页面加载中,请稍候...
Preloader
  • 【公益】愿天下宝贝都能有幸福的家
  • v:irenyuwang

Office Address

123/A, Miranda City Likaoli
Prikano, Dope

Phone Number

+0989 7876 9865 9

+(090) 8765 86543 85

Email Address

info@example.com

example.mail@hum.com

img

血常规能看出哪些问题?

img
提问者

匿名网友

血常规能看出哪些问题?

10人回答

  • img
    宠来也
    2021-12-17 14:01:13

    有些不明真像的群众,认为现在医生很简单,认为只要有检验仪器+药品说明书就可以看病了。今天,我给大家介绍一下血常规检查可以查什么病,同时要让他们知道,光靠仪器是不可能当医生的。

    这是一张常见的血常规检查报告单。

    我们一项一项的来看。

    首先,白细胞计数。如果白细胞计数高的话,那么可能的原因有感染和血液系统的疾病。但是是哪里的感染呢?如果是有咳嗽、咳痰,那么可能是肺炎;如果是右上腹疼痛、黄疸,那么可能是胆囊炎;如果有耳朵疼痛,外耳道流脓,那么有可能是中耳炎;如果患者白细胞、全身淋巴结肿大,也有可能是恶性的血液系统疾病。

    中性粒细胞数量和百分比提高,提示可能是细菌感染

    淋巴细胞数量和百分比提高,可能是病毒感染或者是淋巴瘤

    如果是嗜酸性细胞增多,那么可能是有寄生虫或者是过敏


    红细胞和血红蛋白可以反映抽血者是否有贫血

    红细胞和血红蛋白下降,提示患者有贫血。但是造成贫血的原因又有很多,比如缺铁性贫血、巨幼贫、再障、慢性失血、肾脏疾病,这些都可以造成贫血。

    医生要通过进一步的体格检查(就是中医的望闻问切)和实验室检查来确诊。

    比如,医生如果发现患者血常规检查有贫血,那么还要询问患者的饮食、大便颜色、身上有没有出血点、小便情况等等等等。然后再进一步选择检查方式。


    血小板数量可以发现患者有无血液系统或者免疫系统疾病。比如血小板减少、过敏性紫癜等。


    血常规检查,可以发现很多疾病的蛛丝马迹,但是确诊,还有赖于医生的判断和进一步的检查

  • img
    宠来也
    2021-12-17 14:01:13

    你好!

    当医生再建议患者做肝肾功能等检查时,患者经常说自己做了血液检查,不想再做了。若这个时候医生相信患者的话,可能范大错误。经验丰富的医生坚持要看化验单结果时(患者就医时往往把化验单结果放在家里的),结果只是血常规一张化验单,没有作肝肾功能的检查。

    血液检查包括很多项目,而血常规检查只是一个项目(诚然此项目包括许多内容),若病情只需要做血常规检查,通常只采取指尖的血液就足够了,若是化验的项目不只血常规一样,如包括肝肾功能等,必须在肘窝处采集多量静脉血(此时不必要单独采集指尖血液化验血常规)。


    一,什么是血常规?

    血常规,同时还有肝肾功能,血糖,血脂,电解质,大小便等也称为三大常规或七(或八)大常规等。常规是指血液经常会反映全身内脏器官和组织的健康状态,当身体的某处有异常时,血液的成分就会受到影响,在这种情况下,血液检查就变成了解全身健康状态的基本检查,尤其是红细胞、白细胞和血小板计数等血液一般检查(我们常说的血常规,其实现在血常规检查包括的项目非常多,如下图),在健康检查时都是必查项目。

    二,血常规可以检查出什么病?

    血常规可能确诊什么病,从科学的态度来讲,一般是不能确诊什么病的,但它又是非常重要的检查,为什么呢?以西医为例,有一点不同于中医生的摸脉辩证,西医需要诊断一个病的名称,再用相关疾病的治疗原则进行治疗疾病,而疾病的诊断要有科学的依据,不能凭一个医生的想象,所以就有了各种检查作为辅助依据。




    若硬是说血常规可以检查出什么病?举例说明

    如人患了贫血,感觉无精打彩,乏力无神,就诊时,医生查体发现患者睑结膜、皮肤粘膜、嘴唇苍白,于是安排作血常规化验,提示中度贫血!贫血还不是确诊的疾病(而患者往往认为是确诊了贫血),接下来医生会仔细询问患者贫血的可能原因(血液从哪丢失的,如有无月经过多,有无大便小出血,有无其他疾病导致贫血等等),若是缺铁性贫血,又有比较明确的诱因(如消化道出血导致的贫血),消化道出血已明显好转(胃镜检查已证实),可先进行贫血治疗后复查血常规。若贫血的诱因不清楚,怀疑有其他疾病,则要进一步进行其他检查。


    所以,血常规有时为诊断疾病提供重要线索,有时是排除一引起疾病,有时是为治疗指明方向,有时是为治疗观察疗效,也有时是为治疗观察副作用等......,其作用太多。医生看病要结合患者的病因、临床表现、仔细的查体、相关的辅助检查(如血常规等)等等进行综合分析才能完成一个患者的就诊基本需求。

  • img
    宠来也
    2021-12-17 14:01:13

    首先说,血液是由血浆和血细胞组成的,血常规又称为血细胞分析,即它主要是分析各种血细胞的数量变化,从而诊断疾病,判断病情,观察治疗效果,指导用药等。血常规检查,是一种基本的、普遍的检查,采取少量指尖血或者耳垂血即可行化验。

    当你肚子痛,或者感冒咳嗽等情况,到医院看病,医生多会开个血常规化验,又如住院时的常规检查,也必不可少的有血常规检查。可见,血常规是一种重要的化验,可以说明很多问题。

    它能反应的问题主要为是否有贫血及贫血程度,是否有细菌或者病毒感染,是否有潜在的血液及其它方面疾病等。红细胞计数和血红蛋白量可反应有无贫血,低于正常值说明有贫血,根据血红蛋白具体的量还能判断贫血的程度,当然,这两者也不是越高越好,高于正常值,可见于慢性缺氧、真性红细胞增多症等。白细胞计数升高,可说明有感染,中性粒细胞高多反应有细菌感染,淋巴细胞高可见于病毒感染,嗜酸、嗜碱性粒细胞高可见于过敏反应或寄生虫感染、恶性肿瘤等;白细胞升高还可见于白血病、急性出血等。白细胞计数低,可见于再生障碍性贫血、脾功能亢进等。血小板计数低致凝血功能差,可见于再生障碍性贫血、脾功能亢进、弥散性血管内凝血、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等疾病,需进一步检查。

    本期答主:刘娜,医学硕士

    欢迎关注生命召集令,获取更多有用的健康知识。

  • img
    宠来也
    2021-12-17 14:01:13

    知麻糖来啦。血常规检验大家都很熟悉,只要你去过医院抽过血,血常规肯定是必不可少的。既然血常规的地位这么高,那它的作用肯定是无可替代。那么血常规到底是检查什么的呢?可以检查出什么病呢?别急,小糖又来给你们上课了。

    血常规检验在临床上是最基本的一种血液检查,主要检验的是血液中的各种细胞情况。血液中的有形细胞主要是三种,分别是红细胞、白细胞、血小板。通过血常规检验,可以看出各种细胞的数量与形态,由此可以推断出可能出现的疾病,或者指导医生进一步进行检查。其中,红细胞是血液中细胞数量最多的,它主要的作用是为全身器官输送氧气,这主要与红细胞中一种特殊的蛋白质有关,这种蛋白质叫血红蛋白。通过血常规检验如果发现红细胞与血红蛋白的数量明显低于正常值时,这就是我们平时所说的贫血,那么医生就可以进一步检查患者为什么会贫血,是血液疾病?消化道出血?还是说腹腔其他脏器的破裂出血等等疾病。第二种细胞是白细胞,白细胞虽然总数不多,但它是三种细胞中种类最多的细胞,分为中性粒细胞、嗜酸性细胞、嗜碱性细胞、单核细胞、淋巴细胞五类,每种白细胞都参与着人体不同的防御免疫任务。血常规检验时可以检验出白细胞的总数和各种白细胞分类的数量,如果总数增加或减少明显,那一般就代表着身体有了炎症和感染,然后再根据各种白细胞分类的数目变化来推断疾病的种类。比如中性粒细胞升高明显代表机体可能有化脓性感染;淋巴细胞增加代表病毒感染可能等等。当然,我们常说的白血病就是和白细胞有关,但并不是简单的白细胞数目增多或减少就可以诊断白血病,还需要做其他检查来明确诊断。血液中最后一种有形细胞就是血小板了,它是参与止血和凝血的主要细胞,当我们血管破损,血小板就会立即出发去参与破损处的凝血,直至将出血止住为止。一般血常规检查能检查出血小板的数量,一旦血小板数量低于下限值,就代表着身体的凝血功能出现了问题,那么医生就会进行下一步的检查,明确是否可能出现了其他疾病,比如有无脾功能亢进、血小板减少性紫癜、再生障碍性贫血、系统性红斑狼疮等等。

    通过上述的讲解,我们可以发现血常规的化验并不能明确诊断出疾病(最多贫血算唯一一种),但是它的意义却无可替代,它不仅可以早期发现各种疾病的征兆,还可以指导医生和患者的下一步诊疗方向,缩短明确诊断的时间。所以,血常规检验还是非常有必要的一种检查方式。

    好啦,以上就是小糖本期关于血常规检验的一些科普啦,希望我们的回答对大家有所帮助。欢迎朋友们留言讨论、咨询,也欢迎大家关注我们的健康科普团队《知麻糖》哦。

    BY:裤裤

  • img
    宠来也
    2021-12-17 14:01:13

    其实大多数疾病都不可能只靠查一个血常规来确诊。

    什么是血常规?

    血常规又叫“全血细胞计数”。顾名思义,就是统计单位体积血液中各种血细胞的数量。血液中的血细胞可分为红细胞、白细胞、血小板三大类。其中白细胞还可以细分为很多种类。

    我们看血常规的化验单,重点看上面提到的三个指标就可以了。

    怎样看血常规的化验单?

    请看下图举例:


    把图中三大类细胞圈出来,就一目了然了。

    白细胞

    白细胞在人体负责免疫防御,白细胞的升高意味着炎症感染、过敏性疾病、血液病等的可能性。中性粒细胞、嗜酸性和嗜碱性粒细胞、淋巴细胞、单核细胞又分别担负不同的工作,其变化的意义也有所不同。

    红细胞

    红细胞负责运送氧气。在红细胞中起到运送氧气关键作用的是血红蛋白。因此不仅要看红细胞的数量是否正常,还要看每个红细胞所含的血红蛋白以及血红蛋白的总量是否正常。如果比较低,就是有贫血。

    血小板

    血小板负责凝血功能。如果血小板的数量或者形态体积异常,可能出现凝血功能障碍。表现为出血不容易止血。或者皮下受伤容易出现大块淤青。

    唯一能靠血常规确诊的疾病可能就是贫血了。对于其它的疾病,血常规的异常最多只能提供一些线索,提示我们要进一步做其它的检查。

    尽管如此,血常规还是具有快速、廉价、方便的特点,仍然是医生用得最多的筛查疾病工具。

    关注郑医生百嗑,你就能学到更多常见多发病的知识。

  • img
    宠来也
    2021-12-17 14:01:13

    血常规包括血红蛋白测定,红细胞计数,白细胞计数,白细胞分类计数4项。

    一.血红蛋白(Hb)

    正常男性120-160g/L,女性为110-150g/L,新生儿170-200g/L

    增高表示真性红细胞增多症,严重脱水,肺原性心脏病,先天性心脏病,烧伤,休克等

    降低表示贫血或出血

    二.红细胞计数(RBC)

    正常男性400-550万/uL,女性350-500万/uL,新生儿600-700万/uL

    增高表示真性红细胞增多症,严重脱水,肺原性心脏病,先天性心脏病,烧伤,休克等

    降低表示贫血或出血

    三.白细胞计数(WBC)

    正常人为4000-10000/uL,新生儿15000-20000/uL,六个月至2岁婴儿为11000-12000/uL

    增高有两种现象,病理性增高表示各种细胞感染,炎症,严重烧伤等;白血病,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类白血病反应等可高达几万到几十万。生理性增高,运动,体力劳动,疼痛刺激,极度恐惧,冷水浴,孕期都会发生生理性升高。

    降低则是某些杆菌、病毒、原虫感染,再障、粒细胞缺乏症、粒细胞减少症、恶性组织细胞并等,严重感染、化学、放射损伤均可减少。

    白细胞增多常见于炎性感染、出血、中毒、白血病等。减少常见于流感、麻疹等病毒性传染病以及严重败血症,药物或放射线所致等。

    四.白细胞分类计数(DC,以比值计)

    白细胞分为5类:

    1.中性粒细胞(Gran),正常为0.5-0.7,增高或减低的原因与白细胞计数相同

    增高:细菌感染,炎症

    降低:病毒性感染

    2.淋巴细胞(Lym),正常0.2-0.4,增多时常见于中性白细胞减少,结核,百日咳等;减少常见于中性白细胞增多。

    增高:百日咳,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病毒感染,急性传染性淋巴增多症,淋巴细胞性白血病

    降低:免疫缺陷

    3.嗜酸性粒细胞,正常0.005-0.05,增多见于寄生虫病,过敏性疾病以及某些皮肤病。

    增高:慢性粒细胞白血病,慢性溶血性贫血

    4.嗜碱性粒细胞,正常0-0.01,临床意义不大

    5.单核细胞,正常0.03-0.08,增多时见于急性传染病恢复期

    增高;结核,伤寒,疟疾,单核细胞性白血病

    五.血小板(PLT);正常(100-300)%

    增高:原发性血小板增多症,真性红细胞增多症,慢性白血病,骨髓纤维化,症状性血小板增多症,感染,炎症,恶性肿瘤,缺铁性贫血,外伤,手术,出血,脾切除后的脾静脉血栓形成,运动后

    降低:原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播散性红斑狼疮,药物过敏性血小板减少症,弥漫性血管内凝血,血小板破坏增多,血小板生成减少,再生障碍性贫血,骨髓造血机能障碍,药物引起的骨髓抑制,脾功能亢进

    六.红细胞沉降率

    westergren法 男性0-15mm/h,女性0-20mm/h

    iahinhkob法 男性0-8mm/h,女性0-12mm/h

    增高:急性炎症,结缔组织病,严重贫血,恶性肿瘤,结核病

    降低;红细胞增多症,脱水

    七.网织红细胞计数:正常(0.5-1.5)%

    增高:溶血性贫血,大量出血,缺铁性贫血,恶性贫血应用维生素B12时

    降低:骨髓造血功能低下,再生障碍性贫血,白血病

    一般血常规看红细胞计数,血红蛋白测定,白细胞计数和白细胞分类计数即可!

  • img
    匿名网友
    2021-12-17 14:01:13

    在平时生活中,如果我们身体有点不舒服需要去到医院看病的时候。经过大夫了解病情以及简单的体格检查之后,都会建议我们抽点血化验一下。而这些抽血项目中就有一个血常规。那大家都会疑惑:血常规是不是可以查出什么病症来?其实血常规并不可以查出什么病症来,但是血常规对诊断、治疗以及愈后都有很重要的指导意义。下面请大家跟随姚医生的脚步,带领大家解读血常规。

    首先我们来看一下血常规都包含了哪些项目?

    在这里我们可以清晰的看到血常规包含了18个项目,每一个医院的检查设备不同,所以血常规包含的项目也不尽相同,但基本都包含了上诉的项目。那么当大夫看到这张血常规的时候,会重点看哪几项目呢?

    一、白细胞计数、中性粒细胞计数

    这两个指标主要是反映一个细菌感染的情况。当这两个指标有一个或者同时两个出现上增高时一般主要考虑为细菌感染为主,比如常见的扁桃体炎、肺炎、阑尾炎、急性腹膜炎等疾病。但是白细胞升高也并不一定是就存在感染,也可以见于生理性原因,如饱食、情绪激动、剧烈运动、高温或严寒、女性月经期、妊娠分娩期等都可使白细胞一过性增高。

    当这两个指标有一个或者两个同时减少,则可以考虑免疫功能下降,一般见于伤寒、副伤寒、麻疹、流感等传染病;化疗、放疗。某些血液病(再生障碍性贫血、粒细胞缺乏症、白细胞减少症、骨髓增殖异常综合征等)、脾功能亢进、自身免疫性疾病等。

    二、血红蛋白、红细胞计数

    一个人有没有贫血,就主要是看这两个项目,其中以血红蛋白为主。单纯的血红蛋白增多一般见于骨髓造血活跃以及其他生理性原因引起。如果血红蛋白升高同时伴有红细胞计数的升高时,则考虑为红细胞增多症。

    血红蛋白下降则考虑为贫血。血红蛋白可将贫血分为轻,中,重,极重四度;血红蛋白从正常下限~<90g/L属轻度,~60g/L为中度,~30g/L为重度,<30g/L为极重度。当出现轻度贫血时,可以考虑为疾病或者饮食等因素的影响导致的。当出现中、重、极重度贫血时,考虑急性失血引起的或者血液系统相关疾病如白血病、再生障碍性贫血等疾病导致。当有血红蛋白下降,同时伴有红细胞平均体积、红细胞平均血红蛋白浓度、红细胞平均容量时则考虑具有细胞性贫血,地中海贫血,缺铁性贫血等疾病。

    三、血小板

    如果我们身上出现一个小伤口,不一会伤口就止血结痂了,这是因为血小板的作用,所以说血小板的主要作用是凝血。

    当血小板升高时,一般应激状态如生病时、药物因素、其他生理性原因引起;当血小板明显升高时,则说明血液凝血功能明显加强,这时候就容易发生血管堵塞,如脑梗、心梗、血栓形成等。当血小板下降时则说明血液凝血功能下降,如有出血情况发生时容易导致血流不止。同时还有自发出血的风险存在,这种情况多见于白血病、各种肿瘤化疗后等。

    四、淋巴细胞计数

    也是反映感染的一项指标,但是它反映的是病毒感染。最常见的淋巴细胞增多现象就是麻疹、风疹、水痘、流行腮腺炎这几个病毒性感染疾病,这几个病症传播率还是很高的,所以比较常见。

    当然血常规中其他的检查项目也是对诊断有指导的,但是最重要的便是以上几种了,其他的在这里就不一一表述了。当大夫拿到一张血常规化验单时,可以主要根据以上几个重要项目来考虑诊断方向,但并不能查出是什么病症?

    关注和点赞姚医生,用最通俗易懂的言语传递科普知识,守护您的健康!

  • img
    宠来也
    2021-12-17 14:01:13


    血常规检查到底有没有用?

    生活中我们去医院看病,无论你看的是多么牛逼的专家,血常规检验肯定是在所难免的,有人抱怨,现在去医院看病有啥用,不就是化验吗?那您给不要小看血常规这个检验项目啊

    【血常规检验看什么,看懂化验单】

    血常规是医学上最常用的一种实验室检测手段,是医生诊断某些疾病的重要的依据,如果说心脏是人体的发动机,那么血液是分布人体全身的物流的系统,血液占人体的重量,大概7%-8%之间,血液由液体和有形细胞两大部分组成。

    血常规的检验是血细胞的部分,血细胞有三种,分别是红细胞,白细胞,血小板,其制造者都属于骨骼内部的骨髓。医生通过观察三种细胞数量的变化以及形态的分布,可以判断出患者的具体的病情,如果白细胞的数值和分类发生了变化,通常是患者患有感染性疾病,如果是红细胞,血红蛋白或红细胞的检测值降低,则有可能是贫血;有的人一旦出血就会很难止住,往往是由血小板的减少而造成的血小板的增多呢,又会增加患者得血栓的风险,此外有一些肿瘤变态反应性疾病也可以引起血常规部分数值的变化,所以临床上对血常规的检查还是很有必要的。

    【白细胞高了一定是感染了吗】

    不同的细胞的数量和形态与不同的器官关联。红细胞的数量和血红蛋白测定,可以及时的发现与营养消耗遗传以及贫血有关的一些因素,一旦这些数值出现异常,就能够判断出哪些脏器出现了病变,比如说消化系统病变,会造成营养不良性贫血。肾脏病变则可能导致肾性贫血。血液中的白细胞是人体与疾病战斗的战士,当人体的身体遭到病军的袭击,白细胞能迅速反应,它通过变形而穿过毛细管壁集中到病菌入侵的部位,将病菌包围,吞噬。白细胞的数量与细菌感染的程度成正比,如果检测出血液中的白细胞数量明显高于正常的数值,尤其是中性粒细胞升高,也就意味着身体有了炎症,一般的患者因感冒发烧,咳嗽疼痛等症状,医生可以通过白细胞的数量的变化的多少,初步判断是否因为细菌性感染而造成以上的临床的症状,此外如果发现白细胞数量或形态出现明显的异常,就需要进一步诊断是否患有白血病,肿瘤患者常进行放疗化疗治疗,放化疗会引起血液系统的损伤,严重者可能导致骨髓的抑制,进而白细胞将会显著的减少,导致身体免疫力低下,因此肿瘤患者需要定期检查血常规,对白细胞做到心中有数。

    【血小板】

    血液细胞中的血小板在止血,伤口愈合,炎症反应,血栓形成以及器官移植排泄等生理和病理的过程当中,起着重要的作用。血小板增多常见于慢性粒细胞,白血病早期脾切除后急性失血,原发性血小板增多等症状,血小板减少常见于原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再生障碍性贫血,急性白血病,脾功能亢进,肿瘤放化疗,药物中毒等情况。

    作者简介:王珲

    全国执业药师

    注册营养技师

    王兴国老师营养特训班四期学员

  • img
    宠来也
    2021-12-17 14:01:13

    首先血常规是每个医院必须要做的检查,尤其是对于一些感染和贫血的患者,对于一些疾病的诊断有很大的参考价值,主要的一些检查就是白细胞、红细胞、血小板及血红蛋白含量等,能够通过检查血液的状况来判断人体健康与否。

    血常规一般都是空腹做的比较准,血常规不但对于疾病的判断有参考价值外,还对于观察治疗效果及药物的使用、疾病的愈合等多方面有重要的作用,下边小克为大家普及一下血常规能够查出什么病?

    1、能够判断是否有感染,主要是对于一些炎症性的疾病,主要是通过白细胞来反应,白细胞的升高,一般会有感染性疾病,比如白血病、组织损伤后细菌感染、急性出血、化脓性感染等疾病,但是白细胞减少主要多见于某些传染病、肝硬化、脾功能异常、流感麻疹、放疗化疗、再生性障碍性贫血等疾病,而且也有一些进食后、妊娠、新生儿及剧烈运动后出现一些生理性白细胞升高。

    2、能够检查是否有血液疾病,主要看血红蛋白含量及血小板计数,如果都低于正常值,会出现一些再生障碍性贫血、白血病、脾功能亢进、弥漫性血管内凝血等病变,而对于大于正常值很多的话,会考虑是否有溶血后急性感染、急性大失血、真性红细胞增多症、出血性血小板增多症、多发性骨髓瘤及恶性肿瘤早期等疾病。

    因此血常规能够反应很多一些疾病及异常,血常规作为一种辅助性的检查,对于一些早期发生在的疾病有帮助,所以希望大家对于做血常规检查不要存在一些偏见,有很多人不愿意做血常规,其实定期检查血常规有利于观察身体健康。

    关注小克,为大家普及更多健康知识,谢谢!

  • img
    宠来也
    2021-12-17 14:01:13

    不管是体检还是去医院看病,血常规几乎是必查项目,血常规化验单上有密密麻麻几十项,大多也会有箭头提示是高还是低,那么你会看血常规的化验单吗?这些指标的升高还是降低能查出哪些疾病呢?



    血常规能查出哪些疾病?

    血常规报告单上看上去项目有很多,但其实临床上主要看白细胞计数(中性粒细胞比值)、红细胞计数(血红蛋白)和血小板计数这三大项。下面我来给大家分析一下。

    首先看白细胞计数,正常值是4-10之间,如果大于10,最常见的是体内有感染、有炎症,常见于各种感染性疾病,在白细胞计数增高的同时,中性粒细胞比值也会增高,如果两者都高那么基本上就是有感染了,需要静脉用抗生素治疗,有些人白细胞计数特别高(比如达到30以上),那么也要排除一下白血病等血液系统疾病。如果白细胞过低,说明抵抗力低下,有的是药物引起(比如化疗药物),有些血液系统疾病也可引起(如再障)。



    其次看红细胞计数和血红蛋白,这两项都是反应体内是否贫血的指标,有一致性。如果患者有急性出血(外伤等)或慢性失血(如痔疮或月经过多),那么这两个指标就会下降,必要时需要输血治疗,对于慢性失血要找到病因,进行针对性治疗。

    最后也要关注一下血小板计数,一般在100-300之间,临床上常见的是血小板减少,血小板减少是有危险的,出血不容易止住,有些化疗患者血小板只有几十,可能会出现自发性脑出血危及生命,血小板低的患者可以输注血小板。

    希望我的回答能给您带来帮助!喜欢就点个赞吧!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