页面加载中,请稍候...
Preloader
  • 【公益】愿天下宝贝都能有幸福的家
  • v:irenyuwang

Office Address

123/A, Miranda City Likaoli
Prikano, Dope

Phone Number

+0989 7876 9865 9

+(090) 8765 86543 85

Email Address

info@example.com

example.mail@hum.com

img

小猪生病10天了,拉肚子,后期拉和吐黄色粘液,每天都有死亡,都不变色,是非瘟吗?

img
提问者

匿名网友

小猪生病10天了,拉肚子,后期拉和吐黄色粘液,每天都有死亡,都不变色,是非瘟吗?

9人回答

  • img
    匿名网友
    2021-12-17 05:34:40

    小猪拉肚子,后期拉吐黄色粘液,应是小猪黄痢。

    本病往往成窝、成群、感染发病,由大肠杆菌所引起,大多数和环境有关。

    猪舍通风条件差、光照不足、阴暗潮湿、空气污染、垃圾、粪便清理不到位,导致空气污浊,微生物大量滋生,消毒灭菌不及时,都会引发此病。

    还有饲养管理不上,饮水,饲料、用具污染,也会诱发此病。

    一年四季均可发病,十日龄至二十日龄多发。

    表现;小猪拉黄色稀便,混有气泡、粘液,精神不振、食欲减少或者废食、体温升高、背毛乱而无光泽,逐日消瘦,脱水等。

    治疗:抗生素、磺胺类,庆大霉素、根据重量口服。

    青霉素、链霉素治疗效果也很好。

    用微生物肠道抑制调节剂治疗,调节消化道内菌群平衡,现在这种新型调节剂很多,可去兽医院,由兽医会科学合理组合搭配使用,对猪的健康成长,增强体质,提高抗病能力,快速增重,压缩饲养成本,提高效益,有很大辅助作用。

    预防:加强母猪饲养管理,科学合理词料配比,营养全面均衡,根据母猪及胚胎发育需求给予充分供给。

    搞好卫生管理,保障猪舍清洁卫生,通风干燥,日照充足,产房全面消毒,产后及时处理垃圾、粪便、胎衣、污血、等。

    保障母猪奶头清洁,母猪的产后消炎,用抗生素,也会起到净化奶水的功效,减少小猪消化道疾病的发生。

    母猪接种大肠杆菌疫苗,对小猪预防黄痢效果也很好。

    用微生物肠道抑制调节剂,对小猪黄、白下痢也可预防。

  • img
    宠来也
    2021-12-17 05:34:40

    小猪生病10天了,拉肚子,后期拉和吐黄色粘液,每天都有死亡,都不变色,是非瘟吗?


    虽然说非洲猪瘟给我国的养猪业造成了巨大的损失,但是现在很多养殖户是谈瘟色变,以至于很多猪都是“冤死”在非洲猪瘟身上的,这就要求养殖户应该学会最起码的疾病鉴别能力,当猪群表现出一定临床症状时可以快速做出反应给予有效措施,不是最好,是可以将损失将至最低。

    非洲猪瘟典型特征

    非洲猪瘟有几个比较典型的临床特征,包括:呕吐、便血、死亡后口鼻流血,高烧至51.5℃以上,发病先从母猪开始后到育肥猪再到保育仔猪,病猪死亡后耳尖、四肢末端、屁股等处会出现紫红色斑块,严重时腹部可见皮肤坏死。

    解剖可见病猪的脾脏充血肿大,肾脏严重充血水肿,淋巴结大理石样变,喉头、膀胱等处会有出血点。

    而题主所列出的临床症状虽然同非洲猪瘟有一定的相似性,但是也有很大的不同,所以笔者推断应该不是非洲猪瘟,而应该是仔猪副伤寒。

    仔猪副伤寒是由沙门杆菌感染的一种疾病,急性型会表现为败血症,导致严重的死亡,而慢性型会表现为坏死性肠炎,仔猪副伤寒的临床症状同非洲猪瘟有一定的相似性,所以养猪户应该注意鉴别诊断。

    • 1)急性型,仔猪提升升高至41℃以上,很快死亡,可见病猪的耳尖、腹下、胸前等皮肤出现紫红色斑块,发病后期可见病猪腹泻、呼吸困难等症,虽该病的死亡率可达20%以上,但是还是不如非洲猪瘟接近100%的高。

    • 2)慢性型,提升升高至40.5℃以上,眼结膜炎有粘性或脓性分泌物,腹泻,排黄绿色、暗绿色等颜色的水样稀粪,因粪便中夹杂有坏死组织所以有浓烈的恶臭。

    仔猪副伤寒的治疗方法

    全群猪的饲料中加入金霉素或磺胺类药物拌料饲喂,连用7天左右;发病猪猪可肌注穿心莲注射液+头孢噻呋一边,磺胺类药物另一边,一天一次,连用3天;个别严重猪建议先记住1-3毫升阿托品,同时口服硝酸铋,然后再按照上述肌注方案进行肌注治疗。

  • img
    匿名网友
    2021-12-17 05:34:40

    小猪的拉稀和腹泻是是生猪生产管理中一种常见的疾病,小猪如果腹泻,治疗不及时的话,很容易造成小猪的脱水,如果小猪养不好,后面大猪的话就会很难养,就会造成后期,猪长得慢,料肉比高,生产成本也随之增加。那么我们应该如何去区分是那种原因造成的拉稀呢?又如何去防治呢?我们下面具体来分析一下。

    一、非洲猪瘟仔猪的症状

    第一点,非洲猪瘟:是我们这一年话题中,提到的最多的猪病了,也是每个生猪养殖户,非常惶恐的一种疾病,真的是谈非色变,那么,他主要对小猪表现症状有什么症状呢?。小猪会体温升高至41~42度,食欲不振,后期会皮肤发红,拉稀,不爱吃料,没有精神,喜欢扎堆等。

    防治方法:目前本病并没有特别好的治疗措施,也没有能够商业化的疫苗。我们目前的只有的方法就是,采取预防的措施,做好安全以及用中药来提高猪的抵抗力等主要措施。一般都是做好猪场的周边的消毒,车辆,人员饲料高温消毒,灭害虫,老鼠,蜱虫,用中药来进行肠道调控。

    二、细菌性疾病

    第2点就是细菌性:像沙门氏菌,大肠杆菌,常见疾病也会引起小猪的拉稀,通常会拉白色粪便或者黄色粪便。小猪的脱水,然后食欲不振,没有精神,然后怕冷,吃不了奶等,如果治疗不及时的话也会同样出现脱水而快速死亡或者僵猪的情况。一般在高温高湿或者饲养条件非常差的地方,会出现这种拉稀的情况。

    防治措施,经常用的话就有氟苯尼考,恩诺沙星,氧氟沙星,或者新霉素等常规的细菌性的用药。在小猪发生脱水的时候,我们可以用到葡萄糖加氯化钠,加阿托品和地塞米松,黄芪多糖。升温到38度左右在小猪的腹腔,进行腹腔注射,一般一天一次能用三次,能收到比较好的效果。也可以用新霉素进行全群投药,用500克的新霉素兑一吨料,连用5天。

    总之,如果我们的养殖想养好猪,在今后的猪价好行情赚的更多的钱,就必须提高自身的养殖水平,增强生物安全意识,重视饲养管理。

  • img
    匿名网友
    2021-12-17 05:34:40

    非洲猪瘟:前期,小猪发热,厌食,扎堆,不吃,等

    后期,血斑,血点,拉血便,皮下血栓

    前期发病立刻隔离,消毒,采取措施,还可以控制住,

    一但到后期,神仙也救不了,立刻拔牙,清理掉

    三分用药,七分管理,

    杜绝蚊蝇传播,老鼠,闭门谢客,厂外撒生石灰,

    工作人员严格消毒,专门的工作服,各岗工作人员不串岗,

    用颗粒料,颗粒料是经过高温制作,不容易携带病毒,

    每天全方位360°无死角消毒。不要掉以轻心

  • img
    匿名网友
    2021-12-17 05:34:40

    不是瘟疫,小猪拉稀是最长见的病症,是什么原因引起的哪?1---母源性拉稀,2----母源性拉稀原因,母猪奶水中抗体不足,新生猪仔得不到母源抗体保护,新生猪仔一定都能吃上母猪初乳

  • img
    宠来也
    2021-12-17 05:34:40

    猪常见疾病的防治

    (一)常见传染病的防治

    1.猪瘟:又名“烂肠瘟”,一年四季都可发生,临床症状表现为发烧,体温40.5—41℃,精神沉郁,食欲减退,喜喝脏水,畏寒打抖,常钻垫草,皮肤有红色出血点,压不褪色,先便秘象算盘子,后下痢恶臭,带有粘液和脓血,有脓性眼屎。此病只有通过注射猪瘟冻干苗来预防。

    2.猪丹毒:又叫“打火印”,夏秋两季发生较多,急性死亡率高,多由消化道感染。一般4—9月龄的猪发病多,发病突然;体温急剧升高到42℃以上,精神沉郁,怕冷、不吃、呕吐,初便秘后腹泻,发病不久在耳后、颈部、四肢内侧皮肤上出现各种形状红斑,逐渐变为暗红色,指压时褪色,离去手指即复原。可定期注射猪丹毒氧化铝菌苗预防。

    治疗:①肌肉注射青霉素20一100万单位,每天二次。此外,土霉素、金霉素、四环素对本病也有较好的疗效。②皮下或耳静脉注射猪丹毒血清。⑧大清叶75克(炒)、石膏50克、升麻40克研细服用。

    3.猪肺疫:又叫“锁喉症”,多发于夏秋,中小猪感染较多,多经呼吸道感染,患病猪体温在40℃以上,不吃食,呼吸困难,张嘴喘气,呈犬坐姿势,皮肤出现紫红色斑点。可注射猪肺疫氢氧化铝菌苗预防。

    治疗:①肌注双抗,即青霉素20—100万单位,链霉素50—100万单位;每日两次。②内服土霉素或四环素、每次0.5克,或肌肉注射40—100万单位;⑧知母75克,石膏50克,桔梗50克。甘草25克,共研末、分两次服,一天一次。

    4.猪流行性感冒:多发于春秋末和冬初,患病猪体温在41—41.5℃,食欲减退,无精神,鼻流粘液分泌物、咳嗽。

    治疗:①肌注安痛或安乃近,百尔定5—20毫升,也可加注青霉素40一100万单位;②肌注土霉素或四环素20一100万单位。每日两次。⑧姜、葱、苇根各75克,加水煎服。

    5.仔猪副伤寒:本病多侵害2~4月龄的幼猪。急性病猪体温升高到41—42℃,不食,不爱走动,下痢,粪恶臭。死前鼻唇、四肢末端、耳、颈、胸下及腹部皮肤变成蓝紫色。慢性病猪主要病状是食欲减退,呈周期性下痢,粪便淡黄色或黄绿色、恶臭,并混有血液和脱落的肠粘膜。猪常因极度衰弱而死亡。

    预防:①对仔猪生后30日龄前后注射仔猪副伤寒弱毒菌苗,每次一毫升,肌肉注射。②把大蒜捣碎,混入饲料饲喂。

    治疗:①磺胺脒每日每公斤体重0.4--0.6克,分两次内服,连服3天。②呋喃西林或痢特灵每次0.2一O.5克,每日两次,连用4天。⑧合霉素每日每公斤体重100毫克,分2—3次内服,连用3天。④中草药:黄连、黄柏、通草各10克,白头翁,甘草各6克、车前子、滑石粉各15克,研制成细末,分四次灌服。

    6.仔猪白痢:仔猪白痢称“拉白屎”,多发生在20日龄以内的仔猪,病猪初期稀粪,以后粪便逐渐变为白色,混有泡沫,粘稠而腥臭,病猪精神萎靡,消瘦,行走不稳,幼猪死亡率较高。

    治疗:呋喃唑酮每天每头喂2--3次,每次0.05--0.1克;或土霉素每头每天2--3次,每次0.25--0.5克;或每头每天喂盐酸黄连素2--3次每次0.05--0.1克;或大蒜500克、甘草120克,切碎捣烂加白酒500毫升,浸泡5天,然后取原液l毫升加水4毫升调匀后口服,每日两次。

    (二)常见普通病的防治

    1.猪拉稀病:病猪不爱吃食,拉便次数增多,粪稀,并带有未消化饲料,尿量少、色黄,四肢发凉。

    治疗:①磺胺脒,每公斤体重日量0.2—0.3克。分成四等份,第一次喂2份以后每隔6小时喂1份。②土毒素或合霉素,每公斤体重按0.02—0.04克剂量,日服三次。③红小豆或绿豆250克煮开花,凉温,大算2个捣烂混合喂猪,日服二次。

    2.猪感冒病:多发生于冬春季节,常因气温突变,猪受寒着凉引起。病猪咳嗽,打喷嚏,流清鼻涕,精神不振,眼结膜潮红、充血。随着病情的发展,咳嗽加剧,流浓稠鼻涕,呼吸费力,不爱吃食,喜躺卧,有时钻到垫草或站立在向阳处,体温稍有升高。

    治疗:①复方阿期匹林,每次每公斤体重0.1克内服;每公斤体重用复方氨基比林或百尔定0.2毫升,或30%安乃近0.1毫升,一次肌肉注射,连用2—3天。②如上呼吸道炎症严重时,可用青、链霉素或磺胺类药物治疗。③紫苏、防风、荆芥各10克,桔梗、杏仁各15克,款冬花7.5克,煎水口服,日服3次。

    3.母猪产后瘫痪:母猪瘫痪又称产后麻痹,或称“风瘫”,多发生在产后20—40天,对瘫痪的母猪应加强饲养管理,加强母猪室外活动,多晒太阳,合理补喂钙磷,减少仔猪吃奶次数、或提前断奶,以减轻母猪的泌乳负担。可采用以下方法治疗:①用新鲜猪骨砸碎熬汤喂猪,加喂饲用骨粉,每天给50克左右。②静脉注射10一20%葡萄酸钙100一150毫升,5—10%氯化钙济射液40一80毫升。③治疗瘫散:骨粉270克、防已35克、制马前子18克,研为细末混匀喂服,50公斤以下的10一18克,50公斤以上的猪18—35克,每日两次,连服数日。

    猪常见疾病的防治

    (一)常见传染病的防治

    1.猪瘟:又名“烂肠瘟”,一年四季都可发生,临床症状表现为发烧,体温40.5—41℃,精神沉郁,食欲减退,喜喝脏水,畏寒打抖,常钻垫草,皮肤有红色出血点,压不褪色,先便秘象算盘子,后下痢恶臭,带有粘液和脓血,有脓性眼屎。此病只有通过注射猪瘟冻干苗来预防。

    2.猪丹毒:又叫“打火印”,夏秋两季发生较多,急性死亡率高,多由消化道感染。一般4—9月龄的猪发病多,发病突然;体温急剧升高到42℃以上,精神沉郁,怕冷、不吃、呕吐,初便秘后腹泻,发病不久在耳后、颈部、四肢内侧皮肤上出现各种形状红斑,逐渐变为暗红色,指压时褪色,离去手指即复原。可定期注射猪丹毒氧化铝菌苗预防。

    治疗:①肌肉注射青霉素20一100万单位,每天二次。此外,土霉素、金霉素、四环素对本病也有较好的疗效。②皮下或耳静脉注射猪丹毒血清。⑧大清叶75克(炒)、石膏50克、升麻40克研细服用。

    3.猪肺疫:又叫“锁喉症”,多发于夏秋,中小猪感染较多,多经呼吸道感染,患病猪体温在40℃以上,不吃食,呼吸困难,张嘴喘气,呈犬坐姿势,皮肤出现紫红色斑点。可注射猪肺疫氢氧化铝菌苗预防。

    治疗:①肌注双抗,即青霉素20—100万单位,链霉素50—100万单位;每日两次。②内服土霉素或四环素、每次0.5克,或肌肉注射40—100万单位;⑧知母75克,石膏50克,桔梗50克。甘草25克,共研末、分两次服,一天一次。

    4.猪流行性感冒:多发于春秋末和冬初,患病猪体温在41—41.5℃,食欲减退,无精神,鼻流粘液分泌物、咳嗽。

    治疗:①肌注安痛或安乃近,百尔定5—20毫升,也可加注青霉素40一100万单位;②肌注土霉素或四环素20一100万单位。每日两次。⑧姜、葱、苇根各75克,加水煎服。

    5.仔猪副伤寒:本病多侵害2~4月龄的幼猪。急性病猪体温升高到41—42℃,不食,不爱走动,下痢,粪恶臭。死前鼻唇、四肢末端、耳、颈、胸下及腹部皮肤变成蓝紫色。慢性病猪主要病状是食欲减退,呈周期性下痢,粪便淡黄色或黄绿色、恶臭,并混有血液和脱落的肠粘膜。猪常因极度衰弱而死亡。

    预防:①对仔猪生后30日龄前后注射仔猪副伤寒弱毒菌苗,每次一毫升,肌肉注射。②把大蒜捣碎,混入饲料饲喂。

    治疗:①磺胺脒每日每公斤体重0.4--0.6克,分两次内服,连服3天。②呋喃西林或痢特灵每次0.2一O.5克,每日两次,连用4天。⑧合霉素每日每公斤体重100毫克,分2—3次内服,连用3天。④中草药:黄连、黄柏、通草各10克,白头翁,甘草各6克、车前子、滑石粉各15克,研制成细末,分四次灌服。

    6.仔猪白痢:仔猪白痢称“拉白屎”,多发生在20日龄以内的仔猪,病猪初期稀粪,以后粪便逐渐变为白色,混有泡沫,粘稠而腥臭,病猪精神萎靡,消瘦,行走不稳,幼猪死亡率较高。

    治疗:呋喃唑酮每天每头喂2--3次,每次0.05--0.1克;或土霉素每头每天2--3次,每次0.25--0.5克;或每头每天喂盐酸黄连素2--3次每次0.05--0.1克;或大蒜500克、甘草120克,切碎捣烂加白酒500毫升,浸泡5天,然后取原液l毫升加水4毫升调匀后口服,每日两次。

    (二)常见普通病的防治

    1.猪拉稀病:病猪不爱吃食,拉便次数增多,粪稀,并带有未消化饲料,尿量少、色黄,四肢发凉。

    治疗:①磺胺脒,每公斤体重日量0.2—0.3克。分成四等份,第一次喂2份以后每隔6小时喂1份。②土毒素或合霉素,每公斤体重按0.02—0.04克剂量,日服三次。③红小豆或绿豆250克煮开花,凉温,大算2个捣烂混合喂猪,日服二次。

    2.猪感冒病:多发生于冬春季节,常因气温突变,猪受寒着凉引起。病猪咳嗽,打喷嚏,流清鼻涕,精神不振,眼结膜潮红、充血。随着病情的发展,咳嗽加剧,流浓稠鼻涕,呼吸费力,不爱吃食,喜躺卧,有时钻到垫草或站立在向阳处,体温稍有升高。

    治疗:①复方阿期匹林,每次每公斤体重0.1克内服;每公斤体重用复方氨基比林或百尔定0.2毫升,或30%安乃近0.1毫升,一次肌肉注射,连用2—3天。②如上呼吸道炎症严重时,可用青、链霉素或磺胺类药物治疗。③紫苏、防风、荆芥各10克,桔梗、杏仁各15克,款冬花7.5克,煎水口服,日服3次。

    3.母猪产后瘫痪:母猪瘫痪又称产后麻痹,或称“风瘫”,多发生在产后20—40天,对瘫痪的母猪应加强饲养管理,加强母猪室外活动,多晒太阳,合理补喂钙磷,减少仔猪吃奶次数、或提前断奶,以减轻母猪的泌乳负担。可采用以下方法治疗:①用新鲜猪骨砸碎熬汤喂猪,加喂饲用骨粉,每天给50克左右。②静脉注射10一20%葡萄酸钙100一150毫升,5—10%氯化钙济射液40一80毫升。③治疗瘫散:骨粉270克、防已35克、制马前子18克,研为细末混匀喂服,50公斤以下的10一18克,50公斤以上的猪18—35克,每日两次,连服数日。

  • img
    匿名网友
    2021-12-17 05:34:40

    有可能是其他疾病

  • img
    匿名网友
    2021-12-17 05:34:40

    不是,是肠胃不好。

  • img
    宠来也
    2021-12-17 05:34:40

    像你这个又吐又拉的就是病毒性腹泻,不可能是黄痢。

    一般多大发生于,冬季和秋季,主要有三种流行形式,流行性多发生于新疫区和冬春季,很快感染所有年龄的猪,地方流行多发生于疫区,多见于经常有仔猪出生或哺乳仔猪被动免疫力低的猪场,发病率低,病情较轻,周期性地方流行多发生于流行间隙期,由病毒重新侵入猪场引起。

    治疗的话:尚无特效疗法,对症治疗脱水,纠正酸中毒和防止继发感染。在水里添加补液盐,栏舍消毒,把发了病又拉又吐特别厉害的猪处死掉。栏舍进行消毒。

    预防措施:避免从疫区和疫场引猪,及时处死和隔离病猪并做好消毒。可以用我国研制的猪腹泻苗,妊娠母猪于产前45天肌肉注射3毫升。可使仔猪获得母源抗体,还有就是冬春季新生仔猪一定要注意保温。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