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3/A, Miranda City Likaoli Prikano, Dope
+0989 7876 9865 9
+(090) 8765 86543 85
info@example.com
example.mail@hum.com
如何治疗牛直肠脱?
答:1.病因
(1)多因饲养管理不善,饲料单纯,日粮配合不当,营养不全,运动或放牧过于疲乏,使奶牛体质虚弱,排便困难,努责过度,造成直肠韧带或肛门结构肌弛缓,失去弹性和正常的支持固定作用,引起直肠黏膜的一部分或大部分向外翻出而脱垂于肛门之外,不能自行缩回。
(2)个别奶牛因年老体弱或长期患慢性便秘剧烈努责,久泻不止,慢性咳嗽,分娩努责,久卧不起,公牛配种等使腹内压增高,另外母牛阴道脱及刺激性药物灌肠后继发重病。
2.症状
病初患牛于卧地或排便后,可见直肠末端黏膜部分翻出于肛门外,呈鲜红色圆形,柔软,伴有轻度水肿,起立或便后即自行缩回,如此不断反复,致使黏膜水肿、充血、发炎,逐渐失去自行缩回的能力,而发生直肠全脱出,此时可见肛门外有圆柱状下垂的肿胀物。脱出的直肠黏膜被尾毛、粪尿、垫草等污染呈暗红色。严重的病例,因脱出的肠管长期暴露于体外,使水肿加剧,黏膜表面干硬,呈污秽不洁的暗紫色或褐色,并出现溃烂、淤血、坏死、穿孔或直肠壁破裂等,引起感染并出现全身症状。如伴发肠套叠,圆柱状肿胀物向上弯曲,手可沿脱出的肠管和肛门之间插入,而摸到套入的肠管。此时患牛出现排便困难,痛苦不安,拱背,后腿频频移动,不断努责,食欲减少,精神沉郁,奶量减少或停止。
3.治疗
(1)整复脱出物
对症状轻的患牛,脱出部分用0.1%的高锰酸钾溶液冲洗干净,并用2%的明矾溶液收敛及热毛巾温敷,如脱出肠表面部分溃烂、坏死,应用刀或剪除去,至露出新鲜组织为止。水肿严重的应用针刺破,放出液体,洗净消毒后,涂撒消炎膏(粉),在患牛没有努责的情况下,缓缓将其还纳于肛门内。
(2)固定肛门
为防止还纳的直肠继续脱出,应在肛门周围作袋状缝合,中央应留有二指宽的排粪孔,经7~10天后,如无感染或患牛不再努责,可拆除缝线。若脱出的肠管只有外层黏膜发生溃烂、坏死,应先部分切除后整复固定于肛门内。先将脱出部分洗净消毒后,在离肛门周围缘约1厘米处环切肠管壁的黏膜层(勿损伤肌层),然后钝性分离黏膜,向下剥离,并翻转黏膜层,将其剪除,最后顶端黏膜边缘与肛门周缘黏膜边缘作8~10个结节缝合,切口涂撒消炎膏(粉)后,还纳于肛门内,肛门口作袋状缝合。
(3)手术切除
脱出的肠管如果严重坏死、溃烂,不能整复,应立即施行直肠切除术。首先清洗消毒脱出的肠管,麻醉后,在靠近肛门处的健康肠管上,用消毒过的两根长封闭针头相互垂直成十字刺入,以固定肠管。在距固定针1~2厘米处切除坏死的肠管,充分止血后,对两层断端肠管施行相距0.5厘米的结节缝合,为了防止污染,每缝1针后应换消毒过的针线。缝合完毕,用0.1%的高锰酸钾溶液或新洁尔灭溶液冲洗消毒后,除去固定针,涂撒消炎膏(粉)后,还纳于肛门内,一般7天左右可拆除缝线。
(4)术后护理
整复或手术后,为了防止感染和发炎,应全身肌内或静脉注射磺胺类药或抗生素,随时根据病情,采取镇痛消炎、健胃缓泻等对症疗法。患牛如体质虚弱,中气不足,气虚下陷,为了促进身体和术部的恢复,可内服中药补中益气汤。用黄芪、党参、升麻、白术各50克,当归、陈皮各40克,柴胡35克,甘草25克,研粉后开水冲服,或上述每味药各加10~15克,水煎后灌服。每天1剂,连用5~7天。
1人回答
宠来也
2021-12-19 12:09:51答:1.病因
(1)多因饲养管理不善,饲料单纯,日粮配合不当,营养不全,运动或放牧过于疲乏,使奶牛体质虚弱,排便困难,努责过度,造成直肠韧带或肛门结构肌弛缓,失去弹性和正常的支持固定作用,引起直肠黏膜的一部分或大部分向外翻出而脱垂于肛门之外,不能自行缩回。
(2)个别奶牛因年老体弱或长期患慢性便秘剧烈努责,久泻不止,慢性咳嗽,分娩努责,久卧不起,公牛配种等使腹内压增高,另外母牛阴道脱及刺激性药物灌肠后继发重病。
2.症状
病初患牛于卧地或排便后,可见直肠末端黏膜部分翻出于肛门外,呈鲜红色圆形,柔软,伴有轻度水肿,起立或便后即自行缩回,如此不断反复,致使黏膜水肿、充血、发炎,逐渐失去自行缩回的能力,而发生直肠全脱出,此时可见肛门外有圆柱状下垂的肿胀物。脱出的直肠黏膜被尾毛、粪尿、垫草等污染呈暗红色。严重的病例,因脱出的肠管长期暴露于体外,使水肿加剧,黏膜表面干硬,呈污秽不洁的暗紫色或褐色,并出现溃烂、淤血、坏死、穿孔或直肠壁破裂等,引起感染并出现全身症状。如伴发肠套叠,圆柱状肿胀物向上弯曲,手可沿脱出的肠管和肛门之间插入,而摸到套入的肠管。此时患牛出现排便困难,痛苦不安,拱背,后腿频频移动,不断努责,食欲减少,精神沉郁,奶量减少或停止。
3.治疗
(1)整复脱出物
对症状轻的患牛,脱出部分用0.1%的高锰酸钾溶液冲洗干净,并用2%的明矾溶液收敛及热毛巾温敷,如脱出肠表面部分溃烂、坏死,应用刀或剪除去,至露出新鲜组织为止。水肿严重的应用针刺破,放出液体,洗净消毒后,涂撒消炎膏(粉),在患牛没有努责的情况下,缓缓将其还纳于肛门内。
(2)固定肛门
为防止还纳的直肠继续脱出,应在肛门周围作袋状缝合,中央应留有二指宽的排粪孔,经7~10天后,如无感染或患牛不再努责,可拆除缝线。若脱出的肠管只有外层黏膜发生溃烂、坏死,应先部分切除后整复固定于肛门内。先将脱出部分洗净消毒后,在离肛门周围缘约1厘米处环切肠管壁的黏膜层(勿损伤肌层),然后钝性分离黏膜,向下剥离,并翻转黏膜层,将其剪除,最后顶端黏膜边缘与肛门周缘黏膜边缘作8~10个结节缝合,切口涂撒消炎膏(粉)后,还纳于肛门内,肛门口作袋状缝合。
(3)手术切除
脱出的肠管如果严重坏死、溃烂,不能整复,应立即施行直肠切除术。首先清洗消毒脱出的肠管,麻醉后,在靠近肛门处的健康肠管上,用消毒过的两根长封闭针头相互垂直成十字刺入,以固定肠管。在距固定针1~2厘米处切除坏死的肠管,充分止血后,对两层断端肠管施行相距0.5厘米的结节缝合,为了防止污染,每缝1针后应换消毒过的针线。缝合完毕,用0.1%的高锰酸钾溶液或新洁尔灭溶液冲洗消毒后,除去固定针,涂撒消炎膏(粉)后,还纳于肛门内,一般7天左右可拆除缝线。
(4)术后护理
整复或手术后,为了防止感染和发炎,应全身肌内或静脉注射磺胺类药或抗生素,随时根据病情,采取镇痛消炎、健胃缓泻等对症疗法。患牛如体质虚弱,中气不足,气虚下陷,为了促进身体和术部的恢复,可内服中药补中益气汤。用黄芪、党参、升麻、白术各50克,当归、陈皮各40克,柴胡35克,甘草25克,研粉后开水冲服,或上述每味药各加10~15克,水煎后灌服。每天1剂,连用5~7天。