页面加载中,请稍候...
Preloader
  • 【公益】愿天下宝贝都能有幸福的家
  • v:irenyuwang

Office Address

123/A, Miranda City Likaoli
Prikano, Dope

Phone Number

+0989 7876 9865 9

+(090) 8765 86543 85

Email Address

info@example.com

example.mail@hum.com

img

孩子犯错误,应该怎么罚?

img
提问者

匿名网友

孩子犯错误,应该怎么罚?

10人回答

  • img
    宠来也
    2021-12-17 17:33:37

    对于孩子犯错误,大概可以通过一些亲情方面的惩罚,一些物质方面的惩罚和精神方面的惩罚来实现。

    在孩子年龄比较小的时候,对于家庭成员的需求基于人的生存需求,我们可以知道完全的需求是第1位的,所以在孩子小的时候,最害怕的就是家长通过某种条件让孩子感到不安全。

    如果孩子做出一些极端的行为的时候,家长可以试图用这种方式让孩子意识到自己错了,但是这种方式有一定的负面影响,千万不要因此而真正伤害了孩子,只不过是帮助我们完成教育孩子的一个辅助手段而已。

    第2个方面,物质方面的惩罚和物质方面的奖励,本身就是共生共存的孩子做成了某些事情,家长应当带领孩子给予一些物质方面的奖励,孩子完成不了某些方面的需求,家长应当给予孩子一些物质方面的惩罚,而这些惩罚和奖励只是相对而来的,如果没有起到真正的教育孩子的作用或者惩罚孩子的作用,那么家长就应当考虑这种教育手段是否有效,是否需要更改。

    没有什么比物质更让人感到兴奋的,那些搞不定的孩子大概是物质刺激没有到位。

    最后一个精神方面的惩罚,可能有一些复杂,一个孩子犯了错误,我们必须对他的错误进行指正,在指正的时候,我们可以让他感觉到自卑,让他感觉到后悔,通过这样的种种的精神或者心理方面的体验,让孩子意识到人的一生是不断成长的,犯错误不可怕,重要的是在犯错误之后能够吸取经验教训,不断的改善自己。

    所以说在教育孩子的过程中没有什么固定的套路,只不过不同的家庭根据不同的家庭的物质条件以及文化素质,选择合适的方式完成对于孩子的教育。

  • img
    匿名网友
    2021-12-17 17:33:37

    谢谢大师兄的邀请

    我想知道,孩子做错什么,一定要处罚。处罚永远只是一个手段,不是目的。如果说有一个办法,不用处罚孩子,就可以达到教育孩子的目的,你愿意吗?

    其实让孩子听话有很多办法,处罚是最低级的手段。让孩子明白一个道理,远远比惩罚更有效。作为父母永远不要怕孩子犯错,犯错也是孩子成长的过程。

    我记得有一个寓言故事:

    一个年轻人问老人:“智慧从哪里来?”

    老人说:“从经验中来啊”

    年轻人又问:“经验从哪里来呢?”

    老人说:“一次又一次的犯错中来。”

    有一次,邻居来家借梯子用。就在我帮人家拿东西时候,墨墨一不小心把粥弄洒了。我走过去说:“墨墨,你吃饭不注意,洒的到处都是,妈妈要打扫很久。”

    邻居对我说:“你脾气真好,要是我早就揍她了。”

    我说:每个孩子都会犯错,是孩子不可避免的。如果能让孩子从犯错中学习点东西,掌握预见行为后果的能力,未免不是一件好事。


    我还记得墨墨小时候,我每每提醒她,玩耍的时候不要离暖气太紧。她就是不停,终于有一次,一不小心小手按在了暖气上,烫了一个泡。从那之后,看到有暖气,都离的远远的。所以,犯错不可怕,怕的是能不能学到东西。

    孩子犯错后,不同年龄段,父母应该有不同对策

    2岁之前,孩子犯错,不用太在意。

    5岁之前,孩子犯错后,父母可以通过故事,让孩子明白因果之间的联系,多一些鼓励和肯定。

    12岁之前,我们要帮孩子分析犯错的原因,辅导孩子明白规矩和责任的重要性。

    16岁之前,父母可以对孩子进行是非观教育,培养孩子道德感、正义感。

    对于孩子犯错,父母的态度很重要。如果孩子小时候,没有犯小错误的机会。等到成年后,没有机会犯错了,孩子极有可能犯下大错,得不偿失。

  • img
    宠来也
    2021-12-17 17:33:37

    谢谢邀请。

    孩子犯错误已经受到了惩罚,还要继续惩罚吗?

    重要的是要让孩子知道自己错了以及为什么会犯错,要让孩子在犯错误的问题上进行总结,以便于以后不再犯同样的错误。惩罚何意?惩罚的目的是让孩子进步,而不是为了惩罚而惩罚,更不是为了显示大人的权威。

    大人不要总是以惩罚的思路来管理孩子,要学会教育,惩罚并非是最好的和最有效的教育形式,更非唯一的教育形式。’

  • img
    匿名网友
    2021-12-17 17:33:37

    首先,小孩子犯错误是难免的,我们心理上一定要认识到这个问题,要以耐心教育为主。在不当行为发生时,当场予以批评也就是说,对孩子犯错一定要“抓现行”,越小的孩子越应如此。否则,等你什么时候想起来再去批评孩子,小孩子也许已经忘了他干的坏事,而大孩子则已经想好了应对你的“策略”。

    第二点呢还要说明行为不当的理由和后果不能被接受的不良行为,这些行为有什么后果,都需要给孩子讲明白。

    再一个不要借助他人的权威来批评

    “等你爸爸回来再收拾你。”“明天我把你的表现告诉老师去。”这样的话只会让孩子看出你的苍白无力,他才不会怕你呢!批评要简明扼要,一语中的

    有的父母长篇大论说了一堆,孩子也没明白自己究竟做错了什么。孩子还没有那么缜密的思维来消化你的论述,最好的办法是直截了当地告诉孩子,到底哪儿错了、为什么错。

    另一个家长常用的惩罚手段就是打一顿。许多打孩子的父母解释,他们这样做真的很见效,孩子立刻就老实下来。其实,许多孩子正是为了避免皮肉之苦才遵从父母的。这种责打措施虽然在短时间内能马上见效,却葬送了教导孩子学习自我控制及解决问题的机会。

    另外,打孩子还常常会造成反效果。因为它使孩子感到无力、不公平,还有可能怨恨父母。在挨打之后,孩子思考更多的是报复,而不是自我改进。还有挨打之后羞辱的感觉,也可能使孩子觉得自己并没有做错,或者计划如何避免在下次再犯时“被逮到”。

    惩罚时父母的态度

    在惩罚孩子的时候,父母最好的态度是处之泰然,是平静的、不动怒的。愤怒的父母会教导出愤怒的孩子,安宁的父母才能教导出安宁的孩子。

    任凭孩子大叫大嚷,妈妈还是可以继续抱着他,轻轻地拍拍他,使他明白,受惩罚时妈妈仍是爱他的。但是,请不要给孩子太多关注,这样他才会明白,不守规范是不会得到额外的注意的。

    惩罚后切勿翻旧帐

    惩罚完了,孩子静下来了,父母仍是那么平静,一切便可继续。如果父母对孩子有持久的不满情绪,时不时就提起这档子事,那么孩子也会持久地不高兴。

    请记住,惩罚的目的绝不在于发泄成人对孩子的不满情绪,而在于帮助孩子明白正确行为与越轨偏差行为之间的分别,帮助他成长为能够独立思考的人,并且不需要外在监督就能自重、自持与自律。

    灵活应对孩子的反应

    孩子对于惩罚的反应很可能是不一样的。有的孩子不爱说话,当然也不会哭闹,但是他们对于父母说的话或做的事极为敏感,而且深受影响。对于这样的孩子,父母最好去多了解他们,而且尽量少惩罚他们。

    有些孩子被责备时可能会一直号啕大哭,并发誓再也不敢了,这样看来,必要的惩罚对他们确实有效。

    在惩罚那些任性、倔强的孩子时,他们可能会反抗。要管教这类孩子,最好避免硬碰硬或长期对抗,只要简单扼要地指出他们哪里做错了就可以,然后让他们参加一些活泼好玩的活动,尽快转移掉他们的注意力。

    惩罚,要建立在尊重的前提下,允许孩子保留他们的自尊及权利。当孩子能明白家长设定的规范、同时又有控制自己的概念时,他们从小就不那么容易犯错。

    教育孩子一定要多点耐心,相信只要我们用心了用正确的方法去引导孩子,孩子一定会越来越优秀,这样我们做家长的也会越来越高兴。

  • img
    匿名网友
    2021-12-17 17:33:37

    小孩对事物的认知能力严重不足,在生活中就会经常犯些错误,这是小孩成长过程中必不可少的催化剂,作为父母可以言传身教,所谓响鼓不用重锤,告诉孩子这错误是不能犯的,只要能让孩子意识到自己犯了错误就可以了,我们尽量不要去对小孩进行严厉的惩罚!当然,特别顽皮的孩子那还是要象征性的惩戒一下,小孩对万事万物都特别感兴趣,对感兴趣的东西他们都会想法设法在父母这里得到满足!我们可以延迟满足小孩的要求,让他认识到犯了错误是有后果的。

  • img
    宠来也
    2021-12-17 17:33:37

    孩子犯错误,应该怎么罚?

    我是一个孩子的妈妈,也是个从事了二十多年教育工作的教师。孩子总是犯这样或那样的错误。孩子犯错后,家长尽量不要处罚他,和孩子沟通非常重要。经过我多年的教育经验,觉得家长应尽力以和善而坚定的态度,用正确的方式引导孩子,与之沟通以解决问题。以下这些沟通方式实用并且非常有效。

    首先,孩子犯了错误,孩子的情感和情绪需要被接纳。家长要接纳孩子的情感和情绪。

    经研究,孩子的情绪直接影响他们的行为。当情绪良好的时候,心情好,他们的表现也好。当情绪一直被否定时,他们容易失去勇气。心情自然不好,做事的效果也不会好。当孩子做了错事的负面情绪一旦得到了认同和被接受时,会得到鼓舞,会积极配合家长沟通。

    然后,家长可以采用一些有效的方式来接纳孩子的情绪,让他们觉得自己的情感没有被忽视,再以很好的沟通方式和他们沟通。

    孩子觉得他们的情感没有被忽视,被接受了,才能和他们沟通。列举以下情景来说明一下具体实施方法。孩子说:“我和同学打架了。”如果家长只说:“记住下次别打架了。”他们会觉得自己的情感被忽视。如家长说:“说了你多少回了?不让你打架!你怎么总犯错。”遭到一番批评和建议的轰炸,他们很难再去考虑自己问题。往往会觉得家长不理解自己,把注意力转移,增添更多的烦恼,不愿沟通。

    孩子犯错了,家长这样做比较好:

    1.认同孩子的感受。家长可以这样说“看起来你很生气。打架了是让人心里难受。”当孩子的负面情绪得到接受,往往情绪会平复下来,接受沟通。

    2.用语气或语言接纳孩子的感情。可以倾听孩子,以关心的态度回应孩子的生气、沮丧等情绪。偶尔点点头或理解地说出:“噢”、“哦”、“啊”或者“我明白了”这样的话语。先不做出任何评判,孩子把注意力集中在问题上,有可能他自己就能解决问题了。积极主动解决问题的效果,比家长一味说教效果要好得多。

    3.给予孩子现实中不好实现或很难实现的幻想。

    可以这样说:“如果每个人都注意文明礼貌,那么打架的现象就再也不会发生了。”当我们将孩子的愿望以幻想的形式表达出来时,会使他们更容易面对现实,去勇于改正错误。同时理解人是不完美的,人犯错误是不可避免的。也会避免孩子过分的自责与自卑。

    4.即使家长想制止孩子的不当行为,也要接纳孩子的情绪。

    可以这样说:“你还在为打架生气,踢桌子!我可不允许你这样。你可以告诉我,还有什么事使你这么生气,如果你需要帮助,我们可以一起想办法解决。”不要批评指责。和善而坚定地表达出家长要做的事,而不要总控制孩子。这样孩子才乐意和家长沟通。

    其次,孩子犯错了,不能一味指责批评孩子。要引导孩子认识,犯错误是学习的好机会。

    当孩子犯错,批评指责的方法是不可取的。这只能使其觉得更糟,会觉得自己愚蠢、无能、没出息......太多的孩子会变成“讨好者”,自信不足。还有些孩子以后会掩盖自己的错误。世界上没有完美的人。当犯了错,可引导把错误看作一次学习的机会,从中学习。可以这样对孩子说:“从今天的错误中,我们可以学到什么?”让其在友善的环境中,从错误中学习。

    再有,注意孩子犯错沟通时,态度要和善而坚定。避免过度控制或溺爱孩子。

    明白孩子犯错,是正常的。只要采用正确的方法来引导,会改正错误。出错了,不要情绪失控,过早的给孩子贴标签。也不能一味溺爱,用物质等来谈条件,忽视错误。要以坚定和和善的态度来处理问题。

    最后,和孩子沟通的方式还有很多。可以通过阅读家教书,找到更适合自己的教育方法。

    总之,家长尽力以和善而坚定的态度,用正确的方式引导孩子,与之沟通以解决问题。

  • img
    宠来也
    2021-12-17 17:33:37

    引导为主,不能打骂,以身作则给小孩做榜样,这样教育出来的孩子,有有主见,有自信,做事有担当!特别是男孩子!


  • img
    匿名网友
    2021-12-17 17:33:37

    我一般要他为什么会这么做

  • img
    宠来也
    2021-12-17 17:33:37

    罚他多抄几遍寒假作业

  • img
    宠来也
    2021-12-17 17:33:37

    孩子犯错,从情理而言,应区分什么样的错,区分孩子的年龄,区分犯错的原因。但多数家长我想还是比较简单粗暴的,打骂教育为主!这主要是跟我们大人的素质和观念有很大的关系!如果一定要说犯了错,只要不是特别严重的,我想还是多关照关心为主,因为犯错总是有原因,为什么犯错!犯了错,孩子的认识是不是到位。孩子越大,管教的方法一定要灵活!

    以上是个人的一点想法,仅供参考!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