页面加载中,请稍候...
Preloader
  • 【公益】愿天下宝贝都能有幸福的家
  • v:irenyuwang

Office Address

123/A, Miranda City Likaoli
Prikano, Dope

Phone Number

+0989 7876 9865 9

+(090) 8765 86543 85

Email Address

info@example.com

example.mail@hum.com

img

血液粘稠后,身体会出现哪些信号?

img
提问者

匿名网友

大家都知道,人随着年龄的增长会由于血管壁的弹性减弱,使得官腔变窄挤压细胞,进而容易引起血液粘稠,使血液的流速减慢,增加心血管疾病的风险,血液粘稠度越高血液中异物形成血栓的几率越大,影响血液正常的流速,当血栓堵塞血管时造成组织缺血、缺氧,导致脑梗塞、心肌梗死或梗塞性脉管炎等。

9人回答

  • img
    宠来也
    2021-12-17 14:01:58

    很多朋友喜欢问“血液黏稠”的问题,如果我们直观地来想象,确实如果血液的黏稠度增加了,会导致血液流速变慢,甚至于可能导致血管堵塞的可能性大大增加,但需要纠正的一个误区是:从目前主流的医学观点来看,血液黏稠度并不是评估和判断心脑血管疾病风险的主要因素。为什么血液黏稠不那么重要,到底什么指标才能够更好地反映心脑血管健康风险,我们今天就来探讨一下这方面的问题。

    血液黏稠不黏稠,真的不必太纠结

    很多朋友认为,血液黏稠了,是导致动脉粥样硬化,心脑供血不足,甚至是心梗脑梗等重要疾病的主要原因,但实际上,相比起血液的黏稠度变化,我们动脉粥样硬化的发生发展,与其他几个方面的原因关系更加密切,这些原因包括年龄的增长,血压的升高,血脂的升高,血糖的升高,以及吸烟,长期大量饮酒等不良生活因素影响。

    心脑供血不足,心梗,脑梗的发生,多数情况下都有动脉粥样硬化的发生发展密切相关,动脉逐渐硬化变性,出现斑块,狭窄等问题,才可能会导致心脑等器官的供血不足,而不稳定的动脉硬化斑块破裂,引起凝血物质聚集成团,堵塞心脑血管才会形成“血栓”,因此,如何评估动脉粥样硬化风险,如何控制好动脉粥样硬化的发生发展,才是控制好心脑血管健康的重中之重。

    而动脉粥样硬化的发生,简单来说是这样一个过程:动脉血管壁的内膜细胞受到三高问题的影响,逐渐出现炎性反应而受损,血液中的脂质会通过受损的动脉血管壁内膜在下方形成沉积,当沉积的这些脂质不能够被身体代谢清除时,身体就会通过巨噬细胞来吞噬这些脂质,这些脂质在被吞噬的过程中,逐渐被氧化形成泡沫,这些被氧化的脂质泡沫逐渐融合,在血管壁下方形成沉积黄色脂质核心,而血管壁平滑肌会生出一个“纤维帽”,覆盖在受损的血管内皮上,这样就会形成动脉粥样硬化的斑块。

    由此看来,三高问题,以及导致血管壁内膜受损的不良生活习惯,才是导致动脉粥样硬化的主要风险因素,而血脂的升高,确实会导致血液黏稠度的增加,血流的速度也会稍有变慢,导致脂质更易于形成沉积,但却并非是主要因素,通常也不以此来评估心脑血管风险。

    血液黏稠度增加,与诸多因素有关

    血脂的升高,特别是甘油三酯的升高,会导致血液黏稠度的增加,但除了血脂升高以外,血细胞数量的增加,比如红细胞增多症导致的红细胞浓度增加;血液中其他成分的变化,如血液中纤维蛋白原,球蛋白等成分的增加;血细胞聚集性的改变,比如红细胞的变性导致的血细胞聚集;以及血细胞变形性减弱,导致通过微小毛细血管时的能力降低等等原因,都有可能影响血液的流动性,导致血流速度变慢,导致血液“流变学”的改变,因此,如果我们发生血液黏稠的问题,可能与诸多原因有关,而如果仅仅认为是血脂升高了,才会导致血液黏稠的看法,也是不够科学全面的。

    当血液黏稠度发生变化时,可能会对身体的供血形成影响,造成的主要症状可能有,晨起头晕,而夜晚清醒,午餐后犯困,阵发性视力模糊,蹲下站立时眩晕等症状,但这些症状都不是判断血液黏稠与否的特异性症状,因此,仅仅通过症状去评估判断,也是不靠谱的,想要了解自身的血液黏稠情况,可以去进行血流变的检查,如果发现有高黏稠问题存在的话,也应该从多方面查找病因,逐步的改善解决。

    发现血液黏稠怎么办?

    前面我们介绍过,导致血液黏稠发生的原因有很多,因此,如果发生了血液流变学的变化,血液黏稠度增加,应当首先查找导致血液黏稠的真正原因,针对原因进行调理改善才能够有效的改善问题。

    对于有血液黏稠问题的朋友,首先可以从生活上做好调理,注意多为身体补水,健康饮食,多补充维生素,加强运动锻炼,避免熬夜,这些方面,多有助于调理和改善血液黏稠的问题;而另一方面,更重要的是针对病因进行治疗,如果是高血脂引起的血液黏稠,就应该积极地调理控制血脂水平,而如果是其他原因导致的,则要注意针对病因进行调理控制。

    总之,血液黏稠与否,虽然与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脑血管疾病,心脑血管风险,有一定关系,但并不是导致心脑血管风险的主要因素,如果存在血液黏稠的相关症状,也应该通过具体的检查来确认,而不是凭症状就判断自己的血液是否黏稠,调理血液黏稠问题,也应该针对具体病因来进行,不能一概而论。

  • img
    匿名网友
    2021-12-17 14:01:58

    浓稠的血液可能会导致腿部血液凝结,造成疼痛,肿胀的状况,称为深静脉血栓形成。有时,一块凝块脱落到肺部,导致胸痛和呼吸急促,这是一种威胁生命的疾病,称为肺栓塞。有时候血管较厚会导致动脉血栓而不是静脉血栓。颈部动脉中形成的血凝块可能会传播至大脑并引起中风。心脏动脉中形成的血块可能导致心脏病发作。通过切断氧气流动,血块会在受影响的器官中造成问题。

    浓稠血液是由重蛋白质引起的,或由血液循环过多造成的。太多的红细胞,白细胞和血小板会导致血液增厚。另一个原因是血液凝固系统的不平衡。具体疾病包括狼疮,抑制剂,蛋白C或S缺乏症或抗凝血酶,或因子5或凝血酶原突变。癌症也会导致血液浓稠。

    血液浓稠过多会导致各种症状。这些包括:

    · 模糊视野

    · 头晕嗜睡

    · 容易出现瘀伤

    · 月经过多出血

    · 痛风

    · 头痛

    · 高血压

    · 皮肤瘙痒

    · 感觉乏力

    · 呼吸急促

    而改善血液粘稠不光是需要依靠医生给与的治疗药物,运动什么的也是最好的改善血液粘稠的方法。可以尝试以下的活动,其中包括:

    · 经常伸展,特别是腿和脚来促进血液流动

    · 在冬季穿着保暖的衣服,特别是手脚

    · 避免极端的温度,如特别烫或者是特别的凉

    · 保持水分并喝大量的水

    · 通过在温水洗澡水中加入半盒淀粉来进行淀粉浴,这可以舒缓与真性红细胞增多症相关的经常发痒的皮肤。

  • img
    匿名网友
    2021-12-17 14:01:58

    血液藏在人体内部,它的变化轻易难以发觉,但是会在我们体表上有所呈现,只要仔细观察还是能早早发现的:

    1、哪怕睡眠质量再好,睡醒后仍然感觉昏昏沉沉,并且容易犯困。还会伴随有间歇性的头痛、耳鸣、健忘、心悸等症状。这些可以归结为,血液粘稠后对我们神经系统的破坏。

    2、血液粘稠,势必会导致血液运行不畅,尤其是相对窄细的毛细血管,可能直接就被堵塞了,比如眼部特别细的神经血管。当缺血时,它们就不能正常工作了,会有视力减退、视线模糊等症状出现。

    3、我们的鼻子、口腔等部位的粘膜还可能有星星点点的出血或者淤血的症状。

    4、耳垂上出现皱纹。当血液粘稠时,像其他偏远组织一样,耳垂血液供应得不到满足,就会出现皱纹。

    此外,无论去医院验血还是献血,发现抽出比较困难,已经抽出的血很快凝结时,就要引起足够重视了,这是最直观的信号。

    (注:图片来源网络,如有侵权,麻烦联系删除,谢谢!)

  • img
    匿名网友
    2021-12-17 14:01:58

    一旦血液粘稠,心脑血管病就会接踵而来,肝病、肾病、糖尿病也会悄悄靠近。所以,我们想要健康,其实首先就要关注血液健康。

    那么,我们如何判断自己的血液是否粘稠容易堵了呢?

    要点有二:一是看手、二是看睡眠。

    看手识别血液粘稠:

    不管男女老少,高矮胖瘦,一般正面的手掌颜色应该是淡粉色,如果手掌偏红了,说明你的血液已经慢慢开始出现血液粘稠的现象。

    手掌发红,此时你的血液粘稠度偏高了;如果发红偏紫,说明血液粘稠已经达到很高的程度了。

    手掌发红和五指肚发紫的人,而且还伴随着手脚冰冷和容易发麻,则要随时防范心梗脑梗和猝死的发生了,这已经上升到心脑血管病了。

    指甲内陷的人,往往也是血液粘稠较为严重了,这种指甲的表面会出现线形凹陷,这种情况与血管有关,是血液粘稠引起的血液循环不好。

    看睡眠识别血液粘稠:

    正常人晚上就会困,想要睡觉,早晨睡醒了就会神清气爽,可血液粘稠的人正相反:晚上清醒、起床头晕。

    血粘度高的人,早晨起床会头晕目眩,跟普通人睡醒后精神抖擞完全不一样,但一到了夜晚就精神状态很好。

    此外,如果人出现了血液粘稠的症状,红细胞会逐渐积聚,毛细血管会遭到堵塞,而且睡眠质量会逐渐降低,甚至会出现失眠多梦的状况。

    当你的身体出现以上表现的时候,就证明你体内血液粘稠度(血脂)很高,需要格外注意。

    清血有“三宝”,血液粘稠、血管堵塞,全都不怕

    血液粘稠了就很容易引发血管堵塞,出现心脑血管病,所以,一旦有血液粘稠的倾向了,就要抓紧清血。生活中有很多清血的食物,但依功效而言,有三种物质是最厉害的:α-亚麻酸、卵磷脂和维生素C,它们是清血“三宝”,生活中多补充这三种营养物质,血液粘稠、血管堵塞,全都不怕!

    α-亚麻酸

    α-亚麻酸被视为Omega-3系列脂肪酸母体,在人体内可转变成(二十碳五稀酸)EPA。EPA是体内三烯前列腺素的前体,被成为血管清道夫。因为它能使血小板聚集能力减弱,有扩张血管作用,可阻止血小板与动脉壁相互间的作用,防止动脉粥样硬化,延缓血栓形成。

    苏子油是α-亚麻酸含量最高的一种植物油,α-亚麻酸含量可高达66.7%左右,每天食用一点苏子油,可达到清血降脂,预防动脉硬化以及心脑血管疾病的作用。

    食用苏子油的时候应注意避免高温加热,以免其氧化破坏营养成分,可直接滴在粥、汤等食物中,也可和酸奶搅拌后直接食用。

    卵磷脂

    卵磷脂是一种强乳化剂,能够使血液中的胆固醇颗粒变小,并且保持悬浮状态,有助于脂类透过血管壁被有关组织所吸收利用,从而避免了高胆固醇对血管内膜的破坏,对防治高粘度血症及高脂血症有一定的作用。

    大豆及大豆制品都是含有卵磷脂的。研究发现用大豆蛋白替代动物蛋白能降低血脂浓度, 减少动脉粥样硬化,显著减少心血管疾病的发生率。

    除了大豆及豆制品外,禽蛋、鱼类中也含有丰富的卵磷脂,可适量食用。

    维生素C

    丰富的维生素C能够促进身体毛细血管的血液循环,降低血液胆固醇和甘油三酯的含量。

    说起维生素C的降血脂功效,就不得不提到猕猴桃。猕猴桃中不仅富含维生素C,还含有精氨酸,精氨酸在改善血液流动、防止血栓形成方面也有不小的功效,对降低冠心病、心肌梗死、动脉粥样硬化等心血管疾病的发病率特别有帮助。

    维生素C具有降血脂的作用,因此可多吃富含维生素C的水果和蔬菜来调节血液粘稠度,富含维生素C的食物除了猕猴桃,还有柑橘、山楂、西红柿、辣椒等。

    注:所有图片均来自于网络,如有侵权可联系删除。

  • img
    宠来也
    2021-12-17 14:01:58

    讲个自己的故事。多年前锁骨骨折,住进医院等着手术。同病房还有一位士兵,记不得什么病了。护士来抽血化验,先抽我的,针一进去,血就欢畅地往外冲,就像看见主人回家的狗,一个劲儿地往外扑。抽那个兵的血了,护士扎进去,一抽,没血,换个地方再扎,还是抽不出来,再换地方,依然是千呼万唤不出来。护士没辙了,用手使劲拍打他的手臂,就这样打打抽抽,费尽周折,最后抽出一管混合着很多泡泡的血。依稀记得护士说血液太粘稠,那些泡泡是脂肪什么的,记不清楚了,不是学医的,也搞不懂,但那次抽血的印象确实太深刻了。

    更深刻的印象是,晚上睡得迷迷糊糊,发现床边站了一个穿白大褂的人,正觉得奇怪呢,他把我被子上盖的大衣拿起就走了。我想着医生怎么回事,拿我大衣干嘛呢?突然反应过来是小偷,赶紧喊人,都睡得跟死猪一样,我锁骨断了也没法去追,等有人起来追出去后,哪里还有白大褂的影子!

  • img
    宠来也
    2021-12-17 14:01:58

    血液粘稠在医学上叫高粘稠血症,中老年人多见,可经血液流变学检查来确诊。血液粘度的低与高代表血液运输的优与劣,也代表着组织器官血液供应的多与少。血液粘度增加,循环阻力升高,血流速度减慢,必然导致器官和组织,尤其是微循环灌流量下降,造成缺血缺氧,影响组织的代谢和功能,从而产生心脑血管疾病。很多研究表明,在多种疾病(尤其是心、脑血管疾病)出现明显的临床症状之前,往往已有一种或数种血液流变指标的异常(血液粘滞因素升高),它标志着无症状的疾病病程已经开始,已经由健康人发展为亚健康人。

    血液性疾病的人不一一赘述,对于大多数普通人血液粘稠的原因:1.年龄因素 随着年龄增长,血管弹性变差,管腔变窄,血液流速变慢;2.血脂过高 高血脂症的人容易出现动脉粥样硬化,血液流速减慢;3.进食太多脂肪类食物,血液中的中性脂肪增多,使血液变得粘稠;4.运动过少;5.喝水过少,大量出汗及失水后未及时补充水分。6.烟酒对血管的刺激。

    血液粘稠后身体表现为哪些症状呢?

    1.视力模糊 由于眼部微小血管缺血,使视网膜及视神经供血不足,会出现阵发性视物模糊,有些人会当做白内障治疗。

    2.活动后气喘 当血液粘稠,各重要脏器供血相对不足,心肺功能下降,当活动以后耗氧量增加后,会出现心慌、气促等症状。

    3.头晕 血液粘稠后血液无法及时的供应到大脑,出现缺氧性的头晕。早上起来大脑不清醒,思维迟钝,夜间多梦。如果深蹲后突然直立,会出现黑矇。大脑长期慢性缺氧容易使人出现困倦、记忆力减退。

    4.午饭后容易困倦 血粘度较高的人在午饭后,由于血液大量流入消化道,大脑血液供血的不足,就会导致人出现困倦的感觉。

    5.手脚麻木感 血液粘稠会容易引起四肢末梢供血不足,甚至出现微小血栓,表现为手脚末梢冰凉、麻木等症状。

    血液粘稠后血液表现为高凝状态,其后果是易引起血栓栓塞性疾病,比如脑梗塞、心肌梗塞、深静脉血栓等等,老年人血液粘稠尤其需要注意。对于年轻人来说,血液粘稠大多数是不良饮食习惯和生活习惯造成的,因为人体有较强的调节能力,能自动维持血液内环境的平衡和相对稳定,一般不需特别治疗。该如何改善血液粘稠呢?首先是戒烟酒,其次多锻炼,控制体重,饮食要清淡,低盐低脂,少吃大鱼大肉,多吃水果蔬菜。平时要多饮水,不要等到口渴了才想起来喝水。

  • img
    匿名网友
    2021-12-17 14:01:58

    “血液粘稠”这个词最长出现在普通人的现实生活中,好像一切疾病都跟血液粘稠有关系,而血压粘稠这种表述给人以十分形象的感觉。说的通俗点,当血液变得黏黏糊糊,不再那么健康,疾病就来了。那么,血液粘稠一旦出现,身体会传达出哪些信号呢?血液粘稠到底是一个什么状态呢?什么情况下可以造成血液粘稠呢?下面张大夫分几种情况给大家介绍。

    1、高温过度出汗可以让血液变粘稠

    一般说来,如果是温度比较高的环境下,比如说炎炎夏日出汗多,炼钢炉旁工作出汗多等等。如果这个时候同时没有注意补充水分,这时候血液就会发生浓缩,而血液的粘稠度就会增高。至于这时候身体是否会发出信号,最可能的信号就是口渴,因为缺水了嘛。

    当然,如果这种血液黏稠的状态不改变,严重时也可能会导致人体出现血栓事件,比如说脑梗塞这类血栓性疾病。所以,在炎热环境中的人们,要注意补水,同时对于那些心脑血管疾病高危人群,一定要注意避免高温导致的脱水。别指望着身体发出信号,最好是提前补充水分。

    2、血细胞增多

    其实当老百姓所说的“血液粘稠”发生时,很多时候血液中某些血细胞的增多也可以导致这种状态的发生,比如说血液中的红细胞增多、血小板增多都可以导致血液呈现一种粘稠的状态,而且如果是血小板增多还可以让血液呈现出高凝状态,这时候人体也容易发生血栓类事件。面对这些情况,提前可能也没有什么信号和先兆,更多的是需要做化验检查来明确诊断。

    3、血液中其他的成分增多

    还有一类导致血液粘稠的疾病,比如说血液中的血脂成分升高了,也可以导致血液处于粘稠的状态。如果长期血脂过高,不加以有效的干预,那也会导致患者出现心脑血管疾病。但是,非要说血脂高了有哪些信号,我想大多数人可能没有任何信号可言,想要诊断更多的时候是做一个血脂的化验检查,这时候就能够一目了然。而面对这种血液粘稠的状态,更多的时候,张大夫建议这类患者严格改善生活方式,必要时口服降脂药物治疗。

    关于“血液粘稠”这个话题,我能够想到的状态暂时就有这三种,大家可以集思广益,说出你认为可以导致血液粘稠的临床状态,让更多人都能引以为戒,做好自己健康的管理,不让血液粘稠状态出现为最好。

    大家今天别忘了帮张大夫打榜了。

    投票方法:打开我的主页投票或者长按下面图片识别“二维码”,然后点击10下“为他助力”投票,每人每天可以投110票(连续点击10次助力,登录头条可以投50票+做任务可以投60票)

    具体投票时间:10月30日——11月8日

  • img
    匿名网友
    2021-12-17 14:01:58

    血液粘稠即血稠,血稠在一定程度上会阻碍到毛细血管中血液的流通,甚至堵塞毛细血管,有可能会加快动脉血管硬化,甚至引起脑梗塞和心肌梗塞等重大疾病。因此,要重视血液流通问题,特别是对于老年人来说,严重的甚至会威胁到生命。那么,血液粘稠后,身体会出现哪些信号呢?

    一般而言,以下四种信号需引起重视:

    1、晨起头晕,不清醒,思维迟钝。经过一夜的睡眠休息,早晨起床正常应该是精神饱满,浑身有力,但血液粘稠的人通常是早起时会感睡不醒,头脑混胀,思维还时有迟钝。

    2、午餐后犯困。吃过午饭想休息半小时,这是正常情况,但如果有特殊情况无法午睡,血液黏稠的人是忍不了的。午饭后一定要马上睡觉,休息一会儿精神状态会明显转好,否则,一个下午都会觉得又累又困,眼睛睁不开,身体也不舒服,这是因为午饭后血液循环加速,血黏稠度高的人大脑供血不足导致。

    3、蹲着干活气喘。究其原因,是由于下蹲时因回流到心、脑的血液减少,肺、大脑等器官缺血,导致呼吸因难,所以出现气喘。

    4、肢体肿胀、皮肤易出现青瘀。腿、手臂水肿是深静脉血栓的一种表现,主要是因为血栓影响了血液流动,发生肿胀情况。另外,皮肤经常发生瘀伤、红纹也是血管堵塞的症状。

    据此,日常生活中就要预防血液粘稠,主要表现在以下方面:

    1.多喝水。要掌握时机,早晨起床后、三餐前(饭前1小时)和就寝前,最好饮水200毫升。其次,应该饮用稀释效果较好的水,理想的水应是20℃—25℃的白开水或淡槐花蜂蜜水,其张力、密度等都接近血液和组织细胞。

    2.多吃具有稀释血液功能的食物。在日常生活中,抑制血小板聚集、防止血栓形成的食物有黑木耳、洋葱、柿子椒、香菇、草莓、菠萝、柠檬等。另外,具有类似阿司匹林抗凝作用的食物有番茄、红葡萄、橘子、生姜,具有降脂作用的有香芹、胡萝卜、魔芋、山楂、紫菜、海带等。蔬菜与瓜果除含有大量水分外,还有丰富的维生素C及粗纤维,维生素C能降低血脂,粗纤维可以在肠道阻止胆固醇的吸收,有利于降低血粘稠的程度。

    3.少吃动物内脏、脂肪及甜食。动物内脏如猪脑、猪肚、肥肠及动物脂肪含有大量胆固醇与饱和脂肪,可加重血粘稠程度,促使动脉硬化。甜食糖分多,能升高血中的甘油三脂,也可提升血液的粘稠度,故三餐宜清淡一些,以素为主,粗细粮搭配。

    最后,还要注意坚持体育锻炼,戒除烟酒,保持心理健康都是十分重要的。

    点击页面下方【了解更多】可查看更多医师解答或免费向医师提问

    关注“家庭医生在线”头条号,更多健康问答轻松看~~~

  • img
    匿名网友
    2021-12-17 14:01:58

    如果把血液看做我们人体里面流淌的河流,那么这条河流能不能流动的通畅,就意味着身体能不能健康。如果河流被垃圾堵住了,就不能顺畅流通,如果血液粘稠,就好像河流里面的水被泥沙混合,时间久了,影响到健康,我们的身体会发出哪些信号呢?

    血液粘稠,流动的速度就会变得缓慢。我们的大脑可以说是对氧气最为敏感的器官,这样就容易导致我们的大脑缺血缺氧。很多人就会感觉到头总是晕晕的,严重的还可能出现天旋地转的眩晕,精神不佳等症状。

    血液粘稠,血管更容易堵塞,更容易出现动脉粥样硬化,脑血管硬化,大脑供血不足等疾病。很多高血脂患者因为血脂太高,所以血液的粘稠度增加,这类人群就是心脑血管疾病的高发人群。

    除了头晕,血液粘稠,缺血缺氧的人还可能出现乏力,容易劳累,如果伴随有血栓行程,那么血栓栓塞会造成相应部位的温度降低,感觉灵敏度下降,万一栓塞到关键部位,比如心脏,大脑等,就可能会造成心肌梗死,脑梗死等疾病。

    想要预防血液粘稠,除了平时多注意,养成健康的生活方式,少吃高盐高脂的食物,同时坚持锻炼身体,对于已经存在血液粘稠的人们,也可以服用小剂量的阿司匹林,降低血栓的风险。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