页面加载中,请稍候...
Preloader
  • 【公益】愿天下宝贝都能有幸福的家
  • v:irenyuwang

Office Address

123/A, Miranda City Likaoli
Prikano, Dope

Phone Number

+0989 7876 9865 9

+(090) 8765 86543 85

Email Address

info@example.com

example.mail@hum.com

img

10岁孩子手指甲脚趾甲都啃秃了,什么原因?怎么办?

img
提问者

匿名网友

10岁孩子手指甲脚趾甲都啃秃了,什么原因?怎么办?

10人回答

  • img
    匿名网友
    2021-12-17 18:09:49

    啃指甲是一种儿童和青少年常见的行为,3岁以下的儿童很少啃指甲,7到10岁的儿童啃指甲的比例达到30%,10岁以上的青少年啃指甲的比例达到45%。也有的资料表明半数以上的儿童和青少年啃指甲。

    很多人到成人以后就不再啃指甲了,但也有不少人继续啃指甲。

    啃指甲有专业名称咬甲癖,是一种口腔强迫习惯,有时候也被当成功能错乱行为,因为人的嘴巴是用来吃东西、喝水和讲话的。

    啃指甲不全是病理性的,但正常啃指甲和咬甲癖之间的界限很难区分。

    啃指甲的人通常不是对着一个指头或几个指头的指甲狂啃,而是十个指头都啃,导致每个指头的指甲都被啃得很短。

    指甲增长的速度通常赶不上啃的速度,结果导致表皮被咬破,因此失去保护,细菌和病毒乘虚而入,引起甲沟炎等感染。唾液本身也会导致皮肤红肿和感染,指甲也长得怪里怪气的。还有一些罕见的例子,经过多年的啃,指甲严重变形,甲床受损。

    另一方面口腔也受影响,会出现牙龈受损、咬合不正,还会将指甲和手指上的细菌传染到口腔中,特别是如果便后没有洗手的话,肛门的细菌就会入口。

    啃指甲还会产生精神上的影响,让人觉得有罪,影响生活质量和社交。

    很多啃指甲的人不仅啃指甲,还伴有其他以身体为重点的重复行为,比如撕皮症、咬皮症、揪发症。啃指甲的儿童则有精神障碍,75%的啃指甲的儿童患有注意缺陷多动障碍,35%患对立违抗性障碍,21%患分离焦虑症。强迫症患者中有很多人啃指甲,饮食失调的男性中也有很多人啃指甲。

    治疗咬甲癖的办法如下:

    • 把指甲剪短,这样再啃的时候就啃不到什么,无法获得心理满足,渐渐就不啃了;
    • 往指甲上涂东西,苯甲酸甲酯等透明的指甲油啃起来有一股苦味,这样每啃一次就苦你一回,如果不怕苦,就用更苦的指甲油,直到吃不了苦不啃了;
    • 戴手套,如果不方便的话,可以戴指套,把指甲和周围的表皮包起来,过两个月,啃指甲的迫切劲就有可能消失;
    • 找到诱因,发现究竟在什么情况下啃指甲,如果能找到的话,就尝试用其他办法替代;
    • 让手和嘴巴忙起来,手里转几个核桃,这样就下不了嘴了,或者嘴里嚼口香糖,可能就想不起来啃指甲了;
    • 进行行为治疗,如果上面的办法没有用的话,可以进行习惯性反转训练,就是用其他习惯代替啃指甲。还可以进行刺激控制治疗,将引起啃指甲的刺激去除。

  • img
    宠来也
    2021-12-17 18:09:49

    出现10岁孩子啃手指甲和脚趾甲的现象,有可能是孩子缺乏矿物质锌或者缺铁造成的,在营养学中被称为营养素缺乏症,又叫异食癖

    什么是异食癖

    异食癖是由于身体代谢功能紊乱味觉发生异常或者饮食管理不当引起的非正常进食行为。

    异食癖是一种进食障碍性疾病,主要发生人群是婴幼儿和儿童时期,5-10岁儿童最为常见,发病率随着年龄增长逐渐降低,一般不会持续到成年阶段。

    智力发育障碍的孩子,异食癖的患病率比智力发育水平正常的孩子要明显增多。

    异食癖的典型特征

    患有异食癖的孩子会经常下意识的吃一些非食用性没有营养价值的东西,如泥土、毛发、纸张、衣服、树叶,包括啃食自己的手指甲和脚趾甲,持续地进行不可控制的咀嚼和吞食,容易引起贫血、腹泻、便秘、铅中毒、肠梗阻、寄生虫感染等各种并发症。

    异食癖的发病原因

    1.锌缺乏

    锌的其中一项生理功能,是与蛋白质共同构成人体舌头味蕾中的味觉素,起到辨别食物味道的作用,锌的缺乏,导致味觉素合成减少,患者丧失或部分丧失对正常食物味道的辨别能力,进而出现偏食、挑食、厌食、食欲不振等症状,严重的出现异食癖。

    2.铁缺乏

    人体内铁缺乏,会引起体内含铁酶减少和铁依赖酶的活性降低,从而影响组织器官正常发挥作用降低食欲,严重的出现渗出性肠病变和吸收不良综合征,影响正常新陈代谢,出现异食癖。

    3.智力发育障碍、强迫性障碍、孤独症、精神异常等患儿易出现类似异食行为。

    4.家庭环境背景的影响

    混乱的家庭环境对患儿造成心理和精神上的刺激,缺乏父母的有效监管、被忽视和虐待、缺乏情感抚慰、情感被剥夺等因素,也可能会导致异食癖的出现。

    异食癖的治疗

    发现异食癖症状,要针对病因进行相应的治疗。

    1.对于因为缺乏微量元素锌和铁引起的异食癖,可以在饮食中增加富含锌、铁的食物,如动物肝脏、动物血、牛肉等,多吃水产品如贝类、鱼类、禽类、蛋类。

    也可以采取服用补锌、补铁的营养制剂,进行补充。

    2.对于有的患儿因为情感或者精神因素引起的症状,进行适当的心理治疗,包括心理健康教育和纠正其不当的行为。

  • img
    匿名网友
    2021-12-17 18:09:49

    无独有偶,我姐在幼儿园上班,她说经常有遇到孩子啃指甲的,我妈在学校遇到的小学生中,也有这样的情况发生,而且甚至有啃秃了的情况,简直不忍直视。

    有的小朋友家长说她从小就爱吃手,家长也常教育她,看到好端端的指甲都被啃的只剩一点了,真不明白她这是为什么?还是有什么问题?

    咬指甲其实并非小孩子的专利,很多成年人也有这个坏习惯,如果你觉得这样的问题不大,那你就大错特错了。

    咬指甲(nailbitting)是指儿童反复出现的自主或不自主的啃咬手指甲的行为。有的也可表现为咬脚趾甲。常见于10~18岁儿童,但也可早至3、4岁发病。国外报道大约50%的儿童在某一时期会出现这种行为,但随着年龄的增加,发病冲下降。

    1

    孩子为什么会喜欢咬指甲呢?

    孩子习惯咬指甲大概处于一下三个原因

    1、缺乏安全感

    这是咬指甲最主要的原因。

    心理学家认为,咬指甲的原因同吸吮手指一样,往往反映一种心理情绪,如紧张、抑郁、沮丧、自卑感、或者环境的改变等,比如孩子入托、入园时因进入一个陌生的环境而紧张,就容易诱发此症。

    就像大人们在情绪不佳、紧张不安时,也会采取一些措施,例如倾诉、写日记等方式让自己的紧张心情得以缓解。然而孩子由于无法用语言来正确表达自己的心理状态,一些孩子便会在心理不安、不满或紧张时,通过吸吮手指、咬指甲等方式来缓解自己的情绪。

    具有内向、敏感、焦虑等性格特点的孩子容易患此症。当父母或老师发现孩子咬手指甲时,不要马上斥责或批评孩子,否则会使得孩子产生紧张、焦虑的情绪,很可能使孩子的咬指甲的现象更加严重。

    2、好奇模仿

    有的孩子看到别的孩子咬指甲,或是看到爸爸、爷爷们抽烟很有可能会去模仿这种行为。

    3、缺锌

    咬指甲只是缺锌的一种表现。如果宝宝还伴有以下症状,妈妈应及时带宝宝到医院诊断治疗:

    厌食;

    生长发育落后;

    青春期性发育迟缓;

    异食癖;

    易感染;

    皮肤黏膜症状;

    胎儿生长发育落后,多发畸形,免疫力低下。

    2

    咬指甲的危害

    孩子表现为反复咬指甲。轻者仅啃咬指甲,严重者可将每个指甲咬坏,甚至咬坏指甲周围的皮肤,少数小儿还咬脚趾甲,反复咬指甲可能致使手指浮肿、牙齿闭合不良和感染疾病。

    部分儿童常伴有其他行为问题,如睡眠障碍、多动、焦虑、紧张不安、抽动障碍、吸吮手指、挖鼻孔等。

    对学习和工作产生内心紧张、压力、忧虑或烦躁的症候。这些行为本身虽然不能直接妨碍人的学习和工作,但却可能是妨碍人学习和工作的自卑感、敌对感、或个人内心的某种别的情绪状态的表现。


    3

    如何纠正孩子咬指甲

    1、当孩子咬指甲时,要多关注孩子的心理变化,如紧张、抑郁等。对于经常咬指甲的孩子,家长不要过多的训孩子,以免孩子再次产生紧张、焦虑的情绪。

    2、纠正孩子咬指甲可以采用心理和行为两种方法矫法。家长要多关注孩子心理,消除紧张的因素,让孩子多参加社交活动,或者分散孩子的注意力。让孩子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指甲要经常修剪,对大孩子可以讲道理,让他们知道咬指甲的危害。


    3、要纠正孩子的这个坏习惯需要过程,孩子年龄小比较好改正,家长发现孩子咬指甲时要尽早纠正。不要大声训斥或打孩子,更不要强行把孩子的手从嘴边拿开,这样做会加重孩子咬指甲的行为,家长一定要有耐心。

    纠正孩子咬指甲的毛病需要有一个过程,年龄越小,越好纠正,所以,家长发现孩子有咬指甲的毛病时就要尽早矫治。家长要有耐心和信心,千万不可体罚,不可大声训斥,不要粗暴地强行将孩子的手指从嘴边拉开,这样可能会在潜意识中加重孩子咬指甲的习惯。

  • img
    匿名网友
    2021-12-17 18:09:49

    有2种情况:

    1. 小儿咬手指多是小时候未及时纠正遗留下来的不良习惯,也可能说明了孩子心理依赖性较大,缺乏安全感,咬手指是一种自我安慰方式。

    2. 孩子的情况要检查一下微量元素,看是否缺锌的表现,及时补充.你可以到医院做个微量元素的测定,如果不方便的话,可以先给孩子补充些葡萄糖酸锌,看看是不是能缓解症状,如果不能的话,最好还是到医院检查一下。

  • img
    匿名网友
    2021-12-17 18:09:49

    缺铁、锌、钙也会这样,先去医院查个微量元素,如果没问题,再看心理医生

  • img
    匿名网友
    2021-12-17 18:09:49

     孩子咬指甲反映了孩子的一种心理情绪,例如紧张,抑郁,沮丧,自卑,敌对等状态,这是因为孩子受到的关注不够或者缺乏安全感。所以家长要多给孩子一些关爱,平时细心的观察孩子,多给予孩子一些心理上的关注,尽量消除造成孩子紧张的因素。在纠正孩子这个不好的习惯时一定不要打骂和训斥他,这样孩子会产生紧张,焦虑的情绪,只会加重这个行为,您可以对孩子进行耐心的说服和鼓励,还可以多带孩子参加一些集体活动,让他多和小朋友一起玩,这样可以转移孩子的注意力,淡化孩子的这个动作。



  • img
    匿名网友
    2021-12-17 18:09:49

    去医院测下微量元素

  • img
    匿名网友
    2021-12-17 18:09:49

    从小我们就会教育孩子饭前便后要洗手,孩子们也都知道“病从口入”的道理,但是不少孩子都有咬指甲、吃手的习惯。几个月的小宝宝爱吃手是正常的情况,因为婴儿都有口欲期,等度过了口欲期这种情况就会慢慢改善。



    但是如果宝宝年纪大了,依旧有吃手、咬指甲的习惯,这种情况除了要考虑身体原因,也要关注他们的心理。


    孩子咬指甲的生理原因

    1、身体缺乏微量元素

    人体内有多种微量元素,这些微量元素都是必备的,如果缺乏就会导致身体出现各种不适的情况。孩子经常咬指甲,可能是缺乏锌、缺铁。家长可以带他们去查一下微量元素,有针对性地给孩子补充。


    2、肚子里有虫

    部分孩子爱咬指甲也可能是肚子里有虫。这种情况其实是比较好分辨的,如果孩子日常不好好吃饭,经常吵着肚子疼,并且有咬指甲的习惯,大几率是肚子里有虫。要带孩子去医院做检查,在医生的建议下吃打虫药。


    心理原因

    1、内心敏感、自卑

    孩子咬指甲除了生理原因,也有心理原因。通常人在焦虑不安的情况下会不自觉地做小动作,其中咬指甲就很常见。爱咬指甲的孩子内心大都很敏感,并且很多都有自卑心理,他们可能是“高度敏感人群”,别人的一句话就会想很多。家长要多和孩子沟通,走进他们的世界,帮助孩子树立自信。



    2、抑郁自闭

    现在患有自闭症的人越来越多,而且年龄也越来越年轻化。一些人觉得抑郁症不是病,甚至认为是“玻璃心”。抑郁症并不想大家想的那么简单,它带来的精神上的折磨不比生理上的疼痛少,我们应该对抑郁症人群多些关怀和善意。孩子频繁咬指甲,不爱说话,总是独来独往,家长就要重视,他们很有可能有抑郁的倾向,要积极引导,平时多和他们互动,逗他们开心。如果情况严重的要寻求心理医生的帮助。


    孩子的任何小细节家长都要多留心,尤其是青春期的孩子,性格和心理都很敏感,要多和他们谈心,以朋友的身份相处,帮孩子解决成长过程中遇到的问题。


    我是帮妈,一名高级育婴师,私信“育儿”,帮您解答带娃路上的困扰~

    (配图均来自网络,侵权删。)

  • img
    匿名网友
    2021-12-17 18:09:49

    缺锌 缺锌 缺锌 童年时光钙镁锌 橘子口味像酸奶一样 孩子都爱喝 我家姑娘有段时间也爱啃指甲 天天给她补锌 现在好了

  • img
    匿名网友
    2021-12-17 18:09:49

    往他指甲上抹芥末,就能板过来了!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