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3/A, Miranda City Likaoli Prikano, Dope
+0989 7876 9865 9
+(090) 8765 86543 85
info@example.com
example.mail@hum.com
英勇的太平军为什么没能占领桂林?
太平军攻桂林之战,古老的战争智慧和近代的战争武器交相辉映,构成了太平天国战争史上的一道奇观。
永安突围后,太平军尽管在大崆洞打了场漂亮的伏击战,实力大涨。但此时的太平军依然还不够强大,还没有想要打省城桂林。
据后来李秀成回忆,当时的太平军还是纠结要不要去打梧州等地。此时,清军的操作,让太平军眼前一亮!
原来,在清军围攻永安期间,在后方桂林的广西巡抚邹鸣鹤觉得在后方不过瘾,开始吹起牛来,说自己操练团练,颇有成效,已募得兵勇数万人,如有贼寇来犯,靠我们团练就够了!
邹巡抚吹牛皮时可能想不到,被重兵围于永安的太平军真的会“找上门来”。
因此,清军统帅赛尚阿在围堵太平军时,也就没有怎么顾虑桂林方向了,调兵遣将,切断太平军与挺军会合之路。
洪秀全本来也被邹巡抚的牛皮唬住了,没考虑去桂林。可是,不知道邹巡抚是不是没去城头弹琴,还是琴声不对,反正这空城计被太平军的细作看穿了,很快就来汇报:桂林空虚!几万兵勇?鸟!就400人!
太平军眼前一亮,靠,大清也太够意思了呀!我不去都对不起你们!走,打桂林!
桂林山水甲天下,相信很多朋友去桂林玩过。桂林城外又是漓江,又是奇山。这种地形,十分有利于组建以城池为中心,以险阻为要点的大纵深防御系统。问题是——要有人防守呀!这个系统如果配合5000人,那或许可以搭建起一个防御系统,可是——400人嘛···
城外险要,尽归太平军。
邹巡抚深知此理,但一开始还是比较嚣张的,他想要“节节抵抗”,出兵阳朔去迎战。结果,一交手就被打得哭天喊地,回头就跑。
这一跑,全部缩回了城里。城外的什么山川险要,什么民房商铺,通通不要了。大纵深?大纵深个鸟!
太平军深知,攻取桂林是“趁虚而入”,顿兵城下实属下策,要“智取”!
罗大纲这个曾经“智取永安”的老兵油子,马上提出:《三国演义》中,诸葛亮利用曹军信息混乱,“智取南郡”。我们今天何不效法呢?
好计策!于是,罗大纲率领几百人,穿了清军向荣部的衣服,直奔桂林。
一路疾进,到了城下,大呼:“我等奉曹丞相···哦,不,向荣大人的命令前来助阵!速开城门!”
诸葛亮:我自己都没干过什么“智取南郡",你还当真了?
这时,城头上窜出个人来往下看。看了看,冷笑一声,枪炮齐发,罗大纲部一片伤亡,赶紧退却!太平军可能还在寻思:清军有高人呀。我们到底哪里做得不对,被看穿了呢?
高人个鸟!城头上那个人,就是向荣!
原来,官场老油子向荣知道,大清这些巡抚别的本事没有,吹牛那是一个比一个厉害。还几万兵勇,你咋不上天呢?可是,桂林省城丢了,他们这些带兵的都脱不了干系,于是,率领千余精骑,昼夜兼程,赶在罗大纲前面进了桂林。刚进桂林,就听说又来了一波···
罗大纲用计也用上瘾了,见“智取南郡”不成,又企图来一个“里应外合”,派遣细作入城,相机袭取。向荣冷笑一声,这些办法,都是我大清祖上在辽东时用烂了的,还想和我玩?抓捕细作十余人,又破解了罗大纲的计策。
奇袭不成,行,那咱们就来硬的吧!
太平军主力到达后,马上占据了桂林城外的各处山险要地,一边构筑工事,防御追兵。一边攻打桂林。
咱们都19世纪50年代的队伍了,见面得放炮吧!于是,双方拉开架势,对轰了起来。
可是,双方炮战水平实在有限,打了半天,双方都“尚完好”。
太平军不想浪费时间,来硬的了。
为了抵御对方的火炮,太平军用了土办法。他们把打湿的被子裹在桌子上,作为盾牌,掩护队伍前进(这个办法有效的原理是什么,小编也没搞清楚,还望指教)。向荣看了,又冷笑一声:呵呵,我们打炮的水平不行,扔石头还是很厉害的。于是,清军从城上扔石头直接砸,太平军被砸得鼻青脸肿,马上又退了回来。
在激战之余,太平军也不望发挥“近战、夜战的光荣传统”,组织了几次夜袭。
结果,夜光中,他们又遇到了向荣那张冷笑的脸。
攻坚不利,很大原因是太平军投入兵力不足。每次都是以少量突击队进攻。
原因,一是火炮威力大,攻城队伍太密集了玩不起;二是因为···屁股后面跟来了一堆清军。
一边攻城,一边打援,太平军此后将会非常熟悉这一环境。
攻城不利,打援一开始就中了彩票!
清军深知,虽然援军已到,但桂林城中兵力实在太少,一旦清军破城,关系重大!因此,清军想方设法增强桂林城内的兵力。清军乌兰泰身先士卒,亲自带几百骑兵要入城。
本来,靠着骑兵的速度,是可以“速度七十迈,心情是自由自在”,一鼓作气冲到城边的。可是,乌兰泰像很多领导一样,忘了一个问题:塞车。
自古桥头多塞车,四车道变两车道,不塞才怪!当清军行进到桥边准备过河时,塞了起来。清军开始组织交通秩序,别急,别乱,慢慢来,都有过!
太平军等的就是你“慢慢来”,枪炮齐发,乌兰泰扑街!乌兰泰,死于塞车!
看来,当领导的还是要多跑跑高峰期的城市,不然打起仗来连塞车的黑点都不知道,要出人命的!
乌兰泰死了后,清军士气不振,加上彼此矛盾重重,也就“各扫门前雪”,不怎么积极了。
打援挫败了清军,回头又准备攻城了!
就像二战中的希特勒一样,洪秀全充分意识到先进兵器的重要性。于是,他隆重推出了自己的“虎式坦克”——已经没人能记清楚发明于什么年代的吕公车。
洪秀全的吕公车比桂林城墙还要高,里面载满士兵,徐徐推向桂林城墙。清军大惊失色。
可是,毕竟这种“先进装备”还是需要人操作的。太平军许多官兵不知道怎么玩。结果,太平军把储备的火药抛出杀敌时,姿势不对、力道不足,抛出的火药又落了回来,引燃了储备的其他火药,结果吕公车烧了起来。士兵们纷纷“下楼逃跑”。
摆脱了火力压制之苦的清军从容放炮,吕公车被炸毁,全车将士损失惨重!
此次进攻失败后,太平军意识到自己攻坚能力不足,难以破城。于是,虚晃一枪,继续跑路!
究其原因,此时尚还略显稚嫩的太平军攻不下桂林,主要是因为:
1、攻坚能力弱,方法欠缺。
太平军的攻坚能力十分薄弱,除了奇袭,甚至只能采用吕公车这种古老的攻城兵器来作战,可见其攻坚手段的匮乏。
在有的说法中,提到太平军使用了后来常用的“穴地攻城”法,可是,在喀斯特地貌的桂林接连受挫。这种说法并无依据。桂林适不适合挖地道攻城,即使洪秀全不知道,专业的挖掘人员一定是绝对清楚的。即使以今天的技术条件,在喀斯特地貌地区打桩子都要求很高,何况当时呢?
太平军首次穴地攻城,是在全州。
后来,在离开广西后,依靠这招“穴地攻城法”,太平军一度大大改善了攻坚能力。
2、打援不果断,未把握战机,歼敌有生力量。
此战中,由于清军援军各部是“疾驰来援”,一次到达的都是一、两千,甚至数百人。太平军如果能把握机会,歼敌一部,就能迫使清军援军完成集结后再进军,放缓救援速度。如此,太平军就能获取更从容的攻城时间。
3、清军方向荣的突出表现。
不可否认的是,被后世贬得一无是处的向荣,在此战中表现出的军事素质非常高!
他率精骑日夜兼程,赶在同样“迅弛潜进”的罗大纲前进入桂林,粉碎了太平军的奇谋。
随后,又以其高度的警惕性,粉碎了太平军的细作及偷袭。
在正面收城战中,也能沉着应付,灵活在冷、热,甚至石器之间灵活切换。
4、对一些意见,本人持不同看法。
目前对于攻桂林失败,普遍认为是桂林地形险峻,外加太平军在桂林没有获得群众支持。
我个人持不同看法。
在邹巡抚放弃外围阵地,固守城池后,桂林险峻,就已经变成了太平军阻敌援军的阵地了,在这个情况下,险要,反而对太平军有利了。
而没有得到群众支持的说法,过于片面。在太平军进军之初,桂林居民确实很“中立”,只是出于本能的避免战火。而在向荣军入城后,出现了大量劫掠百姓的情况。在清军互相弹劾的奏折中,他们认为这种情况群众开始支持长毛。使太平军攻城及转移期间,桂林城外居民都对太平军进行了支持!
总的而言,在这场发生在太平天国初期的战役中,双方都还有些稚嫩。
不管是清军还是太平军,此后都不断改善了他们的问题,不断提高了自身的水平。
正逢“三千年未有之变局”的中国,就是在这稚嫩、土气中不断创新、进步,最终迎头赶上世界的。
“脱!”
随着太平军战士一声清脆的怒吼,被俘的清军不约而同把双手抱在了胸前。“雅篾蝶!”他们含着眼泪连连摇头,但看到对方高举的军刀,只得从了。俘虏们用颤抖的双手解开衣服,军装、号坎很快扔了一地。
太平军饿狼般扑了上来,他们绕过一脸认命的清军,扑在了衣服上。然后,几个手快的俘虏结结实实地挨了几刀背。“谁让你脱裤衩的?”俘虏们看着太平军抱着他们的军衣兴高采烈地走了,只好光溜溜的站在原地面面相觑。
这一幕场景发生在1852年4月17日清晨时分的六塘。六塘是个名不见经传的小地方,但自六塘向北行六十里,便是广西省会,山水甲于天下的桂林。一年多以前,太平天国在广西金田起义,他们在清军的围剿中不断成长和壮大,如今,已经具备了攻打省城的力量。然而,“兵者,诡道也”,与其力夺,不如智取。
于是,一个乔装改扮的妙计诞生了。太平军穿上清军俘虏的衣服,自六塘出发,直奔桂林。他们打算冒充清将向荣的军队混入城内。这几日春雨连绵,能见度大大降低,应该能够骗过城上的守军。
黄昏时分,冒牌清军来到桂林城下,却见省城九座城门紧闭,城上一派整肃。他们压制住心中不祥的预感,硬着头皮叫门:“开门,向大人捉贼头回来了!”
城头如闷雷般炸出一声怒吼,一个四川口音的男子大骂:“你这龟儿子扮的,我老向早就到了。”说罢,城上炮矢齐下。太平军撒丫子就跑,边跑边吐舌:“这老货来的好快!”
向荣是谁,他又为何会出现在桂林城头呢?
向荣出生于乾隆末年的四川,是个穷人家的孩子。所以,在吃不上饭的少年时代,他加入白莲教干脆造了反。说起来,向荣还是太平军的老前辈呢!不过,清廷派兵去四川围剿,他便投降成为了一名清军。后来,向荣屡立战功,一步步从小兵熬到了提督之职。太平天国自广西举事后,清廷派了不少人马围剿,但敢于与太平军正面交锋的部队并不多。向荣部是难得敢战的劲旅,所以太平天国上上下下对他都不免有些畏惧。
太平军自永安突围后,一路向北进发,作为经验丰富的老将,向荣敏锐地察觉到敌人下一个的目标将是省城桂林。因此,他仅带六名随从,飞马奔向桂林,与太平军展开了一场赛跑。
4月16日夜,向荣等七人经过六塘。太平军的营盘便扎在不远处,细密的雨丝与隐约的祷告声混合在一起,庄严、肃穆,仿佛充满了整个天地。向荣握紧马缰,胯下的骏马像飞起来一般,不久便到了会仙圩。
会仙圩距桂林50里,目的地就快到了。
突然,向荣身子一歪,险些掉下马来。
“大人?”
向荣让疲惫不堪的马儿停住,瘦长的身子在雨夜中佝偻的更厉害了。
“大人,干脆在这里歇歇脚?”部下提议。
向荣想拒绝,然而全身都冷的发抖。他不得不承认自己已经六十开外,最终长叹一声,答应了部下的请求。
晚清没有网络,蜡烛和灯油也都价值不菲,所以会仙圩圩长早就搂着老婆睡了。
“开门,开门!”从梦中惊醒的圩长披上衣服,刚连滚带爬来到院子,大门已经被一脚踢开,险些把他拍在地上成为肉饼。
只见一匹马踩着大门进了院子,马上的老将正是向荣。他慢慢下马,然后颓然倒在院中的藤椅之上。随从揪住目瞪口呆的圩长,先给了他两个耳光,然后叫嚷:这是我们向大人,要吃的,要地保!
圩长急忙让人去请地保,可给向荣觅食却难坏了他。现在已经是晚上九点多钟,小小会仙圩哪里去找吃的。无奈,他只得亲自下厨,用红糖煮了四个鸡蛋送了上去。在晚清,红糖煮鸡蛋可了不得,女人一生只有在月子里才有资格偶尔吃几次。
四个鸡蛋漂浮在红糖上,娇弱的向荣被随从扶起来,他佝偻着背,慢慢的吃。与此同时,地保也被叫来,他跪倒问安后抬起头,吓了一大跳。却见向大人左边脸面缺了一大块,在夜色下显得煞是狰狞。向荣开口询问会仙圩到桂林的捷径,他的容貌虽然恐怖,谈吐却极为文雅有礼,地保的惊惧渐去,便把知道的小路和盘托出。
地保说完,向荣也消灭掉了四个糖鸡蛋。不愧是用在月子里的补品,他一跃而起,浑身又充满了力量。随后,向荣在地保的带领下走小路捷径,于凌晨时分到达桂林。就这样,他比敌人早到了十几个小时。
那么,向荣对日后清军保住桂林起到了什么作用呢?
答案是决定性的作用。
太平天国史以天京之变为界,分为前期和后期,很多人都认为后期太平军的战斗力是不如前期的。这种观点很明显是以成败论英雄了。前期的太平军就好像一只刚刚断奶的小狼遇到了一群肥羊,于是,羊肉串、涮羊肉、烤全羊、羊汤、红焖羊肉,它可以想怎么吃就怎么吃。后期的太平军呢,就像一只壮年狼,无论体力还是经验都处于狼生的巅峰,但它面对的是几只战斗力相当的猎狗。
在前期,你看太平军攻城,很多城池就像纸糊的一样被打下来了,那不是因为太平军厉害,而是天下承平已久,广大的官民都不知道怎么去守城。既然没有守城的专业知识,就难免会干出一些缺心眼的事儿。比如敌人围城前,要在城外关键地点最少驻扎上一支人马。这样,既可以与城内互为犄角,援军来了,也能在第一时间互通有无。然而,守城的清方官员很多都不懂啊!所以敌人没来之前,他们如果没被吓的弃城而逃,往往会一窝蜂的跑到城内,把城门一关就以为万事大吉了。
例如后来的湖北武昌,刚刚听到太平军进逼的消息,巡抚常大淳便把城外的要塞都扔给了敌人,就算有人提出去守,他也坚持不允。后来,太平军攻城,武昌果然成为了孤城,连之后援军赶到,也无法与城内联系。武昌,因此成为太平天国攻下的第一座大城市。怪不得道光年间常大淳与曾国藩同在北京为官,打算把孙女许配给曾国藩的长子曾纪泽,却被婉言谢绝了。大概曾国藩也是考虑到下一代的智商问题吧?
向荣没有到达之前,桂林和未来的武昌是半斤八两,坐镇的巡抚邹鸣鹤和常大淳一样,都是个守城的棒槌。在他的指挥下,城外的据点儿自然都扔给了敌人,城内的守军也只有两千余人。就在这时,向荣如飞将军从天而降,桂林人顿时有了主心骨。有专业人士指挥就是不一样,十几个小时被迅速的利用起来,等太平军到来时,桂林城已经固若金汤。
不过,太平军也不是吃素的,既然智取不行,那就力夺吧,桂林攻坚战自此展开。
对于清军来说,桂林其实是很不好防守的。因为桂林城南门外便是象鼻山。站在山上,城内情况一览无余。太平军迅速抢占了象鼻山,安置好大炮,冲着城内就是一阵猛轰,炮子如暴雨般昼夜齐发。
不久,攻城巨无霸――吕公车被造了出来。此物用大竹制成,长宽均有一丈有余,中贮火器,外设板障,上放云梯,下安四轮,高与城齐。太平军把吕公车推到城边,从平面展开了攻势。桂林城就仿佛一艘大船,在飓风与巨浪中颠簸。幸好,这艘大船的舵牢牢掌握在向荣手中,他就像一个老船长,用经验和毅力带着桂林躲过了一个又一个的惊涛骇浪。
很快,清军开始向桂林集结,此消彼长,太平军在人数上不再占据优势了。终于,在攻城三十三天之后,太平军撤退。事后,杨秀清在《天情道理书》中对撤兵桂林给予了这样的解释:太平天国眼看就要把桂林拿下了,谁知就在差那么一丢丢的时候,桂林百姓出城面见东王,说是城内仓库空虚,粮草也不多了,恳求他高抬贵手。于是,杨秀清大发慈悲,放了桂林一马。这种解释,也未免太阿Q了吧?
桂林得以保全,向荣是为首功,然而,要不是会仙圩那四个鸡蛋,他也撑不到桂林。所以说,有时候小东西却也能派上大用场。四个鸡蛋挽救了桂林。
行文至此,驴小编本打算结束这篇文章,却突然听见抗议之声。谁在抗议?原来是红糖。红糖愤愤不平:会仙圩圩长作糖鸡蛋时,是把老婆的一包红糖都倒进去了,可保住桂林论功行赏,怎么只提四个鸡蛋,我红糖呢?
我想,向荣如果回忆起会仙圩的那一晚,也许也只会记住四个鸡蛋吧?然而,他和他日后率领的江南大营就好比是红糖,被世人记住只有被红糖浮起来的鸡蛋――湘军。
雁小驴原创,转载请注明出处。
主要参考资料
《天情道理书》
《清政府镇压太平天国档案第三册》
《太平天国革命在广西调查资料汇编》
张集馨《道咸宦海见闻录》
钟文典《太平天国开国史》
简又文《太平天国全史》
在实战当中,太平军确实比绿营兵战斗力更强,但是也没有达到压倒性优势。可以看到,在整个太平天国战争当中,太平军可以一次歼灭1万绿营兵的战例,是屈指可数的。
在桂林攻坚战的时候,太平军有一万人的军事实力,于4月16日奔袭到桂林城下。但是在桂林城内有向荣,和春等部清军6000人,到了月底,又有秦定三,李孟群的6000清军赶到城外。
另外还有朱启仁,张敬修等6000清军封堵住了桂林周围要害位置。太平军实际上是被清军反包围了。而且,太平军虽然采用了土炮台炮击,云梯,吕公车和炸药包等等武器,连续发动攻城战,但是都最终失败。
清军枪炮密集,还敢于出动偷袭太平军炮台,而太平军没有重炮,却拿清军的城墙没有办法。无法削弱清军防御力,而且,也没有能力切断清军补给线。虽然也发动了夜袭,但是同样都被清军击退。
内有6000清军守城,外围还有陆续赶到的1万多清军占据了外线,同时不断发动小规模反击。到了5月,天王洪秀全只能放弃攻城,向湖南转进。
向荣,和春,秦定三等清军开始了追击太平军的漫长路程。从广西,湖南,一直到南京城下,建立了所谓的江南江北大营。一直到1860年,太平军二破江南江北大营,才彻底消灭这些一路跟来的老对手。
太平军把桂林围攻了33天,最终没能攻破城池。
但是整个围攻的过程,相当富于戏剧性。
1852年4月中旬,太平军从永安州成功突围,剑指桂林。广西提督向荣一看不好,因为守卫省府是他的分内职责,如果桂林丢了,别说丢官,丢脑袋都有可能。
向荣让自己的部队从永安州往桂林进军,自己带着几个亲信快马加鞭日夜兼程赶赴桂林。
返回途中向荣发现一群穿着清军制服扛着清军大旗的军人,向荣是个老狐狸,感觉这些人很可能就是伪装的太平军。于是悄咪咪加速提前赶回了桂林,那是4月17号的凌晨。
果不其然,当天晚上就有一支几百人的队伍拿着向荣部下的公文要求进城,向荣站在城头破口大骂。
一看身份暴露,这群“伪装者”只好折返回去等待和大部队集合--他们是由将领罗大纲率领的先遣队。
满族将领乌尔泰在永安州被太平军设下埋伏打得落花流水,为了雪耻乌尔泰重新集合部下,歃血发誓要一雪前耻 。乌尔泰部队追到桂林附近一座桥的时候,发现桥梁已经被太平军占据把守,这座桥梁是通往桂林的毕竟之路,乌尔泰率领骑兵发起冲锋,结果成了人肉盾牌,一通枪林弹雨,乌尔泰的膝盖被射穿,冲锋失败。乌尔泰随后不治身亡。
太平军占据了桂林南部的象鼻山,居高临下往城里面打炮放箭。清军一开始出城跟太平军交手几回,回回被揍得乌眼青。
向荣这厮秤杆戳屁眼--一肚子心眼,决定闭门不出,高挂免战牌。
清军以逸待劳,太平军穷追猛打,但是每天都在消耗后勤物资,对于驻扎在城外的太平军来讲,是拖不起的战斗。
这时候广西巡抚邹鸣鹤,钦差大臣赛尚阿都调遣军队来到桂林城里协防。
优势的天平慢慢像桂林城里的清军倾斜,经过一个多月的围攻,太平军无功而返。
5月19日晚上,趁着浓浓的夜色,太平军悄悄撤离桂林,分成水陆两路北上,兵不血刃占领了兴安,在路过全州的时候,冯云山坐在特别招摇的金黄色八抬大轿子里,被清兵发现,一炮命中,重伤身亡,引发了著名的全州屠城惨剧。
这是后话不谈。
这段故事,各位看官看完之后,意下如何。
绝对有点意思,不妨点赞转发评论关注。
1852 年太平军自永安突围,直捣桂林,4 月17 日即咸丰二年二月二十八,太平军攻打桂林战役正式开始,历时33 天,大小水陆共24 战,最终太平军久攻不克,只好主动撤兵,北上湖南。关于太平军失败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点:
其一,太平军不占地利。据嘉庆《临桂县志》记载:漓江环东部,以南奔阳江,绕西城而东注象鼻,斗鸡绾毂水口风气凝聚,局势回环,山川其奇天下。桂林东有漓江、南有阳江、西有西湖作为天然屏障,北面有铁封山那、鹦鹉山等群峰山地,环城皆山水,使得桂林城就有了一套天然的防御体系。并且桂林城墙高大坚固,又于雍正三年,广西巡抚李绂对其全面维修,使得东城墙高二丈五,南城墙高三丈,西城墙高二丈六,北城墙高二丈七。如此坚固的城墙,使得太平军两次用吕公车攻城都失利。
其二,太平军后期兵力不足。虽然战争开始,桂林城中兵力仅有2000名团练,但随着清军的不断支援,最多时候城中清兵达到两万多人,而号称六七千人的太平军,实则只有两千有余,以两千对两万,十倍的兵力悬殊。况且,太平军虽有大炮,但据史料记载,所谓的大炮多是一些抬炮、木炮之类,而桂林城中的火力更强,“访闻西清门之昭忠祠后埋有前明旧炮,……起出六百斤至一百五十斤重铁炮二十五位。试看可用,赶即添放各城。”
其三,太平军没有得到当地士绅和民众的支持。广西巡抚编写四字俚语,刊印数千页,广布各乡各邑。这些对太平军的负面宣传使得民众对太平军产生了恐惧心理,在太平军到来之前,桂林周边的民众大量涌入城中。而后来太平军拜上帝教独尊上帝,破坏庙宇和神像,反对其他一切偶像崇拜,则使当地民众对其产反感心理。而士绅门则“募兵团练,家出一丁,以助守望”。
总之,太平军攻打桂林不占天时、地利、人和,加上其兵力不足,最终导致其没有攻下桂林城。
太平天国走的是穷苦路线, 而桂林当时作为广西的行政中心。经济还说的过去, 朝廷所颁布的诸多事情也能及时下达和执行。老百姓就没有必要,也不能和太平军有所关联。外加桂林的地势。
全州都没打下来,怎么打的下四湖绕城的城中城,何况在独秀峰上还可以一览桂林城
谢谢邀请!太平军攻不下桂林城,主要原因有四:首先,太平军刚从永安突围岀来,士气低落,前有坚城,后有追兵,不能一心一意攻城;其次,桂林是省城,城坚濠深、兵足器利,太平军攻城经验不足、武器装备不够;其三,桂林长期是经济文化中心,周边群众广受大益,人心所向,太平军缺乏群众基础;最后,太平军主力已经北上,攻城时机也已错过,最后只能不了了之了!
桂林位于漓江西案,城墙远比远比永安坚固高大,四郊有不少石灰岩结构的峰栾,溶洞,与漓江相依,构成了城市的自然屏障,作为广西的省城,桂林一旦有失,必将全国震惊全国。
第二就是在各路清军向桂林靠拢,此时清军兵力达到二万,桂林已经不可下,最后还取之,怎么能有不败之理
太平军攻打桂林33天 历经24次战斗,全都失败了
1、太平军兵力不足,武器差,而清军人数占有优势,并且死命抵抗。
2、桂林地理优势太优越了
3、不得民心,桂林老百姓不支持太平天国
10人回答
匿名网友
2021-12-19 11:33:15太平军攻桂林之战,古老的战争智慧和近代的战争武器交相辉映,构成了太平天国战争史上的一道奇观。
我本来没想打省城,你非想让我打,那我就打咯
永安突围后,太平军尽管在大崆洞打了场漂亮的伏击战,实力大涨。但此时的太平军依然还不够强大,还没有想要打省城桂林。
据后来李秀成回忆,当时的太平军还是纠结要不要去打梧州等地。此时,清军的操作,让太平军眼前一亮!
原来,在清军围攻永安期间,在后方桂林的广西巡抚邹鸣鹤觉得在后方不过瘾,开始吹起牛来,说自己操练团练,颇有成效,已募得兵勇数万人,如有贼寇来犯,靠我们团练就够了!
因此,清军统帅赛尚阿在围堵太平军时,也就没有怎么顾虑桂林方向了,调兵遣将,切断太平军与挺军会合之路。
洪秀全本来也被邹巡抚的牛皮唬住了,没考虑去桂林。可是,不知道邹巡抚是不是没去城头弹琴,还是琴声不对,反正这空城计被太平军的细作看穿了,很快就来汇报:桂林空虚!几万兵勇?鸟!就400人!
太平军眼前一亮,靠,大清也太够意思了呀!我不去都对不起你们!走,打桂林!
外围战,被捅破的牛皮
桂林山水甲天下,相信很多朋友去桂林玩过。桂林城外又是漓江,又是奇山。这种地形,十分有利于组建以城池为中心,以险阻为要点的大纵深防御系统。问题是——要有人防守呀!这个系统如果配合5000人,那或许可以搭建起一个防御系统,可是——400人嘛···
邹巡抚深知此理,但一开始还是比较嚣张的,他想要“节节抵抗”,出兵阳朔去迎战。结果,一交手就被打得哭天喊地,回头就跑。
这一跑,全部缩回了城里。城外的什么山川险要,什么民房商铺,通通不要了。大纵深?大纵深个鸟!
“智取南郡”失败
太平军深知,攻取桂林是“趁虚而入”,顿兵城下实属下策,要“智取”!
罗大纲这个曾经“智取永安”的老兵油子,马上提出:《三国演义》中,诸葛亮利用曹军信息混乱,“智取南郡”。我们今天何不效法呢?
好计策!于是,罗大纲率领几百人,穿了清军向荣部的衣服,直奔桂林。
一路疾进,到了城下,大呼:“我等奉曹丞相···哦,不,向荣大人的命令前来助阵!速开城门!”
这时,城头上窜出个人来往下看。看了看,冷笑一声,枪炮齐发,罗大纲部一片伤亡,赶紧退却!太平军可能还在寻思:清军有高人呀。我们到底哪里做得不对,被看穿了呢?
高人个鸟!城头上那个人,就是向荣!
原来,官场老油子向荣知道,大清这些巡抚别的本事没有,吹牛那是一个比一个厉害。还几万兵勇,你咋不上天呢?可是,桂林省城丢了,他们这些带兵的都脱不了干系,于是,率领千余精骑,昼夜兼程,赶在罗大纲前面进了桂林。刚进桂林,就听说又来了一波···
罗大纲用计也用上瘾了,见“智取南郡”不成,又企图来一个“里应外合”,派遣细作入城,相机袭取。向荣冷笑一声,这些办法,都是我大清祖上在辽东时用烂了的,还想和我玩?抓捕细作十余人,又破解了罗大纲的计策。
强攻,土办法好过洋武器
奇袭不成,行,那咱们就来硬的吧!
太平军主力到达后,马上占据了桂林城外的各处山险要地,一边构筑工事,防御追兵。一边攻打桂林。
咱们都19世纪50年代的队伍了,见面得放炮吧!于是,双方拉开架势,对轰了起来。
可是,双方炮战水平实在有限,打了半天,双方都“尚完好”。
太平军不想浪费时间,来硬的了。
为了抵御对方的火炮,太平军用了土办法。他们把打湿的被子裹在桌子上,作为盾牌,掩护队伍前进(这个办法有效的原理是什么,小编也没搞清楚,还望指教)。向荣看了,又冷笑一声:呵呵,我们打炮的水平不行,扔石头还是很厉害的。于是,清军从城上扔石头直接砸,太平军被砸得鼻青脸肿,马上又退了回来。
在激战之余,太平军也不望发挥“近战、夜战的光荣传统”,组织了几次夜袭。
结果,夜光中,他们又遇到了向荣那张冷笑的脸。
死于堵车的乌兰泰
攻坚不利,很大原因是太平军投入兵力不足。每次都是以少量突击队进攻。
原因,一是火炮威力大,攻城队伍太密集了玩不起;二是因为···屁股后面跟来了一堆清军。
一边攻城,一边打援,太平军此后将会非常熟悉这一环境。
攻城不利,打援一开始就中了彩票!
清军深知,虽然援军已到,但桂林城中兵力实在太少,一旦清军破城,关系重大!因此,清军想方设法增强桂林城内的兵力。清军乌兰泰身先士卒,亲自带几百骑兵要入城。
本来,靠着骑兵的速度,是可以“速度七十迈,心情是自由自在”,一鼓作气冲到城边的。可是,乌兰泰像很多领导一样,忘了一个问题:塞车。
自古桥头多塞车,四车道变两车道,不塞才怪!当清军行进到桥边准备过河时,塞了起来。清军开始组织交通秩序,别急,别乱,慢慢来,都有过!
太平军等的就是你“慢慢来”,枪炮齐发,乌兰泰扑街!乌兰泰,死于塞车!
看来,当领导的还是要多跑跑高峰期的城市,不然打起仗来连塞车的黑点都不知道,要出人命的!
乌兰泰死了后,清军士气不振,加上彼此矛盾重重,也就“各扫门前雪”,不怎么积极了。
吕公车
打援挫败了清军,回头又准备攻城了!
就像二战中的希特勒一样,洪秀全充分意识到先进兵器的重要性。于是,他隆重推出了自己的“虎式坦克”——已经没人能记清楚发明于什么年代的吕公车。
洪秀全的吕公车比桂林城墙还要高,里面载满士兵,徐徐推向桂林城墙。清军大惊失色。
可是,毕竟这种“先进装备”还是需要人操作的。太平军许多官兵不知道怎么玩。结果,太平军把储备的火药抛出杀敌时,姿势不对、力道不足,抛出的火药又落了回来,引燃了储备的其他火药,结果吕公车烧了起来。士兵们纷纷“下楼逃跑”。
摆脱了火力压制之苦的清军从容放炮,吕公车被炸毁,全车将士损失惨重!
此次进攻失败后,太平军意识到自己攻坚能力不足,难以破城。于是,虚晃一枪,继续跑路!
究其原因,此时尚还略显稚嫩的太平军攻不下桂林,主要是因为:
1、攻坚能力弱,方法欠缺。
太平军的攻坚能力十分薄弱,除了奇袭,甚至只能采用吕公车这种古老的攻城兵器来作战,可见其攻坚手段的匮乏。
在有的说法中,提到太平军使用了后来常用的“穴地攻城”法,可是,在喀斯特地貌的桂林接连受挫。这种说法并无依据。桂林适不适合挖地道攻城,即使洪秀全不知道,专业的挖掘人员一定是绝对清楚的。即使以今天的技术条件,在喀斯特地貌地区打桩子都要求很高,何况当时呢?
后来,在离开广西后,依靠这招“穴地攻城法”,太平军一度大大改善了攻坚能力。
2、打援不果断,未把握战机,歼敌有生力量。
此战中,由于清军援军各部是“疾驰来援”,一次到达的都是一、两千,甚至数百人。太平军如果能把握机会,歼敌一部,就能迫使清军援军完成集结后再进军,放缓救援速度。如此,太平军就能获取更从容的攻城时间。
3、清军方向荣的突出表现。
不可否认的是,被后世贬得一无是处的向荣,在此战中表现出的军事素质非常高!
他率精骑日夜兼程,赶在同样“迅弛潜进”的罗大纲前进入桂林,粉碎了太平军的奇谋。
随后,又以其高度的警惕性,粉碎了太平军的细作及偷袭。
在正面收城战中,也能沉着应付,灵活在冷、热,甚至石器之间灵活切换。
4、对一些意见,本人持不同看法。
目前对于攻桂林失败,普遍认为是桂林地形险峻,外加太平军在桂林没有获得群众支持。
我个人持不同看法。
在邹巡抚放弃外围阵地,固守城池后,桂林险峻,就已经变成了太平军阻敌援军的阵地了,在这个情况下,险要,反而对太平军有利了。
而没有得到群众支持的说法,过于片面。在太平军进军之初,桂林居民确实很“中立”,只是出于本能的避免战火。而在向荣军入城后,出现了大量劫掠百姓的情况。在清军互相弹劾的奏折中,他们认为这种情况群众开始支持长毛。使太平军攻城及转移期间,桂林城外居民都对太平军进行了支持!
总的而言,在这场发生在太平天国初期的战役中,双方都还有些稚嫩。
不管是清军还是太平军,此后都不断改善了他们的问题,不断提高了自身的水平。
正逢“三千年未有之变局”的中国,就是在这稚嫩、土气中不断创新、进步,最终迎头赶上世界的。
宠来也
2021-12-19 11:33:15“脱!”
随着太平军战士一声清脆的怒吼,被俘的清军不约而同把双手抱在了胸前。“雅篾蝶!”他们含着眼泪连连摇头,但看到对方高举的军刀,只得从了。俘虏们用颤抖的双手解开衣服,军装、号坎很快扔了一地。
太平军饿狼般扑了上来,他们绕过一脸认命的清军,扑在了衣服上。然后,几个手快的俘虏结结实实地挨了几刀背。“谁让你脱裤衩的?”俘虏们看着太平军抱着他们的军衣兴高采烈地走了,只好光溜溜的站在原地面面相觑。
这一幕场景发生在1852年4月17日清晨时分的六塘。六塘是个名不见经传的小地方,但自六塘向北行六十里,便是广西省会,山水甲于天下的桂林。一年多以前,太平天国在广西金田起义,他们在清军的围剿中不断成长和壮大,如今,已经具备了攻打省城的力量。然而,“兵者,诡道也”,与其力夺,不如智取。
于是,一个乔装改扮的妙计诞生了。太平军穿上清军俘虏的衣服,自六塘出发,直奔桂林。他们打算冒充清将向荣的军队混入城内。这几日春雨连绵,能见度大大降低,应该能够骗过城上的守军。
黄昏时分,冒牌清军来到桂林城下,却见省城九座城门紧闭,城上一派整肃。他们压制住心中不祥的预感,硬着头皮叫门:“开门,向大人捉贼头回来了!”
城头如闷雷般炸出一声怒吼,一个四川口音的男子大骂:“你这龟儿子扮的,我老向早就到了。”说罢,城上炮矢齐下。太平军撒丫子就跑,边跑边吐舌:“这老货来的好快!”
向荣是谁,他又为何会出现在桂林城头呢?
向荣出生于乾隆末年的四川,是个穷人家的孩子。所以,在吃不上饭的少年时代,他加入白莲教干脆造了反。说起来,向荣还是太平军的老前辈呢!不过,清廷派兵去四川围剿,他便投降成为了一名清军。后来,向荣屡立战功,一步步从小兵熬到了提督之职。太平天国自广西举事后,清廷派了不少人马围剿,但敢于与太平军正面交锋的部队并不多。向荣部是难得敢战的劲旅,所以太平天国上上下下对他都不免有些畏惧。
太平军自永安突围后,一路向北进发,作为经验丰富的老将,向荣敏锐地察觉到敌人下一个的目标将是省城桂林。因此,他仅带六名随从,飞马奔向桂林,与太平军展开了一场赛跑。
4月16日夜,向荣等七人经过六塘。太平军的营盘便扎在不远处,细密的雨丝与隐约的祷告声混合在一起,庄严、肃穆,仿佛充满了整个天地。向荣握紧马缰,胯下的骏马像飞起来一般,不久便到了会仙圩。
会仙圩距桂林50里,目的地就快到了。
突然,向荣身子一歪,险些掉下马来。
“大人?”
向荣让疲惫不堪的马儿停住,瘦长的身子在雨夜中佝偻的更厉害了。
“大人,干脆在这里歇歇脚?”部下提议。
向荣想拒绝,然而全身都冷的发抖。他不得不承认自己已经六十开外,最终长叹一声,答应了部下的请求。
晚清没有网络,蜡烛和灯油也都价值不菲,所以会仙圩圩长早就搂着老婆睡了。
“开门,开门!”从梦中惊醒的圩长披上衣服,刚连滚带爬来到院子,大门已经被一脚踢开,险些把他拍在地上成为肉饼。
只见一匹马踩着大门进了院子,马上的老将正是向荣。他慢慢下马,然后颓然倒在院中的藤椅之上。随从揪住目瞪口呆的圩长,先给了他两个耳光,然后叫嚷:这是我们向大人,要吃的,要地保!
圩长急忙让人去请地保,可给向荣觅食却难坏了他。现在已经是晚上九点多钟,小小会仙圩哪里去找吃的。无奈,他只得亲自下厨,用红糖煮了四个鸡蛋送了上去。在晚清,红糖煮鸡蛋可了不得,女人一生只有在月子里才有资格偶尔吃几次。
四个鸡蛋漂浮在红糖上,娇弱的向荣被随从扶起来,他佝偻着背,慢慢的吃。与此同时,地保也被叫来,他跪倒问安后抬起头,吓了一大跳。却见向大人左边脸面缺了一大块,在夜色下显得煞是狰狞。向荣开口询问会仙圩到桂林的捷径,他的容貌虽然恐怖,谈吐却极为文雅有礼,地保的惊惧渐去,便把知道的小路和盘托出。
地保说完,向荣也消灭掉了四个糖鸡蛋。不愧是用在月子里的补品,他一跃而起,浑身又充满了力量。随后,向荣在地保的带领下走小路捷径,于凌晨时分到达桂林。就这样,他比敌人早到了十几个小时。
那么,向荣对日后清军保住桂林起到了什么作用呢?
答案是决定性的作用。
太平天国史以天京之变为界,分为前期和后期,很多人都认为后期太平军的战斗力是不如前期的。这种观点很明显是以成败论英雄了。前期的太平军就好像一只刚刚断奶的小狼遇到了一群肥羊,于是,羊肉串、涮羊肉、烤全羊、羊汤、红焖羊肉,它可以想怎么吃就怎么吃。后期的太平军呢,就像一只壮年狼,无论体力还是经验都处于狼生的巅峰,但它面对的是几只战斗力相当的猎狗。
在前期,你看太平军攻城,很多城池就像纸糊的一样被打下来了,那不是因为太平军厉害,而是天下承平已久,广大的官民都不知道怎么去守城。既然没有守城的专业知识,就难免会干出一些缺心眼的事儿。比如敌人围城前,要在城外关键地点最少驻扎上一支人马。这样,既可以与城内互为犄角,援军来了,也能在第一时间互通有无。然而,守城的清方官员很多都不懂啊!所以敌人没来之前,他们如果没被吓的弃城而逃,往往会一窝蜂的跑到城内,把城门一关就以为万事大吉了。
例如后来的湖北武昌,刚刚听到太平军进逼的消息,巡抚常大淳便把城外的要塞都扔给了敌人,就算有人提出去守,他也坚持不允。后来,太平军攻城,武昌果然成为了孤城,连之后援军赶到,也无法与城内联系。武昌,因此成为太平天国攻下的第一座大城市。怪不得道光年间常大淳与曾国藩同在北京为官,打算把孙女许配给曾国藩的长子曾纪泽,却被婉言谢绝了。大概曾国藩也是考虑到下一代的智商问题吧?
向荣没有到达之前,桂林和未来的武昌是半斤八两,坐镇的巡抚邹鸣鹤和常大淳一样,都是个守城的棒槌。在他的指挥下,城外的据点儿自然都扔给了敌人,城内的守军也只有两千余人。就在这时,向荣如飞将军从天而降,桂林人顿时有了主心骨。有专业人士指挥就是不一样,十几个小时被迅速的利用起来,等太平军到来时,桂林城已经固若金汤。
不过,太平军也不是吃素的,既然智取不行,那就力夺吧,桂林攻坚战自此展开。
对于清军来说,桂林其实是很不好防守的。因为桂林城南门外便是象鼻山。站在山上,城内情况一览无余。太平军迅速抢占了象鼻山,安置好大炮,冲着城内就是一阵猛轰,炮子如暴雨般昼夜齐发。
不久,攻城巨无霸――吕公车被造了出来。此物用大竹制成,长宽均有一丈有余,中贮火器,外设板障,上放云梯,下安四轮,高与城齐。太平军把吕公车推到城边,从平面展开了攻势。桂林城就仿佛一艘大船,在飓风与巨浪中颠簸。幸好,这艘大船的舵牢牢掌握在向荣手中,他就像一个老船长,用经验和毅力带着桂林躲过了一个又一个的惊涛骇浪。
很快,清军开始向桂林集结,此消彼长,太平军在人数上不再占据优势了。终于,在攻城三十三天之后,太平军撤退。事后,杨秀清在《天情道理书》中对撤兵桂林给予了这样的解释:太平天国眼看就要把桂林拿下了,谁知就在差那么一丢丢的时候,桂林百姓出城面见东王,说是城内仓库空虚,粮草也不多了,恳求他高抬贵手。于是,杨秀清大发慈悲,放了桂林一马。这种解释,也未免太阿Q了吧?
桂林得以保全,向荣是为首功,然而,要不是会仙圩那四个鸡蛋,他也撑不到桂林。所以说,有时候小东西却也能派上大用场。四个鸡蛋挽救了桂林。
行文至此,驴小编本打算结束这篇文章,却突然听见抗议之声。谁在抗议?原来是红糖。红糖愤愤不平:会仙圩圩长作糖鸡蛋时,是把老婆的一包红糖都倒进去了,可保住桂林论功行赏,怎么只提四个鸡蛋,我红糖呢?
我想,向荣如果回忆起会仙圩的那一晚,也许也只会记住四个鸡蛋吧?然而,他和他日后率领的江南大营就好比是红糖,被世人记住只有被红糖浮起来的鸡蛋――湘军。
雁小驴原创,转载请注明出处。
主要参考资料
《天情道理书》
《清政府镇压太平天国档案第三册》
《太平天国革命在广西调查资料汇编》
张集馨《道咸宦海见闻录》
钟文典《太平天国开国史》
简又文《太平天国全史》
匿名网友
2021-12-19 11:33:15在实战当中,太平军确实比绿营兵战斗力更强,但是也没有达到压倒性优势。可以看到,在整个太平天国战争当中,太平军可以一次歼灭1万绿营兵的战例,是屈指可数的。
在桂林攻坚战的时候,太平军有一万人的军事实力,于4月16日奔袭到桂林城下。但是在桂林城内有向荣,和春等部清军6000人,到了月底,又有秦定三,李孟群的6000清军赶到城外。
另外还有朱启仁,张敬修等6000清军封堵住了桂林周围要害位置。太平军实际上是被清军反包围了。而且,太平军虽然采用了土炮台炮击,云梯,吕公车和炸药包等等武器,连续发动攻城战,但是都最终失败。
清军枪炮密集,还敢于出动偷袭太平军炮台,而太平军没有重炮,却拿清军的城墙没有办法。无法削弱清军防御力,而且,也没有能力切断清军补给线。虽然也发动了夜袭,但是同样都被清军击退。
内有6000清军守城,外围还有陆续赶到的1万多清军占据了外线,同时不断发动小规模反击。到了5月,天王洪秀全只能放弃攻城,向湖南转进。
向荣,和春,秦定三等清军开始了追击太平军的漫长路程。从广西,湖南,一直到南京城下,建立了所谓的江南江北大营。一直到1860年,太平军二破江南江北大营,才彻底消灭这些一路跟来的老对手。
宠来也
2021-12-19 11:33:15太平军把桂林围攻了33天,最终没能攻破城池。
但是整个围攻的过程,相当富于戏剧性。
1852年4月中旬,太平军从永安州成功突围,剑指桂林。广西提督向荣一看不好,因为守卫省府是他的分内职责,如果桂林丢了,别说丢官,丢脑袋都有可能。
向荣让自己的部队从永安州往桂林进军,自己带着几个亲信快马加鞭日夜兼程赶赴桂林。
返回途中向荣发现一群穿着清军制服扛着清军大旗的军人,向荣是个老狐狸,感觉这些人很可能就是伪装的太平军。于是悄咪咪加速提前赶回了桂林,那是4月17号的凌晨。
果不其然,当天晚上就有一支几百人的队伍拿着向荣部下的公文要求进城,向荣站在城头破口大骂。
一看身份暴露,这群“伪装者”只好折返回去等待和大部队集合--他们是由将领罗大纲率领的先遣队。
满族将领乌尔泰在永安州被太平军设下埋伏打得落花流水,为了雪耻乌尔泰重新集合部下,歃血发誓要一雪前耻 。乌尔泰部队追到桂林附近一座桥的时候,发现桥梁已经被太平军占据把守,这座桥梁是通往桂林的毕竟之路,乌尔泰率领骑兵发起冲锋,结果成了人肉盾牌,一通枪林弹雨,乌尔泰的膝盖被射穿,冲锋失败。乌尔泰随后不治身亡。
太平军占据了桂林南部的象鼻山,居高临下往城里面打炮放箭。清军一开始出城跟太平军交手几回,回回被揍得乌眼青。
向荣这厮秤杆戳屁眼--一肚子心眼,决定闭门不出,高挂免战牌。
清军以逸待劳,太平军穷追猛打,但是每天都在消耗后勤物资,对于驻扎在城外的太平军来讲,是拖不起的战斗。
这时候广西巡抚邹鸣鹤,钦差大臣赛尚阿都调遣军队来到桂林城里协防。
优势的天平慢慢像桂林城里的清军倾斜,经过一个多月的围攻,太平军无功而返。
5月19日晚上,趁着浓浓的夜色,太平军悄悄撤离桂林,分成水陆两路北上,兵不血刃占领了兴安,在路过全州的时候,冯云山坐在特别招摇的金黄色八抬大轿子里,被清兵发现,一炮命中,重伤身亡,引发了著名的全州屠城惨剧。
这是后话不谈。
这段故事,各位看官看完之后,意下如何。
绝对有点意思,不妨点赞转发评论关注。
宠来也
2021-12-19 11:33:151852 年太平军自永安突围,直捣桂林,4 月17 日即咸丰二年二月二十八,太平军攻打桂林战役正式开始,历时33 天,大小水陆共24 战,最终太平军久攻不克,只好主动撤兵,北上湖南。关于太平军失败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点:
其一,太平军不占地利。据嘉庆《临桂县志》记载:漓江环东部,以南奔阳江,绕西城而东注象鼻,斗鸡绾毂水口风气凝聚,局势回环,山川其奇天下。桂林东有漓江、南有阳江、西有西湖作为天然屏障,北面有铁封山那、鹦鹉山等群峰山地,环城皆山水,使得桂林城就有了一套天然的防御体系。并且桂林城墙高大坚固,又于雍正三年,广西巡抚李绂对其全面维修,使得东城墙高二丈五,南城墙高三丈,西城墙高二丈六,北城墙高二丈七。如此坚固的城墙,使得太平军两次用吕公车攻城都失利。
其二,太平军后期兵力不足。虽然战争开始,桂林城中兵力仅有2000名团练,但随着清军的不断支援,最多时候城中清兵达到两万多人,而号称六七千人的太平军,实则只有两千有余,以两千对两万,十倍的兵力悬殊。况且,太平军虽有大炮,但据史料记载,所谓的大炮多是一些抬炮、木炮之类,而桂林城中的火力更强,“访闻西清门之昭忠祠后埋有前明旧炮,……起出六百斤至一百五十斤重铁炮二十五位。试看可用,赶即添放各城。”
其三,太平军没有得到当地士绅和民众的支持。广西巡抚编写四字俚语,刊印数千页,广布各乡各邑。这些对太平军的负面宣传使得民众对太平军产生了恐惧心理,在太平军到来之前,桂林周边的民众大量涌入城中。而后来太平军拜上帝教独尊上帝,破坏庙宇和神像,反对其他一切偶像崇拜,则使当地民众对其产反感心理。而士绅门则“募兵团练,家出一丁,以助守望”。
总之,太平军攻打桂林不占天时、地利、人和,加上其兵力不足,最终导致其没有攻下桂林城。
宠来也
2021-12-19 11:33:15太平天国走的是穷苦路线, 而桂林当时作为广西的行政中心。经济还说的过去, 朝廷所颁布的诸多事情也能及时下达和执行。老百姓就没有必要,也不能和太平军有所关联。外加桂林的地势。
宠来也
2021-12-19 11:33:15全州都没打下来,怎么打的下四湖绕城的城中城,何况在独秀峰上还可以一览桂林城
匿名网友
2021-12-19 11:33:15谢谢邀请!太平军攻不下桂林城,主要原因有四:首先,太平军刚从永安突围岀来,士气低落,前有坚城,后有追兵,不能一心一意攻城;其次,桂林是省城,城坚濠深、兵足器利,太平军攻城经验不足、武器装备不够;其三,桂林长期是经济文化中心,周边群众广受大益,人心所向,太平军缺乏群众基础;最后,太平军主力已经北上,攻城时机也已错过,最后只能不了了之了!
宠来也
2021-12-19 11:33:15桂林位于漓江西案,城墙远比远比永安坚固高大,四郊有不少石灰岩结构的峰栾,溶洞,与漓江相依,构成了城市的自然屏障,作为广西的省城,桂林一旦有失,必将全国震惊全国。
第二就是在各路清军向桂林靠拢,此时清军兵力达到二万,桂林已经不可下,最后还取之,怎么能有不败之理
宠来也
2021-12-19 11:33:15太平军攻打桂林33天 历经24次战斗,全都失败了
1、太平军兵力不足,武器差,而清军人数占有优势,并且死命抵抗。
2、桂林地理优势太优越了
3、不得民心,桂林老百姓不支持太平天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