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3/A, Miranda City Likaoli Prikano, Dope
+0989 7876 9865 9
+(090) 8765 86543 85
info@example.com
example.mail@hum.com
我和猫咪置气了,她今天都试图讨好我几次,我要坚持到什么时候才能让她知道错?
猫咪是不会知道错的,打骂都没用,你可以在被抓到或被咬的瞬间大叫,刺激它以后不敢咬你抓你。事后摆脸嘴,打骂都只会让猫咪越发的疏远你。和猫咪相处的最佳方式就是观察它的性格和习惯,顺势而为。就比如说我家猫咪很喜欢跳饭桌上看我们吃饭,为了不让它跳饭桌,我就在饭桌旁搭了一个比饭桌高度更高个十来公分的小台子,因为猫咪喜欢居高临下,所以它看见有个高台子就习惯性跳上去,从高处观察我们吃饭。这样,我们既没有被猫咪打扰吃饭,猫咪也有了一个它更为满意的监视点,一举两得,双方都满意。
哎妈呀,和动物置气,这是真的假的呀?它能知道你在生气吗?我觉得是你自以为是吧,它根本不可能懂你的心思的,你还是不要跟小动物置气了,我们人类应该保护它才对。
通过看您的描述,我首先感受到的是,您是一位有爱心的宠主,非常疼爱自己的猫咪。其次又隐隐的觉得,您有些把动物拟人化了,平等的把您家猫咪当成跟您一样懂事了。这是很多养宠物的人都会存在的一个现象。我想跟您聊聊我对养宠物的一些感受,里面涉及到一些如何调教猫咪的心得,也有一些宠主自身的修养方面的事情,希望对咱们都有帮助。
一、心态放平和,养猫不能跟养孩子比
我经常跟周围的宠友说,把心态放好,跟你相处的是一个动物,不是一个人。首先你要承认你养的是一个动物,认可动物的很多本能的习性。您的脾气已经很不错了,比较有耐心。我想讲两个真实的例子。
一位男士,因为它家猫总是抓坏窗帘,他不停的教育猫咪,猫咪就是不改。他一怒之下,一脚把猫从家门口踢出去两米多远。其凶狠程度,让人不寒而栗。其实他平时看着挺不错的一个人,就是被猫咪折磨疯了。问题出在哪儿了,它把猫当成人来对待了,觉得自己教育它,它就得听,就得改,得学会去做正确的事情。我只能说,攀爬是猫咪的兽性,改不了。他这种心态不要养猫,去养个孩子就行了。因为人类才具有成长性,可以不断的学习进步,行为会随着年龄增长逐渐受控。动物不会,动物首先是兽性,能够改变的只是很小一部分行为。
猫咪的智商,也就一、两岁的孩子一样。如果一个1岁多 的孩子,手脚没轻重,会抓伤妈妈的脸,会猛的打疼妈妈。这并不是孩子的本意,只是孩子的大脑还控制不好分寸。被打疼的妈妈会去惩罚这么幼小的孩子吗?不会,因为妈妈认可它还小,它是个孩子,还不懂这些。
还有一位20多岁的小姑娘,受某些视频网站上猫咪视频的影响,也养了一只猫。现在各种媒体上的猫咪视频,铺天盖地展示的都是猫咪可爱、听话、美丽、呆萌的一面,很容易骗人去养猫。这位小姑娘,对猫咪小恶魔的一面根本毫无准备。她在北京租住一个房间,跟猫咪共处一室,晚上猫咪总是3点多喜欢起来蹦迪。一段时间下来,她百般教育无果,就受不了了,认为猫咪故意跟它作对,太折腾,把猫咪弃养流浪了。我只能说,她只想享受猫咪美好的一面,根本就不了解猫咪,这种小动物的习性就是晚上爱活动,你跟它的本性作对,能有什么结果呢?
二、了解动物本性,承认动物性优先
猫咪具备什么样的动物性呢?小猫有动物性本能反应,敏感易受刺激,为了自身的生存安危,当它感受到危机或者不舒适时,就做出一些咬或者抓的举动。
您只是被猫咪挠伤了一次而已,我只想说一句实话,这种事情以后还会发生,而且会比较频繁。也可能是猫咪有意的,也可能是无意的。为什么这么说呢,因为猫咪不可能改变动物性。
我也养猫,我胳膊或者腿上被猫咪抓伤的抓痕有很多。有的时候,我不知道这些抓痕是怎么产生的,可能是猫咪玩耍时,无意碰到我。也有的时候,我能知道是它的本能反应,比如弄疼它了,它给了我一下。
我家猫咪,快3个月大了,正是淘气的年纪,就是个顽劣少年。每天晚上8点多种,是它一天中最嗨的时刻,家里人多,大家都陪它玩儿。它也高兴,一高兴就上蹿下跳,飞奔起来了。它会在我大腿上坐着坐着,突然弹跳起来,锋利的小爪子滑过我穿短裤的大腿,就是几道抓痕。这都是它的无心之举。我也只能默默的起身去冲洗和上药。回头还要看着动如脱兔的猫咪感慨,它又长本事了。哈哈哈。
家里的小朋友,有一回突然拍了猫咪一下,猫咪瞬间回身抓了孩子手,孩子被抓伤了,哭着让我打猫,说猫欺负它。我带着孩子一起看了BBC的纪录片地平线系列《猫咪的秘密》。然后问孩子: “外面有那么多野兽要吃它,猫咪要想生存下去,是不是得会保护自己?你拍它一下,它事先没有准备,第一反应是坏动物要吃自己,它是不是很害怕,是不是要反击?”孩子问我:“可是猫咪在家里很安全啊,我们没人伤害它。”我告诉孩子:“猫咪只有1岁或者2岁孩子的情、智商,它比你要小很多,很多时候它控制不了自己的某些行为,本能反应占第一位,它当时就是觉得害怕不安全。你如果想跟猫咪相处,就得用它能理解的方式跟它玩儿。”小朋友听完似乎懂了,晚上还跟猫咪道了歉,说不好意思,吓到它了。我想这就是动物与人的相处之道,彼此熟悉对方的行为模式,找到互不侵犯的边界。其实人与人之间,何尝不是这么相处的呢?
有些事情,对于主人来说是好意,对于猫咪来说,是违背天性的事情,比如洗澡,猫咪天性怕水,你再怎么告诉它洗白白对身体好也没用;再比如在它不想被束缚的时候却被主人抱着,猫咪的第一反应就是反击,这是动物性,无所谓懂事与不懂事。
三、条件反射法训练猫咪,勿打骂,勿置气
有句名言怎么说的来着,动怒是因为智慧不够。条件反射理论是巴甫洛夫的高级神经活动学说的核心内容,指在一定条件下,外界刺激与有机体反应之间建立起来的暂时神经联系。通过一个学习过程,把这个刺激与另一个能引起反应的刺激同时给予,使他们彼此建立起联系,从而在条件刺激和条件反应之间建立起的联系,这叫做条件反射,也是训练小动物最好的方法。猫咪是不会知道错的,打骂都没用,你可以在被抓到或被咬的瞬间大叫,刺激它以后不敢咬你抓你。这种条件反射就是把高声喊叫与抓咬的动作联系起来,喊叫的尖锐声音对猫咪来说很刺耳,不舒服。又或者,你可以在被抓或者被咬的时候躲开它,等它找台阶想跟你和好的时候,及时的跟它建立联系,把手伸给它,它舔你的手,你立刻给它一些好吃的零食,这样耐心的去做,时间久了。猫咪会建立一种联系,添手有好吃的,咬和抓手没有好吃的。动物天性,为了好吃的,它会选择添手。不要好长时间跟猫置气,因为猫并不会记那么久,稍微过个十几分钟,它已经不记得抓伤你的事情了,它也许不明白你为什么不理它。
尽量顺着动物的本性去引导它。人类具有成长性,可是动物更多的是条件反射。对于动物,做对了,给奖励好吃的。做错了,不奖励,就是一种最好的调教方式。
四、养宠物是对心性的修炼
有人养宠物单纯的就想从宠物身上获得快乐,其实养宠物也需要宠主具备一定的素质。比如责任心,比如包容性,还有经济基础和宠物知识等等。权利和义务是相当的,获得快乐的同时,也要付出一些,这种付出不仅仅是金钱和时间上的付出,也是感情的付出,是耐心和容忍的付出,是对人性的修炼。当它把弱小的身躯交付给我们,就是对我们的信任,需要我们的理解和呵护。
我也在跟毛孩子相处的过程中,不断进步,以上心得,希望咱们共勉。
3人回答
匿名网友
2021-12-19 11:30:09猫咪是不会知道错的,打骂都没用,你可以在被抓到或被咬的瞬间大叫,刺激它以后不敢咬你抓你。事后摆脸嘴,打骂都只会让猫咪越发的疏远你。和猫咪相处的最佳方式就是观察它的性格和习惯,顺势而为。就比如说我家猫咪很喜欢跳饭桌上看我们吃饭,为了不让它跳饭桌,我就在饭桌旁搭了一个比饭桌高度更高个十来公分的小台子,因为猫咪喜欢居高临下,所以它看见有个高台子就习惯性跳上去,从高处观察我们吃饭。这样,我们既没有被猫咪打扰吃饭,猫咪也有了一个它更为满意的监视点,一举两得,双方都满意。
宠来也
2021-12-19 11:30:09哎妈呀,和动物置气,这是真的假的呀?它能知道你在生气吗?我觉得是你自以为是吧,它根本不可能懂你的心思的,你还是不要跟小动物置气了,我们人类应该保护它才对。
宠来也
2021-12-19 11:30:09如何与猫咪相处?
通过看您的描述,我首先感受到的是,您是一位有爱心的宠主,非常疼爱自己的猫咪。其次又隐隐的觉得,您有些把动物拟人化了,平等的把您家猫咪当成跟您一样懂事了。这是很多养宠物的人都会存在的一个现象。我想跟您聊聊我对养宠物的一些感受,里面涉及到一些如何调教猫咪的心得,也有一些宠主自身的修养方面的事情,希望对咱们都有帮助。
一、心态放平和,养猫不能跟养孩子比
我经常跟周围的宠友说,把心态放好,跟你相处的是一个动物,不是一个人。首先你要承认你养的是一个动物,认可动物的很多本能的习性。您的脾气已经很不错了,比较有耐心。我想讲两个真实的例子。
一位男士,因为它家猫总是抓坏窗帘,他不停的教育猫咪,猫咪就是不改。他一怒之下,一脚把猫从家门口踢出去两米多远。其凶狠程度,让人不寒而栗。其实他平时看着挺不错的一个人,就是被猫咪折磨疯了。问题出在哪儿了,它把猫当成人来对待了,觉得自己教育它,它就得听,就得改,得学会去做正确的事情。我只能说,攀爬是猫咪的兽性,改不了。他这种心态不要养猫,去养个孩子就行了。因为人类才具有成长性,可以不断的学习进步,行为会随着年龄增长逐渐受控。动物不会,动物首先是兽性,能够改变的只是很小一部分行为。
猫咪的智商,也就一、两岁的孩子一样。如果一个1岁多 的孩子,手脚没轻重,会抓伤妈妈的脸,会猛的打疼妈妈。这并不是孩子的本意,只是孩子的大脑还控制不好分寸。被打疼的妈妈会去惩罚这么幼小的孩子吗?不会,因为妈妈认可它还小,它是个孩子,还不懂这些。
还有一位20多岁的小姑娘,受某些视频网站上猫咪视频的影响,也养了一只猫。现在各种媒体上的猫咪视频,铺天盖地展示的都是猫咪可爱、听话、美丽、呆萌的一面,很容易骗人去养猫。这位小姑娘,对猫咪小恶魔的一面根本毫无准备。她在北京租住一个房间,跟猫咪共处一室,晚上猫咪总是3点多喜欢起来蹦迪。一段时间下来,她百般教育无果,就受不了了,认为猫咪故意跟它作对,太折腾,把猫咪弃养流浪了。我只能说,她只想享受猫咪美好的一面,根本就不了解猫咪,这种小动物的习性就是晚上爱活动,你跟它的本性作对,能有什么结果呢?
二、了解动物本性,承认动物性优先
猫咪具备什么样的动物性呢?小猫有动物性本能反应,敏感易受刺激,为了自身的生存安危,当它感受到危机或者不舒适时,就做出一些咬或者抓的举动。
您只是被猫咪挠伤了一次而已,我只想说一句实话,这种事情以后还会发生,而且会比较频繁。也可能是猫咪有意的,也可能是无意的。为什么这么说呢,因为猫咪不可能改变动物性。
我也养猫,我胳膊或者腿上被猫咪抓伤的抓痕有很多。有的时候,我不知道这些抓痕是怎么产生的,可能是猫咪玩耍时,无意碰到我。也有的时候,我能知道是它的本能反应,比如弄疼它了,它给了我一下。
我家猫咪,快3个月大了,正是淘气的年纪,就是个顽劣少年。每天晚上8点多种,是它一天中最嗨的时刻,家里人多,大家都陪它玩儿。它也高兴,一高兴就上蹿下跳,飞奔起来了。它会在我大腿上坐着坐着,突然弹跳起来,锋利的小爪子滑过我穿短裤的大腿,就是几道抓痕。这都是它的无心之举。我也只能默默的起身去冲洗和上药。回头还要看着动如脱兔的猫咪感慨,它又长本事了。哈哈哈。
家里的小朋友,有一回突然拍了猫咪一下,猫咪瞬间回身抓了孩子手,孩子被抓伤了,哭着让我打猫,说猫欺负它。我带着孩子一起看了BBC的纪录片地平线系列《猫咪的秘密》。然后问孩子: “外面有那么多野兽要吃它,猫咪要想生存下去,是不是得会保护自己?你拍它一下,它事先没有准备,第一反应是坏动物要吃自己,它是不是很害怕,是不是要反击?”孩子问我:“可是猫咪在家里很安全啊,我们没人伤害它。”我告诉孩子:“猫咪只有1岁或者2岁孩子的情、智商,它比你要小很多,很多时候它控制不了自己的某些行为,本能反应占第一位,它当时就是觉得害怕不安全。你如果想跟猫咪相处,就得用它能理解的方式跟它玩儿。”小朋友听完似乎懂了,晚上还跟猫咪道了歉,说不好意思,吓到它了。我想这就是动物与人的相处之道,彼此熟悉对方的行为模式,找到互不侵犯的边界。其实人与人之间,何尝不是这么相处的呢?
有些事情,对于主人来说是好意,对于猫咪来说,是违背天性的事情,比如洗澡,猫咪天性怕水,你再怎么告诉它洗白白对身体好也没用;再比如在它不想被束缚的时候却被主人抱着,猫咪的第一反应就是反击,这是动物性,无所谓懂事与不懂事。
三、条件反射法训练猫咪,勿打骂,勿置气
有句名言怎么说的来着,动怒是因为智慧不够。条件反射理论是巴甫洛夫的高级神经活动学说的核心内容,指在一定条件下,外界刺激与有机体反应之间建立起来的暂时神经联系。通过一个学习过程,把这个刺激与另一个能引起反应的刺激同时给予,使他们彼此建立起联系,从而在条件刺激和条件反应之间建立起的联系,这叫做条件反射,也是训练小动物最好的方法。猫咪是不会知道错的,打骂都没用,你可以在被抓到或被咬的瞬间大叫,刺激它以后不敢咬你抓你。这种条件反射就是把高声喊叫与抓咬的动作联系起来,喊叫的尖锐声音对猫咪来说很刺耳,不舒服。又或者,你可以在被抓或者被咬的时候躲开它,等它找台阶想跟你和好的时候,及时的跟它建立联系,把手伸给它,它舔你的手,你立刻给它一些好吃的零食,这样耐心的去做,时间久了。猫咪会建立一种联系,添手有好吃的,咬和抓手没有好吃的。动物天性,为了好吃的,它会选择添手。不要好长时间跟猫置气,因为猫并不会记那么久,稍微过个十几分钟,它已经不记得抓伤你的事情了,它也许不明白你为什么不理它。
尽量顺着动物的本性去引导它。人类具有成长性,可是动物更多的是条件反射。对于动物,做对了,给奖励好吃的。做错了,不奖励,就是一种最好的调教方式。
四、养宠物是对心性的修炼
有人养宠物单纯的就想从宠物身上获得快乐,其实养宠物也需要宠主具备一定的素质。比如责任心,比如包容性,还有经济基础和宠物知识等等。权利和义务是相当的,获得快乐的同时,也要付出一些,这种付出不仅仅是金钱和时间上的付出,也是感情的付出,是耐心和容忍的付出,是对人性的修炼。当它把弱小的身躯交付给我们,就是对我们的信任,需要我们的理解和呵护。
我也在跟毛孩子相处的过程中,不断进步,以上心得,希望咱们共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