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3/A, Miranda City Likaoli Prikano, Dope
+0989 7876 9865 9
+(090) 8765 86543 85
info@example.com
example.mail@hum.com
想买的保险不在销售区域,真的能买吗?
尊敬的题主您好,您没说是人寿险还是财产险,今天就以财产险的“汽车保险”回答一下。
保险法有规定,不能跨省、自治区、直辖市经营保险业务。但具体情况还是要具体对待的,因牵扯到各保险公司的经营范围的有关保密性,下文中不能针对性一一列举介绍,只能大概的说一下,具体的还是以电话实际确认为准,但一些手续需要了解,以备后用。
一、省内
首先明确一下,省内的外地车辆在外地市购买保险,各保险公司是有规定的,有的可以,有的不可以,有的必需到省公司(所谓的总公司)才能出单,必需要提前电话咨询好了,省的跑腿。
按照各保险公司的规定,当地只能承保当地车牌的保险,如果有本省其他地市的车辆在工作地购买车险原则上是不能承保的。
就以可以购买的保险为例:譬如在济南工作的外地单位车辆,如果这辆外地的车辆长期在工作地使用,需要把车子和【当地坐标】放一块拍验车照片(就是手机定位地图上出现的坐标),有【“当地”】两个字的就可以。另外需要开具车辆长期在【本地使用证明】的证明材料,加盖公司公章上传系统,(就是外省公司在当地注册的公司),就可以购买。
二、外省车辆
有的能保,有的不能保。还是必需要咨询清楚,省的麻烦。能保的必需在当地省公司(就是总公司)购买保险。需要的坐标和证明是一样的。
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仅代表个人观点供参考,勿喷,敬请师傅斧正!
声明:【原创首发】
直接给结论:可以买,异地投保没问题,但是要选择适合自己的保险。
为什么可以异地投保?详细分析如下:
一、异地投保行不行?
朋友们之所以对“异地投保”有担忧,也是可以理解,毕竟自己所在地确实不在保险产品的销售区域,心里还是有疑惑的。
不过朋友们完全不用担心,因为“银保监”的官微“保监微课堂”已经给出答案,如下:
综上所述,关于异地投保的结论如下:
1、异地投保是对保险公司的限制,并不是对消费者的限制;
2、异地投保可能会影响核保时效、承保效率、理赔时效,但不会影响保单效力与理赔结论;
3、如果异地投保的产品合适,有便捷的线上保全服务、理赔协助,消费者可以选择购买,尤其是互联网销售的保险产品,本身就有良好的线上服务和理赔协助。
另外,《中华人民共和国保险法》里也没有规定异地投保就不能理赔,如果在中国大陆异地投保都担忧,那多少朋友还购买香港保险、“打飞的”去国外买保险,除了面临服务不便之外还有可能面临法律风险。
所以,异地投保合规合法,是靠谱可行的,关键是产品是否适合自己。
二、异地投保的来由
因为很多朋友把“异地投保”等同于“异地销售”。
以前保险公司开展业务都需要先成立线下网点,然后从省分公司、中心支公司往下开展业务,根据《保险公司管理规定》(2015年修订):
第十五条 保险公司可以根据业务发展需要申请设立分支机构。
保险公司分支机构的层级依次为分公司、中心支公司、支公司、营业部或者营销服务部。保险公司可以不逐级设立分支机构,但其在住所地以外的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开展业务,应当首先设立分公司。
保险公司可以不按照前款规定的层级逐级管理下级分支机构;营业部、营销服务部不得再管理其他任何分支机构。
第四十一条 保险公司的分支机构不得跨省、自治区、直辖市经营保险业务,本规定第四十二条规定的情形和中国保监会另有规定的除外。
所以才会有投保区域的限制,如果该省没有该家保险公司的线下网点,则不能异地销售,这是对保险公司的限制,不是对消费者的限制。
同样是《保险公司管理规定》(2015年修订):
第四十二条 保险机构参与共保、经营大型商业保险或者统括保单业务,以及通过互联网、电话营销等方式跨省、自治区、直辖市承保业务,应当符合中国保监会的有关规定。
该条款明确了互联网及电话营销是可以跨省级区域销售的,既然是谈及互联网保险,所以我们再看看保监会对于互联网保险业务的相关规定。
根据保监发〔2015〕69号文件《互联网保险业务监管暂行办法》:
第七条 保险公司在具有相应内控管理能力且能满足客户服务需求的情况下,可将下列险种的互联网保险业务经营区域扩展至未设立分公司的省、自治区、直辖市:
(一)人身意外伤害保险、定期寿险和普通型终身寿险;
通过该条款可以看出,人身意外伤害保险、定期寿险、普通型终身寿险是可以全国销售的。
虽然重疾险还有异地销售的限制,但从监管的趋势来看,对于互联网保险的异地销售问题是逐渐放宽的,毕竟互联网本身就是打破地域的存在,加之现在互联网可以提供的服务更便捷,异地销售本就不存在什么问题。
所以,限制“异地销售”并不是限制“异地投保”,如果产品确实适合自己,异地投保没有问题。
三、异地投保后,申请理赔怎么办?
1、异地投保后,能申请理赔吗?
有些朋友会打电话询问保险公司“不在投保区域是否可以投保?”,客服给的答案肯定是“不能!”,因为监管上不允许“异地销售”。
但如果您换个问法“重疾险责任保障区域是全国吗?支持全国通赔吗?”,客服的回答一定是“责任保障区域是全国,支持全国通赔!但不包括港澳台。”。
这也再次说明“异地投保”并不影响保单效力以及理赔结论,而且国内人员流动性非常强,很多朋友前往北上广深就业发展,但后期有可能还是回老家,难道当初在北上广深买的保险,人回到老家就失效了吗?----当然不会。
所以异地投保后,是可以申请理赔的。
2、异地投保后,售后服务怎么样?如何申请理赔?
有些朋友会担心保险公司没有线下网点,享受不到优质的售后服务;
其实保险公司能提供的“售后服务”就两大类:“保全”和“理赔”。
(1)“保全”服务,目前很多保险公司都已经支持线上办理,可以直接通过微信公众号或者APP变更,包括电话变更、地址变更、受益人变更、缴费银行卡变更等等,方便快捷。
(2)“理赔”服务,异地投保,线下没有网点,办理理赔是不是很麻烦?其实无论是线上理赔还是线下理赔,理赔流程都不复杂,一般情况就是及时报案、收集理赔所需资料、线上上传理赔资料或者邮寄理赔资料、等待核赔结果。
综上,大家也明白了,无论是异地投保,还是异地理赔,都是合法合规的,完全不用担心会有什么问题。
重点是,大家一定要买到适合自己的保险!
希望今天的文章对大家有所帮助,也欢迎分享给有需要的朋友!
我是“光辉说险”,如有其它问题请在评论区留言!
随着互联网发展,我们能比以前能更容易、更具体地了解到市场上的各类保险产品。不过,细心的朋友会发现不少产品都会在投保须知写明“仅在设有分支机构的区域销售”,因此许多不在销售区域内居住的朋友就会疑惑自己是否能投保。
今天我们就说说这个经常受到消费者关注的“异地投保”问题。
一、异地投保是否可行?
首先我们要了解,为什么出现异地投保现象呢?这就与《保险公司管理规定(2015年修订)》中第六章第四十一有关。
保险公司管理规定(2015年修订)
第四十一条
保险公司的分支机构不得跨省、自治区、直辖市经营保险业务,本规定第四十二条规定的情形和中国保监会另有规定的除外。
很明显,从法律角度来看:
银保监会限制保险公司不得异地销售保险。这是银保监会为了更有效的监管,因此规定保险公司只能在设立了分支机构的区域开展保险业务。
然而,保险资源和教育、医疗资源一样,也存在着分布不均衡的问题。
据《每日经济新闻》记者整理的数据,我国172家产寿险总公司中,有111家位于“北上广深”,占比达到64.53%。
那对于偏远地区的朋友来说,想要投保是不是只能选择有这个财力在全国各地铺设线下网点的公司的产品呢?
其实,我们仔细再看《保险公司管理规定》就能发现:规定中限制的是针对保险公司的“异地销售”,而不是针对消费者的“异地投保”。
因此,从法律角度来看:监管仅限制保险公司不得异地销售,并未明令出台相关规定禁止消费者异地投保,异地保单自然也是合法有效的。
所以对我们消费者来说,只要我们愿意,我们就可选择异地投保,保险合同效力是不会因此受到损害。
不过对保险公司来说,如果被银保监会查到有进行不符合规定的异地销售行为,就会受到处罚。因此保险公司虽然乐意接受异地投保,但是在保单须知或者电话询问中,还是会声明“仅在设有分支机构的区域销售”。
不过随着互联网的发展,银保监会对这方面的限制也有所宽松。
此外,在2015年保监会《互联网保险业务监管暂行办法》通知中规定了:意外险、定期寿险、普通型终身寿险是可以全国销售的。
所以是不可跨区域销售,但是可异地投保。
如果跨国跨境投保,要注意看是否有效,和理赔要求。所以一般正常投保不用担心。
关于异地投保,老生常谈了。
比如你人在河南,偏偏看上的这款重疾险销售范围不包括河南,是不是就不能投了?
近几日,中国银保监会发布了一个新文件,《关于进一步规范互联网人身保险业务有关事项的通知(征求意见稿)》。
而在这份文件中,放开了大部分人身险的异地投保限制,重疾险可直接投保,没有异地限制,可以说是大大得利好。
而文件,将在2022年1月1日起正式实施。
经历这么久的“保险异地恋”,终于快要结束了。
能不能异地投保,由银保监会说了算。
2019年12月,银保监下发了最新的《互联网保险业务办法》,允许保险公司线上全国经营,是对旧规定的修正。(2020年2月1日施行)
但也留下了空白,并没有明确经营区域是否受限制。
直到2021年1月6日,银保监会发布了《关于进一步规范互联网人身保险业务有关事项的通知(征求意见稿)》。
才正式回答了这个问题:
这句话的意思是,
互联网销售的保险,保险公司可以不用开设分支机构,直接全国投保。
也就是说,无论你在哪个城市,都可以买。
我们再对比2015年修订的《保险公司管理规定》:
在之前的规定中,
原则上其实是不允许保险公司跨省经营的,但合规的互联网、电话营销要符合有关规定。
但是是什么规定呢?
没有说,
而本次的政策则直接算开了口子,明确了规定是什么样的规定。
从此以后,大家就不必抱有异地投保的担心了,不限异地投保,全国可买。
其实早该如此了,现在通讯这么发达,有没有分支机构,对理赔的影响已经非常小了。
而且,现在很多保险都是直接在线上理赔的,反而理赔效率还更快些,只要材料到位,理赔就很难出错。
但要注意一点,
全国不设分支机构销售,但有三种保险例外,分别是费用补偿型医疗险、失能收入损失险和医疗意外险。
这三类保险,大家见得相对较少,影响不大。
而像是重疾险、定期寿险、医疗险、保险期限≥10年的寿险和年金,则依然可以选择在网上异地购买。
等明年《征求意见稿》正式实施后,就没有异地投保这一说了,更不会影响到理赔,毕竟白纸黑字都写好了。
那么,在文件正式落地之前,异地投保对理赔有影响吗?
有人肯定担心:
投保写了个临时地址,算不算不如实告知?
到时候保险公司会不会因为这个原因拒赔?
没有影响,这个可以放心。
有了新文件加持,借保险公司几个胆,也不敢不赔。
而且,从法律角度上看,这样做没有任何合同风险。
根据《合同法》、《保险法》等相关法律,
异地承保并不影响保险合同的效力。
即便是异地承保,投保人持有的保单仍是合法有效的。
其次,在真实的理赔案件中,
还从没出现因异地投保而没拿到理赔金额的案例。
于保险公司方面,无论是从产品的免责条款,
还是各家保险公司的核赔规则,
都没有对异地投保的相关要求。
甚至某些保险公司,已经提前把口子开好了:
而且一旦真的发生理赔,
保险公司看的是医院报告和报销单据,
按照指示在网上上传或者邮寄即可。
一般来说,重疾险只是要求二级以上公立医院的单据,
只要是二级以上公立医院,是没问题的。
注意,部分保险公司会对医院地区有所限制,有限制的会明确提出,我后面会说。
如果是线上理赔,则更加简单了,我接触的一些重疾险理赔案例,甚至不需要邮寄材料,直接线上拍照,非常方便。
所以,异地投保不会影响理赔服务吗?
实事求是得讲,这肯定会有一定影响的,如果当地没有分支机构,意味着没有柜面服务。
像是医疗险和意外险,可能会需要医院的原件(重疾险通常不需要),这时候就要把资料寄快递到保险公司,那么时效性可能会晚个几天。
所以,按照最新的《互联网保险监管办法》的要求,在投保的页面要有以下的信息:
如果异地投保,要标明“所在地无分支机构可能存在服务不到位”。
这也是出于对消费者利益的保护,买是能买,赔是能赔,
但你得清楚这么样,万一要邮寄材料可能就会延长整个理赔的时间。
其实银保监会对互联网渠道提的要求不高:实事求是,保护消费者的知情权。
监管明确了消费者可以买,消费者也需要清楚异地投保可能理赔会慢一些的风险,其实就可以买的。
只不过还牵扯一方,那就是保险公司,保险公司可能明确说不想卖某个地区。
比如之前X琴人寿是不卖除大连人外的东北人的,只要你身份证输进去,就会提醒你不能买。(当然绝大多数保司没这个限制)
保司会通过技术手段,直接实现对用户的筛选,你没被筛出来,就是能买。
还有最后一个问题,即便你异地投保了,也最好注意下对医院的限制,有些地方医院检查出来,保险公司是不认的,常见的比如北京平谷、密云县、怀柔区,天津市滨海新区、静海区,山东省栖霞市、金乡县,河南省通许县和新乡地区医院等等。
(像这些地方,基本都是骗保的高发地,医院联合患者骗保,所以会上保险公司黑名单。)
如果你是这些地方的投保人,还非得买这些保险产品,那么注意了,不要去这些黑名单上医院就医。
当然,如果不牵扯这些问题,放心去买吧,银保监会做你的后盾。
这份意见稿,除了明确以后买保险可异地投保外。
还透露出了两个重要信息:
一个是针对保险公司的。
好消息是,“互联网不是法外之地”,有些经营状况不佳的保司,就被出局了,不能经营互联网保险业务。
经营互联网保险业务,需满足五个基本条件:
1. 连续四个季度综合偿付能力充足率达到120%,核心偿付能力不低于75%;
2. 连续四个季度风险综合评级在B类及以上;
3. 人身保险公司连续四个季度责任准备金覆盖率高于100%,财产险公司连续四个季度的责任准备金回溯未出现不利进展;
4. 保险公司公司治理评估为C级(合格)及以上;
5. 银保监会规定的其他条件。
这个要求比较基础,大多数保司都能达到要求,门槛不算太高。
但也有难度,毕竟偿付能力、风险评级、责任准备金等,都要求连续四个季度达标。
达到要求,才可以在互联网上销售重疾险、医疗险等人身保险业务。
达不到要求,该保司就被OUT了,
这个没得商量。
之所以这么样,就是为了防止一些经营状况太差的保险公司,本身自己的理赔状况就难以为继。
这时候看到互联网保险发展得不错,妄图薅一点互联网用户,改善下经营状况。
有了这个政策后,直接为这种企图心画上了句号,
想要来互联网发展保险业务,起码自己的发展也要正常。
而且如果保险公司还想经营“储蓄型”保险业务,比如年金险、增额终身寿等产品,门槛会更高。
1. 连续四个季度综合偿付能力充足率超过150%,核心偿付能力不低于100%;
2. 连续四个季度综合偿付能力溢额超过50亿元;
3. 连续四个季度(或两年内六个季度)风险综合评级在A类以上;
4. 上年度未因互联网保险业务经营和回溯受到行政处罚;
5. 保险公司公司治理评估为B级(良好)及以上;
6. 中国银保监会规定的其他条件。
每一条都不容易达到,目测能筛掉很一大部分保险公司,单就偿付能力溢额超过50亿元,就非常难了,很多保司的注册资本都没这么多钱。
因为某种程度上这些“储蓄型”保险,是能起到“吸储”的作用的,
如果规模太大,预定利率太高,容易造成系统性风险。
所以,对这些产品的限制更高,
由此可见,保险公司想在线上经营业务,还是有很多细节要求的。
第二个是规范人身险定价要求;
现阶段的互联网保险性价比如此高,靠的无非就是近几年的产品高速迭代,其实就是产品间无下限打价格战。
像重疾险那些网红产品们,超级玛丽、达尔文以及康惠保,为什么能快速崛起,隔一两个月就出一款更便宜的产品?
因为定价都是有问题的。
低估了未来疾病发生率,经营成本也自己倒贴了一部分钱出去。
这样的玩法,肯定玩不下去。
考虑到这个问题,《意见稿》限制了互联网专属产品预定费用率上限,有偏差必须及时修正,比如发生率、实际运营成本预判低了,等等。
另外,监管部门还制定了一个“定价回溯管理”的制度,出了问题,总精算师是要承担直接责任的。
看来,互联网保险会更“贵”了,互联网保险这块蛋糕,恐怕是要重新分了。
通过这些手段,会让消费者的权益更有保障,也会令互联网保险的发展更为平稳,
像是前几年的“竞价游戏”,争着比“你比我便宜100块,我比你多赔5%”这种情况可能不太会发生了。
看了这份文件,整个得监管方向是,
感觉风险可控的就开个口子,比如说异地投保;
感觉风险较大的就赶紧堵上,比如说对线上保司设立门槛。
有监管在,我们保险买得更安心了。
在网上购买保险,有时候你会发现:很多高性价比的保险一般都会对投保区域有一定的限制。要不就是比如你在二线城市不能买,要不就是最高额度有限制。
这是《保险公司管理规定(2015年修订)》的规定——
这项规定主要是防止保险公司违规销售保险,而不是为了限制投保人,与投保人的户籍、日后的去向无关。
现代社会,深漂、北漂那么多,没理由在深圳买一份保险,过两年回老家发展就不给保了,那就没有人愿意买了。
但网上投保必定要你填写一个地区,怎么破?
比如我虽然在陕西不能买,但是我可以填写一个北上广深这样的一线可以购买的城市的地址,在保单生效之后拨打保险公司的客服电话再进行地址的变更,非常的简单,就可以修改为我们陕西的地址。这一种做法是完全不会影响到后续的其他服务或者理赔的。
可以买的呢
根据银保监会运营的官方公众号“保监微课堂”的说明:
“投保地区是保监会对保险公司经营业务地区的限制,并非对消费者的限制。如消费者认为某产品适合自己,且保险公司可提供完善的线上理赔服务,满足自己的要求,愿意异地购买,也可到保险销售当地进行购买。”
说人话就是,只要你觉得产品没问题,且保险公司提供了线上理赔服务,是可以异地投保的
可以放心买呦!投保地区只是保监会对保险公司的经营限制,并非对我们消费者的限制~
所以,遇到满意的产品,完全可以异地投保,服务时效可能会受影响,但理赔不受任何影响!!
最近新出的芯爱重疾险就是一个例子,只在海南销售,但是健康告知十分宽松,癌症、心脏病都赔2次,对于有这个需求的朋友们来说,是非常值得购买的:https://mp.weixin.qq.com/s/ZGaBTCC8MqGJrjhHUxmpjA
只要能落实是正规的保险公司,保险合同上有注明你了解到的相应条款,即使保险公司不在你的区域,你都可以购买,没有任何影响。
可以,现在大保险公司都全国联网了!跨区域理赔已不成问题……
保险公司的保险需要谨慎考虑清楚再买,目前国家政府对于重疾补助已经相当大的力度了,只要你社保缴纳正常,如果不幸得了重疾,报销比例达到80%以上,上不封顶,国家也不希望你因为一场大病导致变贫困了,你变贫困了,国家又得想办法解决你的贫困问题,而现在国家在大力解决贫困问题,让全民实现小康社会。看看支付宝上的相互宝产品也不错,不需要投入,只要符合重疾就能最高赔付30万,这也已经是很高的补助了,所以保险公司的保险谨慎,谨慎,再谨慎,重要的事情说三遍。。。。。。
10人回答
宠来也
2021-12-17 08:20:07尊敬的题主您好,您没说是人寿险还是财产险,今天就以财产险的“汽车保险”回答一下。
保险法有规定,不能跨省、自治区、直辖市经营保险业务。但具体情况还是要具体对待的,因牵扯到各保险公司的经营范围的有关保密性,下文中不能针对性一一列举介绍,只能大概的说一下,具体的还是以电话实际确认为准,但一些手续需要了解,以备后用。
一、省内
首先明确一下,省内的外地车辆在外地市购买保险,各保险公司是有规定的,有的可以,有的不可以,有的必需到省公司(所谓的总公司)才能出单,必需要提前电话咨询好了,省的跑腿。
按照各保险公司的规定,当地只能承保当地车牌的保险,如果有本省其他地市的车辆在工作地购买车险原则上是不能承保的。
就以可以购买的保险为例:譬如在济南工作的外地单位车辆,如果这辆外地的车辆长期在工作地使用,需要把车子和【当地坐标】放一块拍验车照片(就是手机定位地图上出现的坐标),有【“当地”】两个字的就可以。另外需要开具车辆长期在【本地使用证明】的证明材料,加盖公司公章上传系统,(就是外省公司在当地注册的公司),就可以购买。
二、外省车辆
有的能保,有的不能保。还是必需要咨询清楚,省的麻烦。能保的必需在当地省公司(就是总公司)购买保险。需要的坐标和证明是一样的。
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仅代表个人观点供参考,勿喷,敬请师傅斧正!
声明:【原创首发】
匿名网友
2021-12-17 08:20:07直接给结论:可以买,异地投保没问题,但是要选择适合自己的保险。
为什么可以异地投保?详细分析如下:
一、异地投保行不行?
朋友们之所以对“异地投保”有担忧,也是可以理解,毕竟自己所在地确实不在保险产品的销售区域,心里还是有疑惑的。
不过朋友们完全不用担心,因为“银保监”的官微“保监微课堂”已经给出答案,如下:
综上所述,关于异地投保的结论如下:
1、异地投保是对保险公司的限制,并不是对消费者的限制;
2、异地投保可能会影响核保时效、承保效率、理赔时效,但不会影响保单效力与理赔结论;
3、如果异地投保的产品合适,有便捷的线上保全服务、理赔协助,消费者可以选择购买,尤其是互联网销售的保险产品,本身就有良好的线上服务和理赔协助。
另外,《中华人民共和国保险法》里也没有规定异地投保就不能理赔,如果在中国大陆异地投保都担忧,那多少朋友还购买香港保险、“打飞的”去国外买保险,除了面临服务不便之外还有可能面临法律风险。
所以,异地投保合规合法,是靠谱可行的,关键是产品是否适合自己。
二、异地投保的来由
因为很多朋友把“异地投保”等同于“异地销售”。
以前保险公司开展业务都需要先成立线下网点,然后从省分公司、中心支公司往下开展业务,根据《保险公司管理规定》(2015年修订):
第十五条 保险公司可以根据业务发展需要申请设立分支机构。
保险公司分支机构的层级依次为分公司、中心支公司、支公司、营业部或者营销服务部。保险公司可以不逐级设立分支机构,但其在住所地以外的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开展业务,应当首先设立分公司。
保险公司可以不按照前款规定的层级逐级管理下级分支机构;营业部、营销服务部不得再管理其他任何分支机构。
第四十一条 保险公司的分支机构不得跨省、自治区、直辖市经营保险业务,本规定第四十二条规定的情形和中国保监会另有规定的除外。
所以才会有投保区域的限制,如果该省没有该家保险公司的线下网点,则不能异地销售,这是对保险公司的限制,不是对消费者的限制。
同样是《保险公司管理规定》(2015年修订):
第四十二条 保险机构参与共保、经营大型商业保险或者统括保单业务,以及通过互联网、电话营销等方式跨省、自治区、直辖市承保业务,应当符合中国保监会的有关规定。
该条款明确了互联网及电话营销是可以跨省级区域销售的,既然是谈及互联网保险,所以我们再看看保监会对于互联网保险业务的相关规定。
根据保监发〔2015〕69号文件《互联网保险业务监管暂行办法》:
第七条 保险公司在具有相应内控管理能力且能满足客户服务需求的情况下,可将下列险种的互联网保险业务经营区域扩展至未设立分公司的省、自治区、直辖市:
(一)人身意外伤害保险、定期寿险和普通型终身寿险;
通过该条款可以看出,人身意外伤害保险、定期寿险、普通型终身寿险是可以全国销售的。
虽然重疾险还有异地销售的限制,但从监管的趋势来看,对于互联网保险的异地销售问题是逐渐放宽的,毕竟互联网本身就是打破地域的存在,加之现在互联网可以提供的服务更便捷,异地销售本就不存在什么问题。
所以,限制“异地销售”并不是限制“异地投保”,如果产品确实适合自己,异地投保没有问题。
三、异地投保后,申请理赔怎么办?
1、异地投保后,能申请理赔吗?
有些朋友会打电话询问保险公司“不在投保区域是否可以投保?”,客服给的答案肯定是“不能!”,因为监管上不允许“异地销售”。
但如果您换个问法“重疾险责任保障区域是全国吗?支持全国通赔吗?”,客服的回答一定是“责任保障区域是全国,支持全国通赔!但不包括港澳台。”。
这也再次说明“异地投保”并不影响保单效力以及理赔结论,而且国内人员流动性非常强,很多朋友前往北上广深就业发展,但后期有可能还是回老家,难道当初在北上广深买的保险,人回到老家就失效了吗?----当然不会。
所以异地投保后,是可以申请理赔的。
2、异地投保后,售后服务怎么样?如何申请理赔?
有些朋友会担心保险公司没有线下网点,享受不到优质的售后服务;
其实保险公司能提供的“售后服务”就两大类:“保全”和“理赔”。
(1)“保全”服务,目前很多保险公司都已经支持线上办理,可以直接通过微信公众号或者APP变更,包括电话变更、地址变更、受益人变更、缴费银行卡变更等等,方便快捷。
(2)“理赔”服务,异地投保,线下没有网点,办理理赔是不是很麻烦?其实无论是线上理赔还是线下理赔,理赔流程都不复杂,一般情况就是及时报案、收集理赔所需资料、线上上传理赔资料或者邮寄理赔资料、等待核赔结果。
综上,大家也明白了,无论是异地投保,还是异地理赔,都是合法合规的,完全不用担心会有什么问题。
重点是,大家一定要买到适合自己的保险!
希望今天的文章对大家有所帮助,也欢迎分享给有需要的朋友!
我是“光辉说险”,如有其它问题请在评论区留言!
宠来也
2021-12-17 08:20:07随着互联网发展,我们能比以前能更容易、更具体地了解到市场上的各类保险产品。不过,细心的朋友会发现不少产品都会在投保须知写明“仅在设有分支机构的区域销售”,因此许多不在销售区域内居住的朋友就会疑惑自己是否能投保。
今天我们就说说这个经常受到消费者关注的“异地投保”问题。
一、异地投保是否可行?
首先我们要了解,为什么出现异地投保现象呢?这就与《保险公司管理规定(2015年修订)》中第六章第四十一有关。
保险公司管理规定(2015年修订)
第四十一条
保险公司的分支机构不得跨省、自治区、直辖市经营保险业务,本规定第四十二条规定的情形和中国保监会另有规定的除外。
很明显,从法律角度来看:
银保监会限制保险公司不得异地销售保险。这是银保监会为了更有效的监管,因此规定保险公司只能在设立了分支机构的区域开展保险业务。
然而,保险资源和教育、医疗资源一样,也存在着分布不均衡的问题。
据《每日经济新闻》记者整理的数据,我国172家产寿险总公司中,有111家位于“北上广深”,占比达到64.53%。
那对于偏远地区的朋友来说,想要投保是不是只能选择有这个财力在全国各地铺设线下网点的公司的产品呢?
其实,我们仔细再看《保险公司管理规定》就能发现:规定中限制的是针对保险公司的“异地销售”,而不是针对消费者的“异地投保”。
因此,从法律角度来看:监管仅限制保险公司不得异地销售,并未明令出台相关规定禁止消费者异地投保,异地保单自然也是合法有效的。
所以对我们消费者来说,只要我们愿意,我们就可选择异地投保,保险合同效力是不会因此受到损害。
不过对保险公司来说,如果被银保监会查到有进行不符合规定的异地销售行为,就会受到处罚。因此保险公司虽然乐意接受异地投保,但是在保单须知或者电话询问中,还是会声明“仅在设有分支机构的区域销售”。
不过随着互联网的发展,银保监会对这方面的限制也有所宽松。
保险公司管理规定(2015年修订)
第四十二条 保险机构参与共保、经营大型商业保险或者统括保单业务,以及通过互联网、电话营销等方式跨省、自治区、直辖市承保业务,应当符合中国保监会的有关规定。
此外,在2015年保监会《互联网保险业务监管暂行办法》通知中规定了:意外险、定期寿险、普通型终身寿险是可以全国销售的。
所以是不可跨区域销售,但是可异地投保。
如果跨国跨境投保,要注意看是否有效,和理赔要求。所以一般正常投保不用担心。
匿名网友
2021-12-17 08:20:07刷到这的朋友,别滑了!
异地投保的疑虑,看我这篇就够了!
关于异地投保,老生常谈了。
比如你人在河南,偏偏看上的这款重疾险销售范围不包括河南,是不是就不能投了?
近几日,中国银保监会发布了一个新文件,《关于进一步规范互联网人身保险业务有关事项的通知(征求意见稿)》。
而在这份文件中,放开了大部分人身险的异地投保限制,重疾险可直接投保,没有异地限制,可以说是大大得利好。
而文件,将在2022年1月1日起正式实施。
经历这么久的“保险异地恋”,终于快要结束了。
能不能异地投保,由银保监会说了算。
2019年12月,银保监下发了最新的《互联网保险业务办法》,允许保险公司线上全国经营,是对旧规定的修正。(2020年2月1日施行)
但也留下了空白,并没有明确经营区域是否受限制。
直到2021年1月6日,银保监会发布了《关于进一步规范互联网人身保险业务有关事项的通知(征求意见稿)》。
才正式回答了这个问题:
这句话的意思是,
互联网销售的保险,保险公司可以不用开设分支机构,直接全国投保。
也就是说,无论你在哪个城市,都可以买。
我们再对比2015年修订的《保险公司管理规定》:
在之前的规定中,
原则上其实是不允许保险公司跨省经营的,但合规的互联网、电话营销要符合有关规定。
但是是什么规定呢?
没有说,
而本次的政策则直接算开了口子,明确了规定是什么样的规定。
从此以后,大家就不必抱有异地投保的担心了,不限异地投保,全国可买。
其实早该如此了,现在通讯这么发达,有没有分支机构,对理赔的影响已经非常小了。
而且,现在很多保险都是直接在线上理赔的,反而理赔效率还更快些,只要材料到位,理赔就很难出错。
但要注意一点,
全国不设分支机构销售,但有三种保险例外,分别是费用补偿型医疗险、失能收入损失险和医疗意外险。
这三类保险,大家见得相对较少,影响不大。
而像是重疾险、定期寿险、医疗险、保险期限≥10年的寿险和年金,则依然可以选择在网上异地购买。
等明年《征求意见稿》正式实施后,就没有异地投保这一说了,更不会影响到理赔,毕竟白纸黑字都写好了。
那么,在文件正式落地之前,异地投保对理赔有影响吗?
有人肯定担心:
投保写了个临时地址,算不算不如实告知?
到时候保险公司会不会因为这个原因拒赔?
没有影响,这个可以放心。
有了新文件加持,借保险公司几个胆,也不敢不赔。
而且,从法律角度上看,这样做没有任何合同风险。
根据《合同法》、《保险法》等相关法律,
异地承保并不影响保险合同的效力。
即便是异地承保,投保人持有的保单仍是合法有效的。
其次,在真实的理赔案件中,
还从没出现因异地投保而没拿到理赔金额的案例。
于保险公司方面,无论是从产品的免责条款,
还是各家保险公司的核赔规则,
都没有对异地投保的相关要求。
甚至某些保险公司,已经提前把口子开好了:
而且一旦真的发生理赔,
保险公司看的是医院报告和报销单据,
按照指示在网上上传或者邮寄即可。
一般来说,重疾险只是要求二级以上公立医院的单据,
只要是二级以上公立医院,是没问题的。
注意,部分保险公司会对医院地区有所限制,有限制的会明确提出,我后面会说。
如果是线上理赔,则更加简单了,我接触的一些重疾险理赔案例,甚至不需要邮寄材料,直接线上拍照,非常方便。
所以,异地投保不会影响理赔服务吗?
实事求是得讲,这肯定会有一定影响的,如果当地没有分支机构,意味着没有柜面服务。
像是医疗险和意外险,可能会需要医院的原件(重疾险通常不需要),这时候就要把资料寄快递到保险公司,那么时效性可能会晚个几天。
所以,按照最新的《互联网保险监管办法》的要求,在投保的页面要有以下的信息:
如果异地投保,要标明“所在地无分支机构可能存在服务不到位”。
这也是出于对消费者利益的保护,买是能买,赔是能赔,
但你得清楚这么样,万一要邮寄材料可能就会延长整个理赔的时间。
其实银保监会对互联网渠道提的要求不高:实事求是,保护消费者的知情权。
监管明确了消费者可以买,消费者也需要清楚异地投保可能理赔会慢一些的风险,其实就可以买的。
只不过还牵扯一方,那就是保险公司,保险公司可能明确说不想卖某个地区。
比如之前X琴人寿是不卖除大连人外的东北人的,只要你身份证输进去,就会提醒你不能买。(当然绝大多数保司没这个限制)
保司会通过技术手段,直接实现对用户的筛选,你没被筛出来,就是能买。
还有最后一个问题,即便你异地投保了,也最好注意下对医院的限制,有些地方医院检查出来,保险公司是不认的,常见的比如北京平谷、密云县、怀柔区,天津市滨海新区、静海区,山东省栖霞市、金乡县,河南省通许县和新乡地区医院等等。
(像这些地方,基本都是骗保的高发地,医院联合患者骗保,所以会上保险公司黑名单。)
如果你是这些地方的投保人,还非得买这些保险产品,那么注意了,不要去这些黑名单上医院就医。
当然,如果不牵扯这些问题,放心去买吧,银保监会做你的后盾。
这份意见稿,除了明确以后买保险可异地投保外。
还透露出了两个重要信息:
一个是针对保险公司的。
好消息是,“互联网不是法外之地”,有些经营状况不佳的保司,就被出局了,不能经营互联网保险业务。
经营互联网保险业务,需满足五个基本条件:
1. 连续四个季度综合偿付能力充足率达到120%,核心偿付能力不低于75%;
2. 连续四个季度风险综合评级在B类及以上;
3. 人身保险公司连续四个季度责任准备金覆盖率高于100%,财产险公司连续四个季度的责任准备金回溯未出现不利进展;
4. 保险公司公司治理评估为C级(合格)及以上;
5. 银保监会规定的其他条件。
这个要求比较基础,大多数保司都能达到要求,门槛不算太高。
但也有难度,毕竟偿付能力、风险评级、责任准备金等,都要求连续四个季度达标。
达到要求,才可以在互联网上销售重疾险、医疗险等人身保险业务。
达不到要求,该保司就被OUT了,
这个没得商量。
之所以这么样,就是为了防止一些经营状况太差的保险公司,本身自己的理赔状况就难以为继。
这时候看到互联网保险发展得不错,妄图薅一点互联网用户,改善下经营状况。
有了这个政策后,直接为这种企图心画上了句号,
想要来互联网发展保险业务,起码自己的发展也要正常。
而且如果保险公司还想经营“储蓄型”保险业务,比如年金险、增额终身寿等产品,门槛会更高。
1. 连续四个季度综合偿付能力充足率超过150%,核心偿付能力不低于100%;
2. 连续四个季度综合偿付能力溢额超过50亿元;
3. 连续四个季度(或两年内六个季度)风险综合评级在A类以上;
4. 上年度未因互联网保险业务经营和回溯受到行政处罚;
5. 保险公司公司治理评估为B级(良好)及以上;
6. 中国银保监会规定的其他条件。
每一条都不容易达到,目测能筛掉很一大部分保险公司,单就偿付能力溢额超过50亿元,就非常难了,很多保司的注册资本都没这么多钱。
因为某种程度上这些“储蓄型”保险,是能起到“吸储”的作用的,
如果规模太大,预定利率太高,容易造成系统性风险。
所以,对这些产品的限制更高,
由此可见,保险公司想在线上经营业务,还是有很多细节要求的。
第二个是规范人身险定价要求;
现阶段的互联网保险性价比如此高,靠的无非就是近几年的产品高速迭代,其实就是产品间无下限打价格战。
像重疾险那些网红产品们,超级玛丽、达尔文以及康惠保,为什么能快速崛起,隔一两个月就出一款更便宜的产品?
因为定价都是有问题的。
低估了未来疾病发生率,经营成本也自己倒贴了一部分钱出去。
这样的玩法,肯定玩不下去。
考虑到这个问题,《意见稿》限制了互联网专属产品预定费用率上限,有偏差必须及时修正,比如发生率、实际运营成本预判低了,等等。
另外,监管部门还制定了一个“定价回溯管理”的制度,出了问题,总精算师是要承担直接责任的。
看来,互联网保险会更“贵”了,互联网保险这块蛋糕,恐怕是要重新分了。
通过这些手段,会让消费者的权益更有保障,也会令互联网保险的发展更为平稳,
像是前几年的“竞价游戏”,争着比“你比我便宜100块,我比你多赔5%”这种情况可能不太会发生了。
看了这份文件,整个得监管方向是,
感觉风险可控的就开个口子,比如说异地投保;
感觉风险较大的就赶紧堵上,比如说对线上保司设立门槛。
有监管在,我们保险买得更安心了。
宠来也
2021-12-17 08:20:07可以没影响。
在网上购买保险,有时候你会发现:很多高性价比的保险一般都会对投保区域有一定的限制。要不就是比如你在二线城市不能买,要不就是最高额度有限制。
这是《保险公司管理规定(2015年修订)》的规定——
这项规定主要是防止保险公司违规销售保险,而不是为了限制投保人,与投保人的户籍、日后的去向无关。
现代社会,深漂、北漂那么多,没理由在深圳买一份保险,过两年回老家发展就不给保了,那就没有人愿意买了。
但网上投保必定要你填写一个地区,怎么破?
比如我虽然在陕西不能买,但是我可以填写一个北上广深这样的一线可以购买的城市的地址,在保单生效之后拨打保险公司的客服电话再进行地址的变更,非常的简单,就可以修改为我们陕西的地址。这一种做法是完全不会影响到后续的其他服务或者理赔的。
宠来也
2021-12-17 08:20:07可以买的呢
根据银保监会运营的官方公众号“保监微课堂”的说明:
“投保地区是保监会对保险公司经营业务地区的限制,并非对消费者的限制。如消费者认为某产品适合自己,且保险公司可提供完善的线上理赔服务,满足自己的要求,愿意异地购买,也可到保险销售当地进行购买。”
说人话就是,只要你觉得产品没问题,且保险公司提供了线上理赔服务,是可以异地投保的
匿名网友
2021-12-17 08:20:07可以放心买呦!投保地区只是保监会对保险公司的经营限制,并非对我们消费者的限制~
所以,遇到满意的产品,完全可以异地投保,服务时效可能会受影响,但理赔不受任何影响!!
最近新出的芯爱重疾险就是一个例子,只在海南销售,但是健康告知十分宽松,癌症、心脏病都赔2次,对于有这个需求的朋友们来说,是非常值得购买的:https://mp.weixin.qq.com/s/ZGaBTCC8MqGJrjhHUxmpjA
匿名网友
2021-12-17 08:20:07只要能落实是正规的保险公司,保险合同上有注明你了解到的相应条款,即使保险公司不在你的区域,你都可以购买,没有任何影响。
宠来也
2021-12-17 08:20:07可以,现在大保险公司都全国联网了!跨区域理赔已不成问题……
匿名网友
2021-12-17 08:20:07保险公司的保险需要谨慎考虑清楚再买,目前国家政府对于重疾补助已经相当大的力度了,只要你社保缴纳正常,如果不幸得了重疾,报销比例达到80%以上,上不封顶,国家也不希望你因为一场大病导致变贫困了,你变贫困了,国家又得想办法解决你的贫困问题,而现在国家在大力解决贫困问题,让全民实现小康社会。看看支付宝上的相互宝产品也不错,不需要投入,只要符合重疾就能最高赔付30万,这也已经是很高的补助了,所以保险公司的保险谨慎,谨慎,再谨慎,重要的事情说三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