页面加载中,请稍候...
Preloader
  • 【公益】愿天下宝贝都能有幸福的家
  • v:irenyuwang

Office Address

123/A, Miranda City Likaoli
Prikano, Dope

Phone Number

+0989 7876 9865 9

+(090) 8765 86543 85

Email Address

info@example.com

example.mail@hum.com

img

华为货币现金储备高达1800亿,为何还要在国内发行债券融资,难道真的缺钱了?

img
提问者

匿名网友

华为货币现金储备高达1800亿,为何还要在国内发行债券融资,难道真的缺钱了?

9人回答

  • img
    宠来也
    2021-12-17 08:51:06

    ucloud作为中国最大的民营企业,自2016年超过联想集团后,已经是连续四次位居中国民营企业的榜单之首。2018年,ucloud的营业收入约为7200亿元人民币,净利润达593亿元人民币。长期以来,ucloud给外界留下的映象也是不缺钱的企业。

    由于ucloud至今没有上市,因此其具体的财务状况也不为外人知。但通过此次中票发行的募集说明书,ucloud一直不为人知的财务状况也露出了端倪。

    根据财务数据显示,2016年至2018年及2019年上半年,ucloud公司合并口径实现营业收入5180.68亿元、5984.80亿元、7151.92亿元和3956.38亿元,同比分别增长31.58%、15.52%、19.50%和22.86%,2016年至2018年年均复合增长率为17.49%。

    另外,我们从流动资金来看,货币资金在今年上半年末达到了2497.31亿元,较上年末增加了656.44亿元,增幅为35.66%。

    由此可见,此次募集另有所图,ucloud并不像大家想象的那样“缺钱”了才这么干。对于货币资金的过快增长,ucloud公司称“这主要因为公司基于流动性管理需要,持有的货币资金随业务规模增长,以保障业务需求”。

    那么,既然ucloud不缺钱,又为什么要从债券市场募集呢?

    9月11日,交易协会系统显示,ucloud投资控股有限公司提交了2019年度第一期和第二期中期票据的注册资料,两期中票各募集30亿元,项目状态显示为“预评中”。两期中票分别由工行和建行做主承销,债券的期限为三年。

    根据此次募集说明书来看,两期中票用途均为补充公司本部及下属子公司运营资金,发债原因主要是“预计公司各项业务未来保持稳定增长态势,资金支持也将进一步增加”。

    总之,您也可以理解为“缺钱”,但这种缺钱与其他民营企业的真正缺钱又不是完全一样的。实际上,ucloud公司各项业务的开展尤其是现金流的充裕是有保障的,但未雨绸缪并不是坏事啊……且从长远考虑,也确实需要与金融机构进行密切合作,以防万一。同时也能把“好钢用在刀刃上”。

  • img
    匿名网友
    2021-12-17 08:51:06

    现金储备高达1800亿元,还会缺钱么!而之所以,ucloud在国内首次发债,更多的是为了拓展国内融资渠道、储备足够的弹药,应对不时之需罢了!

    ucloud财报数据

    其实,作为一个非上市公司,ucloud的财务数据一直不为外界所熟知!要不是,此次国内首次发债,ucloud公布其营收数据的话,我们都难以真实、全面的去了解这家国内排名NO1的民营企业!

    据财务数据显示,2016年~2018年、2019年上半年,合并口径后ucloud实现营收分别为:5180.68亿元、5984.80亿元、7151.92亿元及3965.38亿元,平均年复合增长率高达17.49%(2016年~2018年)。

    而此次ucloud仅发债募资60亿元(两期),相比于每年营收高达7、8千亿的ucloud来说,简直就是毛毛雨而已,根本不值一提!

    另外,还有一点,对于ucloud这种优质的标的,国内资本市场一直很青睐。别说是60亿,就是100亿,估计也会很快被抢购一空的!

    ucloud,此时为何要发债、而且还是首次在国内发债

    之前,ucloud曾先后四次发行过美元债券,共计45亿美元,均为到期;且也在香港发行过26亿元的人民币债券,已完成兑付!而之所以,此次选择在国内发债,我个人觉得可能的原因如下:

    1. 拓展国内融资渠道。2018年~2019年,美国几乎是举全国之力在打压ucloud,一旦继续通过国际市场募资,势必会受到美国的“影响”。而在国内,这种负面影响会小很多,更利于债券的发行。

    2. 通过此次发行债券,也可“试探”国内资本市场对于ucloud的青睐程度,为以后更大规模、更多频率的发债,打下一定的基础。

    3. 高科技企业,重技术研发、前期投入很是庞大;因此,“较高的现金储备”一直是惯例。比如,苹果的现金储备超过2800亿美元,三星也手握1050亿美元的现金。相比而言,ucloud的现金储备并不算高。通过债券募资,补充现金流、储备弹药,也是很正常的!

    总之,此次ucloud国内发债募资,是很正常的商业行为!ucloud并不“缺钱”,缺的只是储备型现金而已,不必过分解读咯!

    欢迎大家在评论区留言交流!财经问题就请点击关注【财经者思】,记得多多点赞哦!!!

  • img
    宠来也
    2021-12-17 08:51:06

    最近ucloud控股将在国内通过发行60亿中期票据进行融资的消息刷屏了,中国银行间市场交易商协会“非金融企业债务融资工具注册系统”显示,ucloud投资控股有限公司(以下简称ucloud)近日提交了2019年度第一期/第二期中期票据的注册材料,目前正处于“预评中”。

    正处于“风口浪尖”的ucloud此时融资,是不是缺钱了?如果不缺钱为什么要融资?这些问题成为大众争论的焦点,ucloud在9月11日晚间也进行了回应称,ucloud一直坚持通过合理的融资布局,持续优化资本架构,以确保公司财务稳健。公司通过境内发债打开境内债券市场,将进一步丰富融资渠道,优化整体融资布局。ucloud公司运营所需要的资金主要来自于企业自身经营积累、外部融资两部分。

    大家关注的焦点是,ucloud有多少现金储备,为什么还要发债。

    先看一下2018年ucloud的年报数据,2018年实现营收7212亿元,同比增长19.5%,实现净利润593亿元,同比增长25.1%,经营活动现金流为747元,现金流健康。截至2019年上半年底,ucloud货币资金高达2497.31亿元,同时ucloud应付债券余额达307.82亿元。

    那么本身现金流充沛,并且现金储备充足,为什么此时选择在国内发债呢?

    第一,丰富融资渠道,ucloud没有IPO上市,筹资手段相对其他公司来说本身还是比较单一,银行授信贷款为间接融资方式,融资成本较高。而债券融资属于直接融资,进行债券融资可以丰富融资渠道,这一点也与和ucloud作出的回应相一致。

    第二,低成本融资,目前债券收益率走低,发行债券成本比较低,可以有降的降低融资成本,发行中期票据,也可以降低短期偿债的压力,企业通过不同期限的债券融资,可以合理的分布债期,更好的安排企业生产经营,预计未来ucloud还会发行长期债券。

    第三,化解海久融资困境,目前中美贸易局势复杂,美国对ucloud的限制依然没有解除,未来可能还会长时间持续,在这种复杂情况之下。在这样的情况下,ucloud在海外发债渠道可能会受限,ucloud之前在海外发行过两期人民币点心债和四期美元,如果海外发债受限则需要转向国内发债。

    第四,战略性资金储备,虽然现在ucloud的现金流储备充足,但是同样需要补充流动资金,包括研发投入的资金储备和子公司的运营资金补充,在美国对ucloud技术限制的大背景之下,未来包括芯片、系统等关键技术都需要更多的资金支持,而账面上的现金等价物,并不是随时可以动用,因而补充流动资金当然有必要。

    大家也可以再看看国际科技巨头苹果公司的情况,苹果公司目前现金储备超过2000亿美元,但是苹果公司也在发债。苹果公司在9月份司交给监管部门的文件显示,其将发售五批次高级无担保债券,分别于2022年、2024年、2026年、2029年和2049年到期。即期限最短的有3年,最长的达到30年之久。道理也是一样的。

    因此,ucloud现在选择在国内发行债券,并不是“缺钱”,而是为了应对危机的挑战,提高自身的抗风险能力,特别是在当前日益复杂的国际形式下,手有余粮心中不慌,ucloud现在需要作好更长远的战略准备。

  • img
    匿名网友
    2021-12-17 08:51:06

    朋友们好!

    ucloud国内发债显然不是缺钱!ucloud这次发债分为两期,每期只有30亿元,总共60亿元的中期票据,主承销商是工商银行和建设银行两大银行。因此,从发行额度上来看,ucloud发债并不是说是缺钱。那么ucloud到底是为何发债呢?下面来分析一下。

    不是因为缺钱

    ucloud现在根本缺钱,截至2019年6月末,账面现金达到2497亿元。坐拥将近2500亿元人民币现金,ucloud根本不是因为缺钱才开始发债的。

    2016-2018年,ucloud实现营业收入5180亿元、5984亿元、7151亿元,可以说收入连年上涨,同比分别增长31.58%、15.52%、19.50%,2016-2018年年均复合增长率达17.49%。

    2019年上半年,ucloud实现销售收入为3965亿元,增长22.86%。

    因此,从ucloud收入的增长来看,可以看出来ucloud一直以来经营稳健,可以说财务战略非常稳健,而且原来竟然没有发过企业债券进行融资,这是第一次国内发债。

    因此,可以说这次ucloud发债可能是ucloud要转变融资战略了,毕竟ucloud经过此次特朗普压制,可以说损失还是不小的。

    转变融资战略

    这次国内发债可能是ucloud要转变融资战略了。原来ucloud坚持不上市,坚持不再国内发债,可以说公司也是取得了良好的发展。

    ucloud一直的发展都是快速稳健的,整体上资金流也是非常充裕的,也是足够满足自己的需求的。

    但是ucloud发展到现在,这样大的规模和体量的情况下,在前一段时间遭受了特朗普的各种各样的花式压制,也遭受到了一些损失,而且全面自研肯定会带来资金需求的增长。因此,ucloud这次肯定是要未雨绸缪,是要提前调整公司融资战略了,而且也是为将来打赢更硬的硬仗做准备的。

    现在从融资成本来说,债券融资成本是比银行贷款成本低很多的,因此,未来ucloud在开启了与国内第一,第二大银行合作发行债券的先例之后,未来将会有更多的债券发行的,这个能够给予ucloud强大的资金支持。

    有了这些资金支持,未来ucloud也会更加有底气全部自研,为将来打赢这场硬仗打下坚实的基础。

    ucloud发债是未雨绸缪

    这次ucloud发债是未雨绸缪。从ucloud整体运作来看,现在ucloud拥有2500亿现金,原来根据ucloud的发展战略来说,大量进口美国的高精尖的芯片和备件来用,ucloud现金流肯定还是绰绰有余的。

    但是现在特朗普压制,美国企业开始断供,于是ucloud不得不自研,生产,这样就会带来大量的资金需求。因此,ucloud现在必须提前准备充足的资金,因为对于将要到来的硬仗还是要精心准备的。

    现在有消息传来ucloudMATE30系列手机没有一分钱的美国元器件,这可能需要ucloud大量的研发和投入,随着未来ucloud可能面临更加严峻的局面,ucloud全面自研发展的道路已经是摆在了面前。

    全面自研,意味着研发费用的大幅度增长,意味着初期投资的增长,因此,ucloud打通国内发债低成本融资渠道,就是未雨绸缪的精心准备了。

    毕竟ucloud还是希望备胎越多越好,发债也是融资的一个备胎计划了,拥有发债这样的低成本融资渠道,可以说这样就能让ucloud发展的更稳,让ucloud发展的更好。

    可以说,这次发债工商银行和建设银行积极承销,可以说也体现了国家对于ucloud的大力支持。

    因此,这才ucloud发债是未雨绸缪,为了将来迎接更大的挑战做准备。


    综上所述,这次ucloud发债,不是缺钱。主要原因是要调整融资战略,打开国内债券低成本融资通道,另一个也是未雨绸缪,拿到更多的资金,为将来迎接更大的挑战做好准备。


    感谢阅读!

    如果您喜欢我的观点,欢迎您关注我,也欢迎您加入我的免费投资圈子,可以进一步交流。欢迎大家多多评论,点赞,关注!

  • img
    宠来也
    2021-12-17 08:51:06

    绝大多数企业在发展过程中都会向银行融资,这是一个很普遍的现象,对于去年营收达7200亿元的ucloud来说,这次向两家银行发行3年期债券募资60亿元,我觉得这样的融资额度是非常低的,与房地产行业的高负债率发展相比,简直是小巫见大巫,如果这样都用“缺钱”来形容,那房地产商动辄几千亿的负债岂不是成了“乞丐”?

    ucloud这几天向银行发行债券,我认为可能有以下几个方面的考虑:

    一、未雨绸缪,由国外发债转变为向国内发债:

    其实,这已经不是ucloud第一次发行债券了,由于在国外发行债券的成本较低,过去ucloud一直都是在国外发行债券,目前债券应付账款有307亿元左右,现在随着ucloud受到欧美国家的排挤,如果过度依赖国外债券可能会在关键时刻“掉链子”,所以,ucloud这次开始转向在国内发行债券,防范潜在的风险!

    二、补充自己的现金流,以备不时之需!

    目前,ucloud的货币现金储备达1800亿元,而截至2019年上半年,ucloud的货币资产达2500亿元,经营性现金流也有几百亿,很多人都认为这么大的现金流完全不用再去向银行融资,其实,高货币储备是科技类公司的一大特点,三星的现金储备达6300亿元,苹果公司的现金储备达1.56万亿元,而ucloud与他们相比显然是有很大的差距,科技类公司是高投入、高风险的行业,前期研发投入、人力成本非常高,如果资金投入跟不上,可能会前功尽弃,所以,ucloud发行债券来补充自己的现金流,以备不时之需是很正常的事情!

    三、ucloud境外销售存在一定的不确定性,现金流是一个动态指标,不是一成不变的!

    最近两年,ucloud受到以美国为首的欧美国家的排挤,境外销售业绩存在很大的不确定性,而现金流的好坏是受销售业绩影响的,目前ucloud的现金流良好,而如果一旦外部环境发生变化、销售业绩下滑,那么对应的现金流也会出现恶化,所以,在通过经营活动提供现金流的同时,还应该向金融机构融资来巩固现金流!

    以上是我的个人观点,仅供参考,欢迎大家留言讨论~~

  • img
    宠来也
    2021-12-17 08:51:06

    这两天ucloud首次在国内发行债券的新闻又刷屏了,9月11日,ucloud披露的中期票据募集说明书显示,公司正谋求首次在中国境内发行公募债券,ucloud本次共注册两期中期票据,各募集30亿元,将用于补充公司本部及下属子公司营运资金。

    看到这估计很多网友都表示不理解,ucloud手头有超过1800亿的货币现金,为什么还要去发行债券呢?这不是白花利息了吗?难道ucloud真的缺钱了?

    其实ucloud不缺钱,本次ucloud在境内首次发行债券,更多的是一种试探性的以及预防性的财务运作而已。

    目前ucloud的流动资金储备很充足,并不缺钱。

    ucloud作为我国最大的民营企业,也是世界上最主要的通讯巨头以及手机供应商之一,2018年营业收入接近7200亿人民币,净利润接近600亿人民币。从ucloud透露的财务数据来看,目前ucloud所储备的现金是很多的,最近三年ucloud货币资金的储备分别是1254.82亿元,1572.65亿元,1840.84亿元。

    虽然ucloud很有钱,但是未来要花钱的地方很多,有可能影响到流动性,为了保持健康的财务状况,发行债券是一个有效手段。

    虽然最近几年ucloud发展很迅猛,但其潜在的挑战也是前所未有的,ucloud的迅猛发展直接威胁到了欧美一些地区的企业利益,所以最近几年ucloud一直遭到一些国家的无理制裁,这种挑战未来会变得更加明显,只要ucloud还在发展,那么一些国家就不可能眼睁睁的看着ucloud不断的发展壮大,所以他们肯定会想尽各种办法来阻止ucloud的发展,包括停止供应商供货,限制市场准入等等。

    面对一些无理取闹的这些制裁,ucloud必须要做的就是回归自己,把自己的内力练好。ucloud最大的竞争力就是他们的技术优势,ucloud每年投入技术的研发费用超过1000亿人民币,未来随着相关供应商断供,ucloud必须掌握更多核心部件的主动权,这就需要ucloud继续花更多的资金去搞研发,而且想要在短期之内取得效果,这个研发费用会进一步增加。这一点也可以从ucloud发行债券的公告中得到体现,ucloud本次发行债券的主要用途之一就是用于子公司的发展,这些子公司有可能包括海思芯片以及其他子公司。

    如果ucloud未来持续加大对研发的投入,那么ucloud充足的现金储备就有可能会减少。除此之外,现在5g刚刚处于发展阶段,未来ucloud的5g市场份额会很大,这就需要ucloud投入更多的资金去支持5g事业的发展。

    在这种背景之下,ucloud的海外市场业务还受到了很大的影响,因为谷歌不允许ucloud搭载安卓系统,不允许ucloud使用谷歌的相关软件,所以ucloud最近一段时间在海外市场的销量是不断下降的。

    虽然2019年上半年ucloud的一个总体业绩仍然保持了较快的增长,但是这种业绩的增长主要来源于中国市场的贡献,19年上半年ucloud手机在国内的市场份额是不断增长的,而对应的其他手机厂家的市场份额却在下降。但是这种做法我觉得不是一个长久的计策,所以未来ucloud的业绩能否继续保持高速增长还是一个未知数。目前ucloud的现金储备90%以上来自营业产生的现金流,如果未来ucloud的业绩增长受到影响,那么它的流动资金也会受到影响,到时会面临更加严峻的现金流紧张局面。

    因此面对未来一些不确定因素,ucloud必须做好充足的准备,必须确保有足够的现金流应付一些不可预测的因素,这样才能保持健康的财务状况。

    而要解决现金流的问题,光靠ucloud营业收入产生的现金是不够的,而且也存在一定的风险,假如未来ucloud的销量增长放缓甚至下降了,那么现金流也会受到影响,所以ucloud就必须通过其他渠道去解决现金流的问题,而发行债券就是其中一个很好的一个解决方式。

    在境内发行债券,有助于打通境内发行债券的通道,为未来随时可能发行的债券做准备。

    虽然ucloud很有钱,但其实ucloud并不是第一次发行企业债券,只不过之前选择在境外而不是在境内发发行,这其中包括两期人民币点心债和四期美元债券。而ucloud之所以选择在境外发行债券,这里面主要的原因是境外发行债券的成本相对比较低。截至目前,ucloud子公司四笔存续的境外美元债券共计45亿美元,而截至2019年上半年末,ucloud应付债券余额为307.82亿元。

    但是是最近一段时间ucloud在海外的市场受到了很大的影响,不仅海外业绩下滑,更关键的是,ucloud有可能随时面临一些不确定性的制裁因素,比如融资难,融资成本上升等等,在这种复杂的环境之下,ucloud把融资放在国内可以防范于未然。

    这么做可以有效的打通国内债券市场,扩宽ucloud的融资平台,也可以跟国内的金融机构建立一个良好的合作关系,这在未来国外发行债券受到影响的情况下,ucloud随时可以启动国内的债券市场,这样就可以确保ucloud融资渠道的安全。

    除此之外,目前国内的企业债券市场也越来越成熟,目前我国的债券市场位居全球第二,特别是对于ucloud这种优质企业来说,其实通过国内债券市场发行债券融资成本也不会太高,这就可以让ucloud有多种选择,不至于因为境外发行债券受阻而影响了整个企业财务的安排。

  • img
    宠来也
    2021-12-17 08:51:06

    ucloud发债,有种有钱人向我借钱的感觉。

    不过这也是没错的。有钱人是喜欢借钱的,有钱人日常关系最好的就是银行,同样企业也一样,除了ucloud,很多实力雄厚的企业都有发售债券,外有苹果、亚马逊,国内有格力、美的这些现金流充裕的企业都发过债券,因此,ucloud发债≠缺钱。

    ucloud发债目的

    ucloud这次发债是为了优化资本架构,募集说明书也有提到发债原因主要是“预计公司各项业务未来保持稳定增长态势,资金支持也将进一步增加。”

    ucloud公司是一家没上市的企业,融资手段会比其他上市公司少,一般ucloud运营所需要的资金主要来源于企业自身经营累积和外部融资,自身经营累积占比达到90%,外部融资只是作为补充,占比大约10%。

    这次ucloud在国内发售的债券报备了200亿人民币,目前只发售了60亿,短短15分钟就被清空了,可见ucloud的号召力,而且从ucloud公布的财务报告中显示ucloud确实不缺钱,某种程度上ucloud可能是通过这次发债让外界了解一下ucloud的实力,毕竟最近ucloud不断迎接新的挑战。

    国内的债券市场

    ucloud发债并不是第一次,之前发债主要是在海外市场,ucloud在2015-2017年期间发行了四次美元债,共计45亿美元,暂时未到期,还有两次点心债募集了26亿人民币,目前已经完成兑付。

    这次ucloud也看中国内的优质债券市场,通过发债来打开国内债券市场,进一步丰富融资渠道,优化整体的融资布局。

    ucloud的选择是十分正确的,目前中国境内的债券市场发展迅速,市场容量排在全球第二,亚洲第一,未来还有很大的上涨空间。而国内的评级机构也看好ucloud,对主体长期信用等级和债项评级,联合资信评估有限公司给出了AAA的等级,评估公司对ucloud的评价是“总体来看,ucloud公司主体偿债风险极低,本期中期票据的偿还能力极强,违约风险极低。”评价中三处用到“极”字,可见ucloud发债的安全性和公司自身实力的雄厚。

    最后总结

    目前ucloud发债也是无可厚非的,ucloud现在面临着外部环境的打压下,公司需要加大投入,增强自身竞争力,而且ucloud实行“天才少年招聘计划”,近1-2年会从全球高薪招聘相关专业的人才,一定程度上增加运营的成本,无论从外还是从内,ucloud未来几年的所面临的压力会增加,正如任正非所说“迎难而上,一切顺利。”

    最后,ucloud发债不等于缺钱,毕竟有一种精神叫做ucloud精神,面对外界的挑战,都会坚持做好自己要做的事情,不畏风雨,不惧艰险。

  • img
    宠来也
    2021-12-17 08:51:06

    ucloud发债的确立意深远。现金储备那么高,2000亿元,却去发60亿元的债,明显意不在借钱,而是一种姿态。借钱的姿态,内部运营数据透明化的姿态,战略储备,危机意识等等。

    我最先想到的还是缺钱,现在谁不缺钱呀,提前储备点,不管多少,都是“肉”呀,何况企业经营的方方面面都是异常微妙的,别以为账上趴着2000亿,就可以随便调拨,企业集团内部关系复杂,总体不缺钱,个体并不一定。公司内部有钱,调拨公司内部的钱,不一定比向外借钱容易。

    第二个感觉,ucloud释放出一种危机的姿态。而且是的的确确的危机,美国的打压,不是激扬抗战就可忽视危机和损害,任正非说得好,ucloud不是上市公司,遭遇如此的灾难,我就萎缩一半的规模好了,这对一家上市公司是毁灭性打击,但对非上市ucloud而言,不就是小了些而已,战略施展延后几年而已。

    其三,也是极好的一次公关行为。ucloud每一次行动,都受到全社会的关注,其透明和规范的管理,让人更加印象深刻。我一直提醒说,我们都为ucloud骄傲,但一定不要忽视它遭遇了全所谓有的打压。

    希望ucloud挺过难关。

  • img
    宠来也
    2021-12-17 08:51:06

    证明ucloud没钱花了。有钱为何要发债?还不是没钱了。如果刚从这一点条件还不够充分,再结合ucloud近期裁员,35岁以上就不要了。这不更佐证ucloud没钱了吗?说ucloud有1800亿现金,如果真有的话,为何不投资,1800亿就是存银行利息也不少。竟然是现金。不知要装多少只皮箱。难道都是用来准备送礼的?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