页面加载中,请稍候...
Preloader
  • 【公益】愿天下宝贝都能有幸福的家
  • v:irenyuwang

Office Address

123/A, Miranda City Likaoli
Prikano, Dope

Phone Number

+0989 7876 9865 9

+(090) 8765 86543 85

Email Address

info@example.com

example.mail@hum.com

img

印度为何这么膨胀?印度说过哪些搞笑的大话?

img
提问者

匿名网友

印度为何这么膨胀?印度说过哪些搞笑的大话?

7人回答

  • img
    匿名网友
    2021-12-18 17:23:15

    印度人均只有2500美元,为何如此膨胀?看看尼赫鲁就知道

    大家都知道,印度是一个非常崇尚牛的国家,可是,少有人知道,印度人其实喜欢牛,到底是因为什么。

    你以为印度崇尚牛是因为牛仔印度教中有至高无上地位吗?我反倒觉得,印度人崇尚牛,其实是崇尚吹牛而已。


    天天吹牛,不捧一捧牛,还怎么吹?

    如果把印度政客和媒体吹牛的言论集中一下,那就是世界上最离谱吹牛大全。如果把印度现实中的笑话和尴尬瞬间集中一下,那就是世界上最离谱笑话大全。

    我没有编这两本书的能力,但是,简单抽取几个瞬间说一说,博大家一乐还是没问题的。

    印度现任总理莫迪,当年竞选的时候就吹嘘要让印度在2020年成为20万亿美元的经济体,要让印度2020年成为超级大国。莫迪的竞选广告中,更是直接畅想了2020年印度的无敌成就。现在拿过来看看,简直不要笑死人。

    上行下效,莫迪这样没边没际跑火车,印度的媒体和老百姓也不闲着。现在,印度的新德里和孟买,实际上已经成了印度人的骄傲。最有名的一句话是,再不努力,20年后孟买就要被上海赶超了!


    对印度爱吹牛的这个习惯,其实我们最早可以溯源到印度开国总理尼赫鲁。其实,尼赫鲁根本没有必要吹牛,毕竟,国大党内没有人与他竞争,国大党之外那些小党更是没什么实力。可是,尼赫鲁就是喜欢吹牛,喜欢通过大国梦凝聚人心,实现国家整合。

    尼赫鲁发明了一个“天定大国论”,这不知道是效法美国还是英国,反正就觉得自己将来一定会领导世界。尼赫鲁说,印度拥有六大优势,注定会成为与苏联美国三分天下的世界第三大国。

    忽然想起来,好像有个国家是“专打世界第三”的?

    尼赫鲁认为印度六大优势是:

    第一,印度是世界最大的民主国家;

    第二,印度是世界上讲英语人口最多的国家;

    第三,印度是适龄劳动人口最多的国家;

    第四,印度是世界四大文明古国之一;

    第五,印度是世界上民族成分最复杂但又能和谐相处的国家;

    第六,印度是世界上唯一走社会主义道路的资本主义国家。

    这六点都没毛病,可是这和成为世界第三强国好像没有什么关系吧?


    现在来说,印度这六个优势,反而有可能成为拖累印度的六大毒瘤。

    比如说,印度的选票形成了选票经济,各种政治掮客批发零售;比如印度会写自己名字就不算文盲,这算什么英语国家;印度适龄劳动人口是不少,可是低种姓不让工作,高种姓不屑于工作;至于印度的古老历史、民族成分复杂,都成了这个国家的巨大隐患。

    印度的社会主义?别逗了,尼赫鲁和他的女儿英迪拉长期学习苏联,建立了一整套官僚体制,苏联的好处一个没学,苏联的坏处每个都学的很到位。

    印度这种骨子里的自大,促使他们始终没有踏踏实实学习的机会。好比是一个学渣,每天幻想自己成为学霸的样子,可是又不愿意踏踏实实提高成绩,结果就是,一直生活在梦里,在白日梦中不停流着哈喇子。


    为啥说印度这个国家不踏实呢?这要从印度这本“笑话大全”说起。

    1,印度发现别国飞机入侵!

    印度媒体报道,军方消息显示,最近几十年,总是有别国飞机入侵自己国土,他们已经申请要求击落这两架讨人厌的飞机。

    结果,印度天文观测方面赶紧表示,那是金星和火星,不能打!

    2,印度击落巴基斯坦f16,杀死敌国200多人!

    印度有一次被巴基斯坦击落了飞机,印度飞行员当了俘虏被送回去时候竟然成了英雄。印度媒体表示,这位飞行员在被俘前击落了多架巴基斯坦的f16,所属的飞行小队,轰炸了巴基斯坦一个基地,总成了200多人死亡。

    后来,巴基斯坦表示,我们并没有损失任何一架飞机。到印度声称击落飞机的地方去查看,一片残骸也没有。至于杀死200人的事情,印度军方表示,飞机轰炸了一个目标,这个目标曾有200多个电信信号活动,现在消失了。


    3,印度外长到联合国演讲,却读了葡萄牙外长的讲稿。

    2011年印度外交部长拿着葡萄牙外长的讲稿讲了三分钟,大家面面相觑,因为里面讲到我们西语国家如何如何,我们欧盟如何如何。一时间,这个老不中用的外长,承受了很大压力。

    可是在国内,印度外交部强行解释,印度和葡萄牙有很多共同之处,外长演讲并无不妥。

    4,孟买酒店,200名特种部队被10个恐怖分子打败。

    2008年11月,10名恐怖分子劫持了孟买奥贝罗伊酒店,印度特种部队当天晚上出动,第二天才到,持续了3天的对峙中恐怖分子在孟买足足行凶长达近60个小时,共造成195人死亡,另有295人受伤。


    于是,就有了那一个驰名印度内外的笑话:200人打跑2000人是俄罗斯球迷,200人打不过10个人,那是印度特种部队。

    也对啊,印度特种部队主要工作是摩托车叠罗汉、胸口碎大石、喷火等传统艺能,打架这么粗俗的事情,印度人绝对不干!

    印度将来必然崛起,这一点我们相信,可是,想要看到还得多活上百年才行。

  • img
    宠来也
    2021-12-18 17:23:15

    2003年印度空间研究组织:2015年之前印度将实现载人登月。

    2004年辛格:孟买将在5年之内超过上海!

    2015年莫迪:今天的印度是一个2万亿美元的经济体,难道我们不能期待一个20万亿美元的印度吗?

    2019年莫迪:在5年之内将印度的GDP提高到5万亿美元。

    ……

    如果说印度高层吹牛是为了取悦民众,获得支持,那么印度普通民众吹牛就是发自内心的“自信”。

    Quora上有一个问题——中国人知道印度是亚洲最强的国家吗?一个来自安得拉邦的印度网民回答:“不仅是中国,全世界都知道印度正在成为超级大国……”Quora上类似的问题还有很多,令人惊奇的是,支持印度的回答还不少,可能其中一部分是印度的网民,另一部分是反串黑。

    印度人为何如此爱吹牛?他们膨胀的资本在哪里?

    首先,印度人的自信与社会结构、文化和民族性格有关,印度大部分人信奉印度教,种姓制度把人分成几个等级,隔断上升通道,出生低微的人终生都将活在社会底层。既然无法向上爬,那就干脆安于现状,整天信神念经。人一旦不求进取,满足于目前的状态,就会产生一种莫名其妙的自信,自信过了头,就成了自负,最后成为满嘴跑火车的吹牛机器。

    印度的文化和民族性格就是张扬的,一点都不含蓄,这点从他们又唱又跳的影视艺术就能看出,印度人骨子里就不是低调的人。

    印度人的自信还来自于印度独立之后的光荣战绩。

    提到印度独立之后的战史,我们最先想到的就是1962年那场战争,但抛开这场战争,印度在其他战争中的表现还是很中看的。

    1948年印度吞并海得拉巴土邦,战斗只持续了不到6天,印度伤亡极其微弱,海得拉巴军队死伤2000多人。海得拉巴是印度最大的土邦,面积超过20万平方公里,人口超过1600万人,但印度几乎不费吹灰之力就将其拿下。

    1961年印度进攻葡萄牙占领的果阿,战斗持续了36个小时,印度大获全胜,结束了葡萄牙对果阿451年的占领。此战印度死亡22人,葡萄牙死亡30人,被俘3600多人。

    1962年印度虽然败给了北方大国,但没有大出血,当时我们还是太仁慈了。

    与巴基斯坦的三次大规模战争,印度的伤亡都要小于巴基斯坦,这算是印度独立之后的高光战绩,在Quora上经常被印度人拿出来吹嘘。

    之后印度控制不丹,染指尼泊尔、斯里兰卡和马尔代夫,俨然成为南亚的区域霸主,就凭这一点,就足以让不少印度人引以为傲。

    印度还有一个自信心来源,那就是在南亚文化圈里,印度算是发展得比较好的。

    我们都知道,人都喜欢和自己身边的人比较,国家之间也是这样,印度与其他南亚国家比起来还是很有优势的。

    经济体量自然不用说,GDP总量世界第六,南亚第一,南亚其他国家的总和加起来都比不上印度。2020年印度GDP总量2.71万亿美元,其他南亚国家加起来才7126亿美元。

    人均GDP上,印度虽然只有1965美元,但奈何南亚其他国家实在太低了,孟加拉国和印度相当,巴基斯坦只有1260美元,尼泊尔只有1200美元。斯里兰卡和不丹是3000多美元,马尔代夫接近1万,但这三国都不是印度的敌对国,印度人和他们比较的兴趣不大。印度人主要和巴基斯坦、尼泊尔比较,这样一来就很容易获得自信。

    反观我们,有一部分国人不自信,主要原因就是,在东亚文化圈里,日韩比中国内地要富裕(从人均上讲)。试想一下,如果日韩的人均GDP低于我国,国内哈韩哈日的人还会有这么多吗?

    还有其他的一些原因,比如印度和欧美的关系较好,印度文化在欧美国家很受欢迎,欧美媒体时不时吹捧印度,国际金融机构看好印度,各国企业在印度开工厂,大把的投资流入印度,印度裔精英在欧美混得不错等等,这些也容易让印度人飘飘然。

    以上种种,导致大部分印度民众都盲目自信,印度高层为了民众支持,也放出一些不着边际的“豪言壮语”,刺激民众的神经,就形成了印度举国上下吹牛成风的现象。

  • img
    宠来也
    2021-12-18 17:23:15

    大家好,本人是俄罗斯外交部外交学院博士,当年的博士论文研究方向就是中印关系。本人导师是俄罗斯的南亚问题专家安德烈·瓦洛金教授,任职于俄罗斯外交部外交学院、俄罗斯科学院和莫斯科大学亚非学院三所俄罗斯顶级的科研机构。所以对这个问题来说,算是比较专业对口。

    本人导师俄罗斯南亚问题专家安德烈·瓦洛金教授在中国大使馆参加活动

    首先说一个比较有意思的事情,在国内自媒体平台上有一个叫做“小绍与印度”的账号,主要发布和印度相关的视频,其中有一期专门采访了几位去中国待过一段时间的印度大学生,让他们谈谈在他们心目中自己的祖国和中国相比哪个更强大,结果这几位印度大学生基本都表示印度更强大,而且未来印度肯定可以赶超中国。

    印度学生认为相比中国印度更加强大

    印度大学生表示印度肯定能够赶超中国

    这还是亲眼见识过国中国发展程度的印度年轻人的看法,而那些普通民众估计自我感觉更加良好。所以说在印度老百姓认为自己国家实力很强是一个普遍现象。

    视频“印度人眼中世界强国TOP5”中印度年轻人的看法

    那么现在摆明我的观点,印度人之所以这么膨胀,主要是因为以下几个原因:1. 大英帝国留下的政治遗产,2. 经济改革所取得的成就,3. 印度战略地位的提升和西方媒体的刻意吹捧,下面开始详细分析。

    1. 大英帝国留下的政治遗产

    17世纪末到18世纪初的印度次大陆处于邦国各立、相互征伐的状态,当时的各大政治力量包括莫卧儿帝国的残存势力、中南部的马拉塔王国、入侵印度北部的阿富汗杜兰尼王朝、南部的迈索尔王国和波利加尔斯王国等。

    而在这一时期,新兴的欧洲国家,特别是英国正依靠东印度公司加紧侵略印度。英国人首先只是在沿海地区取得了一些贸易点,随后开始通过战争的方式逐步实施征服整个印度次大陆的计划。

    1757年英国派军队征服了孟加拉,并在当地建立起有效统治。1774年英国殖民者又把孟加拉西北的奥德邦收为附庸,并转而吞并了南方的迈索尔王国。

    英国利用东印度公司逐步征服印度

    随后英国人将扩张的方形指向北方锡克人居住的旁遮普地区,通过两次锡克战争将该地占领。莫卧儿帝国彻底沦为了英国的附庸。1857年印度封建主领导人民发起了反抗英国殖民统治的民族大起义,随后英国被英国殖民军武力镇压。英国殖民当局将莫卧儿帝国末代皇帝巴哈杜尔·沙二世流放到缅甸仰光,随后处死了其家族的大部分成员,于是莫卧儿帝国被彻底灭亡。

    起义被镇压后英国改变了对印度的统治方式,东印度公司被撤销,取而代之的是由英国政府直接统治印度,并向印度各邦的王公和老百姓宣告英国维多利亚女王即印度女皇。至此英国人实现了完全吞并了整个印度次大陆的宏伟目标。

    英属印度的疆域与官方旗帜

    英国的殖民统治虽然对印度人民造成了极大的伤害,但是也为印度奠定了大国的根基。

    第一,形成统一的政治格局

    印度历史上一直就没有形成或很少形成真正统一的国家。英国人殖民之前,印度只是一个由众多王国和土邦所组成的地理概念,印度人自己也不得不承认是英国的殖民化帮助印度完成了统一。

    除了领土上的大一统,英国还为印度带来了统一的语言。由于历史上基本处于分裂状态,印度并没有像古代中国一样推行过所谓的“书同文”政策。印度北方以印地语和乌尔都语为主,南地区则使用以泰米尔语为代表的达罗毗荼语。语言存在差异也就罢了,在书写上也是完全不同。印地语使用天城体字母,而乌尔都语在书写上采用的是阿拉伯字母,至于达罗毗荼语又是另一种文字表现形式。

    印度为数众多的文字系统使人眼花缭乱

    而英国人来到印度后强行推行英语教育,让印度众多母语不同民族拥有了可以交流的共同语言。

    在英国人的“帮助”下,印度才第一次拥有了庞大而统一的疆域以及统一的语言,现代意义上的“印度民族”才真正开始形成。

    第二,建立现代化的社会制度

    出于从文化心理层面归化印度以及培养殖民地本土官员来执行管理事务的需要,英国在印度大力推广现代化的英式教育,建立了完备的英式文官体系,成就了英语普及率非常高的本地精英阶层,让印度与先进的西方文明真正接轨。

    例如,印度民族解放运动领导人圣雄甘地以及印度开国总理尼赫鲁接受的都是纯正英国精英教育。甘地取得了伦敦大学的法学学位,并获得律师资格。而尼赫鲁的中学时代是在英国顶级贵族学校哈罗公学度过的,之后考入剑桥大学三一学院,毕业后同样获得了英国的律师资格。

    英国顶尖贵族学校哈罗公学为印度开国总理尼赫鲁的母校

    除此之外,英国人还为印度带来了现代企业制度、现代金融制度、现代司法制度、现代会计制度、现代审计制度等。

    第三,发达的基础设施建设

    英国统治印度后,建立了在当时来说非常先进和完备的基础设施。修机场、建港口、架桥梁、铺公路。英国人在印度构建了当时世界上最先进的铁路系统,全长6万多公里,时至今日很多铁道线路还在为印度老百姓服务。这些基础设施为印度的发展提供了前提条件。

    印度今天所使用的铁路系统大部分是由英国人建设的

    综上所述,大英帝国留下的丰厚遗产,让独立后的印度拥有了成为世界大国的硬资本,也使得印度人的自信心极度膨胀。印度总理尼赫鲁在《印度的发现》一书中写道:“印度是不能在世界上扮演二等角色的,要么就做一个有声有色的大国,要么就销声匿迹。”

    尼赫鲁不仅是这么说的,同时也是这么做的。他采取了一系列措施,让印度在内政和外交方面的表现都是风生水起。内政方面,用赎买和武力胁迫等方式合并印度五百多个土邦,实现军队和政府机关的国家化,将土邦军队和统治机关收归国有,打下了实质统一的基础。外交方面,用武力从葡萄牙手里收复了果阿,恢复了印度的民族自尊心。发起亚非会议(万隆会议),并和当时第三世界知名领袖南斯拉夫的铁托和埃及总统纳赛尔共同发起不结盟运动,扩大了印度的国际影响力,成为了第三世界国家的领袖。

    印度总理尼赫鲁(中)与埃及总统纳赛尔(左)和前南斯拉夫总统铁托(右)发起不结盟运动

    然而,在取得了这些成就之后,尼赫鲁和印度国民都膨胀了,以至于他们贸然在喜马拉雅地区发起了与新中国的武装冲突。最终的失败结果不仅打断了印度大好的发展前程,也让印度发起的不结盟运动戛然而止,尼赫鲁最后郁郁而终。这也是印度人认为1962年中印边境战争对其带来巨大创伤的主要原因,因为中国粉碎了他们的大国梦。

    这里总结一句,大英帝国留下的政治遗产为印度奠定了大国根基,让印度人拥有了骄傲的资本;而以尼赫鲁为代表的印度精英统治阶层接受的正规英国式教育不仅给他们带来了现代和进步的思想意识,同时也将大英帝国所固有的自命不凡和傲慢思想镌刻进了印度的民族性格。

    2. 经济改革所取得的成就

    印度政府于1991年7月开始进行全面经济改革,放松对工业、外贸和金融部门的管制,经济自由化全面展开。改革取得了明显的成效,十年内GDP取得了5%至6%的年均增长率。经过长期发展,一些产业取得了相当不错的国际市场份额,例如软件外包业和制药业。涌现了塔塔集团、比尔拉财团、博拉集团和安巴尼集团等大型集团公司。

    印度的软件外包产业享誉国际

    特别是自2014年莫迪领导的人民党执政之后,印度大力改善国内营商环境,努力吸引外资。于2017年5月废除了外国投资促进委员会,除了航天、国防和媒体行业外,超过20个行业允许100%的外商直接投资。其结果导致外商直接投资流入增长55%,股本流入增长63%。

    加上近年来石油价格低迷,印度石油进口支出节约了三分之一左右,这让莫迪政府有机会在财政扩张的同时维持低通货膨胀率。

    基于以上两个原因,执政党印度人民党给出了一张非常靓丽的成绩清单:从2014年到2018年,印度GDP年均增长率达到了7.2%,在大型经济体中居首位。

    总理莫迪带领印度走上经济快速发展道路,赢得了人民的拥护

    虽然相关专家指出印度经济的高增长是执政党2014年调整统计方法人工制造出来的。此外,印度制造业发展状况和相关出口数据,都与官方GDP增长速度不相称。但是不管怎么争论,当前印度经济发展状况总体良好是一个事实,而印度将取代中国成为世界增长引擎的吹嘘也越来越多。经济改革所取得的成就导致近年来印度国民的自信心空前提升,印度人也开始做起了取代中国成为全球经济发展龙头的美梦。

    3. 印度战略地位的提升和西方媒体的刻意吹捧

    冷战后世界格局发生了巨大的变化,苏联解体,俄罗斯虽然在军事层面对欧美国家还保持一定的威胁,但是在整体实力上根本无法动摇西方的全球霸权。而迅速崛起的中国则在政治、经济、金融、军事等各个方面对欧美形成了全方位的挑战。

    以前美国对中国的定位是“有缺点的合作伙伴”,但是现在却将中国视为主要的战略竞争对手。无论是奥巴马的“重返亚太战略”还是特朗普的“印太战略”,其核心目的都是将美国的战略重心转移到亚太地区,全力遏制中国的崛起。

    从奥巴马到特朗普,中美对抗的趋势越发白热化

    美国除了自己赤膊上阵与中国直接对抗之外,另外一个非常重要的策略就是联合区域内的其他国家建立所谓的“对华统一战线”,共同与中国抗衡。

    具体实施策略表现为恶化邻国与中国的关系,使这些国家内生出制衡和围堵中国的战略需求,这样不仅可以将它们推到与中国对抗的前沿,减轻美国战略负担,同时还可以加深这些国家对美国所提供的安全保障与经济支持的依赖性,从而强化美国的地区领导力。

    领土纠纷是最佳介入点,所以我们看到这些年围绕南海问题的冲突是越演越烈,而这背后都有美国的影子。在中国的众多邻国中,印度是唯一一个没有和中国划定陆地边界的国家,双方围绕领土问题时有摩擦。而且印度是全世界除中国以外第二个人口达到十亿的超大规模国家,同时还具有次大陆级别的国土面积,如果能够激化中印之间的矛盾,那么印度势必可以让中国产生极大的国力消耗。

    领土争端是中印关系正常化的主要障碍

    1998年印度实施了三次地下核试验,随后美国及其盟友对其实施了包括武器禁运在内的制裁。近年来出于拉拢印度对抗中国的战略需要,美国政府悄然改变了对印关系,奥巴马执政时期完全解除了针对印度的武器禁令,向其销售大量先进美式装备,大大提升了印军的实力,也增强了印度就领土问题与中国抗衡的信心。

    美国将先进的P-8海上巡逻机卖给印度,以增强其对抗中国远洋海军的实力

    2010年之后美国军方高层发现美国与其亚太盟友(日本、韩国、澳大利亚)已经无法制衡中国快速崛起的军力,认为“亚太地区”的概念已经过时,倡议将印度洋相关国家也联合进来,创造一个限制中国的“单一的战略体系(a single strategic system)”。于是到特朗普执政时期,对华包围圈扩大到印度洋,印度被拉拢进来,这样就产生了所谓的“印太战略”。在该战略中美国、日本、印度和澳大利亚为核心四国,即所谓的"四方民主联盟"。

    在这个大背景之下,西方媒体大肆炒作所谓的中印“龙象之争”,各类文章层出不穷,鼓吹印度的后发优势和发展潜力,挑唆其与中国积极对抗。

    美国《时代周刊》大肆渲染中印“龙象之争”

    例如,2010年著名的期刊《经济学家》发布了名为《印度将如何超越中国》的封面文章,指出“印度正在创造令人吃惊的经济奇迹。尽管中国整体经济实力是印度的4倍,但考虑到印度今年的经济增长率高达8.5%,因而最晚不超过2013年,印度经济的增长速度一定会超越中国”。BBC也拍摄了系列纪录片来对比中印两国,宣称尽管中国的基础设施发达,出口政策也比较好,但是中国搞的是imitation(仿制),而印度做的却是innovation(创新),此外印度的人口政策好于中国,因为不限制生育使得印度有了更多年轻劳动力。中国是一党制,印度则是更优越的民主制度。所以最后结论就是虽然中国暂时领先,但是印度有潜力超越中国。

    由于1962年边境战争的创伤,本来印度各阶层就普遍存在相当程度的反华情绪,在这种大肆渲染之下,很容易就把印度人的民族主义情绪激发出来了。再加上自从实施改革后,印度的经济确实取得了长足的进步。在这些因素的综合作用之下印度民众之中产生了一种自我膨胀的心理,认为自己的国家必定超过中国。所以在欧美版知乎Quora上印度网友经常表示不理解为什么中国人不知道印度的强大。

    进入二十一世纪后印度人再次燃起大国梦

    西方给出的“印度优势”包括较高的经济增速、人口红利和廉价劳动力、高英语普及率和民主制度,其实这些所谓优势其实并不能撼动中国的领先优势,网上的相关论述已经非常多,这里就不再赘述,但是印度人就吃这一套,并深信自己的国家将发展为全球第一经济强国,赶超中国只是时间问题。

    综上所述,大英帝国的遗产为印度奠定了大国的根基,使得印度人拥有了最初的骄傲资本;经济改革所取得的成就,让印度人感觉自己可以成为全球经济发展龙头;而美国的拉拢政策以及西方媒体的吹捧,使得印度人坚信自己拥有巨大的潜力并终将超越中国。以上三个因素是印度人变得极度膨胀的主要原因。

    但是自信满满的印度人没有料到2020年发生了恐怖的黑天鹅事件,肆虐的新冠病毒把印度彻底打回原形。根据印度卫生部发布的消息,截止到10月11日印度新冠肺炎确诊病例累计突破700万大关。不出意外的话,印度将超越美国成为世界上新冠病毒感染病例最多的国家。

    新冠疫情将印度的虚弱面展露无遗,无情打击了印度人的自信心

    随着新冠肺炎疫情的持续蔓延,印度经济、社会政治、对外政策等方面如今都处于不同程度的危机之中,这拖累了这个国家成为世界领导人的野心和能力。印度经济正经历自1947年独立以来首次出现的历史性低谷,预计今年经济负增长将超过10%。

    巴基斯坦媒体嘲讽印度已经沦为了可笑的“南亚病夫”。印度资深记者哈里斯·卡雷在评论当前局势时写道:“鉴于目前的状况,印度的领导人或许应该停止假装印度成为有抱负的世界领袖的幻梦了”。

    感谢阅读,欢迎大家点赞留言,记得关注我@天可汗文化 。如果有什么不明白的地方可以直接私信交流,愿意与大家分享更多政经文化类资讯。

  • img
    匿名网友
    2021-12-18 17:23:15

    我是专门做印度视频报道的及评论的。

    大概罗列下说过的大话。

    1.2020年成为超级大国。结果:失败,改为2025年

    2.10万亿基础设施投入。结果:空话,每次演讲的内容

    3.加入或替代五常,解散联合国 结果:失败

    4.建造自己的空间站。结果:登陆月球成功99%

    5.抗击疫情最出色,疫苗施打最快。结果:全世界变种培育基地

    6.光辉战机吊打J20。

    7.抵制中国货 结果:样样离不开

    8.抵制中国APP。结果:下载量激增

    9.2026赢得世界杯

    10.成为世界制造业中心

    11.2023年投入75列半高铁车组

    12.2047年达成能源独立

    13.印度电动车更先进

    14.2021出口额提到4000亿美元

    15.建立100个智慧城市

    16.印度中产阶级最多 结果:都排队领救济了

    17.印度疫苗最好

    目前我的视频差不多聊到了这些,以后慢慢补充[尬笑]

    三哥还是比较有趣的。欢迎大家的关注[来看我]

  • img
    匿名网友
    2021-12-18 17:23:15

    我是儿童故事撰稿人王叔,我来聊一下这个话题。

    印度为何膨胀——而且动不动就拿美国和中国比?在美国版知乎Quora上,印度网友列举了很多方面的理由,王叔整理了一下,应该能解释这个问题:

    1、印度的官方语言是英语,有语言优势;印度发达的外包业务和中心服务就是证据;(谜之自信啊)

    2、印度购买了更先进的西方武器,中国只能自己制造武器。(这个理由够奇葩)

    3、印度最富有的人比中国更富有,对政府政策制定方面有更大的影响力,这意味着他们可以帮助印度变得更富有(先富帮后富?)

    4、印度社会更有活力,因为他们有比中国多得多的语言。这意味着他们在不新的沟通、互动或冲突中获得创意的机会。(无力吐槽了)

    5、印度的发展潜力更大。很多外国企业(包括中国)都在挤进印度市场,这表明印度是一个更适合做生意的地方。(没有消费能力的怎么说?)

    6 、农业方面:中印两国人口大致相同(14亿)。但印度用不到中国三分之一的土地养活了同等数量的人口。此外,,印度还是世界第一的大米出口国,而中国则需要进口。

    7、航天方面:印度网友认为航空航天工程最能反映一个国家的工业化水平。印度曾发射过一枚载有104卫星的火箭,而中国从未做到过。

    8、印度宝莱坞电影在国际上大受欢迎,而中国电影很少有畅销海外的;

    9、印度制药工业发达,中国也要向印度采购、进口;

    10、印度人口年龄结构更年轻,也是世界上适龄劳动人口最多的国家;(失业人口也最多)

    11、印度人在硅谷处于绝对的优势地位(优秀人才都在国外也拿来说)

    12、印度有强大人冥煮制度,与西方价值观相同。

    以上的理由,有的很奇葩,有的也有些道理,至于怎么看,大家可以自己评判。

    至于印度说过哪些搞笑的大话,那就多了:

    1、早在上世纪50年代,印度独立后的第一任总理尼赫鲁就发明了一个“天定大国”论,认为印度有得天独厚的六大优势,注定要成为美国与苏联后的世界第三大国。

    2、印度前总理辛格上台的时候,曾扬言5年内让孟买赶超上海;

    3、现总理莫迪豪情万丈,上台后宣称到2020年让印度成为20万美元经济体(实际上,2019年其经济同比增长了5.3%,完成的名义GDP约为2.85万亿美元)。

    4、2018年,印度媒体在视频网站上发表了一个名为《超级大国2020》的视频,表示随着印度各方面的发展,预计印度将在2020年步入超级大国的行列。这是按计划成为超级大国啊,成为了2019年底国际网络上的一个大梗。

    5、印度民间梗:再不努力,20年后孟买就要被上海赶超了!

    6、2018年4月17日印度特里普拉邦首席部长德普,发表了一场面向民众的讲话:“在印度悠久的历史长河中,不乏也有使用科学技术的例子,比如网络。‘’三五千年前的网络?也是活久见了。

    7 、2018年,印度试射了一枚烈火-5弹道导弹,与中美俄的弹道导弹动辄1万到1.2万公里的射程相比,烈火-5弹道导弹射程仅有6000公里左右,但印度仍吹嘘其为“全世界最精准”的弹道导弹。

    8、同样是2018年,印度陆军参谋长拉瓦特公开宣称,本年度印度将全面推进使用国产武器,结果自家的武器库里全都是万国造。

    9、在新能源方面没什么建树的印度甚至还宣称,2030年后一辆烧油的汽车都不会在印度市场出售。结果,到目前为止,印度仍然有三亿人口连生活用电都无法解决,几亿人的家里都没有一个厕所。

    可以说,印度吹过的牛,不胜枚举。但嘲笑人家也没什么意思,毕竟,做好我们国家内部的事情才是正道。各位朋友,你们认为呢?

    综上,希望对朋友们有所启发,谢谢!

    【如有疏漏,敬请斧正!

    我是儿童故事撰稿人王叔,敬请点赞,关注。谢谢!】

  • img
    宠来也
    2021-12-18 17:23:15

    01.最自信的一句——“孟买再不努力,20年后就要被上海赶超了!”

    孟买是印度的经济中心,孟买在印度的地位相当于上海在中国的地位。

    2013年,印度一个节目拿孟买和上海做对比,对比过后,印度人得出以上结论,孟买再不努力,20年后就要被上海赶超了。

    2019年上海常住人口2428万,GDP总量38155亿人民币,约为5624亿美元.

    2019年孟买常住人口2280万,GDP总量约2800亿美元。

    上海与孟买人口相当,都是2000多万人口的超级城市,但孟买的GDP总量仅为上海的一半。

    孟买到目前为止仅开通一条地铁线(2014年开通),全长11.4公里。上海从1993年5月至今,已开通地铁线路16条,全长705公里。

    按照2019年GDP孟买相当于我国的那座城市?

    根据2019年中国城市GDP10强榜单,孟买的GDP在排名第六名的苏州市之后,在排名第七名的成都市之前。

    (注:2019年苏州GDP19235亿人民币,成都17012亿人民币)



    02.最狂妄的一句——莫迪说:“要让印度国内生产总值达到20万亿美元”

    2014年,印度总理在竞选期间,公开的说,要让印度国内生产总值达到20万亿美元。

    根据2019年世界各国GDP排名,2019年中国的GDP总量为15.54万亿美元,位居全球第二,印度GDP总量3.16万亿美元,位居全球第五。

    我想问莫迪总理,五年过去了,那剩下的16.84万亿美元怎么办,打算什么时候完成要让印度国内生产总值达到20万亿美元?



    03.最心虚的一句——印度是世界第二大民主国家

    民主国家是什么意思,简单理解就是民主共和国,就是民众有选举权、监督权,有游行、言论、示威等自由。

    印度一般都会自称自己是世界第二大民主国家,那第一大民主国家是谁呢?是美国。可是从人口上看,印度有13亿人,美国有3亿多人,不应该是印度才是最大的民主国家吗?为什么甘愿做个世界第二?印度在心虚什么?



    印度为什么这么膨胀?

    1.印度周围无强敌

    印度是南亚次大陆最的国家,印度如此膨胀跟他周围的地区和国家有关,印度的“邻居”有孟加拉国、缅甸、中国、不丹、尼泊尔、巴基斯坦,海上有斯里兰卡、印尼、和马尔代夫。

    在印度的所有邻国中只有中国比他厉害,其它国家都不是印度的对手。中国是一个热爱和平的国家,也没把印度当做竞争对手,所以印度就慢慢的膨胀起来了。



    在印度独立后的所有战争中,除了1962年中印自卫反击战我国把印度胖揍了一顿外,印度发动的其它几场战争都胜利了,这也是印度膨胀的一个原因。

    2.美国俄罗斯对印度的放纵

    冷战开始后,美国和俄罗斯都向印度伸出了橄榄枝,美国希望印度强大起来制衡俄罗斯和中国。

    印度的军工很差,武器装备全靠进口,印度的大部分武器都来自于俄罗斯,所以俄罗斯也是处处惯着印度。



    3.无知即无畏

    印度媒体向印度民众传达的都是国外是如何的落后,所以印度民众很难了解外面的世界,可以说印度民众被“洗脑”了。所以才闹出了各种笑话,例如,“上海20年后将赶超孟买”、“我月工资4万卢比,在中国是不是可以当土豪了?”。



    结束语

    印度愿意当一个笑话,那就让他自欺欺人好了。我们只管闷头发展自己,当有一天我们真正的成为一个超级大国、强国的时候,再来看那些跳梁小丑能蹦跶到几时。

  • img
    匿名网友
    2021-12-18 17:23:15

    毛泽东:我想了十天十夜,总想不通尼赫鲁为什么要来搞我们。

    这句话是出自伟大的毛主席,而毛主席说这句话的背景就是印度军队大举犯境,尼赫鲁狂妄的叫嚣:要把中国军队从印军侵占的中国领土上“清除掉”。这可能是印度说过最搞笑的大话了,而且还是出自尼赫鲁。当时的中央反复确认尼赫鲁到底是不是想要搞我们?一代领导人那可都是从尸山血海里面走过来的政治家,他们对国际形势的判断十分敏锐,按理说在二战后第三世界会联合起来推翻帝国主义的殖民统治。

    而且当时美苏正在争霸,社会主义、资本主义谁能角逐到最后还是未可知的事。这种情况下,中印的关系是比较友好的,我方提出了“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尼赫鲁也表示开展“不结盟运动”,中印发表公报,态度明显向好的方向发展。但是尼赫鲁突然发起战争,以至于毛主席都想不明白印度为什么要搞我们,开战前反复确认,最后说了一句:我想了十天十夜,总想不通尼赫鲁为什么要来搞我们。

    此次开战前,印度接受了英国的一些先进装备,而当时中国也是一穷二白,西方世界对中国的蔑视根深蒂固,他们在宣传上为印度造了足够多的势,吹嘘印度为世界第三,一定能把中国打得落花流水。西方媒体的吹嘘让尼赫鲁日渐自满,这位领导人做出了错误的判断,在中国境内设立了43个军事据点,试图一步步蚕食我国领土。英国都不敢做的事,印度做出来了,在推进两英里之后,尼赫鲁就吹嘘“取得了拿破仑式的大胆的规划所取得的独一无二的胜利”。

    回顾我国的历史,我国已经见证许多世界第三的陨落了,在当时也打过一些硬仗,对待印度也是比较重视的。中央军委发出命令:要做好军事指挥、政治动员、后勤保障工作,务必精心计划,周密组织。此次对印度反动派作战,事关国威、军威,务必初战必胜,只能打好,不能打坏。从军委的命令上看,我方还是比较重视印度军队的,毕竟我方一度讲究“从战略上蔑视敌人,从战术上重视敌人”一度把印军精锐部队视为国民党五大精锐来对待,不可掉以轻心。

    尼赫鲁“没有帝国主义的命,却偏偏得了帝国主义的病”,美苏英三个大国都没做成的事,尼赫鲁竟然也想试试。其实这场战争我真的很想大书特书,但问题就在于真的没什么好说的,战局几乎一边倒,我方以压倒性的优势取得了胜利。都登地区作战的时候,19分钟印军就被打爆出局,印军在阵亡12个人的情况下就放弃了阵地,这种逃命速度是我方想不到的。虽然没有强求你誓死捍卫阵地,但你最起码也要抵抗一下吧,就算是国军兄弟那也是抵抗过的啊。

    印军火速逃亡,我军也就开始了追击。总参谋部担心会中埋伏,所以下令让东线中部地区的部队停止追击,原地打扫战场,保持警戒。事实上我方完全想多了,人家印军早就跑的没影儿了,根本没有反击。在对印自卫反击战中,庞国兴战斗小组很好的展现了双方战斗力的差距。副班长庞国兴在追击印军时与军队失去联系,三个人深入敌境15公里,攻占了两个炮兵阵地,缴获了7门火炮、2辆汽车,击毙7个印军,并且说了一句:“敌人非但不投降,还胆敢向我还击!”

    回顾到战前的问题,印度的战斗力怎么样?我方一度评估印度精锐部队的战斗力和国民党五大主力的战斗力差不多,但事实上完全高估了,西藏军区司令员张国华向中央报告:“从没打过这么简单的仗”。18军在我军中并不能算是一流部队,但是却打得印度落花流水。徐焰说印军也就国民党中档水平,我看也有点高估,因为中档水平都快赶上晋绥军了,那可是阎长官的看家部队啊。

    印军的精锐部队可能是中档水平,但是在当时大部分的印军还不如国民党的地方保安团,一盘散沙,根本就没有凝聚力可言。当然,这不只是印军的现象,印度整个国家都是这样。政令不一、军令不一、语言众多、民族众多、阶级、种族姓等多重矛盾集中在印度,其战斗力、动员能力、军队凝聚力可想而知。这种部队莫说打解放军了,就连国民党军都打不过。当年国军93师残部在金三角,缅甸方面特意请来印度的雇佣军,结果印军被国军爆锤。93师在国民党军中应该是二流部队,毕竟是参加过远征军的,面对印军如摧枯拉朽。我实在想不明白,到底是谁给了尼赫鲁勇气,以至于尼赫鲁搞我们。我到现在也想不明白,印度迷之自信是从何而来。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