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3/A, Miranda City Likaoli Prikano, Dope
+0989 7876 9865 9
+(090) 8765 86543 85
info@example.com
example.mail@hum.com
为什么今年天气如此反常,明年天气会变好吗?
在2020年的时候,大家都说是多灾多难的一年,什么火星男孩预言、霍金预言等等都相继出现,确实过去的一年,地球的气候异常模式非常明显,高温、野火、强风暴等等都在全球肆虐。而到了2021年的时候,大家又看到极端性气候影响,气候反常似乎已经成为了常态化,什么情况?2021年又被不少的人说,可能是多灾多难的一年。
所以大家看到如今的天气如此反常,又在说2022年气候会不会变好,这样持续下去不是事了。从2020年到2021年,气候对人类的影响也在不断加剧之中,到底是什么情况,我们来看看就知道2022年的气候趋势了。
其实气候如此反常,从根源上来说,人人都知道,那就是——全球变暖。在2020年的时候,我们都强调了,随着人类对温室气体的排放加剧,越来越多的极端性气候出现了,并且对人类带来的影响越来越大。2020年的时候,澳大利亚的一场野火,导致了近30亿只动物死亡、无家可归,包括1.43亿只哺乳动物、24.6亿只爬行动物、1.8亿只禽类动物和5100万只蛙类动物,其中不乏珍稀动物和濒危物种。
包括澳大利亚的袋鼠、考拉等物种,都在野火之中被影响到,而这一场创纪录的野火,背后原因之一就是全球变暖带来的。所以气候如此反常,其实背后原因就是全球变暖。
而2021年我们遇到的频繁冷空气,高温等等,也是因为全球变暖引发的“连锁效应”,所以今年的气候反常,原因也很简单——因为“全球变暖”,而对于是不是灾难性的一年,这个也不少说,只有在年底看损失情况了。
首先看一份数据。根据美国国家海洋和大气管理局(NOAA)的数据显示,在今年5月的时候,全球的温室气体排放再次创下了新高,其中5月大气中二氧化碳浓度爬升到近419ppm,这不得不说人类对温室气体的排放还在加剧之中,这说明什么?全球变暖的趋势还在持续增长,人类并没有让地球的气候变化“逆转”,那2022年又会怎么样?很明显极端性气候可能更多,反常的气候现象可能也会更多。
科学家们也再次发出了警告,那就是随着二氧化碳水平持续上升,也使世界更接近于更恶劣的温度和沿海洪水。所以气候的巨变只会给人类带来更多的灾难,极端性的气候现象、反常现象只会更多,大家做好心理准备吧。这就是人类自己带来的气候巨变影响。虽然《巴黎协议》呼吁这么多年了。
但是,真正能够按照标准实施的国家非常少,不然地球的温室气体为何还在攀升,很明显是不可能做到了,所以只有真正实施温室气体的减排,才可能改善气候。同时,我们人类在排放,自然也在排放。在气候变暖之后,位于南北极地区的永久冻土也在大规模地融化,这也在促进更强的温室效应。
为何这样说?因为在永久冻土之中,也含有温室气体——甲烷等等,当它们释放出来的时候,肯定会加剧温室效应。同时,同等甲烷的温室效应要比二氧化碳强很多,所以对气候来说,真的就是“雪上加霜”的状态,如今我们只能期待人类早点改变气候,不然当气候走向“临界点”的时候,再想改变气候的可能性就很低了。
人类如今面临的极端性气候模式,从根源上来说就是“全球变暖”,同时地球本身的一些气候现象也在加大极端性气候的影响。例如:拉尼娜现象。拉尼娜现象除了对地球具有降温的作用之外,还有就是也会加大极端性气候的出现,不过,2020-2021年的拉尼娜事件已于5月结束,这是一个好消息,意味着它对气候的影响基本结束了。
按照世界气象组织预计,未来几个月可能属于中性状态,7月前概率为78%,8月至10月降至55%,其余时间不确定性较大,所以没有了拉尼娜现象也是好事情。当然NOAA预计在年底的时候,还是有可能再次出现拉尼娜现象,大家需要多多关注这方面的指数,它的出现意味着气候波动又会变大。
如果拉尼娜现象频繁出现了,而它背后的因素——还是与全球变暖存在关系,所以全球变暖是也算得上是一切气候的根源了,我们也期待早点改变气候吧。回到主题,今年天气反常,在明年,后年以及更远的时间,如果人类不进行气候调整,也将出现类似的情况,甚至可能会更加极端化,这就是规律。
进入到2021年相信很多朋友都有一个感受,那就是今年的天气太反常了!就拿现在来说,明明已经进入5月份了,但衣柜里的棉袄还不敢收,生怕第二天就急速降温,那么今年的天气为什么这么反常?今年天气异常的原因是什么呢?一起来了解一下吧!
今年的天气为什么这么反常
今年以来,世界不少地区气温如同坐上过山车,天气“忽冷忽热”,创纪录的寒潮、暴风雪和偏暖天气频繁出现。
根本原因是全球变暖,气候系统的不稳定性加剧,“几十年一遇”的极端天气变得越来越常见
“这天儿真暖和!”2月21日,北京南郊观象台最高气温攀升到25.6℃。在暖阳下,一些人脱下厚厚的冬装拿在手上,穿起了短袖。
石家庄27.3℃,郑州28.3℃,西安26.5℃,合肥28.7℃……在强大暖气团和晴空辐射影响下,2月19日至21日,我国大部地区气温迅速升高,全国超过25%的市(县)日最高气温突破2月历史最高值,相当于常年5月的气温水平。
这样温暖的天气,和此前一个多月形成很大反差。
1月6日至8日,我国中东部大部地区遭遇强寒潮影响,在北京、河北、山东、山西等地的50多个国家级气象观测站,最低气温达到或突破建站以来最低纪录。
“不是说全球变暖吗,怎么还会这样冷飕飕?”北京市大兴区居民严春,刚到室外就直喊冷。1月7日,北京南郊观象台最低气温达-19.6℃,创1966年2月之后最冷气温纪录。
明年天气会不会变好,只有到明年才能知道。
全球气候混乱,气温异常,大气循环紊乱已经常态化,只是今年较为突出罢了。全球天气反常是人类不合理活动导致的干旱造成的,是干旱地区不断产生高温热浪冲击大气所致。随着全球干旱范围逐年扩大,干旱程度逐年加重,天气反常会越来越严重。
今年的天气好反常!这或许是最近两年不少人的直观感受。去年澳大利亚的森林大火烧了200多天,10亿只动物丧生火海,更多的动物无家可归,而实际上最冷的地方南极大陆出现罕见的20℃,北极永冻土层融化,远古生物遗体频频现身。《2020年全球气候状况》报告显示,2020年是有记录以来的三个最暖年份之一。
本以为2021年天气状况会变好转,没想到极端天气仿佛成了常态。1月上旬的时候大规模寒潮降临,紧接着大风沙尘暴天气到来,5月开始不少地方出现了强对流雷暴大风、降雨、冰雹等天气,而从4月份开始得几次强对流天气,不仅反常,致灾性还很严重。
5月份的气温已经比往年同期高1.4℃,是1961年来的历史第二高,而降水量更是减少了9.4%。实际上不仅仅是国内气候异常,国外多个地方同样面临着极端气候的麻烦。
目前美国西部遭遇了1200年以来的严重干旱,胡佛大坝水位降低到历史最低水平。巴西面临着91年来的最严重干旱,俄罗斯多地气温已经创下百余年来最高纪录,极端天气似乎正在席卷全球。2021年毫无疑问是一个多灾多难的年份,而且气候对人类的影响逐渐加深,已经威胁到了人类的生产生活。
说到极端天气,大家脑海里的第一印象就是全球变暖。目前世界多个地方的干旱以及我国上半年暖与干的天气特点,似乎都与全球变暖息息相关,或者说这是变暖引发的连锁反应。去年的澳大利亚森林火灾毫无疑问是全球变暖气候下,温度升高加上干燥导致森林火灾多处爆发,最终一发而不可收拾。
全球变暖,导致气温上升,高温热浪频发,而温度升高会间接促进一些地方空气含水量增多,强降雨频发,有些地方水气增发快,干旱便会频发发生。当然,旱灾除了跟持续的高温有关外,人为因素也起着推波助澜的作用,毕竟农业生产需要大量地下水,一旦地下水抽取过量,水位无法补充,就会造成干旱发生。
与此同时,高低压气流对冲会使冷暖气流交锋的次数大增。很多人会发现冬天寒潮爆发的次数变多,这在全球变暖的大背景下,并不算稀奇,要知道北极地区温度以其他地方2倍的速率上升,冰川融化的四度加快,冰盖萎缩,冬天来自极地的寒潮持续南下,异常的大气环流虽然是直接原因,但背后全球变暖实际上助推了气候的不稳定。
我们都期望气候能够平稳运行,最起码不要有极端天气发生。河南5月末发生冰雹导致小麦减产,而美国、巴西的干旱很可能对粮食供应造成一定的影响。但希望是好的,现实确实另外一回事。
全球变暖最直接的原因便是温室气体的排行居高不下。据相关报告显示,全球温室气体的排放量已经连续三年保持增长,而且每年都有超过470万公顷的森林消失。人类的生产生活活动短时间内无法逆转温室气体排行增长的趋势,虽然世界各国都在《巴黎协定》框架下,努力的降低碳排行数量,但成效并不太明显。
而且温室气体排行如果得不到进一步的遏制的话,未来极端天气光顾的频率会加快,别说2022年了,甚至未来数年都是如此。冰川融化的速度也在加快,海平面短时间内上升的趋势不太明显,但对洋流以及冬季寒潮都会带来巨大的变化。
这里面还有一个不太好的消息,欧洲的一些团队建立了一个“减复杂度地球系统模型”(ESCIMO),他们发现哪怕人类排行的温室气体数量降为零,未来的几个世纪,全球气温依然会不断上升。因为北极冰川融化,永冻土里面的甲烷、二氧化碳会被释放出来,这些气体会直接加重环境的负担,促进气温的上升。
按照这个模型,2030年人为温室气体排行会达到顶峰,到2100年会将到零点,到2500年全球气温将比1850年时升高3℃,海平面升高3米。不管这个模型靠不靠谱,但根据目前的情况来看,2022年发生极端天气的情况或许会增多,未来同样会如此。
去年也说如此反常 前年还说如此反常 明年你又说如此反常 天无时不风 地无时不尘 人无所不说 老天爷很为难 你毛病太多了
5人回答
匿名网友
2021-12-19 11:30:43在2020年的时候,大家都说是多灾多难的一年,什么火星男孩预言、霍金预言等等都相继出现,确实过去的一年,地球的气候异常模式非常明显,高温、野火、强风暴等等都在全球肆虐。而到了2021年的时候,大家又看到极端性气候影响,气候反常似乎已经成为了常态化,什么情况?2021年又被不少的人说,可能是多灾多难的一年。
所以大家看到如今的天气如此反常,又在说2022年气候会不会变好,这样持续下去不是事了。从2020年到2021年,气候对人类的影响也在不断加剧之中,到底是什么情况,我们来看看就知道2022年的气候趋势了。
为什么今年(2021年)天气如此反常?
其实气候如此反常,从根源上来说,人人都知道,那就是——全球变暖。在2020年的时候,我们都强调了,随着人类对温室气体的排放加剧,越来越多的极端性气候出现了,并且对人类带来的影响越来越大。2020年的时候,澳大利亚的一场野火,导致了近30亿只动物死亡、无家可归,包括1.43亿只哺乳动物、24.6亿只爬行动物、1.8亿只禽类动物和5100万只蛙类动物,其中不乏珍稀动物和濒危物种。
包括澳大利亚的袋鼠、考拉等物种,都在野火之中被影响到,而这一场创纪录的野火,背后原因之一就是全球变暖带来的。所以气候如此反常,其实背后原因就是全球变暖。
而2021年我们遇到的频繁冷空气,高温等等,也是因为全球变暖引发的“连锁效应”,所以今年的气候反常,原因也很简单——因为“全球变暖”,而对于是不是灾难性的一年,这个也不少说,只有在年底看损失情况了。
2022年(明年)天气会变好吗?
首先看一份数据。根据美国国家海洋和大气管理局(NOAA)的数据显示,在今年5月的时候,全球的温室气体排放再次创下了新高,其中5月大气中二氧化碳浓度爬升到近419ppm,这不得不说人类对温室气体的排放还在加剧之中,这说明什么?全球变暖的趋势还在持续增长,人类并没有让地球的气候变化“逆转”,那2022年又会怎么样?很明显极端性气候可能更多,反常的气候现象可能也会更多。
科学家们也再次发出了警告,那就是随着二氧化碳水平持续上升,也使世界更接近于更恶劣的温度和沿海洪水。所以气候的巨变只会给人类带来更多的灾难,极端性的气候现象、反常现象只会更多,大家做好心理准备吧。这就是人类自己带来的气候巨变影响。虽然《巴黎协议》呼吁这么多年了。
但是,真正能够按照标准实施的国家非常少,不然地球的温室气体为何还在攀升,很明显是不可能做到了,所以只有真正实施温室气体的减排,才可能改善气候。同时,我们人类在排放,自然也在排放。在气候变暖之后,位于南北极地区的永久冻土也在大规模地融化,这也在促进更强的温室效应。
为何这样说?因为在永久冻土之中,也含有温室气体——甲烷等等,当它们释放出来的时候,肯定会加剧温室效应。同时,同等甲烷的温室效应要比二氧化碳强很多,所以对气候来说,真的就是“雪上加霜”的状态,如今我们只能期待人类早点改变气候,不然当气候走向“临界点”的时候,再想改变气候的可能性就很低了。
总结
人类如今面临的极端性气候模式,从根源上来说就是“全球变暖”,同时地球本身的一些气候现象也在加大极端性气候的影响。例如:拉尼娜现象。拉尼娜现象除了对地球具有降温的作用之外,还有就是也会加大极端性气候的出现,不过,2020-2021年的拉尼娜事件已于5月结束,这是一个好消息,意味着它对气候的影响基本结束了。
按照世界气象组织预计,未来几个月可能属于中性状态,7月前概率为78%,8月至10月降至55%,其余时间不确定性较大,所以没有了拉尼娜现象也是好事情。当然NOAA预计在年底的时候,还是有可能再次出现拉尼娜现象,大家需要多多关注这方面的指数,它的出现意味着气候波动又会变大。
如果拉尼娜现象频繁出现了,而它背后的因素——还是与全球变暖存在关系,所以全球变暖是也算得上是一切气候的根源了,我们也期待早点改变气候吧。回到主题,今年天气反常,在明年,后年以及更远的时间,如果人类不进行气候调整,也将出现类似的情况,甚至可能会更加极端化,这就是规律。
匿名网友
2021-12-19 11:30:43进入到2021年相信很多朋友都有一个感受,那就是今年的天气太反常了!就拿现在来说,明明已经进入5月份了,但衣柜里的棉袄还不敢收,生怕第二天就急速降温,那么今年的天气为什么这么反常?今年天气异常的原因是什么呢?一起来了解一下吧!
今年的天气为什么这么反常
今年以来,世界不少地区气温如同坐上过山车,天气“忽冷忽热”,创纪录的寒潮、暴风雪和偏暖天气频繁出现。
根本原因是全球变暖,气候系统的不稳定性加剧,“几十年一遇”的极端天气变得越来越常见
“这天儿真暖和!”2月21日,北京南郊观象台最高气温攀升到25.6℃。在暖阳下,一些人脱下厚厚的冬装拿在手上,穿起了短袖。
石家庄27.3℃,郑州28.3℃,西安26.5℃,合肥28.7℃……在强大暖气团和晴空辐射影响下,2月19日至21日,我国大部地区气温迅速升高,全国超过25%的市(县)日最高气温突破2月历史最高值,相当于常年5月的气温水平。
这样温暖的天气,和此前一个多月形成很大反差。
1月6日至8日,我国中东部大部地区遭遇强寒潮影响,在北京、河北、山东、山西等地的50多个国家级气象观测站,最低气温达到或突破建站以来最低纪录。
“不是说全球变暖吗,怎么还会这样冷飕飕?”北京市大兴区居民严春,刚到室外就直喊冷。1月7日,北京南郊观象台最低气温达-19.6℃,创1966年2月之后最冷气温纪录。
明年天气会不会变好,只有到明年才能知道。
宠来也
2021-12-19 11:30:43全球气候混乱,气温异常,大气循环紊乱已经常态化,只是今年较为突出罢了。全球天气反常是人类不合理活动导致的干旱造成的,是干旱地区不断产生高温热浪冲击大气所致。随着全球干旱范围逐年扩大,干旱程度逐年加重,天气反常会越来越严重。
匿名网友
2021-12-19 11:30:43今年的天气好反常!这或许是最近两年不少人的直观感受。去年澳大利亚的森林大火烧了200多天,10亿只动物丧生火海,更多的动物无家可归,而实际上最冷的地方南极大陆出现罕见的20℃,北极永冻土层融化,远古生物遗体频频现身。《2020年全球气候状况》报告显示,2020年是有记录以来的三个最暖年份之一。
本以为2021年天气状况会变好转,没想到极端天气仿佛成了常态。1月上旬的时候大规模寒潮降临,紧接着大风沙尘暴天气到来,5月开始不少地方出现了强对流雷暴大风、降雨、冰雹等天气,而从4月份开始得几次强对流天气,不仅反常,致灾性还很严重。
5月份的气温已经比往年同期高1.4℃,是1961年来的历史第二高,而降水量更是减少了9.4%。实际上不仅仅是国内气候异常,国外多个地方同样面临着极端气候的麻烦。
目前美国西部遭遇了1200年以来的严重干旱,胡佛大坝水位降低到历史最低水平。巴西面临着91年来的最严重干旱,俄罗斯多地气温已经创下百余年来最高纪录,极端天气似乎正在席卷全球。2021年毫无疑问是一个多灾多难的年份,而且气候对人类的影响逐渐加深,已经威胁到了人类的生产生活。
为什么2021年气候如此反常?
说到极端天气,大家脑海里的第一印象就是全球变暖。目前世界多个地方的干旱以及我国上半年暖与干的天气特点,似乎都与全球变暖息息相关,或者说这是变暖引发的连锁反应。去年的澳大利亚森林火灾毫无疑问是全球变暖气候下,温度升高加上干燥导致森林火灾多处爆发,最终一发而不可收拾。
全球变暖,导致气温上升,高温热浪频发,而温度升高会间接促进一些地方空气含水量增多,强降雨频发,有些地方水气增发快,干旱便会频发发生。当然,旱灾除了跟持续的高温有关外,人为因素也起着推波助澜的作用,毕竟农业生产需要大量地下水,一旦地下水抽取过量,水位无法补充,就会造成干旱发生。
与此同时,高低压气流对冲会使冷暖气流交锋的次数大增。很多人会发现冬天寒潮爆发的次数变多,这在全球变暖的大背景下,并不算稀奇,要知道北极地区温度以其他地方2倍的速率上升,冰川融化的四度加快,冰盖萎缩,冬天来自极地的寒潮持续南下,异常的大气环流虽然是直接原因,但背后全球变暖实际上助推了气候的不稳定。
明年天气会变好么?
我们都期望气候能够平稳运行,最起码不要有极端天气发生。河南5月末发生冰雹导致小麦减产,而美国、巴西的干旱很可能对粮食供应造成一定的影响。但希望是好的,现实确实另外一回事。
全球变暖最直接的原因便是温室气体的排行居高不下。据相关报告显示,全球温室气体的排放量已经连续三年保持增长,而且每年都有超过470万公顷的森林消失。人类的生产生活活动短时间内无法逆转温室气体排行增长的趋势,虽然世界各国都在《巴黎协定》框架下,努力的降低碳排行数量,但成效并不太明显。
而且温室气体排行如果得不到进一步的遏制的话,未来极端天气光顾的频率会加快,别说2022年了,甚至未来数年都是如此。冰川融化的速度也在加快,海平面短时间内上升的趋势不太明显,但对洋流以及冬季寒潮都会带来巨大的变化。
这里面还有一个不太好的消息,欧洲的一些团队建立了一个“减复杂度地球系统模型”(ESCIMO),他们发现哪怕人类排行的温室气体数量降为零,未来的几个世纪,全球气温依然会不断上升。因为北极冰川融化,永冻土里面的甲烷、二氧化碳会被释放出来,这些气体会直接加重环境的负担,促进气温的上升。
按照这个模型,2030年人为温室气体排行会达到顶峰,到2100年会将到零点,到2500年全球气温将比1850年时升高3℃,海平面升高3米。不管这个模型靠不靠谱,但根据目前的情况来看,2022年发生极端天气的情况或许会增多,未来同样会如此。
匿名网友
2021-12-19 11:30:43去年也说如此反常 前年还说如此反常 明年你又说如此反常 天无时不风 地无时不尘 人无所不说 老天爷很为难 你毛病太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