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记者调查济南“网约护士”市场,上门是否安全受到关注,你怎么看?
提问者
匿名网友
最近,国家卫健委确定在今年的2月至12月之间,在北京市、天津市等6地进行试点“互联网+护理服务”。规定实体医疗机构派出符合要求的护士,为失能和半失能老人解决医疗护理需求。虽然山东不在试点内,但护士上门市场却亟待规范。
最近,国家卫健委确定在今年的2月至12月之间,在北京市、天津市等6地进行试点“互联网+护理服务”。规定实体医疗机构派出符合要求的护士,为失能和半失能老人解决医疗护理需求。虽然山东不在试点内,但护士上门市场却亟待规范。
9人回答
宠来也
2021-12-17 14:44:39点赞,老年人越来越多,国家的这个新政策希望尽快落地生根,
匿名网友
2021-12-17 14:44:39我觉得这个上门太多的不确定因素了,各种危险因素存在。
首先,对于患者,在家里静脉输液或注射,环境本身就不合格,无菌没法保证,感染几率肯定比在医院高。其次,如果输液过程发生过敏反应,过敏性休克,抢救物品及人员肯定不足,这样一个高风险的操作,发生不良事件谁来承担?
其次 对于护理人员,只身前往患者家属,且不说路上的交通费用等,对于网约的患者是否是真正的“患者”?万一有人心存歹念呢?不过,这对于男护士另说。再者,对于患者提供的药物是否能够有质量保证?及患者既往病史等等不够清楚就给患者用药,这发生意外谁之责?
最后,对于网约APP的人员管理,谁来监管,是否会鱼龙混杂?收费标准怎么确定?这一系列的问题,都确实存在。网约护士,不确定因素太多,试点运行,估计最后还是会否决。
匿名网友
2021-12-17 14:44:39据新闻报道,网约护士最早是在济南出现的,那还是2017年的事儿了。
现在的各种互联网+项目都会存在这样的安全问题,网约车就经常出现各种伤害事件,但是,这并没能将网约车一封了之。
同样,就目前全国几十个网约护士的平台和APP来讲,不仅仅护士注册需要护士资格证和手持身份证,患者也需要上传相应的身份信息和手持身份证照片,在服务的过程中也会有相应的信息记录保障安全,这在一定程度上与网约车的类似。
因此,如果说网约护士存在各种安全隐患,确实如此,但是,也不是完全没有保护措施。
其次,现在备受热议的还不是这个安全问题,而是网约护士平台的医疗从业资格问题和老生常谈的“医患关系”以及医疗事故问题。
几天前,网约护士平台“金牌护士”发布了关于中国之声不实报道的声明。
在中国之声的报道中,新闻主要针对的是关于相关平台没有相关的医疗从业资质,同时,也对相应的注册护士存在监管不足,而且,相关的护士从业也存在违反护士条例的问题。
据专家解释,目前比较合理合法的做法是相关的医院开展远程业务,这样,网约护士仍然是在医院的服务范围之内进行执业,就规避了单纯的网约平台没有资质的问题。
因此,现在的很多网约平台也在积极的与医院开展合作,寻求双方互利互赢的同时也更好的服务患者。
最后,关于医疗事故的处置。
目前,这是最棘手的问题。如果院外的相关服务被认定为护士的个人行为,一旦出现事故,护士个人将承担很大的风险。
所以,多数平台仅仅承担简单的服务项目,APP平台在设置护理服务项目时十分谨慎,目前更多承担的是居家简单护理服务,主要包括无创、医疗风险极低的项目,在确保医疗安全的情况下才会上门服务。碰到一些风险较大的护理项目时,则会建议患者到医疗机构就诊。而且,对处方的审核也很严格,可见其慎之又慎的态度。
一句话总结,网约护士的很多方面都处于监管的空白期,但是,这并不能阻碍市场机制下的创新发展,社会规章总是落后于发展现状,这是现状,也是事实。
创新总是好的,创新总是在出现问题,解决问题中不断完善,我们期待一个更加美好的世界早日到来。
宠来也
2021-12-17 14:44:39可以参考家庭医生模式。医生与护士共同参与进来,安全也有保障
匿名网友
2021-12-17 14:44:39新事物,非常好,非常期待!
匿名网友
2021-12-17 14:44:39第一,护士的三查七对怎么办?第二,出错了谁来承担?护士证注册医院要不要担责任?
宠来也
2021-12-17 14:44:39这个安全隐患应该是比较大的。首先是对患者。家里面卫生条件可能达不到医院消毒条件。其次是护士本人的安全。因为他不知道对方是什么样的人,而且也是在对方家里。护士一般都是女士在干都是比较弱小的。综合来说,这件事情还是很不安全的。
宠来也
2021-12-17 14:44:39现在的医患关系还没有很好的解决!如果发生什么不愉快的后果很严重。挨打怎办?尤其这个医疗服务行业,人家态度不好也不能说什么很多时候都忍着!
宠来也
2021-12-17 14:44:39安全问题不容忽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