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3/A, Miranda City Likaoli Prikano, Dope
+0989 7876 9865 9
+(090) 8765 86543 85
info@example.com
example.mail@hum.com
我想问一下宝宝十个月是不是该学走路了?
感谢你的邀请。简单谈一下我个人的经历看法,仅供大家参考,宝宝十个月有点小,各方面发育还不是很完善,所以我觉得不合适。判断是否可以开始训练宝宝走路,妈妈也可以参考一下几个因素:宝宝身体状况、生活环境、季节等,视具体情况而定。
我家孩子是4月份出生的,孩子十个月的时候正好是冬天,而且我们在农村老家居住,取暖不太好,白天宝宝穿着手工做的厚棉花衣服和老虎头鞋子,所以训练他走路是不太合适的。宝宝一岁时天气逐渐变暖,穿的衣服少了、季节变暖、孩子逐渐硬朗,学了几天就会走路了。
我家孩子刚开始学走路时,胆小不敢尝试,我妈就带着孩子在道馆的爬爬垫上边练习,一直鼓励孩子,即使孩子站不稳摔倒了,也会很疼,不会造成很大的心理阴影。
当然老家还有说法是宝宝过早学走路容易腿变形,我觉得不是完全没有道理的。宝宝身体不硬朗过早学走路容易造成腿部压力过重,也是有可能使腿型受影响。
其实宝宝一岁时学走路是最合适的,过早过晚都是不合适的。当然这是我个人的观点,欢迎大家到我的留言区发表意见,我们互相学习,共同进步。大家可以关注我的头条号“跟着小巫师去赶集”,我们互相学习。谢谢大家的关注。
无论是抬头、翻身、坐、爬,还是走路,都有其发展规律,不用刻意去训练,顺其自然发展,只需要适时帮助一把就好。
然后呢,每个宝宝的大动作发展有其自己的时间表,也不用整天跟别的宝宝对比。“别人家的宝宝都会站了,会走了,我们家的怎么还不会?”只要宝宝吃喝睡正常,精神状态好,体检身高体重智力达标,早一点迟一点又有什么所谓。
十个月的宝宝,让他多爬爬,锻炼身体四肢协调性,肌肉力量,不用急着训练他走路。这个时候,腰腿的力量还不够强大,勉强让他走路,重量压下来,容易造成罗圈腿。
有些父母给宝宝买学步车,宝宝一坐进去,脚轻轻一蹬,学步车一下子就滑动起来,可以到处转了。可正是这个不费劲,使得宝宝的下肢力量得不到很好的锻炼,反而影响了其正常走路,容易养成踮起脚走路的习惯,要很长时间才能纠正过来。
这个阶段,还是让宝宝多爬吧,别拔苗助长了。等到下肢腰部力量足够,宝宝自然站起来走路了。
首先祝贺宝贝来到世界上300天啦[耶]十个月的宝贝该不该学走路,是根据宝贝自身情况而定,比如运动型宝贝,平时喜欢运动,满屋子爬,爬到有障碍物的时候自己扶着障碍物站起来就自行走动的,这也是平时跟家长的训练引导分不开的[微笑]另外是婴儿肥的宝贝,不建议过早训练宝贝学习走路,因为宝宝身体比较重,长间站立走动会引起脊柱和下肢变形。正常情况下宝贝一岁左右逐渐开始走路,时间的早晚与平时的锻炼和环境因素有很大关系。再就是饮食方面给孩子添加含钙高的食物,多晒太阳!最后祝宝贝建康成长!!!
谢谢邀请,我觉得宝宝走路不用刻意得去教他或者刻意得去叫他学习走路,到了该走路得时候宝宝自然得就会走,所以就遵循自然规律吧,我女儿原来十一个月就会走了,她是小时候比较喜欢爬,估计爬得话能锻炼腿部得力量,腿就有力气一些,所以后面九个多月十个月她就老喜欢站着,自己扶着桌子站着,后来又慢慢得扶着桌子走路,不知不觉自己就会走了,感觉大人都没有费什么力气。还有得小孩子到了一岁或者一岁多点都会走路的,当然前期会爬灵活的小孩子会走的就早一些,胖点的孩子可能因为缺乏锻炼会走的晚点,但是也晚不了多久,但是也有一些小孩子在学习尝试走路的时候被摔到会变得胆小不愿意再下地,我邻居家小孩就是这样的,有一次学走路的时候摔倒了,就怕了,后面一直不愿下地,不松开大人的手,到了两岁多才敢自己走路。所以真的不用刻意的去教孩子走路,大人会累,孩子也累。
谢谢邀请!
宝宝一岁以后学习走路比较好,因为宝宝过早的学习走路会对腿部造成一定的压力,以后会影响腿的发育,并且过早学习走路还会影响视力。因此,有如下建议:
1、宝宝一岁以后学习走路比较好,一岁之前建议孩子多多联系爬行,因为爬行对孩子好处多多,对孩子的平衡能力的锻炼是非常有好处的。
2、一岁以后宝宝的爸爸妈妈就可以教孩子学习走路了,1岁以后的宝宝各方面发育的都比较健全了,身体也结实了。
3、学习走路注意事项:身体比较胖的孩子建议再晚些学习走路,因为胖孩子走路时间长容易使脊柱和下肢变形。
4、刚开始学习走路的简单方法:爸爸妈妈可以面面相对而蹲下,距离为伸手能相触,让孩子在这段距离内自己独立行走。祝宝宝顺利学习走路!
5、学习走路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爸爸妈妈不要着急,慢慢来,每个宝宝都会学会走路的。
过早走路的危害
1、宝宝的骨胳还没有发育完全,骨胳中的钙沉积较少,骨质较为柔软。如果过早让孩子学习走路,会导致孩子X型腿或O型腿。
2、过早的学习走路容易对宝宝眼睛产生一种疲劳损害,损伤视力!因为未满1岁的孩子,视力发育不完全,属于看不清远处的小“近视”。孩子过早学走路,没有办法看清远处物体,眼睛就会自动调整光度和焦距,很容易造成视力疲劳。久而久之,孩子会寻找舒适的角度去看物体,慢慢就养成使用一只眼睛视物的习惯,而另一只眼睛就会在被迫使用,使外界光线对这只眼睛眼的刺激受阻。儿童在视觉发育时期,眼睛接触外界光线刺激非常重要。如果影响了光线充分进入眼内,就会使视网膜失去接受正常光刺激的作用,导致孩子视力发育迟缓或不发育,长期处于这种状态就会产生功能性障碍而发生弱视。
宝宝一般10个月开始站立,1岁开始走路,过早让宝宝走路,会加重腿部骨骼承重负担,可能会出现o型腿等症状,不利于宝宝骨骼健康发育。10个月宝宝腿脚有力能自己站立就可以了。
谢邀!
宝宝的每一个阶段有自己的成长目标。所以不建议拔苗助长。做好身体的营养供给和创造优良的环境就好!
10个月的一般,一般是可以扶着桌子自己挪动脚步了。这个时候呢,妈妈做好安全措施就好,比如给地上铺摊子、插座扣上安全扣、桌角包住,总之防止宝宝出现磕磕碰碰就好。没必要可以扶着宝宝走,或引导宝宝前行!
建议:
不要给宝宝使用学步车。学步车会造成宝宝一直用脚尖走路,而且容易形成X型腿或O型腿。不利于腿型的发育。
希望可以帮到你!
谢谢邀请…俺家两个孩子都是过了一岁生日13个月就会走了…别人都说放学步车不好…我家两个孩子都是五六个月就放学步车了…方便我干活…那样还不耽误他玩…也没有罗圈腿…孩子到想走路就不愿意让你抱了…不需要着急…希望能帮到你…
十个月左右的宝宝,宝妈最重要的是让宝宝爬,大量的爬!
最好从八个月左右就开始!
为什么呢?
这跟前庭平衡有直接的关联!宝宝在妈妈肚子里的时候,一般是头重脚轻,头朝下,如果妈妈没有过多的躺着,宝宝会建立初步的身体平衡;而出生后,前几个月更多的时候是躺着,对身体平衡没有概念。
那么身体平衡跟什么有关呢?
前庭系统,大家可以搜索相关资料,人体利用内耳的三对半规管和耳石来探测地心引力并控制头部在活动中的方位,保持身体平衡。
人一生中对重力会有持续的信息输入,如果缺乏重力感,会产生无法判断视觉空间现象,无法判断距离和方向。
前庭功能随时告诉我们头和身体的方向使我们的眼球移动平稳,视觉信息有意义;前庭神经会将信息传到身体的各个部分,通知肌肉的收缩和运动,同时也将肌肉关节的信息传递到前庭神经核及小脑,使我们保持适度的清醒。
这个前庭神经核,还有一个很重要的功能就是过滤信息。
这又有什么作用呢?
这跟注意力有关,前庭神经核的发育对宝宝今后的注意力至关重要。
这个前庭神经核在哪呢?脖颈上方,小脑后方。
那么该怎么做才能让前庭神经核更好的发育呢?
那就是在宝宝八个月起开始学会爬行,而且要正确的爬行:仰着头!
这个时候家长可以用物品或玩具吸引着宝宝抬着头向前爬。
爬行训练到什么时候呢?最好能够满4个月,当然你家宝宝十个月了,可能爬不满四个月就会走路了,这就需要家长更加注重爬行的数量和质量了!
祝宝宝健康成长!
感谢邀请!
你好,宝宝从站立到走是一个自然而然的发展过程,不建议刻意教她走路。记得我儿子小时候满周岁前几天还需要大人手牵着才敢走路,不会独立走路,刚过完生日几天,感觉突然就自己能走路了。孩子生长发育快,我觉得还是顺其自然好。
但是家长在宝宝学走路这个时间段,要注意给宝宝补充充足的蛋白质、钙、磷、镁、维生素D、维生素A等促进孩子骨骼发育所需要的营养素。比如母乳、配方奶、鱼虾既可补充优质蛋白质还可补充钙质,牛羊肉和禽肉也可补充优质蛋白,绿叶蔬菜可补充钙、磷、镁、维生素A等营养素,动物肝脏也富含维生素A、铁、锌、B族维生素等。根据宝宝的年龄段做成适合孩子的辅食性状,补充营养。
10人回答
匿名网友
2021-12-17 18:06:14感谢你的邀请。简单谈一下我个人的经历看法,仅供大家参考,宝宝十个月有点小,各方面发育还不是很完善,所以我觉得不合适。判断是否可以开始训练宝宝走路,妈妈也可以参考一下几个因素:宝宝身体状况、生活环境、季节等,视具体情况而定。
我家孩子是4月份出生的,孩子十个月的时候正好是冬天,而且我们在农村老家居住,取暖不太好,白天宝宝穿着手工做的厚棉花衣服和老虎头鞋子,所以训练他走路是不太合适的。宝宝一岁时天气逐渐变暖,穿的衣服少了、季节变暖、孩子逐渐硬朗,学了几天就会走路了。
我家孩子刚开始学走路时,胆小不敢尝试,我妈就带着孩子在道馆的爬爬垫上边练习,一直鼓励孩子,即使孩子站不稳摔倒了,也会很疼,不会造成很大的心理阴影。
当然老家还有说法是宝宝过早学走路容易腿变形,我觉得不是完全没有道理的。宝宝身体不硬朗过早学走路容易造成腿部压力过重,也是有可能使腿型受影响。
其实宝宝一岁时学走路是最合适的,过早过晚都是不合适的。当然这是我个人的观点,欢迎大家到我的留言区发表意见,我们互相学习,共同进步。大家可以关注我的头条号“跟着小巫师去赶集”,我们互相学习。谢谢大家的关注。
宠来也
2021-12-17 18:06:14无论是抬头、翻身、坐、爬,还是走路,都有其发展规律,不用刻意去训练,顺其自然发展,只需要适时帮助一把就好。
然后呢,每个宝宝的大动作发展有其自己的时间表,也不用整天跟别的宝宝对比。“别人家的宝宝都会站了,会走了,我们家的怎么还不会?”只要宝宝吃喝睡正常,精神状态好,体检身高体重智力达标,早一点迟一点又有什么所谓。
十个月的宝宝,让他多爬爬,锻炼身体四肢协调性,肌肉力量,不用急着训练他走路。这个时候,腰腿的力量还不够强大,勉强让他走路,重量压下来,容易造成罗圈腿。
有些父母给宝宝买学步车,宝宝一坐进去,脚轻轻一蹬,学步车一下子就滑动起来,可以到处转了。可正是这个不费劲,使得宝宝的下肢力量得不到很好的锻炼,反而影响了其正常走路,容易养成踮起脚走路的习惯,要很长时间才能纠正过来。
这个阶段,还是让宝宝多爬吧,别拔苗助长了。等到下肢腰部力量足够,宝宝自然站起来走路了。
宠来也
2021-12-17 18:06:14首先祝贺宝贝来到世界上300天啦[耶]十个月的宝贝该不该学走路,是根据宝贝自身情况而定,比如运动型宝贝,平时喜欢运动,满屋子爬,爬到有障碍物的时候自己扶着障碍物站起来就自行走动的,这也是平时跟家长的训练引导分不开的[微笑]另外是婴儿肥的宝贝,不建议过早训练宝贝学习走路,因为宝宝身体比较重,长间站立走动会引起脊柱和下肢变形。正常情况下宝贝一岁左右逐渐开始走路,时间的早晚与平时的锻炼和环境因素有很大关系。再就是饮食方面给孩子添加含钙高的食物,多晒太阳!最后祝宝贝建康成长!!!
宠来也
2021-12-17 18:06:14谢谢邀请,我觉得宝宝走路不用刻意得去教他或者刻意得去叫他学习走路,到了该走路得时候宝宝自然得就会走,所以就遵循自然规律吧,我女儿原来十一个月就会走了,她是小时候比较喜欢爬,估计爬得话能锻炼腿部得力量,腿就有力气一些,所以后面九个多月十个月她就老喜欢站着,自己扶着桌子站着,后来又慢慢得扶着桌子走路,不知不觉自己就会走了,感觉大人都没有费什么力气。还有得小孩子到了一岁或者一岁多点都会走路的,当然前期会爬灵活的小孩子会走的就早一些,胖点的孩子可能因为缺乏锻炼会走的晚点,但是也晚不了多久,但是也有一些小孩子在学习尝试走路的时候被摔到会变得胆小不愿意再下地,我邻居家小孩就是这样的,有一次学走路的时候摔倒了,就怕了,后面一直不愿下地,不松开大人的手,到了两岁多才敢自己走路。所以真的不用刻意的去教孩子走路,大人会累,孩子也累。
匿名网友
2021-12-17 18:06:14谢谢邀请!
宝宝一岁以后学习走路比较好,因为宝宝过早的学习走路会对腿部造成一定的压力,以后会影响腿的发育,并且过早学习走路还会影响视力。因此,有如下建议:
1、宝宝一岁以后学习走路比较好,一岁之前建议孩子多多联系爬行,因为爬行对孩子好处多多,对孩子的平衡能力的锻炼是非常有好处的。
2、一岁以后宝宝的爸爸妈妈就可以教孩子学习走路了,1岁以后的宝宝各方面发育的都比较健全了,身体也结实了。
3、学习走路注意事项:身体比较胖的孩子建议再晚些学习走路,因为胖孩子走路时间长容易使脊柱和下肢变形。
4、刚开始学习走路的简单方法:爸爸妈妈可以面面相对而蹲下,距离为伸手能相触,让孩子在这段距离内自己独立行走。祝宝宝顺利学习走路!
5、学习走路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爸爸妈妈不要着急,慢慢来,每个宝宝都会学会走路的。
过早走路的危害
1、宝宝的骨胳还没有发育完全,骨胳中的钙沉积较少,骨质较为柔软。如果过早让孩子学习走路,会导致孩子X型腿或O型腿。
2、过早的学习走路容易对宝宝眼睛产生一种疲劳损害,损伤视力!因为未满1岁的孩子,视力发育不完全,属于看不清远处的小“近视”。孩子过早学走路,没有办法看清远处物体,眼睛就会自动调整光度和焦距,很容易造成视力疲劳。久而久之,孩子会寻找舒适的角度去看物体,慢慢就养成使用一只眼睛视物的习惯,而另一只眼睛就会在被迫使用,使外界光线对这只眼睛眼的刺激受阻。儿童在视觉发育时期,眼睛接触外界光线刺激非常重要。如果影响了光线充分进入眼内,就会使视网膜失去接受正常光刺激的作用,导致孩子视力发育迟缓或不发育,长期处于这种状态就会产生功能性障碍而发生弱视。
宠来也
2021-12-17 18:06:14宝宝一般10个月开始站立,1岁开始走路,过早让宝宝走路,会加重腿部骨骼承重负担,可能会出现o型腿等症状,不利于宝宝骨骼健康发育。10个月宝宝腿脚有力能自己站立就可以了。
宠来也
2021-12-17 18:06:14谢邀!
宝宝的每一个阶段有自己的成长目标。所以不建议拔苗助长。做好身体的营养供给和创造优良的环境就好!
10个月的一般,一般是可以扶着桌子自己挪动脚步了。这个时候呢,妈妈做好安全措施就好,比如给地上铺摊子、插座扣上安全扣、桌角包住,总之防止宝宝出现磕磕碰碰就好。没必要可以扶着宝宝走,或引导宝宝前行!
建议:
不要给宝宝使用学步车。学步车会造成宝宝一直用脚尖走路,而且容易形成X型腿或O型腿。不利于腿型的发育。
希望可以帮到你!
匿名网友
2021-12-17 18:06:14谢谢邀请…俺家两个孩子都是过了一岁生日13个月就会走了…别人都说放学步车不好…我家两个孩子都是五六个月就放学步车了…方便我干活…那样还不耽误他玩…也没有罗圈腿…孩子到想走路就不愿意让你抱了…不需要着急…希望能帮到你…
宠来也
2021-12-17 18:06:14十个月左右的宝宝,宝妈最重要的是让宝宝爬,大量的爬!
最好从八个月左右就开始!
为什么呢?
这跟前庭平衡有直接的关联!宝宝在妈妈肚子里的时候,一般是头重脚轻,头朝下,如果妈妈没有过多的躺着,宝宝会建立初步的身体平衡;而出生后,前几个月更多的时候是躺着,对身体平衡没有概念。
那么身体平衡跟什么有关呢?
前庭系统,大家可以搜索相关资料,人体利用内耳的三对半规管和耳石来探测地心引力并控制头部在活动中的方位,保持身体平衡。
人一生中对重力会有持续的信息输入,如果缺乏重力感,会产生无法判断视觉空间现象,无法判断距离和方向。
前庭功能随时告诉我们头和身体的方向使我们的眼球移动平稳,视觉信息有意义;前庭神经会将信息传到身体的各个部分,通知肌肉的收缩和运动,同时也将肌肉关节的信息传递到前庭神经核及小脑,使我们保持适度的清醒。
这个前庭神经核,还有一个很重要的功能就是过滤信息。
这又有什么作用呢?
这跟注意力有关,前庭神经核的发育对宝宝今后的注意力至关重要。
这个前庭神经核在哪呢?脖颈上方,小脑后方。
那么该怎么做才能让前庭神经核更好的发育呢?
那就是在宝宝八个月起开始学会爬行,而且要正确的爬行:仰着头!
这个时候家长可以用物品或玩具吸引着宝宝抬着头向前爬。
爬行训练到什么时候呢?最好能够满4个月,当然你家宝宝十个月了,可能爬不满四个月就会走路了,这就需要家长更加注重爬行的数量和质量了!
祝宝宝健康成长!
宠来也
2021-12-17 18:06:14感谢邀请!
你好,宝宝从站立到走是一个自然而然的发展过程,不建议刻意教她走路。记得我儿子小时候满周岁前几天还需要大人手牵着才敢走路,不会独立走路,刚过完生日几天,感觉突然就自己能走路了。孩子生长发育快,我觉得还是顺其自然好。
但是家长在宝宝学走路这个时间段,要注意给宝宝补充充足的蛋白质、钙、磷、镁、维生素D、维生素A等促进孩子骨骼发育所需要的营养素。比如母乳、配方奶、鱼虾既可补充优质蛋白质还可补充钙质,牛羊肉和禽肉也可补充优质蛋白,绿叶蔬菜可补充钙、磷、镁、维生素A等营养素,动物肝脏也富含维生素A、铁、锌、B族维生素等。根据宝宝的年龄段做成适合孩子的辅食性状,补充营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