页面加载中,请稍候...
Preloader
  • 【公益】愿天下宝贝都能有幸福的家
  • v:irenyuwang

Office Address

123/A, Miranda City Likaoli
Prikano, Dope

Phone Number

+0989 7876 9865 9

+(090) 8765 86543 85

Email Address

info@example.com

example.mail@hum.com

img

带小孩时总是发脾气怎么办?

img
提问者

匿名网友

带小孩时总是发脾气怎么办?

10人回答

  • img
    宠来也
    2021-12-17 14:07:07


    这个问题相信很多的妈妈们都遇见过,知道不能对孩子随便发脾气,可是却很难做到。这是为什么?我们有没有解决办法呢?

    首先觉察一下自己一般什么时候容易控制不住脾气?一般,人在身体疲乏,很累想休息的时候,碰到孩子出现挑战,比较容易发脾气。所以觉察到这一点,就要尽量避免让自己处于这样的身体状态下,保证足够的精力,才能有耐心去和孩子相处。不过一个人带孩子特别容易出现这个问题,全职妈妈几乎是24小时在岗,如果真的累了就及时寻求帮助,老公、其他家人或是雇请阿姨帮忙处理一些杂事,反正就是给自己更多的休息时间。真的只有自己感觉好的时间才能做的好,身体不会说谎。当然不同的人可能发脾气的按钮不同,所以要学会觉察,这样能对症解决。

    如果是总是对孩子发脾气,还要去看看发脾气的原因是什么?孩子做的什么事情触动了你的愤怒情绪。很多的时候,愤怒情绪的产生是源于我们与孩子沟通过程中造成的挫折感。我们感觉对孩子无计可施,他们不听话、不争气还顶嘴、反叛等等。我们需要做的是提升我们与孩子的沟通技巧,鼓励、合作、尊重、和善而坚定的表达我们的要求。而传统的命令式、高高在上的家长权威教育很容易就引起孩子的逆反情绪。但是我们在学习这些沟通的技巧过程中,要有这样的心态,那就是一小步一小步前进,允许自己犯错。很多父母正因为学了很多,懂了很多,自己却做不到而更加挫败和愤怒。我们需要明白,这些沟通技巧是新式的语言,我们不是天生就会的,我们也需要时间不断练习和磨合,不要指望着马上就全盘改变,慢慢来,点滴进步也能汇成江河。

    最后我们可以学习情绪管理的知识,当愤怒情绪来临时,学会及时觉察,体会和转换,而不是简单粗暴的发泄给孩子。比如我们觉察到自己很生气了,就深呼吸、数数、并告诉孩子你目前需要安静一会,不要想着在气头上去解决任何的问题。因为此时头脑中的理性思考是不工作了,这个时候说的话做的事情都会比较极端。都说父母是孩子的情绪教练,孩子会很容易习得我们处理情绪的能力。我们每个人都会有情绪,情绪表达是可以管理的,我们可以做自己情绪的主人!

    最后照顾孩子之前一定要先照顾好自己,包括身体和心理。只有这样才能变得平和起来,才能有能力用恰当的方式去应对孩子出现的各种情况。

  • img
    匿名网友
    2021-12-17 14:07:07

    带孩子总是发脾气怎么办?

    对于新手妈妈来说,虽然初为人母是喜悦的,但是如果孩子爱哭闹,特别是在婴儿期的孩子,因为孩子太小,又没法沟通,而新手妈妈又缺少育儿的经验,对于一个新生命的到来总是忙得晕头转向的,吃又吃不好,睡也睡不够,这种身心疲惫很容易让人产生负面情绪,甚至精神压抑崩溃的。

    1、你应该多跟家人沟通,让家人理解你并让他们适当地按排时间替换你带一下孩子,给你挪出一些时间休息。或者把孩子交给父母照看,你跟朋友去行行街、聊聊天,总之在你意识到自己的情绪不受控制的时候,一定要找机会调整调整自己的心态。

    2、把带孩子当作一种乐趣,不要把负面情绪带给孩子。孩子的性格形成往往是在幼儿期,且多受父母的性格影响。孩子他是一张白纸,当你每天一点点地教会他一些东西,第一次叫爸爸妈妈、第一次学会自己吃饭、第一次学会唱儿歌、第一次学会写字等等,每当教会孩子学会一点东西,都会不由自主地觉得孩子很棒,心里特别高兴。

    我也是位宝妈,我舍不得把孩子交给别人来带,因为总觉得时间过得太快,就怕一转眼间,孩子长大了,而我却错过了孩子成长中的每一个细节。所以我特别地珍惜和孩子在一起的时间,我就把陪孩子玩、陪孩子游戏、陪孩子学习都当成一种乐趣,每当孩子学会一样东西,我特别觉得有成就感,甚至半夜醒来的时候都很好奇我的宝宝明天又学会些什么呢?期待又喜悦的睡不着。

    有了孩子,孩子就是我生活的全部了,我的生活全部都是围着孩子展开的,所以孩子成长过程中,我觉得陪伴孩子就是一件快乐的事,不能把你生活中不愉快的负面情绪带给孩子,更不能觉得孩子是个累赘,教育孩子要多用耐心、多用爱,不能打骂孩子。意识到自己心理不平衡的时候一定要多跟家人沟通,商量解决问题,调整正常心态。

    每一个孩子都是个可爱的天使,希望能得到父母、家人、学校、老师以及社会的温柔以待。

  • img
    宠来也
    2021-12-17 14:07:07

    先给你一个大大的拥抱。当妈的人都能体会带孩子的辛苦,更何况是自己一个人带孩子。

    一个人要是常常感受到手忙脚乱、混乱无序,就是很容易为这种失控的状态而感到崩溃,更何况,带孩子还要面对孩子的各种问题和情绪。

    从你的提问可以看出,你一直在“控制”自己的情绪。你也知道,作为一个妈妈,总是对孩子发脾气不好,所以,你拼命地想压制自己的情绪,可惜总是事与愿违。

    不要这么为难自己,即便做了妈妈,你也还是一个人,而不是超人和神。

    先从内心接纳自己的情绪,正视自己的情绪。作为一个活生生的人,我们浑身上下都能时刻感知周围世界,我们是充满感受力的。既然如此,我们为什么要抗拒我们感受到的情绪呢?

    很多时候,情绪的失控,不是我们“放纵”情绪的后果,恰恰相反,是因为我们总是试图“压制”情绪结果“决堤”了。

    如果不能正视自己的情绪,就谈不上觉察情绪的来源,如此一来,我们渐渐地就会被自己的各种情绪所操控。

    一切行为的背后,都有情绪的驱动。从某件事、某个人给你带来的感受开始,经过你内在“信念”的加工,最终才会输出你的行为。

    也许,当你对孩子大发脾气时,你自己都没有察觉到,你真正的感受不一定是愤怒,而是隐藏在愤怒背后的委屈和无力。

    一个妈妈要想真正地做到全心全意、无条件地爱孩子,首先她得学会爱自己,懂得对自己好一点。因为一个内心匮乏的妈妈,是不可能有足够的爱和力量输出给孩子的。

    在这种情况下,当你为孩子做出牺牲时,你的内心就会有不平衡感,在这个时候,孩子的一切“不乖”或是不让你省心的行为,你都会觉得怎么连孩子也不懂得体谅自己。

    如果总是处在这样的状态,那么,自己整天像个活火山一样,也不足为奇了。

    无法洞悉自己发脾气的真正原因,就无法真正平息自己的怒气,也根本做不到“控制”自己的情绪。

  • img
    匿名网友
    2021-12-17 14:07:07

    作为一个过来人,深有感触。

    一个人的带娃日常,务必面对重复繁琐的家务,封闭的社交圈和疲惫的身心,很容易让人在面对一个还不成熟的孩子时情绪不佳,即使是亲生的。

    毋庸置疑,最好的缓解办法是放下一切的放松,去shopping是女人最为满足的办法。运动健身和放下孩子和家庭的短足、朋友聚会,也不错。

    如果以上都无法实现,还有最后一招:看书。读书能让人暂时放下身边的繁琐,进入一个清静的世界。

    从自我心态上调整自己,把育儿作为事业。一边观察孩子的举动一边学习专业育儿理论,会获得满满的成就感。有了成就感,基本上就奠定了好心情的大部分基础。

  • img
    匿名网友
    2021-12-17 14:07:07

    带小孩时总是发脾气怎么办?

    简单来说, 我们需要梳理一下这个脾气是哪里来的。

    你会说,脾气还有哪里来的吗?还真有,因为有很多情绪,背后的来源是各不相同。就像我们看到一个人在哭,外表看起来都是一样在哭,但你知道他是痛苦流涕,还是喜极而泣呢?

    这背后可是完全两个不同的原因在影响啊。

    所以,先找到情绪的源头,然后去面对,并且去引导。这里要特别注意一点的就是,情绪是无法压抑住的,往往压抑得越久,爆发出来的能量就会越大,带来的伤害也就越大。火山总是要爆发,我们是死死压住,还是看到有动静,先疏导疏导。

    换句话说,情绪来了,观察,疏导,调整,只有这样,情绪才会变得可控,我们也会在一次次的实践中发现发脾气的次数越来越少,自己情绪也越来越稳定。


    一、发脾气背后,是孩子的问题

    孩子的问题,无非这几种:

    1、不听话。不听话的孩子,我们需要让他能变得听话,而这种听话最好是建立在协商与沟通基础之上的,我在很多妈妈育儿指导中发现,只要跟孩子心平气和的沟通,你能理解孩子,孩子没有情绪往往就愿意配合你行动。这样的话,只需要用“宝贝,我们商量一下”、“宝宝,妈妈在这里”来开始。就像有魔力一样,让孩子很快变得“乖”起来。

    2、没有完成你希望他完成的事情。这样的事情,可能是没有完成作业,没有考到100分,也可能是没有立刻起床。面对这种情况,发脾气当然可以有用,但总发脾气效果并不好,既伤肝又伤心。更好的作法是或者降低过高的要求,或者想些有趣的起床方法,出发点就是,孩子总是做不到,说明我们需要调整了。而不是我们一味强求并大发脾气,那样是解决不了问题的。

    3、做错事。孩子做错事,妈妈批评发脾气是正常的,但我们要给孩子犯错的机会。孩子打破碗,也许他只是想帮妈妈拿到厨房去,小手力气不够才打破。这时候需要你能理解和安慰孩子,进而让孩子在犯错中学会正确的做法。

    4、哭闹的背后,是孩子的需求没有得到满足,这时候我们跟着发脾气往往效果并不好,更好的就是了解孩子的需求。比如孩子累了,只是想要妈妈抱抱,我们却不肯,这时候孩子哭闹。我们的作法应该是抱一抱孩子,或者平和的告诉孩子,妈妈现在不方便抱你,但我们可以约定10分钟后妈妈来抱你。

    实际上,孩子的问题往往并不太复杂,我们要做的最难一点,就是能够先理解孩子的行为,找到他的需求,再给予尊重与协商。有这个动作,很多孩子的问题就大半消失了


    二、发脾气的背后,是自己的问题

    自己的问题,往往也有几种原因

    1、自己工作上的问题,在公司被上司批评一肚子火,回家来一点小事惹毛自己,也借机一股脑的发作出来。庭妈就是这种类型的,有时候回家来臭着个脸,我就知道她又在单位受气了,赶紧交待女儿要注意,否则一点小事发起火来,远远超出这件事的影响。

    过后又会跟我道歉,实在是没办法控制,这时候我也很理解她,告诉她,有气可以冲我来,把肚子里的火都诉说出来,就不要对着孩子发脾气了。

    2、自己情绪上的问题,有时候会有莫名的烦燥与情绪的低落。这时候你最需要的,是找个人诉说,是调整好自己的状态,是让自己能够放松,好好体会自己的情绪。给更多的时间来关心自己。

    自己的情绪和问题导致的发脾气,我们自己是有感觉的,那就是心里憋着一股气,看见什么都不顺眼,就想着骂人。如果是这样的,赶紧让自己深呼吸,好好调整一番。也可以躲入一个房间里,打枕头,做巴氏呼吸法等来好好调节一番

    三、发脾气的背后,是家庭和问题

    1、与长辈间的冲突。比如长辈与自己教育观念不同,看不得长辈的溺爱,怕受长辈坏习惯影响等等。这种情况下的发脾气,还是找机会与长辈好好沟通,千万不要当着长辈面教训孩子,这是杀鸡给猴看,实在是没有好的作用。

    2、与老公之间的冲突。夫妻吵架,关系不好,受害的往往也是孩子,找到源头是因为老公所致,还是与老公沟通沟通,实在无法沟通,也别把孩子当出气筒。


    写在最后,为什么要把发脾气背后的原因,分成三大块,然后分别去对待呢?

    就像我前面说的那样,同样是哭,却是喜是悲,完全两种不同原因。我们找到原因,就往往能不再乱发脾气。头脑清晰多的结果,也能更好的帮助我们控制情绪。

    当然了,话说回来,实在是要发脾气的话,那就发吧,总憋在心里反而不好。只是发完,记得做好善后:对孩子进行安抚,和老公沟通,调整好自己状态

    人非圣贤,发发火怎么啦?我们也不能一下子就彻底不发火,但逐步减少发火次数,降低发火强度,还是可以的。一步一步来,别对自己要求太高。


    庭爸,7岁女儿的奶爸,优质育儿领域创作者,家庭教育指导师,70后大叔,有爱有思考的育儿和教育达人,欢迎关注、转发、点赞和评论,如果想要育儿干货,可以关注我后私信:育儿秘籍,我将送你一份很落地和实用的育儿秘籍。更多育儿和教育问题可以与我交流。让育儿更轻松,让教育更有效

  • img
    宠来也
    2021-12-17 14:07:07

    说实话,我在看到这个问题前几分钟正好也在发脾气。一个人给两个孩子洗澡,天气这么冷,就怕孩子一不小心感冒。而孩子小,就只知道玩闹,让我也是很无奈。


    其实这种类似的时候还是挺多的,当自己实在是忍受不了的时候,那火山就爆发了,每天一次的炸毛是必须的。


    但是每每发泄完了之后,就会特别后悔,想着自己不应该这样,对孩子的身心发育也都是有百害而无一利的。之前也回答过关于打骂吼孩子的问题。也看了蛮多的育儿书,情绪管理的书,相对来讲比最开始的自己已经进步很多了。相信自己也会越来越好。

    我们来看看总对孩子发脾气带来的害处:

    1、孩子可能会变得缺乏自信,总是小心翼翼的。

    2、孩子也会有样学样,像你的样子发脾气。

    3、孩子会变得在人面前讨好。

    4、伤害亲子感情。


    那我们该怎么样做呢?

    首先我们要记住这10个教育法:

    1、多了解孩子

    2、学习育儿新知识

    3、耐心倾听孩子的话

    4、放下父母的身段,从内心尊重孩子

    5、和孩子讲讲道理

    6、遇事与孩子协商

    7、让孩子自己去亲身体验

    8、生气时不管教孩子

    9、修正对孩子的期望

    10、真诚对待孩子

    然后,我们该把自己练就成遇事冷静,少发脾气的人。

    如何练就成一个不发脾气的老妈

    1、炸毛之前记得先深呼吸

    深呼吸是个好东西,它能够缓解焦虑情绪,减轻压力,使人保持镇静,重新控制自己的情感。孩子做了什么惹怒你的事情的时候,先请深呼吸,一分钟之后再去想想,这件事值不值得发脾气呢。该怎么和孩子沟通呢等等一系列的问题。

    2、转移注意力

    心里默念三次:亲生的!亲生的!亲生的!然后把这件事先放一放,把自己手头要做的事情先做完,然后再转过来跟孩子谈及刚刚发生的一切。一般到这个时候,基本心里的怒气也就消了一大半了。

    3、把自己想象成孩子

    换个角度想问题,可能会更加清晰。把自己想象成孩子,可能就会明白孩子为什么这么做,还要站在孩子的角度去看待一件事,也许他只是觉得好玩而已,或者在他眼里这就是对的呢。

    4、放弃用自己的标准去衡量孩子

    你是成人,孩子无法理解也无法完全达到你的标准,他只会以他自己的方式去解决一件事情。在你眼里简单到不行的事情,可能对他来说是很艰难的,毕竟他还小,很多事情都也还不懂。降低标准,在面对孩子的时候,可能会更加舒心。

    方法其实很多,也要看自己的实践情况,为了孩子的身心健康,作为父母的我们,尽量控制好自己的情绪吧。


    说在最后

    孩子毕竟还只是孩子,没办法达到我们心里的标准。他会调皮,他会捣蛋,这都是他探索世界的一些方式,不如和孩子一起疯一疯,让孩子觉得跟妈妈在一起是快乐的,而不是提心吊胆的。


    我是一枚战斗在育儿一线的二宝妈,欢迎关注,一起分享育儿战役中的点点滴滴!(#^.^#)

  • img
    宠来也
    2021-12-17 14:07:07

    之前曾在一个论坛上看到的一位妈妈讲述自己对孩子发脾气的经历,她说孩子总是很容易让自己生气,有一次,因为女儿没有及时收好玩具,她便开始发脾气,大声骂孩子,孩子就吓得哭起来,鼻涕也流出来了,她便让女儿自己去洗手间洗脸,结果女儿在里面洗了很久还没出来。

    她跑过去一看,发现女儿正在玩洗手台上的香皂,还弄得到处都是,这时她就更 火了,抬手就给了女儿一个巴掌,女儿被吓坏了,哭着说:“你是坏妈妈。”她听到这样的话更加生气了,又跑去房间拿衣架打孩子的腿和屁股,打得孩子缩到角落求饶才停止。

    女儿哭,她也跑到客厅哭,过了好久,冷静下来,她再去看女儿,发现脸上有几条她手掌留下来的巴掌印,腿上也有几条“红杠杠”。

    她又心疼,又后悔,知道自己不能这样对待孩子,但每次气一上来就控制不住自己。


    照顾孩子本身就不是一件容易的事,需要妈妈投入全部的心力和关注在孩子身上,并时刻积极回应孩子的各种需求。

    耶鲁大学儿童研究中心临床教授埃里塔.斯莱德说:“每位父母都想成为好父母,但每一个转变都是复杂的。”

    为什么有的妈妈带孩子时能够轻声细语,耐心十足?而有的妈妈却总是会很有挫败感,忍不住对孩子发脾气呢?从身体上到心理上有,大致有来自以下几个方面的原因:

    妈妈本身与自己的母亲没有安全的依恋关系

    每一个妈妈曾经也是一个孩子,儿时也需要得到自己母亲的照料,妈妈在3岁之前,与自己母亲的依恋关系健康与否,关系到日后自己为人母后对待自己孩子的态度。

    如果妈妈曾在自己幼年时期,有得到过自己母亲很好的照料,哭泣的时候有被安抚,饥饿的时候有食物喂养,没有被不耐烦地对待,并且妈妈没有突然离开自己的经历等,这些都会让孩子与妈妈形成很好的依恋关系。

    有安全的依恋关系的妈妈,在抚育孩子的时候,她们对孩子的情绪会更敏感,即使是安抚一个正在哭泣的孩子,她们也更容易感受到幸福和满足。

    反之,妈妈曾在幼年时期,经常被忽视,遭受怒气或打骂,在自己为人母之后,面对孩子时,即使有些妈妈明知道那样的方式对待孩子是不对的,但还是会难以控制自己当下的情绪,使用各种暴力方式对待孩子,因为在她们的内心,没有更多的动力去安抚孩子。

    催产素水平高低的问题

    妈妈在怀宝宝的孕晚期时,下丘脑就会开始释放催产素激素;孩子出生之后,医生会把宝宝抱给妈妈,让宝宝躺在妈妈的怀里,妈妈可以与宝宝直接皮肤接触,这种接触也会提高妈妈的催产素水平;妈妈在给孩子母乳喂养的时候,也会提高催产素水平。

    催产素是一种具有安抚、关怀和联结的激素,催产素能够促进妈妈不自觉的去安抚和关怀孩子,与孩子之间产生联结,也能减少妈妈内心的焦虑、压力和痛苦,在养育孩子方面,促进妈妈与孩子依恋关系的建立。

    妈妈的催产素激素水平越高,在照顾孩子的过程中感受到的痛苦程度也就会越低。

    体内多巴胺的作用

    多巴胺系统是由大脑特定区域释放多巴胺神经递质的神经元组成。

    妈妈体内的多巴胺越多,越容易感到快乐和兴奋,情绪会更乐观豁达。妈妈体内的多巴胺越少,情绪就会越冷漠,孩子哭闹的时候,很容易刺激他们大脑中与痛苦有关的情绪,进而会忽视孩子的需求,或对孩子发脾气。

    难养型的孩子会耗费妈妈更多的精力

    难养型孩子会耗费妈妈更多的精力,妈妈需要时时关注他们的情绪变化,并及时给予安抚和满足,这对妈妈来说照料起来难度会比较大。

    妈妈对孩子总是发脾气,该怎么办呢?

    向身边的人寻求帮助

    当妈妈感觉自己应付不了的时候,尽量让身边的人帮忙照顾一下孩子,这些人可以是家里的老人、先生或者朋友,旁人的帮助可以暂时转移一下自己的注意力,避免自己的情绪殃及到孩子。严重的情况下,寻求专业人士,如心理医生。


    曾在刚开始做全职妈妈的时候,我也是经常会控制不住自己对孩子发脾气,发完了又后悔,像上述故事中的妈妈一样,深感无助,后来也是在心理咨询师的帮助下才逐渐走出来。

    获得身边人的支持

    总是对孩子发脾气的妈妈,心里通常会有一个声音“我不是一个好妈妈,我不是一个称职的妈妈”这种否定自己的声音,会给他们在育儿的路上带来更大的困扰。

    多去找能给自己认同和理解的人,如果另一半能够体谅自己带孩子的不易,并承认自己的付出,那是再好不过了。身边的人对妈妈要求不要太高,要相信她们已经尽力了。

    妈妈先对自己好,才能对孩子好

    妈妈要照顾好自己,让自己每天有充足的休息时间,让自己的情绪保持在一个放松的状态,当自己情绪偶尔的不受控制,要宽容自己,并及时跟孩子道歉,减少对孩子的伤害。

  • img
    匿名网友
    2021-12-17 14:07:07

    我记得一位亲子专家曾说过:“我不会发怒,不会让孩子们感觉到被羞辱,被惩罚,我只是和他们一起执行了一个事先定好的规则。”我家是女孩,我曾经因为孩子的学习问题常常发脾气,但后来通过与孩子一起制定各种学习和生活起居规则,我发现孩子的自律性有了明显提高。仔细分析,之前我发怒时,女儿根本不关心自己的行为,而是会关注我的情绪。当我的怒气占上风时,其实也是在教给女儿如何来对付我的怒气,让叛逆的种子在孩子心中生根发芽。所以说,怒气不是管教,规则永远比训斥更有效。宝爸宝妈们要让孩子明白规则不能被随意改变,爸爸妈妈也绝不会妥协,让孩子在温柔坚定的态度中,在规则下有更多的自由和快乐。


  • img
    匿名网友
    2021-12-17 14:07:07

    很正常,带孩子发脾气,天天二十四小时带孩子发脾气是难免的,避免不了,不发脾气那是神了。我们可以做的就是调整好自己的心态,不要过多的发泄出来,尤其是发泄在孩子身上。我也是不上班在家带孩子,没有一点空闲的时间,天天很忙,早上一睁眼就要打扫家里的卫生,没等你干完呢,孩子醒了,不能干了,只能停下来去照顾孩子。给孩子洗漱换衣服,吃简单的早饭,因为复杂的你也做不出来,宝妈都深有体会。陪孩子玩。玩累了人家睡着了,你再继续收拾,打扫洗衣服做饭,如果运气好,孩子中间没醒,你做完了,怕的是你都没有做完,孩子又醒了。你忙也忙不过来。这还是在孩子听话的前提下,孩子不听话,不自己玩,你得抱着她,什么也干不了,一两天没事,时间长了呢,发脾气难免。所以偶尔给自己点时间,有个人帮助你,你就会好很多,毕竟孩子到了三岁就上幼儿园,很好带了

  • img
    宠来也
    2021-12-17 14:07:07

    带小孩总是发脾气怎么办?

    第一,每个孩子心里都有一个小天使和一个小恶魔,乖起来惹人疼爱,调皮捣蛋令人烦躁。要学会接受孩子的不完美。要允许孩子犯错,这是每个人成长必经的阶段。

    第二,要换位思考,我们都是从孩子这个年龄走过来的,当我们小的时候犯了错误,惹了爸爸妈妈生气的时候,我们的心情是怎样的,我们那时候会希望父母怎么做呢。

    第三,发脾气能解决问题吗?不能!发脾气不仅不能解决问题,反而会让孩子失去对你的信任,后果有两种,一种是对你封闭内心,一种是变成讨好型人格,都是不利于孩子的心理健康的。

    第四,如果感觉已经憋不住要爆发的时候,建议立即分开,找点别的事情分散注意力。等到双方的态度都有所缓和再来解决问题。在批评孩子的时候,不是声音大就有道理,心平气和更有效果。

    第五,家长平时要注意加强自己的修养,控制好自己的情绪,想要孩子做到的,自己一定要首先做到。家长是孩子身边的老师,一举一动,一言一行都是示范。

    做到以上并不容易,但教育孩子,不仅是个人的事,家庭的事,学校的事,更是关系社会,关系国家的一件大事,教育的时候多付出,收获的时候就有更多惊喜和幸福。这恐怕是为人父母性价比最高的一项“投资”。加油,与诸位共勉!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