页面加载中,请稍候...
Preloader
  • 【公益】愿天下宝贝都能有幸福的家
  • v:irenyuwang

Office Address

123/A, Miranda City Likaoli
Prikano, Dope

Phone Number

+0989 7876 9865 9

+(090) 8765 86543 85

Email Address

info@example.com

example.mail@hum.com

img

两岁十个月的男宝宝性格急,一小点事不满意就发脾气,还喜欢扔东西,怎么办?

img
提问者

匿名网友

我儿子两岁十个月脾气特别急,本子拿手上有点点翘起来弄不平都能把他气个半死,帮我剥毛豆剥不出来就在那里叫,还喜欢扔东西,什么东西在他旁边他都拿起来扔,好头疼啊,亲戚都说要好好教育他,可是我打也打了,骂也骂了,讲道理也讲过,他都会说不扔了!转眼间又开始扔东西了!不发脾气,不扔东西还是很可爱的!

7人回答

  • img
    匿名网友
    2021-12-17 09:21:02

    我家宝宝最近发现他很喜欢说不,不行,不可以。喜欢和爸爸妈妈反着干,每次给他刷牙洗脸,都是到处跑,怎么追都回不来。每天我上班时,他总是会说,妈妈你不要去上班了吧,妈妈你陪我玩一会再走吧。

    然后就拽着我的衣服不肯让我走,使劲的哭闹。洗澡的时候总是喜欢在澡盆里玩很久,早上起床总是要在被窝里揉一会才肯起来……诸如此类。

    当妈的每次看到这样的情景真的很心累,就这两天我做饭,他想和我呆在一起,他爸把他抱走,结果果宝使劲的哭,他爸就把他放在卧室里,任他哭,估计哭了有半个小时……我在门外想把他抱出来都不行。此时我才发现,任何孩子的问题都是父母的问题。

    2岁宝宝正是建立自我意思喜欢挑战权威的时候,作为父母应该尊重孩子的合理需求,适时的引导他,而不是和他对着来,这样只会让他发更大的脾气,让他觉得父母不爱他了。

    作为父母真的应该多想想宝宝的想法,别以为他只有两岁,就不尊重他,孩子对我们来说永远都是一个独立的个体。一个成年的大人都不能控制好自己的情绪,怎么要求一个才两岁的孩子去控制自己的情绪呢。孩子就像我们的镜子,当他发脾气时,父母应该首先检讨自己是不是哪里做的不对,比如对于孩子洗澡起床,是不是可以给他定个闹钟,提前和他说好。比如作为父母是不是应该每天给孩子足够的关注,让他知道父母是爱他的。毕竟生出来的就要负责,孩子在这个世上唯有父母是最大的依靠。

    Hi,我是孩子王首席育儿顾问,持有国家高级育婴资格证,在孩子王有近5000名和我一样的育儿顾问为宝妈们提供婴儿抚触、产妇催乳、宝宝理发、营养指导、母婴护理、成长培育等服务,让当妈妈变得更简单!

  • img
    宠来也
    2021-12-17 09:21:02

    亲,可能的原因有很多,分享一个故事,您或许会发现最根本也是最重要的原因。

    女儿刚上幼儿园时,很容易生病,加上雾霾天,仗着有我爸妈帮我带孩子,干脆就让她在家连续休息一两周。在这段时间里,我下班回来的“待遇”常常会大相径庭:有时女儿早早就站在门口等着给我一个大大的拥抱,又是拿拖鞋,又是送礼物;有时我推开门,女儿则随着音乐专注地跳舞,来不及给我打招呼,房间里整洁如新,相比于外面灰蒙蒙的雾霾天,好像回到了另一个温暖清新的天地;也有时一回家就看见她满脸不高兴,不打招呼不说话,一点小事也能启动她的“哭闹按钮”,随手扔东西更是不在话下。

    仔细观察后,我发现,孩子的状态和我爸妈的状态密切相关,如果他们特别开心,孩子就是一个天使,如果他们吵过架,家里的气氛是不想让我觉察到的“带着紧张的安静”,则孩子就表现地像个“小恶魔”。因此,如果回家后遇见 “小恶魔”,我会所有的好奇,只说一句:“来,妈妈抱抱”,刚开始她会抗拒,但很快就安安静静地依偎在我的怀抱里,慢慢变身“小天使”。然后我会再找机会和爸妈聊天,直到他们心平气和,开怀一笑。

    0-3岁的孩子,从心理学上来讲,自我还没有显现,是一个相对无我的状态,他的精神状态和节律,与爸爸妈妈乃至整个生活环境的状态和节律同步。所以,相比于仅仅关注孩子,更建议您关注孩子的生活环境,探寻并消除那些让孩子容易乱发脾气,扔东西的“潜在按钮”。

  • img
    匿名网友
    2021-12-17 09:21:02

    看了题主的描述,显然,这是孩子到了秩序敏感期,家长绝不能因此打骂孩子,孩子也不会因为受了打骂而“改正”,因为在他当前的认知里,事物就该是有既定模式、不能改变的。

    不少爸爸妈妈应该也有过这样的体验:

    给孩子吃苹果,切开两半给他一半,他不要,哭闹着非要再拿一个完整的苹果;带孩子外出,没有走平时走的那条路,孩子哭闹,非要走回那条路;平时出门都是孩子先穿鞋,爸爸妈妈再穿鞋,有一天爸爸妈妈先穿了鞋,孩子就哭闹着非要爸爸妈妈脱了鞋,然后重新开始,先给孩子穿鞋……

    很熟悉的场景对吗?这就是孩子到了秩序敏感期。处于秩序敏感期的孩子,需要通过维持周围环境的秩序来获取安全感。秩序敏感期呈现螺旋式上升的三个阶段:第一个阶段,为了秩序的破坏而哭闹,秩序一旦恢复就会安静下来;第二个阶段,为了维护秩序而说不,自我意识开始萌芽;第三个阶段,为了维护秩序而执拗,一切要重新来。

    在不了解秩序敏感期的家长看来,这完全是孩子无理取闹,简直不可理喻,为此打骂孩子的情况并不鲜见。但实际上,这段时间只要顺应着孩子,让孩子顺利渡过秩序敏感期,孩子自然就会“变好”。

    其实,孩子在成长过程中会遇到很多个敏感期,家长一定要事先了解,并学会正确对待。处理得不好,孩子长大后会在相应方面出现或大或小的问题;而处理好了,孩子在相应方面就能很好发展。推荐阅读孙瑞雪老师的《捕捉儿童敏感期》一书,避免再把孩子的各种敏感期当作他的性格问题进行粗暴“管教”。



    胖兔妈,两个男宝的母亲,坚定的正面管教追随者和快乐育儿实践者,头条育儿作者,致力帮助有需要的父母解除育儿焦虑。

    胖兔妈的问答和文章均为原创,如果觉得对你有帮助,欢迎转发支持,请注明作者:胖兔妈,头条号:胖兔妈的育儿魔法书。

    感谢阅读!

  • img
    匿名网友
    2021-12-17 09:21:02

    孩子的性格好坏有基因遗传的因素,但后天的影响教育对孩子性格的形成起着决定性作用。孩子生气、尖叫、扔东西的表现往往是因为孩子觉得自己别无选择,只能采取这些方式来表达自己的情感。这也很可能是父母平时对自己的言行举止不注意影响到了孩子的结果。所以父母要做到以下几点,才有可能改掉孩子发脾气扔东西的毛病。

    • 孩子在发脾气时,父母不可以打骂孩子,而是应该心平气和地跟孩子说话。问明孩子发脾气的原因。


    • 父母告诉孩子,不管什么时候都应该好好说话不友好的态度不仅会伤害到别人对他的感情,也不会使别人明白他的意思。


    • 引导孩子用平和的语气表达心里所想的,告诉孩子父母会帮他解决问题


    • 当孩子按照父母的要求去做,不再发脾气时,父母应该及时给予表扬和鼓励。

    总之,孩子发脾气时,父母不应该打、也不应该骂,而是用平和的语言引导、教育、鼓励孩子应该怎样做。平时父母在孩子面前也要注意自己的言行举止,给孩子做出表率。

  • img
    宠来也
    2021-12-17 09:21:02

    不知道孩子是哪种情况呢?给你介绍下面的8个方法,能让气宝宝立刻变小乖乖哦!

    准备小奖励

    在带孩子去公共场所前,可以先和他谈好“条件”。比如,如果你在吃饭的时候没有大声吵闹,吃完饭就带你去买个洋娃娃,你能做到吗?这些小奖励一定要在孩子发火前和他约定好,等他要调皮前再警告他。很多爸妈会在孩子生气的时候说“如果你现在表现好,我就奖励你……”,其实这是非常不可取的。这会让大人成为孩子情绪的奴隶,孩子的脾气会越来越坏。

    分散注意力

    孩子能集中注意力的时间不长,当他们有耍脾气的迹象时,适时分散他们的注意力,完全可以阻止他们发火。这招对比较小的孩子特别管用,比如,宝宝非要吃冰激凌时,你可以用糖果来“诱惑”他。这比一遍一遍地说“冰激凌吃多了会拉肚子”好用多了,而且孩子也不会顺势放赖打滚。

    莫着急讲道理

    很多爸妈在宝宝生气时,都会先试图跟他讲道理。但其实,科学研究发现,宝宝在生气时,情绪会左右他的大脑额叶皮质,让他无法正常思考。这时,不管你说什么,都只会让他更加生气。

    允许孩子发火

    在孩子还没学会控制自己情绪前,有的时候要允许他发脾气,纾解他的压力,也能自然地平复他的心情,让他慢慢能控制住自己的脾气。与其控制、压抑他的脾气,不如给他空间,让他把烦恼释放出来。

    拥抱孩子

    孩子发火,其实也是没有安全感、不被理解的表现。当他生气时,你可以抱抱他,拥抱的同时不需要说任何话。拥抱表示你理解他的感受,也能给他安全感,让他更好地发泄情绪、平静下来。

    察觉孩子的需求

    饿了、累了的宝宝更容易发脾气,所以平时要给宝宝养成好习惯。如果宝宝总是在特定的时间发脾气,尤其是饭前和睡前,很可能是因为饿了或者太累了,需要爸妈重新调节他的作息哦!

    而2岁以下的孩子,虽然会说一点话,但是词汇量不大,还经常词不达意。爸妈可以教他们一些简单的手势,表示“要多点”“少点”“不要”等,用手势代替言语,以免他们着急发脾气。而不能用手势表达的意思,可以让宝宝养成习惯,想要什么就指着什么,然后你可以引导他“是不是……?”,宝宝只用点头或者摇头,就能表达出自己需求了。

    冷静地对话

    孩子耍脾气让人十分头疼,一不小心,温柔的劝慰就会变成大声的呵斥。可是,大喊大叫有用吗?孩子在生气时,希望得到父母的关注。当你朝他发火时,虽然是负面的关注,但实际上已经满足了孩子的心理需求,让他觉得发火很有用。朝孩子发火不仅会激怒孩子,还会让他养成爱发火的坏习惯。不如深吸一口气,冷静的警告他,既能让他感到关注,又能及时阻止他。

    离开发火的场所

    有的孩子在人多的时候更调皮活泼,俗称“赶人哄”。这类的孩子非常聪明,一般在公共场所更容易耍脾气。在公共场所,因为面子,还有怕影响他人,大人在孩子耍赖的时候更易“投降”,满足他们的心愿。孩子一旦掌握这个规律后,就会利用它,达成自己的目的。所以,如果宝宝在公共场所耍脾气,爸妈一定要保持冷静,用好上面的方法,并及时把孩子抱到别处,远离他闹着想要的东西。和暴力、吼叫的爸妈相比,放赖的孩子其实算不了什么。谁家没个难管的孩子呢?

    都说“三岁看小七岁看老”,孩子的性格脾气需要从小养成。兜妈今天介绍的这8个方法,你学会了吗?

  • img
    匿名网友
    2021-12-17 09:21:02

    国外有个概念叫做terrible two。普及程度类似于我们的“三岁看到老”和“七八岁讨狗嫌”。翻译过来类似于“糟糕的两岁”。糟糕,明显包括爸妈的心情。两岁不是简单指24个月的那个月,指的是一个时期。多见于18-30个月当中的某一段,有个别甚至会延长到3岁半。那么这段时间到底都发生了什么呢?走路不是问题了,甚至都开始小跑了。世界彻底从平面变成立体了,可以随意控制自己的四肢了!可以去拥抱世界了!和熟悉的家人可以“自由”的交流了,虽然说的不很清楚,字数可能没那么多,但是连比划带猜毫无阻力呢!本来一切都比之前好了许多,怎么开始学会耍赖闹脾气了呢?之前我的天使宝宝哪去了?

    这一时期以前,我们看到的都是生理方面的问题,吃饭睡觉学走路,现在,恭喜爸爸妈妈,我们升级了,请进入下一大关:幼儿心理学大关!多数父母从这时候开始,要更加关注小朋友的心里发育了。【真正需要把他当做一个人哦!】

    “HI ,你好,陌生的直立世界!我有了灵活的双手和双脚了,他们都开始发挥自己的作用了,可是,很多时候我不知道该怎么用,我什么都想试试,可是后果总是有点糟。我喜欢开心,我也喜欢笑,爸爸妈妈也喜欢。可是心情不好的时候,我不知道该怎么办!我看见过有小朋友会打人,咬人,躺在地上耍赖皮,是不是生气的时候就应该这样?”爸爸妈妈不开心的时候也会打我吼我,是不是生气的时候就该这样?【不打孩子的父母请给自己无比热烈的掌声,你们真棒!】

    那么,有情绪的时候应该怎么办?

    首先,我们要知道,小朋友为什么发脾气?

    比如,他想打开一个瓶盖,但是打不开,然后就摔瓶子,生气,打人。这类问题我们归纳为能力问题,就是以他的肌肉发育水平来说,他无法完成这个行为,就像两岁小朋友一定不会单脚连续跳。

    能力问题如何解决:第一步,要共情!!!!!!帮他说出他想说出来的话:真想打开这个瓶盖啊!要是能打开看看里面有什么,就好了!你是特别想把它打开对吗?【是。转入第二步。否。转入第三步。】第二步,想办法。我们来一起想办法吧,要不我们去找条毛巾来,试试是不是因为摩擦力太小了?我们增大点摩擦力试试。【如果打开了】太棒了,下次我们还一起想办法,玩去吧。【如果没打开】那我也来试试好不好,哎呀,我也打不开啊(就是能打开也要装作打不开),我们去找人来帮忙吧:“爸爸你好,请问,你可以帮我们一个忙吗?谢谢你。”恩,下次我们解决不了的时候,也可以试着去寻求帮助。第三步【由第一步转入】他并不是一定要打开这个瓶盖,开始他可能只是想试试,但是没有成功,他觉得我现在拥有了这么多“力量”,无法接受自己能力不足这个结果。那么,我们需要帮他学习如何面对“挫折感”。

    或者,他发脾气就是耍赖皮!(通过耍赖,打骂等方式达到自己的目的)例如:逛超市,不买这个就不走了!躺在地上打滚,打妈妈!

    纯粹耍赖皮主要以情绪控制为主,共情为辅。第一步,离开触发区域。直接把孩子抱走,抱离玩具区,眼不见心不烦,等一会他就忘了。第二步,遵守原定规则。拿出你们的超市购物单,说,刚才那个不在我们的购物计划里面,如果你特别想要,请下次我们写购物计划的时候写进去(请放心,他下次一定会忘的。如果他竟然想起来了!念念不忘,必有回响,那就买吧,一般淘宝都比超市便宜哈)。第三步,共情。那个玩具看起来真不错啊,妈妈看见喜欢的东西也想买。妈妈刚才看见的那个包包,妈妈也特别喜欢,要是能买回家就好了。第四步,继续共情,给出解决办法。你心情不好,妈妈可以理解,你可以握着我的手,或者趴在我身上,如果你觉得趴在地上会好受点,你可以趴在路旁边,不要影响别人走路。过一会坏情绪就会离开的【这句话很重要,是一句正向的暗示】。

    请时刻牢记,2周岁小孩智商情商都没有看上去那么高!你总有更好的解决办法!请尽量使用积极,正向的解决办法,尽量不要扩大矛盾(就事论事,不要向家里人身上扯,对孩子依然是正向的引导)。请不要使用暴力,因为这一定是最差的!

  • img
    匿名网友
    2021-12-17 09:21:02

    锻炼自我约束能力,设置一个思过小凳,做错事了就把他按在小凳上坐5分钟,闹钟放旁边。时间累次递加,跟他说明做错了什么,再让他冷静一下自己想,大人再坐到孩子能看见自己的地方做自己的事,但全程不能用眼神和孩子交流,语言也不行!设置的时间到了再去问孩子想是不是悔过,再闹就加5分钟,再闹就加10分钟!反复几次,效果明显!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