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3/A, Miranda City Likaoli Prikano, Dope
+0989 7876 9865 9
+(090) 8765 86543 85
info@example.com
example.mail@hum.com
在泰国,武装部队听从谁的指挥,是泰皇还是总理?
在泰国有以下几大政治力量:民选政府(一般代表下层民众)、军队、国王与佛教(后三者一般代表上层势力)。自1932年泰国实行君主立宪制以来,民选政府与军政府(或军队支持的政府)交替掌权。
从泰国的法律规定来看,泰国的军队是效忠国王的,经国王批准后,泰国政府才有权调动军队。但在实际操作中,泰国的军队是泰国上层的代表,其行动基本是独立的。一旦贵族阶层的利益受到伤害,军队就会出面干预,甚至是推翻民选政府,接管政权。当下层民众不满军政府之时,国王就会出面调停,在泰国重新举行大选。近几十年的泰国政局就是在这种循环反复中运作的,于是就有了司空见惯的军事政变。
当前泰国的巴育政府就是军队推翻英拉政府而成立的。但当前泰国政局与以往的不同之处在于:威信较高的泰国老国王去逝了,而新的国王的威信大减,并且与他信家族关系密切。这样就使国王对军队的影响力更小了。目前巴育军政府正在酝酿实现华丽转身,企图在新一轮选举中赢得大选。但前景仍不明朗。
泰皇是泰国公民的精神领袖。以前泰国国王亲政,国王就是政府,当时军人听从于国王,后来泰国改为君主立宪制,泰王的实权被掠夺了许多,新的政府成为了一个独立的政府,所以泰国成了三方权,即泰王、政府、军队。
泰王尽管没有实权可是经常靠民间的信仰力经常派军队干预政府,不过现在的军队已经不太听泰国国王的话了,虽然泰国皇家军队依旧宣布效忠于国王和人民,但是如果政府不太强硬,有时候军队就会直接政变,让军队的首长做政府首脑,所以现在的泰军其实也是半独立的,谁也不听,谁也不鸟
按照泰国的法律规定,军队是效忠国王的,国王拥有对武装部队的直接指挥权。自1932年泰国实行君主立宪制以来,军政府和民选政府交替执政,军队也在国王的授权下由军政府或者民选政府指挥。但是泰国发展到现在,军队已经有了较强的独立性,军政府受王室的限制越来越小。
泰国的权力阶层分为王室、佛教、军政府和民选政府,对于现在的泰国而言,王室与佛教更多是象征意义上的权力,并不拥有实权,民选政府虽然是民众选出来,也没有对军队的指挥权。军队的指挥权始终掌握在军政府自己手中,这也就是为什么泰国总理英拉会被军政府发动政变赶下台的原因。
现在的军政府是由巴育控制,军队也是听巴育的指挥,加上这一任泰国国王不够强势,所以巴育成为了集军政大权于一体的“泰国总理”,在泰国可谓是只手遮天。这次泰国虽然进行了民主选举重现选总理,但是总理大选实际上已经被巴育架空,大选只不过是为了给巴育合法上台做嫁衣。
未来泰国局势如何,权力会不会转移,我们也可以拭目以待,但是可以确认的一点是,巴育不下台,军队的控制权就永远在他手中。
在泰国有句话,叫做流水的总理,铁打的泰王。前前后后泰国的军事政变跟开奥运会一样频繁,几年就一次,但是不管国内怎么闹,泰王的地位依旧还是如日中天,甚至泰王要是愿意,都可以把狗封为军官,比如一只叫做福福的狗,就曾被册封为泰国空军元帅,甚至还有专业定制的衣服与军靴,所以泰国军人在泰王面前能有啥地位?只不过是福福罢了。
而泰国总理看起来是实权派,好像掌握了一国的统治权力,但泰国总理其实是弟弟中的弟弟,在国王和军队面前没地位。别的不说,就拿他信家来讲就好,他信、英拉家族是除了皇室之外泰国最大的政治家族。这伙人其实是中国南部的农民后代,当初在中国待不下去,于是只能跑到泰国去冒险,结果一家子在泰国打出了一片天下,到了他信这代几乎达到了巅峰,10多年间出了3位泰国总理,创造了泰国政坛的真神话,但是他信的结局大家也看见了,现在一家子都没办法回泰国。他信在底层民众中也有很深的基础,所以他才能前前后后把自己人都推上总理,但是后来大家也看到了,军方只要有想法,他信帮的总理分分钟下台。
泰国总理有点像《让子弹飞》中的县长,他也有县衙,也有一伙人马,但是大家不信他,出了事大家会去“讲茶大堂”而不是“县衙”,因为大家知道“县衙”没啥用,掌握着武力和威势的黄府管辖下的讲茶大堂才是大家的议事堂。而且泰国总理比“县长”更为尴尬的是,他在泰王面前也没有足够的权威和合法性,因为他的合法性是泰王给的,所以理论上只有泰王一不高兴,泰国总理就没有啥好果子吃。
可以看出在泰国,国王是面子,军队是里子,里子必须撑住面子,所以军队必须是国王的忠犬。泰国总理也就是一个纸面玩物,不影响到泰王和军队利益的时候,大家也就忍忍他,但是试图另分蛋糕,那么总理就必须下台。
虽然根据泰国的法律规定,泰国军队的指挥权归属于泰国国王,但是现在的泰国军队已经成为了一支独立的政治力量。
不管是泰国政府还是泰国国王,都没有控制泰国军队的实力。
泰国国内的政治力量,目前主要分为四个大的派系。第一个派系是泰国的佛教力量,佛教是泰国的国教,泰国百分之九十五以上的人都信仰佛教。
不过由于佛教属于温和性的教派,泰国佛教并没有过多的干预政治,只是泰国佛教强大的影响力,让佛教成为了泰国政坛不可忽视的一支力量。
第二个派系是泰国的民选政府,泰国民选政府的成员主要来自于泰国的文人政客,这些文人政客擅长包装演讲,在泰国底层民众中拥有巨大的威望。
然而泰国民选政府一直缺乏对泰国武装力量的控制权,经常因为得罪泰国国王和武装部队领导人而被泰国军队推翻。
第三个派系是泰国王室,泰国王室是世界上权力最大的王室。在泰国国内不管是军队高层,还是政府首脑,见到泰国王室成员都要下跪。泰国王室在泰国的地位,丝毫不亚于我国封建时期的皇帝。
在泰国成为君主立宪制国家之后,泰国王室也一度失去过特权。
然而泰国前任国王拉玛九世通过平衡泰国民选政府和军人之间的权力,不断地抬高泰国王室的地位,让泰国王室重新恢复了君主立宪之前的威望。
尽管泰国的宪法限制了王室的一些特权,但是泰国王室目前在泰国政坛的地位仍然要高于泰国的民选政府。只要泰国王室愿意支持军人发动政变,泰国军人随时都可能会推翻泰国的民选政府。
泰国政坛的第四个派系,就是泰国的军人集团。由于泰国的军人集团掌握了泰国的核心武装力量,泰国政坛的实际主导者就是泰国的军人集团。
当泰国民选政府得罪泰国的军人集团后,泰国军人集团就会联合泰国王室推翻民选政府,组建新的军政府。而泰国王室在军人集团和民选政府发生矛盾的时候,基本都会站在军人集团的一方。毕竟枪杆子掌握在军人集团的手中,泰国王室也担心军人集团会对自己下手。
当然泰国军人当政的政治形态,只是特殊情况下的产物。从其他国家的发展历史来看,当泰国军人集团中出现一个政治强人后,泰国军人控制政府的局面就会出现改观,最终还是会成为一个文官政府,泰国武装力量的控制权也会落入泰国总理的手中。不过在短时间内,泰国军人集团仍然是泰国政治的主导力量,这一情况至少还要持续十年以上。
在泰国武装部队听从泰国国王的指挥,而不是民选总理。因为泰国的武装部队对泰国国王负责,而不是对总理负责。
这是有充分的法律依据的。因为泰国的宪法规定,泰国国王是三军总司令,是泰国的国家元首,是佛教及所有宗教的守护人。任何人对国王都不能指责和控告。国王通过国会、内阁和法院分别行使立法、行政和司法权。
随着形势的发展,在泰国的政治生活中,国王还扮演着仲裁者的角色。
从泰国的宪法规定中可以看出,泰国国王的权力非常大,军队的权力也非常大。可以说,泰国王室和军队构成了一个密切联系的利益共同体。
泰国国王虽不直接管理军队,但是却是三军的总司令,是通过军队直接管理达到控制军队的目的,来维护王室的统治。
而军方直接对国王负责,而不是对总理负责,通过直接管理军队,充当国王的打手和帮凶,来维护自身的军方利益。这也是泰国多次发生军事政变来推翻民选政府的主要原因。
作为总理来讲,是由选举直接产生的,但是必须对国王负责。加之民选政府控制不了军队,只能成为任人宰割的鱼肉。
可以说,在王室、军方和民选总理的三方较量中,总理总是处于下风,总是被军方推翻。他信和英拉就是在这种情况下被军方推翻的。而王室和军方互相利用,互为依存,成为最后的赢家。
这是个很有意思的问题。现在泰国的军事体制与晚清有些相似(仅指军队),泰皇是一把手(慈禧)掌握全国武装力量,泰国总理经泰皇同意可以调动军队(荣禄),军队内部实行参谋长联席议会制(新军),也就是泰皇是决定者,总理是指挥者,参谋长联席会是执行者。可是实际上,军政不分家,泰皇靠威望指挥军队,无军队背景的总理只是鸡肋,真正的军权掌握在联席会议总参谋长手里。当然这个参谋长多由泰皇授意产生,总理由选举产生(或者军队政变,由泰皇成立临时政府,指定产生),三者相互牵扯。综上,泰国军队不是由某个职位掌控,而是由三个职位上哪个是强人,哪个掌控。(总理和参谋总长会轮换,泰皇确是继承,所以长期看,泰皇的影响力是军中最大的,但某一时段的军队控制权并不一定掌握在泰皇手中)。
这就是泰国经常动乱的根本原因。
泰国历史上曾经发生过24军事政变,是一部活生生的军事政变史,从1932年开始,在长达70多年的时间里,武装部队在泰国这个国家中占据了主导的地位,枪杆子里出政权就是泰国领导人的座右铭。
泰皇是泰国这个国家的象征,皇室的权力涉及到了泰国武装部队的领导权,泰皇的职能在巅峰时期就是全国的精神政治领袖,掌握着泰国的武装力量,可如今在军人统治的泰国之下,泰皇的职能权力就大大削弱了,只负责处理一些外交礼仪上的事,没有太多的实权,但在民间的威望比较高。
泰国总理是一个国家的首脑,其职能是负责国家的重大事情的决策,全权掌管国家的各项大事,总理必须由泰国的议员担任,是经过泰国众议院激烈的讨论选出来的,同时泰国总理还具有任命,调查和复议相关重大立法的最后决定权。
在泰国的相关明文法律中,表面上声明泰国政府在泰皇的正式批准下才能有调动军队的权力,但在现实中,泰国武装部队是可以独立自由行动的,如果一旦泰国武装部队利益上遭受不公平的对待,武装部队的领导人就会选择发动军事政变来推翻当时的泰国皇帝统领的政府,进而正式接管政治权,所以泰国皇帝只不过是一个傀儡,有名无权就是当今泰国皇帝最苦恼的问题。
泰国总理是君主立宪制之下的产物之一。由泰国国王亲自任命,例如英拉就是泰国历史上的第一位女性政府首脑,国家的决策权掌握在泰国总理的手中,但是在泰国装部队方面,泰国总理没有掌握军事的权力,所以一旦发生军事政变,第一个遭到重创的就是泰国总理,武装部队推翻泰国政府的历史剧本屡屡上演。
在2006年,泰国的武装部队发动了军事政变推翻了他信政府,在2014年,泰国的武装部队领导人决定采用军事政变推翻英拉政府。数次的军事政变无疑证明了泰国武装部队的领导人就是掌握军事实权的泰国将军。
在泰国的武装部队中,作为泰国军事最大权利机构—泰国皇家武装部队总部,背后的最高领导人就是泰国皇家军队参谋总长,武装部队的一切作战计划的制定和执行都由总参谋总长一手遮天,比如当今的泰国总参谋总长就是巴育将军,泰国武装部队的实权就掌握在他的手中。
第一点就是泰国的文人政府和公众参与制度的法律地位在泰国民众心中没有得到确立,对军队干政态度冷漠。在1933到1983年13次泰国选举中,只有出现过1958年和1983年两次大选中合法选民人数分别为57.5%和50.76%,令人惊讶的是在1957年的大选中合法的选民只占到了13%,惨淡的数据的背后说明了泰国群众的选举意识淡薄,谁当领导人也躲不过军事政变的洗礼是泰国群众习以为常之事。
第二点就是泰国政治制度的不成熟,导致了军人对政党的极其不信任。在泰国的政治体系中,根本没有一系列的政治纲领和主张。泰国曾经出现过十几个政党,但都是极其短命的,只是为了完成某一个选举任务,任务一旦结束就解体了。所以每一次军事政变后的第一件事就是解散政党,导致了政党在泰国群众中是一种可有可无的状态。
第三点就是泰国政府的软弱无力以及腐败无能。在泰隆那任总理之后,泰国就出现了官员腐败不堪,经济衰退的现象。这几乎成了每次军事政变的导火索。这样软弱无力腐败的政府被推翻也是在泰国群众的情理之中。
第一点军事政变仍然是泰国政治生态的主旋律。进入21世纪以来,泰国无论是政治上还是经济上,发展的比较安稳许多。泰国群众的文化水平也日益增长,选举参政的意识也在一直进步。但是泰国病弱的政治体系和政党腐败无能的现象将是军事政变永远的导火线。
第二点军人治国的独裁现象将会慢慢减弱。泰国每一次的军事政变,都会给这个国家立法、行政,司法、军队、警察权力方面带来相应的改善。在泰国经济高速发展的今天,泰国民主化的主张已经深入人心。军队监督政府将是一条开创泰国政治先河的正确政策。
第三点泰国皇帝的地位将会得到进一步的提升。泰国国王作为一个国家的象征,在泰国拥有至高无上的威望,得民心者得天下,如果军事领导人想得到泰国民心,必须征服泰国国王,合作是双方共赢的一个选择。加强泰国皇帝的地位是双方合作的前提。
01:加强皇室在泰国的地位
在泰国,皇帝简直就是神一般的存在,从普通的泰国民众对泰国皇帝的礼仪之中就可以看出泰国皇帝是无可替代的,每一次的军事政变后,军队的总参谋长都会到泰国皇家陵园拜访皇帝,希望得到泰国皇帝的支持。
02:在泰国大力推行君主立宪制
作为君主立宪制中的“君主”,泰国皇帝无疑是支撑这个制度的出发点,由于泰国历史上曾经出现过泰国国王掌握军事实权的长年统治事件,泰国武装部队的总参谋长不敢小看泰国国王的军事权威,所以打压泰国国王的军事权威有利于巩固自己的统治。所以君主立宪制将会是泰国皇帝的生存之本。
03:合作共赢是泰国皇室的生存之道
泰国皇帝与泰国武装部队的合作,有利于加强君主立宪制,从而可以非常完美的维护国王至高无上的形象,泰国的武装部队也可以借助泰国国王的权威稳定民心,双方的合作无疑是共赢的经典案例之一。
谁都没有想到,在泰国领导武装部队的竟然不是泰皇也不是总理,而是武装部队背后的最高领导人皇室武装部队总参谋长。你们觉得泰国武装部队领导权落在谁的手中更合适呢?
按照国际惯例来看,一个国家的武装部队最高统帅权归属于国家元首。泰国作为君主制国家,泰国国王自然就是泰国皇家军队的三军总司令,不过,军队的核心领导权究竟是属于国家元首还是政府首脑,还得看国家政治体制。
不同的国家政治体制,对军队的最高指挥权归属是不一样的,有些国家的国家元首虽是三军统帅,但仅仅是法律形式的,没有得到军队实权,但有些国家的国家元首却掌握着军队最高领导权。
按照目前,全球普遍实行的五种政治体制:议会制共和制、议会制君主立宪制、二元君主制、总统制、半总统制半共和制来看,这五种政治体制的军权归属都不同。
议会制共和制的国家,国家元首是总统,是虚职元首,不掌握实权,武装部队的统帅虽然在法律形式上属于总统,但军事领导调度权实际上只攥在行使国家行政大权的内阁总理手中。尤其是军事调动权、部队的高级军官任命权,都由内阁总理来决定,总统虽为武装部队的三军统帅却无权插手。代表国家有印度、巴基斯坦、德国等国。
总统制共和制的国家,总统掌握最高实权,通常不设总理职务,总统既是国家元首又是政府首脑,同时还是武装部队的最高统帅,可以决定一切军事行动,握有真正的军权。代表国家有美国、委内瑞拉、印尼等国。
半总统制半共和制国家,总统不仅是国家元首,还是武装部队最高统帅,掌握核心军权;而总理虽是政府首脑,但最终决定权却在总统手中,总理负责国内经济事务以及辅佐总统,并执行总统的各项方针政策,绝不能插手军队事务。代表国家有法国、俄罗斯等。
议会制君主立宪制国家,国家元首是国王或天皇,同时也是武装部队最高统帅,但国王往往是不能干政的,属于虚职元首,国家施政大权归属内阁首相(总理),也就是说只有首相才有核心军权,才能调动军队。代表国家有英国、日本、澳大利亚等国。
二元制君主立宪制国家,国家元首是国王,同时也是武装部队的最高统帅,掌握最高军权,内阁总理虽然是政府首脑,有行政大权,但须向国王负责,一切皆听从国王的旨意。代表国家有泰国、摩洛哥等国。
既然泰国属于二元制君主立宪制国家,那么泰国皇家军队的最高领导权就在泰国国王手中,而不是在泰国总理手中。不过,国王虽然是军队的最高统帅,但他不具体领导军队,而是交由各军种司令来管理军队事务。
泰国武装部队分为陆海空三军,各军种都有设有司令一职,陆军司令权力最大,也最重要,基本代表着整个武装部队。泰国皇家军队的高级将领都是由国王亲自任命,内阁政府根本插手不了军队事务,泰国内阁政府中,唯一一个跟军队沾点边的官职就是国防部长,同样无法领导调动泰国军队。
所以,在泰国的政治权力结构中形成了三方势力,分别是王室、军方、内阁政府。实际上,内阁政府和军方都要无条件服从服务于国王。尤其是军队的领导权在国王手里攥的死死地,任命了自己信任的军队指挥官。
可内阁政府就不一样了,内阁总理一般是由民选产生,国王的控制力度较弱。一旦出现内阁政府的政策与国王不符或者内阁政府施政对社会产生不利影响,那怎么办呢?这个时候就由代表国王的军方出手,可能实行军事政变,建立军管政府。
这也是为何泰国政坛容易发生军事政变的缘故,从1932年以来,泰国政坛累计上演了19次政变或未遂政变,最近的两次在2014年和2006年,两任泰国陆军司令分别推翻了英拉内阁和哥哥他信内阁,建立了军政府,而背后就是国王在给军方撑腰。
因此,泰国武装部队的最高领导权是在泰国国王手中的,具体管理调度由泰国各军种司令负责,泰国内阁总理无法插手军方事务。
泰国军队在泰国是一个独立的系统,可以让一些无法通过教育获得晋升机会的人有晋升的机会,而泰国另外的三个系统分别是公务员、商业和佛教。自从1932年人民党革命,泰国改君主制为君主立宪制以来,泰国军队就控制了泰国,大部分时间里,军队都以军政府的形式控制泰国。近年来,随着时代的变迁,泰国军队也顺应历史的潮流从前台退居幕后,让民选政府在前台发挥作用,然后通过影响政府的形式来继续存在。1992年(最近第2次政变)以后的泰国,历届泰国政府都是都是由多个政党联合执政,在国会只能保持相对多数,所以只要政府不能满足军方的需求,军方只要拉拢联合政府某个党派,就能让政府倒台,这样就控制了政府的运做,又不需要担负军队干政的骂名。可是2001年他信异军突起,他领导的政党是历史上首个获得过半数国会席位的,这样军方再也无法象以前那样控制政府,特别是2005年他信连任泰国总理,在反对党杯葛选举的情况下获得72%的选票,那是足以修改宪法,改变泰国国制的票数。所以,2006年,军方忍不住直接再次政变把他信赶下台。并且直接修改了宪法,并且通过宪法法院、反贪委员会等机构,把代表他信势力政党的总理一个个赶下台。直到2008年,终于收买他信政党里面的一个小派别,在国会投票里达到微弱多数,把民主党的阿批实送上总理宝座。于是支持他信的红衫军起来反抗集会,接着在2010年,民主党政府下令清场,造成90多人死亡的惨案。阿批实政府一如既往的只会说不会做,无法带领泰国走向更好。在2011年的选举中他信政党再次获胜。他信的妹妹英拉当选总理。这次黄衫军起来集会 ,待遇不同啦,军队宣布中立,实际上却是支持集会者的。这就是为什么红衫军集会会被民主党政府镇压,而黄衫军集会,提出一个个明显反民主的要求,而英拉政府却只能一忍再忍的原因啦,军队,以及泰国多年来的统治者和既得利益者们,是黄衫军的后盾,英拉政府手里只有选票,选票当然是无法战胜枪杆子的啦。
10人回答
匿名网友
2021-12-17 07:42:45在泰国有以下几大政治力量:民选政府(一般代表下层民众)、军队、国王与佛教(后三者一般代表上层势力)。自1932年泰国实行君主立宪制以来,民选政府与军政府(或军队支持的政府)交替掌权。
从泰国的法律规定来看,泰国的军队是效忠国王的,经国王批准后,泰国政府才有权调动军队。但在实际操作中,泰国的军队是泰国上层的代表,其行动基本是独立的。一旦贵族阶层的利益受到伤害,军队就会出面干预,甚至是推翻民选政府,接管政权。当下层民众不满军政府之时,国王就会出面调停,在泰国重新举行大选。近几十年的泰国政局就是在这种循环反复中运作的,于是就有了司空见惯的军事政变。
当前泰国的巴育政府就是军队推翻英拉政府而成立的。但当前泰国政局与以往的不同之处在于:威信较高的泰国老国王去逝了,而新的国王的威信大减,并且与他信家族关系密切。这样就使国王对军队的影响力更小了。目前巴育军政府正在酝酿实现华丽转身,企图在新一轮选举中赢得大选。但前景仍不明朗。
宠来也
2021-12-17 07:42:45这个问题有点意思,泰国是东南亚的重要国家,其北方是越南,老挝和柬埔寨三国,南方则与马来西亚为邻,具有沟通太平洋-印度洋的黄金水道马六甲海峡很近,战略位置很重要。大家知道泰国的经济还不错,但是局势却不太稳当,泰国的军队常常闹事,动不动就搞个军政府。
那么问题来了,泰国的军队到底听谁指挥呢?是泰皇还是总理?
泰皇是泰国公民的精神领袖。以前泰国国王亲政,国王就是政府,当时军人听从于国王,后来泰国改为君主立宪制,泰王的实权被掠夺了许多,新的政府成为了一个独立的政府,所以泰国成了三方权,即泰王、政府、军队。
泰王尽管没有实权可是经常靠民间的信仰力经常派军队干预政府,不过现在的军队已经不太听泰国国王的话了,虽然泰国皇家军队依旧宣布效忠于国王和人民,但是如果政府不太强硬,有时候军队就会直接政变,让军队的首长做政府首脑,所以现在的泰军其实也是半独立的,谁也不听,谁也不鸟
以上就是小编的看法,如有出入还请斧正
宠来也
2021-12-17 07:42:45按照泰国的法律规定,军队是效忠国王的,国王拥有对武装部队的直接指挥权。自1932年泰国实行君主立宪制以来,军政府和民选政府交替执政,军队也在国王的授权下由军政府或者民选政府指挥。但是泰国发展到现在,军队已经有了较强的独立性,军政府受王室的限制越来越小。
泰国的权力阶层分为王室、佛教、军政府和民选政府,对于现在的泰国而言,王室与佛教更多是象征意义上的权力,并不拥有实权,民选政府虽然是民众选出来,也没有对军队的指挥权。军队的指挥权始终掌握在军政府自己手中,这也就是为什么泰国总理英拉会被军政府发动政变赶下台的原因。
现在的军政府是由巴育控制,军队也是听巴育的指挥,加上这一任泰国国王不够强势,所以巴育成为了集军政大权于一体的“泰国总理”,在泰国可谓是只手遮天。这次泰国虽然进行了民主选举重现选总理,但是总理大选实际上已经被巴育架空,大选只不过是为了给巴育合法上台做嫁衣。
未来泰国局势如何,权力会不会转移,我们也可以拭目以待,但是可以确认的一点是,巴育不下台,军队的控制权就永远在他手中。
宠来也
2021-12-17 07:42:45在泰国有句话,叫做流水的总理,铁打的泰王。前前后后泰国的军事政变跟开奥运会一样频繁,几年就一次,但是不管国内怎么闹,泰王的地位依旧还是如日中天,甚至泰王要是愿意,都可以把狗封为军官,比如一只叫做福福的狗,就曾被册封为泰国空军元帅,甚至还有专业定制的衣服与军靴,所以泰国军人在泰王面前能有啥地位?只不过是福福罢了。
而泰国总理看起来是实权派,好像掌握了一国的统治权力,但泰国总理其实是弟弟中的弟弟,在国王和军队面前没地位。别的不说,就拿他信家来讲就好,他信、英拉家族是除了皇室之外泰国最大的政治家族。这伙人其实是中国南部的农民后代,当初在中国待不下去,于是只能跑到泰国去冒险,结果一家子在泰国打出了一片天下,到了他信这代几乎达到了巅峰,10多年间出了3位泰国总理,创造了泰国政坛的真神话,但是他信的结局大家也看见了,现在一家子都没办法回泰国。他信在底层民众中也有很深的基础,所以他才能前前后后把自己人都推上总理,但是后来大家也看到了,军方只要有想法,他信帮的总理分分钟下台。
泰国总理有点像《让子弹飞》中的县长,他也有县衙,也有一伙人马,但是大家不信他,出了事大家会去“讲茶大堂”而不是“县衙”,因为大家知道“县衙”没啥用,掌握着武力和威势的黄府管辖下的讲茶大堂才是大家的议事堂。而且泰国总理比“县长”更为尴尬的是,他在泰王面前也没有足够的权威和合法性,因为他的合法性是泰王给的,所以理论上只有泰王一不高兴,泰国总理就没有啥好果子吃。
可以看出在泰国,国王是面子,军队是里子,里子必须撑住面子,所以军队必须是国王的忠犬。泰国总理也就是一个纸面玩物,不影响到泰王和军队利益的时候,大家也就忍忍他,但是试图另分蛋糕,那么总理就必须下台。
匿名网友
2021-12-17 07:42:45虽然根据泰国的法律规定,泰国军队的指挥权归属于泰国国王,但是现在的泰国军队已经成为了一支独立的政治力量。
不管是泰国政府还是泰国国王,都没有控制泰国军队的实力。
泰国国内的政治力量,目前主要分为四个大的派系。第一个派系是泰国的佛教力量,佛教是泰国的国教,泰国百分之九十五以上的人都信仰佛教。
不过由于佛教属于温和性的教派,泰国佛教并没有过多的干预政治,只是泰国佛教强大的影响力,让佛教成为了泰国政坛不可忽视的一支力量。
第二个派系是泰国的民选政府,泰国民选政府的成员主要来自于泰国的文人政客,这些文人政客擅长包装演讲,在泰国底层民众中拥有巨大的威望。
然而泰国民选政府一直缺乏对泰国武装力量的控制权,经常因为得罪泰国国王和武装部队领导人而被泰国军队推翻。
第三个派系是泰国王室,泰国王室是世界上权力最大的王室。在泰国国内不管是军队高层,还是政府首脑,见到泰国王室成员都要下跪。泰国王室在泰国的地位,丝毫不亚于我国封建时期的皇帝。
在泰国成为君主立宪制国家之后,泰国王室也一度失去过特权。
然而泰国前任国王拉玛九世通过平衡泰国民选政府和军人之间的权力,不断地抬高泰国王室的地位,让泰国王室重新恢复了君主立宪之前的威望。
尽管泰国的宪法限制了王室的一些特权,但是泰国王室目前在泰国政坛的地位仍然要高于泰国的民选政府。只要泰国王室愿意支持军人发动政变,泰国军人随时都可能会推翻泰国的民选政府。
泰国政坛的第四个派系,就是泰国的军人集团。由于泰国的军人集团掌握了泰国的核心武装力量,泰国政坛的实际主导者就是泰国的军人集团。
当泰国民选政府得罪泰国的军人集团后,泰国军人集团就会联合泰国王室推翻民选政府,组建新的军政府。而泰国王室在军人集团和民选政府发生矛盾的时候,基本都会站在军人集团的一方。毕竟枪杆子掌握在军人集团的手中,泰国王室也担心军人集团会对自己下手。
从最近几年泰国爆发的几次军事政变不难看出,军人集团就是泰国政坛的幕后控制者。如果泰国军人集团有需要,泰国也可能会从一个君主立宪制国家,变成一个共和制的国家。可以说泰国的武装部队谁的指挥都不听,相反泰国国王和泰国总理还要看着泰国军人集团的脸色做事,一旦做不好还可能会面临血光之灾。当然泰国军人当政的政治形态,只是特殊情况下的产物。从其他国家的发展历史来看,当泰国军人集团中出现一个政治强人后,泰国军人控制政府的局面就会出现改观,最终还是会成为一个文官政府,泰国武装力量的控制权也会落入泰国总理的手中。不过在短时间内,泰国军人集团仍然是泰国政治的主导力量,这一情况至少还要持续十年以上。
匿名网友
2021-12-17 07:42:45在泰国武装部队听从泰国国王的指挥,而不是民选总理。因为泰国的武装部队对泰国国王负责,而不是对总理负责。
这是有充分的法律依据的。因为泰国的宪法规定,泰国国王是三军总司令,是泰国的国家元首,是佛教及所有宗教的守护人。任何人对国王都不能指责和控告。国王通过国会、内阁和法院分别行使立法、行政和司法权。
随着形势的发展,在泰国的政治生活中,国王还扮演着仲裁者的角色。
从泰国的宪法规定中可以看出,泰国国王的权力非常大,军队的权力也非常大。可以说,泰国王室和军队构成了一个密切联系的利益共同体。
泰国国王虽不直接管理军队,但是却是三军的总司令,是通过军队直接管理达到控制军队的目的,来维护王室的统治。
而军方直接对国王负责,而不是对总理负责,通过直接管理军队,充当国王的打手和帮凶,来维护自身的军方利益。这也是泰国多次发生军事政变来推翻民选政府的主要原因。
作为总理来讲,是由选举直接产生的,但是必须对国王负责。加之民选政府控制不了军队,只能成为任人宰割的鱼肉。
可以说,在王室、军方和民选总理的三方较量中,总理总是处于下风,总是被军方推翻。他信和英拉就是在这种情况下被军方推翻的。而王室和军方互相利用,互为依存,成为最后的赢家。
宠来也
2021-12-17 07:42:45这是个很有意思的问题。现在泰国的军事体制与晚清有些相似(仅指军队),泰皇是一把手(慈禧)掌握全国武装力量,泰国总理经泰皇同意可以调动军队(荣禄),军队内部实行参谋长联席议会制(新军),也就是泰皇是决定者,总理是指挥者,参谋长联席会是执行者。可是实际上,军政不分家,泰皇靠威望指挥军队,无军队背景的总理只是鸡肋,真正的军权掌握在联席会议总参谋长手里。当然这个参谋长多由泰皇授意产生,总理由选举产生(或者军队政变,由泰皇成立临时政府,指定产生),三者相互牵扯。综上,泰国军队不是由某个职位掌控,而是由三个职位上哪个是强人,哪个掌控。(总理和参谋总长会轮换,泰皇确是继承,所以长期看,泰皇的影响力是军中最大的,但某一时段的军队控制权并不一定掌握在泰皇手中)。
这就是泰国经常动乱的根本原因。
匿名网友
2021-12-17 07:42:45泰国历史上曾经发生过24军事政变,是一部活生生的军事政变史,从1932年开始,在长达70多年的时间里,武装部队在泰国这个国家中占据了主导的地位,枪杆子里出政权就是泰国领导人的座右铭。
泰皇是泰国这个国家的象征,皇室的权力涉及到了泰国武装部队的领导权,泰皇的职能在巅峰时期就是全国的精神政治领袖,掌握着泰国的武装力量,可如今在军人统治的泰国之下,泰皇的职能权力就大大削弱了,只负责处理一些外交礼仪上的事,没有太多的实权,但在民间的威望比较高。
泰国总理是一个国家的首脑,其职能是负责国家的重大事情的决策,全权掌管国家的各项大事,总理必须由泰国的议员担任,是经过泰国众议院激烈的讨论选出来的,同时泰国总理还具有任命,调查和复议相关重大立法的最后决定权。
在泰国的相关明文法律中,表面上声明泰国政府在泰皇的正式批准下才能有调动军队的权力,但在现实中,泰国武装部队是可以独立自由行动的,如果一旦泰国武装部队利益上遭受不公平的对待,武装部队的领导人就会选择发动军事政变来推翻当时的泰国皇帝统领的政府,进而正式接管政治权,所以泰国皇帝只不过是一个傀儡,有名无权就是当今泰国皇帝最苦恼的问题。
泰国总理是君主立宪制之下的产物之一。由泰国国王亲自任命,例如英拉就是泰国历史上的第一位女性政府首脑,国家的决策权掌握在泰国总理的手中,但是在泰国装部队方面,泰国总理没有掌握军事的权力,所以一旦发生军事政变,第一个遭到重创的就是泰国总理,武装部队推翻泰国政府的历史剧本屡屡上演。
在2006年,泰国的武装部队发动了军事政变推翻了他信政府,在2014年,泰国的武装部队领导人决定采用军事政变推翻英拉政府。数次的军事政变无疑证明了泰国武装部队的领导人就是掌握军事实权的泰国将军。
在泰国的武装部队中,作为泰国军事最大权利机构—泰国皇家武装部队总部,背后的最高领导人就是泰国皇家军队参谋总长,武装部队的一切作战计划的制定和执行都由总参谋总长一手遮天,比如当今的泰国总参谋总长就是巴育将军,泰国武装部队的实权就掌握在他的手中。
泰国军事政变的数次发生背后究竟揭露了泰国政治体系中的哪些缺点呢?
第一点就是泰国的文人政府和公众参与制度的法律地位在泰国民众心中没有得到确立,对军队干政态度冷漠。在1933到1983年13次泰国选举中,只有出现过1958年和1983年两次大选中合法选民人数分别为57.5%和50.76%,令人惊讶的是在1957年的大选中合法的选民只占到了13%,惨淡的数据的背后说明了泰国群众的选举意识淡薄,谁当领导人也躲不过军事政变的洗礼是泰国群众习以为常之事。
第二点就是泰国政治制度的不成熟,导致了军人对政党的极其不信任。在泰国的政治体系中,根本没有一系列的政治纲领和主张。泰国曾经出现过十几个政党,但都是极其短命的,只是为了完成某一个选举任务,任务一旦结束就解体了。所以每一次军事政变后的第一件事就是解散政党,导致了政党在泰国群众中是一种可有可无的状态。
第三点就是泰国政府的软弱无力以及腐败无能。在泰隆那任总理之后,泰国就出现了官员腐败不堪,经济衰退的现象。这几乎成了每次军事政变的导火索。这样软弱无力腐败的政府被推翻也是在泰国群众的情理之中。
泰国这几十年来的军事政变动荡不安,泰国武装部队的未来发展该何去何从?
第一点军事政变仍然是泰国政治生态的主旋律。进入21世纪以来,泰国无论是政治上还是经济上,发展的比较安稳许多。泰国群众的文化水平也日益增长,选举参政的意识也在一直进步。但是泰国病弱的政治体系和政党腐败无能的现象将是军事政变永远的导火线。
第二点军人治国的独裁现象将会慢慢减弱。泰国每一次的军事政变,都会给这个国家立法、行政,司法、军队、警察权力方面带来相应的改善。在泰国经济高速发展的今天,泰国民主化的主张已经深入人心。军队监督政府将是一条开创泰国政治先河的正确政策。
第三点泰国皇帝的地位将会得到进一步的提升。泰国国王作为一个国家的象征,在泰国拥有至高无上的威望,得民心者得天下,如果军事领导人想得到泰国民心,必须征服泰国国王,合作是双方共赢的一个选择。加强泰国皇帝的地位是双方合作的前提。
作为在泰国威望最高的皇帝,泰皇是如何巩固自己的皇室权力以及如何让皇室的后代在泰国站稳脚跟呢?
01:加强皇室在泰国的地位
在泰国,皇帝简直就是神一般的存在,从普通的泰国民众对泰国皇帝的礼仪之中就可以看出泰国皇帝是无可替代的,每一次的军事政变后,军队的总参谋长都会到泰国皇家陵园拜访皇帝,希望得到泰国皇帝的支持。
02:在泰国大力推行君主立宪制
作为君主立宪制中的“君主”,泰国皇帝无疑是支撑这个制度的出发点,由于泰国历史上曾经出现过泰国国王掌握军事实权的长年统治事件,泰国武装部队的总参谋长不敢小看泰国国王的军事权威,所以打压泰国国王的军事权威有利于巩固自己的统治。所以君主立宪制将会是泰国皇帝的生存之本。
03:合作共赢是泰国皇室的生存之道
泰国皇帝与泰国武装部队的合作,有利于加强君主立宪制,从而可以非常完美的维护国王至高无上的形象,泰国的武装部队也可以借助泰国国王的权威稳定民心,双方的合作无疑是共赢的经典案例之一。
总结
谁都没有想到,在泰国领导武装部队的竟然不是泰皇也不是总理,而是武装部队背后的最高领导人皇室武装部队总参谋长。你们觉得泰国武装部队领导权落在谁的手中更合适呢?
宠来也
2021-12-17 07:42:45按照国际惯例来看,一个国家的武装部队最高统帅权归属于国家元首。泰国作为君主制国家,泰国国王自然就是泰国皇家军队的三军总司令,不过,军队的核心领导权究竟是属于国家元首还是政府首脑,还得看国家政治体制。
不同的国家政治体制,对军队的最高指挥权归属是不一样的,有些国家的国家元首虽是三军统帅,但仅仅是法律形式的,没有得到军队实权,但有些国家的国家元首却掌握着军队最高领导权。
按照目前,全球普遍实行的五种政治体制:议会制共和制、议会制君主立宪制、二元君主制、总统制、半总统制半共和制来看,这五种政治体制的军权归属都不同。
议会制共和制:军权属于总理
议会制共和制的国家,国家元首是总统,是虚职元首,不掌握实权,武装部队的统帅虽然在法律形式上属于总统,但军事领导调度权实际上只攥在行使国家行政大权的内阁总理手中。尤其是军事调动权、部队的高级军官任命权,都由内阁总理来决定,总统虽为武装部队的三军统帅却无权插手。代表国家有印度、巴基斯坦、德国等国。
总统制共和制:军权属于总统
总统制共和制的国家,总统掌握最高实权,通常不设总理职务,总统既是国家元首又是政府首脑,同时还是武装部队的最高统帅,可以决定一切军事行动,握有真正的军权。代表国家有美国、委内瑞拉、印尼等国。
半总统制半共和制:军权属于总统
半总统制半共和制国家,总统不仅是国家元首,还是武装部队最高统帅,掌握核心军权;而总理虽是政府首脑,但最终决定权却在总统手中,总理负责国内经济事务以及辅佐总统,并执行总统的各项方针政策,绝不能插手军队事务。代表国家有法国、俄罗斯等。
议会制君主立宪制:军权属于首相
议会制君主立宪制国家,国家元首是国王或天皇,同时也是武装部队最高统帅,但国王往往是不能干政的,属于虚职元首,国家施政大权归属内阁首相(总理),也就是说只有首相才有核心军权,才能调动军队。代表国家有英国、日本、澳大利亚等国。
二元制君主立宪制:军权属于国王
二元制君主立宪制国家,国家元首是国王,同时也是武装部队的最高统帅,掌握最高军权,内阁总理虽然是政府首脑,有行政大权,但须向国王负责,一切皆听从国王的旨意。代表国家有泰国、摩洛哥等国。
既然泰国属于二元制君主立宪制国家,那么泰国皇家军队的最高领导权就在泰国国王手中,而不是在泰国总理手中。不过,国王虽然是军队的最高统帅,但他不具体领导军队,而是交由各军种司令来管理军队事务。
泰国武装部队分为陆海空三军,各军种都有设有司令一职,陆军司令权力最大,也最重要,基本代表着整个武装部队。泰国皇家军队的高级将领都是由国王亲自任命,内阁政府根本插手不了军队事务,泰国内阁政府中,唯一一个跟军队沾点边的官职就是国防部长,同样无法领导调动泰国军队。
所以,在泰国的政治权力结构中形成了三方势力,分别是王室、军方、内阁政府。实际上,内阁政府和军方都要无条件服从服务于国王。尤其是军队的领导权在国王手里攥的死死地,任命了自己信任的军队指挥官。
可内阁政府就不一样了,内阁总理一般是由民选产生,国王的控制力度较弱。一旦出现内阁政府的政策与国王不符或者内阁政府施政对社会产生不利影响,那怎么办呢?这个时候就由代表国王的军方出手,可能实行军事政变,建立军管政府。
这也是为何泰国政坛容易发生军事政变的缘故,从1932年以来,泰国政坛累计上演了19次政变或未遂政变,最近的两次在2014年和2006年,两任泰国陆军司令分别推翻了英拉内阁和哥哥他信内阁,建立了军政府,而背后就是国王在给军方撑腰。
因此,泰国武装部队的最高领导权是在泰国国王手中的,具体管理调度由泰国各军种司令负责,泰国内阁总理无法插手军方事务。
匿名网友
2021-12-17 07:42:45泰国军队在泰国是一个独立的系统,可以让一些无法通过教育获得晋升机会的人有晋升的机会,而泰国另外的三个系统分别是公务员、商业和佛教。自从1932年人民党革命,泰国改君主制为君主立宪制以来,泰国军队就控制了泰国,大部分时间里,军队都以军政府的形式控制泰国。近年来,随着时代的变迁,泰国军队也顺应历史的潮流从前台退居幕后,让民选政府在前台发挥作用,然后通过影响政府的形式来继续存在。1992年(最近第2次政变)以后的泰国,历届泰国政府都是都是由多个政党联合执政,在国会只能保持相对多数,所以只要政府不能满足军方的需求,军方只要拉拢联合政府某个党派,就能让政府倒台,这样就控制了政府的运做,又不需要担负军队干政的骂名。可是2001年他信异军突起,他领导的政党是历史上首个获得过半数国会席位的,这样军方再也无法象以前那样控制政府,特别是2005年他信连任泰国总理,在反对党杯葛选举的情况下获得72%的选票,那是足以修改宪法,改变泰国国制的票数。所以,2006年,军方忍不住直接再次政变把他信赶下台。并且直接修改了宪法,并且通过宪法法院、反贪委员会等机构,把代表他信势力政党的总理一个个赶下台。直到2008年,终于收买他信政党里面的一个小派别,在国会投票里达到微弱多数,把民主党的阿批实送上总理宝座。于是支持他信的红衫军起来反抗集会,接着在2010年,民主党政府下令清场,造成90多人死亡的惨案。阿批实政府一如既往的只会说不会做,无法带领泰国走向更好。在2011年的选举中他信政党再次获胜。他信的妹妹英拉当选总理。这次黄衫军起来集会 ,待遇不同啦,军队宣布中立,实际上却是支持集会者的。这就是为什么红衫军集会会被民主党政府镇压,而黄衫军集会,提出一个个明显反民主的要求,而英拉政府却只能一忍再忍的原因啦,军队,以及泰国多年来的统治者和既得利益者们,是黄衫军的后盾,英拉政府手里只有选票,选票当然是无法战胜枪杆子的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