页面加载中,请稍候...
Preloader
  • 【公益】愿天下宝贝都能有幸福的家
  • v:irenyuwang

Office Address

123/A, Miranda City Likaoli
Prikano, Dope

Phone Number

+0989 7876 9865 9

+(090) 8765 86543 85

Email Address

info@example.com

example.mail@hum.com

img

淘宝套路越来越多,你们今年双十一还“买买买”吗?

img
提问者

匿名网友

淘宝套路越来越多,你们今年双十一还“买买买”吗?

9人回答

  • img
    匿名网友
    2021-12-17 14:11:53

    谢邀!今年淘宝的套路确实太多了,不仅优惠不见得比平时低多少,买东西的时候也非常麻烦,各种价格预定,而且非要等到双十一的凌晨1点才能下单,真的当大家都有时间熬夜,第二天不用上班的吗?

    说实话,双十一每年都在搞,不过只有第一年才是真的有折扣。从第二年开始,基本上都是耍花样了。比如最常见的套路就是在双十一之前的一个月内,慢慢把商品的价格提上来,比平时更贵,然后再等到双十一当天降价,也就是所谓的“先涨价,后打折”。其实如果大家有一些“长草”很久的商品,就会察觉到双十一最后的价格和当初放到购物车里的价格,和平时根本就差不多。

    最令人无语的就是各种预定商品了,明明是和平时差不多的价格,非要现付定金,等到双十一凌晨才能购买,然后凌晨1点才能付款。这些然是淘宝为了冲销量和销售额,要求商家必须参加这种折腾人的活动。因此别看每年的双十一销量、销售额都创新高,实际上双十一全天的销量就是从11月1日甚至10月下旬,到双十一这一二十天的总销量。对外宣传活动搞得多么有声有色,实际上只是掩耳盗铃罢了。

    还有各种盖楼、抢红包活动,完全就是浪费时间。辛辛苦苦盖的楼,可能到最后就能得到几块钱,付出的时间成本远超过收益。有这时间还不如工作努努力,说不定老板就给你加薪了。

    再就是这两天各种短信轰炸,简直令人烦不胜烦。但凡只要在一些商家的店里买过东西,每到双十一就会不停的发短信,工信部三令五申不能随便给用户手机发垃圾短信,但这些商家就是熟视无睹。

    所以我认为,双十一已经变味儿了,由一个给消费者送福利的活动,变成了淘宝、天猫、京东年底冲业绩的手段。从我的购物车中的几件商品来看,虽然价格确实要比平时低一点,但远未达到让人“买买买”的地步。相信大家在经历了这么多年的双十一之后,也应该已经熟悉了平台和商家的套路,不会再像过去那样冲动消费了。

  • img
    匿名网友
    2021-12-17 14:11:53

    双11来了,昨天和今天分别收到了同一卖家的短信,顿时感觉自己的智商受到了侮辱。先提价再打折,这样的节日还是我们需要的吗




  • img
    宠来也
    2021-12-17 14:11:53

    说实话,因为马老师的原因(感觉他是有大格局的人,蚂蚁森林以及乡村教师计划都很令人佩服),一直以来我都是淘宝天猫的忠实用户,基本很少在京东上买过东西。

    在早期,我个人对于淘宝的双11是非常期待的,毕竟打五折的诱惑对大部分普通人而言,都是难得的一个省钱的机会,但是淘宝的双11套路却越来越深,不断着挑战着我们的数学计算能力,从最初的号称五折,到现在各类提前定金、满减、优惠券,直至盖楼,我对于淘宝目前的套路,真的是迷茫的很。



    对于我们这类的普通人而言,数学能力有限,对这类各种嵌套的优惠措施其实是极其反感的,我一直认为一个简单的事情(直接打五折或者打六折不就好了),为什么一定要搞到这么复杂?这其中的想法及考虑是什么?有时候甚至对于双11是否较平时有优惠没,我都报有怀疑的态度了,今年我更是没有为双11贡献了一分钱(当然主要的原因还是穷)。

    不过不管怎样,仍然很多人都是热衷于双11的,如果天猫的数据没有造假,那么今年的天猫双11估计又是一个新的记录了,1分36秒交易额已经破100亿,而一个半小时不到,就已经破了2016年全年的销售额,真的不知道所谓的消费降级是降在哪里?

  • img
    宠来也
    2021-12-17 14:11:53

    双11推出来已经有很多年了,每一年的双11都是大家购物的狂欢节,各大平台双11当天的销量达到几百亿甚至上千亿,这是非常恐怖的一个数据。

    而之所以出现这么大的销量,我觉得更多的消费者是属于一种非理性的购物,也就是说看到商家打折促销就盲目的去买东西,也不管这些东西是不是自己所需要的,也不管这些东西是不是真的降价了。

    事实上双11有很多商家都存在虚假宣传,欺骗消费者的行为。只要稍微留意一点的消费者都会发现,在各大商家平台上购买东西,双11存在的套路是非常多的,这其中的一个套路就是先涨价后促销。比如很多商家从八九月份就开始慢慢上调价格,这种温水煮青蛙的行为让很多消费者很难辨别,到了双11期间很多商家就开始降价,但从一个较长的周期来看,这些商家的价格并没有降价,反而有的是上升了。

    比如今年我准备在某个平台进一批货,在9月份的时候,这些货的价格还是在65块钱每件,但是前两天我看了一下这个商家的价格已经上调到125块钱,相当涨价了一倍,而今天我又到这个商家的店铺看了一下,他的价格进行6折促销,相当于打折之后的价格是75块钱,这个价格比原来的价格还多出了10块钱。这种明降暗升的操作行为实际上在很多电商平台都存在。

    只不过最近两年很多消费者已经意识到了商家这种套路,而且监管部门也在加大对这种虚假宣传的打击力度。

    比如今年7月,国家严打刷单行为,不管是商家还是平台,一旦被发现有刷单、刷好评、删差评等欺骗顾客的行为,就会被市场监管部门拉进失信黑名单。

    8月,国家整治电商平台“二选一”乱象,为势单力薄的商家们主持公道,保障市场公平。

    11月3日,北京市市场监管局近日联合市委网信办、市公安局、市通信管理局、市邮政管理局,对京东、天猫、美团、聚美优品等10家重点电子商务平台企业进行行政指导,督促企业规范开展“双十一”网络集中促销活动。 监管局表示,电商平台企业在集中促销活动期间要及时发现并制止虚构原价、先涨后降、不履行价格承诺等违法行为,认真履行明码标价义务。

    在监管部门大力打击之下,很多电商平台也开始重视起这种虚假宣传行为,以前大多数电商平台对这种先升后降的虚假促销都是睁一只眼闭一只眼,但是有了监管部门介入之后,现在一些平台也开始改变了降价促销的游戏规则。

    比如淘宝商家想要参与双11促销活动,售价一定要低于三个月内的最低成交价格,否则参加不了活动,在游戏规则变了之后,很多商家的套路就开始失灵了,以前那种在双11之前先涨价后打折的行为已经行不通。

    特别是最近几年随着消费者的觉醒,再加上各大商家的套路逐渐被大家识破,大家对于商家那种真涨价假促销的行为已经感到非常厌恶,所以现在有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对双11反感,大家已经不再傻乎乎的认为商家所谓的降价促销。

    当然对于那些正规的平台来说,双11的销量仍然是呈现爆发性的增长。比如对于天猫这些大型平台,这里面入驻的基本上都是一些大型商家,他们基本上不敢做出太过明显的违规行为,要不然受伤的是自己。

    所以现在天猫仍然得到很多消费者的认可,比如今年双11天猫的交易量仍然增长非常迅猛。截止11月11日1小时26分07秒,2019天猫双11成交额超1207亿元,已超过2016年双11全天成交额。2018年,天猫双11用了8时08分52秒才达成这一目标,截止今天早上天猫的交易量已经突破1500亿人民币。

    由此可见,在今年双11期间,仍然有很多人买买买,只不过大家购买的平台更倾向于那种有实力的商家,而那种小卖家已经开始被很多人抛弃。

  • img
    匿名网友
    2021-12-17 14:11:53

    感谢您的阅读!

    总觉得:双十一似乎没什么要买的,可是如果不买有觉得自己亏了。这种心理一直缠绕着我,我同事直接从零点到了5点才睡觉,坐在我的对面直打哈欠,连连说:这个月要吃土,下个月要还花呗了。

    确实,淘宝今年是创造了奇迹了,仅仅用了1分36秒就秒破了100亿,63分钟突破1000亿。可是,对于我们消费者来说,看似优惠的背后,可能是商家的一个一个套路:

    • 一些商品都是抢购,而且所谓的:超值优惠,实际上都是限量的,结果你可能想买的东西,只是在抢购中存在

    • 商家给的优惠卷,可能只是在原价的基础上的,小打小闹,真正的大的优惠卷,只是部分的,可能不促销的商品

    • 商家很多都是明降暗升,你可能通过一些小游戏 才能够进行领取优惠券,你也需要打卡、与朋友分享、浏览产品信息等,等于是帮商家进行了免费的宣传。

    • 双十一前,你进行了预付“定金”活动,结果真正的双十一的时候,发现也似乎和没有预付定金的没有什么区别。

    • 定金规则是,如果消费者支付定金后,没有在规定时间内支付产品尾款,定金不予退还。

    • 部商家诚意不足,产品价格先涨后降、明降暗涨。

    你觉得双十一是赚了,真正获利的是商家,每年到这个时候,我做淘宝的朋友,一天的利润高达三四十万,纯利润在小20万,他只是小的店家,还不是天猫。可见,商家的利润该多高!

    支付宝也很聪明,为了让我们进行消费,直接给用户增加了临时花呗额度,比如说又给我增加了8000元的额度,促使我消费。可以说,所谓的免费,从来不是一蹴而就的,都是“温水煮青蛙”,让我们慢慢的被套路的。

    你在双十一的时候,原以为获利了,却不知道,待宰羔羊是我们自己。

  • img
    匿名网友
    2021-12-17 14:11:53

    真的是套路多多,我在天猫苏宁易购买的电脑配件,提前付了100定金的,居然笔没有付定金的还贵20元[捂脸],同样的链接同样的商品,而且定金不能退


  • img
    宠来也
    2021-12-17 14:11:53

    前几年喜欢用淘宝,但是对双十一也没特别在意,就是需要买什么东西了就买,没有说特意等到双十一大采购,今年也是刚好家里护肤品快用完了,又想要换牌子,就预付了定金下单一个雅诗兰黛红石榴水和同系列入门试用套装,主要还是买200毫升送200毫升确实划算。

  • img
    匿名网友
    2021-12-17 14:11:53

    问题:淘宝套路越来越多,你们今年双十一还“买买买”吗?

    回答:淘宝的规则确实越来越多了,本质就是为了宣传双十一,同时还要通过复杂的规则过滤掉愿意为时间付款的人。


    淘宝的规则越来越复杂

    在几年前,刚开始的时候,淘宝的双十一规则很简单,就是领红包,然后看看哪一家店是参加双十一活动的,看看哪一些商品适合自己。然后到了双十一当天睡醒之后付款就好了。

    但是,现在到了双十一,规则越来越复杂了,什么盖楼啊,抢津贴啊,还有前几秒送多少啊,还有什么时候开启预售啊,双十一当天凌晨一点之后才能付款啊什么的。

    可以说,已经复杂好多倍了,如果你是很多时间的人,当然是可以折腾,如果你的时间不够真的不合适的,因为最后可能省去三四百块就到顶了,但是你耗费的时间都不只是这三四百块了。

    双十一的规则是在过滤愿意为时间埋单的人

    首先,双十一是很划算的,就算是你什么活动都不看,直接领一点红包然后下单的,也比平时划算的。所以,如果你的日用品什么的,直接下单,也是便宜的。

    但是,如果你愿意花时间去学习这些规则,并且愿意花时间去找到最便宜的时候,这样的话,你肯定会找到更加便宜的。

    这一种复杂的规则本质上就是为了过滤一些生活工作都很忙,愿意为自己时间付钱的人,这是高价值用户。

    如果愿意挖掘规则的,也就是意味着他们的空闲时间很多,并且对价格比较敏感。

    当然,今年的双十一看起来还是很优惠的,这一点倒是真的。

  • img
    匿名网友
    2021-12-17 14:11:53

    我对双11有着特殊而矛盾的感情,因为我不但是星落大众里的普通买家,曾经还是淘宝C店店主。2009年的双11,还是那样的青涩与简单,全场五折起,折扣来得很直接很粗暴。随着天猫与淘宝店铺运营越来越资本化,像我们这种C店基本上完全被排除在了大促流量之外,即便是后来有了双12,于双11而言就相当于蚂蚁对大象。大环境加上自己经营不善,现在就只是个纯粹的买家角色了。

    这几年的天猫双11,玩法越来越复杂,套路也越来越深,当然成交总量也越来越大,从2009年的5200万到2019年的2684亿。能有如此成就,说明活动促销和营销策略还是相当成功的,拉新、激活、转化、留存、提高客单价玩得相当溜。比如今年的喵铺活动,21天时间充分激发了买家的消费欲望,并创造了不少新需求;跨店省(400省50)、定金省(预付定金同时享有折扣)、店铺惠(店铺的满减、折上折、优惠券等)成功了提高了买家的客单价。

    套路深并代表着没有优惠,也并不代表着优惠不高,套路深只能代表玩法更复杂,让买家买得更多而已。再加上一年365天有太多打折优惠噱头,大家本身对折扣的敏感度就降低了,更加觉得没优惠多少,当然也还是有不少店铺玩先提价再打折的计俩。在这种局面下,其实做好规划,计算好折扣,还是能省不少的。

    以我为例,使用了店铺优惠券、上品折扣券、折上折和跨店省,活动总价接近600元的两双鞋子实际花费308元;猫砂、猫粮是C店的,通过跨店省、店铺折扣方式,通过跟一款十几块钱的产品组合,就省了更多;喵铺瓜分了18.8元红包,卖了一款21.9元的产品,再用上淘金币抵扣,实际支付0.6元。跨店省可以累积使用,店铺优惠券也是价格越高优惠额度越多,还有不少店铺有满3200减2000、满1000送1000的活动,所以从优惠度上来讲,价格越高的优惠反而越大。不过还是需要自己擦亮眼睛,花点精力计算一下,只花那么一点点精力,也不需要数学能力有多强。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