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3/A, Miranda City Likaoli Prikano, Dope
+0989 7876 9865 9
+(090) 8765 86543 85
info@example.com
example.mail@hum.com
我们这里农民玉米追肥用尿素,直接扔到地里面,效果怎么样?
你好:关于农民玉米追肥用尿素直接撒在地面上效果怎样,这一话题我来说说个人的真实经历。
一、你所说的这种施肥现象,在我们这边农民们为了省时省力,确实有很多的人会这样直接撒在地面上的,且效果与穴施或沟状施肥法基本上是一样效果的。
二、这种施肥方法,我们不单是施玉米,还有施花生、大豆、红薯等各种农作物呢,但这样施肥也是有条件讲究的。
1、用这种方式施肥时,不能在出太阳的天气进行施肥,如果在出太阳的天气施肥,尿素无法快速溶解,就算撒上几天去看,如果没有玉米叶露水滴到的尿素,几天了依然还是没有溶解掉的,且受太阳的高温蒸发,尿素氮元素肯定会挥发掉一部分的,这样不单是浪费肥料浪费钱,且玉米也无法吸收到尿素的养分。
2、我们这里的农民们,一般选择濛濛细雨天气去施肥,这样尿素才能快速溶解,快速渗透入地里面,玉米根须才能吸收到尿素所分解的营养成分。
3、在大雨的天气去撒尿素也是不取的,因为在大雨的冲刷下,刚撤下去的尿素,就被大雨冲刷到地沟里,跟着地沟里的水流走了,这样的天气撒尿素效果也是很微或者是一点上效果也没有的。
4、如果所种植的玉米是不起垄的情况下,且有水源的地方,在没有下雨的天气撒尿素时,应先在下午5点过后把玉米地浇湿,然后撒上尿素,第二天早上再浇水一遍,这样所施的尿素对玉米完全是有效果的。
以上所说是我所用过的方法,也是我们这里农民们常用的方法,真实有效,没有半点夸张行为,如果有需要到的农民朋友们可以借鉴一下。
我们这里农民玉米追肥用尿素,直接扔到地里面,效果怎么样?我来回答如下:
根据我多年的种植情况看:这样的将尿素直接扔到地里,效果是不会好的。主要具体原因,从以下几个方面分析如下。
首先、根据尿素的性质分析。含氮量46%,化学性质极不稳定,易分解挥发。如若给玉米施肥时,直接将尿素扔到地里,氮肥遇潮溶化后挥发,造成肥料流失,即起不到施肥效果,又造成了经济损失。
其次、根据玉米地的墒情分析。一般情况下,在刚下过透雨后,尿素直接扔到地里,会造成烧叶烧杆,直至将玉米棵烧枯竭。如我在09年时,为了图省事,就趁刚下过雨,就到玉米地里将尿素袋子剪个小口,在玉米地里顺行垄拉动,不一会就把尿素扔到了地里,事后遇到太阳一晒,玉米全部黄枯萎了。
再次、玉米追肥尿素,从天气情况分析。我在06年时,记得刚吃了午饭,当时乌云密布,到处电闪雷呜,眼看暴雨就要来了,我就跑到玉米地将一代尿素顺垄撒完。谁知尿素撒完了,大风也把乌云刮走了,天气大晴。这样不但经济损失,而且又造成了严重污染,直至现在都被人们当成笑料。
总之,无论从哪种情况看,玉米追施尿素,都不能把尿素直接扔到地里,以免造成不必要的损失,甚至向我一样闹成笑话直至今日。
怎样施尿素,即不损失养份,要能全面发挥尿素的效果呢?只有做到这几点。
一:尿素,它是-种水溶性化肥,遇到雨水,立马溶化,随雨水渗入地下。当它渗入到地下土壤时,它的各种分子很活跃,随着雨水渗多深,它就渗多深。在被土壤吸收后,它有一个转化过程,大约需要3到4天时间,然后转换成一种硝胺,才能被植物利用吸收,为什么人们施尿素时立马不见效,而最后威力很大呢。就是这个道理。
二,胺,是一种带有挥发性的一种分子,一见高温,它随着土壤水份的挥发而挥发。所以它是一种丢失性很強的一种化肥。比氢胺要挥发漫些,但是,它装进包装袋是不会挥发的,打开包装袋也不会挥发的,只有通过土壤吸收转换成-种铵时才会挥发。哪么问题就来了。怎样施尿素才不被浪费呢?
三:只有深施,才能换发出尿素的潜力。沟施也可以,而撒在地表随雨水也行,只不过被植物利用率极低。损失太大,一袋化肥只能发挥半袋效力。为什么呢?因为撒施后随雨水渗入地下,当天睛后温度上升,水份随着养份一块顺着土壞毛细管挥发,几天后,当尿素转换成铵时水分己挥发的差不多了。被植物利用只是很少一部分。所以尿素最好不能撒施,沟施或呙施最理想。
我是潍坊地区的农民,俺这里给玉米追肥时,也是尿素。用直径三十里米小铁盆,盛满一盆,边走边用手抓一把直接放在地面上,离植株约二十厘米处。
玉米从出苗到收获,一般追施两次化肥既可。
第一次是在苗子长至三十到五十厘米高时,用耩子把尿素划入地下十厘米深处,离植株约二十厘米的距离。用这种工俱施肥速度快,施肥量均匀,效果还好。用耩子施肥也有个缺点,植株长到一米高以后,这种工俱就无法使用了,免强再用就容易把玉米拖倒损伤。所以,只能在第一次追肥时,可用耩子划地施肥,第二次就无法再使用了。
第二次追肥是在苗子长到大喇叭口时,最晚也要在窜红缨以前,否则,就耽搁玉米正常生长。玉米因缺肥而营养不足,就容易抽穗小且少;本来能出两个穗,也只能出一个,而且个体长的还小,严重影响产量。
第二次追肥时,因植株已经长到与人体一般高了,只能手工施肥。比起第一次追肥,劳动强度明显增大,而且玉米地密不透风,切勿连续劳动,避免中暑。
施肥之前,要注意天气变化,最好选择在阴天,或即将下小雨之前。下午最适宜施肥,尿素在一夜之间,受潮气影响,第二天基本溶化入土,保证了充足的肥效肥力。
二次追肥后,因处在梅雨季节,不用人工浇灌;遇特殊干旱天气,再及时浇一遍透地水,等到秋天又是一个大丰收。
我的家乡在丽江永胜的农村,玉米在我们这里有大面积的种植。当下,正是玉米的追肥时节,如果把尿素直接扔到地里面,这样会有效果吗?下面我就来谈谈自己的看法。
1.追肥直接扔到地里面,效果肯定是有的,只是会有一定的浪费。为何这样说呢?因为尿素受潮是会挥发的。
2.玉米追肥的技巧:首先,土壤要有一定的湿度,这样便于肥料的吸收;其次,尿素混合磷肥(过磷酸钙)一同使用,这样效果会更好;再者,肥料距离植株的远近,这是很重要的。近了容易烧苗,远了又没有效果(如下图)。
3.有条件的话,玉米追肥后再进行培土,这样做是最好的。玉米植株培土的好处:防止肥料流失、保湿、抗倒伏。
当然了,现今的农民种地可没有这么认真了,主要是粮食不值钱,打击了农民种田的积极性。这是另一个话题了,这里就不作陈述了。
朋友们,关于以上你们有什么看法吗?欢迎大家留言讨论。我是@丽江夜话,专注于三农领域的创作。让我们一起互相学习,共同进步。
大连这里追肥也是用尿素直接放到玉米的垄台上,靠近玉米根部比较近些的地方,一般的人家分多次追肥,每次一把尿素能追3到4棵玉米。
要是墒情好时,土质比较松软湿润,化肥的利用率吸收的效果好,相反要是遇到旱情土壤板实的时候,追肥的效果就不明显。
东北家乡哪里,追施化肥后马上就盖培上土,效果会比较好些,露天施用的肥料会挥发到空气中,效果没有培上土的明显。
去年我家使用了液体尿素,喷雾的效果相当可观,不但经济实惠到秋天很明显垄挨垄种的玉米,我家的玉米不但棒大棵粒饱满,就进玉米杆也粗壮比别人家的高出一寸多,叶子是绿的,黄的不多。
十几年同丈夫一起种过水稻,黄豆,花生,只有玉米年年都种,我只是小跟班,体力有限做个农民都不称职!
前几天我也说到庄稼追肥的问题,其中也说到了尿素,当然也有的网友说可以用磷酸二氢钾,这都可以,还有的说可以用复合肥,这也是正确的,主要是看庄稼缺什么,我们就追什么。一般来说,在庄稼生长期,主要是为了长茎和叶,大多数网友建议用尿素,我非常认同这个观点。
说到玉米,现在正是当季,正是夏播秋收玉米茁壮生长的时候,玉米是三大主粮之一,农民种植热情很高。
不过,最近玉米备受人们热议的不是因为玉米的生长问题,而是玉米最近价格暴涨模式开启,玉米价格从1元,到1.1元,到1.2元,现在还有个别粮企挂出了接近1.3元的高价,这个时候的农民是不是有点拔苗助长的感觉,想让地里的玉米早点采收,这样就可以错开玉米上市时间差,这就可以卖个好价钱。
不过,玉米价格高,我们更需要对现在地里的玉米做好日常管理。给玉米追肥是不可少的环节,题主说到用尿素,直接扔在玉米地面,这种方法是可以的,但是效果没有沟施好。
给玉米追肥用尿素直接洒在地面,我们要注意以下方面:
1、玉米追施尿素次数要分不同的时期,进行两三次。玉米从苗期到玉米开花结穗期都是可以追施尿素的,并且随着玉米长大,需肥料会增多,在苗期要少些,在结穗期要多些。在玉米长到四五片真叶时,要对玉米地中耕除草作业,松松土,然后挑点农家粪水来施肥。玉米在大喇叭口期的时候要追施尿素,量在10公斤/亩就差不多了。
2、给玉米地追施尿素要选择合适的时间,晴天是绝对不行的,尿素追施土壤必须是湿润的。晴天是坚决不能追施尿素的,因为尿素是颗粒状的,易溶于水,但是大晴天把尿素洒在土壤上,尿素颗粒不能溶解,气温高还会释放出很高的热量,把玉米根或者烧坏玉米叶子的。播洒尿素要在下雨天进行。
3、玉米追尿素是在雨前,在雨中,还是雨后呢?这个主要是取决于下雨量有多大,如果是小雨,我们可以选择在雨前一两个小时或者在雨中洒扔尿素,这样尿素洒到地面上,经过雨水淋湿,就迅速溶解到土壤中,然后被玉米根部吸收。如果是中雨、大雨、暴雨的话,千万不能在雨前或者雨中追施尿素,因为雨水量大,尿素溶解快,然后营养元素随雨水流失了,土壤中不能涵养尿素肥料了。这个时候可以等雨停了之后再扔洒尿素就可以。
至于说到效果,在我们本地种植玉米都是这样简单粗放型的直接扔到地面的,效果还是不错的。
我是三六五平凡之路,欢迎大家留言。
问:我们这里农民玉米追肥用尿素,直接扔到地里面,效果怎么样?
给玉米追施尿素直接撒地面上,如果没下雨没浇水,利用率是零,尿素里的氮元素在一两天内会挥殆尽,挥发时还会熏了叶子,好多叶子还会干枯的,这就是中了肥害。
如果给玉米追施尿素撒在地面后就下雨或浇水,利用率是一半或百分之六十,因为玉米吸收营养的主要是根,化肥被溶解后随水渗入土里会被根吸收,如果溶解不彻底或渗入不彻底,在地面受阳光照射也会挥发,这样,追施的尿素渗入土里的会被根吸收,土表面沒渗入或沒溶解的就挥发掉了,利用率应该是一半或一半多一点。
如果追施尿素在穴里或沟里然后盖土,之后下雨或浇水,那利用率就是百分之九十五或百分之百。因为尿素被土全部盖住,下雨或浇水溶解后,全部被根吸收不会挥发。
化肥埋土里不挥发利用率高效果就好,反之化肥撒表面挥发多利用率低效果就不好。
玉米追肥用尿素直接扔到地里面也可以,但要有条件,一个是撒完肥后要耘或趟,把尿素盖上,避免裸露造成氮元素蒸发流失。一是小雨天气,或雨刚过,撒下的肥很快溶化渗到地表,但这种施法只适宜小片地,同时雨天施肥还有一种可能,一旦雨下大了,会把肥冲走或渗到地表深处,玉米根不能完全吸收,造成浪费。
尿素是氮肥,氮元素很活跃,见效快,肥力集中,但肥效短,所以适宜做追肥,往地面扔肥要及时覆土掩盖,避免氮分子随着空气散发而降低肥效。
我们这里种玉米大多用混掺肥,一次性施用,也有的趟地时再追一追尿素,效果更好。
大家好,我是民师转正的教师,家在农村,从小就种地,这个问题我有亲身体会,现在我来回答。
曾经记得,在辛家岭小学教学时,大既是96年,用尿素去玉米地里追粪,是一株一株的堆,一把堆四株。天阴沉沉的,闷热的很,我和妻子两个人紧着干,二亩地剩有三分之一时,雨哗哗的下开了,我和妻子只有端上盒子,往地里撒,也撒完了也下大了。过了半月,去地里一看,一块地截然不同,一株一株追的粪玉米长势喜人绿油油的。满地撒的那三分之一,发黄明显不一样,玉米棒子也不一样大,成的也不好。可见,玉米追粪还是用在玉米根部,稍离十几公分处比较好。功夫不负有心人!
10人回答
匿名网友
2021-12-17 14:51:14你好:关于农民玉米追肥用尿素直接撒在地面上效果怎样,这一话题我来说说个人的真实经历。
一、你所说的这种施肥现象,在我们这边农民们为了省时省力,确实有很多的人会这样直接撒在地面上的,且效果与穴施或沟状施肥法基本上是一样效果的。
二、这种施肥方法,我们不单是施玉米,还有施花生、大豆、红薯等各种农作物呢,但这样施肥也是有条件讲究的。
1、用这种方式施肥时,不能在出太阳的天气进行施肥,如果在出太阳的天气施肥,尿素无法快速溶解,就算撒上几天去看,如果没有玉米叶露水滴到的尿素,几天了依然还是没有溶解掉的,且受太阳的高温蒸发,尿素氮元素肯定会挥发掉一部分的,这样不单是浪费肥料浪费钱,且玉米也无法吸收到尿素的养分。
2、我们这里的农民们,一般选择濛濛细雨天气去施肥,这样尿素才能快速溶解,快速渗透入地里面,玉米根须才能吸收到尿素所分解的营养成分。
3、在大雨的天气去撒尿素也是不取的,因为在大雨的冲刷下,刚撤下去的尿素,就被大雨冲刷到地沟里,跟着地沟里的水流走了,这样的天气撒尿素效果也是很微或者是一点上效果也没有的。
4、如果所种植的玉米是不起垄的情况下,且有水源的地方,在没有下雨的天气撒尿素时,应先在下午5点过后把玉米地浇湿,然后撒上尿素,第二天早上再浇水一遍,这样所施的尿素对玉米完全是有效果的。
以上所说是我所用过的方法,也是我们这里农民们常用的方法,真实有效,没有半点夸张行为,如果有需要到的农民朋友们可以借鉴一下。
匿名网友
2021-12-17 14:51:14我们这里农民玉米追肥用尿素,直接扔到地里面,效果怎么样?我来回答如下:
根据我多年的种植情况看:这样的将尿素直接扔到地里,效果是不会好的。主要具体原因,从以下几个方面分析如下。
首先、根据尿素的性质分析。含氮量46%,化学性质极不稳定,易分解挥发。如若给玉米施肥时,直接将尿素扔到地里,氮肥遇潮溶化后挥发,造成肥料流失,即起不到施肥效果,又造成了经济损失。
其次、根据玉米地的墒情分析。一般情况下,在刚下过透雨后,尿素直接扔到地里,会造成烧叶烧杆,直至将玉米棵烧枯竭。如我在09年时,为了图省事,就趁刚下过雨,就到玉米地里将尿素袋子剪个小口,在玉米地里顺行垄拉动,不一会就把尿素扔到了地里,事后遇到太阳一晒,玉米全部黄枯萎了。
再次、玉米追肥尿素,从天气情况分析。我在06年时,记得刚吃了午饭,当时乌云密布,到处电闪雷呜,眼看暴雨就要来了,我就跑到玉米地将一代尿素顺垄撒完。谁知尿素撒完了,大风也把乌云刮走了,天气大晴。这样不但经济损失,而且又造成了严重污染,直至现在都被人们当成笑料。
总之,无论从哪种情况看,玉米追施尿素,都不能把尿素直接扔到地里,以免造成不必要的损失,甚至向我一样闹成笑话直至今日。
匿名网友
2021-12-17 14:51:14怎样施尿素,即不损失养份,要能全面发挥尿素的效果呢?只有做到这几点。
一:尿素,它是-种水溶性化肥,遇到雨水,立马溶化,随雨水渗入地下。当它渗入到地下土壤时,它的各种分子很活跃,随着雨水渗多深,它就渗多深。在被土壤吸收后,它有一个转化过程,大约需要3到4天时间,然后转换成一种硝胺,才能被植物利用吸收,为什么人们施尿素时立马不见效,而最后威力很大呢。就是这个道理。
二,胺,是一种带有挥发性的一种分子,一见高温,它随着土壤水份的挥发而挥发。所以它是一种丢失性很強的一种化肥。比氢胺要挥发漫些,但是,它装进包装袋是不会挥发的,打开包装袋也不会挥发的,只有通过土壤吸收转换成-种铵时才会挥发。哪么问题就来了。怎样施尿素才不被浪费呢?
三:只有深施,才能换发出尿素的潜力。沟施也可以,而撒在地表随雨水也行,只不过被植物利用率极低。损失太大,一袋化肥只能发挥半袋效力。为什么呢?因为撒施后随雨水渗入地下,当天睛后温度上升,水份随着养份一块顺着土壞毛细管挥发,几天后,当尿素转换成铵时水分己挥发的差不多了。被植物利用只是很少一部分。所以尿素最好不能撒施,沟施或呙施最理想。
宠来也
2021-12-17 14:51:14我是潍坊地区的农民,俺这里给玉米追肥时,也是尿素。用直径三十里米小铁盆,盛满一盆,边走边用手抓一把直接放在地面上,离植株约二十厘米处。
玉米从出苗到收获,一般追施两次化肥既可。
第一次是在苗子长至三十到五十厘米高时,用耩子把尿素划入地下十厘米深处,离植株约二十厘米的距离。用这种工俱施肥速度快,施肥量均匀,效果还好。用耩子施肥也有个缺点,植株长到一米高以后,这种工俱就无法使用了,免强再用就容易把玉米拖倒损伤。所以,只能在第一次追肥时,可用耩子划地施肥,第二次就无法再使用了。
第二次追肥是在苗子长到大喇叭口时,最晚也要在窜红缨以前,否则,就耽搁玉米正常生长。玉米因缺肥而营养不足,就容易抽穗小且少;本来能出两个穗,也只能出一个,而且个体长的还小,严重影响产量。
第二次追肥时,因植株已经长到与人体一般高了,只能手工施肥。比起第一次追肥,劳动强度明显增大,而且玉米地密不透风,切勿连续劳动,避免中暑。
施肥之前,要注意天气变化,最好选择在阴天,或即将下小雨之前。下午最适宜施肥,尿素在一夜之间,受潮气影响,第二天基本溶化入土,保证了充足的肥效肥力。
二次追肥后,因处在梅雨季节,不用人工浇灌;遇特殊干旱天气,再及时浇一遍透地水,等到秋天又是一个大丰收。
宠来也
2021-12-17 14:51:14我的家乡在丽江永胜的农村,玉米在我们这里有大面积的种植。当下,正是玉米的追肥时节,如果把尿素直接扔到地里面,这样会有效果吗?下面我就来谈谈自己的看法。
1.追肥直接扔到地里面,效果肯定是有的,只是会有一定的浪费。为何这样说呢?因为尿素受潮是会挥发的。
2.玉米追肥的技巧:首先,土壤要有一定的湿度,这样便于肥料的吸收;其次,尿素混合磷肥(过磷酸钙)一同使用,这样效果会更好;再者,肥料距离植株的远近,这是很重要的。近了容易烧苗,远了又没有效果(如下图)。
3.有条件的话,玉米追肥后再进行培土,这样做是最好的。玉米植株培土的好处:防止肥料流失、保湿、抗倒伏。
当然了,现今的农民种地可没有这么认真了,主要是粮食不值钱,打击了农民种田的积极性。这是另一个话题了,这里就不作陈述了。
朋友们,关于以上你们有什么看法吗?欢迎大家留言讨论。我是@丽江夜话,专注于三农领域的创作。让我们一起互相学习,共同进步。
宠来也
2021-12-17 14:51:14大连这里追肥也是用尿素直接放到玉米的垄台上,靠近玉米根部比较近些的地方,一般的人家分多次追肥,每次一把尿素能追3到4棵玉米。
要是墒情好时,土质比较松软湿润,化肥的利用率吸收的效果好,相反要是遇到旱情土壤板实的时候,追肥的效果就不明显。
东北家乡哪里,追施化肥后马上就盖培上土,效果会比较好些,露天施用的肥料会挥发到空气中,效果没有培上土的明显。
去年我家使用了液体尿素,喷雾的效果相当可观,不但经济实惠到秋天很明显垄挨垄种的玉米,我家的玉米不但棒大棵粒饱满,就进玉米杆也粗壮比别人家的高出一寸多,叶子是绿的,黄的不多。
十几年同丈夫一起种过水稻,黄豆,花生,只有玉米年年都种,我只是小跟班,体力有限做个农民都不称职!
宠来也
2021-12-17 14:51:14我们这里农民玉米追肥用尿素,直接扔到地里面,效果怎么样?
前几天我也说到庄稼追肥的问题,其中也说到了尿素,当然也有的网友说可以用磷酸二氢钾,这都可以,还有的说可以用复合肥,这也是正确的,主要是看庄稼缺什么,我们就追什么。一般来说,在庄稼生长期,主要是为了长茎和叶,大多数网友建议用尿素,我非常认同这个观点。
说到玉米,现在正是当季,正是夏播秋收玉米茁壮生长的时候,玉米是三大主粮之一,农民种植热情很高。
不过,最近玉米备受人们热议的不是因为玉米的生长问题,而是玉米最近价格暴涨模式开启,玉米价格从1元,到1.1元,到1.2元,现在还有个别粮企挂出了接近1.3元的高价,这个时候的农民是不是有点拔苗助长的感觉,想让地里的玉米早点采收,这样就可以错开玉米上市时间差,这就可以卖个好价钱。
不过,玉米价格高,我们更需要对现在地里的玉米做好日常管理。给玉米追肥是不可少的环节,题主说到用尿素,直接扔在玉米地面,这种方法是可以的,但是效果没有沟施好。
给玉米追肥用尿素直接洒在地面,我们要注意以下方面:
1、玉米追施尿素次数要分不同的时期,进行两三次。玉米从苗期到玉米开花结穗期都是可以追施尿素的,并且随着玉米长大,需肥料会增多,在苗期要少些,在结穗期要多些。在玉米长到四五片真叶时,要对玉米地中耕除草作业,松松土,然后挑点农家粪水来施肥。玉米在大喇叭口期的时候要追施尿素,量在10公斤/亩就差不多了。
2、给玉米地追施尿素要选择合适的时间,晴天是绝对不行的,尿素追施土壤必须是湿润的。晴天是坚决不能追施尿素的,因为尿素是颗粒状的,易溶于水,但是大晴天把尿素洒在土壤上,尿素颗粒不能溶解,气温高还会释放出很高的热量,把玉米根或者烧坏玉米叶子的。播洒尿素要在下雨天进行。
3、玉米追尿素是在雨前,在雨中,还是雨后呢?这个主要是取决于下雨量有多大,如果是小雨,我们可以选择在雨前一两个小时或者在雨中洒扔尿素,这样尿素洒到地面上,经过雨水淋湿,就迅速溶解到土壤中,然后被玉米根部吸收。如果是中雨、大雨、暴雨的话,千万不能在雨前或者雨中追施尿素,因为雨水量大,尿素溶解快,然后营养元素随雨水流失了,土壤中不能涵养尿素肥料了。这个时候可以等雨停了之后再扔洒尿素就可以。
至于说到效果,在我们本地种植玉米都是这样简单粗放型的直接扔到地面的,效果还是不错的。
我是三六五平凡之路,欢迎大家留言。
宠来也
2021-12-17 14:51:14问:我们这里农民玉米追肥用尿素,直接扔到地里面,效果怎么样?
给玉米追施尿素直接撒地面上,如果没下雨没浇水,利用率是零,尿素里的氮元素在一两天内会挥殆尽,挥发时还会熏了叶子,好多叶子还会干枯的,这就是中了肥害。
如果给玉米追施尿素撒在地面后就下雨或浇水,利用率是一半或百分之六十,因为玉米吸收营养的主要是根,化肥被溶解后随水渗入土里会被根吸收,如果溶解不彻底或渗入不彻底,在地面受阳光照射也会挥发,这样,追施的尿素渗入土里的会被根吸收,土表面沒渗入或沒溶解的就挥发掉了,利用率应该是一半或一半多一点。
如果追施尿素在穴里或沟里然后盖土,之后下雨或浇水,那利用率就是百分之九十五或百分之百。因为尿素被土全部盖住,下雨或浇水溶解后,全部被根吸收不会挥发。
化肥埋土里不挥发利用率高效果就好,反之化肥撒表面挥发多利用率低效果就不好。
宠来也
2021-12-17 14:51:14玉米追肥用尿素直接扔到地里面也可以,但要有条件,一个是撒完肥后要耘或趟,把尿素盖上,避免裸露造成氮元素蒸发流失。一是小雨天气,或雨刚过,撒下的肥很快溶化渗到地表,但这种施法只适宜小片地,同时雨天施肥还有一种可能,一旦雨下大了,会把肥冲走或渗到地表深处,玉米根不能完全吸收,造成浪费。
尿素是氮肥,氮元素很活跃,见效快,肥力集中,但肥效短,所以适宜做追肥,往地面扔肥要及时覆土掩盖,避免氮分子随着空气散发而降低肥效。
我们这里种玉米大多用混掺肥,一次性施用,也有的趟地时再追一追尿素,效果更好。
宠来也
2021-12-17 14:51:14大家好,我是民师转正的教师,家在农村,从小就种地,这个问题我有亲身体会,现在我来回答。
曾经记得,在辛家岭小学教学时,大既是96年,用尿素去玉米地里追粪,是一株一株的堆,一把堆四株。天阴沉沉的,闷热的很,我和妻子两个人紧着干,二亩地剩有三分之一时,雨哗哗的下开了,我和妻子只有端上盒子,往地里撒,也撒完了也下大了。过了半月,去地里一看,一块地截然不同,一株一株追的粪玉米长势喜人绿油油的。满地撒的那三分之一,发黄明显不一样,玉米棒子也不一样大,成的也不好。可见,玉米追粪还是用在玉米根部,稍离十几公分处比较好。功夫不负有心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