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3/A, Miranda City Likaoli Prikano, Dope
+0989 7876 9865 9
+(090) 8765 86543 85
info@example.com
example.mail@hum.com
哪些足球联赛的规则比较奇葩?
谢邀!
说起足球联赛的奇葩规则,这就不得不说中国足协!
1.头球得分,一个算2分
在上世纪80年代,当时的足协认为,中国足球应该注重培养力量型的球员,这样可以与韩国这样的力量派抗衡,也可以压制东南亚的足球队。因此颁布了一条无比雷人的规定-头球进球算两分!在当时的球场上,你有时会看到这样的场景,球员单刀已经晃过了门将,却要把球挑起来头球攻门!
2.抽扑克牌定联赛亚军
2002年甲A,联赛收官战结束后,意外出现了,深足和国安积分相同,谁是第二名呢?这时足协想到了一个妙招-抽扑克牌决定两队的名次,结果深足抽到了黑桃Q力压国安拿到亚军!
3.联赛取消升降级
世界杯对于中国足协来说是一个伟大的目标!在01/02和04/05赛季为了国足冲击世界杯,中国足协两次取消顶级联赛的升降级。
4.输球才能进中超
中国足协在2004年首个中超赛季制定了一条准入制度-2002赛季的积分乘以0.5加上2003年的排名来决定中超名额。在2003年甲A末轮,按照排名,重庆必须输给青岛,让青岛超过天津,这样重庆才能力压天津进入中超!出现了输球才能进入中超的搞笑现象!
5.限制每队国脚数量
还是在2004年,中国足协颁布了一条转会禁令,明确表示如果一支球队拥有4名或4名以上国脚,将不允许再转入新国脚!足协解释是为了防止俱乐部实力出现两极分化,但是国家队每次集训的名单都会有变动,国脚的定义如何精准核算,这是个问题,因此这条禁令实行一段时间后就不了了之了!
中国足协的奇葩规定还有不少,一起来吐槽!
比较有知名度的,荷乙,美职和阿甲
世界杯将至,资深业余球迷将从今天起进入“世界杯模式”。除了比赛的专业解读,小编也会带来各种与世界杯有关的冷知识,奇葩事。届时也会有更多活动大礼送出,欢迎大家继续支持。
俗话说,内行看逼格,外行看欢乐。
今天的趣味足球关键词——规则。
规则不懂,你看个球?看球前先懂规则。但规则是人定的,也是人破坏的。别看几条简简单单的规则,引发的争议,发生的逗比事可并不在少数。
规则一:全场有90分钟
一场足球比赛常规时间为上下半时各45分钟。由于存在犯规,球员受伤等情况(比赛用时并不会因此停止),裁判在上下半时都会适当进行“伤停补时”。大多数情况下为1-5分钟。
冷知识:世界杯最长补时——13分40秒
世界杯正式比赛的最长补时时间为1994年,韩国队和玻利维亚队的小组赛比赛。总共补时13分40秒。但双方最后还是0∶0闷平。
奇葩事:84分钟就“被结束”的比赛 第一届世界杯,法国与阿根廷的比赛进行到84分钟时,巴西主裁竟提前吹响终场哨。赛场立马骚乱,法国队员和观众上前理论,组织者努力恢复秩序。半小时后,裁判竟又宣布比赛重新开始。可法国队员此时已在更衣室洗澡,只能伴着香喷喷的沐浴露和湿漉漉的头继续比赛…
1990年世界杯半决赛意大利与阿根廷,当值法国裁判沃特罗特给加时赛的上半时比赛整整补时8分钟,而这个超级补时的原因是:他!没!看!表!
图文无关
规则二:场上只能上11个人
足球场上,双方只能各上11个人。综合战术调整,人员伤病,体能分配等因素,每支球队每场比赛都有3次换人机会。而换下去,罚下去的队员不能再被换上场。
吐槽:有时,有的队场上可以有14个人…
2002年世界杯,韩国队有如神助,斩意大利胜西班牙,一路进四强。可是与意大利的比赛,韩国先是幸运获得点球,紧接着意大利被罚下一人,单刀被吹越位,然后安贞焕就绝杀了。与西班牙的比赛,韩国进了个乌龙球被吹无效,西班牙两次单刀被吹越位,致胜金球愣是被吹没了。韩国队如愿获得史上最佳成绩,留下前任国足主帅卡马乔被汗湿透的胳肢窝…
小编深深觉得,这届韩国队场上应该是有14个人在作战。
奇葩事:场上只能有11个人,狗也不能例外…
你以为世界杯是11个“人”的运动?不!作为人类的好朋友,狗狗也时不时会参与到比赛中去。
1962年世界杯,巴西对战英国的比赛中。如日中天加林查遇到了职业生涯最大的对手——一只小狗。比赛中,一只小狗冲进足球场断了加林查的球并一直运球不肯停下,以过人见长的加林查对这样一个强大的对手毫无办法…
在第十二届世界杯,秘鲁与喀麦隆的比赛过程中,也曾上演过人狗同场“竞技”的场面。
据说在上世纪80年代,由于国足在世界杯预选赛的附加赛中输给了大洋洲的新西兰队。
中国足协痛定思痛,断定是中国足球头球水平不行。
于是一拍脑袋,要全国联赛头球进一个算两分,完美诠释了什么叫头痛医头。结果呢?大家也都知道了。
到了90年代,咱们的甲A联赛虽然已经开始,但只是“伪职业化”,规则还是漏洞不断。
如果两队积分相等,还能通过抽签来定排名,结果闹出了9和6两个数字傻傻分不清的笑话。
也许是中国足协觉得“甲A联赛”这个词不够高大上,后来又搞了个中超联赛。
积分要怎么算?直接从甲A联赛排名中升级吗?不!中国足协一向喜欢标新立异,需要再除以前一个赛季的排名系数。
于是出现了重庆力帆和天津康师傅那场比赛,“输球才能升级进中超”的笑话。
幸亏上海国际很识趣输球输掉冠军,才避免了“输球进中超”的尴尬。
但中国足协头痛医头脚痛医脚的毛病,也不是一两天了。
2000年中国足协就规定甲A联赛不能用外籍门将,想借此提高国产门将的实战。
而到了前几个赛季,因为中国足球年轻球员不管用,中国足协就出了个中超联赛U23政策,强制规定年轻球员的出场名额。
结果呢,经常出现一些年轻球员到垃圾时间才出场,或者有刚刚出场就马上被换下的尴尬。
些中超球队宁愿浪费一些换人名额,都不想让U23增加出场时间。
U23政策也变成一纸空话。这也跟当年中国足协“国奥战中超”算是有异曲同工之妙。
数来数去,还是属于咱们的甲A联赛和中超联赛的奇葩规定最多。
日本J联赛的规则比较奇葩,2016赛季的冠军鹿岛鹿角队后来被称为“投机者”,引发很多争议。
J联赛新赛制将整个联赛分为两个阶段,每阶段17场比赛,各自决出一个阶段冠军,这两个阶段冠军再决胜负,胜者将获得最终冠军决赛的资格,另一个与之对决的队伍是两个阶段积分最高的队伍。这两支队伍采用主客场制,从而决出J联赛冠军的归属。
2016赛季第一阶段冠军是鹿岛鹿角,第二阶段冠军是川崎前锋,总积分榜首位是浦和红钻。在冠军争夺中,鹿岛鹿角先淘汰川崎前锋,然后战胜浦和红钻,夺得赛季冠军。
事后新科冠军受到舆论的质疑,原因如下,在总积分榜上浦和红钻夺得历史最高积分74分,川崎前锋72,鹿岛鹿角59。正常来讲,应该是浦和红钻夺冠,但是新规则给了鹿岛鹿角钻空子的机会。鹿岛鹿角在获得第一阶段冠军后,第二阶段17场比赛仅拿下20分,后期保留实力的做法昭然若揭。
日本足协将联赛冠军的归属最后取决于一两场决赛,在一定程度上抹杀了球队整个赛季的努力,这也算是比较奇葩的做法了。
那些足球联赛规则比较奇葩?
距离欧洲五大联赛新赛季开幕已经越来越近了,像五大联赛以及正常足球联赛的赛制都是赢球拿3分,平手1分,输球0分,联赛的球队进行主客场两回合的双循环赛,最后由积分决定联赛的排名以及升降级球队。
不过也有很多国家的联赛赛制比较奇葩,下面我们就了解一下这些国家的联赛规则是怎样制定的。
美国大联盟
足球在美国绝对算不上热门的运动,橄榄球、棒球、篮球等运动的热度都远远大于足球,不过美国大联盟却能吸引很多的世界级球星,比利亚、皮尔洛、兰帕德、亨利、贝克汉姆、卡卡等人都曾效力美国职业足球大联盟。
足球大联盟简称MLS,MLS由二十支球队组成,由于美国的国家面积非常大,为了方便起见大联盟也效仿了NBA的赛制,分为东部和西部,这样就大大减少了球队征战客场带来的巨大消耗。
每个区的球队需要与同区其中的六个球队交手三次,和同区另外三支球队交手两次,然后与不同区的十支球队交手一次,积分最高的球队获得常规赛冠军,常规赛结束以后就是季后赛,东西区排名前三的球队都能获得季后赛的参赛资格,另外不分东西部积分最高的四个球队获得季后赛附加赛的资格,四支队伍捉对厮杀决出两个名额参加季后赛。
到了季后赛还是分成东部和西部两个组,东西部的四个球队各自进行双循环的淘汰赛决出各个区的冠军,最后这两支球队再竞争最后的总冠军,最后的这场冠军赛是一场定胜负。除了不是七局四胜的赛制,美国大联盟可以说是完全效仿了NBA的规则。
大联盟创建的初期,如果常规时间内比赛踢平,还会采用五回合35码单刀球决胜负,进攻球员在禁区外带球5秒之内必须要射门,门将可以选择出击也可以像扑点球那样等待对手最后的射门,通过35码单刀球获胜的球队会获得一个积分,不过在1999年又将这项规则取消。
阿根廷甲级联赛
我们再来看看美洲的另一个国家阿根廷的联赛,阿根廷甲级联赛在2015赛季开始以前一直分为春秋季两个部分,也就是说他们一年要进行两个赛季的比赛,阿甲每年都会产生两个冠军,一个秋季冠军一个春季冠军,但是参加解放者杯的名额却是以全年两个赛季38轮比赛的总积分来确定。
更有意思的是阿甲的升降级制度,在每年的秋季赛季末,将会统计出这20支球队在过去六个赛季也就是三年内的平均成绩,平均成绩最差的两个球队直接降到乙级联赛,平均成绩倒数第三和第四的球队则要同乙级联赛的第三和第四名进行升降级附加赛。
另外如果刚升上甲级联赛一年或者两年的球队要计算三年平均成绩的话则只计算在第一年或第二年顶级联赛的成绩。
在2015赛季开始以后阿甲采用了全新的赛制,将联赛的参赛球队扩充到30支,还是采取单循环赛制,但取消了之前每年两个赛季的制度,30个球队单循环共计29轮赛事,在此基础上阿根廷足协还额外增加了一轮德比战,规定联赛的地24轮为德比战,不涉及德比赛事的球队会随机选择球队对战。
额外增加一轮德比战的做法有些荒唐,不过新赛制下好歹有一个正常的冠军得主,降级队伍的产生就更麻烦了,赛季结束后计算过去四个赛季各队的场均得分,得分最低的两队降入乙级。
荷兰乙级联赛
于阿甲奇特的降级制度,荷兰的乙级联赛一度没有降级制度,在1971-1972赛季开始前,荷兰取消了当时的第三级别职业联赛,一直到08-09赛季都没有降级制度,10到11赛季,荷兰足总在荷乙之下又设立了半职业的荷丙联赛,规定每赛季荷丙联赛的冠军能获得参加荷乙联赛的资格。
到了13年阿贾克斯、埃因霍温和特温特三队的青年队又加入到了荷乙联赛,不过这三支球队无论成绩如何都不会获得升级资格,纯粹是为练兵而存在。
相比于荷乙的降级制度,他的升级制度可以说是神一样的存在,八支符合条件的乙级队与荷甲的倒数第2、倒数第3的球队(荷甲倒数第1球队直接降入乙级)进行主客两回合制的三轮附加赛。
这八个乙级球队是怎么产生的呢,首先把36轮的联赛平均分成四个阶段,每个阶段成绩最好的球队获得资格,另外就是去掉这四个阶段的冠军,打完36轮联赛积分最高的四个球队也获得资格。
然后四个阶段的冠军先展开争夺,胜出的两队再与积分最高的四个球队以及两个荷甲的球队进行8进4的比赛,胜出的四个球队再进行第三轮比赛,最终的胜者能来到荷甲联赛,这种升级制度可以说是相当复杂了。
苏格兰超级联赛
大部分正常的足球联赛都是主客场双循环赛制,也有阿甲是单循环赛制,那么三循环和四循环的赛制你听说过吗。
苏格兰超级联赛则是独具特色的三循环赛制,苏超的球队比较少,只有12支,他们的联赛先让这12支球队进行主客场的相互比赛,然后在进行第三循环的比赛,主场在哪里由抽签来决定。在33场联赛结束以后排名前六的球队进行单循环比赛争夺冠军,排在后六位的球队也进行单循环的比赛,倒数第一名降级。
奥地利最高级别的联赛只有10支球队,如果采用主客场双循环赛制,一个赛季只有十八轮比赛,即便三循环赛制也只有27轮联赛。
他们采用的是主客场四循环的赛制,这样增加了比赛的场次,也延长了联赛的周期。阿塞拜疆和瑞士等国的球队数量都比较少,联赛也是进行四循环的比赛。
这个问题岂不是从我们身边就可以找到答案?中国的联赛规则就很奇葩。
让我们一起来大致盘点一下中国都有哪些比较奇葩的规则:
1、U23规则。最早这个规定还是能看的,每场比赛上一个U23首发,这时候的规则还是能看懂的,但很多教练会选择将这个首发的年轻人早早换下,这就成了一个搞笑的事情,所以足协连续两年推出了U23政策的加强版,先是要求年轻球员和外援数目齐平,又要求国奥队国青队征召的球员可以给俱乐部减免出场人次。但是这个规则是存在漏洞的,很多时候都会让比赛莫名其妙,深圳队在足协杯就因为弄不清规则被判罚0-3失利,很多观众也越发看不明白中国职业联赛了。
2.禁止外籍门将。如果说前一个规则鲁能是获益的,这个规则甚至可以说是在针对鲁能。当年鲁能传奇门将萨沙风华正茂,结果被足协一个新规定赶走了。虽然现在看来王大雷等门将确实实力不俗,但是禁止外籍门将事实上是违反足球规律的。如果中国前锋也和门将一样不行,是不是要禁止外籍前锋?那拉莫斯这样的锋卫摇摆人是不是就会在中国联赛分外吃香了?
8人回答
宠来也
2021-12-17 17:39:08谢邀!
说起足球联赛的奇葩规则,这就不得不说中国足协!
1.头球得分,一个算2分
在上世纪80年代,当时的足协认为,中国足球应该注重培养力量型的球员,这样可以与韩国这样的力量派抗衡,也可以压制东南亚的足球队。因此颁布了一条无比雷人的规定-头球进球算两分!在当时的球场上,你有时会看到这样的场景,球员单刀已经晃过了门将,却要把球挑起来头球攻门!
2.抽扑克牌定联赛亚军
2002年甲A,联赛收官战结束后,意外出现了,深足和国安积分相同,谁是第二名呢?这时足协想到了一个妙招-抽扑克牌决定两队的名次,结果深足抽到了黑桃Q力压国安拿到亚军!
3.联赛取消升降级
世界杯对于中国足协来说是一个伟大的目标!在01/02和04/05赛季为了国足冲击世界杯,中国足协两次取消顶级联赛的升降级。
4.输球才能进中超
中国足协在2004年首个中超赛季制定了一条准入制度-2002赛季的积分乘以0.5加上2003年的排名来决定中超名额。在2003年甲A末轮,按照排名,重庆必须输给青岛,让青岛超过天津,这样重庆才能力压天津进入中超!出现了输球才能进入中超的搞笑现象!
5.限制每队国脚数量
还是在2004年,中国足协颁布了一条转会禁令,明确表示如果一支球队拥有4名或4名以上国脚,将不允许再转入新国脚!足协解释是为了防止俱乐部实力出现两极分化,但是国家队每次集训的名单都会有变动,国脚的定义如何精准核算,这是个问题,因此这条禁令实行一段时间后就不了了之了!
中国足协的奇葩规定还有不少,一起来吐槽!
匿名网友
2021-12-17 17:39:08比较有知名度的,荷乙,美职和阿甲
匿名网友
2021-12-17 17:39:08世界杯将至,资深业余球迷将从今天起进入“世界杯模式”。除了比赛的专业解读,小编也会带来各种与世界杯有关的冷知识,奇葩事。届时也会有更多活动大礼送出,欢迎大家继续支持。
俗话说,内行看逼格,外行看欢乐。
今天的趣味足球关键词——规则。
规则不懂,你看个球?看球前先懂规则。但规则是人定的,也是人破坏的。别看几条简简单单的规则,引发的争议,发生的逗比事可并不在少数。
规则一:全场有90分钟
一场足球比赛常规时间为上下半时各45分钟。由于存在犯规,球员受伤等情况(比赛用时并不会因此停止),裁判在上下半时都会适当进行“伤停补时”。大多数情况下为1-5分钟。
冷知识:世界杯最长补时——13分40秒
世界杯正式比赛的最长补时时间为1994年,韩国队和玻利维亚队的小组赛比赛。总共补时13分40秒。但双方最后还是0∶0闷平。
奇葩事:84分钟就“被结束”的比赛 第一届世界杯,法国与阿根廷的比赛进行到84分钟时,巴西主裁竟提前吹响终场哨。赛场立马骚乱,法国队员和观众上前理论,组织者努力恢复秩序。半小时后,裁判竟又宣布比赛重新开始。可法国队员此时已在更衣室洗澡,只能伴着香喷喷的沐浴露和湿漉漉的头继续比赛…
1990年世界杯半决赛意大利与阿根廷,当值法国裁判沃特罗特给加时赛的上半时比赛整整补时8分钟,而这个超级补时的原因是:他!没!看!表!
图文无关
规则二:场上只能上11个人
足球场上,双方只能各上11个人。综合战术调整,人员伤病,体能分配等因素,每支球队每场比赛都有3次换人机会。而换下去,罚下去的队员不能再被换上场。
吐槽:有时,有的队场上可以有14个人…
2002年世界杯,韩国队有如神助,斩意大利胜西班牙,一路进四强。可是与意大利的比赛,韩国先是幸运获得点球,紧接着意大利被罚下一人,单刀被吹越位,然后安贞焕就绝杀了。与西班牙的比赛,韩国进了个乌龙球被吹无效,西班牙两次单刀被吹越位,致胜金球愣是被吹没了。韩国队如愿获得史上最佳成绩,留下前任国足主帅卡马乔被汗湿透的胳肢窝…
小编深深觉得,这届韩国队场上应该是有14个人在作战。
奇葩事:场上只能有11个人,狗也不能例外…
你以为世界杯是11个“人”的运动?不!作为人类的好朋友,狗狗也时不时会参与到比赛中去。
1962年世界杯,巴西对战英国的比赛中。如日中天加林查遇到了职业生涯最大的对手——一只小狗。比赛中,一只小狗冲进足球场断了加林查的球并一直运球不肯停下,以过人见长的加林查对这样一个强大的对手毫无办法…
在第十二届世界杯,秘鲁与喀麦隆的比赛过程中,也曾上演过人狗同场“竞技”的场面。
宠来也
2021-12-17 17:39:08据说在上世纪80年代,由于国足在世界杯预选赛的附加赛中输给了大洋洲的新西兰队。
中国足协痛定思痛,断定是中国足球头球水平不行。
于是一拍脑袋,要全国联赛头球进一个算两分,完美诠释了什么叫头痛医头。结果呢?大家也都知道了。
到了90年代,咱们的甲A联赛虽然已经开始,但只是“伪职业化”,规则还是漏洞不断。
如果两队积分相等,还能通过抽签来定排名,结果闹出了9和6两个数字傻傻分不清的笑话。
也许是中国足协觉得“甲A联赛”这个词不够高大上,后来又搞了个中超联赛。
积分要怎么算?直接从甲A联赛排名中升级吗?不!中国足协一向喜欢标新立异,需要再除以前一个赛季的排名系数。
于是出现了重庆力帆和天津康师傅那场比赛,“输球才能升级进中超”的笑话。
幸亏上海国际很识趣输球输掉冠军,才避免了“输球进中超”的尴尬。
但中国足协头痛医头脚痛医脚的毛病,也不是一两天了。
2000年中国足协就规定甲A联赛不能用外籍门将,想借此提高国产门将的实战。
而到了前几个赛季,因为中国足球年轻球员不管用,中国足协就出了个中超联赛U23政策,强制规定年轻球员的出场名额。
结果呢,经常出现一些年轻球员到垃圾时间才出场,或者有刚刚出场就马上被换下的尴尬。
些中超球队宁愿浪费一些换人名额,都不想让U23增加出场时间。
U23政策也变成一纸空话。这也跟当年中国足协“国奥战中超”算是有异曲同工之妙。
数来数去,还是属于咱们的甲A联赛和中超联赛的奇葩规定最多。
宠来也
2021-12-17 17:39:08日本J联赛的规则比较奇葩,2016赛季的冠军鹿岛鹿角队后来被称为“投机者”,引发很多争议。
J联赛新赛制将整个联赛分为两个阶段,每阶段17场比赛,各自决出一个阶段冠军,这两个阶段冠军再决胜负,胜者将获得最终冠军决赛的资格,另一个与之对决的队伍是两个阶段积分最高的队伍。这两支队伍采用主客场制,从而决出J联赛冠军的归属。
2016赛季第一阶段冠军是鹿岛鹿角,第二阶段冠军是川崎前锋,总积分榜首位是浦和红钻。在冠军争夺中,鹿岛鹿角先淘汰川崎前锋,然后战胜浦和红钻,夺得赛季冠军。
事后新科冠军受到舆论的质疑,原因如下,在总积分榜上浦和红钻夺得历史最高积分74分,川崎前锋72,鹿岛鹿角59。正常来讲,应该是浦和红钻夺冠,但是新规则给了鹿岛鹿角钻空子的机会。鹿岛鹿角在获得第一阶段冠军后,第二阶段17场比赛仅拿下20分,后期保留实力的做法昭然若揭。
日本足协将联赛冠军的归属最后取决于一两场决赛,在一定程度上抹杀了球队整个赛季的努力,这也算是比较奇葩的做法了。
匿名网友
2021-12-17 17:39:08那些足球联赛规则比较奇葩?
匿名网友
2021-12-17 17:39:08距离欧洲五大联赛新赛季开幕已经越来越近了,像五大联赛以及正常足球联赛的赛制都是赢球拿3分,平手1分,输球0分,联赛的球队进行主客场两回合的双循环赛,最后由积分决定联赛的排名以及升降级球队。
不过也有很多国家的联赛赛制比较奇葩,下面我们就了解一下这些国家的联赛规则是怎样制定的。
美国大联盟
足球在美国绝对算不上热门的运动,橄榄球、棒球、篮球等运动的热度都远远大于足球,不过美国大联盟却能吸引很多的世界级球星,比利亚、皮尔洛、兰帕德、亨利、贝克汉姆、卡卡等人都曾效力美国职业足球大联盟。
足球大联盟简称MLS,MLS由二十支球队组成,由于美国的国家面积非常大,为了方便起见大联盟也效仿了NBA的赛制,分为东部和西部,这样就大大减少了球队征战客场带来的巨大消耗。
每个区的球队需要与同区其中的六个球队交手三次,和同区另外三支球队交手两次,然后与不同区的十支球队交手一次,积分最高的球队获得常规赛冠军,常规赛结束以后就是季后赛,东西区排名前三的球队都能获得季后赛的参赛资格,另外不分东西部积分最高的四个球队获得季后赛附加赛的资格,四支队伍捉对厮杀决出两个名额参加季后赛。
到了季后赛还是分成东部和西部两个组,东西部的四个球队各自进行双循环的淘汰赛决出各个区的冠军,最后这两支球队再竞争最后的总冠军,最后的这场冠军赛是一场定胜负。除了不是七局四胜的赛制,美国大联盟可以说是完全效仿了NBA的规则。
大联盟创建的初期,如果常规时间内比赛踢平,还会采用五回合35码单刀球决胜负,进攻球员在禁区外带球5秒之内必须要射门,门将可以选择出击也可以像扑点球那样等待对手最后的射门,通过35码单刀球获胜的球队会获得一个积分,不过在1999年又将这项规则取消。
阿根廷甲级联赛
我们再来看看美洲的另一个国家阿根廷的联赛,阿根廷甲级联赛在2015赛季开始以前一直分为春秋季两个部分,也就是说他们一年要进行两个赛季的比赛,阿甲每年都会产生两个冠军,一个秋季冠军一个春季冠军,但是参加解放者杯的名额却是以全年两个赛季38轮比赛的总积分来确定。
更有意思的是阿甲的升降级制度,在每年的秋季赛季末,将会统计出这20支球队在过去六个赛季也就是三年内的平均成绩,平均成绩最差的两个球队直接降到乙级联赛,平均成绩倒数第三和第四的球队则要同乙级联赛的第三和第四名进行升降级附加赛。
另外如果刚升上甲级联赛一年或者两年的球队要计算三年平均成绩的话则只计算在第一年或第二年顶级联赛的成绩。
在2015赛季开始以后阿甲采用了全新的赛制,将联赛的参赛球队扩充到30支,还是采取单循环赛制,但取消了之前每年两个赛季的制度,30个球队单循环共计29轮赛事,在此基础上阿根廷足协还额外增加了一轮德比战,规定联赛的地24轮为德比战,不涉及德比赛事的球队会随机选择球队对战。
额外增加一轮德比战的做法有些荒唐,不过新赛制下好歹有一个正常的冠军得主,降级队伍的产生就更麻烦了,赛季结束后计算过去四个赛季各队的场均得分,得分最低的两队降入乙级。
荷兰乙级联赛
于阿甲奇特的降级制度,荷兰的乙级联赛一度没有降级制度,在1971-1972赛季开始前,荷兰取消了当时的第三级别职业联赛,一直到08-09赛季都没有降级制度,10到11赛季,荷兰足总在荷乙之下又设立了半职业的荷丙联赛,规定每赛季荷丙联赛的冠军能获得参加荷乙联赛的资格。
到了13年阿贾克斯、埃因霍温和特温特三队的青年队又加入到了荷乙联赛,不过这三支球队无论成绩如何都不会获得升级资格,纯粹是为练兵而存在。
相比于荷乙的降级制度,他的升级制度可以说是神一样的存在,八支符合条件的乙级队与荷甲的倒数第2、倒数第3的球队(荷甲倒数第1球队直接降入乙级)进行主客两回合制的三轮附加赛。
这八个乙级球队是怎么产生的呢,首先把36轮的联赛平均分成四个阶段,每个阶段成绩最好的球队获得资格,另外就是去掉这四个阶段的冠军,打完36轮联赛积分最高的四个球队也获得资格。
然后四个阶段的冠军先展开争夺,胜出的两队再与积分最高的四个球队以及两个荷甲的球队进行8进4的比赛,胜出的四个球队再进行第三轮比赛,最终的胜者能来到荷甲联赛,这种升级制度可以说是相当复杂了。
苏格兰超级联赛
大部分正常的足球联赛都是主客场双循环赛制,也有阿甲是单循环赛制,那么三循环和四循环的赛制你听说过吗。
苏格兰超级联赛则是独具特色的三循环赛制,苏超的球队比较少,只有12支,他们的联赛先让这12支球队进行主客场的相互比赛,然后在进行第三循环的比赛,主场在哪里由抽签来决定。在33场联赛结束以后排名前六的球队进行单循环比赛争夺冠军,排在后六位的球队也进行单循环的比赛,倒数第一名降级。
奥地利最高级别的联赛只有10支球队,如果采用主客场双循环赛制,一个赛季只有十八轮比赛,即便三循环赛制也只有27轮联赛。
他们采用的是主客场四循环的赛制,这样增加了比赛的场次,也延长了联赛的周期。阿塞拜疆和瑞士等国的球队数量都比较少,联赛也是进行四循环的比赛。
宠来也
2021-12-17 17:39:08这个问题岂不是从我们身边就可以找到答案?中国的联赛规则就很奇葩。
让我们一起来大致盘点一下中国都有哪些比较奇葩的规则:
1、U23规则。最早这个规定还是能看的,每场比赛上一个U23首发,这时候的规则还是能看懂的,但很多教练会选择将这个首发的年轻人早早换下,这就成了一个搞笑的事情,所以足协连续两年推出了U23政策的加强版,先是要求年轻球员和外援数目齐平,又要求国奥队国青队征召的球员可以给俱乐部减免出场人次。但是这个规则是存在漏洞的,很多时候都会让比赛莫名其妙,深圳队在足协杯就因为弄不清规则被判罚0-3失利,很多观众也越发看不明白中国职业联赛了。
2.禁止外籍门将。如果说前一个规则鲁能是获益的,这个规则甚至可以说是在针对鲁能。当年鲁能传奇门将萨沙风华正茂,结果被足协一个新规定赶走了。虽然现在看来王大雷等门将确实实力不俗,但是禁止外籍门将事实上是违反足球规律的。如果中国前锋也和门将一样不行,是不是要禁止外籍前锋?那拉莫斯这样的锋卫摇摆人是不是就会在中国联赛分外吃香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