页面加载中,请稍候...
Preloader
  • 【公益】愿天下宝贝都能有幸福的家
  • v:irenyuwang

Office Address

123/A, Miranda City Likaoli
Prikano, Dope

Phone Number

+0989 7876 9865 9

+(090) 8765 86543 85

Email Address

info@example.com

example.mail@hum.com

img

年底会不会再次封城?

img
提问者

匿名网友

年底会不会再次封城?

10人回答

  • img
    匿名网友
    2021-12-17 17:26:05

    不会,今年年底我国绝对不会再次出现年初武汉封城事件!

    我信钟南山爷爷的话。上个月月底(2020年10月30日),钟南山爷爷表示:“按照现在中国的防疫制度和措施强度,我不认为第二波新冠肺炎疫情会在中国暴发。”钟爷爷同时还表示:“防控新冠的措施对流感也有效,秋冬季应增强对流感与新冠的鉴别能力。”

    真的,2003年,非典时期,我们有钟南山爷爷,安稳度过。

    2020年,新冠肺炎,同样是钟南山爷爷和他身后千千万万的医护人员,救了我们所有的人,让我们免于新冠的困扰,让我们健康不受到威胁。

    钟南山爷爷是我们所有国人的福星,有他在,他都这么说了,我们还担心什么呢?

    中国有钟,必定国泰安康!

    虽然这么说,但是国外疫情还非常严重,我们还需时刻保持警惕!因为这事儿,只要放松警惕,我国的疫情就会死灰复燃,大家持续快一年的努力,就将会前功尽弃。

    不要以为我国的疫情已经过去了,就安全了。那是因为我们有最好的国家领导人,最好的医疗团队,最团结的亿万兄弟姐妹,所以才会拥有逐步恢复正常生活的今天。

    这是多少人付出了大量的人力、财力防疫的结果啊。

    国外第二轮新冠肺炎已经爆发,且更加厉害了。

    所以,我们应该更要做好个人防疫措施,时刻提高警惕,严防境外输入,做好防疫检测,境外入境隔离措施。不能马虎,不能松懈,不能掉以轻心,抱任何侥幸心理。

    在任何公共场所以及人流密集场所,都应佩戴好口罩。

    加强防范意识,养成勤洗手,保持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这是对自己负责,也是对别人负责!

    坚决杜绝疫情在我国二次复发!

    今年春节我们能否过个团圆年,关键就取决于所有的兄弟姐妹们的共同努力了!

    还有最后两个多月了,加油,我们一定要过团圆年,热热闹闹过大年!

  • img
    宠来也
    2021-12-17 17:26:05

    11月22日,上海新增2例新冠肺炎确诊病例,在临近年底的关键时刻登上了热搜。

    伴随着秋冬季节的来临,我国多地呈现了零星的确诊病例,这意味着病毒或许会“卷土重来”,还没有完全被驱赶出中国大陆;所以这让很多民众忧心忡忡:年底会不会像年初一样封城,全国人民居家隔离,无法外出进行登门拜年、外出旅游等活动。

    在此之前,首先说说为什么要进行全国上下的“封城”,这是因为面对新冠病毒这样的烈性传染病,有几种防治原则:第一是控制传染源,第二是切断传播途径,第三保护易感人群。而“封城”则是切断传播途径中的一种,通过限制人员流动,降低病毒的扩散。

    一般情况下,封锁规模的大小反映者病毒形势的严峻,当全国范围内进行封城、居家隔离,那就可以证明疫情正在暴发当中。所以,如果疫情恶化,封城就再次成为可能。

    因而我认为:年底进行大规模封城的可能性很小,但如果疫情防控工作出现了巨大疏漏,那封城就会成为可能。这也是因为秋冬季节来临后,我国疫情防控工作面临着以下这几个方面的挑战:

    01:秋冬季节气温降低,新冠病毒活性加强,传染能力和生存能力得到进一步的提升

    经过一年的抗疫,我们已经初步掌握了新冠病毒的特性。众所周知,新冠病毒会在高温的情况下比较“怠慢和松懈”;但是到了秋冬季节气温降低的时候,病毒的活性就加强了,同时传播性也得到了相应的提高。

    换句话说,秋冬季节的合适温度为病毒营造了良好的温床,当有了这个基础的条件之后,病毒的传播能力会得到提升,那也就不排除病毒发展成较大规模的可能,因而说封城抗疫并非无稽之谈,只不过是目前可能性较小。

    02:境外输入仍为新增病例的主要来源之一,国外疫情形势严峻,理论上增加了我国疫情防控工作的风险

    目前来看,本土新增的病例基本上占比不多,新增的确诊病例大多都来自于境外输入。之所以会造成这种情况,也是因为目前国外的疫情形势比较严峻:例如美国目前累计确诊的人数为1259万人,印度为914万,巴西为607万,除了在感染前三甲之外,还有很多国家也突破了百万级别的确诊。

    所以在海外疫情泛滥并且未得到有效控制的前提之下,就会对我国疫情防控造成很大的威胁,一方面是相对安全的大陆周边存在许多感染国家,我们就相当于陷入了一个小小的包围圈中;其次是国外的疫情犹如一个堰塞湖,如果“决堤”了,国外的民众很大可能也会来到中国避难。

    再加上目前新冠病毒又有很多潜藏的传播途径,例如通过海鲜冷冻产品、附着在其他物品上等,给我国带来许多隐患。

    03:下半年春节迎来春运节点,全国范围内会有大规模的人员流动,可能会成为病毒大规模传播的契机

    经历了上一年最没有年味的春节之后,预估春节回家团聚的人会比往常还要多,所以今年春运的人流量预计也会有上升。

    而春运会带来全国范围内的人员流动,一旦疫情防控措施做得不到位,或者说有无症状感染者出现,很可能会带来小规模的聚集性疫情甚至是较大规模的疫情。如果是基于这种逻辑,那么就会使年底小规模“封城”成为可能。

    04:封城与否还取决于各地对于新冠疫情的响应级别

    一般来说,疫情响应级别越严重,那就意味着所采取的措施越严厉,如果年底还进行封城,那意味着对于疫情防控的响应级别又提到了比较高的层面。

    而每个省份、城市对于疫情的响应,都是根据现实情况来评估的,换句话说如果年底疫情比较严重,有卷土重来或是较大规模爆发的苗头,那么“封城”的措施很可能会再次启动。

    总的来说:年底很大可能上不会像年初一样对全国进行封锁,因为我们目前已经积累了足够的经验,对于疫情的响应足够迅速,防治的措施也足够成熟,也有专业的医护团队和领导者等。但如果掉以轻心,让病毒传播有了更好的契机,迅速在短时间内在全国各地扩散开来的话,那么封城仍是目前阻断新冠病毒传播的有效途径。

    所以,口罩还是要带好,勤洗手、积极锻炼提高个人免疫力,将新冠病毒“拒之千里之外”。愿山河无恙,国泰民安!

  • img
    匿名网友
    2021-12-17 17:26:05

    一.年底会不会再次封城?


    去年武汉经历了比较严重的疫情,成为国内第一个因为疫情封城的城市。除了武汉,还有吉林舒兰因为疫情爆发而封城。


    从4月份以来,国内多个地区,曾经出现过几次疫情的反弹。不仅如此,全球疫情持续大流行,现在离春节也越来越临近了,很多人想过一次热闹的春节,但是又担心年底还会有疫情吗?会不会再次封城?


    从整体上来说,像去年那样大规模的第一波疫情,不会在全国内再次爆发了,但是不排除个别地区连续出现聚集性疫情或需要封城,但是仅限于个别地区。





    二.大部分省份年底封城的可能性不大


    1. 国内的联防联控体系十分完善

    国内对于疫情的防控已经越来越完善,从发热门诊初步发现高热患者进行排查,还有地铁,车站等公共场所,对于进出人员的体温检测,让我们在第一时间发现发热者,并进行核酸检测,排查潜在感染者。




    2.入境人员进行闭环管理

    入境人员的感染者会被收治,其他人员除了核酸检测还需要经历隔离期,避免出现境外关联病例。

    3.对于高风险人群进行应检尽检,避免疫情向外扩散

    4.对进口海鲜产品进行抽样检查,避免被病毒感染的产品流入市场

    5.居民自觉戴好口罩


    疫情能被及时排查到,就能阻断病毒的传播,不会引发大规模疫情,也不会需要再度封城。




    三.小部分地区疫情反弹的可能性存在,单个地区的封城或可能再次发生


    受境外疫情和第二波秋冬疫情的影响,小部分地区存在反弹的可能。如果疫情比较严重的情况下,或许会采取封城,但是只针对于一个地区或者是受到波及的一个省份,精准防控的前提下,不会伤及全局。



  • img
    匿名网友
    2021-12-17 17:26:05

    疫情在国外越来越多,年底会再次封城么?

    明确告诉你,绝对不会。

    什么情况下会封城?

    一定是疫情不在我们掌控范围内,我们对它认识不足,并且没有有效的控制措施下,才会采取迫不得已而封城市。想想年初,疫情刚刚爆发的时候是不是这个样子,起初我门对其一无所知,只是知道病毒会影响肺部,并且并不知道它具有传染性,也不知道它是通过什么途径去传播。所以在越来越多人被感染之后,我们终于看到了新冠病毒的厉害,果断采取封城等措施,有效避免了病毒的大规模扩散。

    为什么不会再次封城?

    1,我们在与疫情的抗争中取得了丰富的经验。所以完全有能力应对此类危机

    2,这么长时间内,疫情并没有再次大规模扩散,充分证明我们的措施是完全有效的。

    3,目前只要发生疫情,我们可以做到即刻隔离,同时第一时间追踪到密切接触者,进行核酸检测,在最大的程度上阻断疫情蔓延的可能性。

    4,针对新冠病毒的疫苗已经研制成功,我们已经有可以克制它的办法。

    所以目前我们要做的就是,一方面不能放松警惕,每个人都必要做好相关防护,比如在人多的地方带好口罩、勤洗手等等。另外一方面,严防境外输入病例, 虽然我们疫情控制的很好,但是从全球来看,国外疫情形势依然很严峻。所以,这一关一定 不能放松。

    第三就是严格检查进口冷冻类海鲜等食品。所谓的输入病例不仅仅是指人,还有进口的冷冻食品。

    最后:

    感谢那些在疫情发生的时候冲在第一线的医护人员和志愿者。有很多甚至付出了自己宝贵的生命。感谢你们!

  • img
    匿名网友
    2021-12-17 17:26:05

    封城?确实有可能出现。但是像年初那样的大面积封城的基础条件不复存在。

    至少在我国是这样。从防疫态度、人民的自觉性、病毒的变异性和治疗手段的增加等角度来说,即使发生偶发性的群居感染,我们也有能力进行封控。这就是中国的硬实力。


    封城的基本前提目前并不存在

    我们可以考察一下如今的欧洲各国封城的情况

    英国从11月5日凌晨开始,英格兰地区的封锁措施开始生效。

    德国,11月2日开始。

    法国,10月30日封城


    西班牙,意大利、葡萄牙、捷克、丹麦都前后进入了封锁状态。欧洲已经成为了高发区。

    夏季不努力,冬天倒大霉。说的就是他们

    很显然我们国家目前并没有发生类似的指数级的确诊病例增加。至少说明我们的防疫策略是正确的、有效的。

    钟南山院士也说从全球角度来看,第二波新冠肺炎爆发实际上已经开始,一些国家再次强制封城。由于气候变冷,除南非、澳大利亚等南半球国家外,大多数北半球国家的疫情都会加剧。但中国爆发第二次疫情的可能性不大。

    应对封城的四大法宝

    1.防疫态度

    目前我们全国的防疫心态就是积极防御,御敌于国门之外。这种吃力不讨好的做法最终让国民受益。我们就是这么踏实的做着防疫工作。别的国家学都学不来。

    2.人民的自觉

    欧洲国家一听说要封城,全民都出来抗议。这和他们没有存款有关。和物流配给有关。没有办法他们只有口中的自由民主,却没有口袋里的真金白银。对付封城简直就是噩梦。

    我们可以轻松的通过物流解决供应问题,而西欧国家不行,因为他们没有这么多的物资来源,并且羸弱的物流绝对是噩梦。


    3.病毒的变异性

    根据专家说,病毒的致死率降低,但是传播性增加。这让病毒的防治策略改变,我们将不仅仅是 针对患者,更多的关注无症状感染者,杜绝发生本土的大面积感染。

    4.疫苗的开始注射

    只要有了疫苗,至少我们国家会变得更加安全。

    从来没有哪种疫苗现在如此的热门。人民已经将所有的希望放在疫苗之上。

    安全的疫苗就能给一线工作者提供盔甲,减少发生感染的事件发生。这也就能最大限度的避免发生本土感染。


    都知道病毒怕疫苗,这种大杀器一旦投入使用,我想这就是我们最大的底气。

    除了俄罗斯,就只有中国的疫苗已经投入市场销售,那么我们为啥还要怕封城呢?

    短暂封城不可怕,不用慌

    大伙不用慌,无论发生什么样的事情,只要保持正确的态度,就能面对封城。

    即使出现短暂的封城,如新疆这样,也会很快的切断传播,让人民恢复正常的生活

    我们可需要担心封城呢?

  • img
    宠来也
    2021-12-17 17:26:05

    个别地区可能会再次封城,但全国性封城的情况不会再出现。

    11月13日,钟南山院士在《新冠肺炎治疗进展》为题的主旨报告中强调:“无症状感染患者在新冠患者中的占比在20%-40%,其重要特点是有比较强的感染性,需要非常重视如果发生不明来源的聚集性发病时,社区内进行全民的RT-PCR筛查是必要的。”





    10月底,新疆喀什发现了无症状感染者后,迅速启动了应急一级响应。

    将无症状感染者及所有密切接触者、密切接触者的密切接触者隔离观察治疗,管控以上人员的一般接触者,并开展喀什地区全员核酸检测。

    同时根据无症状感染者的活动轨迹将整个喀什地区的各乡镇划分疫情风险等级。




    喀什地区的防控措施也就是题中所说的封城。随着春节临近,各种导致疫情再次爆发的风险也在不断加大。

    01 国外疫情的大规模爆发使得境外输入风险不断加大

    人民日报报道,截至北京时间11月15日06时30分,全球新冠肺炎累计确诊病例累计54258089例,累计死亡病例1316604例,有57个国家和地区的累计确诊病例超过10万例。

    全球新冠肺炎单日新增确诊病例579532例,新增死亡病例8695例。




    美国

    美国单日新增新冠肺炎确诊病例约16万例,累计确诊病例超过1120万例。美国加州、中西部各州均遭新冠疫情重创,新冠确诊人数不断上升,医疗资源极度紧张,已处于失控状态。

    巴西

    央视新闻报道,截至当地时间11月14日,巴西单日新增新冠肺炎确诊病例38307例,累计确诊病例5848959例。新增死亡病例921例,累计死亡病例165658例。新冠病毒检测阳性数量与新冠肺炎入院治疗数量呈快速上升趋势。

    法国

    法国公共卫生部门11月14日公布的数据显示,截至14时,法国单日新增新冠肺炎确诊病例32095例,累计确诊病例1954599例。新增死亡病例359例,累计死亡病例44246例。法国累计住院治疗人数32499人,其中重症4871人。新冠疫情在法国的二波爆发已经使得法国医疗资源不堪重负。

    俄罗斯

    俄罗斯新冠病毒防疫官网14日公布的数据显示,俄罗斯单日新增新冠肺炎确诊病例22702例,累计确诊病例1903253例。新增死亡病例391例,累计死亡病例32834例。虽然俄罗斯不断升级疫情防控措施,但新冠肺炎确诊人数仍呈快速上升趋势。

    乌克兰

    乌克兰新冠病毒防控官网14日公布的数据显示,乌克兰新冠肺炎累计确诊512652例,累计死亡病例9317例。疫情的持续恶化已导致乌克兰公共卫生资源告警,国家经济严重衰退,大量家庭陷入疾病与贫困的双重打击之下。





    02 年底的气温和湿度更有利于新冠病毒的传播

    1. 病毒惧怕高温环境,而冬季气温较低,有利于病毒生存,病毒活性也得到加强。
    2. 冬季天气干燥,空气中的漂浮物滞空时间更加持久,病毒在空气中的停留时间也会延长。
    3. 太阳辐射中的紫外线可以有效的杀灭病毒,冬季太阳高度角变小,太阳辐射经过的大气路径变长,太阳辐射被削弱的程度增加,紫外线强度降低,对病毒的杀灭效果大幅减弱。
    4. 冬季室内外温差引起人体机能不适,导致免疫力降低,病毒可以轻易侵入人体,也造成了潜在的疫情爆发威胁。




    03 春运期间大规模的人员流动导致新冠病毒极易扩散传播

    春运期间人员流动加大,学生潮,返乡潮以及走亲访友,全国性的人员流动与聚集为病毒的大范围传播提供了有利条件。

    只要没有病毒源,国内的人员流动并没有什么风险,并且现在发现的确诊病例都是境外输入,主要危险在境外入境人员。

    国家卫健委网站公布的数据显示,11月14日我国新冠肺炎新增确诊病例13例,均为境外输入病例(广东3例,云南3例,天津2例,陕西2例,上海1例,河南1例,湖北1例)。

    境外输入现有确诊病例356例,累计确诊病例3693例。





    我国有大量的出国务工人员,因疫情影响很多人的回国时间已经延期一年,年底有强烈的回国需求。

    疫情重灾区东欧国家有大量在华务工人员,年底他们的返乡与来华,也有很大的携带病毒入境风险。

    从卫健委数据看,境外输入病例不仅数量多,而且确诊地点遍布全国,年底疫情防控的难度可想而知。





    04 无症状感染者

    张文宏曾预计,新冠病毒感染者中无症状感染者占80%。

    钟南山院士的最新讲话也指出,无症状感染患者在新冠患者中的占比在20%-40%。

    无症状感染者是携带病毒但没有病症表现,并且具有比较强的传染性。

    这就造成一个问题,除非进行核酸检测,否则根本发现不了。

    而大规模核酸检测又存在防止交叉感染、检测耗时、检测准确率等一系列费时费力的问题。




    05 冷链阳性

    11月8日,天津一名冷冻食品装卸工人核酸检测阳性。随后,在全国多地进口冷冻食品包装中检测出新冠病毒核酸阳性。

    中国疾控中心流行病学首席专家吴尊友分析,新冠病毒喜欢较冷的环境,温度越低病毒存活时间就越长。

    冷链环境为新冠病毒提供了很好的生存环境,所以冷链运输为新冠病毒提供了远距离传送的载体。

    进入冬季,气温降低,进口货物在运输途中温度较低,如果病毒能够存活,那么我国巨大的货物进口量也会给疫情防控造成很大的困难。




    综上:

    年底新冠病毒境外输入风险加大,加上无症状感染者的防控难度,极少数地区因无症状感染者的出现而封城是很有可能的。

    但我国在经历了年初的疫情考验之后,各级防控措施与应对手段已经非常完备,大规模封城的情况绝不会再次出现。

  • img
    匿名网友
    2021-12-17 17:26:05

    我国年底会不会在封城呢?从目前的国内疫情态势来看,全国性的封城,基本上是不可能了,但是局部性的、小规模的封城,还是有可能的,因为有些地方,还是会出现一些疫情病例。

    1、国外第二轮新冠肺炎已经爆发,国内需要严防死守,杜绝境外病例输入是关键。

    01 全球范围第二波疫情来势凶猛。根据最新疫情数据统计,目前全球现在新冠肺炎确诊病例累计超过5313万,昨日全球单日新增病例突破64万,是第一波也是春季峰值的6倍。美国单日新增连续一周超10万,欧洲重新回到“震中”,过去一周确诊新增病例占全球半数,欧洲疫情重灾区有法国,俄罗斯,西班牙,英国,意大利。

    02 周边国家疫情仍然严重。印度现在已经超过878万例,俄罗斯超过了188万例,印尼、菲律宾、孟加拉国累计病例都超过40万例,巴基斯坦、尼泊尔、缅甸疫情形势不容乐观。

    03 国外疫情输入越来越严重。截至目前,我国从境外累计输入病例多达3600余例,特别是10月以来,输入病例快速上升,目前日均输入16.6例,比9月份增长了45%。如果国门要是保不住了,那么将会从四面八方进入我国,可见守住国门抗疫第一道防线很重要。

    2、国内的疫情情况基本稳定,我们有严格的疫情防控措施。

    01 小规模疫情反复出现是正常。疫情从4月份以来,国内多个地区,曾经出现过几次疫情的反弹,但是都很快的被控制住了。随着春节的不断临近,人员的流动越来越大,所以有人就担心今年的春节会不会像去年一样再次封城。说实话,这个疫情随时都有爆发的可能,所以外防输入、内防反弹已经成为当前防控工作的重中之重。

    02 国家加强了应对国际疫情的措施。在新的疫情形势下,中国增加了一次血清抗体检测,将登机前的核酸检测由72个小时缩减到48个小时,在中转地增加了一次检测,对一些疫情高发国家采取紧缩签证政策,继续更加严格执行航班熔断机制。

    03 国内还执行严格的防疫措施。在我国各个地方不管事,有疫情的,没一行的,都还在严格的执行疫情防控政策。一旦出现疫情,马上知晓,快速反应,快速隔离处理,现在大部分地区都没有出现严重的疫情情况,大家都在,正常的生活着,所以不必要担心。

    3、虽然国家有了很多应对的政策,但是我们个人也要做好个人防护。

    面对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我们在日常的生活中,怎样才能做好个人防护呢?这里我们总结了一些建议。

    01 增强体质和免疫力,均衡饮食、适量运动、作息规律,避免过度疲劳。

    02 勤洗手和保持良好的呼吸道卫生习惯,保持好习惯才能远离病毒。

    03 尽量减少到人群密集场所活动,避免接触呼吸道感染患者。

    04 要保持出门戴口罩的好习惯,除了能防病毒还能防止口水飞溅,还能遮臭。

    05 能不出省就不出省,特别是去一些有疫情的省份,不去这些地方自然也不会接触到疫情。

    经过分析,只要我们继续保持现在的疫情防控态势,基本上是不会出现春节封城的情况。还有最后两个多月就要过年了,坚决杜绝疫情在我国二次复发!今年春节我们能否过个团圆年,就靠大家的共同努力了,一起加油吧!

    对此网友们怎么看?可以在评论区留言。“可乐猫博士”关注生活百态,做最独特的评论博士,记得点个关注哟。

  • img
    宠来也
    2021-12-17 17:26:05

    2019年12月以来湖北省武汉市部分医院陆续发现了多例不明原因肺炎病例,后来证实这种不明肺炎是由一种新型冠状病毒感染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新型冠状病毒可以通过接触、飞沫等多种方式传染且有相对更长的潜伏期,所以在传染性上强于同属冠状病毒的SARS病毒和MERS病毒。这次疫情发生的时间节点正好撞上春运,而春运期间的大规模人口流动客观上加剧了病毒的传播扩散。新冠肺炎借助于春运期间庞大的人口流动量迅速从武汉蔓延至全国。

    一时间全国各省、自治区、直辖市无一幸免。一场全国范围的疫情阻击战就此打响,我们为打赢这场与病毒的战争动员了全国的力量:我们有党和政府的统一协调指挥、有全体医护人员的坚守、有广大人民群众的支持配合。来自全国各地的医疗队和医疗物资被源源不断抵达抗击疫情的第一线。84岁高龄的钟南山院士刚刚还在镜头前对所有人说“没有特殊的情况不要去武汉”,然而他自己却毅然坐上了从广州前往武汉的高铁。疫情期间全中国每一个社区都变成了一个抵制感染风险的堡垒。

    可以说疫情期间中国采取了几乎是全世界最严格的管控模式。这样做至少取得了以下三点好处:一是减小了大量的流动,从而使疫情能在较短时间内得到控制;二是下沉到了社区一级,便于管理感染者、接触者;三是容易控制疫情的规模,不至于过度扩散,让死亡者大量减少。新型冠状病毒是以人类或动物的组织器官作为传播介质的,所以减少人际接触就是遏制病毒传播的一种有效手段。在我国严格的管控形势下其实已从物理空间上切断了病毒的传播途径。

    随着北半球进入秋冬季节后全球疫情实际上已进入到第二波阶段。截至北京时间11月19日09:15全球新冠肺炎累计确诊病例已超过5654万例、累计死亡已超过135万例。作为全球疫情风暴中心的美国累计确诊病例已突破1100万、死亡病例已突破25万,迄今为止仍有超过435万患者尚未治愈。紧随美国之后的印度目前累计确诊病例已逼近890万、巴西已突破590万、法国已突破200万、俄罗斯也已逼近200万、西班牙已突破150万、英国已突破140万、阿根廷已突破130万、意大利已突破120万......

    邻近美国的加拿大现在也正处于疫情持续恶化的阶段:如今加拿大的感染人数已逼近27万。在进入10月份后加拿大还打破了疫情爆发后的单日新增确诊纪录。用加拿大总理特鲁多的话说:“我们正处于这场大流行的引爆点”。曾几何时欧洲的意大利、西班牙被视为是全球疫情的风暴点,后来随着美国的确诊病例后来居上之后就使人们对欧洲的关注转向了美国。美国的确诊人数和死亡人数的确位居全球第一,可不要忘了美国的国土面积、人口数量、医疗资源、经济实力都不是欧洲国家所能比的。

    如果你要按人口比率换算就会发现欧洲的疫情形势其实和美国几乎是不相上下。10月28日法国宣布二次封国,同一天德国发布严厉禁足令,英国也考虑将于12月全国封锁。在过去一周英国的疫情死亡率蹿升了42%。从11月2日零时起比利时已开始实施新一轮更严厉的新冠防控措施。欧洲第二大国家乌克兰至今已有48.3万人确诊、8812人死亡,单日新增确诊数也已迈进全球前十。11月9日乌克兰总统沃伦米尔·泽连斯基在Twitter上发文表示:自己确诊了新冠!

    相对于欧美国家的大规模爆发蔓延而言:亚洲国家的疫情形势整体上相对稳定,不过也还远没到可以高枕无忧的地步。日本曾在4月份宣布进入紧急状态,如今日本的累计确诊病例数据排在全球第49位。进入10月中旬以后日本单日新增确诊病例再次超过100例。日本东京都议会于10月8日通过的“东京都新冠病毒防疫条例”修正案规定:东京都居民要按地方政府的要求做必要的病毒检测,此外还要求新冠病毒感染确诊者在住院治疗和休养的同时不要随意外出,要协助辖区卫生部门的相关调查。

    然而迄今为止上述措施的执行力并不强。一个基本事实是:迄今为止日本的新冠检测率只有2.4%;相比之下美国是50.4%、俄罗斯是47.4%、英国是54.8%、意大利是32.1%......在疫情初期韩、日两国的疫情形势谁更严峻一度成为争议的话题,然而如今韩国的累计确诊病例29000多例,这在全球212个出现疫情的国家和地区中排在第87位,然而根据韩国中央防疫对策本部的通报显示:始于亲朋聚会和医院的疫情在韩国首都圈地区继续蔓延的势头并未得到完全遏制。

    当国际上第二波疫情全面爆发时中国却是另一番光景:自4月8日武汉解封以来哈尔滨、舒兰、北京、乌鲁木齐、大连、瑞丽、青岛等局部地区陆续出现了一些疫情反弹现象。然而通过多方的调查和追踪都在较短时间内锁定了密切接触人群,从而在较短时间内遏制住了疫情的蔓延。这说明中国的防控体系已经建立起来,相关的防控机制正在逐步完善。目前除了一些正处于疫情反弹期的高风险地区之外全中国大部分地区都已基本恢复了正常的生产生活秩序。

    农民复耕、工厂复工、学生复课、影院开门......这一切在全国绝大部分地区都已恢复到疫情之前的正常状态。当初武汉疫情期间很多在武汉工作的人在春节期间返乡,从而导致病例扩散到全国所有省级行政区,然而各省各地的防控措施很快就及时到位了。当时除了湖北之外没任何一个省的总病例数突破过两千,突破一千的也只有四个省。在疫情形势最严峻的当时我们尚能通过严格的防控措施把各省的病例数控制在一个相对较低的范围内。

    要知道那时我们对这种新型病毒其实是真没多少应对经验,然而在经过和新型冠状病毒几个月的较量后我国实际上已积累了不少应对这种传染病的经验。既然我们连最困难的时期都已坚持过来了,那么面对眼下局部地区的零星反弹也完全是有能力在短时间内遏制住的。在目前中国这种严控措施下疫情再像2020年春节那样大规模爆发的可能性实际上已不复存在,所以2020年底到2021年春节期间不会再出现像2020年春节武汉疫情期间那种全国大规模封城的现象。

    然而与此同时我们也必须清醒意识到:局部地区出现疫情反弹这种风险其实一直是客观存在的。尽管目前我国采取的是全世界最严格的防控措施,然而只要世界上还有一个国家存在新冠病毒就意味着我国仍面临一定的境外输入压力。除了境外输入压力之外还有就是无症状感染者的问题也不能忽视:近期我国局部地区爆发的小规模疫情反弹几乎都和无症状感染患者有关。这毕竟是一种我们人类之前没接触过的病毒,事实上迄今为止我们对这种病毒的了解仍是相对有限的。

    我们曾以为新冠病毒的潜伏期不会超过14天,然而现在我们知道新冠病毒的潜伏期是有可能超过14天的。从3月28日起我国已禁止外籍人士入境,但我国与国外的物流联系并没切断,然而北京和大连的疫情使国人开始关注起病毒通过进口物品传播这种可能性。冷链运输实际上就是我们之前的防控工作中容易被忽视的一个细节。这种忽视并不是防控体系上的漏洞,而是因为当时对这种风险的认知有限所致。现在即使我们的防控工作再怎么有力,那么又有谁敢保证不存在我们目前尚不知晓的潜在风险呢?

    尤其是现在进入秋冬季节后这种风险客观上还在增加:事实上新冠病毒是耐寒不耐热的,所以我们才会使用酒精加热等消毒方式。新冠病毒在阴冷潮湿的环境中可以存活数周,目前发现的最极端的案例甚至可以在温度适宜的状态下存活几个月。秋冬季节的低温潮湿气候恰恰是最适宜新冠病毒存活的。当然气温只是影响病毒活性的客观因素,事实上更为关键的还是我们的防控措施。尽管高温天气对新冠病毒的活性具有一定抑制作用,可至少需要五十多度以上的高温才能杀死病毒。

    即使是夏天最热的时候如果不是直接暴晒在太阳底下的地方都达不到这样的高温,所以我们能看到夏季的高温天气并没遏制疫情在全球范围内的蔓延。无论夏季或是秋冬季只要防控措施不到位都可能导致疫情卷土重来,然而随着秋冬季其他呼吸道传染病的增加会在客观上加大新冠疫情的防控难度。尽管疫情的大规模爆发在如今的中国已是不可能的,然而局部地区疫情反弹的风险其实一直是客观存在的,如果我们在防控工作上出现怠惰仍可能造成灾难性的后果。

    在4月8日武汉解封之后仍时不时会有局部地区出现疫情反弹的现象:哈尔滨、舒兰、北京、乌鲁木齐、大连、瑞丽、青岛、喀什、天津、上海......这究竟说明了什么呢?这说明事实上新冠并未真正远离我们。每次疫情反弹都反弹都充分证明了这场抗疫斗争的复杂性。2003年非典型性肺炎在肆虐一番之后迅速消失给人留下了一脸狐疑。也许当时是病毒放了人类一马,也许当时的病毒还没进化到2019年新冠病毒这样可怕。事实上新冠从传播方式、防控的难度和临床表现等各方面都比非典复杂得多。

    SARS这种致病性强的烈性病毒在杀死宿主后自己也难以存活传播,然而新冠病毒相对于SARS病毒而言:具有高传染性、低死亡率、较长潜伏期等特征,所以新冠肺炎有可能转成像流感一样长期在人间存在的慢性疾病。这实际上意味着在相关的疫苗被研发出来之前要彻底铲除新冠病毒其实是个不可能完成的任务。我们现在所能做的是通过严格的防控措施切断病毒蔓延扩散的途径,但要彻底铲除新冠病毒在现阶段其实是根本不现实的。

    尽管现在不时会有各种关于疫苗的消息出来,然而疫苗即使问世也必须通过医学测试验证效果,所以目前官方的说法仍是至少需要到2021年才有可能实现疫苗的大规模接种。这也就意味着从今年秋冬季到来年春节这段时间内新冠病毒依然将会是客观存在的。我们现在几乎就可以预言:2020年底到2021年春节这段时间内新冠疫情将依然存在,但在我国的严格防控措施下不会大规模爆发。其实年底春节这段时间很可能会面临比平时更大的疫情防控风险。

    我们中国人的传统是春节要回家和家人一起过年的,所以每逢春节就会出现大规模的返乡潮。近30多年来春运大军从1亿人次一路增长到2015年的37亿人次。这是一个什么概念呢?这基本上就相当于让非洲、欧洲、美洲、大洋洲的总人口集体搬一次家。所以外国媒体称我们的春运是一场以“亿”为单位的地球上最大规模的人口迁徙活动。春运期间很多人聚集机场、公交站、火车站等公共场所,这些人还会在短时间内辗转到数千公里之外的另一个地方。

    会不会有没能检测出来的无症状感染者混在如此密集的人群之中呢?这种风险是客观存在的,也是我们不能不防的。我们不仅有回家过年的传统,而且回家之后还有走亲访友、聚餐聚会的传统,所以年底到来年春节这段时间往往是人流聚集的时期。这在客观上的确会对疫情防控工作构成一定挑战。客观上可能会有一部分地区像之前的哈尔滨、舒兰、北京、乌鲁木齐、大连、瑞丽、青岛、喀什、天津、上海等地一样出现疫情反弹,那么在这种疫情反弹的高风险地区出现封城现象也是有可能的。

    但我们现在可以确定的是这种封城即使出现也只会是针对疫情反弹的特定地区的短暂局部封城,因为像2020年初那样的全国大面积封城的基础条件已不复存在。既然我们连最困难的时期都已坚持过来了,那么这种局部性的短暂封城其实也并不可怕。哈尔滨、舒兰、北京、新疆、大连、青岛等地都在短时间内切断了传播,从而使人民群众得以恢复正常的生活。所以这种局部性的短暂封城即使出现也无需过于担心,我们应当自觉以正确态度面对这种可能出现的局部性短暂封城。

    在当前阶段我们既不能麻痹大意,然而也无需过度恐慌。我们普通老百姓也应当主动配合相关部门的工作。目前已进入到疫情防控常态化的阶段:在这一阶段人们的生活将逐步恢复正常,但仍需要保持必要的防控意识。在当前阶段可能很多人已习惯上街不戴口罩了,但出入一些人群密集的公共场合还是应当按相关规定佩戴口罩。在日常生活中勤洗手、保持室内通风仍是有效的防控手段。另外秋冬季是各种呼吸道疾病的高发时期,如果一旦出现发热、头疼等症状一定要在第一时间及时就医。

  • img
    宠来也
    2021-12-17 17:26:05

    我认为很有可能,国内情况看似稳如泰山,实则如履薄冰,危机重重

    从目前来看,新冠病毒虽然在国内已经得到了很好的控制,但其实它并未被彻底消灭,时不时的仍然有零星的病例增加,正所谓星星之火可以燎原,我们决不可掉以轻心。

    之所以春节我认为有再次封城的可能,是因为随着冬季和春节的来临,国内的抗疫环境也是在不断的变化的,甚至是在恶化的!

    具体我们可以分为三个方向进行说明。

    冬季天气变冷,病毒更加难以消灭

    就在11月23日,中国疾病中心流行病学首席专家吴尊友在节目中又一次解读了新冠疫情,吴尊友认为新冠病毒有一个非常不好的特性,那就是这种病毒特别喜欢低温环境,而且并不会因为温度过低而失去活性,温度越低,它反而存活时间越长。

    进入冬季之后,国内很多地区骤然变得寒冷,这使得病毒的预防和防控变得更加艰难了起来。

    而且新冠病毒之前有冷链运输传播的先例,在冬季国内的空运,海运,陆运运输,因为所处的环境温度都很低,所以都有些像之前类似之前的冷链运输情况,这也为病毒的存活和传播提供了途径。

    农村包围城市,我国周围到处是病毒

    而从全球的疫情数据来看,进入冬天以来,全球每日的新增病例也是增加了不少,经常性的突破60万例,这在之前是不可想象的。

    截止11月24日20.00,全国现在保有确诊病例为787例,疑似病例1例,大体上来看,国内现在要比今年年初要好上很多倍,但实际上国内面临的防疫压力却是在不断加剧的。

    随着国外疫情的不断恶化,我们国内的输入病例也从未停止,仅仅11月23日,就有20位境外输入病例。

    而目前海外新冠疫情感染人数还有1700万之巨,虽然治愈的也很多,但短期内还看不到彻底熄灭的希望,甚至海外的感染人数还在以每日50~60万的数量猛增,可以说全球的情况并不乐观。

    举个实际点的例子,假如我们身边都是感染或感染过的人群,或者是病毒携带者,那么我们感染新冠的可能性是不是大大增加了?

    而随着国外感染人数的增加,那些从国外回来的人,基本上都直接或间接的都接触过新冠病毒感染者或携带者。

    还有就是国外某些国家实行“集体免疫计划”,这对我们国家其实是非常不利的,假如那些国家在经过病毒的洗礼,他们体内都产生了抗体而我们却没有,你想想会是什么结果?

    春运不久之后就会来临,人口流动大,风险很大

    春节是我国最受瞩目的节日之一,每年过春节很多外出打工的人口都要回老家过春节,而到这个时候国内的人口流动也是相当巨大的。

    甚至,去年因为特殊原因,导致很多人没能回到家,今年的春运人数或许比往年会更加繁忙。

    以2019年为例,全国春运客流量达到了29.9亿人次,其中道路运输24.6亿人次,铁路运输4.13亿人次,民航运输7300万人次,船运4300万人次,总计接近惊人的30亿人次,这是个多么庞大的数字。

    而加上新冠病毒人传人的特性,春运成为引爆点的可能性还是很大的。

    结语:

    虽然星星之火可以燎原,但全国上下这么多专业人士盯着,我觉得新冠病毒已经翻不起什么大的风浪。

    即便是小规模失控而导致封城,也只会是短时间,区域性的封城,基本不太可能出现类似之前武汉的那种情况。

    毕竟马上就要取得胜利了,怎么着也不能让它翻盘不是?

  • img
    匿名网友
    2021-12-17 17:26:05

    年底会不会再次封城,这是在外打工的人最关心的一个问题。毕竟去年的时候,正好是过年的时候封城的。

    但是,今年和去年不一样了,我们在应对疫情当中,已经积累了丰富的经验,现在我们已经掌握了快速抑制疫情的办法。

    所以,今年肯定是不会再次封城的。

    大家都知道,现在国外的疫情很严重,欧洲很多国家二次疫情又开始了。但是,我们是丝毫不受影响的。

    我们也没有太过于担忧!

    为何会这样呢?

    因为我们时刻把防疫当成当今最重要的事情来做的,正是我们国家和人民的共同努力,给我们传创造了一个安全的大环境。

    最主要的是我们做到了如下两点:

    1、国家是时刻把疫情放在第一位的,不管哪个地方有疫情反弹,都是第一时间以最快的速度来抑制住疫情,防止疫情扩散。

    核酸检测我们的效率没有人能比!

    就好比最近的青岛、乌鲁木齐、北京、大连疫情的反弹,我们都是以最快的速度把疫情抑制了下去。

    在有疫情发生的情况下,即便是封城也是有疫情的城市封城。而且我们在短时间内都能把疫情给控制住。

    2、我们民众的警惕性很高,养成了防疫的好习惯。

    现在我们国家的民众,已经养成了出门戴口罩的好习惯,这样即便是有突发疫情的反弹,也能避免被感染。

    同时,我们出入公共场合,都是要扫健康码的。

    有了健康码就可以保证我们第一时间,掌握每一个人的最新动态,若是有发现疫情反弹的现象,就能在最短的时间里采取措施切段疫情的传播。

    现在我们已经得出来一个结论:在应对疫情上,我们只要能够做到早发展,早隔离,早治疗,就能够避免疫情大规模的反弹,就能够把我们国内的这一份安全保持下去。

    所以,只要我们国家和民众一起联合起来防疫疫情,我们就不会让疫情出现反弹,没有疫情,年前也就不可能封城了。

    不过,专家们也都说冬季天气冷,疫情反弹的可能性还是很大的。

    但是,即便是如此我们也不用过多的担心,因为我们有足够的应对疫情的经验了,只要我们做到足够小心,就可以避免疫情的反弹。

    最主要的是我们具备了如下的能力:

    1、我们现在对疫情有一定的了解了,不像一开始的时候什么都不清楚。

    现在这几次疫情的反弹,我们都是能够把患者给治好的,没有死亡率,全世界就是我们可以做到。

    因为我们对病毒有一定了解,能够做到早发现早隔离早治疗。这就不至于让病毒给我们带来大的破坏。

    2、我们有成熟的医疗队伍。

    经过第一次应对疫情,现在我们全国各地都有大量的具有丰富经验的医疗队伍,若是有疫情发生,这些专业人才,都是可以快速应对疫情发生地的患者,给他们带来最好最优的治疗的。

    所以,成熟的医疗队伍是我们应对疫情反弹的保证。

    3、疫苗的研发成功

    现在国内的疫苗已经研发成功了,部分城市已经开始给民众注射疫苗了,有了疫苗就有了免疫力了。

    疫苗也是我们应对疫情最新的一种有效方式。

    4、外来人口和进口货物的检验检疫加强了,只要把好这一个关口,我们就可以保证国内的疫情不再反弹。

    国内是安全的,只要管控好国外的人和物,就能最大程度的保护我们国内人的安全。

    所以说年前肯定是不会再次封城的,我们已经具备了控制疫情的方法,积累了丰富的经验,这些经验已经得到了证实,是可以帮助我们抑制疫情的。

    像去年那种大规模的封城基本上不可能的了。而且我们也就是大规模封城了那一次。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