、消胀、杀菌、消炎的作用,巧用食醋治疗多种猪病 病猪往往无发病征兆,腹围迅速膨大,有腹痛表现,呼吸急促,卧地不起,伴有体温升高症状。有些猪发病在晚上也正常吃料,早晨死亡身体僵硬,腹胀隆起,口鼻流白沫。二、发病原因 1、饲喂管理不当:尤其是在夏季气温高,猪喝水的次数多,会把水带到猪槽里,饲料就容易酸败发霉,猪采食后就会加快魏氏梭菌在肠道内大量繁殖,产生大量有害气体不能及时排出,造成胃肠胀气,压迫内脏导致血液循环障碍,造成脑部供血不足缺氧窒息而死。有些饲喂量过多,造成消化功能减弱,使大量气体排不出去也会造成胀气。 2、便秘:由于母猪运动不足,饲喂青绿饲料较少,或猪群因一些热性疾病,造成采食量降低,都可造成便秘,从而导致胀气。这些猪通过通便就可缓解
匿名网友
2021-12-17 05:34:23不知道用醋是是什么原理?求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