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3/A, Miranda City Likaoli Prikano, Dope
+0989 7876 9865 9
+(090) 8765 86543 85
info@example.com
example.mail@hum.com
天津狗不理包子为什么退市?一笼八个一百左右,很贵么?
同样是老子号的传统品牌,同仁堂、全聚德、茅台酒都在股市里翻云覆雨,天津狗不理包子却退市了……究其原因,大众化的产品却走了小众化的价格路线,定位错了。
狗不理本来是面向普通消费者的,因为口味好,价格低,引得普通消费者蜂涌而至,店老板、店小二忙得没空理消费者才得名狗不理的。
狗不理包子在天津打响名声后,又被袁世凯献给慈禧太后,受到了太后老佛爷的赞赏,这下子名声更大。
狗不理出名后,继续秉持为老百姓服务的理念,继续走平民路线,因此依然受到老百姓的青睐,依然忙得“狗不理”。
但是狗不理为了上市,一开始的平民路线发生了改变,开始走高端路线,价格开始提起来了,一笼8个100元左右,平均每个包子十二、三元。
普通老百姓的早餐标准,一般就是5-20元左右。一碗豆浆,两根油条,不超过10元。在杭州,一碗拌面加一个煎蛋,也在10元以内。一碗片儿川也就在20元以内,再高一般就不去消费了。
狗不理一笼包子100多元,才8个,最多两人吃,每人消费五六十元,吃一顿两顿可以,让市民每天早上每人花五六十地吃早餐,大部分人不愿意的。普通市民三口之家一天的菜金也不会超过一百元的,一顿早餐就去掉一大半,还只是垫垫肚子而已……一般人不愿意的。
狗不理,本来是大众消费品,却走了小众的高端价格路线,价格上来了,消费量却下来了,减少的边际效益超过了涨价的收益,导致企业走下坡路。
归根到底,是定位错了!
涨价可以,得有涨价的理由,品质要和价格相配套。你把包子馅由普通的猪肉大葱换成熊掌、鱼翅等山珍海味,那么一百元一个包子也可以,也会有市场的。
原来10元5个的包子,因为上市变成10元1个,消费者肯定不买帐的,食客减少是必然的。
既然涨价,在产品质量不变的情况下,服务质量必须上去,就像海底捞、海尔电器一样。但是狗不理的服务质量依然“狗不理”,最后就不怪消费者用脚投票了。
狗不理的问题,根本的是定位问题,是为谁服务、赚谁钱的问题。定位错了,顾客群体、营销策略、价格策略就会发生错位,最后机会也就错过了!
火了100年的老字号狗不理包子,最近宣布退市了,5 月11 日起终止股票挂牌。
为啥慈禧太后代言的包子都不香了?
关于退市原因,狗不理在4月10日的公告中提到,“业务发展及长期战略发展规划的需求,结合自身业务发展需要以及当前实际经营状况,申请终止挂牌。”
其实,狗不理包子退市的原因,无非就是不再受大众欢迎了。
狗不理原名叫聚德号,当时因为包子店生意好,店老板经常忙的“不理人”,所以大家给店铺起了个外号“狗不理包子”。
有一次,袁世凯把“狗不理包子”进贡给慈禧太后,不料太后吃后赞不绝口,称其:“山中走兽云中雁,陆地牛羊海底鲜,不及狗不理香矣,食之长寿也”。
由慈溪太后亲自“带货”的包子,岂能不火?
自此,狗不理包子迅速火遍大江南北,名震海外。
去吃狗不理包子,其实已经是一种身份和地位的象征。
狗不理当前的价格基本上是:
普通的小笼猪肉包,8个包子98元,1个包子核算下来是12元多。
中等档次的小笼三鲜包,8个包子104元,一个包子12元。
高档的虾仁包子,1个更是卖到了35元的“天价”。
其实价格真不是关键。
关键是味道和价格实在是匹配不上。
越来越多的吃客,对狗不理的评价是:其实这包子味道可以做的更好,但他就是不做。
狗不理包子,已经失去了“做包子的本分”。
狗不理属于高价品牌。
既然高价,应该有着相应的优质服务。
比如海底捞,虽然贵,但他就是以服务取胜。
但是狗不理的高价背后反而是极差的用户体验。
作为早餐中的主力食品,肯每天早餐花100块钱买一笼小笼包的人,还是少有人在。
而外地人去吃狗不理包子,就是去打卡的,尝尝鲜,拍拍照。
吃完也就吃完了,绝对不会再有回头客。
做生意没有回头客,还能长久吗?
包子毕竟不是LV,失去初心的狗不理,在历经百年之后,依然不能逃脱市场经济发展的规律。
如今,狗不理退市了,作为一个拥有金字招牌的老字号,也给其他老字号一个深刻的警示。
小伙伴们,对此,你怎么看?
一个包子都上市,本来就是个笑话。再好吃的包子也是包子,更何况并不好吃。
在物质贫乏的旧社会和改革开放前,人们别说吃口精白面做的肉包子了,能吃个白面馒头就不错了。
肚子里极度缺乏油水、平时大部分时间吃难以下咽的玉米面的人们,能够去改善一下,吃个一咬就流油的、软腾腾的包子,就跟吃了山珍海味一样。
那个时代,人们以填饱肚子为第一要务,吃肉包子就是改善生活了。
也就因为如此,狗不理包子以它奇特的名字加上相对还可以的味道,一时就火起来了。
别说他现在退市了,在上个世纪末,也就是20年前,狗不理包子曾经入住石家庄。
刚来时风风光光,结果没半年就灰溜溜地撤店关门了。
吃过的人都说上当,价格是别的包子的好几倍,味道却跟路边摊上没区别,傻子才去吃第二回呢。
人们对于没吃过没见过的东西都有天然的好奇心和兴趣。狗不理这么有名,人们不管到了天津也好,还是见到狗不理在其他地方的分店也好,都会去尝尝鲜。
就靠骗这些外地人,无论是狗不理,还是全聚德才发展起来。
但是,这些老字号还是高高在上的态度,服务、环境都跟不上,口碑越来越差。
在网络时代,任何一方面的小问题都会被无限放大,更何况人们说的还是实情。
5.11日,天津狗不理包子宣布退市。我分析了一下,狗不理退市的原因有这么几个:
我有一次在坐火车前,正值傍晚六七点,去火车站一家狗不理包子店去吃点东西,按照常理来说,这个位置的店面应该顾客很多吧,但是里面人却很少,我没管这些,就进去点餐。
我走到柜台前,服务员根本不抬眼看我,我指着菜单的一个套餐问服务员“这个套餐多少钱”,结果她头也不抬来一句“上面不写着了吗,自己看”,我心里一惊,服务员态度这么差吗?我仔细一看原来有价格,但是字体特别小。那好吧,我说来这个套餐吧。但是服务员貌似不愿意让我在这里吃饭似的,“这个套餐最快半个小时,要吃就等着”“……”我都无语了,态度怎么这么差劲。“好吧,我等着,我的火车不着急”,服务员又说了“那行,先交钱”,我说“你先通知厨师做着,我再交钱”,服务员说“不行,先交钱”,好吧,我只好先交了钱。
我正在吃着的时候,服务员竟然开始收拾卫生了,把凳子全都放在了桌子上,然后拖地,拖到我这里的时候,让我去旁边的桌子上吃!我真的气愤极了,我说“我吃着饭呢大姐!”,我赶紧匆匆吃完出去了,这就是狗不理的服务,这服务态度简直是太差了吧!
位于北京的狗不理包子(前门店)发现,该店的评分仅仅3.17分,评论4288条,人均消费76元。在4000多条点评中,“服务不佳”的有531条,位居各项分类的第一。
8个包子100?当然贵啊!在我看来,一个包子也就1-5块钱,素的小的1块钱,肉的大的5块钱。现在一个包子竟然卖到12快多,这就有点过分了。
说实话,狗不理包子有点倚老卖老的意思,仗着自己的品牌优势,高价卖包子,真的以为现在中国人这么富了?
说实话,咖啡厅的咖啡可能贵点,因为好多人去咖啡厅谈事情,而且咖啡厅环境好。牛排可以贵点,牛排配红酒,也有点小资情调。
但是一个包子卖这么贵,是有点失了智。
难道一些商务洽谈人士会去狗不理包子店,一边吃包子一边谈生意?想一想就好笑。
包子是干啥的?就是给普通人吃的,来俩包子当个早餐或者午餐挺好的,但是普通人谁吃得起100块早点啊?甚至有一位朋友说,来北京旅游的注意了,如果去狗不理包子铺一定要谨慎点餐,因为有的人在狗不理店里一顿早餐花了400元!
从这一方面讲,狗不理包子就是脱离了群众。
狗不理在经营中,有很长一段时间要走高端路线,说实话,一个包子走什么高端路线,包子就是普通人吃的,整那么高端,难道只让高端的人吃?
而且包子店里面后来还经营咖啡和红酒还有健康食品等业务,我也是醉了,一个包子店好好的卖包子吧,整什么咖啡?谁一边吃着包子一边喝咖啡啊?
我倒是觉得整点大蒜业务比较好,包子就大蒜,那才叫好。
其实说到最后,狗不理的毛病很多,早就该退市了,服务态度太差劲,他能活到今天就是靠吃老本活的。还有就是脱离了群众,包子太贵,这么贵的包子,普通人吃不起。
大家对狗不理包子有什么看法呢?欢迎留言评论。
如今的“狗不理”包子,凭借历史名气,延续至今可谓是“贵气”十足,100元8个狗不理包子,走高端价位的噱头,然而已不是当年货真价实,而是徒有虚名。
一个肉包子,在咱普通老百姓心中,那是务实、接地气的,可以晨起的早餐,可以是饥肠辘辘时果腹的美味。 非要冠上奢侈品地位,想要高端那也得老百姓认可呀。
去过天津和北京的朋友,和我一样对“狗不理”包子都持差评意见。可能是我们南方人口味差异,也可能是对“狗不理”着实有一种说不上来的纠结。
朋友死活要拉我再去吃“狗不理”包子,我死活不再上二次当。朋友们的好意我自然是心领的,他想的也是请我吃贵贵的最有名气特色吧。但美食可不是这么吃的,我直接拉他走街串巷吃美味小食,朋友说我鬼精灵、嘴巴歹毒。
说实话,狗不理包子除了名气,我真的不知道它有啥?它好吃在哪,百年老字号的精神,真的根植于心吗?如果没有,那就是一坨小肉泥外面裹层面粉疙瘩呗。
可能我这么说,会得罪很多天津的小伙伴,我完全没有想要诋毁的意思。而是我们很多各行各业的百年老字号,艰辛传承百来年,蓬勃朝气的市场和商业环境,怎么就“玩”成了一巨空壳。魂都哪去了?
“狗不理”包子是中华老字号之一,始创于公元1858年,至今有100多年历史,它为“天津三绝”之首。
最初它还只是个小作坊,相传于河北武清县里的一家普通包子铺。由于这家包子包子馅大皮又薄用料讲究,而且口味独特,所以很快就成为当地受欢迎的一家包子铺。
由于店铺的生意太好,所以包子铺的掌柜经常忙到没有时间招呼和照顾客人,因此就有了这么一个“不理人”的雅号。叫久了大家便调侃他,将这家包子铺改名就叫做“狗不理包子”得了,于是有了“狗不理”包子的美名。
清朝咸丰年间,袁世凯路过武清县,听说这个包子极为美味,于是回京时就带了几个包子去讨好慈禧太后。没想到慈禧老太太吃完之后,对这个包子赞赏有加;就这样,无意间慈禧成了“狗不理”包子的代言人,很快它的名声就传遍了全国,从此这狗不理包子就这样火了100多年。
百年老字号的传承、创新与发展,难道只有资本一条路可选吗?百年老字号兴衰值得探索。
在你的城市里,哪些老字号,让你依然留存情感,每次想起就欲罢不能呢?快留言告诉我吧。
最后咱还是上一笼,2~3块钱一个的肉包吧,实在!
天津狗不理包子退市,多少有些遗憾。它会勾起老一代人心中对过去的怀念,甚至对那个年代的留恋。因为狗不理包子代表的是一个时代的特征,是带有历史符号的时代产物。
我曾经慕名去天津吃正宗狗不理包子,享受了一次狗不理包子两人套餐。晚餐两人吃一顿花了二百多,竟然还没吃饱。当时都吃得我心疼了,虽然没吃出什么特别的味道来,但为了炫耀,我在狗不理的豪华门楼下照了张相,留作了纪念。没想到,真的成为了永久记念。
天津狗不理包子始创于公元清朝咸丰年间,至今有100多年历史,它为“天津三绝”之首,是中华老字号品牌。2011年11月,“狗不理包子传统手工制作技艺”项目列入国务院第三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是世界闻名的中华美食之一。曾经名扬四海,风靡全国,是老一代人难忘的回忆。
狗不理包子从名扬天下,到如今暗淡收场,反映了它不能跟上时代潮流的变化,不能适应现代人的消费需求。
从发展战略上,它守在天津,没有形成全国连锁品牌,市场份额不断缩小;在经营上没有产品优势,没有价格优势,没有服务优势,成为三无产品,最终造成了失败结局。
从老一代人对他的怀念和喜爱,到现代人对它没有概念,没有需求。它从快餐做成品牌,再做成精品,却没有适应人们快节奏的生活方式,而变成贵族的消费和享受,终将淡出人民大众的视线,这是经营管理和战略布局的失败。
狗不理包子退市,只是一个包子去掉了伪装,它又会以原来的面孔出现,包子不会消失,消失的只是狗不理的名气。而狗不理的故事还会传承下去,它毕竟曾经是中华饮食文化的一道亮丽风景。
看到天津狗不理包子,让我想起几年前去北京王府井,正好有狗不理包子档。好奇买来吃吃,发现口味不太好,还以为,这是南北方人口味喜好不同的原因。
当时还想,这名字取得真特别,为啥叫狗不理包子呢?但是我脑海中只想起包子打狗的场面……
据了解,5月11日,百年老字号天津狗不理食品股份有限公司向外界发表声明:终止挂牌。
这是怎么回事呢?先让我们来了解一下天津狗不理包子。
天津狗不理已有百年的历史,曾名扬四海,是一款连慈禧太后都喜欢的地方小吃。
但是,为何百年之后的今天,狗不理包子沦落到退市局面?
①味道差。无论多么有名的小吃,一旦味道差,便会无人光顾,最后导致经营不下去。
②价格贵。很多网友都抱怨过狗不理包子太贵了。一笼没几个,价格却不是一般贵!这也是把很多顾客阻拦在外的原因。
③服务差。作为餐饮行业,服务是维持回头客的命脉,而狗不理包子不但口味差,价格贵,连服务还上不去,难怪最终会退市了。
④山寨店泛滥。很多山寨包子店也吹是让狗不理包子,虽然口味不正,但是却比狗不理包子好吃且便宜啊,这样下来,狗不理包子肯定做不下去了。
一家百年老店的退市,也许会伤了部分老一辈的包子情怀。
但是,现在市场竞争不是讲情怀,是讲究口味,讲究价格,讲究服务的。
偏偏这几个要素,狗不理包子都失去了,为此,只能“退市”收场。
朋友们,你们吃过天津狗不理包子吗?好吃吗?你怎么看呢?
笔者当年也曾在北京呆过几年,有好几次路过天津。又一次朋友说要去这里吃吃当地的名吃——狗不理。当时是真的很心动,毕竟这个小吃的名声在外了,小时候就有听过了,却一直没有吃过。
但是当我打听了一下价格只会,就果断拒绝了,还是选择去湘菜馆搓一顿了。因为一笼狗不理包子,就真的顶的上我们湘菜馆吃一顿了。可是我们一行六七个人都是大老爷们,算下来一个人至少吃一缇,有些人可能还要两缇,这样的话一顿就要吃掉上千元,这样的价格有几个老百姓吃得起呢?
从那以后我才知道,狗不理包子之所以名气这么大,原来不光是因为好吃,还因为价格贵。可能也是由于价格贵,很多人每次都是吃不饱,就像是猪八戒吃人参果,都没吃出来是啥味道,就已经下肚子了。
再次听到狗不理包子,发现我都还没有吃过它,居然就已经退市了。其实在我们这里,吃的最多的,也最受欢迎的是杭州小笼包,早上的早晨就常吃。价格也不贵,一屉也就是6块钱左右,能吃的饱饱的了。所以对于狗不理包子的退市,笔者认为这个是发展的必然。虽然现在的人生活水平提高了,但是能拿得出来100块钱吃一屉包子的还是少数。
狗不理包子虽然是一面招牌,并且它历史悠久,但是真的有必要卖这么贵吗?毕竟他的成本就摆在那里,一个包子算下来真的要十几块钱吗?其实一屉也未必要这么多吧?所以它的退市,其实也是有好处的。有人可能会说服务会有所提升了,附在的价值提升了。但是狗不理包子就是一个小吃,它和卖咖啡、卖服务的不同,顾客进去就是为了填饱肚子,这是最基本的需求,并不是为了享受服务的。
正是因为他们的定为不准,只面向高端人士,但是高端人士可能更喜欢吃西餐,不愿意吃狗不理包子,所以消费人群明显减少了,这也是导致其退市的主因,这一点狗不理包子真的要好好反省一下!
始创于清朝年间1858年,慈禧太后喜欢的狗不理包子,在上市5年后宣布退出新三板,难道是因为卖的太贵吗?狗不理2019年度营收为1.55亿元,同比增长20.1%,看起来财报也不算太差啊,为什么要退市呢?难道狗不理不香了吗?
从资历上来说,狗不理确实是老字号的餐饮名店,有着百余年历史并延续至今。正因为顶着这些光环,狗不理的包子一直以高价著称,号称包子界的LV。
狗不理当前的价格,普通猪肉8个包子98块,中港的小笼三鲜包8个包子104块,高档的虾仁包子一个35块。而市面上普通的一个猪肉包子就是3~5块,狗不理的价格可谓“天价”。
其实当年狗不理包子之所以全国出名,就是靠着物美价廉。现在高价的包子已与当年的初心已经背离甚远。
被诟病的不止是狗不理的高价包子,还有他所提供的低质服务。
现在餐饮企业的服务可谓是各出奇招、八仙过海,比如说以服务出名的海底捞,因为好的服务赢得了更大的市场份额和客户好评。现在,每一个餐饮企业都在为提升客户的服务体验满意度而努力着。
而我们经常在一些餐饮平台看到对狗不理包子的点评,往往都是差评,其中吐槽价格贵、服务不好,占了绝大多数部分。
低质服务一直在透支,狗不理包子的品牌力,即使是金字招牌也经不住这样长期的耗损,这也导致近些年来,狗不理实体店频频关店。
因为狗不理的高价和低质服务,天津本地人几乎都不会选择去吃狗不理。
狗不理是天津的旅游打卡地,但是外地客人吃过一顿后,几乎就没有回头客。
从相关的销售数据就可以看出狗不理的主要消费市场就在天津,销售额的65%来自于天津地区。
而且这么高价的狗不理包子,基本上只是送给朋友的一种旅游纪念品。
再加上狗不理的口味带有明显的地域性,不可能全国任何一个地方的人都完全接受,这也使得狗不理想开拓天津以外的市场,变得异常困难。
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餐饮的需求已经从解决温饱,向着健康、养生、选择多样化的方向转变升级。
传统老字号餐饮或者是传统食品,在这样的一个全新消费群体和全新需求背景下,已经呈现了疲态和不适应,跟不上趟的传统食品和老字号餐饮销量在逐年下降,甚至陷入了绝境、关门倒闭。
如传统口味的月饼,因为重油、重糖越来越不被注重健康的人们所接受。而创新口味的健康月饼,销量却在逐年上升。
现在的消费主力群体是年轻的一代,他们更接受创新的、健康的、多样化的口味,而非仅仅是传统的口味。
现在食品的研发更趋向于以客户为中心,注重收集分析客户的消费数据,以提升客户体验,为研发的方向和目标,不断推陈出新。
当然也不是说完全否定传统口味的食品,也有相当一部分传统口味的食品,是以坚持原创、保持正宗被食客们所喜欢。
但是,无论是老字号的传统餐饮企业还是现代餐饮企业,必须要改变原来只针对“以产品为中心”的经营理念,与时俱进地转向为“以客户为中心”的经营理念。
传统餐饮企业要想继续保持生命活力,让老树开花,必须跟得上社会发展的趋势和潮流。无论是个人还是企业,如果不能与时俱进,势必会被时代潮流所淘汰。
我们中国有那么多好的传统餐饮企业、老字号招牌、传统食品,就像狗不理包子、全聚德烤鸭等等。这些都是延续百年甚至几百年下来的品牌,是老祖宗留给我们的瑰宝。
狗不理的退市,作为一个金字招牌的老字号,这个案例真的需要所有的餐饮企业好好的反思。不能将传统食品、金字招牌砸在我们这一代的手上。
我们这一代人既要把优良传统和金字招牌传承下去,也要通过创新去保持传统食品的生命力,能够被更多的人更久地喜欢。
然而,就是这样大名鼎鼎有着百年辉煌历史的狗不理包子,居然一步步沦落为“人不理”,直至黯然退市,这里面又有何值得汲取的经验和教训呢?!
之一,质量管理跟不上,餐饮服务引非议。其实,象狗不理包子等这类“非物质文化遗产”“百年老字号”的存在延续、“焕发青春”,在于对传统工艺和服务标准的“数十年如一日”的不懈坚守。然而令人失望的是,在物欲横流的商品大潮面前,一些非物质的传承人、抑或是管理者忘记了初心,失去了底线,变得一味追逐利益、忽视食客感受;固步自封吃老本不能与时俱进,最终,“难吃不说,价格死贵,服务冷漠”的群众游客口碑,成了压死这个“百年老字号”“天津名片”“非遗特产”的最后一根稻草。
之二,天津狗不理包子质量滑坡退步,价格确是高得惊人离谱。一个全蟹包要卖到二三十元一个,连普通猪肉馅的也要卖到六七元一个(一笼八个一百左右),几个人想到店里随随便便吃一顿狗不理,就要花上好几百,最要命的是味道一般般,不值这个大价钱,天长日久“狗不理包子”的金字招牌、亮丽名片势必“褪色蒙尘”,又怎能不被顾客抛弃而举步维艰,濒临破产边缘?!
之三,从某种意义上而言,迅捷互联网科技带来的“口碑评价”(食客参考),直接要了狗不理包子的命。现在很多人到外地品尝美食小吃,经常利用手机搜索位置排名、关注大众评价,综合定夺取舍。如此一来,那些性价比不高(质次价高),服务不满意,就餐感受差评的餐馆就难立足生存,要知道游客百姓关注的是“美味+实惠”“性价比+好口碑”,而不是你过去多么辉煌、了不起。
总之,“百年老字号”天津狗不理的黯然、无奈退市,是金字招牌褪色、口碑服务滑坡、市场无情淘汰的必然结果,其引发暴露的诸多问题,很值得人们去思考、反省和借鉴。
10人回答
宠来也
2021-12-17 11:36:46同样是老子号的传统品牌,同仁堂、全聚德、茅台酒都在股市里翻云覆雨,天津狗不理包子却退市了……究其原因,大众化的产品却走了小众化的价格路线,定位错了。
首先,狗不理本来是面向广大普通消费者的。
狗不理本来是面向普通消费者的,因为口味好,价格低,引得普通消费者蜂涌而至,店老板、店小二忙得没空理消费者才得名狗不理的。
狗不理包子在天津打响名声后,又被袁世凯献给慈禧太后,受到了太后老佛爷的赞赏,这下子名声更大。
狗不理出名后,继续秉持为老百姓服务的理念,继续走平民路线,因此依然受到老百姓的青睐,依然忙得“狗不理”。
其次,面向大众的食品却走了小众的高端价格路线。
但是狗不理为了上市,一开始的平民路线发生了改变,开始走高端路线,价格开始提起来了,一笼8个100元左右,平均每个包子十二、三元。
普通老百姓的早餐标准,一般就是5-20元左右。一碗豆浆,两根油条,不超过10元。在杭州,一碗拌面加一个煎蛋,也在10元以内。一碗片儿川也就在20元以内,再高一般就不去消费了。
狗不理一笼包子100多元,才8个,最多两人吃,每人消费五六十元,吃一顿两顿可以,让市民每天早上每人花五六十地吃早餐,大部分人不愿意的。普通市民三口之家一天的菜金也不会超过一百元的,一顿早餐就去掉一大半,还只是垫垫肚子而已……一般人不愿意的。
狗不理,本来是大众消费品,却走了小众的高端价格路线,价格上来了,消费量却下来了,减少的边际效益超过了涨价的收益,导致企业走下坡路。
归根到底,是定位错了!
其三,高端价格又没有带来高端服务。
涨价可以,得有涨价的理由,品质要和价格相配套。你把包子馅由普通的猪肉大葱换成熊掌、鱼翅等山珍海味,那么一百元一个包子也可以,也会有市场的。
原来10元5个的包子,因为上市变成10元1个,消费者肯定不买帐的,食客减少是必然的。
既然涨价,在产品质量不变的情况下,服务质量必须上去,就像海底捞、海尔电器一样。但是狗不理的服务质量依然“狗不理”,最后就不怪消费者用脚投票了。
狗不理的问题,根本的是定位问题,是为谁服务、赚谁钱的问题。定位错了,顾客群体、营销策略、价格策略就会发生错位,最后机会也就错过了!
宠来也
2021-12-17 11:36:46火了100年的老字号狗不理包子,最近宣布退市了,5 月11 日起终止股票挂牌。
为啥慈禧太后代言的包子都不香了?
其实,狗不理包子退市的原因,无非就是不再受大众欢迎了。
狗不理包子的发家
狗不理原名叫聚德号,当时因为包子店生意好,店老板经常忙的“不理人”,所以大家给店铺起了个外号“狗不理包子”。
有一次,袁世凯把“狗不理包子”进贡给慈禧太后,不料太后吃后赞不绝口,称其:“山中走兽云中雁,陆地牛羊海底鲜,不及狗不理香矣,食之长寿也”。
由慈溪太后亲自“带货”的包子,岂能不火?
自此,狗不理包子迅速火遍大江南北,名震海外。
狗不理包子为什么不受大众欢迎了?
网友一:价格太贵,味道不好
去吃狗不理包子,其实已经是一种身份和地位的象征。
其实价格真不是关键。
关键是味道和价格实在是匹配不上。
越来越多的吃客,对狗不理的评价是:其实这包子味道可以做的更好,但他就是不做。
狗不理包子,已经失去了“做包子的本分”。
网友二: 低质服务在严重透支品牌力
狗不理属于高价品牌。
既然高价,应该有着相应的优质服务。
比如海底捞,虽然贵,但他就是以服务取胜。
但是狗不理的高价背后反而是极差的用户体验。
网友三:本地人嫌弃,外地人不待见
作为早餐中的主力食品,肯每天早餐花100块钱买一笼小笼包的人,还是少有人在。
而外地人去吃狗不理包子,就是去打卡的,尝尝鲜,拍拍照。
吃完也就吃完了,绝对不会再有回头客。
做生意没有回头客,还能长久吗?
包子毕竟不是LV,失去初心的狗不理,在历经百年之后,依然不能逃脱市场经济发展的规律。
如今,狗不理退市了,作为一个拥有金字招牌的老字号,也给其他老字号一个深刻的警示。
小伙伴们,对此,你怎么看?
宠来也
2021-12-17 11:36:46一个包子都上市,本来就是个笑话。再好吃的包子也是包子,更何况并不好吃。
一、狗不理包子能够全国闻名,在于旧社会物质生活贫乏
在物质贫乏的旧社会和改革开放前,人们别说吃口精白面做的肉包子了,能吃个白面馒头就不错了。
肚子里极度缺乏油水、平时大部分时间吃难以下咽的玉米面的人们,能够去改善一下,吃个一咬就流油的、软腾腾的包子,就跟吃了山珍海味一样。
那个时代,人们以填饱肚子为第一要务,吃肉包子就是改善生活了。
也就因为如此,狗不理包子以它奇特的名字加上相对还可以的味道,一时就火起来了。
别说他现在退市了,在上个世纪末,也就是20年前,狗不理包子曾经入住石家庄。
刚来时风风光光,结果没半年就灰溜溜地撤店关门了。
吃过的人都说上当,价格是别的包子的好几倍,味道却跟路边摊上没区别,傻子才去吃第二回呢。
二、狗不理包子之所以能上市,靠的是经济发展了,旅游的人增多了,欺骗那些没吃过狗不理的外地人
人们对于没吃过没见过的东西都有天然的好奇心和兴趣。狗不理这么有名,人们不管到了天津也好,还是见到狗不理在其他地方的分店也好,都会去尝尝鲜。
就靠骗这些外地人,无论是狗不理,还是全聚德才发展起来。
但是,这些老字号还是高高在上的态度,服务、环境都跟不上,口碑越来越差。
在网络时代,任何一方面的小问题都会被无限放大,更何况人们说的还是实情。
中国的人数再多也是有限的,割韭菜也只能割一茬,等这一遍割完了,企业也就该黄了。
匿名网友
2021-12-17 11:36:465.11日,天津狗不理包子宣布退市。我分析了一下,狗不理退市的原因有这么几个:
第一,服务态度差
我有一次在坐火车前,正值傍晚六七点,去火车站一家狗不理包子店去吃点东西,按照常理来说,这个位置的店面应该顾客很多吧,但是里面人却很少,我没管这些,就进去点餐。
我走到柜台前,服务员根本不抬眼看我,我指着菜单的一个套餐问服务员“这个套餐多少钱”,结果她头也不抬来一句“上面不写着了吗,自己看”,我心里一惊,服务员态度这么差吗?我仔细一看原来有价格,但是字体特别小。那好吧,我说来这个套餐吧。但是服务员貌似不愿意让我在这里吃饭似的,“这个套餐最快半个小时,要吃就等着”“……”我都无语了,态度怎么这么差劲。“好吧,我等着,我的火车不着急”,服务员又说了“那行,先交钱”,我说“你先通知厨师做着,我再交钱”,服务员说“不行,先交钱”,好吧,我只好先交了钱。
我正在吃着的时候,服务员竟然开始收拾卫生了,把凳子全都放在了桌子上,然后拖地,拖到我这里的时候,让我去旁边的桌子上吃!我真的气愤极了,我说“我吃着饭呢大姐!”,我赶紧匆匆吃完出去了,这就是狗不理的服务,这服务态度简直是太差了吧!
位于北京的狗不理包子(前门店)发现,该店的评分仅仅3.17分,评论4288条,人均消费76元。在4000多条点评中,“服务不佳”的有531条,位居各项分类的第一。
第二,包子太贵,脱离群众
8个包子100?当然贵啊!在我看来,一个包子也就1-5块钱,素的小的1块钱,肉的大的5块钱。现在一个包子竟然卖到12快多,这就有点过分了。
说实话,狗不理包子有点倚老卖老的意思,仗着自己的品牌优势,高价卖包子,真的以为现在中国人这么富了?
说实话,咖啡厅的咖啡可能贵点,因为好多人去咖啡厅谈事情,而且咖啡厅环境好。牛排可以贵点,牛排配红酒,也有点小资情调。
但是一个包子卖这么贵,是有点失了智。
难道一些商务洽谈人士会去狗不理包子店,一边吃包子一边谈生意?想一想就好笑。
包子是干啥的?就是给普通人吃的,来俩包子当个早餐或者午餐挺好的,但是普通人谁吃得起100块早点啊?甚至有一位朋友说,来北京旅游的注意了,如果去狗不理包子铺一定要谨慎点餐,因为有的人在狗不理店里一顿早餐花了400元!
从这一方面讲,狗不理包子就是脱离了群众。
第三,企业管理不善
狗不理在经营中,有很长一段时间要走高端路线,说实话,一个包子走什么高端路线,包子就是普通人吃的,整那么高端,难道只让高端的人吃?
而且包子店里面后来还经营咖啡和红酒还有健康食品等业务,我也是醉了,一个包子店好好的卖包子吧,整什么咖啡?谁一边吃着包子一边喝咖啡啊?
我倒是觉得整点大蒜业务比较好,包子就大蒜,那才叫好。
其实说到最后,狗不理的毛病很多,早就该退市了,服务态度太差劲,他能活到今天就是靠吃老本活的。还有就是脱离了群众,包子太贵,这么贵的包子,普通人吃不起。
大家对狗不理包子有什么看法呢?欢迎留言评论。
匿名网友
2021-12-17 11:36:46如今的“狗不理”包子,凭借历史名气,延续至今可谓是“贵气”十足,100元8个狗不理包子,走高端价位的噱头,然而已不是当年货真价实,而是徒有虚名。
一个肉包子,在咱普通老百姓心中,那是务实、接地气的,可以晨起的早餐,可以是饥肠辘辘时果腹的美味。 非要冠上奢侈品地位,想要高端那也得老百姓认可呀。
去过天津和北京的朋友,和我一样对“狗不理”包子都持差评意见。可能是我们南方人口味差异,也可能是对“狗不理”着实有一种说不上来的纠结。
慈禧老太太都吃过的包子,你不来一个吗?
朋友死活要拉我再去吃“狗不理”包子,我死活不再上二次当。朋友们的好意我自然是心领的,他想的也是请我吃贵贵的最有名气特色吧。但美食可不是这么吃的,我直接拉他走街串巷吃美味小食,朋友说我鬼精灵、嘴巴歹毒。
说实话,狗不理包子除了名气,我真的不知道它有啥?它好吃在哪,百年老字号的精神,真的根植于心吗?如果没有,那就是一坨小肉泥外面裹层面粉疙瘩呗。
可能我这么说,会得罪很多天津的小伙伴,我完全没有想要诋毁的意思。而是我们很多各行各业的百年老字号,艰辛传承百来年,蓬勃朝气的市场和商业环境,怎么就“玩”成了一巨空壳。魂都哪去了?
曾经辉煌的“狗不理”包子,是一个时代的印迹
“狗不理”包子是中华老字号之一,始创于公元1858年,至今有100多年历史,它为“天津三绝”之首。
最初它还只是个小作坊,相传于河北武清县里的一家普通包子铺。由于这家包子包子馅大皮又薄用料讲究,而且口味独特,所以很快就成为当地受欢迎的一家包子铺。
由于店铺的生意太好,所以包子铺的掌柜经常忙到没有时间招呼和照顾客人,因此就有了这么一个“不理人”的雅号。叫久了大家便调侃他,将这家包子铺改名就叫做“狗不理包子”得了,于是有了“狗不理”包子的美名。
清朝咸丰年间,袁世凯路过武清县,听说这个包子极为美味,于是回京时就带了几个包子去讨好慈禧太后。没想到慈禧老太太吃完之后,对这个包子赞赏有加;就这样,无意间慈禧成了“狗不理”包子的代言人,很快它的名声就传遍了全国,从此这狗不理包子就这样火了100多年。
关于退市,上市本就是个错误,如今只是回到本位而已。
百年老字号的传承、创新与发展,难道只有资本一条路可选吗?百年老字号兴衰值得探索。
在你的城市里,哪些老字号,让你依然留存情感,每次想起就欲罢不能呢?快留言告诉我吧。
最后咱还是上一笼,2~3块钱一个的肉包吧,实在!
匿名网友
2021-12-17 11:36:46天津狗不理包子退市,多少有些遗憾。它会勾起老一代人心中对过去的怀念,甚至对那个年代的留恋。因为狗不理包子代表的是一个时代的特征,是带有历史符号的时代产物。
我与狗不理包子的情节
我曾经慕名去天津吃正宗狗不理包子,享受了一次狗不理包子两人套餐。晚餐两人吃一顿花了二百多,竟然还没吃饱。当时都吃得我心疼了,虽然没吃出什么特别的味道来,但为了炫耀,我在狗不理的豪华门楼下照了张相,留作了纪念。没想到,真的成为了永久记念。
狗不理包子是中华老字号,百年老店
天津狗不理包子始创于公元清朝咸丰年间,至今有100多年历史,它为“天津三绝”之首,是中华老字号品牌。2011年11月,“狗不理包子传统手工制作技艺”项目列入国务院第三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是世界闻名的中华美食之一。曾经名扬四海,风靡全国,是老一代人难忘的回忆。
狗不理的退市,是社会竞争与选择的结果
狗不理包子从名扬天下,到如今暗淡收场,反映了它不能跟上时代潮流的变化,不能适应现代人的消费需求。
从发展战略上,它守在天津,没有形成全国连锁品牌,市场份额不断缩小;在经营上没有产品优势,没有价格优势,没有服务优势,成为三无产品,最终造成了失败结局。
从老一代人对他的怀念和喜爱,到现代人对它没有概念,没有需求。它从快餐做成品牌,再做成精品,却没有适应人们快节奏的生活方式,而变成贵族的消费和享受,终将淡出人民大众的视线,这是经营管理和战略布局的失败。
狗不理包子退市,只是一个包子去掉了伪装,它又会以原来的面孔出现,包子不会消失,消失的只是狗不理的名气。而狗不理的故事还会传承下去,它毕竟曾经是中华饮食文化的一道亮丽风景。
匿名网友
2021-12-17 11:36:46看到天津狗不理包子,让我想起几年前去北京王府井,正好有狗不理包子档。好奇买来吃吃,发现口味不太好,还以为,这是南北方人口味喜好不同的原因。
当时还想,这名字取得真特别,为啥叫狗不理包子呢?但是我脑海中只想起包子打狗的场面……
一、天津狗不理包子退市
据了解,5月11日,百年老字号天津狗不理食品股份有限公司向外界发表声明:终止挂牌。
这是怎么回事呢?先让我们来了解一下天津狗不理包子。
但是,为何百年之后的今天,狗不理包子沦落到退市局面?
二、退市原因
①味道差。无论多么有名的小吃,一旦味道差,便会无人光顾,最后导致经营不下去。
②价格贵。很多网友都抱怨过狗不理包子太贵了。一笼没几个,价格却不是一般贵!这也是把很多顾客阻拦在外的原因。
③服务差。作为餐饮行业,服务是维持回头客的命脉,而狗不理包子不但口味差,价格贵,连服务还上不去,难怪最终会退市了。
④山寨店泛滥。很多山寨包子店也吹是让狗不理包子,虽然口味不正,但是却比狗不理包子好吃且便宜啊,这样下来,狗不理包子肯定做不下去了。
一家百年老店的退市,也许会伤了部分老一辈的包子情怀。
但是,现在市场竞争不是讲情怀,是讲究口味,讲究价格,讲究服务的。
偏偏这几个要素,狗不理包子都失去了,为此,只能“退市”收场。
朋友们,你们吃过天津狗不理包子吗?好吃吗?你怎么看呢?
匿名网友
2021-12-17 11:36:46笔者当年也曾在北京呆过几年,有好几次路过天津。又一次朋友说要去这里吃吃当地的名吃——狗不理。当时是真的很心动,毕竟这个小吃的名声在外了,小时候就有听过了,却一直没有吃过。
但是当我打听了一下价格只会,就果断拒绝了,还是选择去湘菜馆搓一顿了。因为一笼狗不理包子,就真的顶的上我们湘菜馆吃一顿了。可是我们一行六七个人都是大老爷们,算下来一个人至少吃一缇,有些人可能还要两缇,这样的话一顿就要吃掉上千元,这样的价格有几个老百姓吃得起呢?
从那以后我才知道,狗不理包子之所以名气这么大,原来不光是因为好吃,还因为价格贵。可能也是由于价格贵,很多人每次都是吃不饱,就像是猪八戒吃人参果,都没吃出来是啥味道,就已经下肚子了。
再次听到狗不理包子,发现我都还没有吃过它,居然就已经退市了。其实在我们这里,吃的最多的,也最受欢迎的是杭州小笼包,早上的早晨就常吃。价格也不贵,一屉也就是6块钱左右,能吃的饱饱的了。所以对于狗不理包子的退市,笔者认为这个是发展的必然。虽然现在的人生活水平提高了,但是能拿得出来100块钱吃一屉包子的还是少数。
狗不理包子虽然是一面招牌,并且它历史悠久,但是真的有必要卖这么贵吗?毕竟他的成本就摆在那里,一个包子算下来真的要十几块钱吗?其实一屉也未必要这么多吧?所以它的退市,其实也是有好处的。有人可能会说服务会有所提升了,附在的价值提升了。但是狗不理包子就是一个小吃,它和卖咖啡、卖服务的不同,顾客进去就是为了填饱肚子,这是最基本的需求,并不是为了享受服务的。
正是因为他们的定为不准,只面向高端人士,但是高端人士可能更喜欢吃西餐,不愿意吃狗不理包子,所以消费人群明显减少了,这也是导致其退市的主因,这一点狗不理包子真的要好好反省一下!
宠来也
2021-12-17 11:36:46始创于清朝年间1858年,慈禧太后喜欢的狗不理包子,在上市5年后宣布退出新三板,难道是因为卖的太贵吗?狗不理2019年度营收为1.55亿元,同比增长20.1%,看起来财报也不算太差啊,为什么要退市呢?难道狗不理不香了吗?
一、高价包子与不匹配的低质服务,金字招牌也经不住耗损
从资历上来说,狗不理确实是老字号的餐饮名店,有着百余年历史并延续至今。正因为顶着这些光环,狗不理的包子一直以高价著称,号称包子界的LV。
狗不理当前的价格,普通猪肉8个包子98块,中港的小笼三鲜包8个包子104块,高档的虾仁包子一个35块。而市面上普通的一个猪肉包子就是3~5块,狗不理的价格可谓“天价”。
其实当年狗不理包子之所以全国出名,就是靠着物美价廉。现在高价的包子已与当年的初心已经背离甚远。
被诟病的不止是狗不理的高价包子,还有他所提供的低质服务。
现在餐饮企业的服务可谓是各出奇招、八仙过海,比如说以服务出名的海底捞,因为好的服务赢得了更大的市场份额和客户好评。现在,每一个餐饮企业都在为提升客户的服务体验满意度而努力着。
而我们经常在一些餐饮平台看到对狗不理包子的点评,往往都是差评,其中吐槽价格贵、服务不好,占了绝大多数部分。
低质服务一直在透支,狗不理包子的品牌力,即使是金字招牌也经不住这样长期的耗损,这也导致近些年来,狗不理实体店频频关店。
二、本地人不愿意去,外地人也不待见,不能只靠一招吃遍天
因为狗不理的高价和低质服务,天津本地人几乎都不会选择去吃狗不理。
狗不理是天津的旅游打卡地,但是外地客人吃过一顿后,几乎就没有回头客。
从相关的销售数据就可以看出狗不理的主要消费市场就在天津,销售额的65%来自于天津地区。
而且这么高价的狗不理包子,基本上只是送给朋友的一种旅游纪念品。
再加上狗不理的口味带有明显的地域性,不可能全国任何一个地方的人都完全接受,这也使得狗不理想开拓天津以外的市场,变得异常困难。
三、狗不理的退市代表着传统老字号餐饮在面对新消费群体和新的需求时的乏力
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餐饮的需求已经从解决温饱,向着健康、养生、选择多样化的方向转变升级。
传统老字号餐饮或者是传统食品,在这样的一个全新消费群体和全新需求背景下,已经呈现了疲态和不适应,跟不上趟的传统食品和老字号餐饮销量在逐年下降,甚至陷入了绝境、关门倒闭。
如传统口味的月饼,因为重油、重糖越来越不被注重健康的人们所接受。而创新口味的健康月饼,销量却在逐年上升。
现在的消费主力群体是年轻的一代,他们更接受创新的、健康的、多样化的口味,而非仅仅是传统的口味。
现在食品的研发更趋向于以客户为中心,注重收集分析客户的消费数据,以提升客户体验,为研发的方向和目标,不断推陈出新。
当然也不是说完全否定传统口味的食品,也有相当一部分传统口味的食品,是以坚持原创、保持正宗被食客们所喜欢。
但是,无论是老字号的传统餐饮企业还是现代餐饮企业,必须要改变原来只针对“以产品为中心”的经营理念,与时俱进地转向为“以客户为中心”的经营理念。
传统餐饮企业要想继续保持生命活力,让老树开花,必须跟得上社会发展的趋势和潮流。无论是个人还是企业,如果不能与时俱进,势必会被时代潮流所淘汰。
结语
我们中国有那么多好的传统餐饮企业、老字号招牌、传统食品,就像狗不理包子、全聚德烤鸭等等。这些都是延续百年甚至几百年下来的品牌,是老祖宗留给我们的瑰宝。
狗不理的退市,作为一个金字招牌的老字号,这个案例真的需要所有的餐饮企业好好的反思。不能将传统食品、金字招牌砸在我们这一代的手上。
我们这一代人既要把优良传统和金字招牌传承下去,也要通过创新去保持传统食品的生命力,能够被更多的人更久地喜欢。
匿名网友
2021-12-17 11:36:46国家非物质遗产的狗不理包子,曾经是天津的一张靓丽名片,因“工艺严格、外形美观、料足实惠、鲜香不腻”而脍炙人口、蜚声中外,向来有“到天津不吃狗不理包子,等于白去一说”。
然而,就是这样大名鼎鼎有着百年辉煌历史的狗不理包子,居然一步步沦落为“人不理”,直至黯然退市,这里面又有何值得汲取的经验和教训呢?!
之一,质量管理跟不上,餐饮服务引非议。其实,象狗不理包子等这类“非物质文化遗产”“百年老字号”的存在延续、“焕发青春”,在于对传统工艺和服务标准的“数十年如一日”的不懈坚守。然而令人失望的是,在物欲横流的商品大潮面前,一些非物质的传承人、抑或是管理者忘记了初心,失去了底线,变得一味追逐利益、忽视食客感受;固步自封吃老本不能与时俱进,最终,“难吃不说,价格死贵,服务冷漠”的群众游客口碑,成了压死这个“百年老字号”“天津名片”“非遗特产”的最后一根稻草。
之二,天津狗不理包子质量滑坡退步,价格确是高得惊人离谱。一个全蟹包要卖到二三十元一个,连普通猪肉馅的也要卖到六七元一个(一笼八个一百左右),几个人想到店里随随便便吃一顿狗不理,就要花上好几百,最要命的是味道一般般,不值这个大价钱,天长日久“狗不理包子”的金字招牌、亮丽名片势必“褪色蒙尘”,又怎能不被顾客抛弃而举步维艰,濒临破产边缘?!
之三,从某种意义上而言,迅捷互联网科技带来的“口碑评价”(食客参考),直接要了狗不理包子的命。现在很多人到外地品尝美食小吃,经常利用手机搜索位置排名、关注大众评价,综合定夺取舍。如此一来,那些性价比不高(质次价高),服务不满意,就餐感受差评的餐馆就难立足生存,要知道游客百姓关注的是“美味+实惠”“性价比+好口碑”,而不是你过去多么辉煌、了不起。
总之,“百年老字号”天津狗不理的黯然、无奈退市,是金字招牌褪色、口碑服务滑坡、市场无情淘汰的必然结果,其引发暴露的诸多问题,很值得人们去思考、反省和借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