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3/A, Miranda City Likaoli Prikano, Dope
+0989 7876 9865 9
+(090) 8765 86543 85
info@example.com
example.mail@hum.com
比如说汪精卫虽然是卖国贼但是也保护了敌占区人民的生活。
我认为最应该纠正的大众认知观念就是用好人和坏人来评价历史人物。
前一阵子看完茅海建先生的《天朝的崩溃》让我感慨了许久,这本书慕名已久,只是没有机会读。我把它推荐给大家。
首先考虑一个问题,如果一场战争明知道会输,还打不打?如果打,可以捍卫尊严,如果不打,可能将战争的损失降到最低。前者是道德层面的,后者是政治层面的。
明知道失败,还继续打,对一个人来说可以成全他的美名,留下动人的故事。
明知道失败,主动求和,个人的声誉肯定受到影响,但是对民族说可能是一件幸事。
按照中国传统的概念,慈禧无疑是一个坏人,但是她对近代中国的贡献也是不可磨灭的。
慈禧一生中领导过两次改革,洋务运动和清末新政。
她还推出君主立宪制度。废除科举,并向欧洲与日本派遣中国留学生。
此外,她还提高了商人在中国社会的地位,大力扶持商业,传统的中国社会“士农工商”商排在最末。
她重用的汉人大臣,曾国藩、左宗棠、胡林翼,在中国历史上都可以占有重要的地位。
就算她的初衷是为了巩固大清江山,她所做的一切无疑是进步的。
没有她在清末所做的一切,中国的近代化至少要再推迟二十几年。
没有她的改革。就没有后来民国大师的百花齐放。
没有他的改革,就没有后来抗日战争的工业基础。
中国人有盖棺定论的说法,但是近代中国风云变幻,每一个人都身处漩涡,有些事不得已而为之,对于慈禧的综合评价,只能等到以后才能说清了。
人做一件坏事不难,难得的是做一辈子的坏事。
历史上所谓坏人我们只是通过史书记载的来定性,实际上许多都是颠倒黑白的,不能一概而论,有些看起来是坏事的事情反而成了好事。
二战期间的德国党卫军头子希姆莱是大家公认的恶棍,在德国侵占东欧时,曾严令党卫军不得以各种形式同占领国妇女发生性关系,当然也包括强奸。但他的本意是防止雅利安人优秀的基因同劣等民族基因相结合,带有明显的种族歧视。事实上却相对的保护了占领区妇女不受性方面的凌辱。
魏忠贤,有明最为臭名昭著的宦官,欺上瞒下,贪污受贿,压制忠良,加害百官。不过他掌握权力的时候,却能在皇帝醉心于手工活时,上下打理着朝政,对内镇压叛乱,对外抗击满人,为最后一个汉人王朝续命。无论目的如何,采取的措施是对的,效果也是明显的。
所以对于历史上的坏人我们不能过于笼统的评价。他们虽然作恶多端,被钉在历史的耻辱柱上但是也能有意无意之间做些好事。
以上为本人拙见,仅供大家参考,谢谢。
袁世凯。大家都在说他!我也说说吧……他推行改革教育!财政!金融!这些都不说了!就说他称帝一事!当时军阀割据!总统的命令谁听?各个军阀都打着自己的如意算盘!当时的运动都是讲人人平等!我们的教课书上说他称帝是十足的坏人!其实我们可以在袁世凯称帝的角度想想!他为什么称帝!称帝的动机是什么?他的儿子没一个能接他的班!(可以查一下袁世凯自己怎么说他的儿子的!也可以看看他儿子是什么样子的人!)为什么还要称帝呢?而且他的帝还不是完全封建王朝的帝制!
我觉得当时在袁世凯称帝的时候他也不会轻率的去做这么大的事情!在当时看来起码是可以试一试的制度!当时是民主政体的!但他这个总统没权!就像一个创业者一样为什么不试试其他办法呢?要说他多坏!可以多去看看那些评价他和他一个时代的人!看看评价他的人又是一些什么人!基本上可以看出来袁到底如何!谢谢!个人观点!交流可以!吾骂人!
吸引我的不是这个问题,而是题主自己写的问题简介。
认为汪精卫保护了敌占区的人民???
无论任何人有这种思想,我都想把这个人的思想掰回来。
一开始汪精卫从越南去南京,他的心里就没有人民二字!
有的是期盼日本人下手轻点的侥幸心理!有的是党内斗争失败被人生命威胁的仓惶心里!有的是对抗日战线呈颓势的悲观!有的是没有坚持个人气节的胆怯!
我总觉得!你这个问题不是你最关注的,关于汪兆铭的一段洗白才是你真正想说的?
在历史的长河中,犹如长江不停地奔腾,流过了五千年的岁月,见证了无数华夏文明,也尽显了各代王朝地兴与衰。浪花淘尽,数尽风流,好人坏人尽在历史长河的奔流不息中盖棺定论!
那么,有哪些我们认为的坏人,却做了一些有利后人的好事?下面我带大家一起来盘点一下。
隋炀帝杨广臭名远扬,是世人公认的昏庸、荒淫、粗暴、野蛮、无能的皇帝。但就是这样一位我们公认的坏人,却也做过一件功在当代,利在千秋的好事,那就是开凿运河!
运河以东都洛阳为中心,北起涿郡、南到余杭(今浙江杭州),贯穿长江、黄河、海河、淮河、钱塘江等五大水系,分为通济渠、永济渠、邗沟、江南河四段,全长两千多公里。通过运河,将东西南北紧密地联系在一起。这条旷世运河的开通,意味着京师不再和江南遥不可及,洛阳也不再孤立,如果有什么突发事件,可以走运河及时到达。基本上就相当于今天第一条高速铁路通车。
唐代著名诗人皮日休将杨广修凿运河与大禹治水相提并论,从公正的角度客观地评价了此举的功与过。其诗曰:
万艘龙舸绿丛间,载到扬州尽不还。
应是天教开汴水,一千余里地无山。
尽道隋亡为此河,至今千里赖通波。
若无水殿龙舟事,共禹论功不较多。
隋炀帝另外还做了一件意义重大的好事——那就是创建科举制度,这种制度的伟大意义不用多说,也毋庸置疑。尤其对寒门学子的意义更是极为重大。可以说科举制度的生命一直延续到今天的公务员考试。
这个问题还是那句话,没有十全的好人,也没有十足的坏人,好人坏人都是就给后人评判的。举两个例子吧(我没有说他们是好人还是坏人,个人观点,不喜勿喷谢谢)。
第一个,秦始皇建长城。
当时为了建长城,劳民伤财,动用了数十万劳工,风餐露宿,累死的人无法统计。但是事实证明了长城的必要性和重要性。挡住了匈奴。后来大汉朝的繁荣不能说跟长城没有一点的关系吧。
第二个,隋朝的隋炀帝修大运河。
有的说法是修运河是为了隋炀帝下江南游玩用的。劳民伤财的,是隋炀帝的功绩,是暴政。大运河开凿,给人民带来沉重负担。但是大运河的作用是不可以否定的,南北文化的交流,经济的的发展。
隋朝的政治中心在北方,再往北还有边防部队驻扎,人多需要解决粮食问题,南方的粮食怎么运输?陆运时间长,运量少,人力物力消耗大。还是得通过运河。隋朝之后就是唐朝的繁华了。
所以,我们不能直接评价任何人的好坏,只能说他做了件好事或者坏事。
第一次回答问题,手下留情。
历史就是那么神奇,任何历史人物,都不能一棍子打死的,不能仅以好人和坏人区分,如果按照标题,非以传统意义上的好坏来说,那么隋炀帝杨广,算是一个,做为亡国之君,他的评价显然不可能好,他的烂帐,那就多了,传说他杀父弑兄,调戏母妃,骄奢淫逸,滥用民力。这些绝对可以给他扣上坏人的帽子了,可是,也不得不说他是个有想法,有作为,对中国历史发展有贡献的皇帝,开挖大运河,兴科举,藏书,武功方面,打契丹和琉球,三征高丽,作为中原皇帝,他曾经西行到过今天甘肃的河西地带,张掖,这项纪录,恐怕唐宗宋祖都不及他
有人说,评论历史人物不能一棍子打死,这话也没错。但做人是有底线的!越过这个底线,都不能称其为人了!这个底线就是在任何时候、任何情况下都不能出卖自己的国家,出卖自己的民族,出卖自己的祖宗!
武则天袁世凯,当然是为劳苦大众做过很多有价值的事,但慈禧就不同了,简直腐朽皆庸到极至,使历史倒退上百年,后面一丁点政绩都是被迫情况下实施的,算不了真心为民,她永远是中华儿女不可饶恕的罪人
。。这是一个标准的伪命题,对于历史人物不能以简单的好人和坏人来区分,更不应当以阶级的眼光来分析,只要是对于民族的繁荣富强、领土完整或扩展,都应当值得后人来纪念和缅怀。举一个例子来说明这个观点,比如说慈禧太后吧,大家都说是祸国殃民等等吧,但是,慈禧太后坚定的支持左宗棠收回了新疆,为华夏儿女保住了现在国土面积的六分之一,如按清末海防派的政策放弃新疆,那么,新疆现在早已不属我们了。所以对于历史人物也应当一分为二,实事求是的予以评价,功过客观的展现。
10人回答
匿名网友
2021-12-17 07:38:15我认为最应该纠正的大众认知观念就是用好人和坏人来评价历史人物。
前一阵子看完茅海建先生的《天朝的崩溃》让我感慨了许久,这本书慕名已久,只是没有机会读。我把它推荐给大家。
首先考虑一个问题,如果一场战争明知道会输,还打不打?如果打,可以捍卫尊严,如果不打,可能将战争的损失降到最低。前者是道德层面的,后者是政治层面的。
明知道失败,还继续打,对一个人来说可以成全他的美名,留下动人的故事。
明知道失败,主动求和,个人的声誉肯定受到影响,但是对民族说可能是一件幸事。
按照中国传统的概念,慈禧无疑是一个坏人,但是她对近代中国的贡献也是不可磨灭的。
慈禧一生中领导过两次改革,洋务运动和清末新政。
她还推出君主立宪制度。废除科举,并向欧洲与日本派遣中国留学生。
此外,她还提高了商人在中国社会的地位,大力扶持商业,传统的中国社会“士农工商”商排在最末。
她重用的汉人大臣,曾国藩、左宗棠、胡林翼,在中国历史上都可以占有重要的地位。
就算她的初衷是为了巩固大清江山,她所做的一切无疑是进步的。
没有她在清末所做的一切,中国的近代化至少要再推迟二十几年。
没有她的改革。就没有后来民国大师的百花齐放。
没有他的改革,就没有后来抗日战争的工业基础。
中国人有盖棺定论的说法,但是近代中国风云变幻,每一个人都身处漩涡,有些事不得已而为之,对于慈禧的综合评价,只能等到以后才能说清了。
宠来也
2021-12-17 07:38:15人做一件坏事不难,难得的是做一辈子的坏事。
历史上所谓坏人我们只是通过史书记载的来定性,实际上许多都是颠倒黑白的,不能一概而论,有些看起来是坏事的事情反而成了好事。
二战期间的德国党卫军头子希姆莱是大家公认的恶棍,在德国侵占东欧时,曾严令党卫军不得以各种形式同占领国妇女发生性关系,当然也包括强奸。但他的本意是防止雅利安人优秀的基因同劣等民族基因相结合,带有明显的种族歧视。事实上却相对的保护了占领区妇女不受性方面的凌辱。
魏忠贤,有明最为臭名昭著的宦官,欺上瞒下,贪污受贿,压制忠良,加害百官。不过他掌握权力的时候,却能在皇帝醉心于手工活时,上下打理着朝政,对内镇压叛乱,对外抗击满人,为最后一个汉人王朝续命。无论目的如何,采取的措施是对的,效果也是明显的。
所以对于历史上的坏人我们不能过于笼统的评价。他们虽然作恶多端,被钉在历史的耻辱柱上但是也能有意无意之间做些好事。
以上为本人拙见,仅供大家参考,谢谢。
匿名网友
2021-12-17 07:38:15袁世凯。大家都在说他!我也说说吧……他推行改革教育!财政!金融!这些都不说了!就说他称帝一事!当时军阀割据!总统的命令谁听?各个军阀都打着自己的如意算盘!当时的运动都是讲人人平等!我们的教课书上说他称帝是十足的坏人!其实我们可以在袁世凯称帝的角度想想!他为什么称帝!称帝的动机是什么?他的儿子没一个能接他的班!(可以查一下袁世凯自己怎么说他的儿子的!也可以看看他儿子是什么样子的人!)为什么还要称帝呢?而且他的帝还不是完全封建王朝的帝制!
我觉得当时在袁世凯称帝的时候他也不会轻率的去做这么大的事情!在当时看来起码是可以试一试的制度!当时是民主政体的!但他这个总统没权!就像一个创业者一样为什么不试试其他办法呢?要说他多坏!可以多去看看那些评价他和他一个时代的人!看看评价他的人又是一些什么人!基本上可以看出来袁到底如何!谢谢!个人观点!交流可以!吾骂人!
宠来也
2021-12-17 07:38:15吸引我的不是这个问题,而是题主自己写的问题简介。
认为汪精卫保护了敌占区的人民???
无论任何人有这种思想,我都想把这个人的思想掰回来。
一开始汪精卫从越南去南京,他的心里就没有人民二字!
有的是期盼日本人下手轻点的侥幸心理!有的是党内斗争失败被人生命威胁的仓惶心里!有的是对抗日战线呈颓势的悲观!有的是没有坚持个人气节的胆怯!
我总觉得!你这个问题不是你最关注的,关于汪兆铭的一段洗白才是你真正想说的?
宠来也
2021-12-17 07:38:15在历史的长河中,犹如长江不停地奔腾,流过了五千年的岁月,见证了无数华夏文明,也尽显了各代王朝地兴与衰。浪花淘尽,数尽风流,好人坏人尽在历史长河的奔流不息中盖棺定论!
那么,有哪些我们认为的坏人,却做了一些有利后人的好事?下面我带大家一起来盘点一下。
隋炀帝杨广臭名远扬,是世人公认的昏庸、荒淫、粗暴、野蛮、无能的皇帝。但就是这样一位我们公认的坏人,却也做过一件功在当代,利在千秋的好事,那就是开凿运河!
运河以东都洛阳为中心,北起涿郡、南到余杭(今浙江杭州),贯穿长江、黄河、海河、淮河、钱塘江等五大水系,分为通济渠、永济渠、邗沟、江南河四段,全长两千多公里。通过运河,将东西南北紧密地联系在一起。这条旷世运河的开通,意味着京师不再和江南遥不可及,洛阳也不再孤立,如果有什么突发事件,可以走运河及时到达。基本上就相当于今天第一条高速铁路通车。
唐代著名诗人皮日休将杨广修凿运河与大禹治水相提并论,从公正的角度客观地评价了此举的功与过。其诗曰:
万艘龙舸绿丛间,载到扬州尽不还。
应是天教开汴水,一千余里地无山。
尽道隋亡为此河,至今千里赖通波。
若无水殿龙舟事,共禹论功不较多。
隋炀帝另外还做了一件意义重大的好事——那就是创建科举制度,这种制度的伟大意义不用多说,也毋庸置疑。尤其对寒门学子的意义更是极为重大。可以说科举制度的生命一直延续到今天的公务员考试。
宠来也
2021-12-17 07:38:15这个问题还是那句话,没有十全的好人,也没有十足的坏人,好人坏人都是就给后人评判的。举两个例子吧(我没有说他们是好人还是坏人,个人观点,不喜勿喷谢谢)。
第一个,秦始皇建长城。
当时为了建长城,劳民伤财,动用了数十万劳工,风餐露宿,累死的人无法统计。但是事实证明了长城的必要性和重要性。挡住了匈奴。后来大汉朝的繁荣不能说跟长城没有一点的关系吧。
第二个,隋朝的隋炀帝修大运河。
有的说法是修运河是为了隋炀帝下江南游玩用的。劳民伤财的,是隋炀帝的功绩,是暴政。大运河开凿,给人民带来沉重负担。但是大运河的作用是不可以否定的,南北文化的交流,经济的的发展。
隋朝的政治中心在北方,再往北还有边防部队驻扎,人多需要解决粮食问题,南方的粮食怎么运输?陆运时间长,运量少,人力物力消耗大。还是得通过运河。隋朝之后就是唐朝的繁华了。
所以,我们不能直接评价任何人的好坏,只能说他做了件好事或者坏事。
第一次回答问题,手下留情。
匿名网友
2021-12-17 07:38:15历史就是那么神奇,任何历史人物,都不能一棍子打死的,不能仅以好人和坏人区分,如果按照标题,非以传统意义上的好坏来说,那么隋炀帝杨广,算是一个,做为亡国之君,他的评价显然不可能好,他的烂帐,那就多了,传说他杀父弑兄,调戏母妃,骄奢淫逸,滥用民力。这些绝对可以给他扣上坏人的帽子了,可是,也不得不说他是个有想法,有作为,对中国历史发展有贡献的皇帝,开挖大运河,兴科举,藏书,武功方面,打契丹和琉球,三征高丽,作为中原皇帝,他曾经西行到过今天甘肃的河西地带,张掖,这项纪录,恐怕唐宗宋祖都不及他
匿名网友
2021-12-17 07:38:15有人说,评论历史人物不能一棍子打死,这话也没错。但做人是有底线的!越过这个底线,都不能称其为人了!这个底线就是在任何时候、任何情况下都不能出卖自己的国家,出卖自己的民族,出卖自己的祖宗!
匿名网友
2021-12-17 07:38:15武则天袁世凯,当然是为劳苦大众做过很多有价值的事,但慈禧就不同了,简直腐朽皆庸到极至,使历史倒退上百年,后面一丁点政绩都是被迫情况下实施的,算不了真心为民,她永远是中华儿女不可饶恕的罪人
宠来也
2021-12-17 07:38:15。。这是一个标准的伪命题,对于历史人物不能以简单的好人和坏人来区分,更不应当以阶级的眼光来分析,只要是对于民族的繁荣富强、领土完整或扩展,都应当值得后人来纪念和缅怀。举一个例子来说明这个观点,比如说慈禧太后吧,大家都说是祸国殃民等等吧,但是,慈禧太后坚定的支持左宗棠收回了新疆,为华夏儿女保住了现在国土面积的六分之一,如按清末海防派的政策放弃新疆,那么,新疆现在早已不属我们了。所以对于历史人物也应当一分为二,实事求是的予以评价,功过客观的展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