页面加载中,请稍候...
Preloader
  • 【公益】愿天下宝贝都能有幸福的家
  • v:irenyuwang

Office Address

123/A, Miranda City Likaoli
Prikano, Dope

Phone Number

+0989 7876 9865 9

+(090) 8765 86543 85

Email Address

info@example.com

example.mail@hum.com

img

据说在曾经的国际酒展期间,茅台工作人员故意打破一瓶酒,当时具体情况是什么?

img
提问者

匿名网友

据说在曾经的国际酒展期间,茅台工作人员故意打破一瓶酒,当时具体情况是什么?

10人回答

  • img
    宠来也
    2021-12-17 18:29:45

    先说国宴用酒这事儿。但实际上,最早的3次国宴(首届政协开幕、闭幕,开国大典)用的都是汾酒。

    .

    1948年6月,在徐向前指挥下,晋中战役打响。晋中地区的汾阳县解放后,国营山西杏花村汾酒厂成立,这是我国第一个国营酿酒企业。

    .

    之所以选汾酒作为国宴用酒,第一是因为汾酒是历史名酒;第二是因为成立国营厂后规模较大,可以保证产量;第三是因为距离北京比较近,便于运输。

    .

    开国大典举行时,南方还在响着隆隆的炮声。1949年9月初,在武装护卫下,汾酒厂分四批把四五百斤酒送到了北京。

    .

    近年来,茅台打出了“国酒”的旗号,惹得其他名酒纷纷跳脚,表示抗议。查阅国家工商总局商标局的网站,发现茅台屡次申请“国酒商标”,但毫无例外地被驳回。

    .

    第二件就是所谓巴拿马万国博览会金奖事件。巴拿马博览会并不是在巴拿马召开的,而是在1915年在美国旧金山举办。

    .

    茅台官网上曾经有一篇文章讲述得奖经历:茅台酒装在土里土气的陶罐里,无人问津。一位代表假装失手把罐子打翻在地。四溢的酒香吸引了评委。经过反复品尝,组委会认为茅台是最好的白酒,所以授予它金奖,云云。

    .

    这可真是一个经典营销案例。然而,这则故事是编的,始载于1982年的《旅行家》杂志。

    .

    那么,茅台在博览会上得奖了吗?得了,不过不是金奖,是银奖。

    .

    中国代表团团长陈琪组织编写的《中国参加巴拿马博览会纪实》有明确记载。该博览会设6等奖项:大奖章、荣誉奖章、金奖、银奖、铜奖、荣誉奖。可以看出,银奖只是第4等。

    .

    而当年获得大奖章的中国白酒有3种:山西汾酒、直隶衡水老白干和河南宝丰酒。

    .

    后来汾酒坐不住了,把证据拿了出来,但是茅台的高端地位已经难以撼动了。汾酒不能打“国酒”的牌子,只能打“酒魂”的牌子。

    .

    为啥叫“酒魂”呢?因为汾酒是很多知名白酒的祖宗。陕西的西凤酒最早是晋商经营的,后来才卖给了本地人。甚至茅台酒最早的老板也是山西人。

    .

    1947年,贵州省建设厅编写的《十年来贵州经济建设》记载载:“盐商由山西雇来酿酒技工,仿汾酒酿造方法,设厂酿酒……因秦晋商人歇业还乡,即将所设盐号,及茅台酒厂,售予本省先贤华桎坞先生继续经营,仍沿用成义酒坊名称(即简称华茅)。”

  • img
    匿名网友
    2021-12-17 18:29:45

    茅台在巴拿马拿的奖确实只是银奖,但人们为什么认为那次展览茅台是拿了金奖了呢?其实事情是这样的。

    巴拿马的参展其实并不是那次茅台的主要目的,而是代表中国去新加坡参加一个酒博会之类的展览,并获得了金奖,新加坡参展完后本来中国官员打算打道回府了,才听说在旧金山有一个国际博览会,然后就带着茅台去了,然而旧金山这次展览只获得了个银奖。

    这其中还有一个故事是:当年代表中国出去的产品还有贵州省铜仁地区玉屏县的玉屏扁箫,玉屏箫国内独有特色,音色动听,雕刻极其精美,古代一直为贡品上供朝廷,当时在博览会上,艺人吹奏了一段箫曲,引起了人们的注意,有看到如此精致的雕刻,引起了不小轰动;而茅台这边当时的官员也想到了一个办法就是打破酒瓶,散出酒香来吸引来观展的人,最后玉屏箫在巴拿马拿了金奖,茅台是拿了银奖。

    后人因不了解这段事,就认为茅台当年是在巴拿马拿了金奖,其实是将两个展会获奖的等级搞混了,也是为了宣传茅台和现在茅台自身的实力,人们相信在巴拿马茅台就是拿了金奖的。

  • img
    宠来也
    2021-12-17 18:29:45

    茅台故事是杜撰,巴拿马获得金奖的是山西汾酒。不信的可以去考证。

  • img
    宠来也
    2021-12-17 18:29:45

    巴拿马金奖都是假的,那个什么“怒摔酒罐夺金扬国威”怎么真的了....不过爱国营销做的倒是挺好的

  • img
    宠来也
    2021-12-17 18:29:45

    现在的茅台镇遍地茅台酒,销售员利用各种手段卖酒,特别是利用宗族关系,进谁家的家族群就跟谁家姓,已经到不要祖宗,不要脸的地步了,茅台镇名声也臭了。

  • img
    宠来也
    2021-12-17 18:29:45

    茅台就是讲故事,根本就没有参加巴拿马博览会,,更没有失手打破酒瓶一说,开国用酒是汾酒,民国时茅台也没什么名声。

  • img
    匿名网友
    2021-12-17 18:29:45

    酒香也怕巷子深啊。。周和许等开国功勋的推崇,加上茅本身故事讲的好。。才造就了所谓的国酒。。其实,以国内的白酒市场和各种宴请聚会,加上国人的攀比跟风,即使没有茅台,也有有各种台。。。只是茅会借势,营销做的好。。

  • img
    匿名网友
    2021-12-17 18:29:45

    您说在酒展会上,佯装失手打破瓶酒,让茅台酒香四溢吸引眼球,这是营销策略,召蜂引蝶的小伎俩,不足挂齿。简单的讲各种所谓的博览交易会。就是订货会,看样品,品尝,签约,送礼品。个人,个体也可以去参观一下买张门票,弄点礼品回来只赚不赔。主会场一般由主办国根据参展商的多少,选择饭店,一层大厅多为各参展单位自行在规划区内,佈置展柜,同时也有分割大小不等的展室,提供租赁。开幕式就在大厅举行,式毕,经销商,参展商到处乱窜,谁的产品受欢迎,一看有希望签约,直接送礼品,走人了。琗什么酒瓶样,如果个人参观不想白来,就假意品尝啧啧称赞,说拿去让主任拍板。先弄一瓶拎到下家去,跟下家侃上家意在拿一瓶换两瓶,多去几家保你多有收获。不信等过了这阵子疫情稳定了,正是秋展会,弄张门票去玩玩,即使不图各样礼品,开开心凑个热闹捧个场还是可以的。好了,暂笔

  • img
    宠来也
    2021-12-17 18:29:45

    笔者首先要纠正一下,这个故事不是发生在某个国际酒展期间,而是1915年中华民国袁世凯党政时期,发生在美国旧金山的一个庆祝巴拿马运河开通的综合性博览会上。



    如今,在茅台集团的官网上,至今还展示着“茅台酒荣获1915年巴拿马金奖”的故事。不少喝酒不喝酒的人,都还热衷于茅台酒当年的《碎瓶夺金 魂惊巴拿马》故事。通过故事,茅台想说明,百年前的茅台酒已经是世界名酒。这样的“戏剧性”故事,用在文学创作上也无不可,真要当真,就呵呵了,是否真有其事,无从考证。



    根据当年有关文件记录,当年茅台酒参展,并非以“茅台”的商标参加,而是以“贵州公署酒”(王茅和华茅两家不同烧坊的产品)名义,参加在一个并非是国际专业权威酒类展会上的综合性博览会上。与茅台公司自己说的不同的是,当年的“贵州公署酒”,不仅没有获得金奖,而仅仅获得排名第五类的“(戊)银牌奖章【铜质奖章】。笔者更愿意相信,这是组委会给予千里越洋,远道而来参会国的一个肯定和安慰,类似现在各类展会组委会给予参加者一个金牌或者证书什么的,所以一个没有专业酒行业权威的机构,颁发的第五名的【铜制奖】,含金量多少自然可想而知。所以,即使当年的真的【铜制奖】变成了今天传说的【金奖】,又有什么关系呢?茅台厂的人或炒茅台酒的机构是不会去真正探究到底得了什么奖,只要“得奖”,故事就可以讲了,何况现在一百多年了,哪里还有当时什么真正的档案留下来呢?无人可以考证。故事怎么讲对茅台有利就够了。



    笔者了解到,当年得了真正金奖的,正是现在的山西汾酒和衡水老白干,没有资本的炒作和包装,得奖了又如何呢?

  • img
    宠来也
    2021-12-17 18:29:45

    本故事纯属虚构。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