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3/A, Miranda City Likaoli Prikano, Dope
+0989 7876 9865 9
+(090) 8765 86543 85
info@example.com
example.mail@hum.com
全华班?《东方体育日报》:足协归化政策或升级,每队非血统增至4名,你怎么看?
谢谢您的邀请!个人认为,有关部门应该管一管媒体了,不能任着性子想说什么就说什么!
关于归化问题,最近有三则重磅报道:一是《东方体育日报》称,足协已对归球球员入籍办法进行修改并递交审核,并不日将出台相关细则。其中针对非血缘归化球员的上限为4名。二是有报道称,埃尔克森的归化程序已经启动,但他的目的地却是恒大。三是《东方体育日报》称,足协的新归化目标是“野牛“——前鲁能外援、现在中甲踢球的阿洛伊西奥。
这里重点说说非血缘上限4名的问题。一支球队每场比赛上场人数是11人,除了守门员就剩10人。这10名球员中,如果一下子上了4名非血缘的归化球员,则还有6个名额。如果现行规则不作修改,再减去3名外援,则还有3个本土球员的用人指标。如果U23政策下赛季还沿用本赛季下半程的规则,则每队需要有一名U23球员在场,最后还有2个用人名额。如果这2个名额都用在华裔归化球员上,则非U23球员和守门员位置的“土鳖”没戏了!
如此一来,每到中超比赛日,观众(包括现场观众和全世界的电视、网络直播观众)、裁判员等一看,全傻了眼:这是五大联赛还是非洲杯,抑或美洲杯吧?
在这种情况下,足协肯定必须制定非常多的条例。比如《中超联赛非血缘归化球员使用细则》、《中超联赛华裔血统归化球员使用细则》、《中超联赛外援使用细则》、《中超联赛U23球员使用规则5.0版》……等等。
不行,再等等,如果某支球队一场比赛一下子派上5、6名前锋咋整?所以,还必须制定一个《中超联赛非土生土长中国籍球员前锋使用规则》,详细规定,不管是华裔也好、非华裔也好、外援也罢,一场比赛不能安排超过4名前锋球员!
可这还不行!要是某队主教练都熟知中国兵法,玩个瞒天过海计、明修栈道、暗渡阵仓计,先让比如佩莱、高拉特、埃尔克森、扎哈维、伊哈洛等跑到后场,假装是后卫,然后让冯潇霆、张林芃、高准翼、戴琳、贺惯等跑到前场充当前锋。5分钟之后——不,甚至不必5分钟,就像U23“涮水”一样,几十秒钟之后,再来一个乾坤大挪移,前锋变后卫、后卫变前锋——就像非洲大草原的水牛、班马迁徙一样,又像军队行军打仗一般,然后堂而皇之让4、5名本土生土长的假前锋回到后卫线,让各种肤色的“非土生土长中国籍球员”排山倒海般跑到前锋线。这中超比赛岂非变成篮球赛、一场球下来进上百个球?
不行!还得修改一下国际足联的比赛规则,出台一个《中超联赛进球规则》,规定一场比赛进球数不能超过50个!
一场中超比赛,场上28人次的球员中(含3个换人,又包括外援4上3),最多的时候只有4名土生土长的中国球员,即2名守门员+2名U23球员。具体计算办法是:4名非血缘归化球员+4人次外援+1名U23+1名守门员+2名华裔归化球员。
这不叫足球比赛吧?应该叫“世界各国球员联欢会”!
还搞什么青训啊?不用搞了!归化就行,拿来主义。所有土生土长的中国球员,要做好选择足球这个职业有风险的思想准备。因为一旦超过了23岁,可能就只能在板凳上渡过职业生涯了。
还有,一个俱乐部1名翻译肯定是跟不上形势了,得与时俱进,准备3、4名甚至5、6名。最多的俱乐部,理论上最多必须配备10名翻译!不行,还没包括主教练,得11名!
当然,教练席的长条凳得增加至少10个席位,因为每支球队都有可能同时安排10名非土生土长球员参加比赛,单单翻译就有一个加强班!那个壮观景象,举世无双、空前绝后!
你信吗?你认为这有可能吗?反正我不信。
(今日头条悟空独稿,未经许可禁止转载!图片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谢谢!)
这个命题就错了。足协的归化政策都是有条件的,豪门俱乐部才能玩,其他的中小俱乐部连资格都没有,只能看看热闹。比如重庆斯威的费尔南多,广州华南虎的阿洛伊西奥,这些都是要转到恒大才能被归化。对小俱乐部来说,只要那些豪门不盯着他们的当家外援,就谢天谢地了。哪来的全华班。
再说那些被“归化”的外援,他们的薪水都比没归化之前要高。比如重庆斯威的费尔南多,重庆方面只肯给最高300万欧元的年薪,恒大给的是800万欧元。而恒大从巴西召回的高拉特,在续约后薪水也大幅度上涨了。如果换成是中小俱乐部,他们有几个负担的起这么高的工资?即便是足协放开归化范围,能舍得出钱养一、二个归化球员就顶天了。
对于归化政策,我个人是不反对的。一方面,我们的本土球员太不思进取了,只有优秀的归化球员加入竞争才能让他们感觉到危机感,才会为了生存努力去提高自己。另一方面,也有利于提高联赛的观赏度。
归化球员未来可能会是中超的主流现象。随着归化球员的政策落地,各队都开始了引进归化球员。
现在归化球员多是具有华裔血统的球员,这也是球迷们比较容易接受的类型。但是鲁能的德尔加多不属于这一类型的归化球员,他是纯葡萄牙籍的球员,鲁能在中超先走了一步。
未来如果放开归化非华裔血统的球员数量可以每队达到4名,那么再加上4名外援,本土球员的生存空间将被大幅度压缩。
国内球员的出场机会变少,有利有弊。这样可以促使国内球员刻苦训练,争取拿到出场机会。但是另一方面可能会影响到青训,很多小球员和家长可能会看到国内球员基本没有出路,就不再参加青训。
按照常理来说,每支中超球队归化球员1-2名是比较合理的,达到3-4名归化球员,数量有些偏多,会严重压缩国内球员的生存空间。
足协出台入籍2.0规定,每家俱乐部能够拥有非华裔归化球员数量为4名,加上原有的3名外援,届时中超赛场上很有可能会出现一种情况:场上1支队伍只有4名本土球员,其余的全部是“外援”。这对于大部分本土职业球员来说,简直就是致命的打击,当然,这也顺应了一个残酷的道理,物竞天择,适者生存,有能者居之,无能者淘汰。
四名非华裔球员,三名外援,1名本土门将,再加上足协出台的u23新规(场上始终要有一名u23球员),不受足协照顾的非u23本土球员,就剩下2个名额了,到那时候,将会出现多名本土球员面临“失业”,这或许是一个良好的开端,让他们感到压力,才能够激发他们,否则中国足球只会继续处于低迷。
当然,非华裔球员的归化,并不是那么容易操作的,德尔加多作为中超首位登场的非华裔球员,整个入籍手续办理是花了大半年的时间,所以一家俱乐部想要凑齐四名非华裔球员,难度是十分大的,就目前看来,能够率先做到这一点的,理应是广州恒大,恒大作为试点俱乐部,届时的四名非华裔球员,应该会是高拉特、费尔南多、埃尔克森和阿洛伊西奥。不过目前足协和各大俱乐部对于归化入籍一事都保持缄默的态度,一切都未必属实。
此外,还没计算具备中国血统的归化球员,像罗伯托-萧、布朗宁,未来都将会是恒大的主力军,届时竞争也将会更加激烈。这几年足协大力尝试归化,目前也非常明确,就是冲击2022年卡塔尔世界杯以及2023年的亚洲杯,多方面着手归化,牺牲一定的本土球员也在所难免。要玩就玩大的,归化一名两名球员完全是不够的,只要号召各大俱乐部都去寻找外籍球员归化进来,未来才会有筛选的余地!届时组建最强国足,才能在世界杯和亚洲杯上取得更好的成绩。
正常来讲,这个人数太多了,不利于足球发展,限制了本土球员的生存空间,但是细细一想,也有道理,这个4个名额的限制主要是为了恒大准备的,恒大正好准备规划4个球员。一般入籍都有要求,就是在中国要呆满5年,但是鲁能的德尔加多开了一个新的头,把规划球员的门槛降低了。正常来讲,为了足球的发展,一个队拥有一个非血统级的规划成员,我觉得是比较合适的,4个名额简直太可笑了。
如果真是这样的话,那中国足球冲击世界杯是一点问题都没有了。但是以这种方式踢世界杯,真的有意义吗?对中国足球的未来,真的是有帮助吗?
目前中超有16支球队,每支球队可以规划非血统球员四名,另外还有部分华裔血统的球员不在指标之内。这样的话,估计到时候中超赛场规划球员总数将达到70—80名左右。
这些球员组成的国家队,或许不会有黄皮肤的正宗中国人了,因为实力根本不够嘛(哪怕武磊去比也是差距大啊)。到时候,球场上各种肤色的球员都有(唯独没有黄皮肤),也不知道球员会不会唱《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球场外,当球迷们唱歌《歌唱祖国》《走进时代》等主旋律歌曲为他们加油时,我们的“国足”球员们却一句也听不懂。
同时,在中超赛场上,每支球队有5名规划的中国球员(加上规划的华裔血统的球员),再加上4名还没有规划的外援,我的妈呀,除了门将,只有一名正宗的中国人可以踢首发。
这样的话,受影响最大的是青训,正在接受青训的孩子们、正准备青训的孩子们以及他们的父母们,对于这个政策,打击应该是非常巨大的。因为规划这么多,黄皮肤的中国人进入国家对的概率就非常小了,踢中超的概率也非常小了。
这样的事情持续下去,中国足坛将没有青训,对好不容易开始变好的中国足球将无疑是致命打击,请问这样的结局,球迷们愿意看到吗?
足协,歇歇吧!别折腾了!抑或,万一是《东方体育报》在胡说呢?
有关于最近热议的归化问题,想了很久,也来说两句供大家讨论。
中国男足一直是国人的心中痛,原因是有几个:1.国家的人口政策,独生子女谁家父母都是心疼的,受伤了怎么办?2.和平时代的民风,国人儒雅,并不推崇竞争激烈的运动,千军万马奔高考。3.政府部门的不作为,乱作为,有着别国成功的经验不学,天马行空政策朝令夕改。这三点是基本面,没有了群众基础,没有专业部门领导,一项运动怎么可能搞上去。
回归运动员归化的问题,既然在可预期的十多年国家人才缺乏,不会有突破,那么采用不拘一格降人才是不错的捷径。
归化可以是有中国血统的人才,这样民意接受度更高;在此基础上还不能达成目标的话,归化非血统的人才也是一个不错的选择,我们可以选择不同的方法,我们追求的是结果,只要让国足冲出亚洲,我们就可以去实践。
但是一个国家一项运动的好坏不仅仅是成绩一项,国民的接受度很重要。我不反对甚至我支持各类归化,终极目的是提高中国足球的水平,激发全民参与的热情,让本土球员的水平与国际接近。
基于这个目标,我们既要适时开放归化,更要控制好归化的力度。国家队层面个人主张上场非血统的归化队员数量不要超过三分之一,全部归化队员不要超过一半,不然那不像中国队,那是一支八国联军,也不利于中国足球的提高,更激不起全民参与的热情。我们的终极目的是在未来有一支纯粹的中国人的国家队。
中国足球的基础是联赛,搞好联赛是根本。怎么样提高联赛水平?参考一下NBA的规则和赛制吧。
个人以为提高联赛有以下几个方法
1.坚决打压寡头垄断,寡头的出现会极大抑制竞争,一家独大会打击中小球会的热情。
2.要规定归化球员的数量,归化球员的上场人数。
3.同理,更要规定外籍球员的人数和上场数。
4.要设定工资帽,用工资帽来平衡各个球队的水平,尽可能让水平接近,提高联赛的激烈程度。
5.扩大联赛规模,中超18支,中甲22支,中乙24支。青年联赛,大学联赛,基层杯赛,国家要抽调资金扶持。
中国足球不要再如以往那样急功近利,搞好联赛,打好基础,唤醒全民参与的热情,小平那句话还是最根本的,足球要从娃娃抓起!
歸化高水平人才和國際規則接軌是中國足球正解,中國足球從現在起要學會和國際規則打交道,只要符合國際足聯章程就大膽去做,盡量少搞點條條框框,限制越多漏洞就越大,就越是出問題,費力不討好。如果中國足球徹底放開和國際接軌,則中國足球巨大的商機就會被激活,也促進了足球產業的健康發展,有百利而無一害。
規則面前人人平等,大家都尊重規則,按照客觀規律辦事,則中國足球騰飛之日不會遙遠。
中國足球,請放下包袱,走堂堂正正的路。全力以赴和國際接軌。一切問題必將迎刃而解。
足协又给恒大儿子找台阶下 不稀奇了
9人回答
宠来也
2021-12-18 18:02:57谢谢您的邀请!个人认为,有关部门应该管一管媒体了,不能任着性子想说什么就说什么!
关于归化问题,最近有三则重磅报道:一是《东方体育日报》称,足协已对归球球员入籍办法进行修改并递交审核,并不日将出台相关细则。其中针对非血缘归化球员的上限为4名。二是有报道称,埃尔克森的归化程序已经启动,但他的目的地却是恒大。三是《东方体育日报》称,足协的新归化目标是“野牛“——前鲁能外援、现在中甲踢球的阿洛伊西奥。
这里重点说说非血缘上限4名的问题。一支球队每场比赛上场人数是11人,除了守门员就剩10人。这10名球员中,如果一下子上了4名非血缘的归化球员,则还有6个名额。如果现行规则不作修改,再减去3名外援,则还有3个本土球员的用人指标。如果U23政策下赛季还沿用本赛季下半程的规则,则每队需要有一名U23球员在场,最后还有2个用人名额。如果这2个名额都用在华裔归化球员上,则非U23球员和守门员位置的“土鳖”没戏了!
如此一来,每到中超比赛日,观众(包括现场观众和全世界的电视、网络直播观众)、裁判员等一看,全傻了眼:这是五大联赛还是非洲杯,抑或美洲杯吧?
在这种情况下,足协肯定必须制定非常多的条例。比如《中超联赛非血缘归化球员使用细则》、《中超联赛华裔血统归化球员使用细则》、《中超联赛外援使用细则》、《中超联赛U23球员使用规则5.0版》……等等。
不行,再等等,如果某支球队一场比赛一下子派上5、6名前锋咋整?所以,还必须制定一个《中超联赛非土生土长中国籍球员前锋使用规则》,详细规定,不管是华裔也好、非华裔也好、外援也罢,一场比赛不能安排超过4名前锋球员!
可这还不行!要是某队主教练都熟知中国兵法,玩个瞒天过海计、明修栈道、暗渡阵仓计,先让比如佩莱、高拉特、埃尔克森、扎哈维、伊哈洛等跑到后场,假装是后卫,然后让冯潇霆、张林芃、高准翼、戴琳、贺惯等跑到前场充当前锋。5分钟之后——不,甚至不必5分钟,就像U23“涮水”一样,几十秒钟之后,再来一个乾坤大挪移,前锋变后卫、后卫变前锋——就像非洲大草原的水牛、班马迁徙一样,又像军队行军打仗一般,然后堂而皇之让4、5名本土生土长的假前锋回到后卫线,让各种肤色的“非土生土长中国籍球员”排山倒海般跑到前锋线。这中超比赛岂非变成篮球赛、一场球下来进上百个球?
不行!还得修改一下国际足联的比赛规则,出台一个《中超联赛进球规则》,规定一场比赛进球数不能超过50个!
一场中超比赛,场上28人次的球员中(含3个换人,又包括外援4上3),最多的时候只有4名土生土长的中国球员,即2名守门员+2名U23球员。具体计算办法是:4名非血缘归化球员+4人次外援+1名U23+1名守门员+2名华裔归化球员。
这不叫足球比赛吧?应该叫“世界各国球员联欢会”!
还搞什么青训啊?不用搞了!归化就行,拿来主义。所有土生土长的中国球员,要做好选择足球这个职业有风险的思想准备。因为一旦超过了23岁,可能就只能在板凳上渡过职业生涯了。
还有,一个俱乐部1名翻译肯定是跟不上形势了,得与时俱进,准备3、4名甚至5、6名。最多的俱乐部,理论上最多必须配备10名翻译!不行,还没包括主教练,得11名!
当然,教练席的长条凳得增加至少10个席位,因为每支球队都有可能同时安排10名非土生土长球员参加比赛,单单翻译就有一个加强班!那个壮观景象,举世无双、空前绝后!
你信吗?你认为这有可能吗?反正我不信。
(今日头条悟空独稿,未经许可禁止转载!图片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谢谢!)
匿名网友
2021-12-18 18:02:57这个命题就错了。足协的归化政策都是有条件的,豪门俱乐部才能玩,其他的中小俱乐部连资格都没有,只能看看热闹。比如重庆斯威的费尔南多,广州华南虎的阿洛伊西奥,这些都是要转到恒大才能被归化。对小俱乐部来说,只要那些豪门不盯着他们的当家外援,就谢天谢地了。哪来的全华班。
再说那些被“归化”的外援,他们的薪水都比没归化之前要高。比如重庆斯威的费尔南多,重庆方面只肯给最高300万欧元的年薪,恒大给的是800万欧元。而恒大从巴西召回的高拉特,在续约后薪水也大幅度上涨了。如果换成是中小俱乐部,他们有几个负担的起这么高的工资?即便是足协放开归化范围,能舍得出钱养一、二个归化球员就顶天了。
对于归化政策,我个人是不反对的。一方面,我们的本土球员太不思进取了,只有优秀的归化球员加入竞争才能让他们感觉到危机感,才会为了生存努力去提高自己。另一方面,也有利于提高联赛的观赏度。
匿名网友
2021-12-18 18:02:57归化球员未来可能会是中超的主流现象。随着归化球员的政策落地,各队都开始了引进归化球员。
现在归化球员多是具有华裔血统的球员,这也是球迷们比较容易接受的类型。但是鲁能的德尔加多不属于这一类型的归化球员,他是纯葡萄牙籍的球员,鲁能在中超先走了一步。
未来如果放开归化非华裔血统的球员数量可以每队达到4名,那么再加上4名外援,本土球员的生存空间将被大幅度压缩。
国内球员的出场机会变少,有利有弊。这样可以促使国内球员刻苦训练,争取拿到出场机会。但是另一方面可能会影响到青训,很多小球员和家长可能会看到国内球员基本没有出路,就不再参加青训。
按照常理来说,每支中超球队归化球员1-2名是比较合理的,达到3-4名归化球员,数量有些偏多,会严重压缩国内球员的生存空间。
宠来也
2021-12-18 18:02:57我只想说,留给中国本土球员的机会已经不多了。
足协出台入籍2.0规定,每家俱乐部能够拥有非华裔归化球员数量为4名,加上原有的3名外援,届时中超赛场上很有可能会出现一种情况:场上1支队伍只有4名本土球员,其余的全部是“外援”。这对于大部分本土职业球员来说,简直就是致命的打击,当然,这也顺应了一个残酷的道理,物竞天择,适者生存,有能者居之,无能者淘汰。
四名非华裔球员,三名外援,1名本土门将,再加上足协出台的u23新规(场上始终要有一名u23球员),不受足协照顾的非u23本土球员,就剩下2个名额了,到那时候,将会出现多名本土球员面临“失业”,这或许是一个良好的开端,让他们感到压力,才能够激发他们,否则中国足球只会继续处于低迷。
当然,非华裔球员的归化,并不是那么容易操作的,德尔加多作为中超首位登场的非华裔球员,整个入籍手续办理是花了大半年的时间,所以一家俱乐部想要凑齐四名非华裔球员,难度是十分大的,就目前看来,能够率先做到这一点的,理应是广州恒大,恒大作为试点俱乐部,届时的四名非华裔球员,应该会是高拉特、费尔南多、埃尔克森和阿洛伊西奥。不过目前足协和各大俱乐部对于归化入籍一事都保持缄默的态度,一切都未必属实。
此外,还没计算具备中国血统的归化球员,像罗伯托-萧、布朗宁,未来都将会是恒大的主力军,届时竞争也将会更加激烈。这几年足协大力尝试归化,目前也非常明确,就是冲击2022年卡塔尔世界杯以及2023年的亚洲杯,多方面着手归化,牺牲一定的本土球员也在所难免。要玩就玩大的,归化一名两名球员完全是不够的,只要号召各大俱乐部都去寻找外籍球员归化进来,未来才会有筛选的余地!届时组建最强国足,才能在世界杯和亚洲杯上取得更好的成绩。
宠来也
2021-12-18 18:02:57正常来讲,这个人数太多了,不利于足球发展,限制了本土球员的生存空间,但是细细一想,也有道理,这个4个名额的限制主要是为了恒大准备的,恒大正好准备规划4个球员。一般入籍都有要求,就是在中国要呆满5年,但是鲁能的德尔加多开了一个新的头,把规划球员的门槛降低了。正常来讲,为了足球的发展,一个队拥有一个非血统级的规划成员,我觉得是比较合适的,4个名额简直太可笑了。
宠来也
2021-12-18 18:02:57如果真是这样的话,那中国足球冲击世界杯是一点问题都没有了。但是以这种方式踢世界杯,真的有意义吗?对中国足球的未来,真的是有帮助吗?
目前中超有16支球队,每支球队可以规划非血统球员四名,另外还有部分华裔血统的球员不在指标之内。这样的话,估计到时候中超赛场规划球员总数将达到70—80名左右。
这些球员组成的国家队,或许不会有黄皮肤的正宗中国人了,因为实力根本不够嘛(哪怕武磊去比也是差距大啊)。到时候,球场上各种肤色的球员都有(唯独没有黄皮肤),也不知道球员会不会唱《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球场外,当球迷们唱歌《歌唱祖国》《走进时代》等主旋律歌曲为他们加油时,我们的“国足”球员们却一句也听不懂。
同时,在中超赛场上,每支球队有5名规划的中国球员(加上规划的华裔血统的球员),再加上4名还没有规划的外援,我的妈呀,除了门将,只有一名正宗的中国人可以踢首发。
这样的话,受影响最大的是青训,正在接受青训的孩子们、正准备青训的孩子们以及他们的父母们,对于这个政策,打击应该是非常巨大的。因为规划这么多,黄皮肤的中国人进入国家对的概率就非常小了,踢中超的概率也非常小了。
这样的事情持续下去,中国足坛将没有青训,对好不容易开始变好的中国足球将无疑是致命打击,请问这样的结局,球迷们愿意看到吗?
足协,歇歇吧!别折腾了!抑或,万一是《东方体育报》在胡说呢?
宠来也
2021-12-18 18:02:57有关于最近热议的归化问题,想了很久,也来说两句供大家讨论。
中国男足一直是国人的心中痛,原因是有几个:1.国家的人口政策,独生子女谁家父母都是心疼的,受伤了怎么办?2.和平时代的民风,国人儒雅,并不推崇竞争激烈的运动,千军万马奔高考。3.政府部门的不作为,乱作为,有着别国成功的经验不学,天马行空政策朝令夕改。这三点是基本面,没有了群众基础,没有专业部门领导,一项运动怎么可能搞上去。
回归运动员归化的问题,既然在可预期的十多年国家人才缺乏,不会有突破,那么采用不拘一格降人才是不错的捷径。
归化可以是有中国血统的人才,这样民意接受度更高;在此基础上还不能达成目标的话,归化非血统的人才也是一个不错的选择,我们可以选择不同的方法,我们追求的是结果,只要让国足冲出亚洲,我们就可以去实践。
但是一个国家一项运动的好坏不仅仅是成绩一项,国民的接受度很重要。我不反对甚至我支持各类归化,终极目的是提高中国足球的水平,激发全民参与的热情,让本土球员的水平与国际接近。
基于这个目标,我们既要适时开放归化,更要控制好归化的力度。国家队层面个人主张上场非血统的归化队员数量不要超过三分之一,全部归化队员不要超过一半,不然那不像中国队,那是一支八国联军,也不利于中国足球的提高,更激不起全民参与的热情。我们的终极目的是在未来有一支纯粹的中国人的国家队。
中国足球的基础是联赛,搞好联赛是根本。怎么样提高联赛水平?参考一下NBA的规则和赛制吧。
个人以为提高联赛有以下几个方法
1.坚决打压寡头垄断,寡头的出现会极大抑制竞争,一家独大会打击中小球会的热情。
2.要规定归化球员的数量,归化球员的上场人数。
3.同理,更要规定外籍球员的人数和上场数。
4.要设定工资帽,用工资帽来平衡各个球队的水平,尽可能让水平接近,提高联赛的激烈程度。
5.扩大联赛规模,中超18支,中甲22支,中乙24支。青年联赛,大学联赛,基层杯赛,国家要抽调资金扶持。
中国足球不要再如以往那样急功近利,搞好联赛,打好基础,唤醒全民参与的热情,小平那句话还是最根本的,足球要从娃娃抓起!
匿名网友
2021-12-18 18:02:57歸化高水平人才和國際規則接軌是中國足球正解,中國足球從現在起要學會和國際規則打交道,只要符合國際足聯章程就大膽去做,盡量少搞點條條框框,限制越多漏洞就越大,就越是出問題,費力不討好。如果中國足球徹底放開和國際接軌,則中國足球巨大的商機就會被激活,也促進了足球產業的健康發展,有百利而無一害。
規則面前人人平等,大家都尊重規則,按照客觀規律辦事,則中國足球騰飛之日不會遙遠。
中國足球,請放下包袱,走堂堂正正的路。全力以赴和國際接軌。一切問題必將迎刃而解。
匿名网友
2021-12-18 18:02:57足协又给恒大儿子找台阶下 不稀奇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