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3/A, Miranda City Likaoli Prikano, Dope
+0989 7876 9865 9
+(090) 8765 86543 85
info@example.com
example.mail@hum.com
我儿子高一,选了历化生,怎么样?
谢谢邀请!
很遗憾地告诉你,你选择到了最差组合。这不是危言耸听,我们且来看看教育部办公厅教学厅【2019】7号文中,关于《普通高校本科招生专业选考科目要求指引(3+1+2模式)》的通知里面是怎么说的。
此文中,教育部强烈要求(3+1+2模式)中几乎所有的理工类专业高考必选物理(详见附表)。这是什么概念呢?你选择科目组合的时候或许在想,我将来要从事与医药相关的专业,我是不是直接选化学就可以了?或者说我将来要从事与生物工程相关的专业,我是不是选择生物就可以了?我将来要从事农林水产等专业,是不是也学生物就可以了?
对不起,这个文件告诉我们,你如果想选择此类专业,你光选化学或者生物是不行的,你必须选择物理,如果你那(3+1+2模式)中的1选择的是历史,就意味着与此相关的专业你都不能报考,更别说与化生无关的专业,诸如计算机、通信、软件等专业了。
几乎所有的理工科类的专业都不能报考,意味着你将来只能选择文科专业。那么,我来问你,你既然决定要学文科的,为什么还要选择化生科目?而不是把政治和地理学学好?
我在早前的答案中就说过,高考方案(3+1+2模式)中那个1为什么要限定是物理或者历史中选择一门?虽然高中不再分文理了,但是大学是分文理的,大学不可能招来学生后再去补中学的课,所以,他们招生的时候,其实这个物理和历史就给考生指明了某种方向,而你没有看清这个方向,就没有读懂这背后的潜台词。
有人说选择文科也不错,当然,有人选择理科,就有人选择文科。但是,以社会对人才的总需求量来看,对文科的需求要比理科少得多。以江苏省2019招生计划为例,2019年江苏招生本科第一批次总共72625人,其中文科14405人,理科55220人,理科招生数量是文科的三倍还多。
另外,从就业角度来说,理工科的学生就业难度也相对于文科要低得多。
当然,我刚才说了,有人读理科就有人读文科,总不至于没人去报文科吧。问题是,你都读文科了,为什么还要报生化科目?将来又不能报与生物、化学相关的专业。
你是怎么想的?
如果你家里不是坐拥千万资产,如果你的孩子不是天纵奇才的话,这个选择可以说是最差的选择。如果孩子现在是高一,一定一定一定要劝孩子换掉,哪怕再耽误一年也没关系,毕竟如果选择了话你未来失去的比你现在失去的多得多。
历史生物化学哪一科单拎起来,都是大学就业率最低的红牌专业。学了律师你能干什么?当老师博物馆还是考古学了化学你能干什么?当老师学了生物你能干什么?当老师。也许很多人觉得哪怕就业范围再小,他肯定是能就业的。
那这时候你就得考虑另一种情况了,工资。随便上哪个网站查一下,大学毕业的历史化学,生物工资都是最低的。这些专业你不继续深造的话,根本就没出路。如果你的专业连自己都养不活,那还谈什么发展呢?
虽然这些专业都属于国家基础专业学科,国家和学校都是大力扶持的。但说实话,如果你只是本科毕业不读研不读博的话,很难找到工作或者很难找到满意的工作。
很多人觉得由旧高考改为新高考,对于学生来说是一种机会,能够减轻现在学生的学习压力,但其实学习负担更重。新高考意味着你从初中升高中也就是大约15岁左右,就得对自己未来的人生有一个明确的规划。
也许现在高中的课程让你挑,但大学的专业可不会让你挑。就比如很多工科类,理科类,如土木工程计算机之类的专业,都会要求学生必须学过物理,如果你高中没学过,那你就不能选择这类专业。
而历史化学生物三科,则会把你大学未来的专业限定在很小的范围之内。文科的话相对没问题,但大部分人都是学理科的,而理科绝大部分的专业都是和物理有关的。不学物理,你便失去了绝大部分专业的选择。
而和生物化学相关的专业,大部分都是研究型专业不读硕不读博很难找工作,就算找到工作工资也很低。就比如网上说的生化环材4个天坑专业都是和生物化学有关的。
因此我个人给出的选择是物理100%要学,甭管你喜不喜欢,能不能学懂,反正一定要选。会不会决定了你能不能在这个专业有所发展,学不学就决定了,你能不能选择这个专业?如果你连这个专业进入的资格都没有,更别谈发展了。
最好选择两个理科,一个文科。无论过去还是现在理科都比文科有用,学了理科,你在大学起码会学到一个很实用的技能,这会帮助你成家立业,在这个社会生存。
而文科则不然,很多文科专业都是虚无缥缈的,大学4年学了很多,但貌似又什么都没学到,企业可以用你也可以不用你。这样的话你的替代性就会很强,工资自然也很低。
因此最好建议学两门理科,物理化学或者物理生物都可以。然后可以选一门文科调剂调剂,相对来说文科比较容易好考大学。可以选择历史或政治这样两门科目中的一门。
谢谢题主:不过根据你的选择,从将来的高考选专业来来看,确实不是最佳选择,因为你选的是历史,即便是到时化学,生物学的再好,那么在很多专业上已经限制了一个男孩子的发展。因为在很多高考专业备注的都有必须选考物理。那么也就是说,在未来你要报考的专业里,只要不是选的选物理的你就将无缘填报志愿,包含军校招飞也是选物理的。所以很多已经限制了你儿子前途的发展。为此现行高考改革中,选科成了一项很大学问的知识点,这些知识点不能等到高考完了在学习,需要在高考前高一高二都要不断的去了解这些政策,以免给孩子的后期造成不必要的困扰。在那时别无选择。只能向前冲。
现在文理不分科,各省市基本慢慢都将普及。家长和孩子的选科就是高考前最重要一个环节。不能敷衍了事,不能只看孩子喜欢自己去配科目,要从将来选大学,选专业,选学校和毕业后就业能力等综合能力方面考虑。为高考后填写志愿打好基础。不然后悔都来不及了。
所以各科搭配选科对后面大学选择和专业选择都有特别直接关系,包含孩子爱好。不能上了三年后面都无法选择孩子自己感兴趣的科目,就是最残忍的了。所以新高考选科目必须谨慎从事,多了解新高考政策,和相关知识点。祝愿未来考生都能选择出自己期望的领域专业和自己喜欢的学校。
大家好,我是@超越梦想QE 谢谢友友支持关注。为你实时更新教育政策动向。欢迎大家关注!
这种组合是实行新高考下,选择的3+1+2模式的十二种选科组合的其中之一。既然存在,就有它的合理性。
但是这种选择会被学校和家长不太认可。通俗一点讲,选择了历史就是选择了文科,选择物理就是选择了理科。选择了历史,尽量选政治和地理。这样的话,以后高考学校和专业会有更多的选择。有的同学主要是怕背诵比较多,就选择了化学和生物。我认为化学和生物最好选一科,这样搭配比较合理。
我女儿高三,他们是高二上学期开始的选科,选择的也是历化生,他们这届19个班,选这种组合的不到一个班,有些学生还要到别的班走读,学校涉及到师资问题,给正常教学工作带来了不便。记得当时开家长会,历史老师就劝他们尽量选物理。但是很多同学不为所动,他们有他们的理由。
你孩子高一选了历化生,不必太纠结,如果以后觉得不太适合,高一高二都有重新选科的机会。我女儿选科,她也没有后悔过。当前高考下,分数为王,怎么样选科考出高分才是最主要的。希望我的回答,对你有所帮助。
高考现在不单纯是考水平,而是考谁的选择好,博弈好。
现在高考方案一般有两种,3+3和3+1+2。3+3以浙江为代表,文理不分科,语数外三门必考,然后从政治、历史、地理、物理、化学、生物和技术7门课中挑3门考。语数外是按绝对成绩算,就是总分150分,你考了多少分,就算多少分。而另外3门,按等级赋分。就是说如果报考人数有100人,你考了60分,但是第一名,按100分算。这里面就牵涉到博弈了,如果你在人群里排名靠前,那么就放大了优势。如果你本来还不错,但同考的都是高手,就有可能吃亏。因为名校很多专业都必须要物理,所以考物理的都是好学生,因此,大量的考生都不选物理,选化学。
浙江高考是2017年实施的,当年选考物理的人断崖式下跌,到2018年还再次下跌。这件事震动了高教界。因为从理工科来说,数学、物理是最重要的两门基础课,如果没有学物理,不单单是大学教育不好开展,对整个社会的科学素养也是有损害。后来又有贸易战,让国家觉得物理还是需要特别加强的。
后续,其他省份出了另一种高考方案3+1+2,现在这种方案更为主流。方案细节是:语数外三门必考,物理和历史中挑选一门必考;在其他5门课中挑两门考。
教育部出台了一个针对3+1+2专业与选考科目的对应指引,下图是必须要考物理的专业。注意,这是教育部给出的底线,各个学校可以在此基础上加码,就是说学校根据不同情况,可以对更多的专业提出物理的要求。可以明显看到,国家对物理的越发重视。如果不考物理,工科的绝大部分都没法上了,这些专业基本都是最热门的工科专业了。
不需要物理的专业一般是社会人文学科,还有建筑、城乡规划,经济管理,部分医学、化学和生物学科。不过这个一般只是指普通院校,要考顶级学校,物理更难避免。大家可以去浙江考试院查,清华大学的建筑类专业、医学专业都是要求物理的。北大的心理学要求物理,化学可以是物理或者化学。人大的统计学要求物理。所以,对于名校来说,对物理的要求更高。
在3+1+2模式和3+3模式中,选物理或者化学,对于文科、化学和生物没有影响,有影响的是部分医学专业和建筑类专业,尤其医学专业。大家可以看到,在3+3模式中,很多名校的化学专业都是物理和化学选考,可见物理的重要性。医学也是如此,在3+3模式中,部分医学院是需要物理的,也有部分医学院有化学就可以。但随着3+1+2模式的推广,势必要向物理考生靠拢。因为高校很明白,学过物理的人再学这些要容易很多。
比如,我们看天津医科大学2020年在浙江的选考要求,确实很多专业不要物理,只要化学就够了。但这是它的真实想法吗?我们再看看它在2021年准备在3+1+2模式省份的招生,物理全部需要。这时候,它还会喜欢化学的学生吗?肯定不会。那这时高校会怎么做?
大家看看江苏。江苏曾经是个高考强省,各高校抢着要人,现在有多少高校要江苏的考生?因为江苏率先改革,把物理改简单了,大家都不要,所以江苏自己有很多名校,但江苏考生上985的比例非常低。所以,如果学校虽然说,可以招化学的人,但如果在差不多条件下,它更愿意招学物理的人。
下图是浙江省3届选考人数,可以看到,考生物的人数越来越多,看来生物比较简单,好考。历史是持平,化学下降也很多。
所以,对于题主的历化生选项来说,不考虑专业的受限问题,估计题主这个问题已经考虑过了。现在考虑的应该是学习的难易程度和在人群中排名是否占优的问题。
单纯从高考的难易程度来说,我觉得历化生是个还可以的选择。这三门课难度都不大,需要一些背功,也需要一定的理解。文科有些专业也不是很好学,比如政治,需要头脑清晰,逻辑清楚,写某类八卦文要写得不错,不完全靠背。地理虽然也属于文科,但一方面内容琐碎,知识点不好互相关联,另外,它的理科的内容我觉得多于生物。生物的知识点比地理要更好记一些。化学也属于理科中的文科,只要学会了,就不太会有很多的难题。里面稍难的就是历史,背的东西多,但如果平常对历史比较感兴趣的话,难度还是可控的。
选择哪科时,还必须要想到时间的分配。比如,有些人政治、历史都很好,但并不见得要选这两门课,因为这两门课要花大量的时间来背,挤占了其他学科的学习时间。所以,大家选科的时候要注意这个问题。
大家觉得呢?
这个组合很鸡肋
5月28号教育部发布,选历史的,只能填报文科专业。
也就是说,虽然选了化学和生物,你却不能报考化学和生物相关专业。
浙江考生我儿子就是选的化生历,今年刚高考完。因为当初凭喜好选择了化学,而历史是平时考的比较好的学科,但是对于男生来说如果偏理的话还是搭地理比较好,虽然历史考的不差但历史花的时间实在太多,而且往往考不过女生。而且化学也不好考,选转业时化学对应的都是通常知乎上的天坑专业,个人建议如果物理吃得消还是选物吧,如果以后不想选择理工科专业,选择忽略。这只是一个过来人的建议!
历史+化学+生物组合,避开了最热门的物化历组合,也避开了热门的专业选择机会。
优势:该组合偏理,全国院校专业覆盖率71.3%;
劣势:不选物理,仅限物理的专业都不能报考。
一般情况下,管理类或者新高考前文理兼收的专业是不限选考科目的,例如:
工商管理类(会计学、财务管理等)、新闻传播类、外国语言文学类、中国语言文学类、法学类等。
很多偏理的专业是选择物理/化学(选考其中一门即可),比如北京大学:
① 化学类(含化学、应用化学、化学生物学、应用化学(材料方向))
② 地质学类(含地质学、地球化学)
③ 环境科学与工程类(含环境科学、环境工程、环境科学(环境管理))
像这类相关的专业,大部分院校是选择两个学科中的一个即可。
而如果你想要报考热门专业或者好就业的一些理工科,例如:计算机类、数学类、机械类、自动化类、土木类等专业,物理是必选科目。
因此,对于新高考改革后想尽量选择好专业、好就业的情况,或者有自己心仪方向的考生,尽量按照如下做好规划:
高考选科需要考虑的主要因素有两个
1、在6科中选自己擅长的科目,在赋分后考出更高的成绩,以便能上更好大学。
2、考虑大学能报的专业,如工科,理科大多数专业需要物理必选,而大多数热门高薪专业要求物理
从这两个因素考虑,这个历化生的方案有一定可取之处。
一、可以理解为喜欢理科(老高考),但特别头疼物理,化学,生物能考出高分,所以将历史代替物理。以确保自己考出有竞争力的分数。从这个角度来说是可取的,但同时也令放弃大量的专业不可以报考。
专业分类:理工农医经管法教文史哲艺共12个大类
如果就想读经济与管理类 文学类 历史类这个选择是不错的
二、每个组合都会有人选择,合理,符合自己的规划即可。
但我建议的选科方法为:先在物化生,政史地中选一组,即文科思维和理科思维,然将该组中自己特别不擅长的一个科目换为稍微更擅长的。
关注@廖老师的求职课
分享高考选科,志愿填报,大学规划,大学就业等干货,家有大学生和高中生可加我关注
新高考3+1+2模式下,一共产生了12种选科组合,【历史+化学+生物】即是其中之一。按照目前国内大学设置和提供的专业科目,选择历化生组合的话,高考志愿填报时的可选专业比例为88.7%;从下图中我们就可以看出,这个组合的可选专业比例,在12个组合中排名第7,虽然比不上选物理的高,但却是所有历史组合下最多的。从这点上看,选择历化生问题并不大。
接下来,我们再说说选择历化生组合的问题。
1、政史学习本不该分家,分开不利于思考
首先,因为没有选择政治来搭配的原因,例如法学类、社会学类等大类学科及新闻学、马克思主义理论等具体专业不可选。客观来说,如果选择历史而不选政治,确实是一个不太好的安排。因为历史和政治,本身属于关联度比较高的两个学科,所谓政史不分家,如果把政史分开不仅会影响学习系统的建立,也不利于今后专业的深度研究。
2、核心专业容易失衡,可选专业过于冷门
其次,强行把历史和政治分开选择,4选2时以化学和生物来替代原来的地理和政治,虽然在一定程度上拓宽了专业的可选择面,但却会出现核心专业失衡。历史是文科,化学、生物是理科,如此选择看似文理平衡,但至少有1个科目最后会被浪费掉;很容易在文理学科之间进行取舍,能选到的大学专业也会因为冷门而影响到今后的就业。
3、历史和化学的内容过多,影响学习效率
第三,我们都知道,历史和化学这两个科目都属于高中学科中知识体量较大的两个学科,把历史和化学放在一起,你的学习任务就要比别人重很多,而最后的选择优势却并不明显,所以把这两个科目进行组合的性价比是很低的。如果以历史为主,建议拿掉化学,换成政治或者地理都可以。学习的知识会少一些,可选的专业专注度也会更高。
10人回答
匿名网友
2021-12-19 11:33:57谢谢邀请!
很遗憾地告诉你,你选择到了最差组合。这不是危言耸听,我们且来看看教育部办公厅教学厅【2019】7号文中,关于《普通高校本科招生专业选考科目要求指引(3+1+2模式)》的通知里面是怎么说的。
此文中,教育部强烈要求(3+1+2模式)中几乎所有的理工类专业高考必选物理(详见附表)。这是什么概念呢?你选择科目组合的时候或许在想,我将来要从事与医药相关的专业,我是不是直接选化学就可以了?或者说我将来要从事与生物工程相关的专业,我是不是选择生物就可以了?我将来要从事农林水产等专业,是不是也学生物就可以了?
对不起,这个文件告诉我们,你如果想选择此类专业,你光选化学或者生物是不行的,你必须选择物理,如果你那(3+1+2模式)中的1选择的是历史,就意味着与此相关的专业你都不能报考,更别说与化生无关的专业,诸如计算机、通信、软件等专业了。
几乎所有的理工科类的专业都不能报考,意味着你将来只能选择文科专业。那么,我来问你,你既然决定要学文科的,为什么还要选择化生科目?而不是把政治和地理学学好?
我在早前的答案中就说过,高考方案(3+1+2模式)中那个1为什么要限定是物理或者历史中选择一门?虽然高中不再分文理了,但是大学是分文理的,大学不可能招来学生后再去补中学的课,所以,他们招生的时候,其实这个物理和历史就给考生指明了某种方向,而你没有看清这个方向,就没有读懂这背后的潜台词。
有人说选择文科也不错,当然,有人选择理科,就有人选择文科。但是,以社会对人才的总需求量来看,对文科的需求要比理科少得多。以江苏省2019招生计划为例,2019年江苏招生本科第一批次总共72625人,其中文科14405人,理科55220人,理科招生数量是文科的三倍还多。
另外,从就业角度来说,理工科的学生就业难度也相对于文科要低得多。
当然,我刚才说了,有人读理科就有人读文科,总不至于没人去报文科吧。问题是,你都读文科了,为什么还要报生化科目?将来又不能报与生物、化学相关的专业。
你是怎么想的?
我是苏老师,关于读书,关于教育,跟你随便聊。欢迎留言讨论。
匿名网友
2021-12-19 11:33:57如果你家里不是坐拥千万资产,如果你的孩子不是天纵奇才的话,这个选择可以说是最差的选择。如果孩子现在是高一,一定一定一定要劝孩子换掉,哪怕再耽误一年也没关系,毕竟如果选择了话你未来失去的比你现在失去的多得多。
就业率太差
历史生物化学哪一科单拎起来,都是大学就业率最低的红牌专业。学了律师你能干什么?当老师博物馆还是考古学了化学你能干什么?当老师学了生物你能干什么?当老师。也许很多人觉得哪怕就业范围再小,他肯定是能就业的。
那这时候你就得考虑另一种情况了,工资。随便上哪个网站查一下,大学毕业的历史化学,生物工资都是最低的。这些专业你不继续深造的话,根本就没出路。如果你的专业连自己都养不活,那还谈什么发展呢?
虽然这些专业都属于国家基础专业学科,国家和学校都是大力扶持的。但说实话,如果你只是本科毕业不读研不读博的话,很难找到工作或者很难找到满意的工作。
大学专业不好选
很多人觉得由旧高考改为新高考,对于学生来说是一种机会,能够减轻现在学生的学习压力,但其实学习负担更重。新高考意味着你从初中升高中也就是大约15岁左右,就得对自己未来的人生有一个明确的规划。
也许现在高中的课程让你挑,但大学的专业可不会让你挑。就比如很多工科类,理科类,如土木工程计算机之类的专业,都会要求学生必须学过物理,如果你高中没学过,那你就不能选择这类专业。
而历史化学生物三科,则会把你大学未来的专业限定在很小的范围之内。文科的话相对没问题,但大部分人都是学理科的,而理科绝大部分的专业都是和物理有关的。不学物理,你便失去了绝大部分专业的选择。
而和生物化学相关的专业,大部分都是研究型专业不读硕不读博很难找工作,就算找到工作工资也很低。就比如网上说的生化环材4个天坑专业都是和生物化学有关的。
个人给出的选择
因此我个人给出的选择是物理100%要学,甭管你喜不喜欢,能不能学懂,反正一定要选。会不会决定了你能不能在这个专业有所发展,学不学就决定了,你能不能选择这个专业?如果你连这个专业进入的资格都没有,更别谈发展了。
最好选择两个理科,一个文科。无论过去还是现在理科都比文科有用,学了理科,你在大学起码会学到一个很实用的技能,这会帮助你成家立业,在这个社会生存。
而文科则不然,很多文科专业都是虚无缥缈的,大学4年学了很多,但貌似又什么都没学到,企业可以用你也可以不用你。这样的话你的替代性就会很强,工资自然也很低。
因此最好建议学两门理科,物理化学或者物理生物都可以。然后可以选一门文科调剂调剂,相对来说文科比较容易好考大学。可以选择历史或政治这样两门科目中的一门。
匿名网友
2021-12-19 11:33:57谢谢题主:不过根据你的选择,从将来的高考选专业来来看,确实不是最佳选择,因为你选的是历史,即便是到时化学,生物学的再好,那么在很多专业上已经限制了一个男孩子的发展。因为在很多高考专业备注的都有必须选考物理。那么也就是说,在未来你要报考的专业里,只要不是选的选物理的你就将无缘填报志愿,包含军校招飞也是选物理的。所以很多已经限制了你儿子前途的发展。为此现行高考改革中,选科成了一项很大学问的知识点,这些知识点不能等到高考完了在学习,需要在高考前高一高二都要不断的去了解这些政策,以免给孩子的后期造成不必要的困扰。在那时别无选择。只能向前冲。
现在文理不分科,各省市基本慢慢都将普及。家长和孩子的选科就是高考前最重要一个环节。不能敷衍了事,不能只看孩子喜欢自己去配科目,要从将来选大学,选专业,选学校和毕业后就业能力等综合能力方面考虑。为高考后填写志愿打好基础。不然后悔都来不及了。
所以各科搭配选科对后面大学选择和专业选择都有特别直接关系,包含孩子爱好。不能上了三年后面都无法选择孩子自己感兴趣的科目,就是最残忍的了。所以新高考选科目必须谨慎从事,多了解新高考政策,和相关知识点。祝愿未来考生都能选择出自己期望的领域专业和自己喜欢的学校。
大家好,我是@超越梦想QE 谢谢友友支持关注。为你实时更新教育政策动向。欢迎大家关注!
匿名网友
2021-12-19 11:33:57谢谢邀请!
这种组合是实行新高考下,选择的3+1+2模式的十二种选科组合的其中之一。既然存在,就有它的合理性。
但是这种选择会被学校和家长不太认可。通俗一点讲,选择了历史就是选择了文科,选择物理就是选择了理科。选择了历史,尽量选政治和地理。这样的话,以后高考学校和专业会有更多的选择。有的同学主要是怕背诵比较多,就选择了化学和生物。我认为化学和生物最好选一科,这样搭配比较合理。
我女儿高三,他们是高二上学期开始的选科,选择的也是历化生,他们这届19个班,选这种组合的不到一个班,有些学生还要到别的班走读,学校涉及到师资问题,给正常教学工作带来了不便。记得当时开家长会,历史老师就劝他们尽量选物理。但是很多同学不为所动,他们有他们的理由。
你孩子高一选了历化生,不必太纠结,如果以后觉得不太适合,高一高二都有重新选科的机会。我女儿选科,她也没有后悔过。当前高考下,分数为王,怎么样选科考出高分才是最主要的。希望我的回答,对你有所帮助。
宠来也
2021-12-19 11:33:57高考现在不单纯是考水平,而是考谁的选择好,博弈好。
3+3 和 3+1+2
现在高考方案一般有两种,3+3和3+1+2。3+3以浙江为代表,文理不分科,语数外三门必考,然后从政治、历史、地理、物理、化学、生物和技术7门课中挑3门考。语数外是按绝对成绩算,就是总分150分,你考了多少分,就算多少分。而另外3门,按等级赋分。就是说如果报考人数有100人,你考了60分,但是第一名,按100分算。这里面就牵涉到博弈了,如果你在人群里排名靠前,那么就放大了优势。如果你本来还不错,但同考的都是高手,就有可能吃亏。因为名校很多专业都必须要物理,所以考物理的都是好学生,因此,大量的考生都不选物理,选化学。
浙江高考是2017年实施的,当年选考物理的人断崖式下跌,到2018年还再次下跌。这件事震动了高教界。因为从理工科来说,数学、物理是最重要的两门基础课,如果没有学物理,不单单是大学教育不好开展,对整个社会的科学素养也是有损害。后来又有贸易战,让国家觉得物理还是需要特别加强的。
后续,其他省份出了另一种高考方案3+1+2,现在这种方案更为主流。方案细节是:语数外三门必考,物理和历史中挑选一门必考;在其他5门课中挑两门考。
专业与选考科目的对应指引
教育部出台了一个针对3+1+2专业与选考科目的对应指引,下图是必须要考物理的专业。注意,这是教育部给出的底线,各个学校可以在此基础上加码,就是说学校根据不同情况,可以对更多的专业提出物理的要求。可以明显看到,国家对物理的越发重视。如果不考物理,工科的绝大部分都没法上了,这些专业基本都是最热门的工科专业了。
不需要物理的专业一般是社会人文学科,还有建筑、城乡规划,经济管理,部分医学、化学和生物学科。不过这个一般只是指普通院校,要考顶级学校,物理更难避免。大家可以去浙江考试院查,清华大学的建筑类专业、医学专业都是要求物理的。北大的心理学要求物理,化学可以是物理或者化学。人大的统计学要求物理。所以,对于名校来说,对物理的要求更高。
在3+1+2模式和3+3模式中,选物理或者化学,对于文科、化学和生物没有影响,有影响的是部分医学专业和建筑类专业,尤其医学专业。大家可以看到,在3+3模式中,很多名校的化学专业都是物理和化学选考,可见物理的重要性。医学也是如此,在3+3模式中,部分医学院是需要物理的,也有部分医学院有化学就可以。但随着3+1+2模式的推广,势必要向物理考生靠拢。因为高校很明白,学过物理的人再学这些要容易很多。
比如,我们看天津医科大学2020年在浙江的选考要求,确实很多专业不要物理,只要化学就够了。但这是它的真实想法吗?我们再看看它在2021年准备在3+1+2模式省份的招生,物理全部需要。这时候,它还会喜欢化学的学生吗?肯定不会。那这时高校会怎么做?
大家看看江苏。江苏曾经是个高考强省,各高校抢着要人,现在有多少高校要江苏的考生?因为江苏率先改革,把物理改简单了,大家都不要,所以江苏自己有很多名校,但江苏考生上985的比例非常低。所以,如果学校虽然说,可以招化学的人,但如果在差不多条件下,它更愿意招学物理的人。
选考模式
下图是浙江省3届选考人数,可以看到,考生物的人数越来越多,看来生物比较简单,好考。历史是持平,化学下降也很多。
所以,对于题主的历化生选项来说,不考虑专业的受限问题,估计题主这个问题已经考虑过了。现在考虑的应该是学习的难易程度和在人群中排名是否占优的问题。
单纯从高考的难易程度来说,我觉得历化生是个还可以的选择。这三门课难度都不大,需要一些背功,也需要一定的理解。文科有些专业也不是很好学,比如政治,需要头脑清晰,逻辑清楚,写某类八卦文要写得不错,不完全靠背。地理虽然也属于文科,但一方面内容琐碎,知识点不好互相关联,另外,它的理科的内容我觉得多于生物。生物的知识点比地理要更好记一些。化学也属于理科中的文科,只要学会了,就不太会有很多的难题。里面稍难的就是历史,背的东西多,但如果平常对历史比较感兴趣的话,难度还是可控的。
选择哪科时,还必须要想到时间的分配。比如,有些人政治、历史都很好,但并不见得要选这两门课,因为这两门课要花大量的时间来背,挤占了其他学科的学习时间。所以,大家选科的时候要注意这个问题。
大家觉得呢?
匿名网友
2021-12-19 11:33:57这个组合很鸡肋
5月28号教育部发布,选历史的,只能填报文科专业。
也就是说,虽然选了化学和生物,你却不能报考化学和生物相关专业。
宠来也
2021-12-19 11:33:57浙江考生我儿子就是选的化生历,今年刚高考完。因为当初凭喜好选择了化学,而历史是平时考的比较好的学科,但是对于男生来说如果偏理的话还是搭地理比较好,虽然历史考的不差但历史花的时间实在太多,而且往往考不过女生。而且化学也不好考,选转业时化学对应的都是通常知乎上的天坑专业,个人建议如果物理吃得消还是选物吧,如果以后不想选择理工科专业,选择忽略。这只是一个过来人的建议!
宠来也
2021-12-19 11:33:57历史+化学+生物组合,避开了最热门的物化历组合,也避开了热门的专业选择机会。
优势:该组合偏理,全国院校专业覆盖率71.3%;
劣势:不选物理,仅限物理的专业都不能报考。
一般情况下,管理类或者新高考前文理兼收的专业是不限选考科目的,例如:
工商管理类(会计学、财务管理等)、新闻传播类、外国语言文学类、中国语言文学类、法学类等。
很多偏理的专业是选择物理/化学(选考其中一门即可),比如北京大学:
① 化学类(含化学、应用化学、化学生物学、应用化学(材料方向))
② 地质学类(含地质学、地球化学)
③ 环境科学与工程类(含环境科学、环境工程、环境科学(环境管理))
像这类相关的专业,大部分院校是选择两个学科中的一个即可。
而如果你想要报考热门专业或者好就业的一些理工科,例如:计算机类、数学类、机械类、自动化类、土木类等专业,物理是必选科目。
因此,对于新高考改革后想尽量选择好专业、好就业的情况,或者有自己心仪方向的考生,尽量按照如下做好规划:
匿名网友
2021-12-19 11:33:57高考选科需要考虑的主要因素有两个
1、在6科中选自己擅长的科目,在赋分后考出更高的成绩,以便能上更好大学。
2、考虑大学能报的专业,如工科,理科大多数专业需要物理必选,而大多数热门高薪专业要求物理
从这两个因素考虑,这个历化生的方案有一定可取之处。
一、可以理解为喜欢理科(老高考),但特别头疼物理,化学,生物能考出高分,所以将历史代替物理。以确保自己考出有竞争力的分数。从这个角度来说是可取的,但同时也令放弃大量的专业不可以报考。
专业分类:理工农医经管法教文史哲艺共12个大类
如果就想读经济与管理类 文学类 历史类这个选择是不错的
二、每个组合都会有人选择,合理,符合自己的规划即可。
但我建议的选科方法为:先在物化生,政史地中选一组,即文科思维和理科思维,然将该组中自己特别不擅长的一个科目换为稍微更擅长的。
关注@廖老师的求职课
分享高考选科,志愿填报,大学规划,大学就业等干货,家有大学生和高中生可加我关注
宠来也
2021-12-19 11:33:57高考志愿填报时可选的专业还是比较多的,问题不大
新高考3+1+2模式下,一共产生了12种选科组合,【历史+化学+生物】即是其中之一。按照目前国内大学设置和提供的专业科目,选择历化生组合的话,高考志愿填报时的可选专业比例为88.7%;从下图中我们就可以看出,这个组合的可选专业比例,在12个组合中排名第7,虽然比不上选物理的高,但却是所有历史组合下最多的。从这点上看,选择历化生问题并不大。
专业过于离散,专注度不够,优质专业不好把握
接下来,我们再说说选择历化生组合的问题。
1、政史学习本不该分家,分开不利于思考
首先,因为没有选择政治来搭配的原因,例如法学类、社会学类等大类学科及新闻学、马克思主义理论等具体专业不可选。客观来说,如果选择历史而不选政治,确实是一个不太好的安排。因为历史和政治,本身属于关联度比较高的两个学科,所谓政史不分家,如果把政史分开不仅会影响学习系统的建立,也不利于今后专业的深度研究。
2、核心专业容易失衡,可选专业过于冷门
其次,强行把历史和政治分开选择,4选2时以化学和生物来替代原来的地理和政治,虽然在一定程度上拓宽了专业的可选择面,但却会出现核心专业失衡。历史是文科,化学、生物是理科,如此选择看似文理平衡,但至少有1个科目最后会被浪费掉;很容易在文理学科之间进行取舍,能选到的大学专业也会因为冷门而影响到今后的就业。
3、历史和化学的内容过多,影响学习效率
第三,我们都知道,历史和化学这两个科目都属于高中学科中知识体量较大的两个学科,把历史和化学放在一起,你的学习任务就要比别人重很多,而最后的选择优势却并不明显,所以把这两个科目进行组合的性价比是很低的。如果以历史为主,建议拿掉化学,换成政治或者地理都可以。学习的知识会少一些,可选的专业专注度也会更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